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杨壮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北大国际MBA教授杨壮称让企业自己培养接班人很难
王旭
【期刊名称】《科技智囊》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纵观国内外的培养接班人案例,成功的企业不仅在机制与文化上已经成熟并达到一定高度,在对其员工的职业长期规划上也有详细考虑,不仅解决了信任与能力的问题.更有合理的培养计划和提拔制度。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王旭
【作者单位】《科技智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91
【相关文献】
1.以"嫁接树"培育BiMBA——记北大BiMBA美方院长杨壮博士 [J], 刘传
2.人力资本,社会(企业)资本与企业执行力——北大国际MBA(BiMBA)美方院长杨壮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面面谈 [J], 杨壮
3.“走穴”应该阳光化——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J], 孙乃强
4."走穴"应该阳光化--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 [J], 孙乃强
5.叫板海外我们拿什么武装自己——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外合作北大国际MBA项目国际院长杨壮 [J], 任晏黎;张瑞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0后的职业规划与提升1月16日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教授与即将毕业的三生中国班学生就职业规划与提升进行了交流。
这也是三生中国班级自入学以来组织的系列讲座之十二讲。
杨壮教授首先问了的三生中国班同学们三个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考:(1)请用动物形象描述一下自己的性格;(2)你的人生榜样是谁?(3)你的职业梦想又什么?在场的学生积极参与:有的觉得自己像狼,有的觉得自己像鹰,还有的觉得自己像狗;有的欣赏把家庭和事业平衡得很好的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有的发现自己的身边就有很多榜样,还有的敬佩袁隆平在为社会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能够控制自己的私欲。
杨壮教授总结到的三生中国班学生的回答反应了他们开放、多元、奔放、探索的性格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的意识。
一个人的人生榜样反映了其自己的价值取向。
而梦想的重要性在于如果一个人都没有梦想,都不敢想或者都想不到,那一定很难有所作为。
因此,一定要有梦想,要去积极追求。
如果放弃了梦想,就放弃了实现梦想的事情。
杨壮教授强调:一个人干的工作一定要跟自己的理想、梦想有关系;一定要和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相匹配。
但光有梦想和天赋也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要有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毅力,否则也无法有所成就。
林毅夫教授是有理想和毅力的,其回国创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白天有诸多的行政事务,到了晚上每天还坚持做研究到深夜两点。
周其仁教授也是有理想和毅力的,他做起事情来非常专注和执着。
理想,能力,毅力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只是average,既不能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杨壮教授认为拥有成功的事业需要有三大要素:一是要有梦,但这是每个人的价值和信仰问题;二是要有天赋能力,这同时是一个知识素质积累的过程,在北大读MBA可能就是在发掘你的天赋能力;三是要有优秀的品质,这需要终身修炼提升。
因此,对于一个成功的人士而言,他们永远有一个梦想在追逐,自身拥有天赋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坚持不懈、执着和专注。
如何打造真正的创业基因如何打造真正的创业基因2015-10-25创业基金会杨壮面对挑战,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让创业团队长久的发展下去?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创新企业发展?本文为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管理学教授杨壮在首届“北大清华校友创新创业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杨壮现任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商学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
今天我想讲三个问题,三个关于生态的问题。
第一个生态问题是个人的生态问题,第二个生态问题是组织生态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创业的社会环境生态问题。
优秀判断力从哪里来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打造自己个人的创业基因,特别是提升个人的领导力。
过去几年中出现的中国很优秀的企业,都有各自突出的特质。
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一个人在重大问题上都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最近股票市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没有真正地能够根据我们自己的常识去进行投资和判断。
这个对于一个企业,特别是在今天的多元人文环境下进行创新来讲是致命的。
第一点,如果要真正打造一个企业家的创业基因,提升企业家在创业中的领导能力,就要提高自己的格局视野和判断力,没有判断力很难在今天的环境下做一个正确的创业事件。
在这里面我特别强调一个人的价值观,因为在我看来价值观就是判断和选择的基础,要进行判断,必须要在多元选择面前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和有动力的事情去做。
现如今很多企业家,或是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一般都会跟风从众,这也是我们中国创业者很大的一个弊病。
如果你去过硅谷的话你会发现,那种跟着别人后面的事情,在硅谷文化中都会受到其他人鄙视。
