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矿物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33.44 KB
- 文档页数:15
宝石矿物简介宝石是什么?宝石是指色泽美丽,透明度好,硬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矿物单晶体。
以价格稀有程度,社会公认为尺度。
可分为珍贵宝石和普通宝石。
金刚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等属珍贵宝石;紫水晶等较为常见属普通宝石。
下面介绍几种属于珍贵矿物的宝石。
一、金刚石—宝石之王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为C,与石墨同是碳的多象变体,只不过是结晶的形状不同而已。
常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晶形,晶面常鼓起成球面。
纯者无色透明,一般常带黄、蓝、褐、黑等色。
金刚光泽,在紫外线和X线照射下发天蓝色或浅紫色莹光。
硬度为10,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
性脆,比重为 3.5-3.52。
有些金刚石体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和导热性。
金刚石在工业上大有用途,主要用于做红外窗口,高温半导体器件,金刚石散热片等,质量差的金刚石用作高硬度的切削,研磨材料。
金刚石还用作高级工艺装饰品材料。
金刚石产于金伯利岩中,当矿岩石风化后,它转入砂矿中。
二、刚玉石刚玉的化学成分为AI2O3,有时含微量铁、钛、铬等。
三方晶体。
晶体成腰鼓状,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
一般为蓝灰、黄灰色、含铁者呈褐色,无色透明者称“白玉”。
蓝色透明的叫“蓝宝石”,(含钛),红色透明的叫“红宝石”(含铬)呈现放射状变彩的叫“星彩”刚玉。
佩带刚玉宝石饰品,被欧洲一些国的王室认为是高贵,典雅和气度的象征。
玻璃光泽,硬度9,比重为3.95-4.1,熔点高,不溶于酸,化学性质稳定。
产于富铝而贫硅的深成火成岩及变质岩中。
由于硬度高,作为研磨材料和精密仪器的轴承。
透明色美的刚玉是名贵的宝石。
红宝石的单晶用作激光材料。
近年来,人工合成的红宝石,广泛应用于工业技术上。
三、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的化学成分为BeAI2O4,常含微量铬和铁,正交晶系。
单晶体呈假六方形,板状或短柱状;结合体成细粒状。
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硬度为8.5,比重为3.7。
常呈黄绿色,无色者少见;具有光彩度变化如猫睛者称“金绿猫睛石”;绿色而在灯光下变化紫红色者称“变石”。
奇异的矿石矿石是地球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冶金加工。
然而,在这些常见的矿石中,也存在着一些奇异的类型,它们具有特殊的特性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几种奇异的矿石,包括黑曜石、蛇纹石和猫眼石。
1. 黑曜石黑曜石是一种火山玄武岩,它的特点是颜色深黑,表面光泽度高。
黑曜石常见于火山地区,尤其是火山口附近。
由于其特殊的成分和结构,黑曜石具有一些独特的用途。
首先,黑曜石常被用于制作装饰品。
其深沉的颜色和光泽使其成为许多设计师钟爱的材料。
它可以用于制作项链、手链、戒指等珠宝首饰,赋予人们一种神秘而独特的触感。
其次,黑曜石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它具有耐火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常被用于制作耐火材料、磨料和化学设备的内衬。
此外,黑曜石还可以用于制作刀具的刀刃,因为它的硬度较高,能够提供良好的切割性能。
2. 蛇纹石蛇纹石是一种彩色宝石矿石,在宝石市场上备受瞩目。
它的名字来自于其特殊的纹理,看起来像是一条貂蝉蛇盘踞在石头上。
蛇纹石具有丰富的颜色变化和光泽,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宝石。
蛇纹石常见的颜色有绿色、紫色、蓝色、黄色等,每种颜色都具有不同的价值和用途。
绿色蛇纹石被认为是最为珍贵的,常被用于制作高档的珠宝首饰,如戒指、耳环和手链。
而紫色和蓝色蛇纹石则常被用于制作项链和吊坠,给人一种华丽和神秘的感觉。
除了在珠宝市场上的应用,蛇纹石也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据说蛇纹石具有平衡能量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常被用于制作能量石、按摩石和精油石。
