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加热、退火与正火
- 格式:ppt
- 大小:4.55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钢的热处理第3节钢的普通热处理第1讲钢的退火和正火热处理是零件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序金属热处理工艺分为•整体热处理(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普通热处理“四把火”典型退火工艺示意图时间温度保温缓冷加热钢的退火缓冷方式: 随炉冷却、坑冷、灰冷缓冷 得到平衡状态的组织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A 1、A 3、A cm )以上(有时以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冷(炉冷、坑冷、灰冷)以得到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退火退火的分类完全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不完全退火0.20.40.60.8 1.0 1.2 1.4含碳量/wt.%温度/℃4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完全退火1) 工艺:A c3以上30~50℃加热保温后,随炉冷却至500℃以下出炉空冷A 1A 3温度时间保温温时间度Ac 3+30 ~50℃炉冷空冷<500℃工艺图冷却曲线示意图2)应用对象主要用于亚共析钢和合金钢铸、锻、及热轧型材, 也可以用于焊件3)组织:铁素体(F)+珠光体(P)4)目的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和组织缺陷提高力学性能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利于切削球化退火过冷奥氏体直接分解,是得到粒状(球状)珠光体的方法之一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后在空气中冷却,叫球化退火缓冷球化退火工艺时间温度保温A c1+20 ~40℃缓冷(3~5 ℃/h)空冷A r1以下,600 ℃~550℃750℃等温球化退火工艺球化退火组织:P球长时间保温,钢中Fe3C 趋于球化球状(粒状)珠光体组织球化退火目的:利于切削减少(后续)淬火变形和开裂调整硬度,硬度更低,韧性更好主要应用对象过共析钢,合金工具钢去应力退火工艺:把钢件(缓慢)加热到A c1以下,一般500~600℃, 随炉冷却至300~200℃出炉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时间温度保温500 ~600℃ 炉冷空冷300 ~200℃去应力退火工艺去应力退火应用对象: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冷拔件去应力退火目的消除残余应力,防止零件变形或开裂保证精度钢的正火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 C3或A CM以上的适当温度(30~50℃)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冷却方式→空冷正火组织→同退火相似,得到组织更细珠光体类组织过共析钢: A cm 以上30~50℃共析钢:A c1以上30~50℃亚共析钢: A c3以上30~50℃E G PS Q γαα+γα+Fe 3C γ+Fe 3C γ正火加热温度范围时间温度A c3 (A cm ) + 30 ~50℃ 空冷A 1温度℃时间正火工艺共析钢正火冷却曲线和C 曲线正火组织共析钢: 索氏体(S)亚共析钢: 铁素体(F)+索氏体(S)过共析钢: 索氏体(S) + Fe3CⅡ正火的目的低碳钢: 调整硬度, 以利切削提高硬度过共析钢: 消除网状Fe3CⅡ, 以利球化抑制或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中碳钢制一般零件: 作为最终热处理细化晶粒提高其强度和韧性第三章钢的热处理退火与正火的选择普通结构件,以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以细化晶粒,提高力学性能形状复杂的结构件,采用退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以消除应力防止裂纹低碳钢:硬度低,粘刀,正火高碳钢:硬度高,难切削,退火中碳钢:退火、正火均可正火周期短,耗能少,操作简便,尽量以正火代替退火(2) 经济性(3)使用性能(1) 改善切削性能。
回火,退火,淬火,正火的定义及顺序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金属热处理工艺:回火、退火、淬火与正火的定义及顺序在金属加工领域,热处理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工艺,它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合金钢热处理
合金钢热处理是指将合金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冷却的工艺过程。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提高其硬度、强度、耐腐蚀性等。
常见的合金钢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调质等。
1. 退火:将合金钢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慢慢冷却。
退火可以消除合金钢内部的应力,改善其可加工性和韧性。
2. 正火:将合金钢加热至适当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以空气冷却。
正火可以使合金钢的组织均匀化,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3. 淬火:将合金钢加热至适当温度,迅速冷却。
淬火可以使合金钢的组织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硬度和强度。
4. 调质:先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将合金钢重新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最后进行适当冷却。
调质可以减轻淬火带来的内部应力,提高合金钢的韧性和耐蚀性。
不同的合金钢成分和要求会选择不同的热处理方法,以达到预期目标。
合理的热处理可以提高合金钢的整体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钢筋退火淬火正火
钢筋的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 退火:将钢筋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退火的目的在于降低钢筋的硬度,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
2. 正火:将钢筋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筋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
3. 淬火:将钢筋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段时间,迅速冷却至室温或让在稍高于Ms点温度等温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者下贝氏体,提高钢件硬度。
4.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筋在加热到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再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
回火的目的是降低脆性,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
一般情况下是最后一道工序。
这一过程随着保温温度的不同,马氏体会发生不同的转变。
退火: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后在炉中或埋入炉中或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使其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稳定的组织。
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适当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线以下的某一温度,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2-4小时),然后取出在空气或油中冷却。
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线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正火对焊材的影响:
例:J507经过正火后抗拉强度会下降(50-70MPa),因此会造成焊缝的强度降低,因此对于要经过高温正火的焊缝,要考虑是否用强度较高和韧性好的焊材代替。
J507可用J607或J607NI代替。
(3) 各类不銹钢焊接后热处理:
不锈钢之所以不锈,是因为铬元素,以往发现铬含量必须具有12%以上,才能形成密积的表面氧化膜而达到防蚀保护的作用,所以任何不钢钢的热处理必须考虑到对铬之成份有无造成任何变化。
不銹钢内所含之铬元素,经焊接之后,在高温区域(热影响区)往往会扩散析出与碳结合成碳化铬,而造成局部之铬成份减少,无法形成保护膜,而穿孔等腐蚀情形经常在这些热影响区中发生,為补救这种情形业者经常在焊接完后,将物件以热处理,其作用為使其他区域之铬元素扩散到此铬缺少区域,以达到保护作用。
钢的退火与正火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分为两大类: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坯料、半成品中的某些缺陷,为后续冷加工,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最终热处理目的: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消除钢材经热加工所引起的某些缺陷,或为以后的切削加工及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一、钢的退火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Ac1以上或以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2、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3)消除内应力(4)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3、类型:(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1)概念:将亚共析钢(Wc=0.3%~0.6%)加热到AC3+(30~50)℃,完全奥氏体化后,保温缓冷(随炉、埋入砂、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工艺:完全退火采用随炉缓冷可以保证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和过冷奥氏体在Ar1以下较主温度范围内转变为珠光体。
工件在退火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不仅要使工件烧透,即工件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而且要保证全部看到均匀化的奥氏体,达到完全重结晶。
完全退火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等因素有关。
实际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4)适用范围: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焊,锻,轧制件等。
注意事项: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
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冷退火时,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析出,使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2)球化退火1)概念: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结构来改善其力学性能的方法。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淬火等。
下面对这几种常用钢热处理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1. 退火退火是指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退火工艺分为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两种。
完全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超过临界温度,然后慢慢降温。
等温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超过临界温度,然后在等温时间内,使钢材的温度均匀,从而使钢材的组织变得均匀,于是提高了钢材的韧性。
2. 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正火一般分为低温正火,中温正火和高温正火三种。
低温正火使钢材的硬度提高,但是韧性降低。
高温正火使钢材的韧性提高,但是硬度降低。
中温正火平衡了钢材的硬度和韧性。
3. 淬火淬火是指将钢加热到超过临界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淬火一般分为油淬、水淬和气淬三种。
油淬适用于要求较低的钢材,水淬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钢材,气淬适用于要求最高的钢材。
淬火后钢材的硬度很高,但是韧性降低,此时需要回火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钢材的韧性。
4. 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然后由于自然冷却所形成的工艺。
回火分为低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两种。
低温回火提高了钢材的韧性,但是硬度降低。
高温回火提高了钢材的韧性,但是硬度降低。
5. 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一种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用于提高钢材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淬火和淬火不同的是,只在钢材表面进行加热和快速冷却。
这种技术对钢材表面的耐磨性提高很大,但是对钢材硬度的提高不大。
总之,钢材热处理是提高钢材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常用的钢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淬火等。
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材达到最佳的机械性能。
合金钢的正火加回火热处理与退火处理的区别合金钢的热处理,听起来就像是个复杂的科学实验,但其实挺简单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正火、回火和退火这几种处理,别担心,我会尽量让它们变得生动有趣。
正火,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正派,对吧?其实正火就像给合金钢上了个“大补药”。
经过高温加热,再慢慢冷却,这样的钢就能获得更好的组织和性能。
想象一下,就像在冬天给自己喝一碗热汤,暖和又舒服。
经过正火处理的钢,硬度和韧性都能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就好比是“既能打又能跑”,各方面都很给力。
再说回火,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紧张的生活中放松一下。
钢材在经过淬火后,会变得非常硬,但有点脆。
于是就需要回火来调节一下,降低脆性。
就像是我们工作累了,要找个地方歇歇,喝杯茶。
经过回火后,钢材的内部应力会得到释放,韧性会提升,性能就像人放松之后更加出色。
可以说,回火就是把钢材的状态调整得更为“和谐”,让它更适合各种使用场景。
退火呢?这可是个彻底的“美容大法”。
退火的过程就像给钢材进行一次全面的调养,先把它加热到高温,然后慢慢降温。
这就像是在给钢材做个深度的SPA,缓慢的过程能够让它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均匀,消除内应力,性能提升就像开了挂一样。
经过退火的钢,处理得非常柔软,适合后续加工,就像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闪闪发光,惹人喜爱。
所以说,正火、回火和退火,虽然名字不同,但各有各的“绝活”。
正火是为了提高综合性能,回火是为了调节脆性,而退火则是为了整体改善。
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调整状态,有时要拼命工作,有时又要放松休息,保持最佳状态最重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合金钢的热处理其实也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总是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正火、回火、退火,让钢材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
