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09年十大刑事案件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7
2009十大影响性诉讼1.“躲猫猫”【案情】24岁的李荞明在看守所离奇身亡,公安机关解释死因是与同监室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所致,遭到逾万名网友质疑。
后调查表明李荞明是被同监室在押人员故意殴打致死。
昆明市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李荞明死亡的“牢头狱霸”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嵩明县法院对看守所原民警李某以玩忽职守罪和虐待被监管人罪,作出判决。
【影响性】谁来看守“看守所”?躲猫猫这一有着孩童般天真的轻松游戏,当其发生在躲猫猫事件中象征暴力的看守所时,却也幻化为杀人的暴力,以及对这一真相的不顾常识的掩饰。
这一事件提醒人们看守所也应被“ 看守”!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如牢头狱霸、管理不严的现实存在,驻所检察室的监督不力等,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极大关注和反思,并在司法领域直接引起一系列变革动向。
2.开胸验肺劳动仲裁【案情】农民工张海超从2004年开始在河南新密市从事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尘肺病,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诊断其为肺结核。
张海超为证明是职业病“尘肺”而非肺结核,自费“开胸验肺”。
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推翻先前的诊断,确诊其为“三期尘肺”。
张海超申请劳动仲裁,经调解张获赔61 万。
【影响性】沉重的身体维权“开胸验肺”案是2009年身体维权的1.0版。
它通过对身体的严重自我伤害,完成了一次劳动仲裁的取证。
“开胸验肺”是公民的自我非人道待遇和自我医学实验。
这位公民不是趋苦避乐,全属被逼无奈。
当他的惊世举动引起媒体关注,才有随后的公正仲裁。
“开胸验肺”乃是一则警世恒言:当中国以世界工厂为自豪时,中国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是否心意真诚地开门迎接劳动者?3.唐福珍“暴力抗法”【案情】因不满拆迁补偿数额和不服城管执法局下达的限期拆除决定,唐福珍向自己身上泼洒汽油并引燃自焚,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成都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当日继续完成拆迁。
金牛区公安分局对涉案的7名涉嫌犯罪人(唐、胡两家亲属)实施刑事拘留。
第1篇一、南京彭宇案南京彭宇案是中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起案件。
2006年9月,南京市民彭宇在等车时被一辆公交车撞伤,随后被送往医院治疗。
事后,彭宇将公交车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20余万元。
然而,在庭审过程中,彭宇却承认自己是在被撞前先撞了公交车。
此案引发了社会对道德与法律的讨论,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法律制度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不足。
二、陕西华阴市法院院长杨明受贿案陕西华阴市法院院长杨明受贿案是一起典型的司法腐败案件。
2008年,杨明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此案揭示了司法腐败对司法公正的严重破坏,也引发了社会对司法改革的热议。
三、河南平顶山赵作海案河南平顶山赵作海案是一起冤假错案。
2002年,赵作海被指控杀害同村妇女,经审判后判处死刑。
然而,2007年,真正的凶手落网,赵作海被证明无罪。
此案暴露了我国司法制度在侦查、审判环节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反思。
四、湖南常德律师刘涌案湖南常德律师刘涌案是一起因律师辩护引发的社会关注案件。
2003年,刘涌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起诉。
在庭审过程中,刘涌的律师以证据不足为由,为刘涌进行辩护。
然而,最终刘涌被判无期徒刑。
此案引发了社会对律师辩护权的关注,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司法制度在律师辩护方面的不足。
五、重庆杨佳案重庆杨佳案是一起因个人恩怨引发的暴力事件。
2009年,杨佳因与邻居发生纠纷,持刀将邻居杀害。
随后,杨佳被警方抓获。
此案引发了社会对暴力犯罪的关注,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法律在打击暴力犯罪方面的不足。
六、四川成都地铁事件四川成都地铁事件是一起因乘客冲突引发的暴力事件。
2013年,成都地铁上一名乘客因拒绝让座与另一名乘客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双方持械互殴。
此案引发了社会对公共交通秩序的关注,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不足。
七、浙江温岭杀医案浙江温岭杀医案是一起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暴力事件。
2013年,温岭市一名医生因与患者发生纠纷,被患者家属持刀杀害。
2009年部分经典案例1、昆明机场血案2009年2月9日,昆明机场发生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刘勇在机场大厅内祥鹏航空公司柜台前,持刀将王文艳、郭国平、倪伟、李花四人刺伤。
其中被害人王文艳身中4刀,因抢救无效死亡;郭国平身中11刀,2月16日方脱离生命危险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倪伟身中2刀;李花身中1刀;现均在住院治疗当中。
案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昆明机场于2月13日召开情况通报会,发表了免责声明,表示对本事件不负责任,2月17日,死者王文艳的丈夫和弟弟找到我所,委托我所耿国平、彭泽律师代理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刘勇、昆明机场和祥鹏航空公司的相关法律责任。
