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临床路径
- 格式:docx
- 大小:24.23 KB
- 文档页数:12
淋病诊断标准(WS 268-2007)淋病(WS 268-2007)1 诊断依据1.1 流行病学史有不安全性接触史或多性伴史,或性伴淋病感染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
1.2 临床表现1.2.1 无合并症淋病1.2.1.1 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1d~10d,常为3d~5d。
最初症状为尿道口红肿、发痒、有稀薄或黏液脓型分泌物。
24h 后症状加剧,出现尿痛、烧灼感,排出黏稠的深黄色脓液。
也可有尿频、尿急。
查体可见尿道口红肿、充血及脓性分泌物。
1.2.1.2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淋病1.2.1.2.1 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2d~5d,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血及烧灼感。
尿道口充血发红,有脓性分泌物;症状比男性淋菌性尿道炎轻,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1.2.1.2.2 淋菌性宫颈炎:为女性淋病的主要表现,出现白带增多、阴道口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排出,外阴瘙痒,阴道内轻微疼痛和烧灼感。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口充血、水肿,子宫颈口充血、糜烂,有黏液脓性分泌物。
1.2.1.2.3 女童淋病:表现为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可见阴道口、尿道口、会阴部红肿,病变部位可出现糜烂、溃疡和疼痛。
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尿困难。
多数是因为与患淋病的父母密切接触而感染,少数因性虐待所致。
1.2.2 有合并症淋病1.2.2.1 男性淋病合并症1.2.2.1.1 淋病性附睾炎、睾丸炎:发病急,初起时阴囊或睾丸有牵引痛,进行性加重,且向腹股沟处扩散。
常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至40°C。
检查可见附睾、睾丸肿大压痛,病情严重时可触及肿大的精索及腹股沟淋巴结。
病变晚期可引起附睾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和输精管闭锁,导致不育。
1.2.2.1.2 淋菌性前列腺炎:表现为发热、尿痛、尿频、尿急,有排尿不尽感和会阴胀痛,前列腺肛检有明显压痛和肿大。
前列腺分泌物中有大量脓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
1.2.2.1.3 其它合并症:还可并发尿道旁腺炎、尿道周围脓肿、海绵体炎、淋菌性阴茎头炎或阴茎头包皮炎、尿道狭窄等。
淋病门诊病历1. 淋病概述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病历的角度,对淋病的门诊病情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2.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王某•性别:女•年龄:32岁•就诊日期:2022年7月1日3. 主诉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道异物感、尿频、尿急、尿痛以及白带增多。
4. 现病史患者于两周前开始出现尿道异物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伴随症状还有白带增多,白带呈黄色,并带有恶臭。
患者没有发热、腰痛、关节痛等其他症状。
5. 既往史患者没有过去的类似病史,没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
6. 体格检查•体温:37.0℃•血压:120/80 mmHg•心率:80次/分•一般状况良好,精神状态正常•皮肤无明显异常•外生殖器检查:尿道口红肿,有分泌物,无溃疡、苔藓和其他损害7. 实验室检查患者进行了以下实验室检查:1.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计数正常,菌群增多2.阳性尿液淋球菌培养8. 诊断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淋病。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性传播感染,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淋病相符。
实验室检查结果中的尿液淋球菌培养阳性也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诊断。
9. 治疗方案根据淋病的治疗指南,患者将接受以下治疗方案:1.抗生素治疗: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
2.合作治疗:建议患者的性伙伴也接受相同的治疗,以避免感染的传播。
10. 随访与预后患者将在治疗开始后的7天内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该疾病通常能够在抗生素治疗后得到缓解,并且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结语淋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感染,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预后比较良好。
通过详细的病历记录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够有效指导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淋病临床诊断标准淋病是一种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它会导致男性尿道和女性生殖道的炎症,并可能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盆腔炎、输卵管堵塞和不孕症等。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淋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进行早期检测和治疗。
一、症状和体征淋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1. 男性患者:尿道口灼热、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口红肿、尿道口分泌物呈黄绿色。
2. 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阴道瘙痒、尿道口灼热、尿道中段按压痛或不适。
