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轮轴滑轮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8
滑轮原理及应用滑轮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实际上是杠杆原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滑轮又称为滑车,是一个轮轴上带有凹槽的圆盘,常用于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
滑轮一般由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塑料或木材。
滑轮原理的基本概念是利用滑轮的凹槽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使得对一个物体施加的力可以更加方便和有效。
滑轮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力的方向改变:滑轮的凹槽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施加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
例如,当我们用手拉动下方的绳子时,滑轮向上移动,但上方的物体却向下移动。
2. 力的大小改变:通过调节绳子的长度,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当绳子长度较长时,拉力较小,而当绳子长度较短时,拉力较大。
滑轮可以通过改变绳子长度来改变力的大小,这是滑轮原理的又一个应用。
3. 作用点的位置改变: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的位置,使得对物体的施力更加方便和有效。
例如,当我们用滑轮吊起一个重物时,我们不需要直接用手提起重物,而是利用滑轮抬升重物。
通过调整滑轮的位置,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施力点,提高工作效率。
滑轮原理在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1. 起重机:起重机是滑轮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
起重机通过多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或滑轮系列来减小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量。
利用起重机,人们可以轻松地将重物提升到较高的位置。
2. 自行车:自行车中的变速器就是利用滑轮原理来改变力的大小。
当自行车骑行在平地上时,我们可以选择较大的档位,使力量传递到轮轴上的力更大,从而使自行车骑行更轻松。
而当遇到上坡时,我们可以选择较小的档位,让力量更集中,通过滑轮原理来增加我们对车轮的力量,助力上坡。
3. 抬水井:在一些农村地区,人们用滑轮来升降水井,称为抬水井。
抬水井利用滑轮原理,通过拉动绳子来提升水井中的水。
通过改变绳子的长度和滑轮的位置,可以调节提升水井的力量和速度。
4. 登山器材:登山器材中常常使用滑轮来减小人们攀登时所需的力量。
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应用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应用简介:简单机械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之一,是指由一个运动部件构成的机械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简单机械中的三个重要原理:杠杆、轮轴和斜面的应用。
通过了解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机械原理。
一、杠杆的应用杠杆是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
它由一个支点、一个力臂和一个阻力臂组成。
杠杆的作用是通过力的作用,在支点处产生转矩,从而使阻力产生平衡。
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梁、锤子和钳子等。
这些工具都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在杠杆的应用中,力的大小和距离的乘积称为力矩。
力矩的大小取决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和为零。
通过调节力的大小或距离,可以实现对杠杆系统的控制。
二、轮轴的应用轮轴是另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原理。
它由一个固定的轴和围绕轴旋转的物体组成。
轮轴的应用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方向的改变,例如齿轮、滑轮和风车等。
这些装置利用轮轴的旋转运动,使力在不同的方向和位置产生作用。
在轮轴的应用中,力的大小和轴的半径之积称为力臂。
通过调节力臂的长度或改变轮轴的比例,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轮轴的机械优势是根据轴和力臂的比例关系,实现对力的放大或减小。
三、斜面的应用斜面是简单机械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重物在高低处之间移动。
斜面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坡道、斜坡和滑道等。
通过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可以实现对物体的移动和控制。
在斜面的应用中,重力作用在斜面上,可以分解成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的两个力。
平行于斜面的力被分解为支持力和摩擦力。
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支持物体的重力;而摩擦力平行于斜面,阻碍物体的滑动。
通过调节斜面的角度和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控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
结论:简单机械原理中的杠杆、轮轴和斜面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应用。
它们通过力的作用和方向的改变,实现了对力的控制和调节。
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机械原理,创造更多的实用工具和设备。
简单机械与机械优势理解杠杆轮轴和滑轮的原理杠杆、轮轴和滑轮是简单机械中常见的几个原理。
它们可以利用力的平衡和转移,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工作和任务。
了解这些原理的机械优势,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逐一介绍杠杆、轮轴和滑轮的原理,并探讨它们在现代机械中的应用。
一、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静力学原理,它可以通过将力和杠杆支点的相对位置合理地配置,实现力的平衡和乘数增益。