2009年9月3日,该案在昆明中院开庭,庭审中,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刘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死亡、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而且,在整个案件中,被告人没有自首的情节。
就此,王文艳的代理人彭泽律师认为,被告人刘勇是一名27岁的成年人,其非法剥夺王文艳生命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的主体要件,被告人刘勇在公安机关里供述称,当时只要是对方的人,他就用刀子捅。
被告人完全不顾第三人的生命安全,伤及无辜。
从伤及的部位看,刀刀致命,其在主观方面应当属于故意杀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并应赔偿被害人家属各项损失36万余元。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蒙自警察开枪杀人案2009年4月13日,备受社会关注的“蒙自警察杀人案”公开宣判,开枪杀人的警察吉忠春被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同时赔偿死者家属10万元人民币。
红河州中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吉忠春无视国家法律,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同时,吉忠春身为警察,在非公务时间违规携枪饮酒驾车,仅因倒车之琐事与被害人潘俊当场死亡,其犯罪情节恶劣,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予严惩。
建国以来十大未解案件(2)建国以来未解案件六、山城红衣男孩事件2009年11月5日中午12时许,54岁的农民工匡纪绿从江北赶回巴南区东泉镇双星村高石坎,为读书的儿子送钱。
家里正门、侧门紧闭,平时从来不开的后门却虚掩着。
从后门进去,眼前一幕让他大惊失色:儿子身穿红色的花裙子,双手、双脚被绳子结结实实地捆着,脚上还吊着一个大秤砣,双手被挂在屋梁上,早已死亡。
匡志均是匡纪绿的独子,是东泉中学七年级二班的学生,死时刚13岁零13天。
匡纪绿41岁时才得了这个儿子。
眼前的情景让他傻眼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1.死亡现场一片狼藉死者父亲说,前几天他的手机坏了,跟儿子联系不上,5日中午12点多钟,他回家为儿子送饭钱。
平时进出的大门和侧门却怎么都打不开,他绕到后门,后门虚掩着,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家里一片狼藉,娃儿的衣服丢得到处都是。
走进正屋,灯还开着,匡纪绿一眼便看见,儿子穿着大红色的裙子,裙子上还别着白花,全身被绳子扎扎实实地捆着,两脚之间,挂了一个大秤砣。
双手被捆着挂在了屋梁上,双脚离地几厘米,旁边一个长椅被推翻在地,儿子全身冰凉,早已死亡。
2.孩子不会是自杀?死者父亲说,刑警把儿子从屋梁上放下来,脱去他的红裙子,发现儿子贴身竟然穿着他堂姐的游泳衣,儿子自己的衣服一件没穿。
法医告诉他,初步判断,儿子是在48小时内死亡的,也就是11月3-4日。
儿子身上,除了多处深深的勒痕外,几乎没有外伤。
法医带走了儿子的内脏等物,回城里解剖。
死者母亲说,平时,家里的后门从来不开,都用两块大木板挡着,外加一根钢筋。
儿子死后,大门、侧门关着,后门开了,两块大木板和钢筋被放在门的左右两旁。
死者父亲说,儿子与他们最后的日子里,他一点都没有异常的表现。
“我们不相信他会自杀。
”3.孩子生前没有怪癖邻居王伦琴对记者说,匡纪绿全家都很老实,平时对人也友善,从来不和别人发生纠纷,匡志均平时少与人说话,害羞得很。
从不主动招呼人。
娃儿啷个就突然死了,全村人都觉得太怪了。
抢劫罪案件分析标题:抢劫罪案件分析——以2009年某银行抢劫案为例案例背景:2009年3月15日,某城市的一家分行发生了一起抢劫罪案件。
具体案情如下:时间:2009年3月15日,上午10时30分地点:某城市A银行分行涉案人员:三名作案人员(A、B、C)案发现场:银行大厅案情经过:上述三名作案人员A、B、C通过事先调查,得知A银行分行每周五上午保险柜内现金储备最为充足。
根据计划,他们决定在3月15日星期五上午10时30分前往A银行分行实施抢劫。
这一天,作案人员A、B、C分别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抵达A银行分行,并于10时30分准时抵达目的地。
A银行分行的大厅内当时有约10名顾客正在办理业务,还有5名银行员工在工作。
由于是星期五上午,现金储备比平时要高。
在不引起任何怀疑的情况下,A、B、C进入银行,其中A和B拔出手枪,威胁顾客和员工,C前往保险柜处。
首先,作案人员A高声威胁:“不要动,所有人都给我面朝墙壁,不得有任何反抗行为!”紧接着,作案人员B朝天花板开了几枪,以震慑在场人员,确保案发现场秩序。
同时,作案人员C迅速打开保险柜,并用抢劫提箱装载赃款,准备撤离。
在作案过程中,A、B两名作案人员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考虑,不断对顾客和员工进行威胁,以防止他们发动抵抗。
在作案期间,A、B两名作案人员始终保持警惕,不让任何人靠近保险柜。
C将装满现金的提箱移出保险柜后,三人匆忙逃离了现场。
不幸的是,某个顾客当时患有急性心脏病,由于受到惊吓,突发心脏病发作,紧急送医后不幸身亡。
警方迅速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了调查。
通过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言以及犯罪学分析,很快锁定了作案人员的身份,并展开抓捕行动。
在几天紧张的搜捕过程中,警方成功地追捕到了作案人员A、B、C,并在他们的住所中发现了掩藏的抢劫所得。
最终,作案人员A、B、C被司法机关依法起诉,以抢劫罪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律师点评:该案是一起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抢劫罪案件,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导致了一人的不幸死亡。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9年11月15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一幢高层住宅发生火灾,造成58人死亡,28人受伤。
