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教案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六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班级:四(6)主讲人:李小丽周次:时间:10.1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6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这个节目是真人演真事,所以演员是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到其中。
2、了解毒品知识。
(1)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教学过程(2) 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3.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2. 年级:小学六年级3. 课时:1课时(40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的危害性如何抵制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的危害。
四、教学内容1. 的定义与种类引导学生了解的定义,认识的种类,增强对的识别能力。
2. 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3. 抵制的方法教育学生如何自觉抵制,拒绝的诱惑,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5. 禁毒宣传口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的定义与种类,让学生认识的危害。
3.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抵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法律法规教育:讲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6. 创作禁毒宣传口号:引导学生共同创作禁毒宣传口号,增强禁毒意识。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抵制方面的责任和行为。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危害、抵制方法和法律意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讨论的积极性和创作的禁毒宣传口号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用于展示的危害,增强学生的认识。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如何抵制。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3. 采用游戏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及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影响。
2. 防范: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拒绝,以及在发现违法行为时如何报警。
3.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4. 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
2. 案例分析:分享危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抵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4. 游戏:设计有关禁毒知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法律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的危害,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6. 课后作业:布置关于禁毒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防范意识。
3.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禁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4.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禁毒主题班会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分析学生禁毒知识竞赛的成绩,评估教学成果。
第六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班级:四(6)主讲人:李小丽周次:时间:10.1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6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这个节目是真人演真事,所以演员是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到其中。
2、了解毒品知识。
(1)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六年级班队活动设计)班队会资料一、活动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结合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2、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1.回顾——毒品侵华史,2.认识——毒品真面目,3.构建——自身防毒墙,4.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
二、活动过程各小队报告人数向辅导员报告人数出旗、敬礼,唱队歌开始:甲: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乙: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甲:我们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亲切关怀下,一天天茁壮成长。
乙:我们就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
甲:但是,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事情,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乙:少先队员们,我们该怎么办?甲:让我们行动起来,了解有关毒品的常识、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乙:增强自觉防范及抵制能力、提高拒毒防毒意识合:让我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甲:沟溪小学六(2)中队主题队会合:现在开始!乙: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怎么会忘记百年屈辱血泪史?那时列强用鸦片和舰炮撞开了国门,这一撞,我们民族就经历了屈辱的一个世纪啊!再回头看看那万恶的鸦片吧!(播放:《鸦片战争》纪录片)甲: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
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
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请每小队成员根据图片或实例逐一进行解说。
“我们第一小队调查的是鸦片和吗啡。
请看:(1)鸦片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
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在解放前被称为“福寿膏”。
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小学安全班会活动记录表
活动图片
活动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时刻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一、教案主题: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性。
2. 如何抵制。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危害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一、知识介绍1. 的定义和种类2. 的危害性3. 的传播途径二、的危害1. 对身体的危害2. 对心理的危害3. 对社会的危害三、如何抵制1. 自觉抵制2. 积极宣传危害3. 遵守法律法规四、小学生如何应对1. 识别2. 拒绝的技巧3. 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五、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2. 引导学生反思3. 总结经验教训六、互动环节1. 学生讨论2. 分享心得体会3. 提问与解答七、禁毒签名活动1. 学生签名承诺抵制2. 宣誓坚决不碰3. 展示签名横幅八、总结与反思1. 回顾学习内容2. 学生自我反思3. 提出改进措施九、家长和社会的参与1.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远离3. 共同努力,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十、禁毒主题活动1.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2. 开展禁毒主题绘画比赛3. 组织禁毒征文活动十一、禁毒宣传月活动1. 宣传月活动安排2. 学生积极参与3. 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十二、法律法规教育1.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2. 遵守法律法规3. 依法禁毒,共建和谐社会十三、心理咨询与辅导1. 学生心理问题分析2. 导致的心理问题3. 心理咨询与辅导方法十四、防毒教育进课堂1. 禁毒教育融入课程2. 教师培训与学习3. 提高防毒教育质量十五、禁毒工作总结1. 总结本学期禁毒教育工作2. 学生禁毒成果展示3. 展望未来,继续深化禁毒教育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的定义和种类,让学生了解的的基本知识。
2024年小学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五册第四章《共建良好社会》,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远离,保护自己”。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觉抵制侵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种类、危害及防范方法,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侵害,保护自己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建良好社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的危害及防范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侵害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禁毒宣传资料、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因引发的悲剧图片,引发学生对危害的思考,引入本课主题。
2. 讲解:(1)的种类及危害:介绍鸦片、海洛因、冰毒等常见的种类及对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防范方法: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提高防范意识,远离。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诱惑的场景,让学生学会拒绝。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犯罪的法律后果,提高法律意识。
5. 随堂练习:设计选择题、判断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自觉抵制侵害,分享防范经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远离,保护自己2. 内容:(1)种类及危害(2)防范方法(3)自觉抵制侵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的危害。
(2)请列举三种防范侵害的方法。
(3)谈谈你对自觉抵制的认识。
2. 答案:(1)的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破坏家庭幸福、危害社会稳定等。
(2)防范方法:①提高防范意识;②学会识别;③拒绝诱惑;④寻求帮助等。
(3)自觉抵制: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②遵守法律法规;③积极参与禁毒宣传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禁毒宣传活动,提高禁毒意识,共建良好社会。
2024年精选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材第五章“危害我知晓”,详细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及其对人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如何辨别,拒绝的策略;遇到涉毒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学会拒绝的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遇到涉毒情况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重点:培养学生辨别的能力,学会拒绝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模型、禁毒宣传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涉毒案例,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2. 例题讲解(15分钟)(1)的定义、种类及危害;(2)如何辨别,拒绝的策略;(3)遇到涉毒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知识巩固(15分钟)观看禁毒宣传视频,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的定义、种类及危害2. 辨别的方法3. 拒绝的技巧4. 遇到涉毒情况的应对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禁毒安全的作文。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2. 作业题目:列举5种的名称及其危害。
