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八章 第四节澳大利亚
- 格式:pptx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38
第四节澳大利亚(1)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领土组成。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并说明原因。
3.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形和墨累河。
4.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学习难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发展的关系自主学习1.澳大利亚位于南北半球的,东邻洋,西邻洋。
南回归线穿过部。
2. 澳大利亚领土主要包括大陆和其东南部的岛,是世界上唯一独占的国家。
3.澳大利亚是一个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大约为中国的1/45。
4.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为,最大的盆地。
5.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有、等,被称为“博物馆”。
合作探究活动一: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多的原因试用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2.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南极大陆。
为何南极大陆没有那么多的特有生物呢?活动二:读课本P69图8.39澳大利亚地形图。
1.在图中找出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北艾尔湖。
课堂检测1.澳大利亚特有的珍奇动物有()A.斑马、长颈鹿B.企鹅、大食蚁兽C.袋鼠、鸭嘴兽D.大象、犀牛2.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重要纬线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纬60度纬线3.澳大利亚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动物种类,其主要原因是()A.澳大利亚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自然条件比较单一B.澳大利亚动物种类少,进化速度慢C.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D.地形复杂,崎岖不平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部沿海地带B.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C.特有动物是斑马和长颈鹿D.西部有著名的大分水岭。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知识点概括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澳大利亚的位置
①半球位置:东半球、南半球。
②纬度位置:南回归线横穿其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南温带。
③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北面与亚洲隔海相望,南面与南极洲遥遥相望,是一个典型的四面临海国家。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变化与北半球相反。
(2)澳大利亚的范围
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周围岛屿,总面积768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3)澳大利亚的动植物
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明显的古老性和独有性。
①形成原因
早在中生代末期,原始大陆开始分裂,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和漂移开来,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自然条件单一,生物演化很慢,缺少与其他大陆的生物交流,所以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
②代表树种:桉树和金合欢。
③特有动物:袋鼠、考拉、鸸鹋和琴乌等。
澳大利亚国徽
这些动物在今天看来,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
史的活化石。
由于澳大利亚具有这些古老原始的特有动物,所以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歌诀记忆澳大利亚动物:长期孤立南半球,动物演化很缓慢:特有动物袋鼠、鸸鹋、针鼹和琴乌。
2.澳大利亚的范围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面积约769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3.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生物。
据统计,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还有特有鸟类450种,特有植物9000种。
①特有动物:如国徽上的两种动物,它们是动物界的“跳远名将”——袋鼠和形体庞大的鸸鹋,此外还有憨态可掬的树袋熊(考拉)、鸣声悦耳的琴鸟等。
②特有植物:高大的桉树、花似金色绒球的金合欢等。
这些特有的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
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原始,但是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方法总结1澳大利亚分布有许多古老的特有生物的原因(1)澳大利亚大陆远离其他大陆,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之中(根本原因);(2)自然环境比较单一;(3)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的竞争,生物演化十分缓慢。
要点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地形地势和河湖2.气候类型及分布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气候为主。
(1)主要气候类型(2)分布特点:呈半环状分布。
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三大牧羊带澳大利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养羊业,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牧羊带。
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和粗放牧羊带。
(2)三大牧羊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河流的关系(3)特点: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所要点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工矿业(1)矿产资源丰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
很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如煤、铁铝土等。
(2)特点: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3)矿产资源的分布: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铝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区。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澳大利亚?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澳大利亚?知识点(人教版)第四节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
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别离,孤立存在,演化缓慢;②无豺狼虎豹等大型天敌;③气候温和,生存条件没有大的改变;④人类开发晚,人口稀疏。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消费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很少。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P74图8.37,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
)●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
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
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侧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
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
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北艾尔湖。
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
(在P75图中理解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马尼亚岛。
)●澳大利亚的气候: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南温带,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P76图8.39 指导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形与农牧业:西部海拔缺乏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肉食动物,合适露天围栏放牧。
●气候与农牧业: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阔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枯燥,适宜家畜过冬和繁殖。
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潮湿;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潮湿,夏季高温枯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开展了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习《澳大利亚》一课,使学生能够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为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历史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自主学习任务:学生需预习《澳大利亚》一课的内容,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等方式,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基本情况。
同时,收集并整理有关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
2. 地图绘制任务: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澳大利亚的地图。
在地图上标注出主要城市、主要河流、重要山脉等地理信息,并标出澳大利亚的主要资源分布区域。
3. 小组讨论任务: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所收集的信息,并整理出讨论成果。
4. 写作任务: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和小组讨论的成果,撰写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的短文。
短文应包括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表达出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看法。
三、作业要求1. 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认真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确保掌握基本知识。
2. 地图绘制任务要求学生在绘制地图时准确标注地理信息,并注重地图的美观和整洁。
3. 小组讨论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
小组内应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讨论成果的整理。
4.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小组讨论的成果,撰写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短文。
短文应包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表达出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看法。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地图绘制的准确性和美观程度、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成果质量、短文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等方面。
评价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授课章节第八章第四节课题澳大利亚授课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记住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
2.记住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状况。
3.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4.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资料与图像的分析,师生共同讨论、探究、交流、合作,得出影响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的因素。
情感目标:通过对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因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2.3.4教学难点知识目标4;能力目标1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具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视频、中文演示文稿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讲授新课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古老动物的名称吗?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了解澳大利亚。
过渡: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些古老的生物呢?这与它的所处位置有关。
一、位置与组成1.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与组成:南半球的海洋中,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周围一些小岛组成。
2.思考并完成活动1问题A.大约在什么时候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6500万年前)B.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减缓生物进化过程)学生看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介绍自己对它们的了解。
辩认澳大利亚国徽上两种动物,认识古老动物在澳大利亚的重要地位。
学生用半球、纬度、海陆来介绍其位置。
学生分组讨论三个问题?学生读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其它特有的动物,体会到澳大利亚生物的特有与古老性,C.为什么南极大陆很少有特有动物?3.看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其它的特有植物、鸟类与有袋类动物占总数的百分比,理解“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
4.师总结: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生物种类,在今天看来,它们虽然显得有些原始,但却成为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