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共7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79
第一讲信息检索概述⏹文献:定义与类型⏹文献检索1检索工具2检索方法3检索途径⏹检索语言(文献排列、检索规律)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书目数据库的使用一、文献文献:记录有信息与知识的一切载体要素:信息知识、载体、符号、记录方式二、文献检索1、定义:将众多的文献按一定规律排列、存储起来,并从中查找出特定需要的文献的全过程。
文献存储是基础文献检索是目的查找:检索工具、方法、途径2、检索工具用来存储和查找文献资料的工具。
按性质与作用分:1线索性检索工具(文献出处和来源)2参考性检索工具(知识资料、所需答案)3全文数据库3、检索方法1)常用法(直接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2)追溯法(扩展法)3)循环法(交替法)4)浏览法4、检索途径文献的外部特征:题名、著者、号码、出版事项文献的内容特征:分类、主题5:检索步骤及要求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2)选择检索工具(3)选择检索方法(4)确定检索途径(5)获取原始文献要求:(1)全面(查全率)(2)准确(查准率)(3)快速(4)灵活三、检索语言(文献排列、检索规律)把文献存储与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沟通起来的人工语言。
1、分类语言将文献资料按学科、事物性质的等级体系加以排列,用分类号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检索语言。
常用: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先组式语言) (1)体系结构:5大部类,22个基本类目(2)标记符号: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字母--大类数字--类目的细分,数字的位数一般代表类目的级别,三位“ ·”例:O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13高等数学O15代数、数论、组合理论O151代数方程论、线性代数O151.1代数方程论O151.2线性代数O151.21矩阵论O151.22行列式论分类号按小数制排列,例:H2、H4、H11、H274(3)常用复分号-33 试验方法与试验设备-43 教材-44 习题、试题及题解-49 普及读物-61 名词术语、词典-62 手册、指南、名录、年表-63 产品目录、产品样本、产品说明书-64 图解、图册、数据、公式第二讲检索工具及相关资源第一讲主要内容⏹文献与文献检索主要内容:文献检索工具、方法与途径文献排列与检索规律:检索语言主要内容:分类语言(中图法)、主题语言(关键词)第二讲主要内容⏹参考工具书的类型与检索⏹不同文献源的界定与检索(线索性工具书与全文数据库)一、参考性工具书1、定义: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资料,并按一定方式(字顺/分类/主题/时序/地序)编排,可直接为读者提供所需答案的工具书。
医学文献检索(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信息素养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又称信息素质、信息教养、资讯素养等,是个人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信息素养概念的进一步的延伸和细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培养和获取:主要由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自身修养三个方面共同完成。
第二节-文献与相关概念一、信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一般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信息的基本特征:可(量度、识别、转换、储存、处理、传递、再生、压缩、利用、共享)二、知识:(信息论角度)是人类大脑中重新组合形成的系列化信息的集合,是基于推理并经过证实的认识。
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三、情报: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四、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一)文献的类型&按时间划分:古代典籍【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现代文献&按照载体不同划分:印刷型、电子型、缩微型、视听型&按发行范围划分(1) 白色文献:完全公开(2) 黑色文献:完全不公开(3)灰色文献:内部交流&按文献级别划分:零次文献(zero-level Literature)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例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书信及各种内部档案等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不公开交流,比较难得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文献。
例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等特点:内容先进、成熟;叙述具体、详尽;数量庞大、分散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又称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性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按一定规则编排而成的文献。
《文献信息检索》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2、如果需要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应该使用(C)检索。
A.分类索引 B.作者索引 C.引文索引 D.主题索引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A.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4、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D)A.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纸张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A.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C.6大部分22个大类D.6大部分26个大类6、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A.倒查法B.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7、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A。
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
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A)A.GB。
B.CB. C。
ZG D.CG9、( D )是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
题录 B。
索引 C。
文摘 D。
目录10、逻辑运算符包括(D)A.逻辑与 B。
逻辑或 C。
逻辑非 D。