一些人还相信蛇纹石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因此将其放置在家中或办公室。
3. 猫眼石猫眼石是一种宝石矿石,得名于其特殊的光学效果——猫眼效应。
猫眼效应是一种光学现象,略微转动石头时,石头表面呈现出一条明亮的眼睛形状的光带,宛如猫眼一般。
猫眼石的颜色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黄色、蓝色、绿色等。
然而,最为珍贵的是金黄色的猫眼石,常被用于制造高档珠宝首饰,如戒指、手链和项链。
金黄色猫眼石独特的眼睛效应使其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石。
自然金矿物科普自然金是一种矿物,也被称为黄金。
黄金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其化学符号为Au,来自拉丁语"Aurum",意为"黎明之光"。
自然金的颜色是金黄色,质地柔软,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和强度。
黄金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用于制作珠宝、货币、工艺品以及用作投资手段。
自然金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黄金主要来源于地壳中的矿床,其中包含金属硫化物和金属氧化物。
这些化合物通过地壳中的地热和地壳运动的作用,逐渐分解和转化为自然金。
自然金常常以金矿石的形式存在,与其他矿物质混合在一起,如石英、硫化物、碳酸盐等。
黄金的产量非常有限,全球黄金储量估计不到2万吨。
黄金是一种非常稳定的金属,不易腐蚀和氧化。
这使得黄金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医疗等领域。
黄金还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这是它在电子行业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黄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实际用途上,还因其稀缺性而具有投资和储备价值。
黄金被视为一种安全的投资工具,被广泛用作避险资产。
在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时,投资者常常会将资金转移到黄金市场,以保值和获取收益。
黄金的开采和提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传统的金矿开采方式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是指直接从地表上开采金矿,而地下开采则需要挖掘深井和隧道。
提炼黄金的常用方法是氰化浸出法,即通过将金矿石与氰化物溶液接触,使金溶解在溶液中,然后通过电解或化学沉淀的方式将黄金分离出来。
黄金在珠宝制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金黄色的外观和不易腐蚀的特性,黄金成为制作高档珠宝的理想材料。
黄金首饰以其独特的光泽和价值,成为人们展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总的来说,自然金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矿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从古至今,黄金一直被人们追捧和崇拜。
无论是用于制作珠宝、货币,还是作为投资储备手段,黄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黄金的开采和提炼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获得纯净的金属。
成都自然博物馆矿物介绍成都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西部首座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其中矿物展区作为博物馆的重要展区,向游客展示了独特的地质和矿物珍品展示。
矿物是指自然状态下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的无机物质,具有坚硬耐腐蚀、光滑光泽、颜色多变等特点,是人们了解地质历史和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有力工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成都自然博物馆矿物展区吧。
一、矿物珍品展示1.水晶簇:水晶是最受欢迎的宝石之一,性质稳定、色泽多变,能反射光线,展现出华美的颜色。
在矿物展区里,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水晶簇,这个水晶簇是由无数个水晶组成的簇体,晶体合成形成的水晶簇状物,非常壮观。
