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基本概念及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测量的基本概念:测试:是指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
也可以理解为试验和测量的全过程检验:是判断被测物理量是否合格的过程,通常不一定要求测出具体值。
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步子道要求具体值得测量。
检验的主要对象是工件。
检定:为平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并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工作。
检定的主要对象是计量器具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想通准确度风机的同类基准,标准或工作用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的过程。
测量就是将被测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求其壁纸的过程测量过程四要素:测量对象和被测量测量单位和标准量测量方法测量不确定度、基本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单项测量的综合测量,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工序测量和终结测量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几何测量的基本原则:阿贝原则封闭原则最小变性原则最短测量链原则阿贝原则:是几何测量的最基本原则。
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或是点(线面)和线或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阿贝原则的意义在于避免了因导轨油误差而引起测量的一次大误差遵守阿贝原则相应降低一起导轨的精度,测量精度却比较高如:立式测长仪万能测长仪不符合阿贝:万能工具显微镜最小变性原则:点接触引起引起的二次误差对测量影响较小。
面接触和先接触引起的是一次误差对测量的硬想较大,点接触因选好测头然后为线接触尽量避免面接触。
为了使变形量最小当检定线纹尺时应按白塞尔点支撑检定大量块时应按艾利点支撑安全裕度就是被测工件对测量方法提出的精度要求即测量不确定度u的允许值光滑工件的尺寸测量检验应使不确定度u小于或等于安全裕度A 对于没有标准规定的工件的测量测量方法的允许误差一般取工件公差的1/3~1/10 高精度的工件取1/3 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包括调整器的不确定度(千分尺的校对杆),约占安全裕度的0.9 有温度,工件形状误差及接触压陷等引起的不确定度u2占0.45A 按这一原则分配以后测量方法误差不会大于安全裕度的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
测量常用规范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遵守一些常用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在介绍测量常用规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测量中常用的术语包括:测量对象、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等。
测量对象指需要进行测量的具体事物或物体,测量目的是指测量的目标或用途,测量方法是指进行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测量仪器是指用于进行测量的工具或设备。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制定测量方案、组织测量人员、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等。
在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时,需要明确测量的具体目标和需要满足的要求,例如测量地形高程、建筑物尺寸等。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关键,需要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仪器。
制定测量方案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详细规定测量的步骤和要求。
组织测量人员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合理安排测量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是为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
三、测量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测量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些规范包括:测量操作规程、仪器使用规范、数据处理要求、检查和验收规定等。
测量操作规程是指进行测量时需要遵循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例如:测量仪器的摆放和调整、测量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仪器使用规范是确保测量仪器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的关键,需要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和维护。
数据处理要求是指对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处理的具体要求,例如:数据的标定和校正、数据的平滑处理等。
检查和验收规定是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进行测量结果的检查和验收,例如: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错误剔除等。
第2章技术测量基础2.1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2.1.1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经常要对一些现象和物体进行检测, 以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
在机械制造中, 技术测量重要研究对零件的几何量(涉及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互相位置误差等)进行测量和检查, 以拟定机器或仪器的零部件加工后是否符合设计图样上的技术规定。
所谓测量是指为拟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即测量是将被测量与测量单位或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 从而拟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若以x表达被测量, 以E表达测量单位或标准量, 以q表达测量值, 则有:q=x/E一个完整的几何量测量过程应涉及以下四个要素。
被测对象: 零件的几何量, 涉及长度、角度、形状和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单键和花键、螺纹和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各个几何参数的测量。
计量单位: 几何量中的长度、角度单位。
在我国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中, 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 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mm), 微米(μm)。
平面角的角度单位为弧度(rad)、微弧度(μrad)及度(°)、分(′)秒(″)。
测量方法: 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一般情况下, 多指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方法。
测量精度: 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限度, 即测量结果的可靠限度。
在测量技术领域和技术监督工作中, 还经常用到检查和检定两个术语。
检查是拟定被检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 从而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
检查通常用量规、样板等专用定值无刻度量具来判断被检对象的合格性, 所以它不能得到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检定是指为评估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乎该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的所有过程。
例如, 用量块来检定千分尺的精度指标等。
2.1.2测量基准和尺寸传递系统1. 长度尺寸基准和传递系统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中,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的决议, 规定米的定义为:1m是光在真空中, 在1/s的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基本知识第一节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一、与测量有关的几个基本术语1、(可测量的)量顾名思义,可以测量的量。
