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标准化考核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变电站质量标准化要求
1、清晰的设备标识,有双重编号,否则罚责任者50元。
2、应根据需要配置安全装置,否则罚责任者50元。
3、各种规章制度,图纸资料齐全,否则罚责任者50元。
4、所有记录应仔细填写,按规定填写,否则罚责任者50元。
5、不准有明接头,无盖刀闸,否则,找出一个地方或处罚责任人50元。
6、供电设备,各种保护必须齐全、动作灵活可靠,发现一个不符合要求,否则罚责任者50元。
7、电气设备的维修必须严格执行两票制,并有专人监护,否则罚责任者50元。
8、电气设备不允许带电作业,否则罚责任者50元。
9、电缆悬挂整齐,如果不合格,责任人将受到处罚50元。
10、电缆无标志牌或填充不清,如果不合格,责任人将受到处罚50元。
11、变电所消防设施,必须按规定配备,每漏件或不合格件,责任人将受到处罚50元。
12、设备必须做到干净卫生,每发现一处不卫生的地方,责任人就会受到处罚50元。
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考核标准
为认真贯彻执行《生产班组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意见》和《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准则(试行)》,全面提升变电运行人员的管理水平,建设一支规章制度标准化、人员行为规范化、工作流程程序化、物品摆放定置化、现场环境整洁化、监督考核制度化的高效负责的变电运行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特制定本考核标准。
一、总体要求
为大力推进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变电运行人员的准军事化管理轮训。
各变电运行集控所、有人值班变电站,每月应结合站务会开展一次全站人员的列队、汇报、言行规范等演练,要求做到整体视觉效果统一,人员行为和各项工作流程规范,为最终实现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的常态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考核标准适用范围
变电运行集控所、有人值班变电站、少人值班变电站
三、考核项目及方式
1、考核项目分交接班行为准则、倒闸操作行为准则、设备巡视行为准则、工作许可行为准则及外来进站人员管理标准、变电运行人员礼仪标准、变电站值班人员汇报标准、变电站门卫管理标准、物品定置摆放标准等八大项。
2、省公司生产部将不定期到变电站对《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准则(试行)》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按考核标准随机抽查部分项目,以提高准军事化管理准则在现场的执行率。
3、省公司生产部将每年组织一次考评活动,由省公司授予“准
军事化管理标杆(合格)变电站”的称号,考评活动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凡年度内达不到条件的变电站即自动取消荣誉称号。
四、得分标准
1、标杆变电站:各项得分率均应在95%及以上。
2、合格变电站:各项得分率均应在90%及以上。
五、变电运行准军事化管理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附件一:星级标准化变电站评价标准根据公司“抓基础、抓基层、上台阶、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依据公司农电系统生产班组标准化建设考核办法的要求,为深入实施“新农村、新牧区、新农电、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基层班站管理,提高农电整体管理水平,推动农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公司农电系统变电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星级标准化变电站评价标准》(分三星、四星、五星三个星级标准化变电站类别)。
一、评价办法1.本标准考核内容分“必备条件”、“考核标准”两部分。
2.“考核标准”分五大项,总分1000分,其中:设备治理650分、安全管理100分、运行管理100分、文明生产50分、输电线路管理100分。
“考核标准”中各项指标考评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不足一个单位时按一个单位计算,如“每降低1%扣2分”,若降低不足1%,则按1%计算。
(附件三为计算公式说明)3.变电站具备以下条件认定达到星级变电站标准。
1)全部达到“必备条件”要求;2)“考核标准”各专业考评得分率均在90%以上,总得分达920分以上。
二、必备条件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机构健全,关系协调,按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成效显著。
2、变电站“两票”合格率100%。
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单位严格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做好预试工作并出具合格的试验报告。
3、考核和申报期内:考核年度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误操作事故、责任性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负主要责任的一般交通和火灾事故;变电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畅通。
4、按照内电农[2011]109号文件,凡是符合条件的变电站,执行公司农电系统《调控配一体化管理规范》中要求的变电站管理模式。
5、变电站为综自系统,并有可靠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6、申报三星级以上的变电站必须具备“五遥”功能(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遥视)。
7、变电站到调度有可靠的光纤通道,申报五星级必须具备光纤环网。
电力系统标准化变电站管理标准1. 引言电力系统标准化变电站管理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平安和可靠,提高变电站管理效率和水平而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和检修等方面。
2. 变电站管理责任2.1 变电站管理责任由电力公司或电网公司的相关部门负责。
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变电站管理方案和制度。
2.2 变电站管理部门应按照公司制定的管理标准和要求,组织、协调变电站的建设、开发和运营工作。
同时,还应负责设备的运行维护、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等工作。
2.3 变电站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定期接受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3. 变电站设备管理3.1 变电站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平安性能。
3.2 变电站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运行。
3.3 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3.4 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应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设备的平安可靠运行。
4. 变电站运行管理4.1 变电站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运行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运行,确保电力系统的平安稳定运行。
4.2 变电站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
4.3 变电站应建立健全的电力负荷调度和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前预警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4 变电站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5. 变电站平安管理5.1 变电站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平安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变电站的平安运行。
5.2 变电站应进行平安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平安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3 变电站应建立健全的平安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平安隐患。
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试行)山西省电力公司2006年3月前言山西省电力公司变电站标准化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依据水利电力部标准化管理条例和有关达标考核办法,省公司组织系统110kV及以上变电站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
1998年,参照华北电力集团公司颁发的《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修订下发了山西省电力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
该条例实行几年来,对全省变电站的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华北电网公司创建500kV红旗变电站的考核标准以及为满足近年来电网建设、设备更新、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等的需要,省公司在充分征集各所属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对原“条例”进行了修编,并调整为《山西省电力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称规范),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请及时报省公司生产技术部。
本规范从下发之日起正式执行。
本规范由山西省电力公司负责解释。
