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1)

一、常用液压软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 (1)

1、常用液压软管标准: (1)

2、液压胶管的几点注意事项: (2)

3、胶管在装卸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2)

4、软管贮存: (3)

5、液压软管安装要点: (3)

二、常用液压钢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 (4)

1、焊接式管接头 (4)

2、直通焊接管接头各部分零件标准(图4): (4)

3、安装要点: (4)

4、焊接式管接头技术要求: (5)

5、直通焊接管接头体坡口标准(表1)(图5): (5)

6、直通焊接管接头接管坡口标准(表2)(图6): (6)

三、液压胶管管径、层数与工作压力关系(表3): (7)

四、液压钢管公称通径、外径、壁厚及工作压力关系(表四): (8)

五、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 (9)

六、配管 (14)

常用液压软、硬管选取、安装参考作业指导书

一、常用液压软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

1、常用液压软管标准:

1)A型液压软管标准GB/T9065.1-1988(图1)

2)B型液压软管标准GB/T9065.2-1988(图2)

3)C型液压软管标准GB/T9065.3-1988(图3)

4)钢丝编织液压软管的标准为:DIN EN 853、SAE J517、GB/T 3683-2011、ISO1436。

(图1)

(图2)

(图3)

2、液压胶管的几点注意事项:

1)、胶管及胶管总成只能用于输送所设计的物料,否则会减少使用寿命或失效。2)、正确使用胶管的长度,胶管在高的压力下长度发生变化(-4%-+2%)以及机械运动引起的长度变化。

3)、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超过设计工作压力的压力(包括冲击压力)下使用。4)、胶管及胶管总成所输送的介质温度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40℃-+120℃,否则会减少使用寿命。

5)、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小于胶管最小弯曲半径下使用,避免在靠近管接头处发生弯曲或折曲,否则会阻碍液压传递及输送物料或损坏胶管组合件。

6)、胶管及胶管总成,不应在扭转状态下使用。

7)、胶管及胶管总成应小心搬运,不应在锋利和粗糙的表面上拖拽,不应折曲和压扁。

8)、胶管及胶管总成应保持清洁,内部应冲洗干净,防止外来物体进入管腔,阻碍输送流体,损坏设备。

9)、超过服役期限或贮存期的胶管及胶管总成要进行实验鉴定后方可继续使用。

3、胶管在装卸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软管在装卸过程中,要做到轻装轻卸。

2)软管需分类卷(条)整齐装运,要避免管体过度弯曲的打折,并不应在软管上堆压其它重物。

3)严禁将软管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易燃易爆物品混装;管体不应与带有尖刃的货物直接接触。

4)对于需平直运输的软管,当长度超出装载车厢时,其超长部分应以托架支撑,以防软管在地面拖擦受损。

5)软管若因故需在露天(或车间码头)暂时停放时,场地必须平整,软管要整齐平放,并做到下垫上盖,不堆压重物;同时,软管不能与热源接触。

6)搬运软管时,不应随地拖拉,对重型软管应采用起重设备或专用机具装卸,并防止软管受到意外损伤。

4、软管贮存:

(1)存放软管的库房,应保持清洁、通风,相对温度在80%以下,库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5~+40°C之间,并避免软管受阳光直射和雨雪浸淋。

(2)软管贮存时,应根据不同的品种规格分别放置,不要混杂堆放,并标示牌以得存取。

(3)软管尽可能在松弛状态下存放,一般对内径在76mm以下的软管,可盘卷存放(但盘内径应不小于软管内径的15倍)

(4)为了防止软管贮存时管体受压变形,堆垛不宜过高,一般垛高不应超过1.5m;并要求软管在贮存期间经常“倒垛”,一般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5)软管贮存时,不应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或其它腐蚀性液体、气体接触;并应离热源于1m以外。

(6)软管在贮存期间,管体上严禁堆放重物,并防止外界挤压和受损。

(7)软管贮存期间,一般不应超过两年,并应做到先入库者先使用,以防因贮存过久而影响软管质量。

5、液压软管安装要点:

1)、液压软管装配长度要有一定的余量。因软管在承压时,通常其长度有很深的变化,

故进行直态安装时,应使软管有一定的松弛。

2)、软管弯曲安装时,应保持同一水平,防止扭曲,以免在使用中造成泄漏、异常爆破或管接头拔脱等现象。

3)、避免软管在接头处附近急剧弯曲。若不可避免时,必须使用附属配件,以改变安装角度。

4)、液压软管两端作相对运动使用时,应使软管实行弯曲部分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防止软管扭曲,并影响使用寿命。

5)、避免软管在弯曲部位固定。确需固定时,其弯曲半径应取在软管加压时的位置,并加适当余量。

6)、若软管处于反复弯曲使用状态时,应使软管有充分伸展长度,并对其弯曲部位半径控制在大于规定限度,以避免在固定接头附近极度的弯曲。

7)、对管体在相互碰擦下使用者,安装时应配装合适的夹具,防止管体直接接触。

8)、软管两端固定在不同平面上使用时,应在适当部位将软管夹住固定,使其形成各自在同一平面上运动的两个部分。

9)、液压软管长度选取和安装布局要合理,尽量避免形成不必要的弯曲,这样易造成弯曲的外侧管体爆破的现象。

二、常用液压钢管选取、安装参考标准

1、焊接式管接头

焊接式管接头适用于公称压力PN=32MPa(320bar),管子外径6~50mm,工作温度范围t=-25~80℃的以油为介质的管路系统。

2、直通焊接管接头各部分零件标准(图4):

1)接头体JB/T 988-1977

2)O型圈GB/T 1235-1976

3)螺母JB/T 981-1977

4)接管JB/T 2099-1977

3、安装要点:

1)管子端面应平齐,管子锯断后应在砂轮等工具上打磨平齐,并且去除毛刺,清洗并用高压空气吹净后再用。

2)连接管路时,应使管子有足够的变形余量,避免使管子受到拉伸应力。

3)连接管路时,应避免使其受到侧向力,侧向力过大会造成密封不严。

4)连接管路时,应一次性紧好,避免多次拆卸,否则也会使密封性能变差。5)管道在配管、焊接、预安装后,再次拆开进行酸洗磷化处理。

(图4)

4、焊接式管接头技术要求:

1)接头体、螺母、螺塞材料35、45号钢,接管材料15、20号钢。

2)零件材料为碳素钢时,其表面处理均为发黑(或发蓝),需要其他处理需在

订单说明。

3)螺纹基本尺寸按GB/T196-2003,外螺纹公差按GB/T197-2003的2a级制造,

内螺纹公差按GB/T197-2003的3级制造。

4)外螺纹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为3.2μm,内螺纹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a

值为6.3μm。

5)螺纹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及影响使用和装配的碰伤、毛刺划痕、双牙尖和扣不

完整等缺陷。

6)各接头体、接管、螺母、螺塞和管件轴线的不同轴度公差为R0.1mm。

7)零件不允许有裂缝、切口,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凹痕、毛刺、飞边、刮

伤等缺陷。

5、直通焊接管接头体坡口标准(表1)(图5):

管子外径do d 倒角C×35°

6 3 7.5 1

10 6 11 1.5

14 10 16 1.5

18 12 19 1.5

22 15 22 1.5

28 20 28 2.5

34 25 34 3

42 32 42 4

50 36 50 5

(表1)

(图5)

6、直通焊接管接头接管坡口标准(表2)(图6):

管子外径do d 倒角C×35°

6 3 7.5 1

10 6 11 1.5

14 10 16 1.5

18 12 19 1.5

22 15 22 1.5

28 20 28 2.5

34 25 34 3

42 32 42 4

50 36 50 5

(表2)

(图6)

三、液压胶管管径、层数与工作压力关系(表3):

胶管内径(mm)公称通径(mm)

工作压力(MPa)

胶管层数

I II

5 4 21 35

6.3 6 20 35 8 8 1

7.5 32 10 10 16 28 12.5 10 14 25 16 15 10.5 20 19 20 9 16 22 20 8 14 25 25 7 14 31.5 32 4.4 11 38 40 3.5 9 51 50 2.6 8

(表3)

四、液压钢管公称通径、外径、壁厚及工作压力关系(表四):

钢管外径(mm)公称通径

(mm)

公称压力

≤2.5MPa

时的壁厚

/mm

公称压力

≤8MPa时

的壁厚/mm

公称压力

≤16MPa时

的壁厚/mm

公称压力

≤25MPa时

的壁厚/mm

公称压力

≤31.5MPa

时的壁厚

/mm

6 3 1 1 1 1 1.4 8 4 1 1 1 1.4 1.4 10 5 1 1 1 1.6 1.6 10 6 1 1 1 1.6 1.6 14 8 1 1 1.6 2 2 18 10 1 1.6 1.6 2 2.5 18 12 1 1.6 1.6 2 2.5 22 15 1.6 1.6 2 2.5 3 28 20 1.6 2 2.5 3.5 4 34 25 2 2 3 4.5 5 42 32 2 2.5 4 5 6 50 40 2.5 3 4.5 5.5

7 63 50 3 3.5 5 6.5 8.5 75 65 3.5 4 6

8 10 90 80 4 5 7 10 12 120 100 5 6 8.5

(表4)

五、钢制管法兰焊接接头和坡口尺寸:

六、配管

矩形自卸车工艺作业指导书

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矩形自卸汽车 工艺作业指导书 代号: 状态: A/1 编制: 会签: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工位零部件序号零部件代号零部件名称数量 1 前板面板 1 2 前板竖梁 2 3 前板中横梁 2 4 前板边横梁 4 5 加强斜撑 4 6 太阳蓬支撑梁 2 7 太阳蓬 1 8 前板加强板 1 9 油缸座垫板 2 10 后立梁 2 工步号工步内容技术要求使用工具、辅具辅料备注 1 来料检验各零部件的尺寸和数量符合图纸要求,外观无磕碰、盒尺布手套 凹坑及划伤等 2 前板工作平台上铺设前板面板,画出左右方 向中心线 前板面板的对角线差值≯3mm(若前板拼接,拼板天车、吊具 定位焊点均匀,间隔80~100mm)CO2保护焊机 3 依次铆焊竖梁,横梁1.间断焊缝布置按间断焊工艺技术要求焊道线上下盒尺、CO2保护焊机 4 前板竖梁,前板加强板、油缸座垫梁、横梁 以前板中心线为基准铆焊 平齐,左右对称等离子切割机、角磨机 5 划焊道线 2. 油缸座安装工作板满焊,其余采用断续角焊,焊盒尺、石笔 6 自检缝高度为不小于较薄件的1倍。盒尺 7 焊接 3.各焊缝焊接牢靠,焊缝应光滑、平整,焊缝应CO2保护焊机 均匀,不得有漏焊、虚焊、气孔等焊接缺陷焊接平台 编制会签审核标准化批准 第04页 签字

