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近义词】:代人受过、为人作嫁

【反义词】:坐享其成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结构关系:1.主谓关系2.并列关系3.动宾关系4.偏正关系5.补充关系

请按上面的来源分类以下成语:

1画龙点睛 2 图穷匕见3三顾茅庐 4 不耻下问5举一反三6任重道远 7 春风得意

8一帆风顺9纸上谈兵10朝三暮四11空中楼阁12集思广益13逃之夭夭 14 锦上添花

15想入非非16落井下石17中流砥柱18可歌可泣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 21 痛改前非

22画饼充饥23哗众取宠 24 战无不胜一扫而光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27放虎归山28循规蹈矩

29恨铁不成钢30自欺欺人31语重心长宁左勿右 32 水深火热

1、神话传说:19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指周密完善。

2、历史典故:1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每次)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认为)诳,因(因此)点其一。须臾(过了一会),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都)在。

注释:

张僧繇:南朝时梁人。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主人公简介】

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南朝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

【故事】

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说画了龙的眼睛以后,那些龙会飞走。可人们不信,认为他在骗人。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过了一会儿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变回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

那一条龙果然不见了!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张僧繇)

2图穷匕见(荆轲【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珂曰:“起,取武阳所持图。”珂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白热化阶段了。

【近义词】: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3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9 纸上谈兵(赵括【词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字词解释】纸:书上:上面谈:谈论兵:用兵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空头支票、夸夸其谈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3、文人作品:5举一反三(论语——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解释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

近义词

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灯谜卅;带头;翻两番

典故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4不耻下问(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耻:羞耻,耻辱。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

下:谦虚、虚心的意思。比喻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造句: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

示例:阁下既~,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成语来由: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

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造句:我们有不懂的要及时问人,做到不耻下问. )

6任重道远(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途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示例】:明·鹿善继《答范景龙书》:“惟是世变滔滔,党同伐异,任重道远,谨始虑终,往常书本生活,到此躬行实践,别有光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

【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7春风得意(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春天的和风。在春风轻拂中洋洋得意。旧指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后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的得意心情。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如愿以偿,心情欢畅。)

8、一帆风顺(孟郊——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清·李保嘉《官场现形记》∶“从中进士至今,不上二三十年,就做到副宪,也算是一帆风顺了。”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12、集思广益(诸葛亮——?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集:集中。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13逃之夭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解释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是逃跑诙谐的说法

示例瞿秋白《乱弹·新英雄》:“那些'不可多得之将才'一溜烟的~。”

近义词溜之大吉,无影无踪

反义词岿然不动)

14、锦上添花(黄庭坚——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解释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出处宋·王安石《即事》诗:“嘉招欲覆杯中渌,丙方唱仍添锦上花。”宋·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步需要还不是'~',而是'雪中送炭'。” 世上有些人喜欢锦上添花或站在高枝上说风凉话,很难在别人犯了错误时多想想人家的长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

近义词精益求精、如虎添翼

反义词雪上加霜)

16、落井下石(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解释看见别人掉进陷阱里,不伸手救他,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为什么要在别人危急的时刻,~。”

辨析“落井下石”和“上树拔梯”。落井下石指乘人之危,加害于人。上树拔梯指诱人上当,使人受害。

近义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阱下石

反义词助人为乐、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17、中流砥柱(《晏子春秋》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

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

中流砥柱,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上的尼洋河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河第一大峡谷,江

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

18、可歌可泣(《周易》可:值得;歌:歌颂,赞扬;泣: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0、百感交集(《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释义: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集:聚拢。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出处1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编辑本段]示例:

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有许多感想不知如何表达

“百感交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无数感触交融汇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交:一齐,同时。

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常常是非常深刻的。

西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北方的匈奴贵族刘裕乘机起兵入侵。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

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他的哥哥卫zǎo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zǎo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南下。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步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21痛改前非(【解释】:痛:彻底;非:错误。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

【出自】: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痴公子很使噪脾钱》:“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示例】: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重新做人。

【近义词】:悔过自新、改过自新

【反义词】:不思悔改、死不改悔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0、自欺欺人(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示例: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之谈。(鲁迅《两地书·二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掩耳盗铃、掩人耳目

反义词:实事求是)

31、语重心长(【解释】形容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出处】清·洛日生《海国英雄记·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教诲和嘱咐。

【示例】刘绍棠《芳年》:“字字句句都~,亲切感人。”

【近义词】言近旨远、微言大义、苦口婆心。

【反义词】轻描淡写、浮光掠影( 注释: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用来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灯谜】一言九鼎千秋意

【翻译】sincere words and earnest wishes.

【例句】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放下身上的包袱,继续努力前进,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吧!”)