2.橄榄石:橄榄石是一种绿色宝石,用途非常广泛,常常被用来制作首饰。
在矿物展区,可以看到各种颜色不同的橄榄石,其中最壮观的是一块重达20公斤的巨型橄榄石,它是中国最著名的橄榄石之一。
3.钨矿:钨矿是一种稀有的金属矿石,世界上仅有一小部分地区拥有;在矿物展区中,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钨矿,长宽高大约都有2米,非常珍贵。
4.蓝晶石:蓝晶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宝石,它一般呈深蓝色、紫蓝色,是非常美丽的宝石之一。
在矿物展区里,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大小的蓝晶石,每一块都是非常珍贵的。
二、矿物学知识介绍除了珍品展区外,成都自然博物馆矿物展区还向人们详细介绍了矿物的性质、分类、形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矿物是由无机物质组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结构;矿物在自然界中不仅分布广泛,而且种类繁多,有四千多种已经被认识,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成都自然博物馆矿物展区还向观众介绍了矿物的形成过程。
并不是所有的天然矿物都像宝石那样华丽,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历了不同的地质过程才得以形成。
例如,从熔岩中冷却析出形成的矿物称为玄武岩矿物;溶解在水中沉积形成的矿物称为沉积矿物;在某些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矿物会形成各式各样的矿床,这些矿床里储存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云母:稀有金属的重要载体矿物摘要云母是花岗岩、伟晶岩中的重要造岩矿物,是整个岩浆阶段的结晶产物,并且也是热液过程的参与者。
云母作为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或八面体位置上可容纳锂、铷铯、锡、铌钽等稀有金属。
云母作为花岗岩结晶过程中的贯通矿物和重要的稀有金属赋存载体对进一步揭示云母对稀有金属成矿的特殊重要意义。
关键词云母岩浆-热液演化稀有金属1. 云母中的稀有金属元素花岗岩中常见的云母主要有:白云母、黑云母、锂云母和铁锂云母,根据它们的相对含量,花岗岩可以分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
云母在花岗岩中大部分属于岩浆阶段的结晶产物,但是也有如云英岩那样的热液成因(王汝成等,2019)。
稀有金属包括锂、铍、铷、铯、铌、钽、锡、稀土等,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云母因其层状硅酸盐矿物独特的结构特殊性,即T-O-T结构层间可以容纳其它离子或基团,特别是同为碱金属的稀有元素Rb、Cs可替代K,而在八面体位置上,Li、Nb、Ta、Sn等稀有金属可以部分替代Al、Fe、Mg等。
因此,云母成为稀有金属重要的载体矿物,从而在研究花岗岩或伟晶岩中稀有金属成矿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锂李洁和黄小龙(2013)对江西宜春复式花岗岩体的研究中,发现了从花岗岩中黑鳞云母、到铁锂云母、再到锂云母的变化趋势。
这一规律几乎在所有与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高分异花岗岩体中都存在。
因此,锂云母的出现是高分异花岗岩最重要的造岩矿物学标志之一(吴福元等,2017)。
1.2铷铯稀有金属花岗岩中锂云母结构中可以容纳铯,成为铯的重要载体矿物,并构成锂云母-铯锂云母系列。
王汝成等(2019)统计文献中含铯锂云母的数据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自然界中难以形成富铯的锂白云母,即铯仅能有选择地进入多硅锂云母晶格中,其晶体化学原因尚未有合理的解释。
铷、铯富集的云母目前限于高演化的LCT(Li-Cs-Ta)型伟晶岩或花岗岩中。
当然,铷、铯在云母中的富集在不少情况下是同时存在,也就是云母中的Rb、Cs含量均比较高。
矿石种类在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矿石。
矿石是地壳中的矿物质掺杂着其他成分形成的矿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矿石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矿石种类。
金属矿石金属矿石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