二、实验室检查确定淋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以下几种:1. 核酸扩增试验:核酸扩增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淋球菌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扩增淋球菌的核酸序列来确定是否存在淋病感染。
常用的核酸扩增试验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杂交(NAAT)等。
2. 细菌培养:尿道、分泌物或其他可能受到感染的部位可以进行细菌培养。
这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较广,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和特殊的培养条件。
3. 抗体检测:通过检测淋球菌的特异性抗体可以确定感染的存在。
然而,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核酸扩增试验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
三、诊断标准淋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症状和体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上文所述。
2. 实验室检查:通过核酸扩增试验、细菌培养或抗体检测来确定淋病感染的存在。
3. 排除其他病因: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性传播疾病,如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和霉菌感染等。
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确保淋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此外,患者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性行为健康,包括定期进行性病筛查、正确使用避孕措施以及与性伴侣进行沟通,以预防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结论淋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诊断标准的准确应用对于患者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对症状和体征的仔细观察、实验室检查的正确选择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病因的综合分析,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淋病,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11.30•【文号】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施行日期】2010.1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有关要求,我部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白癜风、淋病、慢性光化性皮炎、荨麻疹、系统性硬化症、寻常痤疮和寻常型银屑病等皮肤性病科7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并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胡鹏、张文宝电话:************、68792730附件: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附件: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白癜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白癜风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白癜风(不伴有并发症)(ICD-10:L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人民军医出版社)、《白癜风治疗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皮肤科杂志)。
白癜风为后天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一般无自觉症状。
白斑常呈乳白色,大小、形态不一,毛发可正常或变白。
白癜风分为寻常型和节段型。
寻常型皮损一般对称分布,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或散发、泛发全身,故寻常型又分为局限型、散发型、泛发型和肢端型四个亚型。
节段型一般为单侧,白斑沿某一皮神经节支配区分布。
尿路感染-淋病淋病是由奈瑟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犯泌尿生殖系统,以尿道炎为最常见的症状。
一、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绝大多数表现为急性尿道炎症状。
一般当不洁性交后3~5d发病。
男性淋病典型表现:首先表现为尿道口红肿、瘙痒,尿道口流出稀薄黄白色分泌物,引起排尿不适,24h后症状加剧;尿痛,特点是排尿时尿道口刺痛或烧灼痛,排尿后减轻,排尿次数增多,尿液混浊。
严重者尿痛剧烈不敢排尿,以致尿潴留,或当龟头触到内裤时觉疼痛,以致行走时呈弓腰姿势。
女性由于尿道短,淋球菌感染后,除上述尿道炎症外,常很快影响膀胱括约肌,所以尿频、血尿较男性多见。
女性尿道旁腺多同时发病,出现肿胀、流脓等症状。
常合并外阴炎、前庭大腺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若双侧输尿管同时受累,愈合后发生输卵管粘连梗阻导致不孕。
虽然症状一般轻微,但有时开始就很严重,有尿痛,尿频和阴道分泌物。
子宫颈和较深部位的生殖器官是最常被感染的部位,其次依次为尿道,直肠,尿道旁腺管和前庭大腺。
子宫颈可发红变脆伴有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
压迫耻骨联合时,可从尿道,尿道旁腺管或前庭大腺挤出脓液。
输卵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
在妇女或男性同性恋者,直肠淋病常见。
女性常无症状,但可有肛周症状和直肠分泌物。
男性同性恋者,严重直肠感染较常见。
病人可以发现粪便包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并诉排便或直肠交媾时疼痛。
口-生殖器接触所致的淋菌性咽炎通常无症状,但有些病人可诉喉痛和吞咽不适;咽和扁桃体发红,渗出,偶有水肿。
在女性婴儿和青春前期少女,可有外阴部刺激,红斑,水肿伴脓性阴道分泌物及直肠炎。
患儿可诉尿痛或排尿困难,家长可发现其内裤有污染。
(二)体格检查要点:体温,有无上、中输尿管点压痛,膀胱区或耻骨联合上方是否有压痛,有无肾区压痛及叩击痛。
男性淋病严重者可有尿道黏膜外翻,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与压痛,甚至化脓等。
女性同时应行妇科检查。
二、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由性交传播,性关系混乱、开始性生活年龄过早,及不用安全套的不洁性交尤易传染。
