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个经典并购案例点评
- 格式:pdf
- 大小:770.24 KB
- 文档页数:16
2011中国十大并购事件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实施入选理由:2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具体承担并购安全审查工作。
3月,商务部有关实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暂行规定出台。
8月,《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正式发布,并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从外资投资目录、反垄断法到2011年安全审查制度的实施,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制度正式开启。
中国铌业投资公司收购巴西矿冶公司股权入选理由:9月1日,中国铌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巴西矿冶公司(CBMM)15%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收购价格19.5亿美元。
中国铌业投资公司是由太钢集团、中信集团与宝钢集团等共同出资为此次收购设立的公司。
巴西矿冶公司是铌产品生产商,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
万华实业并购宝思德入选理由:2月9日,烟台万华(600309)发布公告,烟台万华控股股东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于1月31日与匈牙利化工公司宝思德(BorsodChem)签署最终股权转让协议,以12.63亿欧元的交易总额正式收购宝思德96%的股权,这成为中国企业目前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并购投资项目。
从2009年收购夹层债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万华实业最终成为宝思德的实际控制人,收购对中国乃至全球聚氨酯工业将产生深刻影响。
平安竞得上海家化(600315)集团全部股权入选理由:9月7日,上海家化公布改制方案,上海市国资委以公开挂牌方式出让所持有的家化集团全部国有股权,挂牌价格为51.09亿元。
11月7日,平安信托旗下平安创新资本下属公司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最终击败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赢得竞标,成为上海家化新控股股东。
阿里巴巴重组支付宝引争议入选理由:5月11日,据雅虎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已转移在线支付公司支付宝的所有权。
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跨国并购事件回顾刘睿2012-8-3 10:49:55 来源:《世界有色金属》2012年第6期本文对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资源保障(并购、合资等)和金属应用合作项目作了梳理。
从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中看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坚定。
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围绕世界有色金属界关系的焦点,以建设中国有色金属强国为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绩。
本文对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资源保障(并购、合资等)和金属应用合作项目作一简单梳理。
广东广晟与Ord River合资开发Copper Flats铜矿2011年3月,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批复了广东广晟资产管理公司投资1080万澳元与澳德河资源公司(Ord River Resources)成立合资企业的申请。
澳德河资源公司将位于西澳州的Copper Flats铜矿及许可证作为资产投入,折价49%股份。
广晟将占合资公司51%的股份,前提是广晟必须先为合资企业注入500万澳元,并支付给澳德河资源公司300万澳元,最终将投资增加到1080万澳元。
澳德河资源公司于2005年3月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上市,是集勘探、开发、矿权运作为一体的公司,目前在澳洲拥有金矿和铜矿探矿权。
Copper Flats铜矿探矿区位于西澳与北部省交界的金伯利地区,探矿权区面积达3011平方公里,初步预计金属资源量为500万吨,取自60米范围内的7个样品平均铜品位24.49%(普通矿床品位到达0.5%即可开采),其中最高到达42.5%,属于特高品位铜矿山。
五矿退出竞购Equinox公司2011年4月26日,五矿资源宣布放弃竞购澳大利亚铜矿企业Equinox矿产公司,原因是全球最大黄金公司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给出更高报价。
一、并购概述2011年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和徐福记的创始家族签署了合作协议,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但该交易仍有待我国监管部门批准。
雀巢溢价24.7%收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雀巢将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
目前,这一收购计划尚未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徐福记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徐承将继续负责合资公司的运营。
雀巢当天表示,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43.5%的股权,收购价为每股4.35新元,相当于过去180天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
如果这一方案被独立股东批准,雀巢公司随后将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
目前,雀巢已获得两个最大的独立股东——Arisai g Partne rs Holdin gs(持股9.0%)和The Baring Asia Privat e Equity Fund IV,L.P. 的下属机构(持股16.5%)-不可撤销的投票赞成此协议方案的保证。
雀巢获得徐福记60%股份的总价格约为21亿新元(约合17亿美元)。
7月4日,徐福记宣布在新加坡交易所的股票暂停交易,原因是雀巢与徐福记正在洽谈收购事宜。
此次收购之前,雀巢已先后收购了云南山泉和银鹭食品60%的股权。
二、案例综述1、交易双方(1)雀巢公司。
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