金属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其中铁、铜、铝、锌等金属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材料。
金属矿石主要包括:•铁矿石:是制造钢铁的主要原料,主要成分为赤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
•铜矿石:含有铜元素的矿石,常见的有黄铜矿、辉铜矿等。
•铝矿石:主要矿石有赤土矿、脱硅赤铁矿等。
•锌矿石:主要成分为闪锌矿和方铅锌矿。
非金属矿石除了金属矿石外,地球上还存在着大量的非金属矿石,主要用途是制造建筑材料、化肥、玻璃等。
非金属矿石包括:•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是制造水泥、玻璃、石膏等的原料。
•硫磺:是一种黄色固体,主要用于制造化肥和硫酸。
•石膏: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制造和农业改良土壤。
•煤炭:虽然并非矿石,但是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
稀有矿石一些含有珍贵金属(如钨、锗、铀等)或者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矿物也被归类为稀有矿石。
这些稀有矿石主要用于高科技产业和军事领域,包括:•钨矿石:主要用于制造高温合金、钨丝等。
•铀矿石:是核能的主要燃料。
•锗矿石:用于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
结语矿石是地球的宝藏,不同类型的矿石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这些珍贵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并合理利用,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愿人类在探索和开发矿石资源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让地球上的矿石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乌兰茶晶石矿物成分1.引言1.1 概述乌兰茶晶石是一种珍贵而神秘的矿石,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和首饰制作行业。
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因其特殊的矿物成分而备受关注。
乌兰茶晶石的矿物成分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石英、白云石、云母、黑云母、长石等。
这些矿物在形成过程中相互交错融合,形成了乌兰茶晶石独特的外观和质地。
矿物成分是乌兰茶晶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着它的外观特征和品质。
石英的存在使得乌兰茶晶石拥有了高硬度和耐磨性,使其能够经受住日常使用的摩擦和刮擦。
白云石的出现给予乌兰茶晶石柔和的光感和丰富的色彩,瞬间提升了其视觉效果。
云母和黑云母的存在则赋予乌兰茶晶石天然的光泽和纹路,使其更具有触感和质感。
长石则为乌兰茶晶石的结构提供了稳定性和支撑力。
矿物成分的质量和含量的差异也会导致乌兰茶晶石的品质上的差异。
高含量的纯净石英和白云石会使得乌兰茶晶石的颜色更加纯正鲜艳,而含杂质的矿物成分可能导致色彩不均匀和不纯净的外观。
因此,深入了解乌兰茶晶石的矿物成分对于评估其品质和价值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矿物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乌兰茶晶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乌兰茶晶石的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乌兰茶晶石并更好地利用它的优势特点。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篇章结构,它将全文分为不同的部分,并以有机的方式连接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乌兰茶晶石矿物成分的研究进行一个概述,介绍该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了解到乌兰茶晶石矿物成分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矿物成分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乌兰茶晶石的矿物成分分析。