32水深火热(《孟子》【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艰难痛苦。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指人民生活

【示例】:只要能把国家从~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梁斌《红旗谱》四二。《故宫博物馆》:“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人民处于~之中的时候,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

【近义词】:水火之中、民不聊生

【反义词】: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歇后语】:滚汤锅里的螺蛳

【灯谜】:海底焊接

【典故】:战国时,燕王哙改革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市被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发内战。燕国大乱,齐国乘虚而入,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燕。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力抵抗齐军,出现“士卒不战,城门不闭” 的局面,有些地方的燕国百姓反而给齐军送饭递水表示欢迎。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就攻下燕国国都。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无撤回之意。匡章又不管束军队,士卒欺凌百姓,燕人纷纷起来反抗。这时,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子请教,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 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而很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 “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高兴,”孟子又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也有先例,周文王便是。” 孟子举了这两个例子后指出:“当初齐军攻入燕国,燕人送饭递水表示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日子;而今如果齐国进而吞并燕国,给燕人带来亡国的灾难,使他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必然会转而盼望别国来解救了!

出处《孟子·梁急王下》)

4、外来文化:1

5、想入非非(非: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1、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贬义)。2、有时还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中性)。

出处《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中性词)

5、寓言故事:10、朝三暮四(【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自】:《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示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近义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反义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理解:1. 朝三暮四的原意:用诈术来骗人

2.现在用来比喻:反复无常,出尔反尔

3.又用来比喻:前后交换,迷人障目

【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11、空中楼阁(解释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1茅盾《子夜》:“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

2沉迷在这里你只能是望着一座空中楼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近义词虚无缥缈、海市蜃楼

灯谜天宫;月宫;广寒宫

10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与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

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⑴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万丈高楼从地而起。

⑵三重:重,层;三重,三层。

⑶轩敞疏朗:轩敞,高大宽敞;疏朗,空气流通而明亮。

⑷渴仰:渴望羡慕。

⑸解作彼家:会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⑹经地垒墼(jī ):经地,丈量地基;垒墼,堆砌砖块、砖坯。

⑺固:固执,坚持的意思。

⑻四辈弟子:佛教用语。亦称“四众”、“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

⑼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法指教义、原理;僧指信众。

⑽道果:通过修行,脱离世俗,断灭一切烦恼、自我,达到解脱的“涅盘”境界。

⑾三果:小乘佛教关于修道的几个阶段。共分四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等,意为初入圣道,是第一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为意念未脱尽,还有一往来,是第二果;阿那含,汉译为“不还”等,意为欲望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回到欲界,是第三果;阿罗汉,小乘佛教把佛弟子修行达到的最高境地称“阿罗汉”,是第四果。

(12)余:其他的,别的

(13)云何:为什么

(14)解:能,会

(15)端正:结构上协调相称

白话:

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

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偈曰:无基不为楼,事无侥幸成。

欲证如来果,当把根本修。

源流:

《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

解说: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欲食半饼喻>比看。

供您思考:

末法众生见海市蜃楼而自我陶醉,不断烦恼谓能得道,不知佛法谓但凭一句即能圆满,实与空中造楼的幻想没有两样。

能海上师说过:不修解脱道,不以出离乘为基础实是“轻毛菩萨”也。又说:早上吃晚饭,仍叫早饭。

圣法法师说: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知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地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根水有源。知识由学问而学成,房屋也由基础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楼阁呢?可是世间就有很多不要基础而空中建楼阁的事情。

学佛的人只认识几个佛学名词,就以大法师大居士自居。学三天静坐就开悟、得道、神通等等。不愿从基本佛学学起,就要当大法师讲经说法。不要初果、二果、三果,就想马上证阿罗汉果。这不是和空中造楼阁一样吗?

还有世间上的愚人,讲实在话,讲真理不爱听,讲神话、讲鬼话、讲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游天堂》《游地狱》等话,偏偏爱听。也认为事实,这不是和空中楼阁一样是吗?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层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层,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层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如《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又如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其空中楼阁的理想,诚足以自慰。”

29、恨铁不成钢〖解释〗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变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不满。

〖例句〗老师恨铁不成钢,所以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歇后语〗望着高炉发楞——恨铁不成钢

〖英文〗wish iron could turn into steel at once

主谓关系: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纸上谈兵天衣无缝百感交集孤芳自赏居心叵测并列关系:图穷匕见任重道远朝三暮四可歌可泣哗众取宠语重心长水深火热循规蹈矩动宾关系:三顾茅庐不耻下问锦上添花痛改前非恨铁不成钢

偏正关系: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空中楼阁落井下石中流砥柱画饼充饥自欺欺人

补充关系:集思广益逃之夭夭想入非非战无不胜放虎归山恨铁不成钢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动词后边起补

