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0
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及防护技术分析【摘要】盐渍土地区的混凝土基础在长期受盐蚀影响下容易发生腐蚀现象,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通过分析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机理,探讨了相关的防护技术。
在选择混凝土材料和设计配合比时,需考虑盐渍土环境的特点,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盐蚀能力。
防护涂料的选择与施工方法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延长基础的使用寿命。
本文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防护措施,如加固基础结构和改善排水系统等。
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腐蚀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探索更加环保和持久的防护材料和技术,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盐蚀问题。
【关键词】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腐蚀、防护技术、腐蚀机理、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防护涂料、施工方法、防护措施、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在长期受到盐蚀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腐蚀,导致基础结构受损。
盐蚀是指土壤中存在高浓度的盐离子,如氯离子、硫酸盐等,通过水分渗透到混凝土结构中,引起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表面脱落,从而破坏基础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海岸地区、盐碱地区等盐渍土地区,基础混凝土更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
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问题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当前,针对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防护技术研究还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腐蚀机理,探讨有效的防护技术和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基础的抗腐蚀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及防护技术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程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及防护技术分析对于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盐渍土地区的腐蚀问题是影响基础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护,将会导致基础结构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盐渍土地区建筑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防护技术研究对于提高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和减少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控制【摘要】氯离子(Cl-)是影响砼结构耐久性的根本原因,本文对Cl-进入砼中的破坏机理及预防控制措施提出心分析探讨。
【关键词】盐渍土;氯离子(Cl-);钢筋的锈蚀;耐久性措施盐渍土和海水一样含的氯离子(Cl-)是影响砼结构耐久性的根本原因。
砼中钢筋锈蚀可由两种因素诱发,一是盐渍土及海水中Cl-侵蚀,二是大气中的CO2使砼产生中性化。
国内外大量工程调查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盐渍土和海水环境下导致砼结构中钢筋锈蚀破坏的主要因素是Cl-进入砼中,并在钢筋表面聚集,导致钢筋产生电化学腐蚀。
盐渍土和海水通常含有约3%的盐,其中主要成分是氯离子。
以Cl-计的含量约为19000mg/L左右。
1氯离子对钢筋的锈蚀Cl-进入砼中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混入”,如施工时掺用含氯离子成分的外加剂、施工用水含氯离子、在含盐环境中拌制和浇筑砼等;其二是“渗入”,环境中的氯离子通过砼的宏观、微观缺陷渗入到砼中,并通过长期渗透到达钢筋表面。
“混入”现象大都是施工管理的问题;而“渗入”现象则是砼表面裂缝等技术问题,与砼材料的多孔性、密实性、工程质量以及钢筋表面砼保护层厚度,使用现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1.1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水泥水化的高碱性使砼内钢筋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钝化膜。
钝化膜只有在高碱性环境中才是稳定的,当pH11.5时,膜层就开始不稳定;当pH9.88时该钝化膜生成困难,或将已经生存的钝化膜逐渐破坏。
Cl-是极强的去钝化剂,Cl-进入砼到达钢筋表面吸附于局部钝化膜处时,可使钢筋表面pH值降低到4以下,从而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钢筋表面逐渐产生腐蚀。
1.2钢筋表面逐渐形成腐蚀电池,如果在大面积的钢筋表面上形成高浓度氯化物,则氯化物所引起的腐蚀可能是均匀性腐蚀,但是在不均质的砼中,常见的是局部坑状腐蚀。
腐蚀电池作用的结果是,在钢筋表面产生蚀坑,由于大阴极对应于小阴极,蚀坑发展迅速很快。
1.3加速了去极化作用,Cl-不仅促成了钢筋表面的腐蚀电池,而且加速了电池的作用。
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与使用寿命预测方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与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盐湖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建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研究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及预测其使用寿命,对于确保该地区基础设施的长期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盐湖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高盐度、高湿度、温差大等因素。
接着,将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性能特点及其在盐湖地区的应用优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湖地区的耐久性机理,包括其抗盐蚀、抗冻融、抗化学侵蚀等性能。
本文将研究并提出适用于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材料性能、结构设计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为盐湖地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和使用寿命预测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二、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盐湖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已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盐分侵蚀机理:在盐湖地区,混凝土常常受到高盐度环境的影响,盐分通过渗透、结晶等作用对混凝土造成破坏。