杠杆由一个支点、一个力臂和一个负载臂组成。
当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并在支点附近施加,杠杆就开始运动或平衡。
杠杆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F₁ × D₁ = F₂ × D₂其中,F₁和F₂分别表示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D₁和D₂分别表示这两个力距支点的距离。
公式中的乘积相等,意味着力和距离之间有一个平衡条件。
在杠杆上,力的平衡和乘数增益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与负载臂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果力臂较长,力的乘数增益就会更大,也就是能够用较小的力实现更大的效果。
这是杠杆的重要优势之一。
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剪刀就是一个由两个杠杆组成的简单机械。
我们用手掌作为支点,手指用力将剪刀刀口的两个刀片对折,以实现剪切物体的目的。
再比如,钳子也是由两个杠杆组成的简单机械,它可以将手指的力放大,轻松地夹住物体。
二、轮轴的原理轮轴是由一个轮和与轮相连的轴组成的机构。
轮轴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和转移力和扭矩。
通过应用力在轮轴的边缘,我们可以实现较大力的平衡和扭矩的变化。
轮轴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F₁ × R₁ = F₂ × R₂其中,F₁和F₂分别表示作用在轮轴上的两个力,R₁和R₂分别表示这两个力作用的半径。
公式中的乘积相等,意味着力和半径之间有一个平衡条件。
通过轮轴,我们可以利用力的平衡和扭矩的变化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门把手就是一个常见的轮轴应用。
当我们用手握住门把手的边缘并扭动时,扭矩被传递给轮轴和门,从而打开或关闭门。
2023三种四类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CATALOGUE目录•介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四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比较•三种四类简单机械的优缺点分析•提高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的实践意义•研究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的现实意义•结论与展望01介绍简单机械的效率和性能是比较和评估各种机械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机械。
目的和背景简单机械是指由较简单构件组成的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螺旋和轮轴等。
杠杆是指一个固定支撑点上可以绕其旋转的刚性棒,其中支点为杠杆的固定支撑点,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矩为力与力臂的乘积。
滑轮是指一个带轮轴的圆盘,它可以绕其轴线旋转,并可以带动其他物体旋转。
斜面是指一个平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平面,它可以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螺旋是指一个带螺旋槽的圆柱体,它可以用于传递运动和旋转运动。
轮轴是指一个带轮盘的杆件,它可以用于传递运动和旋转运动。
简单机械的定义与分类02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工作中所消耗的能量与所做有用功的比值,通常用希腊字母η表示。
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 W有用 / W总 = W有用 / (W 有用 + W额外)机械效率的定义1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23摩擦力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小摩擦力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摩擦力机械自重越大,需要克服自身重力的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
机械自重构件间的摩擦和空隙会导致能量损失,减小构件间的摩擦和空隙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构件间的摩擦和空隙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优化设计可以减小摩擦力和机械自重,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优化设计定期保养使用高效能材料改进操作方法定期保养可以减小构件间的摩擦和空隙,从而减小能量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使用高效能材料可以减小机械自重,从而减小额外功的消耗,提高机械效率。
改进操作方法可以减小摩擦力和构件间的摩擦和空隙,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03四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比较03等臂杠杆在等臂杠杆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改变移动距离,因此总功也不变。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1.滑轮组知识点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G物+G动)/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2、S=nh(n同上,h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3、绕法:n奇一一起始端在动滑轮、n偶——起始端在定滑轮.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2.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Word文档1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初三物理滑轮组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例如滑轮组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使用滑轮组的目地是为了省力,因为单用定滑轮不能达到省力的效果。
所以一切的问题就在动滑轮上了,可以不用管定滑轮了,简单一点的如果就用一个动滑轮那么它的拉力是物体1/2,但要注意的是绳头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动滑轮两侧共有两扎绳子,照此类推,只要数动滑轮上有几扎绳就行了四扎拉力就是1/4,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绳子固定端Word文档在动滑轮上那么就要多算一扎了。