2005年,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2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910亿瑞士法郎。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并购案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并购案例:1. 阿里巴巴收购天猫: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以合资的形式收购了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天猫。
这一并购交易进一步加强了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的地位,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平台之一。
2.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2014年,微软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
这一并购使微软在智能手机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推动了其移动设备战略。
3.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
这一并购使谷歌在移动设备领域获得了自主研发硬件的能力,并推动了其Android操作系统在市场上的发展。
4.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百度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移动应用平台91无线。
这一并购使百度能够进一步拓展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并加强了其在移动搜索和应用分发方面的竞争力。
5. 中国联通收购巴西电信:2011年,中国联通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巴西电信公司的股权。
这一并购使中国联通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的业务版图,并提升了其在全球电信行业的影响力。
6.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NBC环球:2011年,美国康卡斯特以3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BC环球媒体公司的控股权。
这一并购使康卡斯特成为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之一,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媒体产业的地位。
7. 福特收购沃尔沃汽车:2010年,福特汽车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
这一并购使福特进一步扩大了在欧洲市场的业务,并增强了其在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力。
8. 日本软银收购斯普林特:2013年,日本软银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斯普林特。
这一并购使软银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并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美国市场的业务。
9. 贝尔斯登收购美国在线:2000年,贝尔斯登以11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实战心得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购的过程和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NBC环球。
2011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以30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NBC环球。
这一并购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不仅因为交易金额之巨,更因为这一并购对娱乐产业格局的影响。
康卡斯特作为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收购了拥有大量热门电视节目和电影作品的NBC环球,使得康卡斯特在娱乐产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康卡斯特带来了更多的内容资源和市场份额。
2.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中国的联想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并购案例被认为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外国科技巨头的重大事件。
通过这一收购,联想获得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使得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3. 谷歌收购YouTube。
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这一收购案例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之一。
通过收购YouTube,谷歌获得了视频分享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谷歌在视频广告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4.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
2016年,中国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39亿美元收购了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
这一并购案例标志着阿里巴巴进军数字娱乐产业的重要一步,通过收购优酷土豆,阿里巴巴拥有了丰富的视频内容资源,加强了在数字娱乐领域的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并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2011年八大并购公司案例点评点评人:《投资者报》分析员杨秀红上海汽车(600104.SH)收购资产为整体上市铺路标的获得方:上汽集团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交易标的:上海汽车增发股份项目进度:证监会核准点评: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也是汽车行业最大的一起重组案例,交易金额达到291亿元。
早在今年4月6日,上海汽车就发布了资产重组预案公告。
