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十二条假设前提
- 格式:pptx
- 大小:82.60 KB
- 文档页数:15
身心语言程式学(NLP)的十二条前提假设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1、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
2、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
3、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
4、因此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
5、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
6、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
7、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
8、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演变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是一样的。
9、两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不一样,不一定会使两个人不能沟通或者发展出良好关系。
10、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11、同样地,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12、当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1、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
2、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求别人接受。
3、改变自己,别人才会有可能改变。
4、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
每个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
5、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
6、一个人因此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
一个人只能引导另外一个人去学习。
7、因此一个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
8、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利。
9、不强迫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
10、同样地,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三、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1、光说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不顾是否有没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2、在三赢(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十二条前提假设
1. 假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3. 假设人们会追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4.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风险和回报。
5.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现实条件和限制。
6.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社会和道德价值。
7. 假设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信息做出决策。
8.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他人的行为和反应。
9.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长期效益。
10. 假设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做出决策。
11.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个人的欲望和需求。
12. 假设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NLP十二条前提假设NLP12前提假设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1/没有两个人的生命经验会完全一样;2/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会绝对一致;3/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的;4/因此一个人会做的事不一定另一个人会做;5/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6/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7/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在不断演变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内是一样的;8/两个人之间无需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一样都能够有良好的关系;9/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什么叫尊重别人?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1/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自己改变自己;2/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只对本人有效不能强迫别人接受;3/改变自己别人才会有可能改变;4/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5/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6/因此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改变;7/好动机只给某人去做某事的原因没有给他控制别人权利;8/不强迫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9/同样的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怎样与人相处?三,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1/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实在是自欺其人;2/在三赢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3/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意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4/效果是定下计划的基础亦是所有行动的指针;5/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但效果可以一样;6/故此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观规条;7/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8/只追求有道理耽误有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你到底想要什么?四,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1/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脑里因为不能也不需要把所有资料捕捉所以感官运用总是主观的有选择的;2/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故此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3/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亦因此是主观的;4/因此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5/因此每个人都会用自制的地图在这个世界里生活;6/改变自制地图便会改变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事情的感受;7/事情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压力和情绪压力和情绪是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反应;还有什么想不开?五,沟通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1/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与“没效”之分;2/自己说的多“对”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讯息才是沟通的意义;3/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重要;4/沟通的效果来自声调和身体语言的比文字的更大;5/在潜意识层面的沟通讯息的发出与接受比意识层面的大得多;6/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讯息有完全同样的反应;7/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是由听者决定;8/话有很多个方法说出来改变说的方法才会改变听的效果;沟通的关键: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六,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1/改变你的做法任何新的做法都比旧的多一分成功机会;2/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比昨天不同的做法;3/世界上每样事物都在不停的改变中不肯改变就会面临淘汰或失败的威胁;4/因此只有不断的改变做法才能与其他事物保持理想关系;5/做法是规条目的是取得效果把焦点放在取得效果就是灵活的不断修正做法;6/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7/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8/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就在周边的众多机会;什么叫创新思维?