在2.1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矿物成分的定义和作用,包括对矿物成分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以及矿物成分在矿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2.2节中,我们将具体分析乌兰茶晶石的矿物成分,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其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萤石的化学式
,来介绍它
萤石(Fluorite)又被称为萤光石,是一种稀有和可见的矿物,其化学式为CaF2。
萤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到现在。
它的名称来源于拉丁语中的“fluxus”,意思是“流动”,因为它可以以低温条件反应和溶解,也被称为“流体矿物”。
在古代,它曾被
作为一种溶剂和医药使用,用于制作医疗药物。
萤石正式被发现于1797年,由法国化学家吉斯科夫(EtienneGillescof)第一个确定了
它的组成成分,他用一种俗称的“石英”仪器测定了它的结构。
他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发现,他发现它由氟和氯共存,并且被固定在钙和氢的氧之间,因此,它的化学式为CaF2,也就是氟化钙。
萤石具有独特的外观和性质,它的外观很漂亮,粉末状的萤石有多种颜色,样式可以是乳
白色、紫色、绿色、灰色和淡黄色。
而且它因其良好的热稳定性,硬度和绝缘特性而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制造神经科学分析仪和洁净室等。
萤石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其独特的色彩也引起观众的关注,它被认为是一种超现实的符号,象征着灵性的智慧、积极的情感和把握机会的勇气,今天它也被广泛用作装饰和宗教仪式。
总的来说,萤石是一种美丽,可净化空气的礼物,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矿物,更是一种奖赏。
它的化学式为CaF2,它是一种由氟化钙构成的矿物,由此可见它有许多用途和意义。
世界十大最稀缺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基本特点: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
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以下是整理的世界十大最稀缺矿产资源。
1、铱地壳中比黄金稀薄12倍,密度高,铱通常用于硬化铂,具有很高的熔点,而且坚硬、易碎,不易操作,铱在工业和医疗设备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
虽然铱在地球上很难找到,但陨石撞击点发现了富含铱的黏土,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千万分之一。
主要用于制造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绫等。
高硬度的铁铱和铱铂合金,常用来制造笔尖和铂金首饰。
由于其极高的熔点和超强的抗腐蚀性,铱在高水平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如航天技术,制药和汽车行业。
著名的派克51钢笔就有含钌﹣铱合金的笔尖,今天的钢笔笔头几乎不再含有铱,而是含其他的金属,例如钨。
铱主要产地在南非及俄罗斯、北美等地,每年来自矿山的原厂铱金属约3.7-4.5吨,由于用途的不断扩展以及产量的逐年萎。
2、铑一种铂族金属,铑是易碎的,通常作为粉末。
电触点和催化转换器使用铑,它可以硬化钯和铂合金。
镀铑金首饰不仅耐磨,而且很吸引人。
2008年,铑价格飙升至每盎司1万美元,2013年跌至1000美元以下。
铑主要以催化剂、铑合金、铑镀层、铑化合物应用于化学、石油、玻璃、电气、牙科、饰品、汽车等领域。
世界铑产量约为铂的 2.8%,几乎全由南非、俄罗斯和加拿大三国生产。
金属铑以海绵状、粉状或致密块状出售。
我国铂金属资源比较稀缺,铂金属矿床分布在10个省、自治区,甘肃、云南、四川和黑龙江的储量较多,这四省的储量占全国储量的94.6%。
其他省区如河北、青海、新疆、北京、内蒙古也有一些小矿点,但储量甚少。
3、铼铼以莱茵河命名。
铼是一种稀有的银白色金属。
它是地球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平均含量估值为十亿分之一,同时也是熔点和沸点最高的元素之一。
镀镍铼是喷气发动机部件的一部分,包括排气喷嘴和涡轮叶片。
蓝晶石的化学式
蓝晶石是一种有趣而稀有的矿物,其密度特别高,同它的特殊光谱特性一起使它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晶体,蓝晶石的构造和化学式是许多研究者研究的焦点,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它的化学式及其他有趣特性。