研究人员通过室内外试验,深入探讨了盐分对混凝土的侵蚀机理,为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耐久性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评估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加速老化试验、电化学测试、微观结构分析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在盐湖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耐久性提升措施:为了提升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氯盐侵蚀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与修复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氯盐的侵蚀而导致耐久性下降。
因此,对于氯盐侵蚀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对于保护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氯盐侵蚀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1. 检测氯离子含量:可以通过采集结构的混凝土样品,使用离子色谱仪等实验室设备检测氯离子的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评估结构的氯盐侵蚀状况和严重程度。
2. 测定钢筋锈蚀情况:通过对结构中的钢筋进行检测,了解钢筋的锈蚀程度、钢筋锈蚀面积和深度等参数,评估结构的钢筋腐蚀状况。
3. 评估混凝土质量:通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渗透性和孔隙结构等性能的检测,了解混凝土的质量状况,评估结构的耐久性。
4. 结构损伤的评估:对于受氯盐侵蚀的结构,通过检测其裂缝、脱落、开裂等损伤情况,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修复方案1. 针对氯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对于轻度锈蚀的钢筋,可采用刮除锈蚀层、喷涂防锈涂料等方法进行修复;对于严重锈蚀的钢筋,应采用钢板套筒、碳纤维加固等技术手段进行钢筋的修复。
2. 针对混凝土质量下降:对于混凝土质量下降的结构,可以采用渗透充填修复、碳纤维增强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
3. 结构加固处理:针对结构的损伤情况,可采取增加剪切钢板、加固轴力箍筋、增加外加剪力墙等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4. 防护措施:对于已经修复的结构,应加强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护层、使用抗氯离子渗透剂等,以减少氯盐的侵蚀。
5. 监测与维护:修复完成后,应定期对修复后的结构进行监测,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以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三、注意事项1. 在制定修复方案时,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评估。
2.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修复方案执行,并注意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西北地区盐渍土环境下的混凝土摘要:在现代的工程建设中,包括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物的修建,都少不了一种材料,那就是混凝土,它凭借自身所具有的良好特性,成为了现代工程建筑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广泛运用于工程建设之中。
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差异,受到各种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方使用的混凝土的耐久性都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对于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盐渍土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为背景,主要论述在上述特定环境下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和作用机理,并且提出相应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障复杂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盐渍土等正文: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施工中的混凝土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它暴露在使用环境下抵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破坏,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抗碱集料反应、抗氯离子渗透等方面,这些性能决定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耐久性良好的材料,且与金属材料、木材比较,混凝土不生锈、不腐朽。
而随着近些年工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形势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首先,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特殊环境来分析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我国西北部属于内陆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气温变化明显,空气干燥,风沙大,这些气候因素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
土木工程材料论文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单位:时间:浅谈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耐久性摘要:以西北部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结构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了盐渍土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机理,并由此提出了以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为主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障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目的。
关键词:盐渍土地区钢筋混凝土腐蚀耐久性正文:一、背景: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分布着大量以硫酸盐和氯盐为主的盐渍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盐渍土的盐类腐蚀和盐结晶膨胀腐蚀非常严重。