批准:燕福龙审核:张强穆广祺韩俊玉主编:武兰民闫君编写人员:尉镔要智宇雒元平邢玉平吴国虎仝海梅白如斌闫君金晓慧党文洲张剑平顾涛王金仲王保林武兰民吕晨旭薛晋东张紫林崔豫平易晓斌马平生目录1 总则……………………………………………………2 岗位职责………………………………………………2.1 变电站运行人员岗位职责…………………………2.2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人员岗位职责………………3 安全管理………………………………………………3.1 安全目标管理……………………………………3.2 工作票、操作票管理………………………………3.3 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3.4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5 防小动物管理…………………………………3.6 防火、防汛、防风、防寒管理……………………3.7 危险品管理…………………………………………3.8 安全保卫管理………………………………………3.9 安全用具、工器具、消防器材、仪器仪表、备品备件的管理…………………………………………………3.10 低压漏电保安器的安装与使用………………3.11 安全文件管理、安全日活动及班前班后会…………4 运行管理………………………………………………4.1 交接班管理制度……………………………………4.2 设备巡视检查制度…………………………………4.3 设备定期切换与维护制度…………………………4.4 值班管理制度………………………………………4.5 变电站事故预案的编写及事故处理………………4.6 运行基础管理………………………………………5 设备管理………………………………………………5.1 设备验收及启动管理……………………………5.2 调压及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维护…………………5.3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5.4 设备缺陷管理………………………………………5.5 设备测温管理………………………………………5.6 设备定级管理………………………………………5.7 设备标志、标识要求………………………………5.8 微机管理……………………………………………6 培训管理………………………………………………6.1 一般要求……………………………………………6.2 新人员培训…………………………………………6.3 岗位动态考核制度…………………………………6.4 日常培训……………………………………………7 班组建设和文明生产…………………………………7.1 班组建设……………………………………………7.2 人员仪表……………………………………………7.3 站容站貌……………………………………………8 标准变电站考核办法………………………附录一:标准变电站申报表……………………附录二:标准变电站考核表……………………附录三:变电站记录及技术台账格式……………………附录四:变电站制度、规程、图表、记录明细…………附录五:变电站设备定级标准…………………………附录六:变电站大事记……………………………………山西省电力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试行)1 总则1.1 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一、编制依据1、国家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范》2、《井下变电站和硐室施工质量评定标准》GB50353-20043、现场施工实践阅历和先进的技术标准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井下变电所以及硐室的设计、施工、验收工作。
其中井下变电所包括:井下交流变电所、井下直流变电所等;硐室包括:调压调流硐室、中央掌控室等。
三、概述井下变电所和硐室是矿山井下不可缺少的设施,它们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高效和稳定性。
本标准从设计、施工和验收三方面对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质量进行规范,旨在确保设施的安全、牢靠和高效运行。
四、设计1、设计首先应充足相关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
2、设计应依据矿山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规划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布局,确保电力输送的效率和安全,并符合矿山生产工艺的需要。
3、设计应考虑到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需要,合理设置出入口等便于操作的设施。
4、电气设计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重视安全隐患的处理与避开。
五、施工1、现场勘查和测量施工前应进行认真的现场勘查和测量,确保施工的精准明确和牢靠。
2、基础和土建工程基础、土建工程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建筑参数应确认。
加强对地质、地形及地下水的调查和根除。
3、设备和机电工程安装设备和机电设施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纳优质的电气元器件和标准化机械设备,保证井下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4、电力设施安装电力设施安装应符合规范和标准,电缆铺设、维护区域、防护设施,应充足矿山专业卫生防护要求,停电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5、保温防腐、涂装等工程验收保温防腐、涂装等工程验收应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质量充足矿山卫生和环境要求,防腐和涂装、金属、陶瓷设备应基于相关规范订立依据。
六、验收1、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以便在验收时,对比施工方案和周期核对施工过程的质量。
2、验收前的检查验收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前检查,查明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强度、完整性、正常运行等方面的情况。
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一、总则1、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是加强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为了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达到安全、经济、高效、文明生产的目的,特制订本条例。
2、本条例根据部、网局颁发的有关制度、规程(条例),结合全省各供电单位实际情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酝酿,对1995年颁发的《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完善了各项运行工作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
3、本条例适用于山西省电力公司所属主网变电站(开闭所)。
各供电单位有关生产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应熟悉本条例并认真执行。
4、本条例解释权属山西省电力公司生产处。
二、管理标准(一)安全管理1、安全活动制度1.1 变电站运行人员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工作中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积极开展反事故斗争,做好防范措施。
为了强化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变电站运行班、组应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日活动,站长应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安全日活动会。
1.2 安全日活动内容:1.2.1 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文件、规定、事故通报、快报等。
1.2.2 学习各单位安全生产经验。
1.2.3 对人身、设备安全情况和本站或本班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下周(或今后)安全工作整改措施。
1.2.4 检查落实安全整改措施。
1.2.5 有针对性地进行反事故演习活动。
1.3 每次安全日活动,参加人(包括上级领导和安全专责人)应亲自签名。
学习内容,讨论情况和制定的措施等应简明扼要地记入“安全台帐”“安全活动记录栏”中,车间(工区)领导应参加并检查活动情况。
2.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制度2.1 为做好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以下简称“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管理工作,制定防误装置管理制度。
2.2 防误装置应具有下列“五防”功能:2.2.1 防止误拉、合断路器。
2.2.2 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
地面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质量标准化«地同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质量标准化考核内容及评分方法»一、地面变电站〔所〕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内容和评分方法1、规章制度、图纸和各种记录检查内容变电站〔所〕内应有的规章制度和应进行的设备检查制度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同时做成统一的镜框在站〔所〕内悬挂,便于职员的日常学习和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其具体内容:站〔所〕长岗位责任制〔1〕领导全站职员搞好政治学习,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和稳固工作,关怀群众生活,做好团结、环境卫生和设备清洁等工作。
〔2〕对全站的行政、生产和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认真贯彻上级指示和要求,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组织本站力所能及的事故抢修与缺陷处理。
〔3〕认真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及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好安全活动及运行分析,负责审查核对站内工作票、操作票。
对本站发生的事故、故障负责调查分析和填写事故报告。
〔4〕按期定时巡视设备,随时把握设备缺陷并督促有关人员及时处理,编制本站的材料用品打算,依照领导布置的任务和本站日常工作,制定月度作业打算并努力组织实施,按时做好工作总结报告上级。
〔5〕组织好本站技术培训工作和规程学习,管好分工的专责设备,负责检查专责设备治理、〝两票三制〞执行情形、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收集各种技术资料并存档。
参加要紧设备的大修竣工验收和组织好一样设备大修后的验收工作,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检查,并组织处理检查中发觉和提出的有关问题。
〔6〕检查站内设备档案和资料是否齐全,及时填写各种挂图和技术数据使其符合现状。
〔7〕组织站内职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依照气象预报遇恶劣天气时,站长必须24小时在站内职守,以应对各种险情。
〔8〕依照站内的实际情形,认真组织职员学习和把握事故处理预案,定期组织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值班长岗位责任制〔1〕值班长在当值时刻内为全面负责人,组织全班做好设备和各项治理工作。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二〇一四年六月前言为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规范电网企业(本规范所指的电网企业是指从事输变电、供电业务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能源局组织编修本规范。
本规范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编制,考虑到电力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伴随新技术应用而出现的新课题,提出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项目,规定了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管理、信息报送和事故(事件)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公室。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五年。