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电阻等。
2、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如:5.34m或534mm,15kg,10s,40℃等3、(量的)真值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
——指该量客观存在的真实量值真值一般不容易获得《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简称GUM)用“被测量之值”代替“真值”。
在不致引起混淆时,推荐这一用法。
4、(量的)约定真值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约定真值有时也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
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值。
5、被测量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需要测量的量。
如:工件的长度,孔的内径尺寸,轴的外圆尺寸。
对被测量的详细描述,可要求包括对其他有关量(时间、温度和压力)作出说明。
根据所需,被测量应予以完整定义。
例如:一根标称1m长的钢棒其长度需测至微米级准确度等。
6、测量结果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测量后确认、申报的值!此值可能是测量器具示值,或已经过修正,或是平均值,或已经过计算,等。
注意与测得值的区别,如锥体塞规小端尺寸。
7、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由于真值不易得到,对测量准确度的评价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8、(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在对测量准确性分析时经常用到。
9、(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在测定有关检测方法可行性、人员测量技能水平时经常用到。
二、测量误差概念1、测量误差测量误差= 测量结果—真值由于真值无法获得,故测量误差也无法准确得出。
由于测量结果可能比真值大,可能比真值小,所以测量误差数值可能是正的,可能是负的。
2、测量误差的客观性无论所使用的器具多么精密,方法多么完善,操作者多么熟练、高超,环境条件多么适宜,测量结果与真值总会有一差值,只不过差值可能大一点,可能小一点。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多个环节。
在工程测量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术语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术语不仅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任务,还可以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因此,下面将介绍一些工程测量中常见的基本术语标准。
1.测量点。
测量点是指在测量中确定的一些特定位置,通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
测量点的确定需要依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通过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基准点。
基准点是指在测量中作为基准的一些固定点,通常是一些已知位置和高程的点。
在工程测量中,通过基准点可以确定其他测量点的位置和高程,从而实现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数值之间的偏差程度,它是衡量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在工程测量中,需要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精度,并通过合理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来保证测量精度的达标。
4.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数值之间的差异,它是影响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工程测量中,需要通过对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控制,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5.测量标高。
测量标高是指在测量中确定的一些特定高程数值,通常用于确定建筑物和地面等物体的高度和高程。
在工程测量中,通过测量标高可以实现建筑物和地面的高程控制,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6.测量数据。
测量数据是指在测量中采集和记录的各种测量信息,包括测量点的坐标、高程、方位角等数据。
在工程测量中,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各种测量结果和图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7.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是指对测量结果和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档,通常包括测量任务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在工程测量中,通过编制和提交测量报告,可以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测量结果和建议,为工程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三坐标测量中构造的名词解释一、引言在制造业中,尺寸的精确度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产品符合规格要求,需要使用一种精确和可靠的测量方法。
三坐标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技术,它能够精确地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在三坐标测量中,有一些重要的构造和术语,本文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二、基础概念解释1. 三坐标测量三坐标测量是一种利用三轴坐标系统进行尺寸测量的方法。
它通过在物体表面上选取一系列测量点,并测量这些点相对于参考点的三维坐标值,从而得出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三坐标测量仪通常由测量头、测量床和测量软件组成,能够实现高精度和自动化测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2. 测量头测量头是三坐标测量仪上的关键组件,负责测量物体表面上的测量点坐标。
测量头通常由传感器、探针和相关的驱动装置组成。
通过电力或气动力源的驱动,测量头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移动,并实时检测和记录测量点的坐标值。
三、构造名词解释1. 坐标系坐标系是三坐标测量中的核心概念,用于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极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等。
在三坐标测量中,直角坐标系是最常用的坐标系,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X轴、Y轴和Z轴)组成,在测量时用于表示测量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2. 参考点参考点是三坐标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确定测量点坐标的基准点。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作为参考点,其他测量点的坐标值将相对于参考点进行测量。
通常情况下,参考点是测量床或测量头上的一个固定位置,它的坐标值被定义为原点(0,0,0)。
3. 坐标轴坐标轴是构成坐标系的线段,用于表示方向和距离。
在直角坐标系中,X轴、Y轴和Z轴分别代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X轴通常表示水平方向,Y轴表示垂直方向,Z轴表示前后方向。
坐标轴的单位通常是毫米(mm)或英寸(inch),用于表示测量点距离参考点的长度。
4.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三坐标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测量仪器、物体本身以及操作人员的因素等,会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存在差异。
測量基本概念及術語
一.提升各QC對量測知識的認識
1.測量人員的素質
測量人員必須誠實嚴謹事實求是。
尊重事實,量測不能帶任何主觀意識。
二.量測注意事項
1.嚴禁提供不準確的假資料
2.按圖紙要求建立基準要注意圖紙的版本及尺寸變更
3.操作儀器時嚴格按照要求使用
4.不使用不合格的儀器
5.儀器遇到傷害時要立即知會相關人員點檢或校驗
6.儀器要進行定期保養
7.要注意儀器防塵防銹的要求必需時須帶手套操作
8.要注意儀器啟動時相關參數的調整,如油壓氣壓等
9.測量中有意外情況時要及時記錄,以便追蹤
10.測量人員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编策:舒海葉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