答案要求:名称准确,危害描述清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7. 互动环节的设计与实施8.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9.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10.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案例形式呈现的危害,使学生产生共鸣。
小学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增强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离毒品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影响。
(2)引导学生掌握拒绝毒品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毒品的危害,并在内心深处产生拒绝毒品的强烈意愿。
(2)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可能的毒品诱惑时,能够坚定地运用所学的方法拒绝。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毒品的相关知识,包括种类、危害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毒品的危害。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拒绝毒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毒品诱惑时的情景,锻炼应对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禁毒的公益广告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对毒品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毒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讲解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如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3)讲述毒品对心理的影响,如产生幻觉、焦虑、抑郁、依赖等。
(4)强调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如引发犯罪、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等。
3、案例分析(15 分钟)(1)展示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犯罪入狱、丧失生命的真实案例。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吸毒者走上不归路的原因和教训。
(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4、拒绝毒品的方法(10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拒绝毒品的诱惑。
(2)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以下拒绝毒品的方法:坚定信念,明确毒品的危害,坚决拒绝尝试。
远离可能存在毒品的场所,如歌舞厅、酒吧等。
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性2. 如何抵制3. 法律法规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防范意识。
3.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危害的案例材料。
2. 准备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3. 准备班会课件。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1)对身体的危害: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如损害神经系统、肝脏、心脏等器官,导致各种疾病。
(2)对心理的危害:会使人产生依赖性,导致心理扭曲,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对社会的危害:会破坏家庭和谐,诱发犯罪行为,危害社会治安。
2. 如何抵制(1)提高防范意识:了解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
(2)远离:不和接触,不参与相关活动。
(3)积极参与禁毒宣传:主动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宣传的危害,提高身边人的防范意识。
3. 法律法规(1)我国《刑法》对犯罪的规定:贩卖、制造、运输、走私,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我国《禁毒法》对的规定:禁止制造、贩卖、传播、使用。
(3)青少年如何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积极参与禁毒工作。
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危害案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防范方法。
5. 讲解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年级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游戏、观看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危害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与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防范措施,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能力。
4. 游戏互动教师设计一个禁毒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禁毒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自觉抵制的实际行为。
七、教学资源1. 禁毒知识资料。
2. 视频资料。
3. 禁毒宣传海报。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安全舒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言。
九、教学后记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
2. 开展禁毒主题的征文活动。
3. 举办禁毒知识竞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基本信息补充和说明:课时安排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和吸收所教内容。
二、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到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如了解的危害、学会拒绝的技巧、培养法律意识等,以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六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班级:四(6)主讲人:李小丽周次:时间:10.1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6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这个节目是真人演真事,所以演员是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到其中。
2、了解毒品知识。
(1)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六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毒品的危害;并且根据导致青少年吸毒的成因;认识毒品对人体生理机能与人体心理精神意志的摧残;从根本上克服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因素。
难点:体会毒品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危害以及毒品对人体心理精神意志的摧残;由于涉及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较难理解。
三、活动设想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构成卡片样式。
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
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1.回顾――毒品侵华史;2.认识――毒品真面目;3.构建――自身防毒墙;4.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
四、准备工作:开展班会前让全体的同学浏览网络上有关预防毒品专题教育的信息;并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各种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个性是班干部们要准备好发言稿;要求每位同学要写好观后感;在班会上每个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观后感进行简短的几分钟发言。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育短片、英特网与图片等。
六、教学方法:实物、图片、视频直观法;知识问答法;讨论研究法;情景演艺法;案例解读法和点拨法多向结合。
七、课时:1课时。
八、活动过程:(一)、序幕――腾飞中也“阴暗”(视频:播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腾飞面貌。
)班主任: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
在吃饱喝足后;人民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
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于是一些娱乐场所酒吧、舞厅、迪厅成了精神栖息的家园;但是那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这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炮弹”――毒。
第六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班级:四(6)主讲人:李小丽周次:时间:10.1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1987年6月12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确定2006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主题为“毒品不是儿戏”。
2006年我国禁毒日的主题为:“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热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
学生讨论观看法制演出及禁毒录像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1、引导学生针对“昨天、今天、明天”一节目中的雷雪这个女孩进行讨论。
这个节目是真人演真事,所以演员是倾注了全部的情感到其中。
2、了解毒品知识。
(1)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家
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
教学过程(2) 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3.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
一定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
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心脏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等,并使免疫能力下降,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吸毒成瘾者还会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吸毒过量引起死亡占吸毒死亡的50%以上。
据调查统计,
吸食海洛因成瘾的吸毒者平均存活时间是8至10年。
三、成立“向毒品Say No”专案组。
学生角色转换,以“霹雳警察”的身份分析典型案例中人物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重点商讨遇到紧急事件的处理对策,探求预防毒品和拒绝毒品的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1: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
尝试一下,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
为找钱,他弄了一把手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