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创作背景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掀起你的盖头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歌的基本信息和背景。
2.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源于维吾尔族民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歌曲结构:这首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3.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的歌词,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唱歌曲:a. 教唱歌词:逐句教唱,让学生跟读并理解歌词的含义。
b. 教授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让学生跟随老师哼唱。
c. 合练:分组进行合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3. 歌曲鉴赏:让学生欣赏原唱版本,感受歌曲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对歌曲的背景和含义有深刻的理解。
3. 学生能够表达出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歌曲图片、歌词、旋律线等。
2. 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的原唱和伴奏。
3. 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歌唱。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让学生活动身体,准备歌唱。
2. 歌曲学习:a. 歌词学习:引导学生跟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b. 旋律练习:弹奏钢琴或吉他,引导学生跟唱旋律。
c. 节奏练习:用拍手或敲击乐器,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互相观摩和交流。
4. 课堂展示:挑选几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他们的表现。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活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3.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合唱效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对唱的形式,展现了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歌词幽默风趣,旋律明快,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音乐审美和歌唱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演唱、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演唱,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演唱,民族音乐的特点。
2.难点: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节奏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互动法:分组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音乐素养。
4.实践法: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分组标志:方便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展示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节奏处理。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歌词中的角色),进行合作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巩固(5分钟)全班同学一起演唱歌曲,加强歌曲的熟练度。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民族音乐,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掀起你的盖头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掀起你的盖头来》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一首富有维吾尔族风情的民歌,歌词生动形象,旋律优美动人。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魅力。
同时,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简单的歌曲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和一些较高难度的旋律、节奏,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使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魅力。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维吾尔族音乐特色以及在实际演唱中的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对比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等乐器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熟悉的维吾尔族歌曲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互相交流、借鉴。
4.难点突破:针对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色和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
5.实践应用:让学生自主编创舞蹈或表演,将所学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掀起你的盖头来-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掀起你的盖头来-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新疆民歌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歌曲采用了2/4拍子,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歌词描绘了一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姑娘,充满喜悦和激情。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鉴赏力和团队合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掀起你的盖头来-伴奏》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3.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掀起你的盖头来-伴奏》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2.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尤其是新疆民歌特有的节奏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唱技巧。
3.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和教学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新疆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引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
2.歌曲学习:(1)让学生聆听《掀起你的盖头来-伴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讲解新疆民歌的特点。
(3)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唱腔等。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歌曲展示:(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具有维吾尔族风情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歌词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曲调和歌词。
2.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2.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曲谱、歌词和图片。
2.教学音频: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音频文件。
3.教学视频:关于维吾尔族音乐的介绍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然后展示维吾尔族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曲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同时,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歌曲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个别辅导学生,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5分钟)教师播放关于维吾尔族音乐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掀起你的盖头来》创作背景
《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又一首经王洛宾改编而脍炙人口的作品。
此曲产生于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原名《黑眉毛的姑娘》。
一九三九年由王洛宾在甘肃酒泉所搜集。
为广流传,王洛宾对原词作了大量修改。
不难发现,关键句“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原词所无──这大概由于面纱对西域民族不言而喻,但在汉人却较陌生了。
用“盖头”一词取代“面纱”,暗契婚俗;至于眉毛─弯月、眼睛─秋波、脸儿─苹果、小嘴─樱桃等比喻之植入,就更不在话下。
王洛宾将此曲汉语版视为自己的创作,曾有人颇不以为然。
而向《大公报》投稿的陈炜舜先生则认为,没有王先生,那黑眉毛姑娘的盖头也许永远不会被汉人所掀起。
《掀起你的盖头来》教材分析:掀起你的盖头来选自湖南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音乐书,《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王洛滨跟随“西北抗战剧团”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宣传演出时,她从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商人那里记录了一首名叫《亚里亚》的新疆民歌,这是一支流传在南疆地区的民歌。
学情分析:所教学生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对音乐节奏有一定的学习,但对节奏的把握还是不准确得加强练习才能运用准确,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背景使音乐和背景相结合,从感知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
教学目标:1:能够用热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这首歌。
2:学习手鼓的基本拍法,并能用xxxxx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积极参加《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综合性表演活动,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并能随着音乐进行歌舞表演。
4:加入轮唱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1:学唱这首歌曲能用热情欢快的歌声演唱。
2:学会轮唱,体会合作完成歌曲。
教学难点:1: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感受音乐特点,并能随歌曲,学跳简单的新疆舞。
教学过程:一:导入对话师: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你现在是乘坐着我们学校的汽车前往维吾尔族。
二:尝试对话(一)学习节奏xxxxx师:(出示ppt)亲爱的乘客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维吾尔族的手鼓,帅气的小伙子打着他的手鼓邀请我们一起帮他拍怕节奏。
请同学们有序的起立我们一起拍起来吧!师:xxxxx老师示范(按节奏拍凳子)生:拍节奏xxxxx老师纠正师:边读边拍节奏(按节奏读歌词)(二)学唱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师:小游客们请有序的回到座位上,我们的客车将开往下一站了,请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系好安全带。
师:维吾尔族是歌舞之乡,听.....远处传来了优美的歌声。
(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图片)听着歌声用“唻”跟着歌曲唱一下。
生:用“唻”唱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师:热情的维吾尔族姑娘邀请我们和她一起唱生:师生唱《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纠正节奏、音准。
三:合作对话(一)学习轮唱师:客车即将出发。
(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掀起你的盖头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小调歌曲,选自花城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歌曲以轻松欢快的节奏、生动形象的歌词,描绘了一位调皮可爱的小姑娘在被子(盖头)里偷偷观察外面的世界,充满童趣。
歌曲共16小节,结构简洁明了,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锻炼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特色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之间的歌唱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色,增强民族音乐意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准确演唱歌曲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难点: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准确表现歌曲的韵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民族音乐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民族音乐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2.学唱歌曲:(1)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全班演唱,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3.了解歌曲背景:讲解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
4.欣赏歌曲: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自选角色进行扮演。
《掀起你的盖头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词及旋律。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词及旋律。
2. 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及文化背景。
3. 合唱技巧及团队协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旋律演唱。
2. 维吾尔族音乐特点的理解与应用。
3. 合唱技巧的掌握及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
2. 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4. 合唱教学法:分组练习,逐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背景及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3.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合唱效果。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乐谱。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 准备教学课件,展示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及文化背景。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2. 第二步: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示范学唱。
3. 第三步: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维吾尔族音乐的文化背景。
4. 第四步: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5. 第五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进行合唱表演。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2.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维吾尔族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魅力。
《掀起你的盖头来》创作背景
《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又一首经王洛宾改编而脍炙人口的作品。
此曲产生于前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原名《黑眉毛的姑娘》。
一九三九年由王洛宾在甘肃酒泉所搜集。
为广流传,王洛宾对原词作了大量修改。
不难发现,关键句“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原词所无──这大概由于面纱对西域民族不言而喻,但在汉人却较陌生了。
用“盖头”一词取代“面纱”,暗契婚俗;至于眉毛─弯月、眼睛─秋波、脸儿─苹果、小嘴─樱桃等比喻之植入,就更不在话下。
王洛宾将此曲汉语版视为自己的创作,曾有人颇不以为然。
而向《大公报》投稿的陈炜舜先生则认为,没有王先生,那黑眉毛姑娘的盖头也许永远不会被汉人所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