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但这种补语也有多种类型。请同学们先读几组动补短语:

A、运筹帷幄、啸傲林泉、坐于涂炭、充塞天地、扬名四海、驰名天下;

B、风靡一时、毁于一旦、退避三舍、流芳百世、付之一笑、失之交臂;

C、贻笑大方、造福子孙、问道于盲、付之东流、跑进去、拉上来;

D、掉以轻心、晓以利害、堆积如山、纳谏如流、视若路人、奉若神明;

E、不耻下问、不远千里、打得火热、骂不绝口、出于无奈、说得流利。

仔细比较上面各组动补短语中的补语,就可以分析、归纳出它们的不同来:A组是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地点、环境),动词后边常省略介词“于”字,也可以补出“于”字;B组是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数量,有些能在动词后加“于”“在”,如“相约在冬季”、“付之于一炬”,有些不能在动词后加“于”“在”,如“跑了九圈”“丢了三次”;C组是补充说明动作的趋向或对象,而作补充对象的词一般是名词,名词前可加介词“于”,名词前边的动词内一般已带了宾语;D组是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方式或情状;E组是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结果。

只要能正确区分动补短语中的补语类型,要判定动补短语也就非常容易了。请同学们分

析下面一些动补短语,检查一下自己能否区分动补短语中的补语类型:

流落天涯、风行一时、贻害后人、迫在眉睫、委过于人、从善如流、

洞若观火、垂涎三尺、动之以情、不齿于人、客死他乡、晓之以理。

1、主谓关系:7春风得意13逃之夭夭15想入非非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

2、联合(并列)关系:5举一反三 6 任重道远10 朝三暮四 12 集思广益18可歌可泣27放虎归山28循规蹈矩

30自欺欺人31 语重心长32水深火热

3、动宾关系:3 三顾茅庐4不耻下问21痛改前非

4、偏正关系:9纸上谈兵11空中楼阁公报14 锦上添花17中流砥柱

5、连动式: 1 画龙点睛22画饼充饥 23哗众取宠

6、复句式:16落井下石 29 恨铁不成钢

7、紧缩式: 2 图穷匕见8一帆风顺 24战无不胜

22、画饼充饥 ( huàbǐng chōng jī )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示例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望梅止渴。”

近义词望梅止渴

典故一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典故二

著名经济学家李远说,现在中国老百姓收入其实非常高,只是大家都不知道。

李远说,现在中国老百姓收入其实非常高,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只算了个人收入部份,没有将全国人民共有的资产及增值部分算进来。

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方面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着所有的国有资产,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全国所有土地等资产。

这些资产每年经营或出让等等方式获得收益相当高,原本是要向全体所有权人也就是广大民众分红。只是建国时间还不太长,暂不向民众分配共有资产经营收益。将来后会逐步完善分配制度,达到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目的。

从这角度算起来,社会主义国家民众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众资产普遍要高出很多,收入也高得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资产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经济发展成果也被少数人占有享用。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

23哗众取宠英译: try to please the public with claptrap; to play to the gallery 解释: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出处:《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形容轻浮好虚荣,一般用于偏正短语,如~的人,~的做法,~的行为。

造句:哗众取宠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

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24 战无不胜释义

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无:没有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顾笑言《爱情交响诗》第一乐章:“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的。”

近义词

攻无不克、百战百胜

25孤芳自赏解释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出处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然而忆到这~,别有怀抱的句子,又不禁喜悦的笑了。(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九》)

近义词顾影自怜、自命清高

反义词自惭形秽

歇后语老处女照镜子;花盘搬到被窝里

灯谜外人莫进御花园

独秀的香花,看上去仿佛有自我骄矜的情态,谓之孤芳自赏。常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清蒋士铨《空谷香·香生》:“ 兰仙,你孤芳自赏,小劫乍经,此去尘寰,须索珍重。” 刘大白《看盆栽的千叶红梅》诗:“倘教他长住空山,孤芳自赏,也何曾不十分名贵!” 郭沫若《序<祖国之恋>》:“凡是在成为一位专家之后,总不免要带些孤芳自赏的襟怀。”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他选中了管秀芬,做为他重点活动的对象,但管秀芬自恃年青漂亮,态度傲慢,孤芳自赏,目中无人,是一朵带刺的娇艳的蔷薇。”

民乐

孤芳自赏

由刘星创作,《孤芳自赏》是一张理念严谨的传统中阮录音。刘星对中阮这种乐器的贡

献大家有目共睹,他在专业领域中的影响力已逐渐扩大。刘星的亲传弟子沈非在碟中首次浮出海面,是刘星自己认为世界上唯一的能够准确演奏他那本教材中高级部份作品的人。CD 中收录了十四首乐曲,其中许多是难度很高的乐曲;沈非奏来颇为畅顺,确是一位难得的高手,也是值得欣赏的一张练习曲形式的唱片。

