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趣味数学课外知识篇-每天20分钟拓展训练-第二十三讲---行程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5
华数思维训练导引四年级下行程问题(一)四年级下行程问题(一)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
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分析:解法1、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80+70)/2=75米,走完全程的时间是6000/75=80分钟,走前一半路程速度一定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80-37.5=42.5分钟解法2:设走一半路程时间是x分钟,则80*x+70*x=6*1000,解方程得:x=40分钟因为80*40=3200米,大于一半路程3000米,所以走前一半路程速度都是80米,时间是3000/80=37.5分钟,后一半路程时间是40+(40-37.5)=42.5分钟答: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42.5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
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分析:解法1:设路程为180,则上坡和下坡均是90。
设走平路的速度是2,则下坡速度是3。
走下坡用时间90/3=30,走平路一共用时间180/2=90,所以走上坡时间是90-30=60 走与上坡同样距离的平路时用时间90/2=45 因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45/60=0.75倍。
解法2: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也相同,又因为上坡和下坡路各一半也相同,设距离是1份,时间是1份,则下坡时间=0.5/1.5=1/3,上坡时间=1-1/3=2/3,上坡速度=(1/2)/(2/3)=3/4=0.75解法3:因为距离和时间都相同,所以:1/2*路程/上坡速度+1/2*路程/1.5=路程/1,得:上坡速度=0.75答: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0.75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
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行程问题在历年小升初数学测试中,行程效果是很多孩子失分的中央,很多同窗对行程效果都模糊不清甚至坚持,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行程效果,希望对大家有协助!综合行程知识点:基本概念:行程效果是研讨物体运动的,它研讨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效果:确定运动进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效果: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效果: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流水效果: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顺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顺水速度)÷2流水效果: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效果: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基此题型: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恣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经典例题:1.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如今羊已跑出30米,马末尾追它。
问:羊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解:依据〝马跑4步的距离羊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 米,那么羊每步长为4x米。
依据〝羊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 米=21x米,那么羊跑5*4x=20米。
可以得出马与羊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依据〝如今羊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羊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如今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就是30÷(21-20)×21=630米2.甲乙辆车同时从a 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720千米。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公式讲解,建议收藏!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大基本问题,行程问题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近十种,是问题类型较多的题型之一。
行程问题包含多人行程、二次相遇、多次相遇、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环形跑道、钟面行程、走走停停、接送问题等。
今天给大家讲解四年级的行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01经典公式路程例: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30分钟,小明步行的速度为8米/分钟,问小明家到学校为多远?解:30×8=240 米答:小明家到学校为240米。
常见单位:路程:米(m),千米(km)速度:米/秒(m/s),米/分钟(m/min),千米/时(km/h)时间:秒(s),分钟(min),小时(h)02相遇问题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1)直线总路程=甲速×时间+乙速×时间=(甲速+乙速)×时间=速度和×时间S总=(V甲+V乙)×t=V和×t例: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答案:20÷(6+4)=2(小时)(2)环形跑道(背向、反向)甲、乙从同一起点反向出发最终相遇,甲、乙走的路程为一个圆周。
S总=S甲+S乙=V甲t+V乙tS总=(V甲+V乙)t → S总=V和×t → 总路程(圆周长)=速度和×时间例:甲、乙两人在操场练习跑步,已知操场为环形,甲乙同时出发,背向而行。
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m/s,在5分钟时两人相遇,求操场为多少米?答案:5分钟=300秒(2+3)×300=1500(米)03追及问题两个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物体速度更快,在一定时间内追上前方。
(1)直线S追=V乙t-V甲t=V差×t 追击路程=速度差×时间例: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向东而行,甲在后,乙在前。
四年级数学课外拓展题行程问题练习及答案四年级数学课外拓展题行程问题练习及答案(行程问题)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经过3小时相遇。
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4)*3=10*3=30(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2星期五(行程问题)1、小明和小华两家相距3千米;他俩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行175米;小华步行每分钟行75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3000/(175+75)=300=12(分钟)2、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141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41/(5-2)*5=1*5=47*5=235(千米)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两车相遇点距中点20千米;求A、B之间的距离?相遇时间:(20*2)/(70-65)==8(小时)A、B之间的距离:(70+65)*8=135*8=1080(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3星期六(行程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300米;小明和小军各从甲、乙两地相背而行;7分钟后两人相距860米;小明每分钟走37米;小军每分钟走多少米?米/分钟)2、甲、乙两车相距90千米;两车同时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甲车能够追上乙车?小时)3、某港停有甲乙两船;某一天;甲船以每小时24千米;乙船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同时同地背向出发;2小时后;甲船因事调转船头乙船;几小时才能追上?