淋病的治疗方案淋病,也被称为性病淋巴肉芽肿、性传播性淋球菌感染症,是一种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淋病常见于男女性生殖器官、直肠和咽部等部位。
及时的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和避免传染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淋病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如何有效治疗淋病。
感染淋球菌的途径淋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感染淋球菌的主要途径包括:1.性行为: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包括阴道、肛门和口腔性行为。
2.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淋球菌可以通过分娩将淋球菌传给婴儿。
淋病的治疗方案淋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药物治疗淋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治疗淋病的药物:1.同素地尔(Azithromycin):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通常建议一次性口服1克剂量。
2.克拉霉素(Doxycycline):这是另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以通过口服给药。
通常建议每日口服两次,每次100毫克,连续服用7天。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完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确保疾病得到及时跟踪和控制。
生活习惯的改变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淋病治疗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建议:1.避免性行为: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以免传染给他人或增加感染其他性病的风险。
2.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并避免复发。
定期复查还有助于及时发现其他性病并进行治疗。
3.密切合作: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在治疗期间咨询医生并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淋病的并发症与预防及时治疗淋病可以避免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淋病的并发症包括:1.盆腔炎:女性患者有可能发生盆腔炎,这可能导致不孕症或输卵管堵塞。
2.输尿管或尿道狭窄:淋病可以引起输尿管或尿道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尿流受阻和尿路感染。
3.早期临床没有特殊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淋病的防治淋病(gonorhea)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11传染,好发于青壮年,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病原菌]淋病奈瑟菌,它是一种革兰氏双球菌,在潮湿、温度35-36℃度的条件下适宜生长,淋球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差,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只能存活1-2小时,附着于内衣裤能存活10-24小时,在常用消毒剂或肥皂液中数分钟就能使其灭活。
淋球茵耐药菌株:由于细胞染色体的突变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特别是不合理的用药,逐渐产生耐药菌株,目前已知有耐青霉素淋球菌株及染色体介导的耐药菌株。
[传染途径]1、通过性接触传染:主要是通过性交或其他性行为传染。
淋病几乎都是由性交接触引起的,淋病也可由性交直接感染,也可由其他方式感染。
2.非性接触传染(间接传染):此种情况较少,主要是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特别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
新生儿经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时,眼部也可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妊娠期妇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包括胎儿感染。
[临床表现]1.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女性可稍长。
2.男性淋病:急性期主要表现尿道炎症状,尿道口红肿,发痒,疼痛,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总有尿不尽之意,尿道分泌物最初为稀薄粘液,1-2天后为粘稠黄色的脓液,由于脓液的刺激,尿道口外翻,龟头红肿,行动不便,走路呈躬腰状;有的患者可有发热,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
急性期不经治疗,1-2周减轻,一月后可基本消失。
急性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或酗酒、性生活过度伴贫血、结核等体质较差者,大部分患者将发生后尿道炎,症状多不如急性期明显,主要表现为尿道刺激症状,如尿频、尿痛、尿意窘迫,阴部坠涨感,酸痛不适等。
男性淋病可合并前列腺炎,精囊炎,附阜炎,尿道球腺炎等,由于炎症反复发作,使尿道疤痕狭窄,部分患者发生输精管狭窄,可造成不育症等。
淋病(gonorrhea)诊疗规范淋病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简称,是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感染性疾病。
淋球菌首先入侵前尿道或宫颈粘膜,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崩解,产生炎症,出现尿道或宫颈口脓性分泌物。
不及时治疗淋菌可进入后尿道或由宫颈向上蔓延,可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或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严重者可经血行播散引起淋菌性败血症。
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非性接触感染淋病很少见。
幼女可以通过与污染了淋球菌的物品间接接触感染,引起急性外阴阴道炎。
新生儿还可以通过淋病母亲的产道被传染,引起淋病性结膜炎。
