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
人格(个性):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 心理特征的总和。反映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应 激本领以及交往方式等方面。它包括:
1、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3、性格: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4、在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的活动倾向性方面 的特征。
气质:
气质分类:
胆汁质:反应迅速、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整个心理活 动笼罩着突发、迅速的色彩。
多血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活泼有朝气,情绪多变,感情外 露、粗枝大叶。
粘液质:稳重踏实。平和冷静,略显呆板,沉闷、欠灵活。 抑郁质:敏锐,体验深刻,怯弱,孤僻、谦合,行为缓慢。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良好、稳定。 3、人际关系和谐。 4、适应环境。 5、人格完整。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1、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同步。 (身体发育、性成熟、-----思维、情感、行为) 2、第二反抗期。 3、情绪与行为的发展。
四、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社交焦虑症: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强烈焦虑并主动回避。表现人 际交往中害羞、局促不安、紧张等,以致影响正常的交往。 原因:挫折的打击,错误的认识,不良的性格。 治疗措施: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改变自己性格,掌握社交技巧。 系统脱敏。
四、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五)代沟问题:
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理上的差异和距离以及由此引起的隔阂、 猜疑、苦闷,甚至离家出走。
解决的策略:平等交流,了解子女的需要和希望,设法给予
解决;对子女不要过分唠叨,多给鼓励而不是责备;减少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