(24+16)*2/(24-16)=40*=10(小时)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4星期日(行程问题)1、有快、慢两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天津;慢车上午5时出发;每小时48千米;快车上午9时出发;8小时后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多少千米?48*(9-5)/8=48*=24(千米)2、A、B两城之间的路程长240千米;快车从A城、慢车从B城同时相向开出;3小时相遇;如果两车分别在两城同时向同一方向开出;慢车在前;快车在后;那么15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四年级数学课外拓展题行程问题练习及答案(行程问题)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经过3小时相遇.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6+4)*3=10*3=30(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2星期五(行程问题)1.小明和小华两家相距3千米,他俩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骑车每分钟行175米,小华步行每分钟行75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3000/(175+75)=3000/250=12(分钟)2.甲.乙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出发后2小时,两车相距141千米;出发后5小时,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41/(5-2)*5=141/3*5=47*5=235(千米)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两车相遇点距中点20千米,求A.B之间的距离?相遇时间:(20*2)/(70-65)=40/5=8(小时)A.B之间的距离:(70+65)*8=135*8=1080(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3星期六(行程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300米,小明和小军各从甲.乙两地相背而行,7分钟后两人相距860米,小明每分钟走37米,小军每分钟走多少米?(860-300)/7-37=560/7-37=80-37=43(米/分钟)2.甲.乙两车相距90千米,两车同时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多少小时甲车能够追上乙车?90/(65-50)=90/15=6(小时)3.某港停有甲乙两船,某一天,甲船以每小时24千米,乙船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同时同地背向出发,2小时后,甲船因事调转船头乙船,几小时才能追上?(24+16)*2/(24-16)=40*2/8=10(小时)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4星期日(行程问题)1.有快.慢两列火车从南京开往天津,慢车上午5时出发,每小时48千米;快车上午9时出发,8小时后追上慢车,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多少千米?48*(9-5)/8=48*4/8=24(千米)2.A.B两城之间的路程长240千米,快车从A城.慢车从B城同时相向开出,3小时相遇,如果两车分别在两城同时向同一方向开出,慢车在前,快车在后,那么15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求两车的速度?两车速度和:240/3=80(千米/小时)两车速度差:240/15=16(千米/小时)快车速度:(80+16)/2=48(千米/小时)慢车速度:(80-16)/2=32(千米/小时)3.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80+60)*4=140*4=560(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5星期一(行程问题)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火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地相距9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相遇?900/(36+64)=900/100=9(小时)2.甲乙两地相距285千米,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85/3-50=95-50=45(千米)3.A.B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遇时间:(32*2)/(56-48)=64/8=8(小时)东西两地距离:(56+48)*8=104*8=832(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6星期二(行程问题)1.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迎面开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30千米,那么甲.乙两地间距离是多少千米?(60+55)*[30/(60-55)]=115*[30/5]=115*6=690(千米)2.小时每分钟走100米,小强每分钟走120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5分钟相遇.如果两人每分钟都多走40米,那么两人相遇需多少分钟?(100+120)*15/(100+40+120+40)=220*15/300=11(分钟)3.迪斯尼乐园里,冒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把小火车面对面地开上了同一条轶轨,米老鼠的速度是每秒10米,唐老鸭的速度是每秒11米.由于没有及时刹车,结果两列小火车相撞.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在相撞前秒同时紧急刹车,不仅可以避免两车相撞,两车车头还能保持3米的距离.(紧急刹车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小火车分别向前滑行30米.)(30+30+3)/(10+11)=63/21=3(秒)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7星期三(行程问题)1.甲在乙的后面28千米,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6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甲几小时可以追上乙?28/(16-9)=28/7=4(小时)2.小王和小刘分别在相距50千米的两地同时同向出发,小王在小刘的前面,小王每小时行18千米,小刘每小时行16千米,问多少小时后两人相距60千米?(60-50)/(18-16)=10/2=5(小时)3.甲乙两人同时从工厂出发向相反方面行进,甲每分钟步行70米,乙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10米,6分钟后,乙因有紧急事情转向去追甲,多少分钟可以追上?(70+210)*6/(210-70)=280*6/140=12(分钟)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8星期四(行程问题)1.小敏和小玉两人分别从相距18千米的西村和东村同时向东而行,小敏骑自行车,小玉步行,2小时后小敏追上了小玉,已知小敏每小时行14千米,求小玉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4-18/2=14-9=5(千米)2.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城出发,相背而行,快车每小时行43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7千米,经过16小时,它们相距多少千米?(43+37)*16=80*16=1280(千米)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再开3小时到达B城.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每小时快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乙的速度:20*3/(4-3)=60(千米/小时)(60+60+20)*4=140*4=560(千米)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09星期五(行程问题)1.A.B两村相距2800米,小明从A村出发步行5分钟后,小军骑车从B村出发,又经过10分钟两人相遇.已知小军骑车比小明步行每分钟多行160米,小明步行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2800-160*10)/(5+10+10)=1200/25=48(米/分钟)2.一辆汽车10分钟用半速行驶,后10分钟用全速行驶,20分钟共行驶21千米.这辆汽车全速行驶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1/(10/2+10)*60=21/15*60=84(千米/小时)3.甲.乙两艘舰,由相距418千米的两个港口同时相对开出,甲舰每小时航行36千米,乙舰每小时航行34千米,开出1小时后,甲舰因有紧急任务,返回原港,又立即起航与乙舰继续相对开出,经过多少小时两舰相遇?(418-34*2)/(36+34)=(418-68)/70=350/70=5(小时)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10星期六(行程问题)1.