这起火灾震惊全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这起火灾是由于住户违规使用电热毯、电暖器等电器设备,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该案最终被定性为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二、案件经过1. 事故发生2009年11月15日凌晨,南京江宁汤山镇某小区一住户家中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至整栋楼。
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出动,经过近3个小时的扑救,火势被扑灭。
火灾造成58人死亡,28人受伤。
2. 调查取证火灾发生后,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专案组,对火灾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经调查,发现该起火灾是由于住户违规使用电热毯、电暖器等电器设备,导致线路短路引发火灾。
3. 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专案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火灾发生地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消防负责人等10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涉嫌消防责任事故罪。
此外,该小区开发商、施工单位等也因涉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件影响1. 引发社会关注“11·15”火灾案的发生,引发了全社会对消防安全的高度关注。
火灾发生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消防安全大检查,督促各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2. 强化法律法规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201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正式实施,对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设施建设、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3. 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11·15”火灾案警示人们,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这起案件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案件启示1. 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11·15”火灾案暴露出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009中国十大宪法案例1.成都自焚抗拆事件2009年11月13日,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大队拆除违法建筑时,市民唐福珍阻止拆违。
其间,唐福珍往自己身上倾倒汽油并引燃,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
点评:近年来,全国各地因房屋拆迁而引发的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事件频发,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唐福珍事件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典型。
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合宪性问题,多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早在2003年7月,杭州市的刘进成、金奎喜等人即已就该条例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违宪审查的建议,唐福珍事件后,北京大学五学者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该条例进行违宪审查。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为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规定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才能进行征收或者征用。
而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较难证明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
宪法修正案规定,即使在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对私有房屋进行征收时,必须给予补偿。
但在实际房屋拆迁过程中,不能及时补偿或者不能足额补偿的情况比较严重。
拆迁条例能否适用于对农村房屋的拆迁,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躲猫猫”事件24岁的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死在了看守所,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
晋宁县公安机关对此事件的解释是,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
结论遭网民一片质疑,后经调查系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
点评:犯罪嫌疑人在被限制人身自由、身处不利境地的情况下,作为公民的生命权保护问题,是值得宪法关怀的。
在本案中,看守所是否尽到了保护的职责、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义务,是值得讨论的。
《看守所条例》是国务院于1990年制定的,属于行政法规,而依据《立法法》第8、9条的规定,行政法规不得规定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
《看守所条例》仍然将犯罪嫌疑人称为“人犯”,属于有罪推定,与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是否一致,值得探讨。
