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碳酸钠
- 格式:docx
- 大小:16.71 KB
- 文档页数:12
纯碱MSDS报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碳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arbonat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酸、铝、氟。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4090 mg/kg(大鼠经口)
LC50:23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Z01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无资料。
纯碱(碳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arbonate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无水碳酸钠(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carbonate中文名称2:纯碱技术说明书编码:1336CAS No.:497-19-8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5.9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碳酸钠CAS No. 497-19-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点击数:1949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钠化学品俗名:纯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carbonate英文名称:Soda技术说明书编码:1336CAS No.: 497-19-8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碳酸钠497-19-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碳酸钠化学品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等领域。
但是,这种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碳酸钠的安全使用方法,生产厂家通常会提供一份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是Materials Safety Data Sheet的缩写,是一份针对特定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在使用碳酸钠之前,我们应该首先阅读其安全技术说明书,以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
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性质安全技术说明书首先介绍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式、分子量、外观性状、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判断碳酸钠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
二、健康危害碳酸钠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其安全技术说明书也必须对这些危害进行详细说明。
比如,碳酸钠吸入过量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喉咙疼痛、咳嗽、喘息等症状;误食会引起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接触皮肤和眼睛也会引起刺激和化学灼伤等。
因此,在使用碳酸钠的时候,我们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避免吸入和误食等。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等操作细节,以确保安全。
三、安全措施安全技术说明书还会介绍一些处理意外事故的措施。
比如,在碳酸钠堆积或泄漏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清理方法,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紧急救援的方式和领域,以减少意外发生时的损失。
此外,安全技术说明书还会详细介绍碳酸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操作规程,让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存储和运输注意事项安全技术说明书还包括了关于碳酸钠的存储和运输注意事项。
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包装、防撞、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等。
碳酸钠MSDS标识中文名:碳酸钠英文名:S odium carbonate分子式:N a2CO3分子量:Na2CO3 CAS号:497-19-8RTECS号: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性状无水碳酸钠的纯品是白色粉末或细粒。
主要用途: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医药、造纸、冶金、玻璃、纺织、染料等工业,用作食品工业发酵剂熔点:851℃沸点:1600℃相对密度(水=1):2.532g/cm³相对密度(空气=1):饱和蒸汽压(kPa):溶解性: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
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钠,35.4℃时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
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酸、铝、氟聚合危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包装储运危险性类别: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包装类别: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毒性:4090 mg/kg(大鼠经口)2300mg/m³,2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切勿吸入粉尘。
刺激眼睛。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碳酸钠msds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标识危化品名称:碳酸钠中文名:碳酸钠英文名:sodium carbonate分子式:Na2CO3相对分子量:105.99CAS号:497-19-8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味涩。
主要用途:是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以及照像术和制医药品。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燃爆下限、引燃温度、爆炸上限:无意义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源、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2检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序號:067第1頁碳酸鈉/7 頁一、化學品與廠商資料化學品名稱:Sodium carbonate其他名稱:純鹼、蘇打、鹼灰建議用途及限制使用:用於製造玻璃、化學藥品、醫藥品、食品添加劑、洗滌劑、清淨劑。
製造者、輸入者或供應者名稱、地址及電話:景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苗栗縣頭份鎮蘆竹里工業路16號037-629988緊急聯絡電話/傳真電話:0975-009706/037-621090二、危害辨識資料化學品危害分類:急毒性物質第 5 級(吞食)、急毒性物質第 4 級(吸入)、嚴重損傷/刺激眼睛物質第 2A 級標示內容:驚嘆號象徵符號:警示語:警告危害警告訊息:吞食可能有害吸入有害造成嚴重眼睛刺激危害防範措施:勿吸入粉塵若與眼睛接觸,立刻以大量的水洗滌後洽詢醫療其他危害:-三、成分辨識資料純物質:中英文名稱:Sodium carbonate碳酸鈉同義名稱:Carbonic acid, Disodium salt、Bisodium carbonate、Calcined soda、Carbonic acidsodium salt、Carbonic acid sodium salt (1:2)、Soda、Soda ash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CAS No.):497-19-8危害成分(成分百分比):-混合物:化學性質:危害成分之中英文名稱--濃度或濃度範圍(成分百分比)--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徑之急救方法:吸入:1.若發生危害效應時,應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2.若無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立即送醫。
3.受污染的衣物和鞋子於再次使用前,須徹底清洗和乾燥。
眼睛接觸:1.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眼睛 15 分鐘以上。
2.立即就醫。
食入:1.若食入,給予患者大量的水,不要催吐。
2.立即就醫。
第2頁/7 頁皮膚接觸:1.將受污染的衣物和鞋子移除,用水和肥皂清洗患處 15 分鐘以上。
2.若需要,立即就醫。
最重要症狀及危害效應:若吸入有害、黏膜灼傷、呼吸道刺激、皮膚刺激、眼睛刺激。
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carbonateCAS No.:497-19-8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5.99二、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碳酸钠三、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五、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碳酸钠MSDS安全数据表概述本文档提供了有关碳酸钠(Sodium Carbonate)的安全数据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信息。
这些信息旨在帮助用户了解碳酸钠的物理特性以及与其使用相关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