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两人相遇后,乙再走1000米来到A地,甲再走12分钟到B地.乙每分钟走多少米?相遇时间:1000/100=10(分钟)相遇距离:1000+100*12=2200(米)乙的速度:2200/10-100=120(米/分钟)2.A.B两城相距60千米,甲.乙两人都骑自行车从A城同时出发,甲比乙每分钟慢4千米,乙到B城立即折返,于距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相遇距离:60*2=120(千米)相遇时间:12*2/4=(分种)甲乙速度和:120/6=20(千米/分钟)甲速度:(20-4)/2=8(千米/分钟)3.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5千米,行驶了180千米刚好遇到乙地开来的货车.已知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出比货车从乙地开出早多少小时?客车开出时间:180/45=4(小时)货车开出时间:(300-180)/40=120/40=3(小时)4-3=1(小时)数学课外拓展题20120311星期日(行程问题)1.甲乙两人骑车同时从A地往B地.甲每小时走12千米,乙每小时走8千米,甲走了25分钟后返回A地取东西并停留了10分钟,后来按原来的速度往B地.求:甲追到乙时离A地多少千米?甲重新出发时与乙相关的距离:8*[(25+25+10)/60]=8(千米)追及时间:8/(12-8)=8/4=2(小时)12*2=24(千米)2.一支1800米长的队伍以每分90米的速度行走进,队伍前端的通讯员用9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通讯员每分钟跑多少米?1800/9-90=200-90=110(米/分钟)3.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问: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甲乙速度差:10/5=2(米/秒)第二次甲乙的距离差:2*4=8(米)乙的速度:8/2=4(米/秒)甲的速度:4+2=6(米/秒)。
四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1.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小明。
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
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自行车队。
通信员立即返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在追上时恰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3.某学校与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到工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需要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去学校,途中遇到接他的车就立即上车驶往学校,于下午2点40分到达学校,汽车的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4.家住郊外的工程师,每天在同一时候乘火车到达某站,这时工厂接工程师的汽车也同时到达,他乘车准时到达工厂。
有一天,工程师提前55分钟到某站,接他的汽车还未到,他就步行向工厂走去,在路上遇到接他的车,他再坐车,结果比平时提前10分钟到达工厂,问汽车的速度是工程师的几倍?5.甲、乙两人在相距50米的A、B两端的水池里沿直线来回有用,甲的速度是1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
他们同时分别从水池的两端出发,来回游了10分钟,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6.甲、乙两人在相距12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为4米/秒,乙的速为5米/秒。
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两个端点出发,且每人跑10分钟,问他们共相遇了多少次?7.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水速每小时3千米,问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时间?8.甲、乙两个港口之间的水路长300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顺水5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6小时到达。
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参考答案1.解:8点32分2.解:自行车速度15米/秒,摩托车速度45米/秒。
3.解:8倍人速4.解:10倍5.解:19次6.解:23次7.解:顺水速度是15+3=18千米/小时,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8=144千米,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是逆水,逆水速度是15-3=12千米/小时,行驶时间为144÷12=12小时。
最新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经典辅导行程问题是指匀速运动中有关路程、速度、时间三个数量之间,已知两个量,求另一个数量的应用题 . 行程问题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追及问题、相遇问题、流水问题、火车行程、钟表问题 .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中行程问题主要是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 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两种基本类型 . 在解答行程问题时,要注意所走的方向、是否同时行驶、是否相遇等问题,一般要采用直观画图法帮助理解题意、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题思路.解行程问题必备的基本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行程问题按运动方向可以分为三类:⑴相向运动问题 ( 或称相遇问题 )⑵同向运动问题 ( 或称追及问题 )⑶背向运动问题 ( 或称相离问题 )【相遇问题】相向运动问题( 或称相遇问题) :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人或车辆、船只等),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沿着同一条路线( 直道或环形跑道) 相对运动,最终相遇的问题 . 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在于先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就是两个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共行的路程之和 . 即:速度和 = 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相遇问题的关系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例 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 392 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 28 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 21 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解 392÷( 28+ 21)= 8(小时)答:经过 8 小时两船相遇 .例 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 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 5 米,小刘每秒钟跑 3 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解“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 因此总路程为 400×2 相遇时间=( 400×2)÷( 5+ 3)= 100(秒)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 100 秒时间 .例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 千米,乙每小时行 13 千米,两人在距中点 3 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解“两人在距中点3 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 . 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 千米,乙距中点3 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 3× 2)千米,因此,相遇时间=( 3× 2)÷( 15-13)= 3(小时)两地距离=( 15+13)× 3=84(千米)答:两地距离是84 千米 .【追及问题】同向运动问题 ( 或称追及问题 ) :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人或车辆、船只等),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由于速度不同,最后快的追上慢的问题 . 