中阮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然而数千年来,在中国音乐史上却没有一首阮独奏曲的记载,它一直被人们认为可有可无,阮演奏家、作曲家刘星的阮独奏曲《孤芳自赏》、协奏曲《云南回忆》等作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首诗赞颂了梅花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的思想品质。“孤芳自赏”中的芳也暗喻着梅花,和梅花的高尚品质相对应。

所以,梅花完全可以用孤芳自赏来形容。

26居心叵测【解释】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料想。这里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出处】清·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复靡常。” 清·洪楝园《县嶴猿·归神》:“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以为自己富贵之地,是以吾阁部为奇货,居心叵测,天理不容。”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老舍《神拳》第四幕:“混入神团,~,乘火打劫,抢劫民财。”

【近义词】人面兽心、佛口蛇心、别有用心

【反义词】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27放虎归山【解释】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放走敌人,贻害无穷。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自留祸根。

【示例】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这叫做~,给元茂屯留下个祸根。”

【近义词】养虎为患

【反义词】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28循规蹈矩解释循:遵循;蹈: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反义词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灯谜方圆有度

22画饼充饥 23哗众取宠 24 战无不胜一扫而光 25孤芳自赏 26居心叵测 27放虎归山 28循规蹈矩

1、主谓关系:7春风得意13逃之夭夭15想入非非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

2、联合(并列)关系:5举一反三 6 任重道远10 朝三暮四 12 集思广益18可歌可泣28循规蹈矩

30自欺欺人31 语重心长32水深火热

3、动宾关系:3 三顾茅庐4不耻下问21痛改前非

4、偏正关系:9纸上谈兵11空中楼阁公报14 锦上添花17中流砥柱

5、连动式: 1 画龙点睛22画饼充饥 23哗众取宠27放虎归山

中小学语文80个常用成语,附故事来源

中小学语文80个常用成语,附故事讲解,孩子写作必备素材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一,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 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80个常用的成语,并且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收藏起来,平时的时候多让孩子记一记,相信一定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1、专心致志 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道听途说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叫毛空。他告诉一个叫艾子的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它长三十丈,宽十丈。”见艾子不相信,他就改口说:“那就二十丈吧。”看艾子还是不相信,他又改口说:“那就十丈吧。”艾子问:“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了,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注释]道、途:路。 [提示]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成语内部的结构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 “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 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 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 1、主谓关系。 如: 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 如: 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 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

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 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 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宾语前置式: 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兼语式: 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连谓式: 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 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 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例如: 水深火热语重心长情深意厚语重心长鸡飞蛋打(主谓与主谓并列)良师益友突飞猛进深情厚意老奸巨猾长吁短叹(偏正与偏正并列)求神拜佛挤眉弄眼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 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 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 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 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 万字的语料。总共 2.5 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 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 6 459个,四音节词语 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 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成语来源及类型

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 4 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 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投鼠忌器,唇亡齿寒,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二、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 1 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的办法,联在一起,如远走高飞,四分五裂低三下四惊心动魄 2数字成语 从一到十到百千万(含有夸张性)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二分明月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一石二鸟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3重叠成语, (1)AABB式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2)ABAC式间隔式的重叠成语1、3 字重叠2、4 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善始善终戒骄戒燥 (3 )AABC 式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 (4)ABCC式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 (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仅列举ABCB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ABBC不了了之 4成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反义词深入浅出前俯后仰舍近求远、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

成语内部的结构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 1、主谓关系。如: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 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 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 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如: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 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 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 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 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 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 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 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 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 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请看下面的例子: 宾语前置式: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 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 兼语式: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 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 连谓式: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 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例如:水深火热语重心长情深意厚语重心长鸡飞蛋打 (主谓与主谓并列) 良师益友突飞猛进深情厚意老奸巨猾长吁短叹 (偏正与偏正并列) 求神拜佛挤眉弄眼戒骄戒躁有声有色吟风弄月(动宾与动宾并列) 斩尽杀绝空前绝后出类拔翠养尊处优起早摸黑(补充与补充并列) 复句紧缩型的成语的结构关系几乎与复句关系的分类同样多,各种类型的复句关系都有与之相应的成语(并列关系不再赘述)。请看下面的举例说明: 1、承接关系。画龙点睛落井下石一见钟情