蓝晶石是由氧原子、钛原子和铝原子组成的硅酸盐族矿物。
硅酸盐是一类复杂结构的无机物质,它们的元素可以组合成二次方格子结构,是大多数矿物的基础。
蓝晶石的化学式为CaTiSiO4,其中Ca是钙,Ti是钛,Si是硅,O是氧原子。
这意味着,每一个蓝晶石晶体都包含一个钙原子、一个钛原子、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氧原子。
除了蓝晶石的化学式外,它的晶体结构也很有意思。
它的晶体结构以正方体为基础,可以分为六等边三角形六个面,每个面上有八个氧原子。
它的空间群是trigonal,外观呈椭圆形,比较独特。
此外,蓝晶石的特性也是非常有趣的,它具有高密度、耐水性、耐酸性和耐腐蚀性。
它的密度空间可以达到3.98 g/cm3,比大多数其他岩石都要高,可以抗拉强度达到30气压,可以耐受1000摄氏度的高温。
此外,蓝晶石还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它有优秀的可见光和紫外光透射性,其特殊的可见光波段可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交替间传播,使其有非常醒目的外观。
总之,蓝晶石是一种非常有趣而稀有的矿物,它的化学式是CaTiSiO4,晶体结构以正方体为基础,而它的性能特性也是非常独特
的,具有高密度、耐水性、耐酸性和耐腐蚀性,另外,它也有非常突出的光谱特性,可以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交替间传播。
因此,它也是研究者们所追求的宝贵宝石,有许多研究者在探索它份内的秘密。
稀有矿物介绍铌铁矿:铌铁矿是铁、锰和铌的氧化物矿物,其中的铌原子经常被钽原子所置换,这时就成了钽铁矿了。
铌铁矿质地坚硬,为黑色或褐黑色。
它们的晶体呈板状或柱状,集合到一起形成块状,显出半金属光泽。
铌铁矿是提炼铌和钽的重要矿物,它主要产于花岗岩和伟晶岩中;铌铁矿是铁、锰和铌的氧化物矿物,其中的铌原子经常被钽原子所置换,这时就成了钽铁矿了。
成分为(Fe,Mn)Nb2O6。
含Nb2O5 78.88%,提取铌的主要矿物原料。
常与钽铁矿(铌常被钽所置换)呈类质同象系列。
正交晶系(斜方晶系),晶体呈板状或短柱状。
集合体呈块状。
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
具清晰的板状解理,莫氏硬度6,比重5。
随钽含量增高,硬度和比重增大。
产于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中,常与绿柱石、电气石等共生,也见于有关风化矿床和砂矿中。
钛铁矿:是铁和钛的氧化物矿物,是提炼钛的主要矿石。
钛铁矿很重,灰到黑色,具有一点金属光泽。
晶体一般为板状,晶体集合在一起为块状或粒状。
成分为FeTiO3。
含TiO252.66%,是提取钛和二氧化钛的主要矿物。
三方晶系,中国四川攀枝花铁矿中,钛铁矿分布于磁铁矿颗粒之间或裂理中,并形成大型矿床。
钛铁矿的化学成分与形成条件有关。
产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的钛铁矿,MgO含量较高,基本不含Nb、Ta;碱性岩中的钛铁矿,MnO含量较高,并含Nb、Ta;产于酸性岩中的钛铁矿,FeO、MnO含量均高,Nb、Ta含量亦相对较高。
绿柱石:又称为“绿宝石”,化学式为Be3Al2(SiO3)6,其中含有氧化铍(BeO)14.1%,氧化铝(Al2O3)19%,氧化硅(SiO2)66.9%。
六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形,柱面有纵纹,晶体可能非常小,但也可能长达几米。
硬度为7.5-8,比重为2.63-2.80。
纯净的绿柱石是无色的,甚至可以是透明的。
但大部分为绿色,也有浅蓝色、黄色、白色和玫瑰色的,有玻璃光泽。
英语绿柱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海水般的蓝绿色”(beryllos)。
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
它的几个变种颜色不一,有淡蓝色的(叫海蓝宝石),有深绿色的(叫祖母绿),有金黄色的(叫金绿柱石),有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等等,蜜黄色的比较常见。
绿柱石一般为六方柱形晶体,呈现的颜色一般多为各种绿色。
绿柱石是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色泽美丽者是珍贵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中,但是也见于砂岩、云母片岩中,经常和锡、钨共生,主要矿产在欧洲的奥地利、德国、爱尔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亚洲的乌拉尔山和中国的西北。