七,凡事必有三个以上解决方法1/陷入困境的人就是对事情只有一个做法因此别无选择;2/对事情有两个做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它给自己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3/有了第三种做法的人更多的做法;4/有方法就是有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5/不成功只是说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6/没有办法只是说已知的方法都行不通;7/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不止一个;8/“没有办法”让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让事情有突破的可能;9/为何不使自己成为第一个找出方法的人;还有什么可以难倒你?八,谁都会选择对自己利益最佳行为1/任何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求;2/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思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3/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有正面的动机;4/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5/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6/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7/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层面不容易意识地说出来;8/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9/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如何推动一个人做事?九,每人都具备成功快乐的资源1/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2/现在已有大量运用大脑能力的技巧发展出来提升大脑效率;3/每一个人都可以凭改变思想去改变情绪和行为改变人生;4/所有事情或经验里面正负面意义同时存在是我们的绊脚石或踏脚石取舍全由个人决定;5/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能力行为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6/有能力给自己制造困扰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7/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人事物而是由自己脑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产生出来的;8/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让自己得不到成功快乐的最有效的保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十,系统里最灵活部分最能影响大局1/灵活便是有选择便是有能力灵活便是最有能力;2/灵活来自减少行使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多凭观察运用环境所提供的其他条件;3/灵活就是适应就是接受;4/灵活是有效果的重要因素;5/灵活也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越不足态度就会越强硬;6/容许不同意见的可能性便是灵活;7/在一个群体中固执使人们紧张灵活使人们放松;8/灵活不代表放弃立场而是容许自己找出三赢的可能;9/在沟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10/流水是学习灵活最好的老师;11/灵活是主动改变而固执则是在被逼才做出改变;运作商海,游刃有余!十一,没有挫败只有回应信息1/ “挫败”只是指出过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讯号;2/ “挫败”只是在事情画上句号时才能用上;3/“挫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样改变做法”是把焦点放在未来;4/挫败是过去的经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的踏脚石;5/每次挫败都只不过是学习过程里修正行动的其中一步;6/把每次的挫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每次便都变成了学习;7/自信不足的人潜意识总是在找“不用干下去”或者“我就是不成”的借口“ 挫败”二字便很容易冒出来;8/不愿意接收“挫败” 可能便没有机会享受“成功”;一生不再有挫败!十二,动机情绪没错只是行为没效果1/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不会伤害自己只是误会的认为某行为可以满足某些需要又不知有其他做法;2/情绪总是给我们一份推动力情绪是让我们在事情中学习学到了情绪便会消失没学到同样的情绪还会再来;3/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的动机和情绪同时不接受它的行为;4/接受动机和情绪便是接受那个人那个人也会感觉出你对他的接受因而更肯让你去引导他做出改变;5/任何一次行为不等于一个人;6/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把这当作两人的共同目标便能使两人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7/找出更好的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动机背后的价值观。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不仅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对心理咨询,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
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
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
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
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等。
当前人们常接触到的心理门诊、热线电话等大多数是由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使人们误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邻里大妈式的苦口婆心,或者教条主义式的空洞说教,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
二、咨询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很多,如引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原则、重大决定延期原则等。
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
如若泄露出去,会使来询者身心受到伤害。
只有为来询者保密,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消除顾虑。
心理咨询与治疗期末考试重点一、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现实或超我有冲突时出现焦虑,自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付那些引起焦虑的威胁或危险,而它是运用防御机制来控制本我的欲望和冲动,从而减轻焦虑。
二、精神分析理论:注重问题的过去,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幼儿期的精神创伤和痛苦体验造成的,幼儿期未能解决的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欲望是问题的根源,会在人生其他阶段以心理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分析来访者幼年经历,找到原因,通过顿悟,使来访者心理发生改变。
三、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是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部分。
四、前意识:是界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平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提醒可以进入意识,是可以招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
五、潜意识(或无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招回的部分,但通过分析可以被揭示出来的,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六、整体性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人的整体性属性,人的身体和精神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意味着人是统一的、完整的。
第二个方面是人与环境构成了人—环境的统一体,也就是人和环境是相互依赖的。
格式塔治疗是整体性的,关注的是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不是关注彼此孤立的部分。
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外部或内部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功能,做出选择的。
七、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
由此创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转变自我概念的气氛,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治疗师都应予以理解,甚至是珍视。
八、靶行为:对患者自身心理,生理和环境进行分析,需要改进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
九、厌恶治疗: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当某种适应不良行为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时,当即给予一定程度的痛苦刺激,如电刺激、针刺、或催吐;经反复实施,适应不良行为与厌恶体验建立条件联系,从而消除目标行为。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摘要: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医学及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所以,从事这个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灵敏性,需要一种对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情。
关键词: 心理咨询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从事这个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灵敏性,需要一种对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情,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