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1)4 基本要求 (11)5 核心要求 (17)6 评审用表 (78)附录A (87)附录B (89)附录C (93)附录D (97)附录E (103)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输变电、供电业务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本规范应取下列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1989〕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88号)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05年7月15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6号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1号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2009年1月14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1号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11件规章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0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99〕第8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号电力安全生产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15号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2号电网运行规则(试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4号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7号供电监管办法3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28号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21号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6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安委办〔2010〕27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2〕10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办〔2012〕34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大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人发〔2002〕87号关于印发《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国资发群工〔2009〕52号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企〔2012〕16号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能源电〔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公治〔2014〕10号关于贯彻执行《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的通知4电监安全〔2006〕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07〕11号关于深入推进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电监安全〔2008〕43号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9〕22号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办安全〔2010〕88号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试行)电监安全〔2011〕19号关于印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1号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8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试行)办安全〔2011〕83号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试行)电监安全〔2012〕16号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安全〔2012〕28号关于加强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3〕5号关于印发《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电监安全〔2013〕6号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能综电安〔2013〕210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修订和补充的通知5国能安全〔2013〕42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防范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指导意见国能安全〔2013〕475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62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123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161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205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4〕198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水电生字(85)第8号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405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钢直梯第二部分:钢斜梯第三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6095-2009 安全带GB/T 6096-2009 安全带测试方法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2011-2009 足部防护电绝缘鞋GB 17622-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6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93-1999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790-2013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28813-2012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GB/T28814-2012 ±800kV换流站运行规程编制导则GB 50613-2010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7GB/T 16178-2011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26218-2010 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GB 311.1-2012 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10963.2-2008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GB 16847-199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0840.5-2013 互感器第5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GB/T 8349-2000 金属封闭母线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T 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26859-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 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 26861-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GB 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8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 5027-1993 2005确认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639-199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44-2012 电力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72-2010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2010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2010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393-2010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9DL/T 687-2010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41-2010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856-2004 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814-2002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799.1~7 -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技术规范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JGJ46-20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SG Q7015-2008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程GA 1089-2013 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10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发电厂标准化考评细标准
