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官渡之战的战争背景、战争原因,分析实力对比,描述战争过程,并用孙子兵法对官渡之战进行战争分析。

关键词:官渡之战孙子兵法战争分析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一、战争背景

东汉末年,列国纷争,战争不断。虽然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了,但这次起义对汉朝统治者的腐朽统治以沉重打击,使早已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下,全国各地的州郡官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纷纷自立门户,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多方割据的情形。他们早已不把东汉王朝放在眼里,为了领地和利益,发动一场又一场的兼并战争,使得国土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曹操曾自己写诗来描绘中原地区由于长期的战乱而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建安元年,曹操挟持魏献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从此曹操掌握军政大权,不断壮大起来,先后攻灭了吕布、袁术等,或得了大片的领地。

二、战争原因

建安四年,袁绍在长期交战后最终战胜公孙瓒,占据了幽州、青州等地,将河北地区尽收囊中。因此,华北平原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就互相的感到了对方对自己统治的威胁,因此曹袁两大军事集团的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三、分析实力对比

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四、战争过程和战争分析

1、前期

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

1: 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

2: 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

3: 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

4: 以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

5: 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

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的应用。《始计篇》讲的

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

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 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

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

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

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

作用。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公元199 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刘备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

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

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

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

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公元200 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

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争取

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

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

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孙子兵法虚实篇的应用。《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

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孙子认为,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

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

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

军兵力; 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六百,驻于南阪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的锐气被挫伤。

这里同样体现了《虚实篇》中,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军兵力; 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

2、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仍占优势。七月,进军阳武,准备南下进攻许昌。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一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退回营垒坚守。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

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期间,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又派韩荀钞断曹军西道,皆被曹仁击破。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被刺客暗杀。

3、奇袭

同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 公里的故市、乌巢。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孙子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

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而要造成有利的态势,就必须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奇”、“正”是相辅相生的关系,它们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要出奇制胜,就应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

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也有说是八万人。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四、战争要点

经过以上对战争的分析,我们来简要概括一下孙子兵法中的战争要点:一是“兵者,诡道也”要运用智谋;二是选择有才能的将领,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以自己的军事实力为基础,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有力态势,士卒就会勇猛无比地战胜敌人;三是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四是利用火攻;五是正确组织和部署兵力,善于指挥调动军队,擅长出奇制胜,即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并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换奇正的战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