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56 KB
- 文档页数:3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第9 单元 静电场(一)一 选择题[ C ]1 .一带电体可作为点电荷处理的条件是 (A)电荷必须呈球形分布。
(B)带电体的线度很小。
(C)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D)电量很小。
[ C ]2.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量代数和∑i q =0,则可肯定:(A)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通量均为零。
(C)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D ]3.两个同心均匀带电球面,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 R a <R b ) ,所带电量分别为Q a 和Q b ,设某点与球心相距r , 当R a < r < R b 时, 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241r Q Q ba +⋅πε ( B )241rQ Q ba -⋅πε( C ))(4122bb a R Q rQ +⋅πε ( D )241rQ a ⋅πε[ D ]4.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分别为λ1 和λ2 , 则在内圆柱面里面、距离轴线为r 处的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 A )r 0212πελλ+( B )20210122R R πελπελ+( C ) 1014R πελ( D ) 0[ D ]5.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 ~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ρ=Ar(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D)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ρ=A/r(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二 填空题1. 在点电荷系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场强度等于__各点电荷在该占单独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__,这称为场强叠加原理。
2.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其数值和方向等于 单位正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___。
第二章直流电路§2-5基尔霍夫定律五、计算题1、求图2-3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I2。
2、如图2-37所示,已知E1=18V,E2=12V,R1=3Ω,R2=6Ω,R3=12Ω,试求:(1)开关S断开时流过各电阻及电压UAB;(2)开关S接通后,流过个电阻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3、列出图2-38中A、B两回路的电压方程式。
4、如图2-39所示的三极管偏置电路中E、Rb、RC为已知数,写出Ib、Ic的表达式。
§2-6支路电流法四、计算题1、用支路电流法求图2-41中的歌支路电流。
已知E1=130V,E2=117VR1=1Ω,R2=0.6ΩR3=24Ω。
2、在图2-42中,已知R1=5Ω,R2=1Ω,R3=10Ω,R4=5,E1=10V,E2=6V,试用支路电流法求个支路电流。
3、用支路电流法列出图2-43所示各支路电流的方程式。
§2-7网孔电流法四、计算题1、用网孔电流法列出求解图2-42所示各支路电流的方程式。
2、试用网孔电流法求解图2-44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3、用网孔电流法求图2-45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2-8 节点电压法三、计算题1、用节点电压法求解图2-45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2、用节点电压法计算图2-46中A点电位。
3、在图2-47中,已知R1=R2=10KΩ,E1=5V,E2=7V,E3=8V,用节点电压法求当开关S断开或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及流过R2的电流。
§2-9叠加原理四、计算题1、用叠加原理计算2-41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已知条件不变)。
2、用叠加原理计算2-50中各支路的电流。
3、电动势为10v,内阻为1Ω的电源共有2组,并联后一只蓄电池内部极板短路(被短路的电源电动势为2V ),则负载电流又为多少?§2-10戴维南定理四、计算题1、在图2-54中,已知E1=12V,R1=0.5Ω,E2=6V,R2=1.5, R=5 ,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电流。
工程力学(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答案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一、填空:1.机械,运动状态,形状2.牛顿,N3.大小,方向4.矢,带箭头的有向线段,大小,方向,作用点5.形状,大小,保持不变,不存在6.地球,静止,作匀速直线运动7. F或-F , F或-F ,0,08.水平向左,指向右下,垂直向上9.各分力,代数和10.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两个物体11.相等,相反,同一物体12.二力构件,其两作用点13.矢量14.大小,距离15.力,力臂,逆时针,M O( F ),矩心,N·m 16.相等,相反,平行,力偶臂,力偶作用面17.力的大小,力偶臂,力偶矩, M18.转向,作用面方位二、判断:1.√2.×3.√4.√5.√6.√7.×8.×9.× 10.× 11.× 12.× 13.× 14.√三、选择:1.A2.C3.C4.C5.B6.A7.C8.C9.C 10.C四、简答:1.答:相同点:公理一与公理二中的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公理一中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公理二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答:通过B点,由B点指向C点。
因为在主动力F1的作用下, 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向上,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知F3的方向是由B点指向C点。
3.答:刚体不会平衡。
因为刚体受两力偶( F1, F1 ')和( F2, F2 ')作用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
4.答:不对。
力偶矩是由力F '对O点产生的矩平衡的。
5.答:力偶的等效性有: (1)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2)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其作用效果不变。
图中d1< d2,若F1×d2= F2×d1,只要F2> F1,丝锥的转动效应会保持不变。