浴血擒凶核心提示:2009年8月28日,商丘古城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光天化日之下两名劫匪持枪窜入该市睢阳区闹市中的一座小区内,然后入室对一家三口捆绑殴打,开口向一家人索要现金500万元。
在受害人家中要挟两个多小时后,受到惊吓后的两劫匪抢了两部手机及三个玉坠后匆匆逃离。
案发后,素有威武之师之称的商丘市公安局睢阳分局全体民警,在商丘市公安局的指挥下,经过三天日夜鏖战,两名穷凶极恶的劫匪终于在郑州被擒,一起震惊商丘的特大持枪入室抢劫案成功告破。
嫌犯被押回商丘后,商丘市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但睢阳民警付出惨重代价,两名民警在擒凶时英勇负伤,血染追捕路。
朗朗乾坤劫匪持枪抢劫2009年8月28日上午8时,家住睢阳区某小区的某公司老总高某象往常一样开门到公司上班,当他刚刚打开家中的防盗门时,门外突然闯进两名陌生男子,瞬间,黑洞洞的枪口抵在他的头部。
被逼进屋的高某马上意识到:“遇到劫匪了”。
两男子恶狠狠地威胁说:“别动,动我就打死你!”很快,两男子先后用胶带对高某和家中的妻子女儿捆绑结实。
接着,在高某家里开始翻箱倒柜,洗劫财物。
在一无所获后,两男子开口向高某索要500万元。
高某说家中没有那么多现金,几经周旋后,两男子遂降低了筹码,改要200万元。
贪心的劫匪让高某尽快设法筹款,否则就杀了他全家。
被逼无奈,高某只好电话安排司机准备巨款。
电话中,高某的司机感觉高某的语气不对,急忙赶到高某家中敲门,在敲门无应的情况下,随下楼与其女儿及女婿电话联系,这时,受惊的两劫匪抢走其两部手机、3个玉坠后,匆匆逃离现场。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许大刚拍案而起限期破案警情就是命令。
商丘市公安局睢阳分局迅速启动重特大案件侦破快速反应应急机制。
睢阳分局局长赵友刚立即带领分局领导及侦查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侦破工作。
同时将案情迅速向商丘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许大刚进行汇报。
由睢阳分局局长赵友刚任组长,其它局领导任副组长,刑警大队、新城派出所、局直机关民警150余人为成员的专案组迅速成立并投入工作。
2009,九刻拍案惊奇作者:周海滨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49期“艾滋女”、“躲猫猫”、钓鱼执法、开胸验肺事件……2009年,九大事件令人拍案惊奇。
1、“艾滋女”事件2009年10月12日,互联网惊现一位名叫“闫德利”的河北女子,自称遭到继父强奸后进城务工,在酒吧从事卖淫工作,2009年检查出患有艾滋病。
次日,“艾滋女”在博客中公布大量生活照及279名与其有性接触者的电话号码。
10月16日,河北容城县公安局立案,查明确有闫德利其人,但闫德利3次检验均显示未感染艾滋。
闫德利表示,博客照片只有其前男友杨某留存。
经侦查,警方在北京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
点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应当以一种社会责任来抑制恶意炒作,抑制对公民人格和名誉的侵害。
2、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2004年高考后,湖南省邵东县灵官殿镇罗彩霞被冒名顶替,失去了上第三批录取的专科院校的机会,顶替罗彩霞身份的是其同学,即当地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王佳俊。
王佳俊冒名顶替成了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并于2008年顺利毕业。
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于2005年考取天津师范大学,本应2009年毕业,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身份受到质疑,才惊觉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了。
点评: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刘戈:我们说的是罗彩霞,但是其实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罗彩霞们。
他们不知道上学的机会被谁取消掉了,被谁替代了,他们自己的人生被别人过了。
3、杭州70码飙车案5月7日,杭州青年胡斌驾驶跑车撞飞横过马路的25岁男青年谭卓。
次日,杭州市公安局称案发时肇事车辆可能没压双黄线,车速认定为“每小时70码左右”,受到公众质疑,后专家对事故车鉴定显示,车速在每小时84.1公里到101.2公里范围内。
点评:《中国保险报》评论主编童大焕:飙车案激起的公愤与仇富无关。
人们恐惧的是公正的规则被无情践踏,法律的秩序在某些情景下荡然无存。
临沂警方2009年刑事第一案侦破纪实临沂警方在侦破一起命案中,从嫌犯假身份证后面,一步步发现了他在兖州杀害妻子儿子,在福建邵武劫杀情人,在江西南昌劫杀女友,以及受雇杀人、讹诈狱友、抢劫出租车、盗窃彩票站等严重犯罪。
正是临沂刑警的善察精微,让假证成为罪证,让谋杀幽灵现形,让冤魂得以昭雪。
打工妹被害迷雾重重,作案男房客用假名成“隐形人”临沂城内,纵贯东西的金雀山路中段南侧,有条南北小巷,巷西有幢出租楼宅,上下两层可住六户,院落东面有个铁门通往巷口。
2009年9月24日清晨,房客老赵下楼洗漱,无意中看到一楼东户门前,下过雨的地面上一片腥红,还有破碎的玻璃,他走近朝里打量,室内杂物一片狼籍,地上躺着一个人,腿光着伸在被子外。
他大喊房东,人们拨打了110。
兰山公安分局局长薛洪民、副局长齐磊、刑警大队长李增刚、教导员朱前顺带着侦技人员和派出所民警快速到位。
现场具有明显搏斗状,地面大片殷红的鲜血和踩满血迹的鞋印,被子掩盖的是一具青年女性尸体,头部血肉模糊,双手被胶带绑于胸前,两踝缠绕着铁丝,散架的板凳和破碎的电瓶上沾着鲜血。
现场勘查的初步结论是,被害人被钝器打击颅脑损伤而死亡,遇害时间应是头天晚上。
市、区两级刑侦人员迅速展开侦查。
死者身份很快明确,季灵娜,24岁,大学毕业在临沂城务工,在此租住近一年。
从其亲友那里获悉,季的现金、手机、笔记本电脑及身份证等物失踪。
走访中二楼有位房客讲,头晚八点许,听到一楼有呼叫声,朝下张望,楼下传来“不许上网”的声音,后来走出一男子去了大街。
灯光下,他觉得那人象在这里居住过的一名房客,以为男女之间吵架便没在意。
从房东那里,侦察员了解到,2009年4月间,有个30多岁的男子,与一位女子和一名小孩住在这里。
7月份,女的领着孩子离去,几天后男的也走了。
刑警从房客登记那里看到,此人名叫“郑一晨”,留有电话号码,查寻本市此名之男,无人对上号,那个电话也早就停了。
居住数月的这名男子,此刻成了“隐形人”。