并具有路用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质的特殊性,高浓度晶间卤水或者盐渍土壤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异常剧烈。
除了环境水中硫酸盐和氯盐对水泥石的强烈化学作用之外,在结构的干湿变化部位,由于叠加了盐类结晶膨胀物理破坏的因素,大大加速了混凝土的破坏进程。
因此,盐渍土地区建设时需要对混凝土的防腐性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与混凝土相接触的周围介质,如空气,水(海水,地下水)以及土壤中不同浓度的盐等都会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盐,碱类侵蚀性物质时,当其进入混凝土内部,与之相关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混凝土遭受腐蚀,逐渐发生绽裂剥落,进而会引起钢筋腐蚀导致结构失效。
盐渍土对混凝土结构物的腐蚀可分两个方面:对混凝土的腐蚀和对钢筋的腐蚀。
硫酸盐的主要腐蚀对象是混凝土,氯盐的主要腐蚀对象是钢筋。
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氯盐和硫酸盐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作用。
三、盐渍土对混凝土腐蚀破坏机理1、硫酸盐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的侵蚀机理当硫酸盐溶液中的阳离子为可溶性离子时,硫酸盐与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体积增大,导致膨胀应力的产生,使混凝土开裂破坏。
硫酸盐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一种对混凝土有害的物质——石膏,石膏也可使混凝土产生微小的膨胀,而更多的是表现为使混凝土强度和黏结力降低。
在干湿循环交替地区,进入到混凝土内部的硫酸盐产生结晶,结晶物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这种结晶物的侵蚀作用,可以归为物理侵蚀。
《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建设的范围不断拓展,尤其在沿海、干旱、高盐碱地区等特殊环境下,建筑和交通设施面临着各种挑战,特别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盐渍土环境中,土壤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因此,对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1. 氯盐侵蚀盐渍土中的氯盐是一种常见的影响因素。
氯盐可以通过渗透进入混凝土内部,引起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劣化。
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混凝土的电阻率会降低,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2. 硫酸盐侵蚀除了氯盐外,盐渍土中的硫酸盐也会对混凝土造成侵蚀。
硫酸盐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膨胀性物质,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降低其耐久性。
3. 冻融循环作用在盐渍土环境中,由于盐分的结晶和融化过程,混凝土会经历冻融循环作用。
这种作用会使得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进而降低其结构完整性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法及进展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主要手段。
研究者们通过模拟盐渍土环境中的氯盐、硫酸盐等侵蚀因素,研究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此外,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混凝土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其性能退化的过程和机理。
2. 理论分析除了实验研究外,理论分析也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可以预测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中的耐久性能,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其抗氯盐、抗硫酸盐等侵蚀的能力。
例如,增加水泥的掺量、使用优质骨料等措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2. 添加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外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耐久性。
例如,添加引气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添加阻锈剂可以防止钢筋的锈蚀等。
盐渍地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概况综述陈庆敏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摘要本文介绍了盐渍土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成分,也介绍了国内西部及沿海盐渍区,钢筋混凝土材料腐蚀机理的分析过程。
同时对盐渍地区混凝土腐蚀的几种类型和抗腐方法,方案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也介绍了不同矿物质超细粉对硫酸盐腐蚀的抑制作用,并利用质量损失等指标对砂浆试件干湿循环试验进行分析,还介绍了盐渍地区混凝土腐蚀破坏的主要因素及国内已有盐渍地区混凝土抗腐蚀性的部分研究成果。
为我国西部和沿海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盐渍地区;混凝土;耐久性;国内混凝土抗腐蚀研究一概述建国以来,我国水利,电力,交通,港口,铁道,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市政等部门兴建了大量混凝土工程,这些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我国又处在西部开发与建设之中,加之近几年大量的巨资工程在这些地区的投入使用。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混凝土工程的腐蚀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甚至危及到工程的安全运行。
近几年来混凝土腐蚀破坏的调查总结报告表明:混凝土腐蚀破坏在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的地区,该地区为地势较低的平原或盆地,如新疆的南疆.北疆及土哈一带,青海中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及青藏高原的低洼地区,沿海地区及华北下原、大同盆地、松辽平原等。
这些大型混凝土的工程一般运行年限都非常的短,更甚上亿的工程运行一两年就停止运行。
如西宁曹家堡飞机场于1996年建并运行,经过4年的时间,机场跑道老化、腐蚀、干裂十分严重,已影响了飞机的正常起飞和降落。
跑道混凝土出现腐蚀、起砂,道面龟裂。
另外西宁东郊硝湾330千伏变电所位于青海平安县内,所址上部近20m地层中大多沉积有棕红,棕褐色粘性土,地层中含混较多的石硝碎块和小颗粒。
含有大量的易容盐。
该变电所于1996年建成投入使用,2002年6月扩建投入运营了2号主变。
占地88亩,投资一亿多元,在全部建成投入运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变电所内几乎所有的已建建筑物基础,室内外地坪,道路灯产生了严重的变形,沉降,裂缝和扭曲,直接危机变电所的运行。