汉语形容词大全

汉语形容词大全 形容词检索: 按结构分类 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 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单字形容词 形容人 男人女人儿童老人 心情笑 形容季节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描写季节六月 其它常用 颜色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4)不能带宾语。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AABB: 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干干净净 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 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 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平平安安 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快快乐乐 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白白胖胖陆陆续续 洋洋洒洒战战兢兢零零散散老老实实遮遮掩掩 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如:

[精]成语的特点、来源、结构和使用中容易犯的错误详解

成语的特点、来源、结构和使用中容易犯的错误详解 (1)成语的的特点 意义的整体性。有些成语不能单纯按字面理解,因为它所表达的是整体的意思。例如:“破釜沉舟”,表面意思是“打破锅弄沉船”,实际含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结构的凝固性。因为成语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的,所以结构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一般应保持原字和构成方式。例如:“犬牙交错”不能换成“狗牙交错”,“愚公移山”不能说成“愚公挪山”“愚公铲山”“愚公搬山”等。 形成的历史性。成语大多来源于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具有很长的演化时间,一些成语在感情色彩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明哲保身”。(2)成语的来源 来源于古代寓言和神话。例如: 愚公移山(《列子·汤问》)、塞翁失马(《淮南子》)、叶公好龙(《新序·杂事》)。 来源于历史事件和故事。例如:

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的。例如: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完璧归赵。反映楚汉战争历史的,如:四面楚歌、项庄舞剑、取而代之。反映三国历史的,如:三顾茅庐、望梅止渴、万事俱备。 来源于古典作品名句。例如: 七手八脚、门当户对、少见多怪、半斤八两。 来源于外民族的成语典故。例如: 火中取栗(法国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 (3)成语的语法结构 并列关系。例如:披坚执锐防微杜渐冷嘲热讽拈轻怕重 承接关系。例如: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目的关系。例如: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越俎代庖 因果关系。例如: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主谓关系。例如: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叶公好龙 动宾关系。例如:不见经传颠倒黑白顿开茅塞如丧考妣 动补关系。例如:轻如鸿毛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 联动关系。例如: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借刀杀人 兼语关系。例如: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引狼入室放虎归山

成语的形式结构

成语的形式结构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1]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等以上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 主谓式成语: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动宾式成语: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指桑骂槐、提心吊胆;联合主谓式成语: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长莺飞、莺歌燕舞;联合动宾式成语: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批郤导窽、焚膏继晷、破釜沉舟;联合名词式成语: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成语: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成语:逍遥法外、问道于盲;青出于蓝、爱不释手、心乱如麻、重于泰山;兼语式成语:以邻为壑、令人生畏、请君入瓮、化险为夷;并列式成语: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喜怒哀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偏正式成语: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商务汉语常用词语表

1安装【拼音】ānzhuāng【词性】v 【释义】按照一定的程序、规格把机械或器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 【例句】安装一台印刷机 B 2办理【拼音】bànlǐ【词性】v 【释义】经办处理 【例句】办理公务办理护照办理结婚手续办理业务 3榜首【拼音】bǎngshǒu 【词性】n 【释义】科举时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美称。泛指第一名 【例句】该队异军突起,一跃而居大赛的榜首。综合效益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荣登榜首。 4包裹【拼音】bāoguǒ【词性】n 【释义】由邮局寄送的包件 【例句】这个月邮出两个包裹。你怎么又邮起包裹来了? 5包装【拼音】bāozhuāng【词性】v/n 【释义】把东西打捆成包或装入箱等容器的动作或过程。 包装商品的东西,即起覆盖作用的外表、封套或容器。 【例句】产品的包装,对产品起保护作用。 经包装的物品,一年内不会变质,营养成份和口味不变。

6饱和【拼音】bǎohé 【词性】v 【释义】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 【例句】通过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当输入人脑的信息达到饱和时,人就疲倦,陷入沉睡 7保健【拼音】bǎojiàn 【词性】v 【释义】保护健康。 8保密【拼音】bǎomì【词性】v 【释义】保守事物的秘密,不使泄漏 【例句】这事绝对保密 9保险【拼音】bǎoxiǎn 【词性】n/a/ v 【释义】担保;保证 【例句】谁敢保险他今天一定会来。这样做一点也不保险。 10保有【词性】v 【释义】拥有 【例句】她自己的年纪很轻,还保有一张健康的脸、 11报价【拼音】bàojià 【词性】v 【释义】提出商品、股票或债券的当前价格的行为

【例句】经纪人就在交易所中大声报价,让每个在大厅里的人都能听到 他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不可能接受第一个报价。 12报销【拼音】bàoxiāo 【词性】v 【释义】指将开支款项报告财务部门核销清账 【例句】向财务科报销报销医药费 13悲剧【词性】n 【释义】比喻不幸的遭遇。 【例句】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悲剧发生了 14背景【拼音】bèijǐng 【词性】n 【释义】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时代背景政治背景 【例句】舞台背景很好。这个人是有背景的,据说,他老爸是局长。 15本身【拼音】běnshēn【词性】n 【释义】自己;自身 【例句】在大公司内部,由于权力的变化,大公司本身的行为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6比重【拼音】bǐzhòng 【词性】n 【释义】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例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7币【释义】货币:硬币|银币|纸币|人民币。