机械基础《习题册》答案(部分)绪论任务一、填空题1、人为的实体,确定相对,能量,有用机械功;2、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3、动力,工作,信息;4、运动,力;5、机器,机构;6、构件,零件;7、直接接触,可动;8、低副,高副;9、移动副,转动副,螺旋副;10、电气,液压;11、往复移动,连续转动;12、机构运动简图。
二、判断题1 ×2×3√4×5√6√7×8√9×10×三、选择题1 B 2D 3C 4B 5B 6D 7C四、名词解释机构:若干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的各部分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体。
构件:机构中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且能够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
五、简答题1、动力部分:机器工作的动力源;执行部分:直接完成机器预定工作任务的部分;传动部分:将动力部分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的中间环节;控制部分:控制机器动作的其他组成部分;辅助部分2、构件是机器中取小的运动单元,零件是机器中最小的制造单元。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如内燃机中的连杆。
3、低副是面接触,易加工,承载能力大,效率低,不能传递复杂的运动;高副是点红接触,难加工,易磨损,寿命低,能传递复杂的运动。
模块一任务一一、填空题1、主要参数,接头,安装方法;2、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传动带;3、摩擦型,啮合型;4、平带,V 带,多楔带,圆带;5、矩形、内表面;6、开口传动,交叉传动,半交叉传动;7、黏接,带扣,螺栓;8、打滑,其他零件损坏。
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三、选择题1D 2B 3C 4C 5A四、简答题2、1)改变中心距的方法:①定期张紧,②自动张紧;2)使用张紧轮。
任务二一、填空题1、等腰梯形,两侧面;2、伸张层,压缩层;3、帘布芯,绳芯;4、7,Y ,E ;5、型号,基准长度,标准编号;6、轮缘,轮毂,轮辐;7、铸铁,HT150,HT200;8、定期检查,重新张紧,张紧力;9、平行,重合;10、带齿,轮齿;11、链,齿轮;12、>30m/s ,104~5×105r/min ;13、平带,V 带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三、选择题1B 2C 3D 4D 5C 6D 7A 8C 9A 10D 11A五、简答题1、普通V 带分为Y 、Z 、A 、B 、C 、D 、E 七种型号,按次序其截面面积依次增大,传递的功率随截面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模块一极限配合与尺寸检测课题一尺寸公差与检测一、填空题1.几何参数力学性能2.尺寸宏观几何形状微观几何形状3.T T h T s4.上极限下极限5.上极限6.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7.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8.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二、判断题1.× 2.√3.×4.× 5.×6.×7.×8.×9.√10.×11.×三、选择题1.C 2.A 3.C4.C 5.D 6.D 7.B 8.C四、问答题1.答: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装配时,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零件时,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成本显著降低。
从设计方面看,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
螺栓、螺母等具有互换性,汽车零部件也具有互换性。
2.答:公称尺寸是设计者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按类比法确定的尺寸。
3.答:极限尺寸是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分为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
上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寸,下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
4.答:上极限偏差是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下极限偏差是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5.答:尺寸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等于上极限尺寸减其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减下极限偏差之差。
五、计算题1.解:尺寸公差T h=︱ES-EI︱=︱(+0.034)-(-0.040)︱=0.074㎜上极限尺寸D up=D+ES =72+(+0.034)=72.034㎜下极限尺寸D low =D+EI=72+(-0.040)=71.960㎜2.解:尺寸公差T s=︱es-ei︱=︱0-(-0.033)︱=0.033上极限尺寸d up =d+es=30+0=30㎜下极限尺寸d low =d+ei=30+(-0.033)=29.967㎜3.解:上极限偏差es=d up-d=40.024-40=+0.024㎜下极限偏差ei=d low-d=39.985-40=-0.015㎜尺寸公差T s=︱es-ei︱=︱(+0.024)-(-0.015)︱=0.039㎜图1—14.解:a)b)c)图1—25.解:(表中红色文字为答案)㎜六、综合题1.(1)答:㎜(2)答:㎜2.答:(1)内测量爪测量孔及槽宽的尺寸(2)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3)主尺用来读取尺寸的整数部分(4)深度尺可测孔及槽的深度(5)凸钮用于推拉游标(6)游标用来读取尺寸的小数部分(7)外测量爪测量零件轴及厚度的尺寸(8)0.02㎜3.答:(1)0.0213.08(2)0.0210.88(3)0.0529.55(4)0.058.90七、检测题(略)课题二公差代号与尺寸检测一、填空题1.20IT01IT182.零线3.大小小写4.上0下05.f(精密级)m(中等级)e(粗糙级)v(最粗级)6.常用轴常用孔优先7.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1.× 2.× 3.√4.× 5.√6.√7.× 8.√9.√10.√11.× 12.×三、选择题1.C2.A3.A4.C5.B6.C7.C四、问答题1.答:基本偏差是指,在公差带图中,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机械基础(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1.A2.A3.ACB4.BAC5.A6.A7.C8.C二、判断题1.√2.×3.√4.×5.√6.×7.√8.×9.√三、填空题1.机器机构2.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3.制造单元4.进给手柄钻头5.滚动轮接触凸轮接触齿轮接触6.滑动大低不能四、名词解释1.机器是一种用来变换或传递运动、能量、物料与信息的实物组合,各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可以代替或减轻人们的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2.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实物组合,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构件组成机器时,必须将各构件以可以运动的方式连接起来,两构件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连接称为运动副。