要从自己内在找到想做的事情,同时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且找到自己原创点,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很重要。
第二点就是要想真正做到自己自身有判断力,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专业主义精神。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没在这方面有能力,你的创新思想、创新项目本身就不存在高科技含量,就很容易被别人拷贝,在互联网时代取胜的概率就会很低,这是在这时代很残酷的事实。
杨壮:从“国际”中寻找力量作者:杨晓玲来源:《商界评论》2012年第11期作为第一所中外合资的商学院,从1998年创立至今的14年间,北大国际(BiMBA)多次蝉联《财富》杂志“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商学院”榜首以及《福布斯》杂志“中国在职毕业生挣钱最多的MBA榜首”。
它的成功,在现任院长杨壮看来。
提倡北京大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人文精神,即中西合璧,功不可没。
他非常重视学院与国外的交流,以及从同外引进中国商学院薄弱的新教学体系。
他常常称自己领导的商学院“非常国际化”。
因为“只有先学习了他们这些东西。
我们才能真正发展我们自己的东西”。
而他的这种办学方式中,最受瞩目的,一是与西点军校合作办学,二是组织学生“国际游学”。
取经西点军校烈日当空,西点军校退役军人带领着新人学的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或练习打斗,或模拟抢救伤员。
但这不是在西点,而是在北大国际,这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新生入学领导力精神训练。
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合作,北大国际自有它的道理。
与西点军校的合作源于2004年,时任西点校长的Daniel Christman中将到中国访问,在北大演讲时,被北大国际的领导力课程和学员素质所吸引,随即建议两校开展交流合作。
第二年,北大国际取经西点而推出的国际领导力课程便创立起来。
此后两校的师生互访、交流合作更是源源不断。
在杨壮看来,与西点军校的合作与交流,主要目的是发掘它的管理思想和西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便给我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都可以把他培养成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者。
”这是西点军校前校长戴夫·帕尔默的一句话,杨壮常用它来形容西点军校领导力培训体系的强大作用。
西点学员入学的第一年强调训练执行力,而第二年则开始管理3~10个学生,第三年管理30~300个,第四年甚至可以管理4000个。
在西点的信条里:如果没有当过下属就当不好领导。
杨壮在考察中感慨:“因此,经过这番训练,你当领导时,就大概知道下属是怎么想的,也知道如何领导他们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本院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机构继续存在。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传统,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尝试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以综合性的知识集结服务于我国改革发展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科学的发现与探索。
这也是实现北京大学在新时期创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高层对话。
按照“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成为中国集结高水平综合性知识的一个学界思想库。
国家发展研究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0名,陈平、宫玉振、龚强、海闻、胡大源、霍德明、雷晓燕、李立行、李玲、梁能、林毅夫、卢锋、马浩、平新乔、沈艳、宋国青、唐方方、汪丁丁、汪浩、巫和懋、鄢萍、姚洋、易纲、余淼杰、曾毅、曾志雄、张黎、赵耀辉、周其仁、朱家祥。
硕士研究生方向包括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以及国民经济学等。
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和经济学辅修介绍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辅修)项目成立于1996年,其目的是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跨学科优势的新型人才;以及选拔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培养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各行业未来的领军人才。
讲话的本质——与杨壮、冯云霞教授谈领导者讲话来源:中欧商业评论发表时间:2013-08-14人气数:3775 评论数:1 收藏数: 5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更多>>编者按:《荷马史诗》中,有一大半篇幅是由一次次鲜活的人物讲话构成的,讲话者对于语言力量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
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也说,可以说服世界的人,可以统治世界。
然而,大多数中国企业领导者却并没有很好地重视和运用“内部讲话”这个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公司内最为引人注目的“媒介”,他们并没有在一次次关键的内部讲话中充分发挥话语的力量,建立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认同。
为此,我们专访了北京大学的杨壮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冯云霞教授,探讨问题根源,寻求解决之道。
嘉宾简介(排名不分先后):杨壮北大国际(BiMBA)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领导力、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等。
冯云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EMBA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修辞视角下领导和沟通行为研究、组织文化象征化过程研究等。