A,B和C11、记录是对某一实体的全部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在全文数据库中一条记录相当于(C),在书目数据库中,一条记录相当于()A。
一条文摘,一篇完整的文献 B。
一条文摘,一条题录C.一篇完整的文献,一条题录或文摘 D。
一条题录,一条文摘1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内容特征检索途径有(B)A.机构 B。
篇名/关键词/摘要 C.中文刊名 D.作者13、根据反映新内容的程度从大到小,下列文献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A)A.会议论文,科技期刊,科技报告,科技图书B.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C.科技报告,会议论文,科技图书,科技期刊D.以上都不对14、《中国科研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名人数据库》属于:(B)A。
书目数据库B.指南数据库C。
《医学信息检索教程》复习(研)第一部分信息与信息检索基础1.根据文献的定义判断某一事物是否是文献。
P3文献信息资源是以语言、文字、图像、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特定载体上的信息资源,简称为文献。
分为①印刷型(图书、期刊、特种文献(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报告、技术标准和规范、学位论文)②缩微型(缩微胶卷、缩微胶片、计算机存储载体的输出胶片)③声像型(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影视片、视听光盘)④电子型(数据库、网络文献、印刷型文字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符号、文字、声音等是人体感觉信息的媒介,记录是把知识存附在载体上形成文献的手段。
2.从出版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考虑图书和期刊的区别。
P3图书通常提供比较系统成熟的知识,一般包括专著,教科书,丛书,论文集和参考工具。
期刊是指具有相对固定的刊名、编辑机构及版式装帧的连续出版物。
期刊的内容通常是能够反应学科领域最新的理论,方法,技术的论文、综述、病例报告等。
3.特种文献包括哪几种?电子文献包括哪几种?P3\4特种文献(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科技报告、技术标准和规范、学位论文)电子型(数据库、网络文献、印刷型文字的数字化)4.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定义及举例。
P4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是作者以生产或科研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专著、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学位论文、发明专利等。
二次文献是根据一次文献的内容和外部特征进行加工整序后的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书目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常被视为信息检索工具的主体。
三次文献是对一次和二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编辑而成的文献,如综述、评论、科技动态、进展、指南等。
5.狭义和广义信息检索定义的区别。
P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信息的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是指人们从任何信息系统中高效、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而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或借助于什么样的媒体。
6.按信息检索的对象分类,信息检索可分为哪几类?P6信息检索对象分类: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7.按信息组织的方式分类,信息检索可分为哪几类?P6信息组织方式分类:目录检索、题录检索、文摘检索、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8.目录检索和题录检索有什么区别?P6目录检索是通过目录查询单位出版物的名称,著者,出版事项等文献外表特征的过程,供人们了解出版会收藏机构是否拥有所需图书期刊的出版物的情况。
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的选取、组织、序化等整理与开发后的信息的集合。
2.白色文献——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通过正常渠道可以得到的常规文献。
3.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4.检索策略——就是在分析课题内容实质的基础上,确定检索系统、检索途径和检索词,并科学安排各词之间的位置关系、逻辑联系和查找步骤等。
5.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式中用专门的符号(截词符号)表示检索词某一部分允许有一定词形变化。
6.参考数据库——有时又称为书目数据库,是指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原始来源和属性的数据库。
7.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一般包括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等文献类型。
8.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得学位资格而提交并通过答辩委员会认可的学术性研究论文,它是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的。
9.科技报告——是关于某科研项目或活动的正式报告或记录,多是研究、设计单位或个人以书面形式向提供经费和资助的部门或组织汇报其研究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成果进展情况的报告。
10.电子图书——是指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储在各种磁性或电子介质中,以磁盘、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体形式出版发行,通过计算机或便携式阅读终端进行阅读的一种新型数字化书籍。
11.电子报纸—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是指在排、印、投递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电子化的报纸。
12.参考工具书——是指根据人们的需要,把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或浓缩,并按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以备查阅、参考,用以解决有关事实和数据方面的疑难问题的图书。
13.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的主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提供详尽的事实、数据和统计数字,反映近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向及科学文化进步的年度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