盐渍土环境钢筋混凝土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研究及寿命评定盐渍土环境钢筋混凝土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研究及寿命评定摘要:随着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迅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常常受到腐蚀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评估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本研究设计了盐渍土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并对其寿命进行了评定。
1. 引言盐渍土环境是一种具有高浓度的氯离子的土壤环境,对钢筋混凝土具有严重的腐蚀作用。
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其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进行评估。
2. 实验设计选取了代表性的盐渍土样品,通过提取土壤中的氯离子,制备了盐溶液。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恒电流加速腐蚀的方法,控制钢筋表面的电流密度。
通过改变电流的强度和时间,模拟出不同场景下的钢筋混凝土腐蚀情况。
3.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过程中钢筋表面腐蚀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得出了不同条件下钢筋腐蚀的速率。
随着盐溶液浓度和腐蚀时间的增加,钢筋的腐蚀速率也逐渐增大。
同时,通过对腐蚀程度的评定,获得了钢筋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寿命指标。
4. 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盐溶液浓度和腐蚀时间对钢筋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
此外,钢筋表面的粗糙度也会影响腐蚀速率。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该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控制腐蚀条件,以提高钢筋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
5. 结论通过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我们得出了钢筋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并对其寿命进行了评定。
这对于指导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工程的可靠性。
6.本研究通过恒电流加速腐蚀试验,评估了钢筋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
实验结果表明,盐溶液浓度和腐蚀时间对钢筋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
随着盐溶液浓度和腐蚀时间的增加,钢筋腐蚀速率逐渐增大。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该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控制腐蚀条件,以提高钢筋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
《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篇一一、引言盐渍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特别是对于某些沿海地区及干旱地带,盐渍土的环境影响更是突出。
对于建设工程而言,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研究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对于保障工程结构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方法及结果。
二、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盐渍土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常常面临多种腐蚀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氯盐侵蚀、硫酸盐侵蚀等。
这些侵蚀作用会导致混凝土的保护层开裂、剥落,进而影响其耐久性。
此外,盐渍土的含盐量、pH值、土壤类型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法为了研究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现场试验以及理论分析。
1. 实验室模拟试验: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进行加速腐蚀试验,观察其耐久性能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环境因素,便于观察和分析。
2. 现场试验:在盐渍土环境中的实际工程中进行长期观测,记录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中的耐久性能。
3. 理论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中的耐久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理论支持。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实验室模拟试验表明,盐渍土环境中的混凝土在氯盐和硫酸盐的共同作用下,其耐久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混凝土的保护层容易出现开裂和剥落现象。
2.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在盐渍土环境中的耐久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的含盐量、pH值、土壤类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腐蚀速度和程度。
3. 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和分析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中的耐久性能。
这为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如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出。
盐渍土因其特殊的盐分含量和化学性质,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了严重的侵蚀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下降,甚至出现破坏。
因此,研究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二、盐渍土的基本性质盐渍土是指土壤中含盐量较高的地区,其形成与地理、气候、地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盐渍土中的盐分主要以氯化物、硫酸盐等形式存在,这些盐分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腐蚀作用。
盐渍土的基本性质包括其含盐量、盐分种类、水分含量等,这些性质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重要影响。
三、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剥落、钢筋锈蚀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盐渍土中的盐分对混凝土的腐蚀作用。
具体来说,盐分通过渗透、扩散等方式进入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
此外,盐分的结晶作用也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