该公告称,上海汽车拟向上汽集团及工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从事独立零部件业务、服务贸易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公司股权及其他资产。
其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6.53元/股。
此次重组后,上海汽车母公司上汽集团持有上海汽车的股份将从此前72.95%增至77.21%,上汽集团由此成为上海率先实现整体上市的大型国企。
9月14日其重组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核准。
双汇发展(000895.SZ)实际控制人变更和资产重组并行标的获得方: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交易标的:双汇发展48.54%的股权交易进度:进行中点评:今年交易金额位居第二的一起并购案,其涉及的交易金额达到164.7亿元。
11月18日,双汇发展公告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双汇国际、万隆、兴泰集团作为一致行动人,共同授权罗特克斯向除三者之外的双汇发展其他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收购人本次要约价为56元/股,要约收购的股份数量为2.94亿股,占双汇发展总股本的48.54%。
该收购价较该股当日的收盘价76.50元折价约27%。
同时,双汇发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也在进行中。
该方案如果获批,将彻底解决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实现肉类加工业务整体上市。
大家仿佛已经忘记了“瘦肉精”事件对公司的影响。
天虹商场(002419.SZ)39.5%的股权被转让给兄弟公司标的获得方:深圳中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标的:天虹商场39.52%的股权项目进度:签署转让协议点评:近期资本市场发生的规模较大的并购重组案。
11月22日,天虹商场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与深圳中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资产购买协议》,确认将其持有的天虹商场39.5%股份以协议方式转让给后者,转让总价为63.29亿元。
百胜收购小肥羊案例分析一、并购案例简介:2009年3月,百胜斥资4.9亿港元入股小肥羊,其后又以3亿港元代价增持后手握小肥羊27.2%的股权成其第二大股东。
2011年5月13日,百胜餐饮集团及小肥羊联合宣布:百胜计划私有化中国连锁餐厅小肥羊,以向小肥羊董事会提出以每股6.50港元现金收购,交易涉及金额44.3亿港元。
同年11月7日,中国商务部批准百胜收购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968;“小肥羊”)计划,收购价每股6.50港币。
2012年1月7日百胜集团收购小肥羊获独立股东批准,私有化程序将继续。
1月11日,百胜私有化小肥羊议案最终以98.81%的高票获得通过。
百胜餐饮集团公布其以协议计划方式私有化小肥羊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已于今年2月1日顺利完成。
2月2日,被称为“中国火锅第一股”的小肥羊在港交所摘牌,成为百胜集团的附属公司,小肥羊原总裁卢文兵也同时宣布离职。
此计划的成功实施标志着百胜集团正式全面接手小肥羊的营运。
百胜集团将对小肥羊的营运和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并适时进行相关的整合工作。
与此同时,百胜集团充分理解人才为公司最重要资产,将慎重处理整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事问题。
小肥羊总裁卢文兵将离任小肥羊,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原肯德基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锡梓英将接替相关职位,出任小肥羊品牌总经理。
目前除此职位的改动外,人事方面暂时没有任何决定。
锡梓英在百胜集团拥有23年的职业历程,是百胜旗下肯德基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本土总经理之一。
锡梓英将负责小肥羊的发展策略和方向,并进一步巩固及提高小肥羊的品牌影响力。
二、收购方简介:1998年,拥有肯德基、必胜客、TacoBell(墨西哥式食品)三个著名品牌的餐饮系统(此系统为百事公司的一个业务部)从百事公司分离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时,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便正式成立了。
现如今,百胜餐饮集团是全球餐厅网络最大的餐饮集团,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5,000家连锁餐厅和100万多名员工。
2011年中国零售业的主要并购事件零售业追求规模效应,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其定价权、自上而下的倒逼机制、网络配送等才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体现其优势。
2011年“地方军”成并购主要对象。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国雄认为,零售网络是稀缺资源,因此对于兼备资本实力和跨区域扩张能力的企业来说,进入一个新的成熟区域,收购、整合成了最快速最节省的方式。
他认为,在中国零售业入世十年之后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国内零售业并购加速将成为必然,而“地方军”将成为并购的主要对象。
1、美好家园正式易主继在桂林收购当地的微笑堂,在山东收购淄博商厦,在内蒙古收购呼伦贝尔友谊集团之后,大商集团对美好家园进行了100%的股权收购,大商集团已经深谙通过收购当地企业进入一个城市零售业之道。
经营超市百货业务的“美好家园”连锁卖场是华西希望集团的下属企业,店铺遍及川、滇、黔,直营门店35家,营业面积近30万平方米,2011年销售额约20亿元。
2、海航上演“疯狂收购”4月中旬,海航商业公布,已完成了对乐万家51%股权的收购,成功挺进华南市场。
4月底,海航商业收购家润多80%股权。
8月9日,海航商业再次传出消息,拟收购南通超越超市100%股权。
9月,随着海航商业对上海家化的竞购,海航商业被并入海航实业的消息也浮出水面。
3、大润发欧尚合并上市7月3日,大润发与欧尚的捆绑上市公司主体——高鑫零售宣布,公司全球发售11.44亿股股份。
至此,筹划2年之久的大润发上市计划终于尘埃落定。
大润发和欧尚合并上市,也成为近年来国内综超企业上市的第一大单。
2012-5-24市值达港股市值:924亿港币。
经过10多年的爱情长跑,大型综合商超欧尚和大润发走进婚姻殿堂,并开始在“高鑫零售”的屋檐下共同生活。
双方合并后,在销售规模和单店利润上,已经超过沃尔玛和家乐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大卖场运营商,即便在门店数量上,也仅仅次于沃尔玛,名列第二。
正是这样一桩姻缘成就了大润发的上市梦,也令外资零售巨头的竞争格局为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