追及问题的地点可以相同(如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也可以不同,但方向一般是相同的 . 由于速度不同,就发生快的追及慢的问题 .解答追及问题的关键在于先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差”,速度差就是两个运动物体甲和乙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之差 . 即:速度差 = 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快–慢)距离差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 =距离差÷速度差速度差 =距离差÷追及时间例 1:敌我双方相距 18 千米,敌人以每小时 6 千米的速度逃跑,我军以每小时 9千米的速度追赶,几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⑴每小时敌我双方速度相差多少?9– 6 = 3(千米)⑵几小时可以追上敌人?18 ÷3 = 6 (小时)答: 6 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例 2:有一条长方形跑道,甲从 A 点出发,乙从 C点同时出发,都按顺时针方向奔跑,甲每秒跑 5 米,乙每秒跑 4.5 米 . 当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跑了多少圈?分析与解:这是一道环形路上追及问题 . 在追及问题问题中有一个基本关系式:追击路程 =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路程: 10+6=16(米)速度差: 5-4.5=0.5 (米)追击时间: 16÷0.5=32 (秒)甲跑了 5× 32÷[ (10+ 6)× 2]=5 (圈)答:甲跑了 5 圈.【相离问题】背向运动问题 ( 或称相离问题 ) :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人或车辆、船只等),从同一地点同时相背而行,越走相距越远的问题 .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在于先求出“速度和” . 速度和就是两个运动物体甲和乙在单位时间里共行的路程之和 .即:速度和 = 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速度和×相离时间=相距路程相距路程÷速度和=相离时间相距路程÷相离时间=速度和例:甲乙两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背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 62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65 千米, 4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⑴甲乙两车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62 + 65 = 127(千米)⑵ 4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127 × 4 = 508 (千米)答: 4 小时后两车相距 508 千米 .【流水问题】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问题通常称为流水问题,流水问题属于行程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特例 .流水问题的解法:解这类应用题首先要弄清楚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 然后还要弄清楚水速度与逆水速度 . 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水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再由和差的关系,一步得出:(水速度 + 逆水速度)÷ 2 = 船速;(水速度 -逆水速度)÷ 2 =水速.最后,可以根据行程中路程、速度、三者之的关系解答用 .例 1:一条船在江中行,水行每小 12 千米,逆水行每小 8 千米,求船速与水速 .(12 + 8 )÷ 2 = 20 ÷2 = 10 (千米)⋯⋯船速(12 - 8 )÷ 2 = 4 ÷2 = 2 (千米)⋯⋯水速答:船速每小10 千米,水速每小 2 千米 .例 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每小 15 千米,它从上游甲港开往下游乙港共用了 8小 . 已知水速每小 3 千米,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⑴水每小航行多少千米?15+3=18(千米)⑵ 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18 ×8 = 144 (千米)⑶ 逆水每小航行多少千米?15-3=12(千米)⑷ 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144 ÷12 = 12 (小)答: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12小.例 3: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每小 11.25 千米,河水流速每小 1.25 千米 . 一只船往返甲、乙两港共用了 9 小,两港相距多少千米?⑴水每小行: 11.25+ 1.25 = 12.5(千米)⑵逆水每小行: 11.25- 1.25 = 10(千米)⑶ 水行每千米的:1÷12.5 = 0.08(小)⑷ 逆水行每千米的:1÷10 = 0.1(小)⑸往返每千米的: 0.1 + 0.08 = 0.18(小)⑹甲乙两港相距多: 9÷ 0.18 = 50 (千米)答:甲、乙两港相距50 千米 .【火】火的包括火、火隧道、两个列相遇、尾相离等,是一种行程 . 火不有路程、速度与之的数量关系,同涉及、等 . 我在研究一般的行程,是不考汽等物体的本身度的,因物体的度很小,可以忽略不 . 可是如果研究火行程,因身有一定的度,一般一百多米,就不能忽略不了 . 火行程中的距离,一般是要考火度的 . 火通一个固定的点所用的就是火行身度所需要的 . 基本的关系是:火走的路程 =+.(火度 +的度)÷通=火速度例 1:一条隧道 360 米,某列火从入洞到全洞用了 8 秒,从入洞到全出洞共用了 20 秒 . 列火多少米?解答:分析:火车 8 秒钟行的路程是火车的全长, 20 秒钟行的路程是隧道长加火车长 . 因此,火车行隧道长 360 米,所用的时间是 20-8=12 秒钟,即可求出火车的速度 .火车的速度是 360÷( 20-8 ) =30(米 / 秒) .火车长 30× 8=240(米) .答:这列火车长240 米.例 2: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 3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54 千米 . 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发现: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 14 秒,求乙车的车长?分析与解:首先应统一单位:甲车的速度是每秒钟 36000÷3600=10(米),乙车的速度是每秒钟 54000÷3600=15(米) . 本题中,甲车的运动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甲车乘客以每秒钟 10 米的速度在运动,乙车的运动则可以看作是乙车车头的运动,因此,我们只需研究下面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即可:从乙车车头经过甲车乘客的车窗这一时刻起,乙车车头和甲车乘客开始作反向运动14 秒,每一秒钟,乙车车头与甲车乘客之间的距离都增大( 10+15)米,因此, 14 秒结束时,车头与乘客之间的距离为( 10+ 15)×14=350(米) . 又因为甲车乘客最后看到的是乙车车尾,所以,乙车车头与甲车乘客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之和应恰等于乙车车身的长度,即:乙车车长就等于甲、乙两车在14 秒内所走的路程之和 . 解:(10+ 15)× 14=350(米)答:乙车的车长为350 米.例 5、某列车通过 250 米长的隧道用 25 秒,通过 210 米长的隧道用 23 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 150 米. 时速为 72 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分析与解:解这类应用题,首先应明确几个概念:列车通过隧道指的是从车头进入隧道算起到车尾离开隧道为止 . 因此,这个过程中列车所走的路程等于车长加隧道长;两车相遇,错车而过指的是从两个列车的车头相遇算起到他们的车尾分开为止,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以车头的相遇点为起点的相背运动问题,这两个列车在这段时间里所走的路程之和就等于他们的车长之和 . 因此,错车时间就等于车长之和除以速度之和 .列车通过 250 米的隧道用 25 秒,通过 210 米长的隧道用 23 秒,所以列车行驶的路程为( 250— 210)米时,所用的时间为( 25—23)秒 . 由此可求得列车的车速为( 250—210)÷( 25—23)=20(米 / 秒). 再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列车在 25 秒内所走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车长,因此,这个列车的车长为20×25— 250=250(米),从而可求出错车时间 .