讲话是“对别人反应的反应”有趣的讲话包含了三个元素:逻辑、情感和可信度,无趣的谈话则拘泥于逻辑和事实。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哪些领导者的讲话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杨壮:任正非的讲话中永远饱含危机意识,对问题有独到的看法;再如柳传志,他的讲话中常常提及企业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观点也很惊人。
优秀的企业家讲话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具有震撼性;二是能触及听众的内心,引发听众的思考;三是对局势有很好的判断力。
同时,他们讲话的主旨常常和企业要传达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比如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他要在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推行变革,打破“大锅饭”,就要不断地说出来,语言的震撼力是很强的;再如郭士纳(Lou Gerstner),对局势的判断十分准确,他讲话的核心点就是,让所有听众觉得再不变革公司就要完了;还有李健熙(Lee Kun-hee),是一个不怎么会说话的人,但说了就做到,每一件事都落实到行动,他的一句“在变革时代,除了老婆和孩子不变,其他的都要变”广为流传。
233DOI:10.16660/ki.1674-098X.2008-5640-0974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实践对标及启示①王朔(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研究中心 北京 100096)摘 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下滑和商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并不影响我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阶段,“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主体的主要发展理念之一。
部分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创新实践及政策举措等,具有一定启发性和研究价值。
本文对标分析了英、德、美等国家与我国近年在科技创新政策与实践投入等情况,试图厘清能够推动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路径,更好支撑企业层面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 发达国家 实践投入 对标分析中图分类号:F273.1;F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12(a)-0233-05Benchmark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Practice in Developed CountriesWANG Shuo(Postal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Post Group Co.,Ltd., Beijing, 100096 China)Abstract: China has been claimed to be a major-power country developing by leaps and bounds. "Innovation" has become one of our main development concepts. It is one of the valuable objectives of the academia to study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nspir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combs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Germany in recent years. Then the author tries to sort out the inspiration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which could promote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th,so as to further support the specific study on related topics in enterprises.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Developed countries; Practical input; Benchmark analysis①作者简介:王朔(1989—),女,汉族,北京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创新(人力资源方向)、科技创新等。
北京大学国际MBA管理大讲堂《企业如何走出金融危机》演讲教授:杨壮教授:北大国际MBA项目外方院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关系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管理学博士。
马浩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春田校区战略管理学教授。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
第一阶段:专题研讨:特殊环境下的战略演讲教授:马浩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北大国际MBA学术委员会主任。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春田校区战略管理学教授。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战略管理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战略管理、国际竞争与合作、复杂组织中的决策、领导模式与经营绩效、创业学、企业创新管理。
主题:战略:特殊皆乃平常主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马浩教授多谢各位光临。
战略,你缺什么,什么才会有战略意义。
现在大家说经济形势不好怎么办,来读EMBA吧。
实际的观察就是这样,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学校的招生立马好起来,没地儿去啊。
已经读过了怎么办?再读一个。
谈战略,我们说战略是在岛上谈的事儿,不是在海里聊的事儿,整个市场就像一个海洋,而企业就像海洋里的岛屿,无非是说一个是自己做,一个是外边买,要不就是交易费用和生产费用怎么平均,是选择组织,还是选择市场。