绿柱石是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色泽美丽者是珍贵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
锆石:又称锆英石,日本称之为“风信子石”,它是十二月生辰石,象征成功。
(十二月生辰石还有绿松石、青金石)它的英文名字是Zircon 。
锆石为矿物名称,旧称锆英石,风信子石,透明者作为宝石,称锆石宝石。
其来源一说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原意是“辰砂及银朱”;另一说认为是来源于古波斯语“Zargun”,意即“金黄色”。
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来形容来自斯里兰卡的绿色锆石晶体。
锆石的化学成分:硅酸锆;化学组成为Zr[SiO4],晶体属四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晶体呈短柱状,通常为四方柱、四方双锥或复四方双锥的聚形。
锆石颜色多样,有无色、紫红、黄褐、淡黄、淡红、绿等,一般有无色、蓝色和红色品种。
色散高,有金刚光泽。
无解理。
摩氏硬度7.5-8,比重4.4-4.8。
理论组成(wB%):ZrO2 67.1,SiO2 32.9。
有时含有MnO、CaO、MgO、Fe2O3、Al2O3、TR2O3、ThO2、U3O8、TiO2、P2O5、Nb2O5、Ta2O5、H2O等混入物。
H2O、TR2O3、U3O8、(Nb,Ta)2O5、P2O5、HfO2等杂质含量较高,而ZrO2、SiO2含量相应较低时,其物理性质也发生变化,硬度和相对密度降低,且常变为非晶态。
因而形成多种变种:山口石,TR2O3 10.93%,P2O5 17.7%;大山石,TR2O3 5.3%,P2O5 7.6%;苗木石,TR2O3 9.12%,(Nb,Ta)2O5 7.69%,含U、Th较高;曲晶石,含较高TR2O3、U3O8,因晶面弯曲而故名;水锆石,含H2O 3~10%;铍锆石,BeO 14.37%,HfO2 6.0%;富铪锆石,HfO2 可达24.0%。
独居石:别名-磷铈镧矿,磷镧铈石;组成-Ce[PO4]或(Ce、La)[PO4],理论含量Ce2O3 34%~99%,La2O3 34.74%。
性质-独居石是稀土金属矿的主要矿物之一,常含钍、锆等。
单斜晶系,晶体呈细小板状。
棕红、黄或黄绿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
性脆,硬度5~5.5,密度4.9~5.5g/cm3。
在紫外光照射下发鲜绿色荧光。
因常含铀、钍、镭,故具有放射性。
主要产于伟晶岩、花岗岩及其与之有关的期后矿床中,共生矿物可有氟碳铈矿、磷钇矿、锂辉石、锆石、绿柱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萤石、重晶石或铌铁矿等。
由于独居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密度较大,故常形成滨海砂矿和冲积砂矿。
独居石溶于硫酸,与KOH溶合后加钼酸铵便出现磷钼酸铵黄色沉淀。
独居石是稀土金属矿的主要矿物之一,常含钍、锆等。
单斜晶系,晶体呈细小板状。
棕红、黄或黄绿色,油脂光泽或玻璃光泽,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
性脆,硬度5~5.5,密度4.9~5.5g/cm3。
在紫外光照射下发鲜绿色荧光。
因常含铀、钍、镭,故具有放射性。
主要产于伟晶岩、花岗岩及其与之有关的期后矿床中,共生矿物可有氟碳铈矿、磷钇矿、锂辉石、锆石、绿柱石、磷灰石、金红石、钛铁矿、萤石、重晶石或铌铁矿等。
由于独居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密度较大,故常形成滨海砂矿和冲积砂矿。
独居石溶于硫酸,与KOH溶合后加钼酸铵便出现磷钼酸铵黄色沉淀。
成分性质:(Ce,La,Y,Th)[PO4]。
成分变化很大。
矿物成分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可达50~68%。
类质同象混入物有Y、Th、Ca、[SiO4]和[SO4]。
独居石溶于H3PO4、HClO4、H2SO4中。
采用电子探针(EPMA)分析研究花岗岩、伟晶岩和热液交代等三种不同成因的独居石微粒微区成分分布的特征。
分析数据表明,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成因的独居石微粒中La和Ce的含量低,而Sm、Gd、Y、Th的含量明显较高。
热液交代成因的独居石微粒中,La、Ce的含量高,而Gd、Th、Y的含量明显较低。
根据微区剖面(0.18mm)元素分布曲线,指出了La、Ce、Nd、P、Th、Si、Ca和U等元素表现出8~10个微环带成分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并认为成矿溶液的地质环境、温压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是不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