四、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实验室模拟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进行加速腐蚀试验,以了解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其次,通过现场调查和实地监测,了解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此外,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深入探讨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破坏机理和耐久性规律。
五、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针对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措施。
首先,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裂性能。
其次,采用添加阻锈剂等措施,防止钢筋锈蚀。
此外,通过表面涂层等措施,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腐蚀性能。
同时,加强混凝土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六、研究展望虽然学者们对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耐久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面临着严重的耐久性挑战。
因此,研究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对于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和长期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盐渍土环境中,混凝土所面临的耐久性问题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盐分。
这些盐分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
具体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锈蚀:盐分渗透到混凝土中,会与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钢筋锈蚀。
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会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压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剥落。
2. 混凝土腐蚀:盐分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对混凝土具有腐蚀性,会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渗透性增加:盐分的渗透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增加,进一步加速了混凝土的破坏。
三、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为了提高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调整水灰比、掺加矿物掺合料、使用引气剂等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2. 研发耐蚀钢筋:通过在钢筋表面添加防护层或使用耐蚀性能更好的材料,防止钢筋锈蚀。
3. 混凝土表面涂层:在混凝土表面涂覆一层防护材料,以隔绝外界盐分对混凝土的侵蚀。
4. 混凝土修复技术:对于已经出现破坏的混凝土结构,采用修复技术进行修补,恢复其使用功能。
四、研究方法及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盐渍土环境,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长期浸泡实验。
通过观察混凝土的外观变化、测量其力学性能、分析其内部微观结构等方法,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盐渍土环境下,优化配合比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
其中,掺加矿物掺合料和引气剂的混凝土在抵抗盐分侵蚀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此外,使用耐蚀钢筋和混凝土表面涂层技术也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混凝土结构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特别是在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研究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盐渍土环境特点盐渍土是指土壤中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类型,其特点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
盐渍土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盐类侵蚀:盐渍土中的盐类会通过渗透、扩散等方式进入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2. 冻融损伤:盐渍土地区的气候条件往往具有较大的温差变化,混凝土在反复的冻融作用下容易产生损伤。
3. 物理化学作用:盐渍土环境中的物理化学作用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腐蚀、开裂等现象。
三、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目前,针对混凝土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表明,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抗渗性、抗裂性、抗化学侵蚀性等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者们从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四、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法针对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等。
其中,实验室模拟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模拟盐渍土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盐分含量等,对混凝土进行长期性能测试,以评估其耐久性能。
五、实验设计与实施在实验室模拟试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混凝土进行试验,以探究其在盐渍土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具体实验设计如下:1. 实验材料:选择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混凝土,包括普通混凝土、掺合料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
2. 实验环境:模拟盐渍土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盐分含量等因素,建立实验室盐渍土环境模拟系统。
3. 实验过程: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模拟的盐渍土环境中,进行长期性能测试。