矩形自卸汽车201 前板总成焊接 工位零部件序号零部件代号零部件名称数量 1 前板面板 1 2 前板竖梁 2 3 前板中横梁 2 4 前板边横梁 4 5 加强斜撑 4 6 太阳蓬支撑梁 2 7 太阳蓬 1 8 前板加强板 1 9 油缸座垫板 2 10 后立梁 2 工步号工步内容技术要求使用工具、辅具辅料备注 2.焊后清渣,校正平面度至整体不大于5mm 1.定位孔精度误差≯0.5mm两排孔的对称中心与角磨机 8 将焊后的前板整体吊装于钻床工作台上,依前板对称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大于1mm 天车 据图纸尺寸划线或用钻模配钻螺栓孔2.钻孔时保持前板水平,钻孔后去除毛刺,清理铁 屑 台钻 9 翻转前板总成翻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不得磕碰天车、吊具 10 依据图纸要求,焊接后立梁无焊接缺陷,焊后清渣CO2保护焊机 11 清理打磨,自检、交检除去锈迹、油污、飞溅;打磨焊疤及焊接缺陷磨光机、扁铲 12 转序或存放注意可靠吊挂 13 检查、清理焊接平台确保平台可靠固定、台面整洁 编制会签审核标准化批准 第05页 签字

软母线挂设作业指导书11分析

兰新铁路安红标段电气化改造变电专业工程 编号:安红变电-11 软母线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兰新线红乌项有限公司兰新线安红段 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 负责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软母线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AHBD-11) 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兰新线室内外电力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工程软母线安装施工。 1.2 作业准备 1.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已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2.2 外业技术准备 软母线安装施工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施工劳动组织配备、材料准备及设备工器具的配置。 1.3 技术要求 1 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及其它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2 软母线与线夹连接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液压压接或螺栓连接线夹。 3 软母线和组合导线在档距内不得有连接接头,并应采用专用线夹在跳线上连接;软母线经螺栓型耐张线夹引至设备时不得切断,应成为一体。 4 放线过程中,母线不得与地面磨擦。 5 切断母线时,端头应加绑扎;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导线垂直。压接母线前需要切割铝线时,严禁伤及钢芯。 6 当软母线采用钢制螺栓型耐张线夹或悬垂型耐张线夹连接时,必须在母线表面缠绕铝包带,其绕向应与外层铝股的旋向一致,两端露出线夹口不应超过10mm,且其端口应回到线夹内压住。 7 当软母线采用压接型线夹连接时,母线的端头伸入耐张线夹或设备线夹的长度应达到规定的长度。 8 软母线和各种连接线夹连接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母线及线夹接触面均应清除氧化膜,并用汽油或丙酮清洗,清洗长度不应少于连接长度的1.2倍,导电接触面应涂以电力复合脂。 2)软母线的设备线夹与电器接线端子或硬母线连接时,应符合硬母线搭接的连接要求。设备线夹的宽度、孔位、孔数、孔径应与电器接线端子相匹配。 3)并列的软母线,间隔棒布设间距应一致。

液压缸装配作业指导书含附图

液压缸装配作业指导书 1. 装配前主要零件检查。 1)按照主缸零件明细表检查清点所有的零部件是否齐全。 2)检查所有零部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及检验是否合格等其他相关要求。检查各密封槽各棱角、槽底是否倒钝符合要求。测量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装配前准备。 1)各零部件去毛刺、清洗,并无任何杂质附在零部件表面。密封件装配倒角、密封槽等处应圆滑。 2)各螺纹孔内是否存在残留铁屑、毛刺,如有残留必须清理干净。 3)支承导向环的切口角度应控制在与轴向成20°左右,切口间隙应控制在2mm以内,切口去飞边、毛刺,与油缸开口端进油口交接处棱角倒钝。 4)活塞杆放在适当的工装上,有铝皮或橡胶垫防护,不得造成表面磕碰、划伤等表面缺陷。 3. 冲洗、清洗。 转运到装配作业区域,周围无粉尘、铁屑,油泥等污染源,再次进行装配前冲洗。液压缸各零件清洗完后,用干净压缩空气将各零件吹干,无残留煤油,方可进行装配。 4. 装配。 4.1预装配 4.1.1密封件预组装 1)在导向套和活塞杆的密封槽中组装密封圈、导向套,应根据不同的孔径和密封形式选用不同的安装工具; 2)密封件组装完毕后,应检查是否全部安装到位,是否有剩余的密封件未装完,防止漏装密封件; 3)将完成密封件组装的零部件置于整洁的工作台上,并用干净的软布或塑料薄膜覆盖,防止灰尘与杂物落入。 导向套活塞杆 4.1.2预装配 1)依次将完成密封件组装的零部件进行预装配; 2)装配时要保证密封圈或导向套不直接在沟缝、钻孔或粗糙的表面上推过;

3)检查各零部件的配合情况,密封圈不要装得过松或过紧(过松或过紧会造成液压缸摩擦力不均匀产生爬行、渗漏等现象)。 4.2总装配 1)将完成预装配部件的配合表面,涂抹润滑油脂; 2)预装配部件安装后根据顺序进行连接、固定或焊接 3)活塞杆上组件安装导向套,然后装入缸筒. 4)装支撑环时可先涂油,将支撑环粘住,所有支撑环切口应错开。再装入缸孔中。 5)装配时应注意保持中心,避密封件损伤,但一旦发生密封件被切损伤,应立即更换。 6)活塞杆部件装入后,即拧入螺钉,螺钉上应涂粘螺纹密封剂,以增连接强度与密封性。 7)预紧螺钉时应先拧对应3~4个螺钉再拧其余螺钉,注意扭力不要太大,最后用力矩扳手锁定。 8)油缸装配后应及时在油口加料堵,避免灰尘,铁屑杂物进入腔内。方油口应加保护板,保护密封平面不被破坏。 5. 外观保护。 1)外露油口用橡胶塞或堵板堵住,以免杂质掉入油缸内。 2)外露油缸螺纹用橡胶套帽套入,以免碰伤螺纹。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包括线路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收集。 3. 技术标准 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0.5-1kN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紧密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60mm,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 5.2.1 软横跨预制 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临时地锚。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φ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5.2.1.4 按红油漆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

设备线夹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目录 (1) 设备线夹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0.. 1、概述................................................................. 0... 2、编制依据............................................................. 0... 3、施工准备............................................................. 0... 4、施工步骤............................................................. 2... 5、安全技术措施......................................................... 2... 6、技术要求............................................................. 3...