因为心理咨询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拥有完善的认知体系,避免因为错误归因而导致种种失败;帮助人们摆脱失业、失恋、离异等造成的痛苦,使人们学会应付生活挫折的方法;教会人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避免罹患各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躁狂症、歇斯底里症等;帮助人们恢复爱的能力,学会幸福地工作、生活和爱;帮助人们渡过人生各个发展阶段的种种危机;帮助人们完善人格,摆脱自恋、自卑、自闭等不良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二、咨询师的人格特质要求(一)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及时地觉察和感知他人的观点、情绪、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可以从来访者的言谈举止中敏感地抓住问题所在,能敏感地观察到来访者在治疗中的表现,并觉察与其外在表现相对应的内在的愿望、心理状态以及关系模式。
(二)价值中立心理咨询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价值观念的沟通,因此咨询师需清楚地认识到咨询师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咨询活动的,从而很好地建立完善健康的价值观体系。
中立性态度就是要求咨询师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等方面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或观点。
[3]人的言谈举止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心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价值取向。
NLP之十二条前提假设6、并无难于相处的人,只有不善变通的沟通者(以前我的思维就是觉得把自己想说的或是应该说的全说出来了,对方还是没搞懂,就认为他真是笨,最后事情没整好反而越来越糟。
)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思维地图,对于同样的事物定义和看法不可能完全一样,当我们需要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就需要更加灵活变通的去了解对方对于事物的看法和定义,也就是需要去配合对方的地图,才能更加高效的去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在一些公司里,很多职员都会抱怨财务部的规定报销规定过于刻板,不方便,效率低。
其实这也是一个部门的地图,如果你想要获得财务部门的支持,你就需要去清楚的了解财务部门的相关业务规定,规则,先按照他们的规定和规则准备自己的相关报销资料,并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粘贴,准备相关的凭据等,之后再向其提出需要对方支持的请求,往往就很容易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了。
7、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大多数人在与人沟通时,往往是自顾自说,自以为是为别人好讲一大堆理论,殊不知对方恨不得马上想走开。
)在沟通中,你表达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收到信息是什么才重要,你讲一个笑话给对方,想要让对方开心一下,而对方收到的信息却是你在羞辱他,那么你所传递的信息就不是让对方开心,而是羞辱!父母关心孩子,爱孩子,却用责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站在孩子的角度,收到的就是责骂,而不是关爱!强调自己讲得多么的有道理,而忽略了沟通中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8、意之所在,能量即来(大多数失败的人都很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让自己很成功的失败了!人们往往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关注点在哪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的信息就会进入到我们的脑子里,意之所在,能量即来,当你把你的注意力放什么上面,与此相关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多的被你所注意到,进入你的大脑,而与此无关的信息就会被你的大脑给过滤掉,因此说,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和你只能听到你想要听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地图会不一样的原因之一。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50题)1、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A.虚无妄想B.妄想心境C.妄想知觉D.自罪妄想【答案】 B2、了解人际关系浓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是()。
A.相互评价B.自我暴露程度C.情感卷入程度D.目光【答案】 B3、在整理临床资料时,应该对来自求助者亲友和中介人的资料()。
单选A.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做必要的说明B.直接使用,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C.先行筛选,避免对求助者构成偏见D.注意排序,不对求助者形成暗示【答案】 A4、精神发育迟滞形成的原因是()。
A.内心冲突变形B.获得性知识的丧失C.内心冲突强烈D.早期大脑发育不良【答案】 D5、[单选题] 只有实现(),才是咨询效果的直接体现。
A.咨询技术B.咨询目标C.咨询理念D.咨询关系【答案】 B6、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A.必须遵循的命令要求B.应该积极履行的行为规范C.衡量绩效的核心标准D.决定前途命运的唯一要素【答案】 B7、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自我审查技术的核心环节是()。
A.咨询师鼓励求助者说出对自己的看法B.咨询师用特定的问题让求助者注意过去忽略的经验C.让求助者对过去忽略的经验重新地加以体验和评价D.咨询师引导谈话的内容围绕具体可见的事实【答案】 C8、BPRS的评定等级是()。
A.4级B.5级C.6级D.7级【答案】 D9、WAIS-RC适用的年龄范围是()。
A.18岁以上B.16岁以上C.15岁以下D.8岁以下【答案】 B10、曾经幸福的老年人在情绪方面()。
A.多愁闷和低沉B.多数比较理想化C.多数比较平稳D.多数比较悲观【答案】 C11、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良好的()。
A.咨询关系B.合作态度C.咨询技术D.行为方式【答案】 A12、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
A.进行挫折教育B.培养其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C.培养其果敢的性格D.保护其自尊心,鼓励为主【答案】 D13、从业人员做到“平等待人”,最根本的要求是( )。
求助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介绍心理咨询是一种帮助个人解决心理问题、改善生活质量的专业服务。
作为心理咨询的受助者,了解和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咨询中受益。
本文将探讨求助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积极的心态在进行心理咨询之前,求助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心理咨询是一种主动寻求帮助的过程,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好地融入咨询中并接受专业帮助。
自我意识具备自我意识是作为心理咨询者的基本条件之一。
这意味着求助者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思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自我意识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好地反思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求助者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诚实和坦率与心理咨询师的沟通需要建立在诚实和坦率的基础上。
求助者应该真实地向咨询师描述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包括真实的思考和感受。
诚实和坦率可以为咨询师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愿意接受变化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解决问题。
作为求助者,需要有愿意接受变化的态度。
这意味着愿意从咨询中学习、成长,并主动参与自我改变的过程。
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求助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是一种沟通的过程,求助者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同时,求助者也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咨询师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和观点。
保持机密性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沟通应该是保密的。
作为求助者,需要明白心理咨询是一种私密的服务,咨询师会严格遵守保密协议。
保持机密性可以让求助者更自由地表达和探索自己的问题。
对自我关怀的承诺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在咨询室中的过程,求助者需要在咨询之外,对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进行关怀。
这意味着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的自我调节方法。
持续的投入心理咨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求助者的持续投入。
咨询师会提供一系列的建议和指导,求助者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付诸行动。
持续的投入可以使求助者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问题。
十二条前提假设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2、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
3、有效果比只是强调有道理更重要。
4、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5、我们只是生活在由自己的感官所塑造出来的感官世界里。
