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集体备课教案封面
- 格式:docx
- 大小:25.86 KB
- 文档页数:1
《教案封面模版》word版一、教案封面设计1.1 设计理念本教案封面设计注重简洁、明了,突出课程主题,易于学生识别和记忆。
1.2 封面内容课程名称:准确、简洁地反映课程内容,使用吸引人的字体和颜色。
课程课时:明确标注课程的总课时,方便学生了解课程安排。
授课教师:介绍授课教师的姓名和职务,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了解。
授课日期:标注课程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方便学生掌握时间安排。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具体、明确,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2 过程与方法描述学生需要通过哪些过程和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本节课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课程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教学难点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分析难点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难点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介绍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4.2 教学手段说明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实验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5.2 授课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授课环节,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的参与。
5.3 互动设置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5.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5 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6.2 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采用考试、作业、project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七、教学资源7.1 教材推荐合适的教材,确保内容充实、结构清晰,便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第1篇封面---一、封面设计1. 封面图案:- 设计风格:简洁、大气、富有教育气息- 图案元素:结合教育元素,如书籍、笔、地球仪、放大镜等,象征知识的传播与探索2. 封面颜色:- 主色调:以蓝色、绿色为主,蓝色代表智慧,绿色代表生机,寓意教研活动的丰富与活力- 辅助色:白色、灰色,用于搭配,增加视觉层次感3. 封面文字:- 标题:居中设计,字体选用楷体,字体大小适中,醒目易读- 标题内容:教研活动记录本4. 边框设计:- 采用简洁的线条边框,既增加美观性,又不失专业性---二、封底设计1. 封底图案:- 与封面相呼应,可选用类似的教育元素图案,如书籍堆叠、知识树等2. 封底颜色:- 与封面保持一致,以蓝色、绿色为主,营造整体和谐感3. 封底文字:- 学校名称、教研组名称、记录人姓名、记录日期等信息- 字体、字号与封面保持一致,清晰易读---三、内页设计1. 目录页:- 列出本记录本的主要内容,如教研活动时间、主题、参与人员、活动内容、心得体会等- 可采用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信息2. 记录页:- 页面布局:左侧为主记录区,右侧为辅助记录区- 主记录区:用于详细记录教研活动内容,包括活动时间、主题、活动流程、参与人员发言、讨论结果等- 辅助记录区:可记录活动中的照片、图片、图表等,增强记录的生动性3. 页眉页脚:- 页眉:可标注“教研活动记录”字样,方便识别- 页脚:标注页码,方便查阅4. 页面格式:- 纸张:选用A5尺寸,便于携带与保存- 版式:左侧装订,方便翻阅- 边距:上下左右各留出适当空白,美观大方---四、使用说明1. 记录格式:- 采用统一格式,如日期、活动主题、参与人员等- 记录内容要真实、准确、完整2. 记录要求:- 记录人应认真对待每一次教研活动,做好记录工作- 记录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鼓励记录人发挥创造性,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活动3. 保存方式:- 记录本应妥善保管,避免损坏、丢失- 定期整理、归档,便于查阅---五、结语本教研活动记录本旨在为教研组提供方便、实用的记录工具,以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教师优质课教案封面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具备基础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共计45分钟。
四、授课教师XXX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3)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品质;(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掌握;(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对课程知识深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3)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后续部分(七至十二)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此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历史故事、前沿科技新闻或相关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设计互动提问,让学生分享对课程主题的已有认知,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的学习。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进行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表、视频、动画等,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恩施市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1.请分析上述情景中出现的消费心理类型,并学会区分它们。
【例1】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
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
”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B )A .攀比心理B .求实心理C .适度消费D .盲目从众2.上述情景说明我国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想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从个人角度)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让学生明确含义,并举出两个反例:超前消费(展示图片月光族、卡奴、房奴)抑制消费(展示图片以及材料吝啬鬼泼留希金)让学生理解:贷款消费是否等于超前消费?贷款消费是有偿还能力的,值得鼓励的:超前消费是无偿还能力,是不值得提倡的。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 态度从众心理 跟风随大流 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 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会误导经济,也不利于个人生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 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手绘工艺)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过分标新立异不值 得提倡攀比心理 夸耀性、盲目性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不健康的心理,不 值得提倡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值得提倡(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教师活动:首先让学生比较盲从与从众的区别。
明确这个原则的含义。
理解三个避免其一、避免盲从,跟风随大流(举例装修、羊群效应)其二、避免情绪化消费(让学生举例)其三、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漫画小儿麻痹症)(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主旨、核心)通过案例让学生体会“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案例一:中秋节,我们吃掉了整整一片森林。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但就在我们合家团圆举杯邀月的同时,地球上的6000多棵树已彻底消失,它们变成了月饼的包装盒,被扔在垃圾箱里。
靖边三中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参考教案时间:2009年10月地点:语文(2)组课题: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三单元(品人与品文)主备人:段建锋参与者:雷冬芳、梁占军、李建雄、寇智海、任红梅、贺蕊、赵海静、李威、强武生一、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实际,把过去只注重教师讲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成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二、单元总体设计(一)分析教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国现当代写人记事的散文,共三篇文章。
这三篇文章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写悲惨之事,抒伤感之情,如《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另一类是写名人之事,抒赞颂之情,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这些散文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
(二)单元目标1、了解写人记事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理清文章思路,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抓住细节,分析总结人物的个性。
4、品味写人记事散文的语言,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单元重点1、掌握理清思路的方法,学会梳理文脉。
2、赏析散文语言,掌握语言赏析方法。
3、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外貌,描写人物心理等。
4、赏析叙事技巧,如详略安排,叙述次序等。
(四)单元难点1、学会品文:抓细节、理线索、品情味、学语言、悟写法等。
2、学会品人:抓性格品质、抓外貌言行、抓内心世界、抓时代背景等。
(五)单元课时《记念刘和珍君》 3 课时《小狗包弟》 2 课时《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 课时(六)单元教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二、分课设计7、《记念刘和珍君》(一)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2、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案本备课本封面含内页教案编写日期:2024年9月教案版本:第一版一、教案封面1.1 教案本备课本封面含内页1.2 编写人:1.3 编写日期:2024年9月1.4 版本:第一版1.5 学科:语文1.6 年级:五年级1.7 课时:1课时1.8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本课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通过对某地的山水、花草、树木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1)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字形、字义和拼音。
(2)课文内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3)重点句子:分析课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3 教学难点:(1)生字词:部分生字词的写法和字义。
