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比较分析_基于Ohlson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137.41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作者:徐美华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5年第20期徐美华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也得到一些改善。
在新会计准则中相关性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可以说表现出与可靠性持平的地位。
因此,随着这一准则的颁布,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进一步讲就是在更加完备和适合经济市场的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
但具体哪些方面相关性明显提高还需要进一步根据实验数据探讨。
本文通过了解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内涵和满足要求,以及之前的会计准则,有针对性地简单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240-01新会计准则是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市场和会计信息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际会计准则而提出的。
因此这些准则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也有积极影响,通过有关数据显示,新会计准则发布后,会计盈余、净资产等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之前相比都有一些成效,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明显提高,不仅如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会计盈余的基础上还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增量信息。
一、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内涵和要求所谓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就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完整准确,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保证信息有其实际意义,使其对企业过去的运营情况和当前的处境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作出预测,进而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认真分析后做出有效恰当的决策,避免因策略失误造成财政损失。
会计信息是否有价值主要就是看其是否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是否给使用者提供有力的依据,对提高决策水平有所帮助。
相关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有评价功能,还应该体现其预测功能,让使用者尽可能多的掌握企业实际资金和发展情况,进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Ohlson模型
李娜;王静敏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基于价值创造的视角,剩余收益法是最适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剩余收益法的Ohlson(1995)模型从理论演进和基本思想来分析,既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又有很强的适用性。
本文分析了在剩余收益法下采取Ohlson(1995)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李娜;王静敏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长春13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1
【相关文献】
1.基于价值创造和管理角度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 [J], 郝建红
2.物流企业价值实证分析-基于Feltham_ohlson视角 [J], 郑梦菲
3.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内在价值评估方法--Faltham-Ohlson估价模型的拓展分析[J], 郭艳霞;徐文学
4.改进Ohlson模型在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J], 赵欢
5.小微电商企业价值创造评估方法选择与评价 [J], 徐慧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王小力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8)002
【摘要】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使用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剩余收益模型为基础对会计盈余和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进一步计算准则实施后不同会计信息的偏相关系数,检验了二者的增量贡献.实证结果显示,新准则实施使盈余信息和净资产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均得到提高,但相关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盈余信息,净资产信息的贡献度相对较小.
【总页数】6页(P106-110,116)
【作者】王小力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科技大学审计室,北
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新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效果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程柯
2.论新会计制度准则对会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角度
[J], 刘琳
3.论新会计制度准则对会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角度[J], 刘琳
4.所得税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J], 张旋; 池宪平
5.负商誉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 [J], 王思维;程小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则变更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摘要】文章根据Olson&Feltham权益估价经典模型,对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5年(2002—2011年)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是影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因素。
文章对新准则实施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价值相关性;房地产一、引言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
”1998年,我国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旨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但由于当时我国资本市场及会计制度尚不完善,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2001年修订会计准则时弃用公允价值,直至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在38项具体准则中18个准则都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即为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作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更加强调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作出有关的经济决策,是财务会计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取决于其预测价值。
为了验证新会计准则实施是否有助于房地产企业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选取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前后5年(2002—2011年)的数据对资本市场上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进行检验。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二)模型选择(三)样本选择(四)描述性统计表1列示了模型中三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股票价格最大值、最小值与均值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均值由6.13增长至9.92,最小值由0.76增至1.93,最大值由43.32增至69.50,离散程度由3.97增至7.75;每股净资产最大值、最小值与均值同样呈现出上升趋势,均值由2.20增长至2.89元,同时波动幅度略有增大但总体离散程度不大;每股收益均值由-0.04转正为0.32,最大最小值显著提升且标准差降低,说明房地产企业整体盈利性增强。
论述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作者:王晶洁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09期【摘要】会计信息能否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关系到报表使用者能否通过会计报表的信息作出较为合理的经济决策,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对报表使用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梳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在新旧准则下主要差异的基础上,分析新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对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一、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在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主要差异分析新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相关性方面,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在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对相关资产和债务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早已存在的容,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和相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是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表现之一,也是提升新准则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措施,降低了具有公允价值属性的资产和负债的会计信息与真实信息之间的差异;其次是对资产差值的转回重新进行了规定,在新准则中要求资产差值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
在旧准则中,资产差值允许转回成了很多单位操纵会计利润的重要方式,通过有计划的对资产进行减值和转回资产减值损失,操纵财务报表上的资产信息,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转回进行了限制,使通过资产减值操作企业利润的情况得到了遏制,提升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最后,在新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在原材料价格变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将当期的利润调整到后期,也可以调减后期的会计利润,调增当期的会计利润,存在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可能,新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后,能避免相关企业通过后进先出法调节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增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积极影响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进一步限制了利润操纵行为。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探析作者:凌涛来源:《财税月刊》2018年第07期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是符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国际化需求的产物,同时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了重要的管理体系,让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所以,对于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研究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反映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或潜在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调整。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一直关注的是会计信息的价值与可靠性,重点强调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企业和使用者的投资需求与决策需求。