公式就是,拉方(重力/绳子扎数)+摩擦力,绳头下降或升高的长度二物体上升高度,乘以,绳子扎数。
物理是理科中最难学的,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理解它,每个事物存在都是有道理可循的,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
1. 机械的定义:机械是利用物理原理和物体的运动变化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的装置。
2. 简单机械的种类:包括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线等。
3. 杠杆的原理:杠杆是一种呈杆状的物体,可以围绕一个支点进行旋转。
杠杆的力矩
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4. 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的位置和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一级杠杆、二级
杠杆和三级杠杆。
5. 轮轴的原理:轮轴由一个固定在轴上的轮和轴组成,通过旋转轮的方式使力传递到
轴上。
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6. 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带有凹槽的圆盘,可以将一个力改变为与原来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另一力。
7. 斜面的原理: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面,可以减小物体受重力的影响。
斜面可以减小
物体所需的力量,但增加了力所需的距离。
8. 螺旋线的原理:螺旋线是通过围绕轴旋转的带有斜线的曲线。
螺旋线可以将沿轴方
向的力转化为与轴垂直方向的力。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下册中的一些简单机械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13课撬重物的窍门一、知识点梳理:1、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如开罐头的螺丝刀、修剪花枝的剪刀、拔钉子的羊角锤、压水井等。
4、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这样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如扫帚、理发剪刀、镊子、筷子、食品夹子等。
费力杠杆虽然在使用时比较费力,但是能节省距离,更方便。
5、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这样的杠杆是一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如天平、跷跷板等。
6、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人可调节阻力点(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根据此刻阻力点(秤砣)的位置读出物重。
在称重时,杆秤实为一个省力杠杆。
7、不同的剪刀,被剪物体在剪刀的不同位置,所属杠杆的类型也不同。
8、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前人使用吊杆和撬棍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杠杆原理。
9、为了说明杠杆原理的威力,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1、下面两种抬起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P38)图一图二答:图一这种方法很费力,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讲台。
图二这种方法很省力,只要一个同学就能撬动讲台。
2、这些杠杆类工具中,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费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还要用它?(P39)答:花剪、开罐头的螺丝刀是省力杠杆。
扫帚、理发剪刀、镊子是费力杠杆。
生活中的不省力杠杆,即费力杠杆,并非真正“费力”,用它是为了省距离、更方便。
3、成人坐在哪里,跷跷板另一端的小朋友才能翘起他?(P40)答:成人应尽可能往支点靠近,小朋友才能轻松翘起大人。
4、你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吗?(P40)答: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简单机械的定义
简单机械是指由几个基本零部件组成且能够转换或传输力、运动或能量的设备或装置。
这些基本零部件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线等。
简单机械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能耗低。
它们常被用于提供力的增幅、方向改变、速度转换、力的分配或传输等任务。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简单机械的例子:
1. 杠杆:杠杆是由一个刚性杆件和一个支点组成的。
常见的例子包括手杖、钳子和钳子。
2. 滑轮:滑轮是一个固定在轴上并带有一个或多个凹槽的圆筒体。
通过绕轮轴旋转,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常见的例子包括滑轮组和绳索。
3. 轮轴:轮轴是一个固定在两个支承上的圆柱体。
它被用于支撑和传输力和运动。
常见的例子包括车轮和齿轮。
4. 斜面:斜面是一个平面表面,可以提供力的减小。
常见的例子包括坡道和楼梯。
5. 螺旋线:螺旋线是一个围绕中心点或轴旋转的曲线。
它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者将力和运动传输到螺旋线上。
常见的例子包括螺钉和螺母。
通过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们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它们是工程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基本工具。
简单机械原理简介:简单机械是指那些由一个或几个部件组成的,主要用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或者改变力的作用点、力的传递方式的机器。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原理: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