解: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 72 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 秒),某列车的速度为:(250-210)÷( 25-23)= 40÷ 2=20(米 / 秒)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 = 500-250= 250(米)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 20+20)= 400÷40= 10(秒) .答:错车时间为10 秒.相遇问题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6 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 3 小时后到达乙站 . 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5 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二人分别以每小时 3 千米和 5 千米的速度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 B地共行 4 小时,那么 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 65 千米,一列客车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60 千米,两列火车在距中点20 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4、兄弟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路程是1400 米. 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 200 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 80 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 . 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多少米?相遇处距学校有多少米?5、甲、乙两人同时从 A、 B 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 A 地 120 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 A 地 150 米处再次相遇, 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6、A、 B 两地相距 38 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8 千米,乙每小时行 11 千米,甲到达 B 地后立即返回 A 地,乙到达 A地后立即返回 B 地,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时距 A 地多远?7、甲、乙两人从 A 地到 B 地,丙从 B 地到 A 地. 他们同时出发,甲骑车每小时行 8 千米,丙骑车每小时行10 千米,甲丙两人经过 5 小时相遇,再过 1 小时,乙、丙两人相遇 . 求乙的速度 .8、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依次分别为每分钟 30 米、 40 米、 50 米. 甲、乙在 A 地,丙在 B 地,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 10 分钟和甲相遇 . 求 A、B 两地相距多少米?9、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 5 小时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进,又经过 3 小时,甲车到达 B 地,这时乙车距 A 地还有 120 千米 . 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10、甲、乙两人从相距 1100 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 65 米,乙每分钟走 75 米,乙带了一只狗和乙同时出发,狗以每分钟 210 米的速度向甲奔去,遇到甲后立即回头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又回头向甲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止 . 这只狗共奔跑了多少路程?追及问题1、两辆汽车相距 1500 千米,甲车在乙车前面,甲车每分钟行610 米,乙车每分钟 660 米,乙车追上甲车需几分钟?2、老王和老张从甲地到乙地开会,老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 千米 / 小时,先出发 2 小时后,老王老出发,老王用了 3 小时追上老张,求老王骑车速度.3、两地相距 900 千米,甲车行全程需15 小时,乙车行全程需12 小时,甲车先出发 2 小时后,乙去追甲,问乙车要走多少千米才能追上甲车?4、甲、乙两船同时从两个码头出发,方向相同,乙船在前,每小时行24 千米,甲船在后,每小时行28 千米, 4 小时后甲船追上乙船,求两个码头相距离多少千米?5、甲、乙两城之间的铁路长240 千米,快车从甲城、慢车从乙城同时相向开出, 3 小时相遇,如果两车分别从两城向同一方向开出,慢车在前、快车在后,15小时快车就可以追上慢车,求快车与慢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6、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 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 18 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 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7、小明以每分钟50 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 分钟后小强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追小明,结果在距学校1000 米处追上小明 . 求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8、甲、乙两匹马相距 50 米的地方同时出发,出发时甲马在前乙马在后 . 如果甲马每秒跑 10 米,乙马每秒跑 12 米,问:何时两马相距 70 米?9、甲、乙二人绕周长为 1200 米的环形广场竞走,已知甲每分钟走 125 米,乙的速度是甲的 1.2 倍. 现在甲在乙的后面 400 米,问:乙追上甲还需多少时间?10、甲、乙两人同时从 A 地到 B 地,乙出发 3 小时后甲才出发,甲走了 5 小时后,已超过乙 2 千米 . 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4 千米 . 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火车过桥问题1、一支队伍长 450 米,以每秒 2 米的速度前进,一个人以每秒 3 米的速度从队尾赶到队伍的最前面,然后再返回队尾,一共用了多少分钟?2、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上,从窗外看到迎面开来的货车经过用了 6 秒,已知货车长 168 米;后来又从窗外看到列车通过一座180 米长的桥用了 12 秒. 货车每小时行()千米 .3、一支部队排成 1200 米长的队伍行军,在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营长联系,他用 6 分钟时间跑步追上了营长,为了回到队尾,在追上营长的地方等待了 24 分钟 . 如果他从最前头跑步回到队尾,那么只需要() 分钟 .4、一列火车通过一座1000 米的大桥要 65 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730 米的隧道则要 50 秒 . 求这列火车前进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 .5、解放军某部出动 80 辆汽车参加工地劳动,在途中要经过一个长120 米的隧道 . 如果每辆汽车的长为10 米,相邻两辆汽车相隔20 米,那么,车队以每分钟 500 米的速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6、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一个步行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同向前进,步行人每秒走 l 米,骑车人每秒走 3 米,在铁路上,从这两人后面有列火车开来,火车通过行人用了22 秒,通过骑车人用了26 秒 . 这列火车全长多少米?流水行船问题1、船在河中航行时,顺水速度是每小时 12 千米,逆水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 .船速每小时 ( ) 千米,水速每小时 ( ) 千米 .2、一只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 21 千米,船从甲城开出逆水航行了 8 小时,到达相距 144 千米的乙城 . 这只轮船从乙城返回甲城需多少小时?3、甲、乙两港相距 360 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顺水航行 15 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航行 20 小时到达 . 现在另有一艘船,船速是每小时12千米,它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4、一只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56 千米,逆流航行20 千米,共用 12 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40 千米,逆流航行28 千米 . 求这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参考答案一、相遇问题1、8102、19.23、快 520 客 4804、600 5 、2 6 、2557、6 小时, 28 千米8 、3609 、6410、511、720 12 、甲 37.5 乙22.513、165014 、 4.8二、追及问题1、甲 10乙 62、200 米 3 、780 米 4 、300 米5、8 分 6 、甲 150(米 / 分)乙 130(米 / 分)三、火车问题1、9 分2、46.8 3 、4 5 、5 分 6 、286 米四、流水行船问题1、932、63、644、120 5 、66、15。