成语出处成语来源

个人收集整理-ZQ 出自上古典籍地成语 不可救药《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惩前毖后《诗经·周讼·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耳提面命《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发愤忘食《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不遗余力《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不约而同《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弹丸之地《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高屋建瓴《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出自中古著作地成语 别有天地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刻骨铭心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青梅竹马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天伦之乐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别开生面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惨淡经营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怵目惊心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大放厥词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熟能详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不容置疑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出自佛教典籍地成语 电光朝露《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皆大欢喜《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作如是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心相印《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恶语伤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超然自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风平浪静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火烧眉毛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看风使舵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自作自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顽石点头《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1 / 1

汉语成语的来源及结构关系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示例】: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郭沫若《郑成功》第五章 【近义词】:代人受过、为人作嫁 【反义词】:坐享其成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结构关系:1.主谓关系2.并列关系3.动宾关系4.偏正关系5.补充关系 请按上面的来源分类以下成语: 1画龙点睛 2 图穷匕见3三顾茅庐 4 不耻下问5举一反三6任重道远 7 春风得意 8一帆风顺9纸上谈兵10朝三暮四11空中楼阁12集思广益13逃之夭夭 14 锦上添花 15想入非非16落井下石17中流砥柱18可歌可泣19天衣无缝20百感交集 21 痛改前非 22画饼充饥23哗众取宠 24 战无不胜一扫而光25孤芳自赏26居心叵测27放虎归山28循规蹈矩 29恨铁不成钢30自欺欺人31语重心长宁左勿右 32 水深火热 1、神话传说:19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没有一点破绽。 也比喻诗文浑然一体,没有雕琢的痕迹。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指周密完善。 2、历史典故:1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每次)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认为)诳,因(因此)点其一。须臾(过了一会),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都)在。 注释: 张僧繇:南朝时梁人。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主人公简介】 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南朝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梁武帝天监(502年-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张僧繇他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游览,他兴趣来了,就在金陵安乐寺庙的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了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睛,立刻乌云滚滚而来,突然电闪雷鸣,两条蛟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 【故事】 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说画了龙的眼睛以后,那些龙会飞走。可人们不信,认为他在骗人。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过了一会儿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变回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

四字成语结构方式举例

四字成语结构方式举例 四字成语就是固定短语得一类.从结构瞧,它就是约定俗成得,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得成分。研究成语得语法结构,分析一下它得结构方式,对正确理解与运用成语,实在就是大有好处得。成语得结构方式,大致有下列八种: 一、并列式 ⒈名+名如:张三李四、帝王将相; ⒉动+动如:敲诈勒索、贪污腐化; ⒊形+形如:谦虚谨慎、艰苦朴素; ⒋偏正+偏正 ①定名+定名如:五湖四海、良师益友; ② 状动+状动如:深谋远虑、豕突狼奔; ③状形+状形如:万紫千红、十全十美; ⒌动宾+动宾如:厉兵秣马、说长道短; ⒍主谓+主谓如:上行下效、心平气与。 二、偏正式 ⒈定+名如:至理名言、一臂之力; ⒉状+动如:量力而行、翻然悔悟; ⒊状+形如:豁然开朗、孜孜不倦。 三、支配式如:解放思想、震撼人心. 四、补充式 ⒈动+补如:爱不择手、持之以恒; ⒉形+补如:重于泰山、漆黑一团。 五、陈述式如:愚公移山、青出于蓝. 六、连动式如:触景生情、饮水思源. 七、兼语式如:引狼入室、纵虎归山。 八、能愿式如:不可磨灭、未能免俗。 成语: 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得固定短语。它就是比词得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得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得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与褒义、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得以及4字以上得成语,有得成语甚至就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四字成语得语法结构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愚公移山万象更新;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 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得”字)。 成语得结构就是多种多样得,上面只就是简单举例得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得作用。它得本身就有不少比喻与对比以及加重得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因为成语有多种意义,所以文学家对成语得运用都非常注意。 熟语: 就是习用得词得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与谐,就是语言中独立运用得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与惯用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得稳定性、意义上得整体性。 熟语得分类: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得词组与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得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警句等,内容十分丰富。 熟语得来源: 1、来自民间口语与名人之言 2、来自古代书面语 3、借自外语 熟语举例: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得灰烬.指最可悲哀得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得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得爱憎态度,全凭自己得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她时,总想叫她活着;讨厌她时,总想叫她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得草木,都当作就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1.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下列成语 【来源】 神话传说:天衣无缝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空中楼阁画饼充饥放虎归山 历史故事:画龙点睛(张僧繇)图穷匕见(荆轲)三顾茅庐(刘备)纸上谈兵(赵括) 文人作品: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任重道远--《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春风得意--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帆风顺--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集思广益--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锦上添花--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落井下石--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中流砥柱--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可歌可泣--《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百感交集--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痛改前非--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哗众取宠--《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战无不胜--刘向·《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孤芳自赏--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居心叵测--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复靡常。” 循规蹈矩--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恨铁不成钢--曹雪芹《红楼梦》:“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自欺欺人--《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 56 008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 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一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 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初冬”“初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春”“残秋”“残夏”。 4.《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 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库、厦门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及Google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7 000万字的语料。总共2.5亿字。 4.3 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个,双音节词语40 351个,三音节词语6 459个,四音节词语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162个。表内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 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成语的特点、来源

