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赶紧收藏!
- 格式:pdf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0
诗词鉴赏答题模板篇一: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式一览表12345篇二: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 (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一般答题模板
1、本诗歌的主题观点是什么?你认为这种观点有何值得
借鉴之处?
2、你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解释。
答题步骤】
1)先确定诗歌的主题观点,并简要解释;
2)再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诗歌进行评价,并结合诗句解
释自己的看法。
答题模板】
这首诗歌的主题观点是……,这种观点……(简要解释)。
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借鉴,因为……(个人观点)。
同时,我对这首诗的评价是……(个人评价),其中的诗句……(诗句解释)。
本文是一篇指导如何进行诗歌赏析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诗眼的概念,指出它是诗句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个字或词语。
接着,文章提供了三个设问示例,分别是关于诗眼、语言风格和诗歌意象的问题。
对于每个问题,文章都提供了答题步骤和答题模板,以供读者参考。
对于诗眼的赏析,文章提出了三个步骤:找到诗眼字或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明确答题方向。
在答题模板中,文章要求考生表述诗眼的意思、修辞手法、景象描写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对于语言风格的赏析,文章要求考生用形容词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然后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最后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答题模板中,文章要求考生写出诗歌的语言特色、主要内容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总之,本文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进行诗歌赏析,对于初学者或者希望提高自己赏析能力的读者来说,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一、分析形象【提问方式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答题模板
一、诗歌名称及作者。
(在这里填写诗歌的名称和作者)。
二、诗歌背景介绍。
(在这里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等)。
三、诗歌内容概要。
(在这里概括性地介绍诗歌的内容,包括主题、情感表达等)。
四、诗歌语言特点分析。
(在这里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
五、诗歌意境赏析。
(在这里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赏析,包括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情感表达等)。
六、诗歌艺术特点评析。
(在这里对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评析,包括结构、节奏、韵律等)。
七、诗歌赏析示例。
(在这里举例分析诗歌的具体语言、意境、艺术特点等)。
八、诗歌赏析体会。
(在这里谈谈自己对诗歌的赏析体会,包括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等)。
九、诗歌赏析题目拓展。
(在这里提出一些关于诗歌赏析的拓展题目,可以是与诗歌主题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与诗歌创作、传播等相关的问题)。
十、诗歌赏析答题模板总结。
(在这里对整篇文档进行总结,简要概括诗歌赏析的要点和方法)。
以上就是诗歌赏析答题模板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在进行诗歌赏析时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进步,文思泉涌,赏析诗歌,感悟人生。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反套路题型增分技巧【增分意识】1.得分意识。
考生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每一个作答环节都必须臻善臻美,力求选择题满分,主观题得高分!2.草稿意识。
不是只有数理化学科才打草稿,语文的主观题作答一定要有草稿纸上书写作答的意识,甚至养成良好使用草稿纸的习惯。
3.再创造的意识。
诗人的作品是第一次创造,我们的鉴赏是第二次创造,更具有个性色彩,真正体现了“千个读者,千个哈姆雷特”。
主观题作答不是机械地写一堆文字,而是运用技法,能动地再创造。
写出自己的感受、体悟,要有强烈地角色代入感——我不仅是考生,我就是诗人,我是审美再创的作者。
4.揣摩命题意图的意识。
试题上的诗歌鉴赏,不是平素的品读赏玩,是有使命感的,要完成命题人的问题设置,要多得分。
必须要养成揣摩意图的意识,这个题考我诗歌鉴赏哪一个知识点,命题者的导向是什么,他的答案拟制有什么内在的规律和特点。
这些东西需要老师经常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作答的硬核素养。
【增分技巧】1.熟记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及历代名家的诗歌风格特点,体现作答的专业性。
2.鉴赏流程:(一“读”二“看”三“思”四“答”)。
一“读”:诗词都比较简练含蓄,文字量不多,所以需要细细地读诗词文本,不要遗漏。
二“看”: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看标题,知晓写的什么内容,是赠别诗、思乡诗,还是咏物抒怀、托物言志?接着“看”作者,知名的诗人,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积淀了解他的生平、情感倾向,不知名的作家往往有相应的注释,不要遗漏,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
然后,“看”注释,诗人的现在处境怎样,被贬谪了吗?看用了什么典故?为什么要用这个典故?紧接着,“看”命题老师的题设,明确考点和答题方向。
最后,“看”题号后的分数,真正做到,看分作答,看分赋点。
比如本题总分六分,习惯上要切分成三个及三个以上的要点;如果是四分,两个要点足矣。
三“思”,之所以称为“三思”,第一个原因是第三个流程,第二个原因是提醒考生“三思而后作答”,这个环节在草稿纸上快速进行,具体思考的内容:考点及相应的术语是什么?文本是如何表现的?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这样一看,显然就是“三思”。
古诗词鉴赏万能答题模板,考前快看!(建议收藏)古诗词鉴赏万能答题模板,值得家长打印给孩子学习!角度设问示例答题步骤答题范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 诗句内容+表达情感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③再作用分析(1)本诗在描与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 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公式】同上抒情方式1 •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①先确疋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藉、淋漓尽致等。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最新版)目录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1.诗歌形象类题目2.诗歌语言类题目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正文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在诗歌鉴赏的题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诗歌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等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诗歌语言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结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中描绘的形象步骤二:分析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步骤二:分析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步骤二:分析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步骤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诗歌鉴赏的题型概述和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分析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提问方式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二、分析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提问方式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⑵联想和想象⑶对比。
⑷白描。
修辞手法⑴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⑵比喻。
⑶拟人。
(4)夸张。
⑸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2、结合诗句解释手法(具体)3、分析表达效果(具体)三、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一般提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点明语言特色(明确,简练)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具体)3、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具体)答题套路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如(),这种风格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知识点+答题模板汇总一、中心词后置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应该是“晴川汉阳树历历,芳草鹦鹉洲萋萋”。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二、宾语前置①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应为香雾湿云鬓,清辉寒玉臂。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应为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三、主宾换位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应为林暗风惊草。