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出现提升了会计信息价值的相关性,可以让企业判断未来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并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让企业的会计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剖析1.决策体系的变化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成的基本结果,而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反映的是受委托者的责任履行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计价与管理模式更倾向于成本计量模式,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企业的决策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资产状况与运营状况展开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收益与发展情况进行预估。
我国从2007年就已经开始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不仅可以反映企业决策层的职责落实情况,也能体现决策价值与决策体系的变化[1]。
2.收入与费用的变化对于企业收益的判断,一般会通过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即利润与净资产之间的差异。
所以企业的资产价值提升时,也说明了负债价值的减少。
按照收入和费用的观念,会计工作应该在产生收益后再进行计算。
3.资产负债地位的确定新准则的出现更加注重资产的计算与资产负债的核心地位。
由于企业在发展阶段中投入的资金与费用会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经济利益,在后续的开发阶段中,企业也有了明确的受益对象,即商业活动行为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信息来对利益变化情况展开预测。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也为了会计准则自身的完善,我国在2007年的时候开始施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就会计准则差别明显。
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对于会计实务而言意义重大,其本身对于会计信息价值的影响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当然影响是两方面的,虽然新的会计准则具有正面价值,但是其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
为了更好的发挥新会计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积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一、价值相关性分析所谓的价值相关性在会计领域中主要指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进行决策和判断的特性。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领导进行经济决策的时候往往需要利用一种最佳方法来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需要不断的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找到最优的方案作为日后的行为标准。
会计相关性的突出作用就是在决策者进行最佳方案甄选的时候进行干扰因素的排除,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帮助,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必须要牢牢把握历史信息和现实信息,因为这两方面的信息会帮助决策者做出最正确的抉择。
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价值的相关性可以实现综合数据价值的掌握。
下图为数据价值相关示意图。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的正面价值1.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就上市公司提供的两个要素的相关性会有更加具体的要求。
换言之就是在财务工作中,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和经济决策这两方面的相关性,要更加的重视在经济决策中财务报告的作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的会计准则做出了企业的财务报表所涉及的信息和企业的现金流方面的信息要有相关性的要求,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规定,是为了提供给企业的经济决策者更加有利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帮助,企业经济决策将更加的准确,这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效果。
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否对于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企业经营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是指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现状的反映,如果会计信息能够如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那么会计信息比较可靠,反之,会计信息就失去了可靠性。
新旧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我国财政部综合考虑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后,为顺应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于2006年2月15日重新规范了企业的会计行为,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按照要求,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这次改革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向资本市场传达价值信号,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
理论上对这方面的研究的学者较多,但实证研究还停步于初期,但评价会计准则改革的经济后果,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分析。
所以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结合上司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与股票价格对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来验证新会计准则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具体分析方法是基于ohlson的价格模型,通过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2006年到2010年上半年财务报表中的三张主表的财务数据与股价的关系来研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首先找出最能代表股票市场与财务报表信息相对应的财务指标,其次检验各个指标与股票价格之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大小,再次通过对新旧准则下的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是否比旧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相关性更强;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各年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是否逐年增强,是否达到了新会计准则的既定目标。
最后结合分析的结果来总结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
目前,我国学者对单独的利润表(即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比较多,而且结论基本一致,对单独的资产负债表(即净资产)或单独的现金流量表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但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从整体上研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还很少见,这也正是本文创新之处。
本文意在研究在会计准则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三大会计报表中最能表现会计信息与股票市场相对应的财务指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希望能够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相关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现状,以及新准则实施后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发现,新准则的实施提升了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相关性,对企业的决策和经营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新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我国、实施、影响、研究、分析、因素、提升、企业、结论、展望、未来、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对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时的参考意义和预测效果。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信息披露不足以满足各方需求,导致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提升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中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对会计信息质量、透明度和可比性的影响。
2. 探讨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现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了解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 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我国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各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企业治理结构等因素,并分析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5. 探讨价值相关性提升对企业的影响:分析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对企业经营决策、投资者决策等方面的影响,为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第一篇: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
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
关键词:新旧会计准则比较0 引言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
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
1 修订的原因 1.1 从基本准则在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看,修订更新基本准则是与现行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内容保持协调一致的迫切需要。
旧基本准则颁布于1992年。
十几年来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法规体系中国家法层次的《会计法》已于1999年被修订。
2000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行政法规。
这些新法律法规体现了新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的新标准。
会计准则作为部门规章必须依据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的规定,因而迫切需要修订相关内容。
1.2 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统驭性地位决定必须对其修订。
新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组成。
基本准则是“纲”,是“准则的准则”,在准则体系中其统驭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各项具体准则建立的指导性原则,而且是调整企业会计行为的普遍性规范。
旧基本准则无法实现其引领作用,必须对其修订。