物理特性- 化学式:Na2CO3- 分子量:105.99 g/mol- 外观:白色结晶或粉末- 气味:无明显气味- 熔点:851℃- 溶解性:可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和甘油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与强酸、可燃物和可氧化物混合使用,以防止发生危险反应。
2. 碳酸钠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3. 在使用碳酸钠时,请确保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以避免吸入其粉尘。
安全储存- 碳酸钠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
- 储存区域应远离酸、可燃物和可氧化物。
- 储存应密封严实,并远离直接阳光照射。
应急措施- 如发生泄漏,应迅速清除泄漏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其进入排水系统。
- 谨慎处理碳酸钠溶液的废物,按照当地法规正确处理。
急救措施-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并寻求医疗帮助。
- 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检查。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 吞食:不要诱导呕吐,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请注意,此文档仅提供了碳酸钠的基本安全信息,具体操作过程和风险分析应参考专业的安全指导文档。
>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正式依据。
请确保在使用碳酸钠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相关安全指南,并遵循生产商的建议和指示。
碳酸钠msds(完整版)碳酸钠 MSDS产品标识- 常用名:碳酸钠- 化学名:二氧化碳钠- 分子式:Na2CO3- CAS号:497-19-8风险声明- H319: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H315:对皮肤有刺激性- H335: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H302:有害于口服- H373:可能导致器官损害,长期或反复暴露可能有害安全措施- P262:避免吸入尘烟/气体/砂尘/蒸汽/喷雾。
- P305+P351+P338:如果入眼,立即用水冲洗几分钟,取下隐形眼镜(如果适用),继续冲洗。
-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
- P302+P352:如接触皮肤,用大量水和肥皂洗涤。
- P280: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睛/面罩。
急救措施-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区域。
如出现呼吸困难,就医就诊。
- 食入:切勿催吐。
如果患者清醒,给予大量水漱口,如果可催吐,喂食3-4杯饮用水并导致呕吐。
立即就医。
- 露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和肥皂洗涤,脱掉污染的衣物并洗涤。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易于操作,去除隐形眼镜并继续冲洗。
- 根据症状提供支持治疗。
气体泄漏处置- 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环境。
保持无风。
气体释放后,在适当的仓储条件下收集。
- 防止进一步泄露或溢出。
- 不要直接将气体排入下水道或地下室。
排放到开放空间。
-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储存要求- 储存在密闭中,远离热源和可燃物。
- 保持通风良好的储存区域,并远离氧化剂。
- 储存区域要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 储存期限应符合国家标准。
法规信息- 按照当地法规处理。
- 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参考当地法规。
以上内容基于现有信息,但不能保证准确性。
在使用前,请务必查阅和确认最新的 MSDS 技术文件。
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 化学品及企业信息1.1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名称:碳酸钠1.2 企业信息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联系电话:XXX-XXXXXXX2. 化学品成分信息化学品成分:碳酸钠(化学式:Na2CO3)3. 危险性概述3.1 危害性碳酸钠是一种碱性化学品,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对人体和环境都可能造成危害。
3.2 接触方式接触方式: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3.3 健康危害健康危害:碳酸钠对人体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皮肤炎症、眼睛损伤和呼吸道疾病。
3.4 环境危害环境危害:碳酸钠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可能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 安全使用指南4.1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良好通风。
- 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以防发生意外反应。
4.2 储存注意事项- 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 应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存放,以防发生意外反应。
4.3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抹适量碱性解毒剂。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吸入:立即转移到通风处,并就医。
5. 环保处理指南- 废弃物应按照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
-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
6. 法规信息-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7. 其它信息-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按照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执行。
-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更新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
碳酸钠MSDS ?标识中文名:?碳酸钠英文名:S odium carbonate分子式:N a2CO3分子量:?Na2CO3 CAS号:497-19-8RTECS号: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性状无水碳酸钠的纯品是白色粉末或细粒。
主要用途:?基本,广泛用于医药、造纸、冶金、玻璃、纺织、染料等工业,用作食品工业发酵剂熔点:851℃沸点:1600℃相对密度(水=1):2.532g/cm3相对密度(空气=1):饱和蒸汽压(kPa):溶解性: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
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钠,35.4℃时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微溶于,难溶于。
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酸、铝、氟聚合危害: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包危险性类别:危险货物包装标装储运志:包装类别: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毒性:?4090 mg/kg(大鼠经口)23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切勿吸入粉尘。
刺激眼睛。
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碳酸钠 (MSDS)碳酸钠(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1. 标识信息- 产品名称:碳酸钠- 化学品名称:Sodium carbonate- 化学式:Na2CO3- CAS号:497-19-82. 成分信息- 主要成分:碳酸钠- 其他成分:无3. 危险性概述- 急性毒性:碳酸钠可能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吸入过量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刺激。
- 环境影响:碳酸钠在水中会产生碱性溶液,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 吸入:将病人移到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安静。
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
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如操作过程中产生粉尘,应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N95口罩)。
- 眼睛防护:佩戴安全护目镜。
- 皮肤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手套。
6. 泄漏应急处理- 空气传播:迅速撤离泄漏区域,禁止入侵泄漏区域,通风良好。
- 液体泄漏:防止进入排水系统、地下室和洞穴。
用泥土或其他不可燃材料吸收液体。
- 固体泄漏:用湿布清除或用管道磨机连续储存和冷却。
7. 储存与处置- 储存:储存在干燥、凉爽、通风良好的场所。
远离有机物和易燃物。
- 处置: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不要将碳酸钠倾倒到水源中。
请注意:此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在使用碳酸钠时,请查看最新的产品标签和安全数据表,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
纯碱(碳酸钠)(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纯碱(碳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arbonat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碳酸钠 497-19-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