【诊断】(—)无合并症淋病(单纯性淋病)1.有不洁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与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儿的母亲有淋病史等。
2.潜伏期:一般在感染后3~5天发病。
3.症状和体征:男性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烧灼感,排出粘稠的深黄色脓液。
个别病人还会出现全身症状。
女性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感等,检查可见阴道口及舟状窝充血,水肿,子宫颈口充血,糜烂,以手指从阴道壁向上压迫尿道时,还可见尿道旁腺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外溢。
女童淋病表现为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可见阴道、尿道、会阴部红肿,可出现糜烂和溃疡,疼痛,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尿困难。
4.病原体检查(1)淋球菌涂片检查:从男性患者尿道涂片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2)女性患者检出率低,应作细菌培养。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形态典型,氧化酶试验阳性的菌落,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二)有合并症淋病1.男性淋病合并症(1)淋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有发热、尿痛、尿频、尿急,会阴胀痛,肛检前列腺有明显压痛和肿大。
前列腺分泌物中有大量脓细胞、卵磷脂减少,镜检和培养可查到淋球菌。
(2)淋菌性附睾炎、睾丸炎;发病急,初起时阴囊或睾丸有牵引痛,进行性加重,且向腹股沟处扩散,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至40℃,检查可见附睾、峯丸肿大、压痛,病情严重时可触及肿大的精索及腹股沟淋巴结。
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编辑:陈惠忠发布科室:科教科发布时间:11-11-01摘要:卫生部临床路径病种汇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腹股沟疝、急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股骨干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凹陷性颅骨骨折、高血压脑出血等县医院外科10个常见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乳腺良性肿瘤、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肝门胆管癌、细菌性肝脓肿、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肿、肠梗阻、小肠间质瘤、克罗恩病、肠外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普通外科2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的通知1页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心脏大血管外科8个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液内科专业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血友病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内科6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眼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裂伤、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等眼科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消化内科专业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等消化内科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考点精讲】淋病、梅毒的病原体与诊断要点【考频指数】★★★【考点精讲】淋病、梅毒的病原体与诊断要点性传播疾病(STD)的概念: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病。
目前,我国规定的STD监测病种有淋病、梅毒、艾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1.淋病(1)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或称淋病双球菌(简称淋菌)(2)感染途径:在成年人,淋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儿童特别是女童,由于外阴发育不完全,可能通过间接传染如浴盆、毛巾、患病家属的接触等被感染淋病。
(3)临床表现: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男性淋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尿道炎,尿道口红肿,尿痛,尿道口流脓,偶有尿频、尿急及全身不适。
慢性淋病,可有终末血尿、尿痛等症状,男性淋病可合并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睾炎等合并症。
女性淋病:自觉症状多数轻微,可表现为白带增多、脓性白带或有轻度尿道炎等症状。
女性淋病可发生前庭大腺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合并症,并可造成不育症。
儿童淋病: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炎,外阴皮肤、黏膜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其他淋病:常见的有淋菌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发生角膜炎,甚至角膜穿孔,导致失明。
无症状淋病:感染淋病后,无临床症状,但有传染性,往往多见于女性,这是造成淋病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应予重视。
(4)实验室检查:①分泌物涂片:有革兰阴性双球菌;②分泌物:淋菌培养为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方法。
(5)处理原则为及时、足量、规范用药,治疗后随访。
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头孢曲松500mg,每日2~3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2g(宫颈炎4g),每日2~3次肌内注射;或环丙沙星250mg,口服,每日2次,7~10天;头孢噻肟lg,肌内注射每日1次,2~3次。