4.两构件只能沿轴线做相对螺旋运动的运动副叫螺旋副。
五、问答题1.两构件之间为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低副按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可分为转动副、移动副和螺旋副。
2.低副的特点是:承受载荷时的单位面积压力较小,故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但低副是滑动摩擦,摩擦损失大,因而效率低。
此外,低副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3.两构件之间为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按接触形式不同,高副通常分为滚动轮接触、凸轮接触和齿轮接触。
4.高副的特点是:承受载荷时的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造和维修困难,但高副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5.常见的机器有变换能量的机器、变换物料的机器和变换信息的机器等。
6.零件是机器及各种设备中最小的制造单元。
机器由若干个运动单元组成,这些运动单元称为构件。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的刚性组合。
7.在机械装配过程中,往往将零件先装配成部件,然后再装配成机器。
第1章机械传动§1—1带传动一、选择题1.B2.C3.C4.B5.C6.A7.A8.C9.B10.B11.C 12.B13.A14.B15.C16.C17.A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三、填空题1.主动轮从动轮挠性带2.摩擦型啮合型3.摩擦力啮合力运动动力4.打滑零件安全保护5.等腰梯形两侧面不接触6.帘布芯绳芯包布顶胶抗拉体底胶7.YZ A B C DE8.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9.平行重合10.调整中心距安装张紧轮11.弧形凹形变直摩擦力传动能力12.齿槽13.梯形齿圆弧齿14.单面双面15.梯形齿圆弧齿有挡圈无挡圈四、名词解释1.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高等数学习题册(上册)目录习题1-1 函数 (1)习题1-2 常用的经济函数 (5)习题2-1 极限 (9)习题2-2 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 (13)习题2-3 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及无穷小的比较 (17)习题2-4 函数的连续性 (21)习题2-5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5)第二章综合题 (29)第二章自测题 (36)习题3-1 导数概念 (40)习题3-2 求导法则与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公式(一) (44)习题3-2 求导法则与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公式(二) (48)习题3-3 高阶导数 (52)习题3-4 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56)习题3-5 函数的微分 (60)习题3-6 边际与弹性 (64)第三章综合题 (68)第三章自测题 (74)习题4-1 中值定理 (78)习题4-2 洛必达法则 (82)习题4-3 导数的应用(一) (86)习题4-3 导数的应用(二) (90)习题4-4 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 (94)习题4-5 泰勒公式 (98)第四章综合题 (100)第四章自测题 (104)习题5-1 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 (108)习题5-2 换元积分法(一) (112)习题5-2 换元积分法(二) (116)习题5-3 分部积分法 (120)习题5-4 有理函数的积分 (122)第五章综合题 (124)第五章自测题 (128)微积分(上)模拟试卷一 (134)微积分(上)模拟试卷二 (138)参考答案 (142)习题1-1 函数1. 填空题:(1)()x y 32log log =的定义域 。
(2)523arcsin3xx y -+-=的定义域 。
(3)xxy +-=11的反函数 。
(4)已知31122++=⎪⎭⎫ ⎝⎛+xx x x f ,则=)(x f 。
2. 设⎪⎪⎩⎪⎪⎨⎧≥<=3x , 0 3 , sin )(ππϕx x x ,求()2,6-⎪⎭⎫⎝⎛ϕπϕ,并作出函数()x ϕη=的图形。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基础知识1.(1)冶(2)搅(3)燎(4)肃(5)凛(6)攒(7)薪(8)委2.(1)追求(2)大腿(3)就(4)熏、烤(5)卓越,高超(6)沉溺(7)追逐(8)依仗3.(1)比喻(2)比拟4.梁衡二、课文理解1.课文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写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2.她把探索科学真理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三、语段精读1.肖像描写的语句:①“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②“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2.“定格”指一个活动的画面骤然停止,成为一个静止的画面。
用这个词语收束全段,写出了居里夫人作为首位登上法国科学院的女性科学家给现场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突出了她对物理学的贡献及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3.“别人在海难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下这贝壳……”,“贝壳”是比喻,比喻某个事物或问题。
“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难上来的”,是排比。
全句表现了居里夫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4.“终于”表明艰苦的付出没有白费。
“三年又九个月”表明研究时间之长,表现了居里夫妇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0.1克”数量虽小,但成果可贵。
两个数据还有一种对比的意味,表明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
5.描写。
其作用是:通过描写镭的美丽、迷人,突出它的来之不易,也衬托了居里夫妇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提取出镭之后的欣慰之情。
四、拓展训练1.三个原因分别是:第一,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第二,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第三,人格是信念,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第二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2-2V带传动
一、填空题
1.V
2.V其两侧面之间的夹角通常为根据抗拉
3.V带型号有
4.V带表面上印有Z1400GB/T11544-2012,它表示该V带是
5.V
6.为了保证满足正常传动要求,V带传动比一般不大于
7.V带轮的轮槽角一般取
8.V
9.