设备线夹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概述 本指导书适用于新洲区110kV邾城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更换导线线夹的停电作业指导。 2、编制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 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1997 ; 2.3《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 408-91 ; 2.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07-2004; 2.5《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CSG 10017.2-2004; 2.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2.7《中国南方电网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Q/CSG11105.2-2008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9DL/T 347-2010 T 型线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10DL/T 346-2010 设备线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2.11业主和供货厂家签订的技术协议、制造厂家提供的配电柜使用说明书。 3、施工准备 3.1施工准备安排 3.2主要工器具及材料准备

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中铁XX局XX分公司XX线电气化工程XX 项目部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 XXXX--XX--XX批准 XXXX--XX--XX实施XX线XX项目部颁布

一.施工准备1、组织 2、工具、机具

3、材料设备 二.操作程序 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 (1)测量 ①测量准备 (2)现场测量

①电化股道曲线超高的测定。 将水平仪设置在适于观测一组或数组软横跨跨越股道的位置上。调平仪器。把塔尺分别置于软横跨跨越股道的每根钢轨轨面上,并记录水平仪观测读数。确定同组软横跨最高轨面的股道和各股道外轨超高。然后将塔尺置于基础面(混凝土支柱为地线孔)上,用水平仪测出基础面(或地线孔)的相对标高(如图2),现场计算出H值(钢柱为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距离;混凝土支柱为最高轨面至地线孔的距离),并用红油漆将其 ②测量软横跨横向跨距 用50m钢卷尺在支柱最高轨面标高线平面上,依次测量CX1、CX2、(或CX1′、CX2′)和各线间距a2、a3、a4、a5的数值(钢筋混凝土支柱以支柱内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内缘;钢柱以支柱外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外缘,如图3)。

③测定d值 置经纬仪于支A柱顺线路方向适当距离、横线路方向与被测支柱基本相同的位置上。调平仪器,将望远镜十字丝瞄准支柱顶端(钢柱为外缘,钢筋混凝土柱为内缘)。然后,望远镜竖直向下到支柱下部测量基点水平位置。(钢柱为基础面,钢筋混凝土柱为预留地线孔)。用钢卷尺配合量取d1值。以相同的方法测量B柱的d2值(如图4)。 2.计算 (1)手工计算 ①整理测量数据表(测量计算数据表见附表)。

机动翻斗车、自卸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机动翻斗车、自卸车安全技术操 作规程(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机动翻斗车、自卸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 准版) (一)严格遵守内燃机工的有关操作规程。 (二)翻斗车司机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经有关部门认可,方可独立开车。 (三)发动车前,应将变速杆放到空档位置,并拉紧手刹车。 (四)向坑槽、边坡、混凝土集料斗内卸料时,应保持适当安全距离或设置提土埂,以防下滑翻车。 (五)车上及车斗内严禁带人、载人。转弯时应减速慢行,注意来往行人。 (六)多台车辆行驶时,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七)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规定,不得将车辆转让他人驾驶,严禁酒后开车。

(八)车辆陷入泥坑内,如用车牵引,应有专人指挥、互相配合。 (九)出车前,应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按驾驶员有关操作规程执行。 (十)车辆在行驶时,严禁用离合器代替脚刹车、猛接、猛刹、更斗,以防损坏机件。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完整版)作业指导书-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保养

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保养 安装: 安装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熟悉 液压系统原理图、电气原理图、管道布置图、液压元件、辅件、管件清单和有关元件样本等,这些资料都应准备齐全,以便工程技术人员对具体内容和技术要求逐项熟悉和研究。 2、物资准备 按照液压系统图和液压件清单,核对液压件的数量,确认所有液压元件的质量状况。严格检查压力表的质量,查明压力表交验日期,对检验时间过长的压力表要重新进行校验,确保准确。 3、质量检查 液压元件在运输或库存过程中极易被污染和锈蚀,库存时间过长会使液压元件中的密封件老化而丧失密封性,有些液压元件由于加工及装配质量不良使性能不可*,所以必须对元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A) 液压元件质量检查 1、各类液压元件型号必须与元件清单一致 2、要查明液压元件保管时间是否过长,或保管环境不合要求,应注意液压元件内部密封件老化程度,必要时要进行拆洗、更换、并进行性能测试。 3、每个液压元件上的调整螺钉、调节手轮、锁紧螺母等都要完整无损。 4、液压元件所附带的密封件表面质量应符合要求、否则应予更换。 5、板式连接元件连接平面不准有缺陷。安装密封件的沟槽尺寸加工精度要符合有关标准。 6、管式连接元件的连接螺纹口不准有破损和活扣现象。 7、板式阀安装底板的连接平面不准有凹凸不平缺陷,连接螺纹不准有破损和活扣现象。 8、将通油口堵塞取下,检查元件内部是否清洁。 9、检查电磁阀中的电磁铁芯及外表质量,若有异常不准使用。 10、各液压元件上的附件必须齐全。 B) 液压辅件质量检查 1、油箱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油箱上附件必须齐全。箱内部不准有锈蚀,装油前油箱内部一定要清洗干净。 2、滤油器型号规格与设计要求必须一致,确认滤芯精度等级,滤芯不得有缺陷,连接螺口不准有破损,所带附件必须齐全。