2 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2.1 新基本准则与旧基本准则的比较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
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处理和披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分析新准则在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促进信息使用者决策效率、增强企业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出相关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进行概述,包括会计要素的定义、计量属性的调整、信息披露要求的增强等方面。
随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对新会计准则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剖析。
本文还将就如何在新会计准则框架下更好地提升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加强企业治理、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投资者等各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新会计准则概述新会计准则,作为一套更加完善、透明的财务报告准则,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这套准则的推出,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清晰、可比的财务信息。
新会计准则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它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遵循严格的会计原则和规定,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这一变化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更加透明,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新会计准则注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通过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核算方法,新会计准则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更加可比。
相关性视角下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西安710005)2007年实施以来,新会计准则走过了近5年多的历程,其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良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具体分析了会计信息相关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相关性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期望借此加深大家对新会计准则的新认识。
标签: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相关性;影响继1993年中国会计制度体系改革之后,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按照安排,自2007年1月1日起该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与上次会计准则发布相比较,新准则的发布和实际实施中间间隔的时间相对较长,这是区别于以往的准则变动之处。
这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变化较大,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基础上对会计相关条款完善步骤的新发展。
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与国际惯例一致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其是我国会计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该会计准则在成为我国企业共同遵守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对我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会计披露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对我国的监管当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分析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会计信息相关性特征所谓相关性,包含数学上的与经济上以及社会上的范畴。
本文仅仅就会计上提到的相关性与大家做一探讨。
会计上的相关性指的是有利于提高人们决策与判断能力的一种特性。
企业决策者进行相关的经济决策时,均需要寻找最优方案以达到经营、投资及决策的最优效果。
从“差别”当中挑选出理想的方案,作为未来行动的依据是需要使用者去分析、比较和评价的。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引导决策者从众多的干扰因素中抽离出本质的东西,有助于决策的信息,找出该信息与其他信息的本质区别,使得该区别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完成企业的任务,该决策过程往往存在于企业管理者们对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问题面临着抉择中。
会计准则改革、信息准确度与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引言:会计准则作为财务报告的基础,对于信息准确度和可比性具有重要影响。
会计准则的改革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于财务信息的理解和信心。
本文通过对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进行分析,探讨会计准则改革与信息准确度及其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1. 中国会计准则改革背景中国会计准则改革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会计准则改革逐步成为推动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国际化的重要领域。
主要改革内容包括收入确认、资产计价、风险披露等方面的调整,旨在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可靠性和可比性。
2. 会计准则改革对信息准确度的影响会计准则改革通过制定更加规范、准确的会计处理办法,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准确度。
首先,准确的会计准则能够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避免了信息的错误和虚假导致的不准确性。
其次,准确的会计准则能够有效地披露风险信息,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内容丰富度和透明度。
最后,准确的会计准则能够规范企业的会计期间、会计政策等方面的选择,保证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会计准则改革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探讨会计准则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评估能力。
经过会计准则改革后,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可信,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而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的判断和评估能力。
研究表明,财务报告的信息准确度与企业的价值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即信息准确度提高了金融市场对企业价值的理解和评估。
此外,准确的财务报告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确定性,提高投资者对企业股价的理性评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
4. 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显示,改革后的会计准则确实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质量。
首先,改革后的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收入被确认的条件和时点,准确反映了企业的营业收入情况。
摘要:本文以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我国新会计准则广泛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一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成为资本市场参与者和会计学术研究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比较分析了会计准则改革前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发现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并没有显著提高。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因会计准则改革而产生的投资者信息准确度调整,不仅直接影响了公司资本成本,而且显著改变了新会计准则的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
本文首次从实证的角度表明,会计准则改革存在暂时性成本,会削弱公允价值下盈利信息应有的作用,评价会计准则改革的经济后果,需要更长期的观察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探讨会计准则变迁的经济后果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会计准则改革信息准确度价值相关性一、引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开始执行。
作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措施,新准则广泛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此次会计准则改革为中国公司走向全球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2008年11月14日,欧盟证券委员会决定,自2009~2011年底前的过渡期内,中国企业在欧洲上市时可直接使用中国会计准则,不需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
这是国际资本市场首次正式接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赴欧盟上市的成本。
另一方面,此次会计准则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经济效率,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呢?公允价值下的会计利润信息是否更具有价值相关性,长期以来都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
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Barth et al.,1998;Nelson ,1996;Eccher et al.,1996),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①,即当公司通过附注方式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时,公允价值信息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新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效果分析——基于双重差
分模型的估计
程柯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本文以中国同时发行A、B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相关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经验证据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显著增加。
本文的发现为中国会计准则改革必要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了会计政策经济后果假说,本文也为关于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总页数】2页(PI0033-I0034)
【作者】程柯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3
【相关文献】
1.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小力
2.价值相关性视角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价值及影响分析 [J], 赵梓汐;黄秋菊
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基于《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准则》修订前后的比较 [J], 贺春桃;张华
4.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基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修订前后的比较 [J], 贺春桃;张华
5.会计准则的IFRS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基于B-S分项的价值相关性检验 [J], 顾水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