或转卫生局批准的治疗性病医院治疗。
孕妇禁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2.梅毒(1)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属于苍白螺旋体。
淋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淋病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淋病(ICD-10:A54)。
释义淋病(gonorrhea)是指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主要表现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的一种经典的常见性传播疾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淋球菌的原发性感染部位主要为男性尿道或女性宫颈管内膜,感染可从男性尿道播散至附睾、睾丸及前列腺,或从女性宫颈播散至输卵管、卵巢、盆腔。
咽部、直肠和眼结膜亦可作为原发性感染部位受累。
淋球菌经血液传播可导致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性传播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2014年).淋病诊断标准(国家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2015年)。
1.患者有不安全性行为,或有性伴感染史,或有与淋病病人密切接触史。
儿童患者可有性虐待史,新生儿患者母亲有淋病史。
2.无合并症患者男性表现为尿痛、尿道口红肿、尿道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女性主要为淋菌性宫颈炎表现为脓性白带、宫颈红肿、宫颈口粘液脓性分泌物,亦可无明显临床表现。
3.淋球菌可感染其他部位,引起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肛门直肠炎和淋菌性咽炎。
4.淋病因治疗不当等因素,可引起并发症出现,男性可有前列腺炎、精囊炎或附睾炎,女性可有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5.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播散性淋病,由淋菌性菌血症引起,可有皮肤瘀点、脓疱皮损、关节痛、腱鞘炎或化脓性关节炎,还可合并肝周围炎,较少有心内膜炎和脑膜炎。
6.尿道口、宫颈分泌物或其他患病部位分泌物做淋球菌涂片和培养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释义:淋病诊断原则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诊断分类:1疑似病例同时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者。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的要求,同时实验室检查阳性即涂片革兰染色:男性无合并症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的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淋球菌培养: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或其它临床标本作淋球菌培养,可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形态典型、氧化酶试验阳性的菌落。
取菌落作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如标本取自泌尿生殖器外的患者或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时,则应对培养的菌株经糖发酵试验进行鉴定确证。
淋球菌核酸检测:取尿液、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做淋球菌核酸检测阳性。
核酸扩增试验应在经过省级以上临床检验中心认证的实验室开展。
需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检测淋球菌核酸试剂盒.(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抗生素治疗。
2.对症治疗等。
释义:淋病原则:1应及时、足量、规则用药,2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3注意多重病原体感染,一般应同时用抗沙眼衣原体药物。
4性伴如有感染应同时接受治疗。
5治疗后应进行随访。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54淋病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释义■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均不适合进入临床路径。
■重症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或需要入住ICU的患者不适合进入临床路径。
(五)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有临床表现的男性患者,取尿道口分泌物行淋球菌涂片和培养;(2)无临床表现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及非生殖器部位感染的患者,取患处分泌物行淋球菌培养;(3)其他患处分泌物行淋球菌涂片和培养。
(4)取尿液、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做淋球菌核酸检测。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淋球菌的药物敏感试验;(2)衣原体、支原体、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检测(采用培养或血清检测等方法)。
释义: 必需的检查项目是病原菌即淋球菌的检测,其阳性率高低,标本的采集是关键,不同类型标本的采集方法:1尿道拭子:对男性患者,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将男用取材拭子插入尿道内2~3cm,稍用力转动,保留5s~10s 后取出。
对女性患者,可用手指自耻骨联合后沿女性尿道走向轻轻按摩尿道,用同男性相似的方法取材。
在采集尿道拭子前患者应至少1小时没有排尿。
2宫颈拭子:取材前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湿润扩阴器,应避免使用防腐剂和润滑剂,因为这些物质对淋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如果宫颈口外面的分泌物较多,先用无菌棉拭清除过多的分泌物。
将女用取材拭子插入宫颈管内1~2cm,稍用力转动,保留5~10s后取出。
3直肠拭子:将取材拭子插入肛管内2~3cm,接触直肠侧壁10s,避免接触粪团,从紧靠肛环边的隐窝中取出分泌物。
如果拭子碰到粪团,应更换拭子重新取材。