设备安装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47 设备安装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设备安装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现代建筑施工,市政建筑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中,都广泛使用了各种起重机械。安全技术和安全使用是起重机械使用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生产质量的重要组成因素。为了达到重大设备安全使用的预期目的,特制订如下作业指导书。 一、安全操作技术一般规定 1、重大设备安装、拆卸、搬运作业前,应由技术人员,会同有实际施工经验的工人,一齐研究制订方案,并向参加操作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操作时精神集中,听从统一指挥。 2、注意施工环境,检查作业范围内有无危险地段和架空电力线路及其它障碍物;必要时应设禁区,并派专人把守、看管。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用品、用具。 3、所有受力杆件、钢丝绳、起升动力及锚固设施应校核其受力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3.0。钢丝绳安全系数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即缆风绳为3.5;缆索起重机、承重机为

自卸汽车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369 自卸汽车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369 2 / 2 自卸汽车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汽车的倾卸液压、机构要运行良好。 2、配合挖土机装料时,自卸汽车就位后,拉紧手刹车。如挖斗必须超过驾驶室顶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 3、卸料时,应选好地形,并检视上空和周围有无电线,障碍物及行人。卸料后,车斗应及时复原,不得边走边落。 4、向坑洼地卸料时,必须和坑边保持适当距离,以防边坡坍塌,确保安全。 5、检修倾卸装置时,应撑牢车厢,以防车厢突然下落伤人 6、自卸汽车的车厢内严禁载人。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dlgt-03杆、塔拉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dlgt-03杆、塔拉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大理州2013年10kV及以下提高供电可靠性项目 (第一标段) 杆、塔拉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码:DLGT-03 大理长江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2013 年10 月

作业指导书签名页 项目名称大理州2013年10kV及以下提高供电可靠性项目(第一标段)作业内容杆、塔拉线安装 批准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编写年月日注

目次 1 适用范围 (3) 2 编写依据 (3) 3 作业流程图 (3)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 5 作业准备 (5) 6 作业方法 (6)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0)

Y 主要作业内容 Y Y N 施工条件 拉线安装 施工准备 拉线定位、制作 质量检验 Y 1 适用范围 1.1 电压等级 35kV 及以下配网工程。 1.2 电气类别 架空线工程的拉线制作安装。 2 编写依据 表 2-1 编 写 依 据 序号 引用资料名称 1 GB 50173—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 50233—2005《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 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4 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 )》 3 作业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杆、塔拉线安装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杆、塔拉线安装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DLGT-03-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 天,超过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 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序号危害名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 1 受力拉线与导线 不在同一直线上, 拉线与杆塔夹角 不足 打击坠落高风险 1. 拉线分坑定位应准确; 2. 受力拉线与导线要在同 一直线上;3. 拉线与杆塔夹角不应小于45°受地形限 制时,不应小于30° 2 线夹安装错误打击夹伤低风险1. 楔形、UT 形线夹安装的朝向要正确;2. 线尾露出线夹300~500mm,与主线用铁丝绑扎 3 临时拉线的花篮 没有用铁丝绑扎 固定,双钩没有卸 去手柄 打击夹伤坠 落 高风险 临时拉线使用的花篮应用铁丝绑扎固锁,双钩应卸 去手柄 4 剪切钢绞线防回 弹措施不足 打击中等风险 拉线剪切时线头应用铁丝扎牢,并防止线头回弹伤 人 5 拉棒、拉环与拉盘 的连接不符合要 求 坠落打击碰 撞 高风险 1. 马道开挖和拉盘坑深和应回填符合设计要求; 2. 拉盘应用绳索吊入坑内,要做好防止拉棒回弹伤人 措施。拉盘、拉棒、拉线应呈一直线;3. 拉棒、拉 环与拉盘的连接应牢固可靠,U 形环螺栓要露扣和 加R 销

作业指导书——液压千斤顶

舱盖液压千斤顶修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版修改记录

舱盖液压千斤顶修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船舶舱盖液压千斤顶的拆卸、维修、试验流程,确保舱盖液压千斤顶的修理按流程执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船舶舱盖液压千斤顶的修理。 3 正文内容 3.1 拆检 3.1.1查看现场,确定最适合自己拆装千斤顶的舱盖的位置。找车间主管或者船员把舱盖摆放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 3.1.2 如果舱盖不是在关闭状态,则在拆卸千斤顶之前将舱盖按下面要求固定好。 3.1.2.1 在舱盖全开的状态下,除了把原来就有的保险装好之外,还要用2块60×60的角钢把舱盖烧焊连接。烧焊要全焊。 3.1.2.2 在舱盖半开的状态下,两个舱盖的夹角控制在60°--90°之间,不能大于90°。在两条轨道上烧焊直角三角板。一个直角边顶住滚轮,另一个直角边焊在轨道上。烧焊要全焊。钢板的厚度不能小于14mm,板的高度至少要与滚轮平齐,焊在轨道上的那一边的长度不能小于200mm。 3.1.2.3 如果千斤顶在舱盖下方位置的,除了按条款3.1.2.2的要求外仍需要用60×60mm的角钢把舱盖连接固定。烧焊要全焊。 3.1.3 舱盖固定好之后,要向工长报验。 3.1.4 拆千斤顶之前,要向工长或者车间主管确认是否可拆。 3.1.5 千斤顶拆下之后,留下的液压管接口要用布包好或者用闷头闷住,防止脏东西进入液压系统。 3.1.6 所有与千斤顶连接的阀件要拆检(如节流阀、缓冲阀、调速阀、放气考克)。这些阀件要在车间主管或者质检员检查之后才能组装。 3.1.7 检查两端的关节轴承。关节轴承必须活络加油。 3.1.8 千斤顶组装好后,在吊运之前,要把所有的连接口用布包好,防止脏东西进入。 3.1.9千斤顶装复时,注意液压管的连接是否正确,防止接反。 3.1.10 千斤顶装复后,如果甲板面、大舱要油漆,则柱塞杆表面要用塑料薄膜或石棉布包扎好,防止油漆打到柱塞杆表面。