企业就是一个一个的岛,市场是一个大海,什么意思呢?宏观经济,全中国就这一个,我们共享的是一片天地,形势就是形势,政策就是政策,大家说的是同一个问题,而企业呢,企业成百万上千万,行业成百上千,多多少少有些不同,所以讲宏观经济,周老师一个人在讲,全中国人都可以听,讲战略,战略是具有行业特定性和企业特定性的,在此我还不认识你们就直接谈战略,就跟偏方治大病一样,比较不靠谱。
我们的观点是先交朋友,后谈战略,今天大家见个面,认识认识,有机会再深谈。
但是呢,也不要寄予太大希望。
大家一遇到问题了就说怎么办?或者在上课的时候老问你讲这个道理这么有道理,我礼拜一怎么干?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呢?理论说清楚了,怎么行动你自然就很清楚。
杨壮:走出中国自己的商学院之路
杨壮
【期刊名称】《商务周刊》
【年(卷),期】2005(000)023
【摘要】儒雅而热情,繁忙而从容。
1980年代中期远赴美国留学的杨壮,在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管理学博士和福坦莫大学商学院教授终身教职之后,现在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BiMBA项目的美方院长。
在承担极其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之余,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
作为国内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学的权威,他并不善于豪言壮语。
但是谈到MBA们收获颇丰的西点军校之行、谈到一位教师的引进,他立刻显得很兴奋。
他身上浓厚的人文色彩,也渗透到了他给学员们的教学中。
【总页数】2页(P141-142)
【作者】杨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46
【相关文献】
1.杨壮如何在世界渲染中国红? [J], 焦晶
2.“走穴”应该阳光化——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J], 孙乃强
3."走穴"应该阳光化--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 [J], 孙乃强
4.杨壮商学院要中西合璧文化融合是关键 [J], 史亚娟[1];杨壮[2];陶小然[1]
5.杨云峰:不忘育人初心,走出职教特色发展之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杨壮不缺人才的中国企业到底缺什么最近刚刚在北京结束的财富论坛上,世界级名牌企业如日本索尼的总裁,美国沃尔玛的总裁,通用汽车的总裁,德国宝马的总裁,韩国三星电子总裁等,都在不同的场合对亚洲特别是中国新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表现出高度的希望和乐观,认为当今世界的前途在创新,而亚洲独特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特别是中国企业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将会加速把世界从工业时代带入信息时代。
但遗憾的是,会上没有人能够深入地讨论,为什么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甚至印度,众多的高科技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很快步入世界级企业(比如印度的infosys),而许多中国的创新企业仅仅是昙花一现,刚过初级阶段就夭折了?有人讲,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企业人才的贫乏。
优秀人才是企业经营的成功之本,但实际上,众多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缺乏人才。
在北京中关村一带,据说就有50多万受过高等教育的IT大军。
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流动着大批在海外接受过教育的“海归"或”海待"人员。
到许多有名气的国有或民营企业里走一圈,经常可以看到有着硕士甚至博士头衔的经理人员。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勤奋态度、智商情商、学习能力也不比外国人差。
与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相比,中国企业的问题在于,许多人才没有得到合适的使用,能力发挥有限,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中国最为缺乏的并不是人才,而是识别、挖掘、培养、激励和发展人才的政府政策、治理结构、文化理念和激励机制。
在这些领域里,中国企业和世界级企业之间存在不少差距。
政府政策:西方企业多年来发展和培育企业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是受到了国家宪法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劳工基本大法、国外人才引入和国内人才流动的法律条文,以及小学、中学、专科、大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的保障。
美国在20世纪初还是一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政府在劳资问题上采用自由主义的态度,不予以干涉。
192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劳资形势发生变化,美国第一部国家劳工大法(NLRA)出自1935年,首次承认工会的作用,允许工会与管理层就工资福利问题谈判,并提出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企业人才流动的规定。
国一场7000亿美元的次贷危机如电闪雷鸣般转瞬即逝时,林毅夫就已敏锐地预感到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金融危机爆发后,基于20多年对各国经济政策的细致关注与翔实研究,林毅夫判断危机可能是长期的,提出“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构想,并于2009年2月在美国彼得森研究所演讲时,首次进行公开谈论。
而今,林毅夫教授再次阐释道:“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简而言之即当失业率增高时,政府用积极财政政策以挖洞补洞的方式创造就业。
这会使政府现有债务增加,将来要靠增税进行偿还,从而加重民众负担。
而超越凯恩斯主义是指既然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因失业率高政府收入减少,公共债务问题增多,那关键是如何将公共债务质量提高并用好,如果能不挖洞补洞,而是用来消除一个国家增长瓶颈的有效投资,这样不仅短期可以创造就业林毅夫教授参加国际会议动结束后田总要赶飞机,林老师亲自陪同前往机场,路上跟田总说,我们一直在推举方竹当班长,他做得很好。