一、杠杆原理杠杆是利用支点系,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者改变力的作用点的装置。
杠杆的基本原理是力矩平衡原理,即在平衡的情况下,杠杆两边所产生的力矩相等。
杠杆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多级杠杆。
一级杠杆的典型例子是平衡杆和剪刀,通过改变施加力的位置来改变力的作用点。
二级杠杆的典型例子是推杆和挡杆,通过改变支点位置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
多级杠杆则是由多个杠杆组合而成的复杂结构。
二、轮轴原理轮轴是由轮和轴构成的,是一种利用轮子和轴的组合结构。
轮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轮平衡力和改变力的方向,实现力的传递和工作的。
轮轴可以分为正向轮轴和反向轮轴。
正向轮轴是指轮子的直径大于轴的直径,可以让力的作用点向轮子端移动,增加力的作用效果。
反向轮轴则是指轴的直径大于轮子的直径,可以使得力的作用点向轴的一边移动,减小力的作用效果。
三、滑轮原理滑轮是由轮和滑轮架组成的,是一种利用滑轮的移动来改变力的作用点的装置。
滑轮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在滑轮静止或平衡的情况下,输入和输出端的力是相等的。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
固定滑轮是指滑轮架固定不动,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移动滑轮则是指滑轮架可以移动,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
滑轮的数量越多,可以改变的力的方向越多。
四、斜面原理斜面是由斜面面板构成的,是一种利用斜面的倾斜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装置。
斜面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在斜面平衡的情况下,施加在斜面上的力会被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两个分力。
斜面可以分为直角斜面和倾斜斜面。
直角斜面是指斜面的角度为90度,可以将作用力垂直方向的力分解为平行方向力和垂直方向力。
倾斜斜面则是指斜面的角度小于90度,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减小力的大小。
结论:简单机械原理涉及了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知识点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原理。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3.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
4.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杠杆有(3)个点。
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5.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6.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省力杠杆——开瓶器、裁纸刀、核桃钳、老虎钳、园林剪、羊角钉锤等;费力杠杠——手术剪、镊子、筷子、钓鱼竿、火钳、理发剪刀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7.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①如果两边只挂在一个点上,只要两边挂的钩码数与它离支点的格数相乘的积相等就行。
②如果挂1个点以上,杠杆尺两边各个点上的钩码数和格数的乘积的和要相等。
左边【2×2=4】【右边1×4=4】左边【2×1+1×1=3】右边【1×3=3】8.“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秤砣到提绳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远远大于称重物处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形成一个省力杠杆。
9.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10.阿基米德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简单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受力、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简单机械是机械原理中最基本的部分,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力量的转换和增加。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原理,包括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
一、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通过杠杆的配重原理来实现力量的转换和增加。
杠杆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通过调整两个力臂的长度,可以改变输入力和输出力之间的比例。
根据杠杆原理,输入力和输出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 × d1 = F2 × d2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输入力和输出力,d1和d2分别代表对应力的力臂长度。
二、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通过轮轴的旋转运动来实现力量的转换和传递。
在轮轴系统中,输入力通过轮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力。
轮轴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输入力作用在轮上,输出力则作用在轴上。
根据轮轴原理,输入力和输出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 ÷ F2 = r2 ÷ r1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输入力和输出力,r1和r2分别代表对应力的臂长半径。
三、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通过滑轮的旋转运动来实现力量的改变和传递。
滑轮由一个轮和一个绳组成,输入力作用在绳上,输出力则由绳传递给其他物体。
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可以实现力量的增加或减少。
滑轮原理符合以下公式:F1 ÷ F2 = n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输入力和输出力,n代表滑轮的数量。