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模板

**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设备的安装工作。 2、编制依据 (列出参照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2.1、…… 2.2、……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图纸,图纸会审…… 3.1.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3.1.3、技术交底…… 3.1.4、…… 3.2、设备及材料准备: 3.2.1、查验设备合格证和随机技术文件…… 3.2.2、设备外观检查:…… 3.2.3、材料检查:…… 3.2.4、…… 3.3、机具准备: 3.3.1、…… 3.3.2、…… 3.4、作业条件准备: 3.4.1、…… 3.4.2、…… 4、施工工艺 4.1、设备安装施工程序: (方框图表示) 4.2、施工工艺方法: 4.2.1、设备验收: 4.2.1.1、…… 4.2.2、基础复验: 4.2.2.1、…… 4.2.3、设备安装: 4.2.3.1、垫铁的设置: 4.2.3.1.1、…… 4.2.3.2、地脚螺栓的埋设: 4.2.3.2.1、…… 4.2.3.3、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 4.2.3.3.1、…… 4.2.3.4、设备附件安装: 4.2.3.4.1、…… 4.2.3.5、设备的清洗试压: 4.2.3. 5.1、……

4.2.4、设备的试运转: 4.2.4.1、…… 5、质量验收: 5.1、检验批划分: 5.2、检验批质量验收内容及表格: 6、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说明: 1、设备、钢结构、管道、防腐保温等专业请参照本作业指导书编写。 2、设备专业:请逐条依据本作业指导书编写,其中序号1、2、 3、 4、 5、6不得变动,各 分项条文可以增加。 3、其他专业:序号1、2、3、 4、 5、6不得变动,各分项条文依据专业特点可以重新编写。

最新整理软导线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最新整理软导线安装作业指导书基本条件 工作任务 软导线安装 作业指导书编号 20xx-03 工作条件 室外无雨,风力<6级

工种 变电安装 类型及工作量 软导线(钢芯铝绞线LGJ)安装 1 工作组成员及分工 作业人员共:5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人 吊车司机:1人安装工人: 3 人; 负责人指派担负相应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职责

(1)工作负责(监护)人职责: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进行安全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代安全事项,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技术等负责。工作结束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工作负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工作班成员:认真学习本作业指导书,严格遵守、执行安全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卡”,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标准作业时间 5个工作人员3天内完成 制订依据 (1)《国家电wang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4—;20xx

作业步骤 序号 作业程序

质量要求及其监督检查 危险点分析 及控制措施 1. 准备工作和前期检查 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应组织全班人员学习施工措施,检查接地线遮拦,标牌是否设置正确,清楚,并向工作班成员指明工作范围及周围带电设备。 工作班成员进入工作现场应戴安全帽,按规定着装。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准在现场打闹,不准超越遮拦进入运行设备。

1.1 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配电装置构、梁、柱施工全部结束,同时基础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构架用的混凝土电杆、螺旋钢管等质量符合要求。钢结构的镀锌层无黄锈、锌瘤、毛刺、漏锌。上部道板、栏杆、平台应齐全、紧固且便于施工。 (3)构架行、列轴线坐标符合设计要求,钢梁母线悬挂点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场地基本平整,无积水。 (5)引下线及设备连线施工前,其电气设备应安装完毕。 1.2 对安装图纸的审查并熟悉

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中铁XX局XX分公司XX线电气化工程XX 项目部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 XXXX--XX--XX批准XXXX--XX--XX 实施 XX线XX项目部颁布

一.施工准备1、组织 2、工具、机具

3、材料设备 二.操作程序 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 (1)测量 ①测量准备

图1 软横跨测量示意图 (2)现场测量 ①电化股道曲线超高的测定。 将水平仪设置在适于观测一组或数组软横跨跨越股道的位置上。调平仪器。把塔尺分别置于软横跨跨越股道的每根钢轨轨面上,并记录水平仪观测读数。确定同组软横跨最高轨面的股道和各股道外轨超高。然后将塔尺置于基础面(混凝土支柱为地线孔)上,用水平仪测出基础面(或地线孔)的相对标高(如图2),现场计算出H值(钢柱为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距离; ②测量软横跨横向跨距 用50m钢卷尺在支柱最高轨面标高线平面上,依次测量CX1、CX2、(或CX1′、CX2′)和各线间距a2、a3、a4、a5的数值(钢筋混凝土支柱以支柱内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内缘;钢柱以支柱外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外缘,如图3)。

③测定d值 置经纬仪于支A柱顺线路方向适当距离、横线路方向与被测支柱基本相同的位置上。调平仪器,将望远镜十字丝瞄准支柱顶端(钢柱为外缘,钢筋混凝土柱为内缘)。然后,望远镜竖直向下到支柱下部测量基点水平位置。(钢柱为基础面,钢筋混凝土柱为预留地线孔)。用钢卷尺配合量取d1值。以相同的方法测量B柱的d2值(如图4)。 2.计算 (1)手工计算 ①整理测量数据表(测量计算数据表见附表)。