6、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8、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
9、每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人最能影响大局。
11、没有挫败,只有回应讯息。
动机与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12、。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不仅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对心理咨询,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
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
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等。
当前人们常接触到的心理门诊、热线电话等大多数是由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使人们误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邻里大妈式的苦口婆心,或者教条主义式的空洞说教,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
二、咨询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很多,如引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原则、重大决定延期原则等。
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
如若泄露出去,会使来询者身心受到伤害。
只有为来询者保密,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消除顾虑。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摘要: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医学及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所以,从事这个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灵敏性,需要一种对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情。
关键词: 心理咨询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心理咨询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从事这个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灵敏性,需要一种对他人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情,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
因为心理咨询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拥有完善的认知体系,避免因为错误归因而导致种种失败;帮助人们摆脱失业、失恋、离异等造成的痛苦,使人们学会应付生活挫折的方法;教会人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积极稳定的情绪,避免罹患各种情绪障碍,如抑郁症、躁狂症、歇斯底里症等;帮助人们恢复爱的能力,学会幸福地工作、生活和爱;帮助人们渡过人生各个发展阶段的种种危机;帮助人们完善人格,摆脱自恋、自卑、自闭等不良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二、咨询师的人格特质要求(一)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及时地觉察和感知他人的观点、情绪、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可以从来访者的言谈举止中敏感地抓住问题所在,能敏感地观察到来访者在治疗中的表现,并觉察与其外在表现相对应的内在的愿望、心理状态以及关系模式。
(二)价值中立心理咨询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价值观念的沟通,因此咨询师需清楚地认识到咨询师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咨询活动的,从而很好地建立完善健康的价值观体系。
中立性态度就是要求咨询师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等方面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或观点。
[3]人的言谈举止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心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价值取向。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3、有效用比有道理更重要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5、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7、凡事必有至少有三个解决方法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9、每一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11、没有挫败,只有回应信息12、动机和情绪总人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1、说得对不对没有意义,说得有效果才是重要。
2、沟通的效果由对方决定,但是由自己控制,因为自己可以改变沟通的模式。
3、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他只能(1)改变自己;(2)做一些事,使到对方想改变;(3)为自己做些安排,使到无论对方有没有改变都不能影响自己的成功快乐。
4、任何事情,都至少有3个不同的做法;任何情况,都至少有3个解决的方法。
1﹑学习再差、表现再糟的孩子,他们从内心深处都渴望做好孩子,他们不甘心一辈子被人看不起。
———这是人的天性。
2﹑挑毛病的教育是:优点是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
挑光明的教育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
3|﹑什么叫好思维?凡事发生往好处想,即使在黑暗中也百要钻光明的牛角尖;什么叫坏思维?凡事发生往环处想,即使在光明中也非钻黑暗的牛角尖。
4﹑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亲吻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孩子是在妈妈的嘴里长大的,妈妈是怎么唠叨,孩子就会变成怎样的人。
★别忘了“争”是半个世界,“让”也是半个世界;我们常常局限在“争”的那半个世界,浪费了“让”的这半个世界,结果反而吃了大亏!★乐成师,苦成匠。
也就是说,只有快乐地学习的人才能成人、成才、成师。
苦出来的孩子,被父母逼出来的孩子,即使成功了,也仅仅是一个匠才而已★父母看孩了子,应象园丁看花朵:即用喜悦的目光欣赏盛开的花朵,又用期待的目光欣赏迟开的花苞。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不仅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对心理咨询,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
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
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
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
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等。
当前人们常接触到的心理门诊、热线电话等大多数是由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使人们误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邻里大妈式的苦口婆心,或者教条主义式的空洞说教,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
二、咨询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很多,如引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原则、重大决定延期原则等。
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
如若泄露出去,会使来询者身心受到伤害。
只有为来询者保密,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消除顾虑。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不仅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对心理咨询,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
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
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
它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咨询人员必须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懂得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职业人员。
因为心理咨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特定的操作过程和手段,解决问题需要应用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交往,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的职业。
它要求咨询员必需具备一定的特殊品质,如心理反应敏感、能认真倾听,富有爱心和合作、亲和能力,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稳定的情绪等等。
当前人们常接触到的心理门诊、热线电话等大多数是由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使人们误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邻里大妈式的苦口婆心,或者教条主义式的空洞说教,影响了心理咨询的信誉。
二、咨询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很多,如引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愿原则、重大决定延期原则等。
其中保密性原则是咨询者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因为来询者的心理问题,一般都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或起码是不愿让他人知道的秘密。
如若泄露出去,会使来询者身心受到伤害。
只有为来询者保密,才能使其敞开心扉,消除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