2009年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2010-01-06 09:22:51中国日报网消息:据新民网消息,历时一年,致力于预防犯罪研究的陕西蓝田籍律师王荣利,推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报告。
他把视角投向了最吸引眼球、也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激荡起伏的中国企业家。
据他统计,2009年有近百例企业家涉嫌刑事犯罪,广受关注。
业内将这份报告称为“国内首篇年度企业家犯罪报告”,而王荣利则希望通过这个特殊报告,给更多人以启迪和反思。
他们进去了黄光裕案涉千名官员前国内首富、国美集团董事局原主席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被拘查,近期将以内幕交易罪、非法经营罪和行贿罪被诉。
据报道,今年41岁的黄光裕案波及范围之大可谓空前。
主要涉嫌犯罪方向包括多年来花费几十亿元人民币,在中央部门、高级法院及各地方政府,买通了上千名各级官员作为其保护伞,编织了庞大贿赂网络。
而与黄光裕案相比,还有这样一些引人关注的国企“老总”和民企富豪“触法”落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同海因受贿罪被判死缓-中国轻骑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张家岭涉嫌信用证诈骗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等罪被判无期-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陈鹏飞因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被判无期徒刑-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李培英犯受贿罪、贪污罪已被执行死刑-中国长城信托公司北京证券交易营业部原总经理杨彦明犯贪污罪、受贿罪被执行死刑,成为中国证券界获死刑第一人-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李经纬涉嫌贪污罪被拘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挪用资金等罪被判10年-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田文华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无期徒刑-胡润慈善榜富豪、上海周氏集团原董事长周小弟因故意伤害罪、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被判14年-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吴英骗取集资款7.7亿元,实际集资诈骗3.8亿元,犯集资诈骗罪被判死刑他们出来了商界枭雄出狱再创业昔日商界枭雄吴炳新、胡志标、孙宏斌、管金生、赵新先、郑俊怀、阚治东、黄宏生、张国庆、褚时健……他们对应的关键词是:三株口服液、爱多VCD、顺驰地产、万国证券、三九胃泰、伊利牛奶、申银与南方证券、创维电视、君安证券、红塔烟。
老韩律师经典案例1. 华尔街追杀令案(Northwest Airlines Flight 253)这起案件发生在2009年,一名尼日利亚男子试图在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底特律的航班上引爆爆炸物。
韩律师被指派为这名恐怖分子提供辩护,并且成功地争取到了他的生命。
2. 车臣人权案(Chechen Human Rights Case)这个案件发生在2000年代初期,涉及俄罗斯军队对车臣人民的侵犯人权行为。
韩律师代表车臣人权组织,向国际刑事法庭提供证据,证明俄罗斯军队的暴行。
这个案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最终导致国际社会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
3. 奥图万教育欺诈案(Apollo Education Fraud)这起教育欺诈案发生在2010年代初,美国一家大型教育机构奥图万被指控通过不实宣传和欺诈手段来招生。
韩律师作为原告代表,成功地将奥图万告上法庭,并赢得了高额的赔偿金。
4. 杰弗里·爱泼斯坦性侵案(Jeffrey Epstein Sexual Abuse Case)这个案件发生在2019年,美国亿万富翁杰弗里·爱泼斯坦被控多次性侵未成年女性。
韩律师作为受害者代表,成功地推动了这个案件的调查和起诉,并最终导致了爱泼斯坦的逮捕和审判。
5. 科林·鲍威尔大使关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演讲案(Colin Powell's Speech on Iraq's WMDs)这个案件发生在2003年,美国时任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在联合国发表了一次演讲,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韩律师代表一些持怀疑态度的议员和学者,指出鲍威尔演讲中的许多事实是虚假的,并质疑了美国政府对伊拉克战争的正当性。
这个案件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9年,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特殊的诈骗案件。
受害者杨某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幽灵”的神秘人物,对方声称自己拥有大量的内部信息,可以预测股票走势。
在“幽灵”的诱导下,杨某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股票交易,结果损失惨重。
此后,杨某多方寻求帮助,却发现“幽灵”犹如幽灵般消失在茫茫网络中。
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警方经过长达十年的侦查,终于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二、案件经过1. 案发初期2009年,杨某在一家投资论坛上结识了一个自称“幽灵”的网络人物。
在“幽灵”的诱导下,杨某开始关注股票市场,并逐渐投入资金进行交易。
起初,杨某在“幽灵”的指导下赚了一些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幽灵”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不准确,股票交易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2. 损失惨重在“幽灵”的误导下,杨某的资金不断缩水,最终损失惨重。