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

导地线液压作业指导书 一、编写说明 1.1目的 对500kV吉辽四回铁沈1、2号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作业进行指导和实施控制,保证工程达到预定目标。 1.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500kV吉辽四回铁沈1、2号线路工程导地线液压施工。1.3引用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 设计施工图及说明书;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 版)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架空输电线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标准; 监理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要求. 二、液压施工工程参数 2.1压接方式 本工程导线、地线的接续和耐张连接均采用液压方式。 2.2耐张管和接续管的使用 LGJ-400/35导线采用NY-400/35A(B)型耐张线夹;地线GJ-80采用NY-80G 型耐张线夹;地线LBGJ-120-40AC采用NY-120BG型耐张线夹;地线LBGJ-150-40AC采用NY-150BG型耐张线夹;导线、地线接续管分别采用JYD-400/35,JY-80G,JY-120BG,JY-150BG。 2.3液压施工工程参数 2.3.1 本工程导线、地线技术特性如表1-1

2.3.2 本工程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技术特性 2.3.2.1 NY-400/35 A (B )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1和表1-2 图1—1 2.3.2.2 NY-80G 耐张线夹的特性,如图1-2和表1-3

接触网实训教案-软横跨软横跨测量、计算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1、组织 2、工具、机具

3、材料设备 二.操作程序 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 (1)测量 ①测量准备

(2)现场测量 ①电化股道曲线超高的测定。 将水平仪设置在适于观测一组或数组软横跨跨越股道的位置上。调平仪器。把塔尺分别置于软横跨跨越股道的每根钢轨轨面上,并记录水平仪观测读数。确定同组软横跨最高轨面的股道和各股道外轨超高。然后将塔尺置于基础面(混凝土支柱为地线孔)上,用水平仪测出基础面(或地线孔)的相对标高(如图2),现场计算出H值(钢柱为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距离; ②测量软横跨横向跨距 用50m钢卷尺在支柱最高轨面标高线平面上,依次测量CX1、CX2、(或CX1′、CX2′)和各线间距a2、a3、a4、a5的数值(钢筋混凝土支柱以支柱内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内缘;钢柱以支柱外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外缘,如图3)。

③测定d值 置经纬仪于支A柱顺线路方向适当距离、横线路方向与被测支柱基本相同的位置上。调平仪器,将望远镜十字丝瞄准支柱顶端(钢柱为外缘,钢筋混凝土柱为内缘)。然后,望远镜竖直向下到支柱下部测量基点水平位置。(钢柱为基础面,钢筋混凝土柱为预留地线孔)。用钢卷尺配合量取d1值。以相同的方法测量B柱的d2值(如图4)。 2.计算 (1)手工计算 ①整理测量数据表(测量计算数据表见附表)。

②计算 a .支柱斜率 钢筋混凝土柱 注:式中10.8m 为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耳环孔至地线孔的距离。 钢 柱 b .上部固定绳的总长L 上= a 1′+a 2+……an+an+1′ 其中钢筋混凝土柱a 1′ = CX 1+d 1′=CX 1+S 2·δ1 a n +1′= CX 2+d 2′=CX 2+S 2·δH 2 钢 柱 a 1′ = CX 1′±d 1′=CX 1′±S 2·δ1 a 4 ′= CX 2±d 2′=CX 2′±S 2·δ1 钢柱小于外缘直立时取“-”,大于外缘直立时取+。 c .下部固定绳的总长L 下= a 1″+a 2+……a n + a n +1″ 其中钢筋混凝土柱a 1″ = CX 1+S 1·δ1 a n +1″= CX 2+S 1·δ2 钢 柱 a 1″ = CX 1′±S 1·δ1 a n +1″= CX 2′±S 1·δ2

自卸汽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SM-ZD-66623 自卸汽车司机安全技术操 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自卸汽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交底内容: 1、装卸土地点的车辆调头及停止位置,地面必须及时整平;由高处向下填筑时,停卸地点必须平整坚实,车不得停在向下倾斜的地面上向下倾卸土石。 2、装卸时应听从指挥,按先后次序在指定地点进行装卸,不许抢装抢卸。 3.、用挖掘机等机械装土时,若汽车驾驶室顶部无防扩板,汽车驾驶室内禁止留人,车门要关好。 4、装片石、砖块等大粒料时,可将车厢后栏板水平悬置或支掉。 5、司机要观察装料是否装偏,若装偏,行驶中应减速,以防翻车。 6、卸料时应注意卸料地点上空和附近有无电线,障碍物,并有无行人走近。

7、向坑洼地区卸料时,必须和坑边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防止塌方引起翻车。 8、卸土时,必须将车停稳,用发动机转速控制举升速度,当车厢快升到最高位置时,发动机应中速运转,防止车厢在顶点振动。 9、卸土后应将车辆稍稍离开卸土位置,等车厢完全放下,然后才准行驶。在行驶中严禁操纵车厢举升机构。 10、使用侧翻车厢时应注意: 10.1只准倾卸土及砂等细粒料,不准卸碎石、片石等大粒料; 10.2倾卸时必须将两只止动闩销插在倾卸方向一面的销座中,禁止只使用一只销子进行倾卸固; 10.3卸土前应先打开侧栏板,用链条挂起,放到水平位置,不许将侧栏板放下在自由状态进行倾卸; 10.4倾卸完毕应落下车厢,关闭栏板才准行驶。 11、运输混凝土及粘性物料后,应将车厢内外清洗干净,以免凝结而损坏车厢。 12、修理、保养、润滑倾卸装置时,应在车厢举升后,

