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教程
- 格式:pptx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291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课件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特点,以及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过程中挑战和机遇的认识,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新创业过程中挑战和机遇的分析。
教学重点: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学习指导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 知识讲解:(1)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2)创新创业的类型与特点(3)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创新创业案例。
5.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创新创业案例,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给定案例的创新创业类型、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六、板书设计1. 创新创业基本概念2. 创新创业类型与特点3. 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你熟悉的创新创业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详细解读。
答案示例:案例:共享单车类型:社会创新创业特点:便捷、环保、共享挑战:市场竞争、政策法规、技术更新机遇:城市化进程、绿色出行、互联网+2. 作业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晰、分析深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创新创业案例,深入了解创新创业政策,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案例分析与答案示例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案例展示: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案例,引发学生思考。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课程教学课件5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的第二章“创新思维与方法”和第三章“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详细内容包括: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新方法的应用、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方法、创业机会的评估标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掌握创新方法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具备发现、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了解创业机会的评估标准。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新方法的应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细节:讲解案例中创新思维和创业机会的应用,让学生初步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
2. 理论讲解:(1)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2)创新方法的应用。
(3)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方法。
(4)创业机会的评估标准。
细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互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3. 例题讲解:(1)分析一个成功创业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在其中的作用。
(2)讲解一个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过程。
细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创业案例。
(2)进行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的模拟练习。
细节: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应用。
2. 创业机会的来源、识别方法、评估标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尝试识别一个创业机会,并对其进行评估。
2. 答案:(1)创新思维在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2)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答案第一章初识创新与创业第一节认识创新一、小组讨论讨论:上述故事体现了哪些创新?提示:故事1主要是产品创新、故事2主要是商业(广告)模式创新。
二、创新体验略。
第二章创新与人生发展第一节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一、创新实践(1)结合案例,谈谈你对创新意识的理解?答: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2)若你拥有5美元的创业基金,你如何用它来赚到尽可能多的钱?请大家仿照斯坦福大学的5美元创业计划,开启自己的实践活动之旅。
答:略。
二、游戏体验提示:可以通过动作、画画、表情、歌唱、表演等。
第二节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课堂小练1.请根据以下思维发散点,打开思路,尽量在短时间内提出多而独特的答案。
(1)学校的饭卡有哪些用途:买饭、刷门禁、买东西……头发有哪些用途:美观、保护头皮、调节体温、触觉……(2)用哪些方法可以照明:太阳、火光、灯光、萤火虫……(3)运用“敲”可以办成哪些事情:敲门、工人敲地板或墙面辨别是否空心、敲打按摩、敲击乐器、古代铁匠敲打制作铁器……(4)什么物体是圆形的:球、碗口、盆、钢珠、轮子……2.(1)以下是两幅不完整的图形,展开你的想象力,创造两幅富有创意的图画。
略。
(2)假设人们能够眨眼间就把自己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你最想把自己送到哪个地方?为什么?略。
3.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
此外,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请推理出这三个人的身份。
答: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
提示:3人的身份是一一对应的,可以通过假设他们的年龄来找到突破口。
一、逆向思维训练提示:可以提前想好口令写在一张纸上。
二、发散思维训练(1)请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带有数字一至十的词汇,如一心一意等;与朋友比一比,写得最多又无错误的为胜。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精编版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
3. 使学生掌握创业计划书的编写方法,为创业实践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创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创业计划书的编写。
重点:创新方法的应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创业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创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讲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
(2)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分析创业机会的类型,教授识别与评估方法。
(3)创业团队的构建与管理:介绍创业团队的重要性,分享构建与管理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创业项目进行机会识别、团队构建和计划书编写。
4. 例题讲解:针对课堂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开发与训练2.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3. 创业团队的构建与管理4.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一个创新案例,并分析其创新思维。
(2)针对一个创业项目,进行机会识别、团队构建和计划书编写。
2. 答案:(1)创新案例:共享单车。
分析: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一公里的问题,运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租还车,体现了便捷、环保、共享的创新思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创新思维和创业计划书的编写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课堂互动良好。
但部分学生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一、教学内容1. 创新创业概述(第1章)创新与创业的概念与关系创新创业的意义与价值2. 创新思维与技法(第2章)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常用创新技法介绍3. 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第3章)创业机会的来源与识别创业机会的评估与筛选创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5. 创业团队与创业融资(第5章)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创业融资的渠道与策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2. 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常用技法,提高创新能力。
3. 使学生学会识别、评估创业机会,具备初步的创业策划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板擦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讲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
分析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介绍常用创新技法。
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评估创业机会。
讲解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创业融资的渠道与策略。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创新创业基本概念、意义与价值。
2. 创新思维特征与创新技法。
3. 创业机会识别、评估与筛选。
5. 创业团队与创业融资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组织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邀请成功创业者进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质疑权威。
2024年B018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B018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的第二章“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 使学生掌握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案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践案例、创新方法手册。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创新思维导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创新产品图片,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讲解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方法的应用,配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以一道创新设计题目为例,讲解如何运用创新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创新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5. 小组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意识培养方法:观察、提问、联想、实践2. 创新能力提升方法:多元化思维、跨界合作、持续学习、勇于尝试3. 创新方法应用案例:六顶思考帽、头脑风暴、SWOT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创新方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设计一款创新产品。
2. 答案示例:设计一款具有太阳能充电功能的新能源汽车,解决充电桩不足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2024年B018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B018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创新创业的定义与意义、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创新创业的过程与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实践平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创新创业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实践平台,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新创业的过程与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实践平台。
教学重点:创新创业的定义与意义、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创新创业的定义与意义、基本要素、过程与管理,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实践平台。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成功创业者进行分享,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具体的创新创业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创新创业项目,并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创新创业的定义与意义2. 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3. 创新创业的过程与管理4.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实践平台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点:包括案例背景、创新创业过程、成功原因及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还存在哪些问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答案要点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创新创业的过程与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及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基础教程》教案课时分配表章节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 导论 42 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 43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64 创业基本素质与能力 45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46 创业机会与创业环境 47 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 48 新企业的开办 6合计362课题导论(一)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内涵(2)了解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与意义素质目标:能够理解创业的意义,培养创新精神,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与意义教学难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内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新课预热(10 min)→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28 min)第2节课: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25min)→课堂讨论(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请大家搜集身边大学生创业的案例,分析其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任务,使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10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所搜集的创业案例,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学生】聆听、分享、分析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要求案例导入(5 min)【教师】讲述“案例导入”的相关内容(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创业呢?创业教育应该为创业者带来哪些帮助呢?【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引入新知讲解通过案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8 min)1.1 创业与创业教育1.1.1 创业的内涵创业的实质是创办事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完整精编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材第3章“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展开,具体包括3.1节“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点”,3.2节“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以及3.3节“创新与创业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培养其创新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创业能力的构成,提高创业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相结合,实现创新创业。
教学重点: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创新与创业的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成功创业者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
(2)阐述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
(3)分析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创业过程中?(2)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创新项目,分析其创新点和创业可行性。
4. 例题讲解:(1)以一个成功的创新项目为例,讲解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关键作用。
(2)分析该项目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创新事物,分析其创新思维。
(2)针对一个创业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点并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
六、板书设计1. 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2. 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3.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创新思维在创业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2)分析一个创业项目,提出创新点并论述其实施的可行性。
2. 答案:(1)案例分析:学生需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创新思维的应用,分析其对创业的影响。
(2)创业项目分析:学生需针对项目提出创新点,并从市场、技术、团队等方面论述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