1、AB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客车先行1小时,货车才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开出后几小时与货车相遇?相遇地点距B地多远分析:由题意可知:客车先行1小时,货车才开出,先求出剩下的路程,再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求出相遇时间再加上1小时即可,然后用总路程减去客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问题即可得到解决.解答:解:相遇时间:(360-60)÷(60+40)+1,=300÷100+1,=3+1,=4(小时),360-60×4,=360-240,=120(千米),答:客车开出后4小时与货车相遇,相遇地点距B地120千米.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答:【分析】甲、乙两车共同走完一个AB全程时,乙车走了64千米,从上图可以看出:它们到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AB全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乙车共走了3个64千米,再由上图可知:减去一个48千米后,正好等于一个AB全程.AB间的距离是64×3-48=144(千米)3、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分析:这道题难在蚂蚁爬行的方向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如果这两只蚂蚁都不调头爬行,相遇时它们已经爬行了多长时间呢?非常简单,由于半圆周长为:1.26÷2=0.63米=63厘米,所以可列式为:1.26÷2÷(5.5+3.5)=7(秒);我们发现蚂蚁爬行方向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每只蚂蚁先向前爬1秒,然后调头爬3秒,再调头爬5秒,这时相当于在向前爬1秒的基础上又向前爬行了2秒;同理,接着向后爬7秒,再向前爬9秒,再向后爬11秒,再向前爬13秒,这就相当于一共向前爬行了1+2+2+2=7(秒),正好相遇.4、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专题训练—基本行程问题l 小明和小新在同一街道,小明家在学校东600米处,小新家在学校西200米处,那么小新家距离小明家米。
2 汽车从A站经过B站后开往c站,已知离开B站9分钟时,汽车离A站15千米,又行驶一刻钟,离开A站25千米,如果再行驶半小时,汽车离A站千米.3 从家到办公室59千米,张经理需驾车l小时.她的行程包括20分钟在高速公路上,40分钟在市区道路上.若在市区道路上的时速为45千米,问她在高速公路上的时速是千米.4 龟、兔赛跑,全程1800米.乌龟每分钟爬15米,兔子每分钟跑400米,发令枪响后,兔子一会儿就把乌龟远远甩在后边,骄傲的兔子自以为跑得快,在途中美美地睡了一觉,结果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离终点还有200米,兔子在途中睡了多少分钟?5 一只电子猫在周长为24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3米.这只电子猫跑后120米用了多少秒?6 有一车队共15辆车,每辆车长度相等,车与车之间的间隔为10米,这个车队用1 5秒时间,以每秒16米的速度通过一座25米长的大桥,则每辆车长____米.7 一个车队以4米/秒的速度缓慢通过一座长298米的大桥,共用115秒,已知每辆车长 6米,相邻两车间隔20米,则这个车队一共有__辆车8、小巧站在铁路边,一列火车从她身边开过用了3分钟,已知这列火车长360米,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6分钟,这座大桥长____ 米.9、小红乘船以6千米/时的速度从A到B,然后又乘船以12千米/时的速度沿原路返回,那么小红在乘船往返过程中,平均每小时行千米.10、汉江是长江的支流,汉江水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长江水的水速为每小时4千米,一条船沿汉江顺水航行两小时,行了56千米到达长江,在长江还要逆水航行147千米.这条船还要行小时.11、沿江有两个城市,相距600千米,甲船往返两城市需要35小时,其中顺水比逆水少用5小时,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那么乙船往返两城市需要小时.12 小红上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下山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已知小红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 5倍,如果上山用了3小时50分钟,那么下山用了小时。
四年级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典型问题类型,通过解决行程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在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中,涉及到了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相关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从行程问题的定义、解决步骤以及一些实例来详细介绍行程问题。
首先,什么是行程问题呢?行程问题是指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通过寻找有效策略,计算出满足条件的行程方案。
在行程问题中,一般会涉及到两个或多个物体、位置或地点,并且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行动和移动。
通过解决行程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计算能力。
解决行程问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了解问题中所涉及的物体、位置或地点,以及要求行动和移动的规则。
2.列出已知条件,确保准确无误。
列出已知条件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提取出题目中给出的信息。
3.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思考,确定一套满足条件的行程方案。
这一步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判断哪些条件是重要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利用的。
4.进行计算和验证。
将确定的方案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进行计算并验证结果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演示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
例1: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公里,他每天骑车上学,每天早上10分钟,下午5分钟,上午中午各休息10分钟,请问小明一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家到学校?解: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公里,每天上午骑车10分钟,中午休息10分钟,下午骑车5分钟。
其次,我们列出已知条件:-上午骑车10分钟-中午休息10分钟-下午骑车5分钟-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公里-每次骑车的时间不考虑休息时间然后,我们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
小明每天骑车上学,所以每天需要骑车的总时间是10分钟+ 5分钟= 15分钟。
由于每天上午还需要休息10分钟,所以我们需要计算出小明上午骑车的天数。
由于小明上午骑车的时间是10分钟,而每天上午总共有60分钟,所以小明骑车的天数是10分钟÷ 60分钟/天= 1/6天。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1、强强用10秒跑完100米,旗鱼每小时能游120千米,哪个速度更快?2、XXX慢跑12分钟跑了3000米,慢跑米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他每天以这个速度跑10分钟,一个月跑了多少千米?3、A、B两城相距240千米,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城到B城,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如果要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一半行程上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4、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每小时飞行300千米,乙每小时飞行340千米,4小时后它们相距多少千米?这时甲提高速度打算用2小时追上乙,那么甲每小时应该飞行多少千米?5、XXX一家开车去外地旅游,原计划每小时行驶45千米,实际上由于高速公路堵车,汽车每小时只行驶30千米,晚到两小时,XXX一家在路上实际花了几个小时?6、甲从A地出发去B地办事情,下午1点出发,晚上7点准时到达,如果他想下午两点出发,晚上7点准时到达,每小时就必须多行2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7、XXX家离学校1000米,平时他步行25分钟后准时到校。