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及防护技术分析【摘要】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给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带来了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情况、盐渍土对混凝土基础的影响以及腐蚀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防护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防护技术包括使用特殊混凝土材料、表面涂层和防水层等方式。
研究表明,有效的防护技术可以延长混凝土基础的使用寿命并减轻维护成本。
文章强调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腐蚀防护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提高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腐蚀、防护技术、影响、原因、应用效果、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盐渍土地区是我国土地资源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含盐量较高,对混凝土基础构筑物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盐渍土地区的建设和利用越来越频繁,混凝土基础的腐蚀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在盐渍土地区建设混凝土基础构筑物时,如果不加以有效的防护措施,其腐蚀程度将会迅速加剧,导致建筑物使用寿命缩短、结构安全性降低、修缮维护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深入研究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情况及腐蚀机理,探索有效的防护技术,对于提高混凝土基础构筑物的抗腐蚀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及防护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及防护技术分析引言研究背景:盐渍土地区是指土壤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的地区,这种土壤对混凝土基础产生了严重的腐蚀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扩张,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开展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腐蚀及防护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基础是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而盐渍土地区混凝土基础的腐蚀问题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导致了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陆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陆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摘要]:本文以我国西部陆盐渍土地带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为背景,详细分析该环境下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并提出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障复杂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
[关键词]:盐渍土环境;混凝土耐久性;腐蚀机理;解决措施正文:1.研究背景我国西部、等西北部地区,不仅冬季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而且其土壤属陆盐渍土,含有大量的SO42-(1.43%)、Cl1-(0.82%)和Mg2-(0.62%)等离子。
这些地区的桥梁、隧道等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遭受冻融循环、盐侵蚀、剧烈温差等多因素的共同破坏作用,混凝土结构的服役环境极其恶劣。
我国正在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因此,大量的基础设施要建设在盐渍土地带环境下。
由于盐渍土地带环境下的混凝土腐蚀速度远远超过一般环境下环境的腐蚀速度,不得不进行工程修复,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研究该环境下的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2.西部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综述在西北地区,高寒、大温差、强辐射、干燥、大风沙、盐碱腐蚀等恶劣气候环境使得混凝土结构处于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盐碱腐蚀、风蚀等多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日积月累,在混凝土结构中极易产生剥蚀、裂缝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了很大的不利。
大体可将这些因素分为气蚀,磨损,冻融等物理因素,以及硫酸盐,碳化,碱-集料反应等化学因素。
3.西部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3.1冻融循环冻融破坏形式:混凝土冻融破坏有两种基本形式冻胀开裂和冻融剥蚀。
冻胀开裂的特征是混凝土产生裂缝,裂缝在表面连结的同时向部扩展延伸;盐冻剥蚀破坏是典型的冻融剥蚀破坏形式。
冻融循环破坏机理: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受到物理作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后反映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冻融作用破坏机理是混凝土在其冻融的过程中,遭受的破坏应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浅议盐碱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控制赵小虎、陈龙摘要:水利工程顾名思义与水有关的工程,多采用混凝土结构。
然而水环境下尤其是含盐碱的水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饱受考验。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涉及的因素较多,成因也很复杂,与原材料的特性、施工工艺、以及成品保护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非活性材料抗硫酸盐水泥排碱渠防水混凝土防腐涂层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史,与天斗其乐无穷。
人类自古以来一饱受水灾的困扰,人类也没有停止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前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后又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传奇,无不反映出人类对治水的迫切需求和不断探索。
现如今工程建设技术高度发达,人们仍然没有停止过水利工程的建设,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水利工程建设遍地开花。
水利工程的建设能提高防洪效能,增加灌溉效率,促进航运行业的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水利工程顾名思义与水有关的工程,多采用混凝土结构。