意识到自己被骗的杨某开始寻求帮助,他向警方报案,但警方却因“幽灵”身份不明、案件线索不足等原因,难以展开调查。
3. 十年追凶尽管案件陷入僵局,但杨某并未放弃。
他通过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渠道,持续关注“幽灵”的动向。
在杨某的不懈努力下,警方逐渐掌握了“幽灵”的线索。
经过长达十年的侦查,警方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
4. 犯罪嫌疑人落网2019年,警方在张某的家中将其抓获。
经审讯,张某交代了自己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
原来,张某曾是一名程序员,因沉迷赌博,欠下巨额债务。
为了还债,他开始利用网络实施诈骗,以“幽灵”的身份在网络上寻找受害者。
三、案件启示1. 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这起案件提醒我们,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诱导。
在进行网络投资、交易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避免上当受骗。
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针对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3. 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对于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警方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惩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9年5月28日,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路步行街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命案。
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持刀连续袭击多名路人,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此案震惊了全国,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警方迅速展开侦查,全力追捕凶手。
二、案件侦查1. 现场勘查案发后,上海市公安局迅速派出警力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
现场勘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某使用一把长约30厘米的刀具,连续袭击多名路人。
警方在现场提取了凶器、血迹等物证。
2. 线索排查警方通过调取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录像,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某作案后逃离现场。
警方根据监控录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逃跑方向。
3. 侦查突破在侦查过程中,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某曾在某地出现过。
警方迅速组织警力展开抓捕行动,于5月29日在某地将其抓获。
三、案件审理1. 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陈某某被抓获后,警方迅速将其移交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为陈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2. 法庭审理2010年2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中,陈某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表达了对受害者的悔恨之情。
庭审过程中,受害者家属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3. 一审宣判2010年4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陈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四、案件影响1. 社会影响南京路上“杀人狂魔”案件的发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此案暴露出社会治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相关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 法律影响此案在法律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此案使法律界人士对故意杀人罪的法律适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此案促使立法机关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案件反思1. 社会治安问题南京路上“杀人狂魔”案件的发生,再次警示我们,社会治安问题不容忽视。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会治安的投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专家点评09年十大刑事案件陈同海特大受贿案彰显死刑改革态度与决心☆案情☆1999年至2007年6月,陈同海利用其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9573亿余元。
在其违纪问题被调查期间,陈同海主动交代了办案机关未掌握的上述全部受贿事实,积极退缴全部赃款,并检举他人违法违纪行为。
2009年7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陈同海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点评★作为国企高管腐败案中级别最高、掌管企业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多的一案,陈同海案的查处与严惩,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反贪的决心、坚持适用法律平等原则和遵循法治规则于一体;另一方面,切实贯彻了我国当前减少死刑适用的死刑改革政策。