10.安装V
二、判断题
(X)1.V带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楔角为34°~38°。
(?)2.绳芯结构的V带柔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3.在一组V带中,若有一根损坏,必须成组更换。
(?)4.V带传动时,两轮的转向相同。
(X)5.V带传动是依靠带的内表面与带轮接触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6.V带传动不能用于两轴线空间交错的传动场合。
(?)7.关于i≠1的带传动,两带轮直径不变,中心距越大,小带轮的包角就越大。
(?)8.限制普通V带传动中带轮最小基准直径的主要目的是减小传动时V带的弯曲成以提高V带的使用寿命。
(?)9.考虑到V带弯曲时横截面的变形,带轮的轮槽角应小于V带的楔角。
二、选择题
1.V带传动的包角通常要求(?A?)?120°。
A.大于等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2.在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两带轮直径差越大,小带轮的包角(?B?)?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3.为了便于使用,取V带的(C)?作为它的标记长度。
A.内周长度??
B.外周长度??
C.基准长度
4.带轮直径越小,带的使用寿命就越(?A?)。
A.短??
B.长??
C.不影响
5.如下图所示,V带在带轮轮槽中的正确位置是(A)。
ABC
6.下图所示V带传动中,属于正确使用张紧轮的是(C松边、内侧、近大轮)。
7.带轮基准直径大于300mm时,可采用(C)V带轮。
A.实心式B.孔板式C.轮辐式
8.实践证明,在中等中心距情况下,V带安装后,用大拇指能将带按下(B)mm
左右,则张紧程度合适。
A.5B.15C.25.
四、名词解释
1.V带节线---当V带垂直其底边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
称为V带的节线。
2.V带节面---由全部节线构成的面称为节面。
3.V带节宽---节面的宽度称为节宽b p。
4.V带基准长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V带节面测得的周长称为基准长度,
它是V带长度设计、计算和选用时的基本依据。
五、简答题
1.为什么V带轮的轮槽角要比V带的楔角小?
答:V带的楔角是40°,但绕上带轮时,处于弯曲状态,除节线的周长和节宽保持不变外,V带节面与顶面间的伸张层在弯曲时周线被拉长,横截面内宽度变窄;V带节面与底面间的压缩层在弯曲时周线被压短,横截面内宽度变宽。
因此,处于弯曲状态的V带横截面内两侧边的夹角(楔角)会变小。
带
轮直径越小,V带弯曲越严重,楔角越小。
为了保证变形后的V带两侧工作面与轮槽工作面紧密贴合,轮槽的槽角应比V带的楔角小。
2.带传动为什么要设置张紧装置?一般有哪些形式?
答:带传动工作时,为使带获得所需的张紧力,两带轮的中心距应能调整;带在传动中长期受拉力作用,必然要产生塑性变形而出现松弛现象,使其传动能力下降,因此一般带传动应有张紧装置。
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分为调整中心距和使用张紧轮两种,其中它们各自又有定期张紧和自动张紧的不同形式。
3.普通V带传动的使用和维护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为提高V带传动的效率,延长V带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带传动的正常运转,必须正确做好带传动装置的安装、维修与保养工作。
(1)V带必须正确地安装在轮槽之中,一般以带的外边缘与轮缘平齐或略高出一些,底面与槽底间应有一定间隙。
(2)V带传动中两带轮的轴线要保持平行,且两轮相对应的V形槽的对称平面应重合。
(3)安装V带时,应先调小两带轮中心距避免硬撬而损坏V带或设备。
套好带后,再将中心距调回到正确位置,带的松紧要适度。
实践经验证明在中等中心距(a=900mm)情况下,V带安装后,用拇指按在带与两轮切点的中间处,能将带按下15mm左右,则张紧程度合适。
(4)V带要避免与油类接触,以防胶带变质而影响寿命。
(5)对一组V带,损坏时一般要成组更换,新旧带不能同时混用。
4.普通V带传动时的速度为什么不能太大或太小?一般应在什么范围内取值?答:速度越大,带绕带轮做圆周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使带与带轮之间的正压力减小,摩擦力降低,削弱带的传递能力;传递功率一定时,速度太低,会使作用在带上的拉力过大,易引起带打滑。
普通V带传动时速度应在5~25m/s范围内。
5.解释V带标记“B2300GB/T11544-2012”的含义。
答:表示基准长度为2300mm的B型V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