然而水环境下尤其是含盐碱的水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却饱受考验。
在盐碱的侵蚀作用下钢筋锈蚀加快、混凝土强度衰弱加速,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破碎甚至倒塌。
经过深入的研究学习,混凝土侵蚀破坏的机理主要是溶液浓缩、盐类结晶膨胀和钢筋的锈蚀膨胀。
消除或降低以上反应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涉及的因素较多,成因也很复杂,与原材料的特性、施工工艺、以及成品保护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2.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混凝土的质量,普通的混凝土抗渗透性和防腐性都有所欠缺,盐碱物质会顺着混凝土的毛细孔逐渐深入结构内部,长期的盐碱作用会逐步腐蚀钢筋和混凝土进而破坏混凝土结构,因此组成混凝土的各类原材料都有严格的要求。
盐碱地区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在符合普通混凝土原材要求的基础上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水泥的选用对于混凝土抗腐蚀性的影响关系极大,现在市场上有多种抗硫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远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中宜优先选择,建议使用矿渣含量15%~40%的矿渣水泥。
内陆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内陆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摘要]:本文以我国西部内陆盐渍土地带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为背景,详细分析该环境下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并提出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障复杂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
[关键词]:盐渍土环境;混凝土耐久性;腐蚀机理;解决措施正文:1.研究背景我国西部青海、甘肃等西北部地区,不仅冬季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而且其土壤属内陆盐渍土,含有大量的SO42-(1.43%)、Cl1-(0.82%)和Mg2-(0.62%)等离子。
这些地区的桥梁、隧道等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遭受冻融循环、盐侵蚀、剧烈温差等多因素的共同破坏作用,混凝土结构的服役环境极其恶劣。
我国正在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因此,大量的基础设施要建设在盐渍土地带环境下。
由于盐渍土地带环境下的混凝土腐蚀速度远远超过一般环境下环境的腐蚀速度,不得不进行工程修复,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研究该环境下的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2.西部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综述在西北地区,高寒、大温差、强辐射、干燥、大风沙、盐碱腐蚀等恶劣气候环境使得混凝土结构处于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盐碱腐蚀、风蚀等多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日积月累,在混凝土结构中极易产生剥蚀、裂缝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了很大的不利。
大体可将这些因素分为气蚀,磨损,冻融等物理因素,以及硫酸盐,碳化,碱-集料反应等化学因素。
3.西部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3.1冻融循环冻融破坏形式:混凝土冻融破坏有两种基本形式冻胀开裂和冻融剥蚀。
冻胀开裂的特征是混凝土产生裂缝,裂缝在表面连结的同时向内部扩展延伸;盐冻剥蚀破坏是典型的冻融剥蚀破坏形式。
冻融循环破坏机理: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受到物理作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后反映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冻融作用破坏机理是混凝土在其冻融的过程中,遭受的破坏应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是当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水在某负温下发生物态变化,由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因受毛细孔壁约束形成膨胀压力,从而在孔周围的微观结构中产生拉应力;其二是当毛细孔水结成冰时,由凝胶孔中过冷水在混凝土微观结构中迁移和重分布引起的渗管压。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混凝土毛细孔隙中的水的冰点随着孔径的减小而降低。
当胶凝孔水形成冰核的温度在-78℃以下时,由冰与过冷水的饱和蒸汽压差和过冷水之间的盐分浓度差引起水分迁移而形成渗透压。
另外胶凝不断增大,形成更大膨胀压力,当混凝土受冻时,这两种压力会损伤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当经过反复多次的冻融循环以后,损伤逐步积累不断扩大。
发展成互相连通的裂缝,使混凝土的强度逐步降低,最后甚至完全丧失。
3.2氯离子腐蚀1)、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水泥水化的高碱性使混凝土内钢筋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钝化膜。
钝化膜只有在高碱性环境中才是稳定的,当pH<l1.5时,膜层就开始不稳定;当pH<9,88时该钝化膜生成困难,或将已经生存的钝化膜逐渐破坏。
氯是极强的去钝化剂,它进入混凝土到达钢筋表面吸附于局部钝化膜处时,可使钢筋表面pH值降低到4以下,从而破坏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使钢筋表面逐渐产生腐蚀。
2)、在钢筋表面逐渐形成腐蚀电池,如果在大面积的钢筋表面上形成高浓度氯化物,则氯化物所引起的腐蚀可能是均匀性腐蚀,但是在不均质的混凝土中,常见的是局部坑状腐蚀。
腐蚀电池作用的结果是,在钢筋表面产生蚀坑,由于大阴极对应于小阴极,蚀坑发展迅速很快。
3)、加速了去极化作用氯离子不仅促成了钢筋表面的腐蚀电池,而且加速了电池的作用。
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存在强化了离子通道,降低了阴阳极之间的欧姆电阻,提高了腐蚀电池的效率,从而加速了电化学腐蚀过程,使钢筋承载力大幅度下降。
3.3钢筋碳化大气环境下,混凝土碳化是一个缓慢的破坏过程,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与结构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和大气环境密切相关。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保护层混凝土孔隙,由外向内进行扩散,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Ca (OH) 2 反应生成CaCO3。
由于碳化后的混凝土碱度降低,将造成钢筋表面钝化膜破坏,保护层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野外暴露环境中的水、氧气会通过保护层扩散到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使钢筋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
由于钢筋锈蚀后体积较原体积增大2~4倍,锈蚀层会导致保护层胀裂。