②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为可怜门户生光彩。
③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剩下的香稻粒,是鹦鹉吃剩下的,即使碧梧枝老,也是凤凰所栖)。
④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应为黄花报霜信。
四、定语后置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应为锦官城花重。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应为一月夜飞度镜湖。
③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应为夕贬潮州八千路。
五、省略句同时介宾短语后置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应为桃花依旧于春风笑。
②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应为一日江楼于翠微坐。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应为永忆江湖于白发归。
六、动词后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应为黄河流入海。
七、平仄律诗上句尾字为仄声,下句尾字为平声,因为平仄的限制,有时候会调整语序,使诗句既符合平仄,又具有韵味,更加生动别致。
词牌也有自己的词谱,词中的语序也会有调整。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为目欲穷千里。
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为应笑我多情。
③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应为旧时淮水东边月。
八、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①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软和轻都是使动用法,使一江水软,使九子山轻。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是使动用法,使江南岸绿。
③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惊和泣都是使动用法,使风雨惊骇,使鬼神哭泣。
④叶上初阳干宿雨:干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宿雨变干,引申为晒干。
2.名词作动词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锦帽貂裘指戴锦帽,穿貂裘。
诗歌鉴赏一、意象题【提问方式】(1)诗歌中……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2)诗人为什么要写……意象?【答题技巧】①结合诗句,指出意象的特征。
②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①诗人描绘出该意象……的特点;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二、意境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题技巧】①列举诗歌中的意象;②根据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的画面;③点明景物营造出的氛围特点,通常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答题模板】①这首诗通过……等意象(列举意象);②构成了一幅……的画面(描述画面);③营造了……的氛围(概括氛围)。
三、情感概括题【提问方式】(1)结合全诗,概括诗人的情感;(2)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哪些情感?【答题技巧】①逐句概括诗人的情感,尽量讲清每种情感的基调与缘由。
②归并整理,形成最终答案。
【答题模板】①对……的……之情;②对……的……之情;③对……的……之情。
(分点列举)四、情感分析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表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答题技巧】①指出诗人使用的手法。
②描述意境,或概括相关的诗句内容。
③概括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板】①诗人使用了……的手法(指出手法);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描述意境,或概括诗句内容);③借此表达出诗人对……的……之情(概括情感)。
五、人物形象概括题【提问方式】(1)请概括抒情主人公/XX人物的形象。
(2)这首诗塑造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诗中XX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题技巧】①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分别用自己的话描述相关内容,佐证相关特点。
【答题模板】①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②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③他是一个……的人,从……可以看出。
(分点列举)六、人物塑造方法题【提问方式】(1)诗人使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XX的形象?(2)诗人是如何塑造XX形象的?【答题技巧】①指出诗人塑造人物时使用的手法(包括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也包括侧面描写:其他人物的正衬或反衬、环境的烘托等);②用自己的话描述手法对应的具体内容,并概括由此体现出的人物特点。
1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高考语文答题模版高考语文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类1.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2. 答题模式:手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情感表达。
3. 答题示例:(1)《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潜入夜”“润物”则是拟人化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小雨润物与草色遥看近却无相对比,突出了雨的细小和滋润程度,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类1. 提问方式: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2.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
3. 答题示例:(1)《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段文字表达了李密对祖母的孝敬和报答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不能离开祖母的原因。
(2)《六国论》中“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而北。
各以其所取者,入秦而求天下之利。
”这段文字表达了六国对秦国的掠夺和依赖,同时也揭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类1. 提问方式: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
3. 答题示例:(1)《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烦躁和不安,同时也为下文描写荷塘月色做了铺垫。
(2)《故都的秋》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四、作文类1. 写作要求:审题准确、立意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2. 写作步骤: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写作成文。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技能【导语】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怎么得高分?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答题技能,供参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技能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域。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画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写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建的氛围特点。
一样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适优美、雄壮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对出为何而“感伤”。
【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走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画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扼要分析。
【答题示例】此诗描画了一派美丽的早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终止奔走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情(步骤三)。
分析表达技能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提问方式一样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能。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成效?)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象(3)对照。
(4)白描。
修辞手法(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