有一天他晚出发10分钟,为避免迟到,XXX先乘公共汽车,然后步行,结果仍然准时到校,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是XXX步行速度的6倍,XXX这天上学步行了多少米?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6小时后相遇在中点,如果甲延迟1小时出发,乙每小时少走4千米,两人仍在中点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二、基本相遇问题:1、A、B两地相距4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两人从出发地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2、在第4题中,如果甲乙两人的速度大小不变,但甲出发时改变方向,即两人同时同向出发,乙出发后多久可以追上甲?3、甲乙两地相距350千米,A车在早上8点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
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专题简析: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两人几小时后相遇?分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
两人每小时共走6+4=10千米(这是他们的速度和)。
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 0千米。
因此,两人20÷(6+4)=2小时后相遇。
试一试1: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
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
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
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分析:“人走狗跑,人相遇狗停”两人相遇的时间就是狗跑的时间。
相遇时间=2000÷(110+90)=10分钟狗共行:500×10=5000米。
试一试2: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
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分析:这是一道相背问题。
解答相背问题同相遇问题一样。
甲乙两人共行54-18=36千米,每小时共行7+5=12千米。
要求几小时能行完36千米,就是求36千米里面有几个12千米。
所以,36÷12=3小时。
试一试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
四年级行程问题教案(汇总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行程问题教案(汇总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行程问题-数学思维拓展四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在2022年11月27日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选手需要从会展中心出发,到湖滨南路再进行折返,全长共计42千米。
小明也参加了此次比赛,在未折返前,他花了1小时10分钟,折返后,又花了1小时25分钟。
小明折返前的速度与折返后的速度相比较()。
A.更快B.更慢C.一样快D.无法比较2.“天问一号”5秒约飞行150千米。
根据这一数据,下面正确的是()。
A.10秒飞行1500千米B.1秒飞行15千米C.25秒飞行750千米3.王老师每天以134米/分的速度骑车上班,他从家到学校需要骑12分钟,王老师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图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什么,你赞同哪位同学的想法?()4.北京到天津的公路长120千米,一辆货车从北京到天津要行2小时,这辆货车的平均速度是()。
A.60米/分B.60千米/时C.60米时D.60千米/分5.小明家新买了一辆汽车,行驶了大约2000千米,仪表盘显示累计平均速度是50千米/时。
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A.这辆车在已经行驶的2000千米内,每小时都正好行驶50千米B.随着行驶路程的增加,平均速度不会发生变化C.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随着行驶路程的增加一定也会增加D.随着行驶路程的增加,这辆汽车的累计平均速度,可能会在50千米/时上下浮动6.(如下图)小明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65米/分,小丽的速度是60米/分,他们相遇的地点应该在()。
A.中点B.中点左边C.中点右边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7.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910米。
他用13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速度是( )米/分,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
8.一辆车从A城到B城行驶了4小时,它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这辆车从A城到B城的平均速度应是( )km/h,A城到B城的距离是( )km。
9.甲乙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从同一个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每秒跑4米,乙每秒跑6米,40秒后相遇。
小学四年级逻辑思维学习—行程基础知识定位行程问题是一类常见的重要应用题,在历次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
行程问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过桥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环形行程问题等等。
行程问题思维灵活性大,辐射面广,但根本在于距离、速度和时间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即:距离=速度X时间,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时间。
在这三个量中,已知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掌握这三个数量关系式,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
在解答行程问题时,经常采取画图分析的方法,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来帮助我们分析、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知识梳理一、行程基本量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以及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类问题,总称为行程问题.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行程应用题,行程问题主要涉及时间(t)、速度(V)和路程(s)这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速度x时间=路程可简记为:s=Vt(2)路程♦速度二时间可简记为:t=s4-v(3)路程♦时间二速度可简记为:v=s+t显然,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二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重点难点解析】1.行程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平均速度的概念3.注意观察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竞赛考点挖掘】1.注意观察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例题精讲【题目】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山里,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上坡路,8千米下坡路。
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停留1小时以后,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下午3点,一辆马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每小时走10千米;晚上9点,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为了使汽车不比马车晚到达乙地,汽车每小时最少要行驶多少千米?.【题目】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