物理性质:呈黄褐色、棕色、红色,间或有绿色。
半透明至透明。
条痕白色或浅红黄色。
具有强玻璃光泽。
硬度5.0~5.5。
性脆。
密度4.9~5.5。
电磁性中弱。
在X射线下发绿光。
在阴极射线下不发光。
磷钇矿:稀土元素矿(稀土矿)的主要矿物组分之一。
含三氧化二钇61.40%,常含铒、铈、镧和钍等元素。
组成Y[PO4],含Y2O361.40%、P2O538.62%,常含铒、铈、镧和钍等元素。
性质磷钇矿是稀土矿的主要矿物之一,是一种磷酸盐矿物。
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柱状或双锥状,集合体呈散染粒状或致密块状。
黄褐、红、灰色等。
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硬度4~5,密度4.4~5.1g/cm3。
常具放射性。
化学性质稳定。
稀土元素矿,稀土金属矿组成:常用R或RE表示。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5个元素和21号元素钪、39号元素钇(共17个元素)的总称。
据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可分成三个组:轻稀土组(镧~钷)、中稀土组(钐~镝)、重稀土组(钬~镥加上钪和钇)。
已发现的稀土矿物有250种以上,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约50~60种,最重要的稀土矿物有氟碳铈(镧)矿、独居石、磷钇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褐钇铌矿等。
稀土金属的光泽介于银和铁之间。
杂质含量对它们的性质影响很大,使之物理性质常有明显差异。
大多数稀土金属具有顺磁性;钆在0℃时比铁具有更强的铁磁性;铽、镝、钬、铒等在低温下也呈现铁磁性。
纯稀土金属导电性好,杂质含量越高,导电性越差。
稀土金属具有可塑性,以钐和镱为最好。
镧在6K时是超导体。
镧、铈的低熔点和钐、铕、镱的高蒸气压显示其物理性质的极大差异。
钐、铕、钆的热中子吸收截面比镉、硼还大。
稀土元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能生成极稳定的氧化物、卤化物和硫化物等。
在较低的温度下能与氢、碳、氮、磷及其他元素起作用,除钐、钇、钆之外,都能被腐蚀,并能溶于任何浓度的硫酸、盐酸,还溶于浓硝酸、碱金属氯化物溶液。
与水作用放出氢气。
发现历程1894年由芬兰化学家约翰·加得林在瑞典发现,由于貌似土族氧化物,故取名稀土元素. 全世界共探明稀土储量5000万吨,其中中国约占30%,其余主要产于美,俄,印度,南非等国.常见稀土矿物种类:1、独居石Monazite独居石又名磷铈镧矿。
化学成分及性质:(Ce,La,Y,Th)[PO4]。
成分变化很大。
矿物成分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可达50~68%。
类质同象混入物有Y、Th、Ca、[SiO4]和[SO4]。
独居石溶于H3PO4、HClO4、H2SO4中。
晶体结构及形态:单斜晶系,斜方柱晶类。
晶体成板状,晶面常有条纹,有时为柱、锥、粒状。
物理性质:呈黄褐色、棕色、红色,间或有绿色。
半透明至透明。
条痕白色或浅红黄色。
具有强玻璃光泽。
硬度5.0~5.5。
性脆。
比重4.9~5.5。
电磁性中弱。
在X射线下发绿光。
在阴极射线下不发光。
生成状态:产在花岗岩及花岗伟晶岩中;稀有金属碳酸岩中;云英岩与石英岩中;云霞正长岩、长霓岩与碱性正长伟晶岩中;阿尔卑斯型脉中;混合岩中;及风化壳与砂矿中。
用途:主要用来提取稀土元素。
产地: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独居石主要资源是冲积型或海滨砂矿床。
最重要的海滨砂矿床是在澳大利亚沿海、巴西以及印度等沿海。
此外,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南非、马来西亚、中国、泰国、韩国、朝鲜等地都含有独居石的重砂矿床。
独居石的生产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矿石中钍元素具有放射性,对环境有害。
2、氟碳铈矿(Bastnaesite)化学成分性质:(Ce,La)[CO3]F。
机械混入物有SiO2、Al2O3、P2O5。
氟碳铈矿易溶于稀HCl、HNO3、H2SO4、H3PO4。
晶体结构及形态:六方晶系。
复三方双锥晶类。
晶体呈六方柱状或板状。
细粒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黄色、红褐色、浅绿或褐色。
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条痕呈白色、黄色,透明至半透明。
硬度4~4.5,性脆,比重 4.72~5.12,有时具放射性、具弱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