限制、减少死刑并逐步废止死刑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对刑事法治进步的要求,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落实,也符合国际社会理性抗制犯罪之趋势。
结合中国国情,现阶段应将逐步废止非暴力犯罪死刑提上法治改革的日程,而对于贪污罪、受贿罪这些尚不宜马上废止死刑的非暴力性犯罪,则应通过司法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正因如此,尽管陈同海的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且情节特别严重,已符合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的基本标准,但考虑到其具有法定和酌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判处其死刑并缓期两年执行则更为妥当,同时也充分彰显了我国死刑改革的态度与决心。
开平案主犯在美被判刑开创异地追诉外逃贪官先例☆案情☆2001年10月,中国银行高达数亿美元的银行款项不翼而飞,“开平案”案发。
调查发现,中行广东开平支行前后3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把总额4.8亿余美元的银行资金陆续转移到海外。
2002年12月,余振东在美国洛杉矶被抓获,后被遣返回国并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半年后,“二许”在美国被捕。
2009年5月6日,美国拉斯维加斯联邦法院以洗钱、跨州转运盗窃资金、护照和签证欺诈等罪名,分别判处许超凡和许国俊入狱25年和22年,并勒令退还4.82亿美元的涉案赃款。
★点评★随着美国法院对“二许”的宣判,这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贪污、挪用金额最大的贪官外逃案终于落下帷幕。
开平案是2001年《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生效后,中方向美方提起的第一起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案。
中美双方司法机关在此案的追诉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刑事司法协助,最终使得美国法院判处“二许”重刑,其刑期不但高于同案被遣返回国的余振东,而且也已超出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
作为具有突破性司法意义的典型案例,开平案开创了外逃贪官在国外被审理、宣判的先例,其重大启示在于:反腐必须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过去我国追捕外逃贪官主要采用引渡方式,但引渡条约的签订需要两国进行正式谈判,路漫漫其修远兮,远水往往不解近渴。
目前中国仅与全球31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而对于很多还未缔结双边引渡条约的国家,借鉴“二许”案模式,通过采取刑事司法协助方式将异地追诉作为打击贪官外逃的过渡性策略,明确向公众昭示腐败罪犯的不可脱逃性,使腐败犯罪得不偿失,从而强化刑罚的威慑作用,不可谓不是目前一种灵活的选择。
梁丽捡巨额金首饰案最终处理检验司法者智慧☆案情☆2008年12月9日,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梁丽在工作中“捡”得一箱金饰,价值261万元。
2009年3月12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盗窃罪对梁丽案出具起诉意见书,认为其已涉嫌盗窃罪,且数额特别巨大。
随后,检察机关以涉嫌盗窃罪正式批捕梁丽。
2009年9月10日,梁丽被取保候审。
同月25日,检察机关最终认定梁丽犯盗窃罪的证据不足,其行为构成侵占罪,属“不告不理”的自诉案件。
2009年10月10日,公安机关作出“撤案决定书”,撤销了此案。
同时,东莞金龙珠宝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不会再去追究梁丽的刑事责任。
★点评★从涉嫌盗窃罪面临重刑到属于自诉范围的侵占罪、直至撤案,梁丽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梁丽应否被定罪?情理与法律的碰撞、权力与民情的互动、时代与人心的纠结在这一判断过程中得到了鲜活展现。
梁丽在知悉小纸箱内装的是黄金首饰后,不但没有履行返还失主财物这一义务,反而将黄金首饰带回家中私自占为己有,这一本质上属于民事违法的行为,却成为刑事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对梁丽案的最终处理,不仅关涉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问题,而且事实上也在检验着司法者的智慧。
我们应当注意反思其背后关涉的法理和法律问题,透过典型个案的处理去了解其背后涌动着的生动司法实践,去发现“活”的法。
正是在这种司法实践中,我们的法治观念才得以不断地变革和进步,进而在更深远意义上推动中国法治的发展和完善。
邓玉娇刺杀基层官员案妥善释放民意不满应深思☆案情☆2009年5月10日晚7时许,湖北省巴东县三关镇政府工作人员邓贵大、黄德智等3人,酒后到当地休闲中心“梦幻城”消费。
黄德智误以为包房中的邓玉娇是洗浴区服务员,要求邓玉娇提供异性洗浴服务。
遭到拒绝后,邓贵大将邓玉娇拦住并两次推坐在沙发上,邓玉娇遂拿出一把水果刀起身向邓贵大刺击,致其左颈、左小臂、右胸、右肩受伤;黄德智上前阻止时,邓玉娇又将其刺成轻伤。
后邓贵大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邓玉娇主动拨打110报案。
经鉴定,邓玉娇患精神抑郁症,属部分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009年6月16日,巴东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认定邓玉娇的行为系防卫过当而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其具有防卫过当、自首和限制责任能力等情节而免予处罚。
★点评★此案社会反响强烈,邓玉娇刺死的是一名官员,甚至被誉为“巴东烈女”,可见在老百姓心中,对于官员利用公共权力欺压群众贪污腐败的问题是难以容忍的。
最终的处理结果可谓“大快人心”,但民意的影响并非决定性因素。