(2)课文理解: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的想象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3.3 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4.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4.3 课文阅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技巧和理解课文内容。
4.4 重点句子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和表达作用。
4.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2 作业要求:字体工整、答案准确、解答过程清晰。
优质课教案封面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中生(XX年级)三、授课时间:45分钟四、授课教师:XXX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生活的情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课程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2)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3)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课程知识点的深入理解;(2)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或现象,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2)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运用多媒体、板书等形式,系统、详细地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2)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概念、原理和方法;(3)通过讲解过程中的设问、举例、解释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合作探究(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任务进行合作探究;(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等方法,共同完成探究任务;(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提高。
《教案封面模版》word版一、教案封面设计1.1 设计原则教案封面应简洁明了,体现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注意美观性和实用性。
1.2 封面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题、课时、年级、学科、教师姓名等基本信息。
1.3 封面样式可以选择模板或者自定义设计,使用鲜艳的颜色、简洁的图形和字体,突出课程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2.1 设计原则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2.2 目标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2.3 目标表述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学生在本节课结束时应达到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内容设计3.1 设计原则教学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2 内容框架梳理课程内容,分模块、分层次进行组织,便于学生系统学习。
3.3 教学难点与重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四、教学方法设计4.1 设计原则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4.2 方法选用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
4.3 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设计5.1 设计原则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多元性和公正性,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
5.2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5.3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六、教学实践活动设计6.1 设计原则教学实践活动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6.2 活动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讨论、表演等。
6.3 活动组织明确活动步骤、时间安排和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教学反思设计7.1 设计原则教学反思应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腾冲市第三中学“通案+个案”备课、教学用表教学年级:高三年级教学时间:2021年10月8日——16日1.神经元(1)神经元的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2)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如下两个条件①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
②要有适宜刺激(含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图中b区为兴奋区)②传导过程③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①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②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①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②主要类型(2)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①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②突触延搁: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4)作用效果:使后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兴奋或抑制。
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答案C2.(2019·四川成都诊断)给甲狗喂食,会刺激初级唾液分泌中枢(位于延髓),使其兴奋从而引起唾液的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而乙狗只给铃声刺激就会引起唾液的分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食物引起甲狗唾液的分泌和铃声引起乙狗唾液的分泌都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两个反射弧的效应器相同C.乙狗发生的反射类型与膝跳反射的类型相同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初级唾液分泌中枢和听觉中枢之间形成永久性的联系答案B3.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教案封面以及备课格式》一、教案封面设计1.1 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加粗1.2 副字体:楷体,字号:小四1.3 教案编写人:姓名,字体:楷体,字号:小四1.4 编写日期:年月日,字体:楷体,字号:小四1.5 学科:学科,字体:楷体,字号:小四1.6 适用年级:X年级,字体:楷体,字号:小四1.7 课时:第X课时,字体:楷体,字号:小四二、教案结构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2.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重点:学生需要重点掌握……2.2.2 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2.3 教学方法:2.3.1 自主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探究……2.3.2 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与同学共同完成……2.3.3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理解……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通过……引起学生兴趣2.4.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4.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2.4.4 课堂练习:学生练习……2.4.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2.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三、教学反思3.1 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3.3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四、备课格式4.1 教学内容:详细列出本节课需要教授的知识点4.2 教学素材:列出需要使用的教学素材,如PPT、教材等4.3 教学步骤:详细列出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步骤4.4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进行反思五、教学计划5.1 本周教学内容:列出本周需要教授的知识点5.2 下周教学内容:列出下周需要教授的知识点5.3 长期教学目标:列出本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六、教学评估与反馈6.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6.2 同行评价: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教案本备课本封面含内页教案编写日期:2024年9月教案版本:第一版一、教案封面1. 教案名称:《教案本备课本封面含内页》2. 编写人:综合性教案编辑专员3. 编写日期:2024年9月4. 版本:第一版二、教案内页1.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2. 课程年级:一年级3. 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节:课程介绍与学习目标介绍综合课程的特点和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和期望成果。
2. 第二节:学科知识概览分别介绍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引导学生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3. 第三节:学习方法与技巧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4. 第四节:课程实践与探究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和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1. 教案本备课本封面2. 综合课程教学大纲3. 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资料4. 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资料5. 课程实践和探究活动指导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习成果: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果和进步。
3. 课程实践和探究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和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教案本备课本封面含内页(续)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传授: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和概念。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问、分享想法和经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课堂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