开裂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会以更快的锈蚀速度劣化,最后导致耐久性失效、结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诱发结构破坏。
在干旱地区施工的混凝土桥梁,由于表层混凝土干燥快、水化不充分等原因,在高原环境强烈的温差变化和风效应影响下,混凝土的收缩和脆性的增加,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网状裂纹,使酸性气体在普通混凝土中扩散速度较快,这对野外暴露环境下桥梁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是不利的。
3.4硫酸盐腐蚀硫酸盐对混凝土的破坏,硫酸盐对硬化水泥的腐蚀属于膨胀性腐蚀,在侵蚀过程的初始阶段,由于硫酸盐在混凝土空隙中逐渐形成积聚,从而使混凝土的相对密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当混凝土中的孔隙和毛细孔中的结晶体继续增长而明显膨胀的时候,如芒硝与混凝土中Ca(OH)2反应生成石膏,可使体积膨胀约2倍。
石膏进一步与混凝土中铝酸三钙反应,生成硫铝酸钙,其体积又可膨胀2倍。
由此产生的巨大应力,足以引起混凝土微观结构甚至宏观破坏。
此外,硫酸盐渗入混凝土中,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发生结晶也能引起体积膨胀。
4.该环境下可采取的有效措施4.1预防硫酸盐腐蚀的措施4.1.1严格选择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组分与硫酸盐反应的活性。
选择含硫酸盐少的集料、拌合水及外加剂等来控制混凝土内部硫酸根离子含量;选用抗硫酸盐水泥或掺加矿物掺合料不仅使混凝土中易与硫酸盐反应生成膨胀性物质产生破坏的物质与矿物掺合料进行反应而生成能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中稳定存在的物,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有效切断硫酸盐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
4.1.2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
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单位用水量,以获得致密的混凝土,减小孔隙率和孔径;进行合理的养护,使混凝土强度稳定发展,减少温度裂缝;通过掺加矿物掺合料以提高水泥石强度及致密度,降低SO42-的侵蚀能力。
4.1.3增设必要的保护层。
当侵蚀作用较强或以上措施不能奏效时,可在混凝土表面涂上一层耐腐蚀性强且不透水的保护层(如沥青、塑料、玻璃等)来隔离混凝土与侵蚀溶液的接触。
4.2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措施4.2.1 掺用引气剂和减少剂及引气型减水剂掺用引气剂是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措施,实践证明,掺有引气剂的混凝土比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后退10~15年出现表面剥落等冻害现象。
4.2.2严格控制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密实度是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指标,水灰比是影响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必须从降低水灰比入手。
当前较有效的方法是掺减水剂特别是高效减水剂,生产实践证明掺入水泥重量的0.5%~1.5%的,可以减少用水15%~25%,使混凝土强度提高20%~30%,抗冻性提高10%左右。
4.2.3加强早期养护或掺入防冻剂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常用的热养护方法有电热法,蒸汽养护法及热拌混凝土蓄热养护法。
早强剂,防冻剂目前仍以氯盐,亚硝酸盐为主,三乙醇胺复合早强剂使用也较普遍,近几年来工程中使用的无氯盐早强减水剂和防冻剂,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在10℃左右气温条件下,使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冻害能力,从而保证冬季施工。
4.3抗氯离子及碳化措施4.3.1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侧重于高性能、抗渗性、体积稳定性、强度等。
同时,充分的湿养护是使其获得高强度、低孔隙率和高抗氯离子扩散能力所必不可少的。
4.3.2协同保护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来控制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再用钢筋阻锈剂抑制腐蚀,最后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涂层封闭涂装,以起到协同保护作用。
这样钢筋阻锈剂起到。
拾遗补缺”的作用,有效地阻止钢筋腐蚀发生,从而延长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耐久寿命。
4.3.3涂料涂刷结构表面层保护钢筋混凝土中实施涂料涂装保护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防腐蚀技术措施。
但涂装质量的控制十分关键,因此,实施涂料涂装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首先必须进行控裂设计,至少达到构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受拉弯区裂缝的缝宽基本不变,以确保涂层保护的效果。
完好的混凝土保护涂层具有阻挡腐蚀性介质与混凝土表面的接触特点,从而延长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4.3.4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这是提高劣质土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最为直接、简单而且经济有效的方法。
不仅可以防止氯离子的腐蚀还可以防止钢筋的碳化。
但是保护层厚度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当保护层厚度过厚时,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脆性和收缩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出现裂缝反而削弱其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接触盐渍土结构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为宜。
5.结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涉及环境、材料、设计、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由正确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严格的施工质量来保证,同时应注意对其在使用阶段实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才能保证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混凝土质量及其保护层是内在因素;环境与载荷作用则是外在因素,不同的原因会造成不同的后果。
参考文献:[1]刘万锋西北地区内陆盐土环境中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中国建材2005年6月第6期[2]彭一春王起才混凝土盐渍土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第9期[3] 浅谈硫酸盐对钢筋混凝土侵蚀机理和防治措施建筑科技与管理2014年第3期[4]庄宇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混凝土人才网2012年5月[5]王大荣盐渍土对钢筋混凝土的破坏及其防止办法现代企业文化2009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