从案情分析来看,邓玉娇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属于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具有自首情节,均属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这才是免予处罚的根本原因。
这种既符合法律规定又顺应民意的处理结果可谓双赢。
但我们仍需思考:是否所有同类案件都有同类的命运?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如何处理公众知情权、媒体报道监督与案件侦破需要及司法公正的关系?案件折射了社会底层与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间的矛盾及其对司法的影响,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也可见一斑。
为何在这样的案件中,舆论总是一边倒地倾向于弱者?这恐怕不是简单的一句“弱者总是值得同情”能够解释的。
如何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妥善释放民意的不满,合理引导民意并维护法治,才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保护幼童又不牺牲基本原则☆案情☆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成年妇女袁荣会指使、教唆未成年人刘某某、袁某某采取威胁手段,先后强行将3名幼女、7名少女多次带到家中,由被告人冯支洋等7人嫖宿。
2008年8月15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冯支洋等人抓捕归案,其中冯支洋等5人为公职人员,母明忠为县人大代表。
法院一审判决为:被告人袁荣会构成强迫卖淫罪且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被告人冯支洋等7人嫖宿不满14周岁的幼女并支付嫖资,其行为构成嫖宿幼女罪,依法判处各被告人14年、12年、10年、7年的有期徒刑及相应的剥夺政治权利和罚金。
★点评★一起并不十分复杂的案件因其犯罪人多为公职人员而引发热议。
本案的重点在于强迫卖淫罪,但舆论似乎更关注被判处嫖宿幼女罪、处刑稍轻的几名公职人员,甚至认为定罪不准、量刑太轻,认为应以强奸罪定罪,直至判处死刑,其中缘由包含了对幼弱者的同情、对公职犯罪人的愤恨和对公正司法的渴求。
但从刑法专业角度看,本案的判决是客观公正的。
嫖宿幼女之于强奸幼女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是在双方自愿的卖淫嫖娼过程中发生性行为,如果是,不管主体是谁,都只能认定为嫖宿幼女罪。
本案的判决贯彻了罪刑法定原则和主客观相统一刑事责任原则的要求,体现了对强迫幼女、少女卖淫之犯罪人的严厉惩处和对国家工作人员实施此种恶劣犯罪的适当从重处罚。
幼童容易受到侵害,侵害行为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也较之成年人更为严重,因而需要在刑事政策上给予倾向性保护,但这并不能以牺牲刑法的基本原则为代价。
法大学生杀害老师案为死刑改革提供绝好注脚☆案情☆2008年10月28日晚6时许,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内,23岁的男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向正准备上课的教师程春明的脖子砍去,当场将其砍倒;付成励随后掏出手机向警方报案。
事发后,昌平分局民警赶到现场,将付成励控制并带走。
程春明随即被送往昌平中医院抢救;当晚7时,程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9年10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认定付成励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其有自首情节,且既往表现良好,对其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点评★从付成励作案前对全部后果的深思熟虑、审判过程中又多次表明“不后悔”等情况看,其人身危险性并没有降低,而仅凭几次“三好学生”称号、奖学金或献血证等“表现良好”的“既往”,以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自首情节,付成励逃过了一死,从严格的法律角度讲,未必具有多少说服力。
这些属于法院自由裁量的情节,不仅使得付案的结果徘徊在“杀”与“不杀”的边缘,也给司法公正出了一道难题。
庆幸的是,我国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及少杀、慎杀的司法践行,为法院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为死刑改革提供了一处绝好的注脚。
这样的判决结果,不单给付成励本人留下了生机,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以生动的案例示范在中国社会进行了一场有关死刑问题的刑法教育,使公众能正确理解死刑的适用标准,究竟什么叫做“可杀可不杀”,什么叫做“慎用死刑”,从而有助于培养国民的轻刑心理并降低司法者对死刑的依赖心理。
孙伟铭醉酒肇事案有必要增设“危险驾驶罪”☆案情☆2008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在为亲属祝寿期间大量饮酒。
在酒后驾车送其父母搭乘火车的折返途中,从后面冲撞与其相向行驶的比亚迪轿车车尾部。
其后,孙伟铭继续驾车向前超速行驶,接连造成相撞事故,共造成4死1重伤的严重后果。
经鉴定,孙伟铭案发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毫克/100毫升,属醉酒驾驶。
2009年7月23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孙伟铭提出上诉后,2009年9月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改判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点评★酒驾肇事,触目惊心!究竟是交通肇事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从刑法角度,关键是看行为人的罪过形态。
不可否认,孙伟铭起初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过失心态;但在发生第一次撞击之后,他没有及时停车,而是继续高速行驶,不计后果,听之任之,最终导致惨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