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例题详解作为四年级学生,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指描述一个物体或者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时间等具体情况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下面我将结合几个例题来详细讲解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题一: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全程需时20分钟。
如果他骑了一半的路程就发现忘带作业,于是返回家拿作业,然后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抓紧时间骑车到学校,这样全程实际耗时25分钟。
请问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题思路:假设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x,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 = v1 * t1 (公式1)x = v2 * t2 (公式2)其中,v1表示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t1表示小明骑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v2表示小明抓紧时间骑车的速度,t2表示小明从家返回拿作业所用的时间。
由题意可知,v1 = 2 * v2,并且t1 + t2 = 20。
将v1和t1带入公式1,得到x = 2v2 * t1。
将v2和t2带入公式2,得到x = v2 * (20 - t1)。
将以上两式相等,得到2v2 * t1 = v2 * (20 - t1),整理可得t1 = 8。
将t1 = 8带入公式1,得到x = 2v2 * 8,化简可得x = 16v2。
综上所述,小明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16v2。
例题二:小华骑行从A地到B地共经过两个加油站,路程为150千米。
他离A地出发后骑行20千米才遇到第一个加油站,然后骑行40千米后遇到第二个加油站,最后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骑行10小时到达B地。
求小华上两个加油站时的速度。
解题思路:假设从A地到第一个加油站的距离为x,从第一个加油站到第二个加油站的距离为y,从第二个加油站到B地的距离为z。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 + y + z = 150 (公式1)x / v1 = 20 (公式2)y / v2 = 40 (公式3)z / v3 = 10 (公式4)其中,v1、v2和v3分别表示小华在A地到第一个加油站、第一个加油站到第二个加油站、第二个加油站到B地的速度。
第二十三讲行程问题(一)
知识要点:
基本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例题讲解:
【例1】飞机每小时飞行500千米,是汽车速度的5倍。
汽车和飞机6小时一共可以前行多少千米?
分析:这个题目最后是要求路程,我们要找到速度和时间。
飞机的速度已知是500千米,汽车的速度为5005100
÷=千米。
汽车的路程为100×6=600千米,飞机的路程为500×6=3600千米,一共行驶600+3600=4200千米。
解:(1)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千米)
5005100
(2)汽车的路程是多少?
100×6=600(千米)
(3)飞机的路程是多少?
500×6=3000(千米)
(4)汽车和飞机6小时一共可以前行多少千米?
3000+600=3600(千米)
答:汽车和飞机6小时一共可以前行3600千米。
小结:这是最基础的行程问题,可以直接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来进行求解。
【例2】一辆卡车从甲城到乙城用了8小时,从乙城到丙城用了2小时,已知甲城与乙城之间的路程是320千米,求从甲城经过乙城到丙城的路程是多少?
分析:甲城经过乙城到丙城的路程,等于把甲城到乙城的距离加上乙城到丙城的距离。
现在甲城到乙城的距离已知,只需要求乙城到丙城的距离。
320千米 ?千米
甲 乙 丙
?千米
解:(1)卡车的速度:320840÷=(千米)
(2)乙、丙两城之间的路程:40×2=80(千米)
(3)从甲城经乙城到丙城的路程:320+80=400(千米)
答:从甲城经乙城到丙城的路程是400千米。
小结:本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速度和路程,需要将时间×速度=路程的公式进行灵活运用。
【例3】 一辆轿车从甲地开到乙地用了6小时,由乙地返回到甲地,每小时比来时多行了16千米,只用了4小时,这辆轿车往返甲、乙两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总时间4+6=10小时,关键是求总路程。
本题中并不知道两车的具体速度。
我们可以设去时的速度是x 千米,那么回来时的速度为()16x +千米。
根据往返的路程相同可以列方程求解。
解:设去时的速度是x 千米,那么回来时的速度为()16x +千米。
4(16)6x x +=
4646x x +=
264x =
32x =
总路程:3262384⨯⨯=(千米)
总时间:4+6=10(小时)
平均速度:3841038.4÷=(千米)
答:这辆轿车往返甲、乙两地平均每小时行38.4千米。
小结:这道题只知道速度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具体数值,是用方程解答较为简
便的题目。
当然除了用方程解答还有其它的方法,请同学们试试看吧。
基础巩固:
1、喷气式飞机每秒能飞行0.5千米,100秒能飞行多少千米?1分钟能飞行多少
千米呢?
2、一列快车6小时行630千米,一列慢车在相同的时间内只行324千米,快车
每小时比慢车多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274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后离乙地还有
34千米。
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小林4分钟走了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电影院用了15分钟。
小林
家离电影院多少米?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0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驶了5
小时到达乙地。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20千米,12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
地,每小时比去时多行4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7、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第一天上午4小时行驶240千米,下午用同样的
速度行驶了3小时到达B城。
第二天沿原路返回A城一共用了6小时。
(1)第二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第二天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甲、乙两地的公路长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小时,从乙
地返回甲地用了6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9、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山脚出发,上山路长15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
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
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培优训练:
1、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A地出发,匀速向B地行驶,到10点与B地相距280千米。
继续行进到下午1点,与B地还相距112千米。
(1)这辆汽车什么时间到达B地?
(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行360千米,开始按计划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途中因汽车出故障修车2小时。
因为要按时到达乙地,修好车后必须每小时多行30千米。
问:汽车是在离甲地多远处修车的?
拓展提高:
1、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
60千米,求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2、
3、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山脚登上山顶,又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从
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
在一个上、下的过程内平均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