成语的特点、来源 成语:即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上像短语或小句但有了定型的语言备用单位。1、特点: 结构的稳固性,不可改动,如:背信弃义、移风易俗。 意义的整体性,并非字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特定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意义。如:胸有成竹、三人成虎、水中捞月、快马加鞭、得寸进尺、斩草除根、下落不明、口耳相传、心如刀割、不义之财。 古代神话寓言,如: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叶公好龙、愚公移山、朝三暮四、黔驴技穷、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破镜重圆、请君入瓮、闻鸡起舞、望梅止渴、四面楚歌、曲高和寡、举案齐眉、东山再起、败军之将、韩信将兵。 古代典籍、诗文,如: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切磋琢磨《诗经·卫风》、闻过则喜《孟子·公孙丑》、洋洋大观《庄子·天地》。 群众的口头语言,如: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敝帚自珍《典论·论文》、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一干二净、三长两短、拐弯抹角、分秒必争、爱财如命、安家落户、白纸黑字、百年大计、人山人海、指手画脚、直来直去、大

男大女。3、作用:恰当运用成语,可以 使文章言简意赅,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愚公移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使文章生动形象,如:“掩耳盗铃”喻自欺欺人、“口蜜腹剑”喻嘴甜心狠、“异想天开”喻想法不切实际、“千言万语”喻话语很多。 能够协调句式,增强节奏感,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附录一:成语中易写错的字(括号中为正确) 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乌和之众(合)直接了当(截)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 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 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澜) 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

各种结构的成语

AABC、ABCC、AABB、ABAB、ABAC五种结构形式1533个成语汇总 为帮助大家加深对成语结构的理解,现汇总AABC、ABCC、AABB、ABAB、ABAC五种结构形式的成语,总共是1533个成语,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益处。 1、AABC形式的成语共有312个: 哀哀父母哀哀欲绝昂昂自若嗷嗷待哺班班可考比比皆然比比皆是彬彬有礼步步登 高步步高升 步步莲花步步为营草草了事草草收兵察察而明察察为明超超玄著超超玄箸陈陈相 因迟迟吾行 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楚楚可爱楚楚可怜楚楚可人楚楚有致楚楚作态蠢蠢欲 动绰绰有余 绰绰有裕刺刺不休蹙蹙靡骋代代相传旦旦而伐喋喋不休鼎鼎大名鼎鼎有名多多益 办多多益善 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咄书空恶恶从短恩恩相报泛泛而谈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 谈纷纷不一 忿忿不平愤愤不平高高在上格格不纳格格不入格格不吐耿耿于怀耿耿于心呱呱堕 地呱呱坠地 官官相护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衮衮诸公好好先生赫赫有名赫赫之功赫赫之光忽忽不 乐花花公子 花花世界花花太岁惶惶不安恢恢有余昏昏欲睡岌岌可危汲汲顾影济济一堂寂寂无 闻戛戛独造 蹇蹇匪躬矫矫不群斤斤计较斤斤较量斤斤自守津津乐道津津有味井井有法井井有 方井井有条 井井有序井井有绪炯炯有神赳赳武夫九九归一九九归原久久不忘踽踽独行眷眷之 心侃侃而谈 侃侃而言硁硁之愚空空如也口口相传夸夸而谈夸夸其谈款款而谈琅琅上口朗朗乾 坤朗朗上口 累累如珠历历可辨历历可见历历可考历历可数历历在耳历历在目栗栗危惧恋恋不 舍恋恋难舍 寥寥可数寥寥无几了了可见碌碌寡合碌碌无能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荦荦大 端荦荦大者 落落大方落落寡合落落难合脉脉含情脉脉相通蔓蔓日茂芒芒苦海茫茫苦海没没无 闻闷闷不乐 靡靡之乐靡靡之声靡靡之音绵绵不断绵绵不绝绵绵瓜瓞面面皆到面面俱到面面俱