四、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通过斜坡的倾斜角度来实现力量的改变和传递。
当物体沿着斜面上升时,斜面可以减少需要施加的垂直力量,但增加必须施加的水平力量。
斜面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 ÷ F2 = l ÷ h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垂直方向的力量,l代表斜面的长度,h代表斜面的高度。
综上所述,简单机械原理包括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
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实现力量的转换和增加,从而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实际工程中。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人力机械之一,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在自行车中主要运用的是杠杆和轮轴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自行车上简单机械.一、自行车中的杠杆1.自行车的闸把.如图1-1所示为闸把未工作时的实物图,当我们刹车时(如图1-2),会抓住闸把的A点,施加动力,闸把将绕着O点转动,并与固定部分分开.B处为刹车线,刹车线会对闸把施以阻力.将其简化成杠杆示意图,可以发现闸把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那它就是一个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从而起到较好的刹车效果.2.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闸钳.如图2-1所示为闸钳的实物图.当我们抓紧闸把(如图2-2),刹车线将拉动A点,对于闸钳来说是动力,闸钳将绕O点转动,刹车皮B将被压在轮毂上,车轮对闸钳的力为阻力.通过杠杆示意图,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动力臂也是大于阻力臂的,这个闸钳也是一个省力杠杆.3.自行车的支撑架.人们骑自行车到达目的地后,经常会把支撑架撑起,将车停放下来,而这个支撑架也是一个杠杆.如图3所示,如果想把自行车停稳,我们在A点用力即为动力,弹簧的拉力为阻力,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个支撑架是一个省力杠杆,让我们能更省力地将自行车停稳.二、自行车中的轮轴1.车把(如图4-1)相当于一个轮轴(如图4-2),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当我们想要改变行驶的方向时,会在车把上施加一个力,即在轮上施加动力,此时前轴对车把的力为阻力,作用在轴上,由于R大于r,动力就小于阻力,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运动方向和平衡.2.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如图5-1所示,它们组成了简单机械中的轮轴,脚蹬相当于轮,花盘齿轮相当于轴.图5-2是脚蹬与花盘齿轮组成的轮轴示意图.脚蹬(轮的半径为R)花盘齿轮(轴的半径为r),动力F1是人脚对脚蹬的作用力,作用在轮的边缘上.阻力是链条对花盘齿轮的拉力,作用在轴的边缘上.因为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的半径,这个就是省力轮轴,也就是骑自行车感到省力的原因.3.自行车后轴上的小齿轮和后轮(图6-1).图6-2是后轮与小齿轮组成的轮轴示意图.动力F1是链条对小齿轮(半径为r)的拉力.阻力F2是后轮(半径为R)前进时受到的阻力,作用在轮的边缘上.由后轮的半径大于小齿轮的半径可知,这个就是费力轮轴.但是由于小齿轮每转一圈,后轮也转一圈,而后轮的半径远大于齿轮的半径,这就使小齿轮每转一圈,后轮通过的距离增加了许多.又因为大齿轮转动一圈,小齿轮要转好几圈.所以脚踏一圈,大齿轮转一圈,这样大大地增加了自行车通过的距离,这就是骑自行车快捷的原因.其实自行车之所以这么快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前链轮和小齿轮(俗称飞轮)的齿数比(图7),我们以市场上较多的变速自行车为例.例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为66cm.自行车上的“最低”齿数配比可以是前链轮22齿,后轮30齿.这意味着齿数比n为0.73比1.每蹬一圈,后轮将转动0.73圈.也就是说,每蹬一圈,自行车将前进大约1.5m(s=πdn);如果每分钟蹬60圈,则速度约为5.4km/h.自行车上的“最高”齿数配比可以是前链轮44齿,后轮11齿.这时的齿数比为4比1.如果车轮直径为66cm,则每蹬一圈自行车前进8.3m.如果每分钟蹬60圈,自行车的速度将达到30km/h.如果将蹬车的速率加倍到每分钟120圈,则自行车的最高速度可达60km/h.5.4km /h到60km/h是一个弹性很大的速度范围,自行车可以非常缓慢地爬上陡峭山坡,也可以像汽车一样风驰电掣!这就是自行车中齿轮的作用.三、自行车上的摩擦1.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外胎上的花纹(图8-1)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图8-2),也是为了适应凹凸不平的道路.2.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钢珠(图9),这些滚动钢珠可以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以减小摩擦阻力,从而使人们在骑车时减小阻力.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3.车把:自行车车把一般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另外车外胎、蹬板套、闸把套等也是如此(图10).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以迅速停止.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四、自行车中的其他物理知识1.自行车的车架(图11)一般都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管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还采用低合金钢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图12).2.为了使人座在座垫上舒服点,座垫呈马鞍形(图13),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自行车有很多种类,包括普通自行车、场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速降自行车、旅行自行车、越野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等,这些自行车大体结构是一样的,只是在某些部件上作出了改良,使之适合不同的场地,让人们骑行更省力,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