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愚公移山》公开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08.77 KB
- 文档页数:22
小学语文《愚公移山》公开课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愚公移山》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讲述了愚公为改变家乡出行不便的状况,决心移山,虽遭遇周围人的嘲笑,却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得到天神帮助,成功移走两座大山的寓言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如“愚公”、“移山”、“顽固”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学习,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意义,体会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和复述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出“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能正确朗读、理解词句。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分析寓言意义,解读愚公移山的精神。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难点句式进行讲解,如“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太行,一座叫做王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造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愚公移山》2. 内容:生字词:愚公、移山、顽固、决心、坚持、天神句式: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做太行,一座叫做王屋。
寓意:坚定信念,勇于克服困难,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和句式,写一段话描述愚公移山的过程。
2. 答案示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他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移走。
他坚持不懈,带领家人一起努力,最终得到了天神的帮助,成功移走了两座大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愚公移山》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愚公移山》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2. 学习生字词,如“愚、公、移、山、恒、志”等;3.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朗读课文;2. 培养学生树立恒心,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结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文章结构的分析;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出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朗读练习;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讲解愚公移山的精神;5.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愚公移山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课题:《愚公移山》2. 生字词:愚、公、移、山、恒、志等;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4. 愚公移山精神:恒心、毅力、勇往直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2. 答案:(1)课文已熟练背诵;(2)例句:愚公虽然年纪大,但他依然坚定地移山;(3)文章主旨: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恒心、毅力、勇往直前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对课文结构的分析还需加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学会从中汲取道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文章结构的分析;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提炼和课文结构的梳理;5. 作业设计: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生字词的运用。
《愚公移山》优质课课件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说起这个故事,我可是从小就听着长大的,每次听到都感觉愚公那股子韧劲特别让人感动。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山上玩,看到一块巨石挡在路中间,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想着把它搬开。
结果呢,我们使出吃奶的劲,还是纹丝不动。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心想:咱们可不能跟愚公比,人家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咱们还是算了吧。
愚公呢,他是个老头子,住在山脚下。
有一天,他看到家门口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就下定决心要移掉这两座山。
你说这得多大的决心啊!咱们想想,这两座山得有多高多大,要移掉它们得多辛苦啊!愚公带着他的家人,每天挖土运石,风雨无阻。
周围的邻居看到这一幕,都嘲笑他说:“愚公啊,你这是白费力气,这两座山怎么可能移得掉呢?”但愚公并不在意,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有一天,天上的神仙被愚公的坚持感动了,就下来帮忙。
神仙用手指一点,两座山就分开了。
愚公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他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几个小伙伴看到那块巨石,虽然搬不动,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也许有一天,我们就能搬开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很难克服。
但只要我们像愚公一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们再来聊聊愚公的外貌。
据书上描述,愚公是个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的老头子。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看起来很朴素。
但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坚定和执着,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有毅力的人。
还有,咱们得说说愚公移山的过程。
那可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每天,愚公和他的家人都要起早贪黑地挖土运石,有时候还要忍受风吹雨打。
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愚公能坚持那么久呢?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小学语文《愚公移山》公开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愚公移山》一文,该文节选自《列子·汤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掌握生字词,如“愚、公、移、山”等;分析愚公形象,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章,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学会坚持和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坚持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PPT,介绍《愚公移山》的作者和出处,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背景。
3.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板书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
4. 课文分析: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愚公的形象,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文章理解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做一道关于文章内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愚公移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愚公移山》2. 板书生字词:愚、公、移、山等。
3. 板书文章结构:背景、故事、道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的作文。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出一篇富有创意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方法、过程和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列子·汤问》其他寓言故事,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