《汉语》基本词汇表及说明

《汉语》基本词汇表说明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较少,但很重要。它使用率高,生命力强。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等特点。稳固性是指有的词汇在中华文化产生的较早时期即已开始使用,经历不同社会时代与文化,现在仍在使用并将继续使用的特性。如山、水、上、下、左、右等,有的随时代发展变成了多音节合成词,但词汇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没变的,而且沿着基本词汇扩展,也是汉语词汇的基本发展规律之一。能产性是指以基本词作为语素创造出来的新词,最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基本词,常常成为构成新词的基础,具有创生新词的能力。当然基本词汇中也有构词能力非常弱乃至没有构词能力的,如“你、我、姓、什么”等。全民常用性是指词汇的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容易为全民族共同理解。这三个特点是针对基本词汇的整体来说的,并不是所有的基本词都具备这些特点。基本词汇可分为很多类型,下面作一个简单的分类提示。 有关自然界事物的:天、地、风、云、水、火等; 有关生产生活资料的:米、灯、菜、布、刀、笔、车、船等; 有关人体各部分的:心、头、手、脚、牙、血、嘴等; 有关亲属关系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行为、变化的:走、想、写、喜欢、发展等; 有关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大、小、好、坏、美丽、快乐等; 有关指称和代替的:我、你、他、她、这、那、谁、什么、怎样等; 有关数量的:一、二……十、百、千、万、斤、两、尺、寸、元、角等; 有关程度、范围、关联、语气的:就、很、最、都、全、把、和、因为、所以、吗、了等。 除基本词汇之外,还有大量一般词汇,如学校里常用的课堂、自习、辅导、讲授、作业、考试等,它们不是基本词,但在特定的范围里却是交际的重要词汇。因此在选择词汇时类似的词语也会选入词汇表,而有的虽为基本词汇,但因为与现代生活联系相对弱一些,则从词表中删除了。同时,因个人的能力、眼界所限,难免有失误之处,敬请斟酌使用并谅解,更欢迎有老师提供建议。 此词表词汇来源为国侨办《汉语》教材第一版。节选出来的生词,学生应作为常用词强化记忆。黑体字词汇为教师须重点训练、讲解部分,其余生词由教师酌情处理。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2)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1 .范围 本规范(草案)提出了现当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普通话常用词语56 008个,形成《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给出了词语的词形。 本规范(草案)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学、扫盲教育、汉语教育、中文信息处理和辞书编纂等方面参考、采用。 2.术语和定义 2.1 常用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范畴中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词语。 2.2 词形 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书写形式。 2.3 词频 在一定数量的语料中同一个词语出现的频度,一般用词语的出现次数或覆盖率来表示。本规范(草案)指词语的出现次数。 2.4频级 同一语料调查范围中词频数相同的为一个频级。本词表频级统计分两步:第一步形成不同类型语料库的频级,即原始频级。第二步形成总语料的频级,就是将几个原始频级之和再除以不同类型语料库的数目。 3.研制原则 3.1词和语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为主。同时,根据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也收录一些常用的缩略语、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以及表达整体概念名称的其他固定短语。 3.2 系统性和实用性兼顾原则 本规范(草案)的词语收录,既注意词语的系统性,又注意词语在语用中的实用性。如

以表示季节为根词的一些词,全部收录它的加缀词“初春” “初冬”“初

秋”“初夏”,但对于“‘晚‘+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晚春”“晚秋”,未收 录“晚冬”“晚夏”;对于“‘残‘+季节”的词语,只收录“残冬”未收录“残 “残秋”“残夏”。 库、 华词典》等所收词语进行了比对,并查验了该词在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网页以 及Google 网简体中文网页、百度网等常用网页上的使用情况。 4.2本表用来检测词频的语料库有:国家语委 “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中经分 词标注的4 500万字语料、《人民日报》2001年?2005年约1.35亿字的分词标注 语料和厦门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料库约 7 000万字的语料。总共2.5亿字。 4.3本表共收录常用词语56 008个,包括单音节词3 181个,双音节词语40 351 个,三音节词语6 459个,四音节词语5 855个,五音节和五音节以上词语162个。 表内 条目按频级升序排列,频级相同的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4.4本规范(草案)提供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的音序索引,按汉语拼音音 序排列, 同音的条目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其中,词语的读音只供检索使用,不 代表词语的读音规范。 春” 4.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说明 4.1本表研制过程中,收集词语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语料库”核心语料 厦门 大学的新词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