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找个节奏,有时快,有时慢,才不会疲惫。
正因为这些热处理的“手艺”,合金钢才能够在各种严酷的环境中展现出色的性能。
正火、回火、退火这三者的区别就像是不同的生活阶段,各有各的魅力。
钢的退火与正火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分为两大类: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坯料、半成品中的某些缺陷,为后续冷加工,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最终热处理目的: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消除钢材经热加工所引起的某些缺陷,或为以后的切削加工及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一、钢的退火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Ac1以上或以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2、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3)消除内应力(4)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3、类型:(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 (1)完全退火:1)概念:将亚共析钢(Wc=0.3%~0.6%)加热到AC3+(30~50)℃,完全奥氏体化后,保温缓冷(随炉、埋入砂、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工艺:完全退火采用随炉缓冷可以保证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和过冷奥氏体在Ar1以下较主温度范围内转变为珠光体。
工件在退火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不仅要使工件烧透,即工件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而且要保证全部看到均匀化的奥氏体,达到完全重结晶。
完全退火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等因素有关。
实际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4)适用范围: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焊,锻,轧制件等。
注意事项: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
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冷退火时,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析出,使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2)球化退火1)概念: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
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1、退火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退火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a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称为完全退火。
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组织和内应力。
b,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最后在空气中冷却叫球化退火。
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
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
退火过程中组织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
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
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3、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某一温度(45号钢淬火温度为840-860℃,碳素工具钢的淬火温度为760~780℃),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在水(油)中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淬火与退火、正火处理在工艺上的主要区别是冷却速度快,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
马氏体组织是钢经淬火后获得的不平衡组织,它的硬度高,但塑性、韧性差。
马氏体的硬度随钢的含碳量提高而增高。
最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空冷淬火等。
4、回火钢件淬硬后,再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淬火后的钢件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
因为淬火钢的硬度高、脆性大,直接使用常发生脆断。
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降低脆性,提高韧性;另一方面可以调整淬火钢的力学性能,达到钢的使用性能。
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碳钢是一种铁碳合金,其中含有较高的碳含量,通常在0.02%到2.0%之间。
碳钢的组织结构取决于其碳含量以及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率。
常见的碳钢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退火:退火是将钢材加热到800℃以上,然后缓慢冷却。
通过退火可以消除钢材中的内应力,并使其结构变得柔软。
在金相分析中,退火后的碳钢材料会呈现出一种颗粒状的铁素体组织。
铁素体是一种正交晶体结构,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出暗色。
2.正火:正火是通过将钢材加热到适当温度,然后以适宜速率冷却。
正火能够增加碳钢的硬度和强度。
在金相分析中,正火后的碳钢组织中会出现针状的马氏体结构。
马氏体是一种变形的体心立方结构,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出白色。
3.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淬火能够使钢材的组织结构变得坚硬和脆性。
在金相分析中,淬火后的碳钢组织出现了大量的马氏体。
此外,淬火还会导致碳钢中出现残余奥氏体。
奥氏体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出亮色。
4.回火:回火是在淬火后,将钢材加热到较低的温度,然后以不同速率冷却。
回火能够改善淬火后钢材的脆性和强度。
回火后的碳钢组织中,马氏体会部分或完全转变为韧性较好的回火体。
回火体是一种针状组织,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出黄色。
此外,金相分析中还可以通过染色等方法对碳钢的组织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酸蚀法染色和显微组织染色。
酸蚀法染色通过将钢材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使不同的组织组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显微组织染色是通过将显微镜观察的钢材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的来说,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会有明显的改变,通过金相分析可以详细观察和评估这些组织结构变化。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碳钢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金相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研究和控制钢材的性能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