我非常感动。
他常说要给有才的人提供平台,并在不经意时提携学生,没有架子从不高高在上,让人特别信服。
这一点,我也在不断地向林老师学习。
”知识分子 责任担当提及林毅夫这个名字,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公众人物。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做出的选择有时不仅是与众不同,有些堪称令人惊异。
当被问及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家为己任的。
1979年初到大陆时,他去了都江堰。
站在悬崖边,黛云舒卷,苍天辽阔,清风徐徐扑面,林毅夫看到脚下的江水浩浩荡荡,那是2300多年前李冰父子历尽艰辛所修的工程,然而到当代还在惠及成都平原。
一瞬间,令他产生很大触动,深感每个人都应该有不懈追求和执著实践,为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倾尽全力。
谈及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林毅夫教授吐露心声:“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知识分子,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群人,有对社会非常多的承担。
知识分子追求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先贤们付出极高代价,抛头颅撒热血,倾尽(感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年6月24日,林毅夫教授出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毕业典礼。
EMBA校友:从通讯录到通缉录 2012年03月13日15:29 《东方企业家》杂志微博EMBA校友:从通讯录到通缉录。
(图片来源:东方企业家)文:邹蔚北京大学国际MBA(BiMBA)美方院长杨壮(微博)教授有一天突然被一名EMBA学员拦住。
那是一位中国颇有名气的创业企业家。
他请杨教授坐进他豪华宽敞的汽车里,然后开始倾诉他的苦恼:“教授,我现在是成功人士。
我赚到了好几亿的钱,一生都花不完,甚至我的儿子、孙子一生都花不完,可是我为什么却感到生活毫无意义呢?我到底该怎么办?”杨壮说,像这位EMBA学员一样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年轻的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这样的“成功人士”、“商业巨子”崩溃甚至自杀的消息;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财富焦虑、使用各种高尚或卑贱、光明或黑暗的手段攫取了巨额财富后,很多人都开始讨论如何跨越精神焦虑,获得内心的安宁。
中国商人的财富历史几乎与商学院的历史并行,它们都从被称为“公司化元年”的1984年起步,又因为“公司化”的需要而行情看涨。
MBA全国统考依旧是考研中最艰难的抉择,而EMBA的学费一涨再涨,却依旧无法阻止人们寻求某种突破的热情。
有人希望能够获取管理的真正技术,从6西格玛到组织行为学;有的人希望能够与同路者同行,依托一个“通讯录”来完成人脉资源的积累;有的人希望能够从伦理课上为自己找到抉择的伦理依据,免得成为投资者和消费者诟病的对象;有的人希望寻求内心的安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力量。
有的人找到了烙印上自我的精神力量,也有的人,像被称为“警花”的王菲,依托青春和美貌,游走在黄光裕、郑少东们中间,成为粉色点缀。
她,居然是长江商学院的EMBA,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是长江商学院知名度最高的EMBA。
一条鸿沟的两边部署着巨额财富、埋设着无限的地雷。
对峙的双方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所谓“原罪”与“清洁”,没有所谓“左”与“右”。
它们只是人们内心中各属光明与黑暗的力量,拥有行善与作恶的能力。
杨壮如何在世界渲染中国红?焦晶【摘要】@@ 大年初三,当我们举国还笼罩在浓浓的年味中时,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教授正站在纽约的时代广场上.那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正在滚动播放.尽管刚刚下了大雪,广场上仍然游人如织,但是宣传片上密集出现的中国面孔似乎并没有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偶有人发出兴奋的呼应声,是正如杨壮一样的中国游客.【期刊名称】《中外管理》【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3页(P54-56)【作者】焦晶【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国家形象要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十分重要的。
而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大年初三,当我们举国还笼罩在浓浓的年味中时,北大国际(BiMBA)院长杨壮教授正站在纽约的时代广场上。
那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正在滚动播放。
尽管刚刚下了大雪,广场上仍然游人如织,但是宣传片上密集出现的中国面孔似乎并没有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偶有人发出兴奋的呼应声,是正如杨壮一样的中国游客。
“整个社会是个大系统,我们中国的形象跟政治有关,但还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杨壮深有感触地对《中外管理》说,“比如:我们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及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和中央税收之间的关系,民营企业的管理体系和领导风格特质,很多深度改革,以及中国海外投资的目标和导向等等,这些需要让外国人知道。
”而在他看来,首当其冲的,“中国要想真正改变国家形象,要从对外投资中的国际化开始”。
2011年2月14日,随着日本内阁公布其201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被证实。
在去年,中国GDP总值首次超过日本,超越金额达4044亿美元。
而在这一年,中国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高达23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40.3%(数据来自商务部)。
中石化集团(通过香港公司)71.39亿美元收购雷普索尔公司巴西公司40%股权,中石油集团联合壳牌能源公司共同收购澳大利亚Arrow能源有限公司,吉利收购沃尔沃等等,每每令国人大感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