有条件时可在直肠镜的直视下采集直肠粘液脓性分泌物。
4阴道拭子:对子宫切除的妇女和青春期前女孩可采集阴道标本。
将取材拭子置于阴道后穹窿10~15s,采集阴道分泌物。
如果处女膜完整,则从阴道口取材。
5咽拭子:将取材拭子接触咽后壁和扁桃体隐窝采集分泌物。
6 眼结膜拭子:翻开下眼睑,用取材拭子从下眼结膜表面采集分泌物。
7尿液:在采集尿液标本前患者应至少1小时没有排尿,用无菌、无防腐剂的塑料容器收集前段尿液10-20ml。
24h以内检测的尿液,应置于4℃冰箱保存,超过24h检测时,应冻存于-20℃或-70℃冰箱。
(六)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卫医发〔2004〕1.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85号)执行,根据血、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1)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头孢曲松250mg,单次肌注;或大观霉素2g(宫颈炎4g),单次肌注;或头孢噻肟1g,单次肌注。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上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2)儿童淋病:儿童淋病应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年龄小于8岁者禁用四环素类药物,体重大于45kg按成人方案治疗,体重小于45kg儿童按如下方案:头孢曲松125mg,单次肌注;或大观霉素40mg/kg,单次肌注。
如果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上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3)淋菌性眼炎:新生儿:头孢曲松25–50mg/kg(总量不超过125m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7天;或大观霉素40mg/k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7天。
成人:头孢曲松250m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7天;或大观霉素2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7天。
(4)淋菌性咽炎:头孢曲松250mg,单剂肌注;或头孢噻肟1g,单剂肌注。
如果沙眼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上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大观霉素对淋菌性咽炎的疗效差,不推荐使用。
(5)有合并症的淋病:头孢曲松250m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10天;或大观霉素2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10天。
(6)播散性淋病:头孢曲松 1.0g,每日一次肌注或静注,连续10天以上;或大观霉素2.0g,每日两次肌注,连续10天以上。
(7) 妊娠期淋病:头孢曲松250mg,肌注,每日一次;或大观霉素2g,肌注,每日一次;注:禁用喹诺酮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对推断或确诊同时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推荐用红霉素或阿莫西林治疗。
2.对症治疗:淋菌性眼炎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每小时1次。
冲洗后用1%硝酸银或0.5%–1%红霉素眼药水滴眼。
释义: 头孢曲松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使用前需做皮试,无过敏者方可注射.对无并发症的淋病可用头孢曲松250mg,单次肌注;或大观霉素2g(宫颈炎4g),单次肌注。
但根据病情需要可治疗1-3日.(七)治疗后复查的检查项目。
治疗结束后4–7天,应当从患病部位取材作淋球菌涂片和培养。
释义: 无合并症淋病患者经推荐方案规则治疗后,一般不需复诊作判愈试验。
治疗后症状持续者应进行淋球菌培养,如分离到淋球菌,应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持续性尿道炎、宫颈炎也可由沙眼衣原体及其它微生物引起,应进行针对性检查并加以相应治疗。
部分经规则治疗后,仍有尿道不适者,查不到淋球菌和其它微生物,可能是尿道感染受损后未完全修复之故。
(八)治愈标准。
治疗结束后两周内,无性接触情况下符合以下标准: 1.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2.治疗结束后4–7天从患病部位取材作淋球菌涂片和培养阴性。
释义:淋病患者若能早期、及时、适当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严重的播散性淋病,需进一步处理或住院治疗。
释义:淋病患者若合并艾滋病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会影响治疗效果,应请相关科室会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十)淋病临床路径给药方案【用药选择】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 ,适用于淋病、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等。
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如甲硝唑合用。
【药学提示】本类药物多数主要经肾脏排泄,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适当调整剂量。
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时,头孢曲松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任何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2.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
有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及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有明确应用指征时应谨慎使用本类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地抢救并予以肾上腺素等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性传播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2014年)。
二、淋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淋病(ICD-10:A54)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