为了确保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发电厂的标准化考评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化考评细则是对发电厂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依据,下面将对发电厂标准化考评的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发电厂的标准化考评应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的评估。
这包括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的老化程度、设备维护保养情况等。
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发电厂的标准化考评应包括安全生产情况的评估。
安全生产是发电厂运行的首要任务,因此对安全生产情况的评估至关重要。
评估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程度、安全生产意识的普及情况、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等。
只有保证了安全生产,发电厂才能持续稳定地运行。
另外,发电厂的标准化考评还应包括环保情况的评估。
环保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发电厂作为能源生产单位,其环保情况尤为重要。
评估内容包括废气排放情况、废水处理情况、固体废物处理情况等。
通过对环保情况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环保问题并加以解决,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发电厂的标准化考评还应包括能源利用情况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情况、新能源开发利用情况等。
通过对能源利用情况的评估,可以发现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总之,发电厂标准化考评细则是对发电厂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涵盖了设备运行情况、安全生产情况、环保情况和能源利用情况等方面。
只有不断完善标准化考评细则,才能确保发电厂安全、高效、环保地运行。
变电站标准化巡视评分标准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巡视评分工作。
而标准化的巡视评分标准则是保证巡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变电站标准化巡视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巡视评分标准的制定背景。
变电站设备的巡视评分工作是为了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标准化的巡视评分标准的制定,则是为了规范巡视工作,提高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巡视工作的开展,确保评分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二、巡视评分标准的主要内容。
1. 设备外观检查,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外观检查,主要观察设备是否存在损坏、腐蚀、漏油等情况。
2. 设备运行状态,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包括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的监测。
3. 安全隐患排查,对变电站设备周围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包括设备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
4. 巡视记录和报告,评估巡视记录和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对巡视结果的分析和处理意见的提出。
三、巡视评分标准的应用意义。
制定标准化的巡视评分标准,可以为巡视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规范巡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提高巡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评分标准的应用可以使巡视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保障巡视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巡视评分标准的完善和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巡视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巡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修订和更新评分标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巡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巡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确保评分标准的正确应用和执行。
五、结语。
标准化的巡视评分标准对于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规范巡视工作,提高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保障评分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前言为加强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进展安全进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固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规范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委托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根据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编制。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目标、组织机构与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施工设备管理、作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等十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及达标评级标准,规范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要紧起草单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电监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国家电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中能建东北电力第二工程公司、中能建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中能建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中电建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中电建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中能建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中能建东北电力第四工程公司、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电建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
目次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0)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安全作业环境,倡导绿色施工,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依据国家、行业有关安全文明施工、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结合输变电工程建设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是指通过落实相关各方管理责任、开展全过程管理和进行量化评价考核,实现输变电工程安全制度执行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个人防护装备标准化、现场布局标准化、操作行为规范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确保施工安全。
第三条同时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鼓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倡导积极采用有利于保障施工安全的技术装备、施工工艺和管理方式。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级单位的施工管理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kV送出线路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其它输变电工程建设可参照执行(管理流程图见附件1)。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家电网基础设施部管理职责(一)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监督、指导、评价、考核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二)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检查和经验交流活动。
(三)指导各单位开展安全文明施工,建立标准化施工、统一配送,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设施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管理工作,持续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水平。
第六条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以下同)基建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一)贯彻落实本办法,监督、检查、评价、对参建单位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进行考核。
(二)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组织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适用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
(三)监督所属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设施的统一调配。
第七条建设管理单位(省级公司级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以下同)及业主项目部管理职责(一)落实本办法,组织监理、建设项目部管理人员学习有关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检查、评价、评估项目参与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