自卸车安全操作规程说明 - 制度大全

自卸车安全操作规程说明-制度大全 自卸车安全操作规程说明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自卸车应与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工作,行车前应检查水温,待水温升至45℃再起步。2、起步前先察看车斗举升开关或操作杆是否在断开位置,同时观察道路是否畅通并发出开车信号,以一挡起步。再从... 1、自卸车应与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工作,行车前应检查水温,待水温升至45℃再起步。 2、起步前先察看车斗举升开关或操作杆是否在断开位置,同时观察道路是否畅通并发出开车信号,以一挡起步。再从倒车镜或驾驶室后窗查看确定车斗无异常后,方可换二挡、三挡进入正常行驶。 3、行驶中应根据路面变化及时选择合适挡位,避免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还应通过车身摇摆程度和发动机声音变化来判断车斗与物料是否有异常情况。 4、自卸车的装载应控制在额定量之内。由于常在施工现场行驶,有时路况很差,如果超载会使钢板、大梁、轮轴等部件过早损坏,同时也会因车辆惯性增大、制动性能下降而引发事故。 5、自卸车经常不分昼夜地用于短距离施工运输,因而倒车次数多。为此,倒车最好有专人指挥,司机也应选好倒车位置,以免发生碰撞或危及他人安全。 6、严禁车斗内带人或客货混装,行驶中不准任何人上下车或进行润滑调整工作。 7、只有在自卸车停稳并加以制动后,才允许装料。装料时,升起的挖斗或铲斗不准在自卸车驾驶室上方越过,以确保人员安全。倒料时动作应柔和平稳,并尽量靠近车斗。切忌野蛮装车,以免砸坏车斗。装载1吨以上大石块时,要用吊车吊装,并注意均匀安放,必要时另加固定,以免石块偏装或滚动而造成翻车。 8、装运水泥砂浆等稀状物料时,应根据道路平整程度来决定装载量,一般不超过额定的4/5,以防通过不平地段时发生倾覆事故。 9、卸料时,司机应从后窗观看,若车斗升起时,发生一边车轮下沉并使车身侧倾的现象,则应立即落下车斗,移位再卸。 10、在坡道卸料时,自卸车应车头朝下、顺坡停放,并在有人指挥下,才可升起车头倒料,禁止在横坡上卸料,以防翻车。 11、向坑壕边倒料时,应设安全挡块。自卸车离挡块10m处减速,并缓行至挡块处停住,再升起车斗倒料。若装运粘性物料,容易粘附在车斗上而难以倒净时,则应由人工协助铲除,不准用急刹车的惯性来倒料,以免发生事故,每天下班后要及时用水将斗壁上的粘附物冲刷干净。12、卸料时要注意上方是否有输电线路通过,若车斗升起不能与输电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司机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在兰新铁路复线工程中,有辆黄河自卸车卸料时,升起的车斗不慎与10KV高压线相擦,司机当即触电身亡。 13、途中若因道路不平致使方向失灵,或一侧钢板断裂而车身倾斜时,不可强行继续行驶,应在有人指挥或作应急修理后,方可重新启动。 14、自卸车涉过积水路段,要用低速挡行驶一段距离,并轻踩制动来消除制动鼓内的积水(冬天还可能有薄冰),才能防止因摩擦片打滑而失去制动能力,并影响行车安全。 15、自卸车排成纵列行驶时,要同前车保持10m左右的间距,冰雪路面还应适当加大。 16、临时停车可将变速杆置于空挡,同时作好制动。若临时停车时间较长,则应熄火,以免浪费燃油并加剧机件磨损。停车要选择合适地点,不要在坡道上停车。收工回来应将车停放在干

软母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1.11 软母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1.11.1适用范围 适用于500kV及以下变电所软母线及设备引连线施工。 1.11.2 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3-1997 (3)《变电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MP17)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 /T5161.4-2002 (5)《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6)《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1.11.3组织措施 1.11.3.1 人员组织 1.11.3.2 作业组划分 (1)软母线制作组:负责软母线挡距测量、瓷瓶串长度测量、导线下料长度计算和安装后的母线弧垂测量,并负责下料、压接。 (2)软母安装组:负责将制作好的母线搬运到位,瓷瓶、金具清点、检查和组装,并负责母线架设、弧垂调整、间隔棒安装及引流线、设备连线安装。1.11.3.3 人员职责 (1)安装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次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物资和文明施工负责。 (2)起重指挥:对整个软母安装中的起重机械、工器具准备检验、起重机指挥、并对整个软母吊装组立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3)技术员:负责现场技术交底,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施工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4)质检员:熟悉图纸并掌握有关标准规范、程序文件。负责检查、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工作。 (5)安环员:负责对整个软母制作及安装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监督。 (6)作业组长:负责本作业组内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对本作业组成员的安全监护。.配合质检,负责施工记录的填写。 (7)压接工:对压接过程质量及安全负责。并对液压设备的安全使用负责,压接好的产品进行自检。 1.11.4 作业人员资质要求 1.11.4.1 安装总负责人 (1)有较强的现场组织能力及管理经验; (2)从事本岗位工作6年以上,熟知工作程序,有能够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熟知本专业的生产技术和国家标准规范及有关安全环境健康知识。 1.11.4.2 作业组长 (1)具有一定的电工、钳工、起重工、焊工基础知识; (2)从事本岗位工作5年以上,有独立工作能力; (3)熟悉本专业的生产技术和国家标准规范,掌握有关安全环境健康知识。 1.11.4.3 压接工 从事压接工作3年以上,并持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1.11.4.4 技术员 (1)具有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从事施工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1.11.4.5 起重指挥 (1)具有一定的现场生产技术水平; (2)从事起重指挥工作3年以上,持有劳动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指挥证; (3)熟悉本专业各种规程。 1.11.4.6 质检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