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不良反应及救治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19
常用中药不良反应及就治情况一览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被广泛认可。
然而,与任何其他药物一样,中药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本文将从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就治情况进行一览。
1.皮肤不良反应:-荨麻疹:是一种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的红色斑丘疹,伴随剧痒。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应先停用引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同时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或盐酸酚咪林。
-接触性皮炎:由于对中药的接触而引发皮肤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和水疱形成。
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中药和使用局部抗炎药物如激素类药膏。
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恶心和呕吐: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药物的刺激性,或者是因为一些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
处理方法包括给予患者安抚和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
-胃肠道不适:包括胃痛、腹泻和便秘。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给予一些调节肠道功能的中药或其他药物,如马来酸曲美他嗪和麦角胺,来缓解这些症状。
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眩晕:中药的成分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眩晕。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和使用镇静剂。
-头痛:中药引发的头痛可能与其成分对血管的影响有关。
对于轻度头痛,可以给予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4.肝脏损伤:-中药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表现出肝功能损伤和黄疸。
当怀疑中药对肝脏产生损害时,应停用中药并积极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维持肝功能的支持性治疗和使用一些肝保护药物如丙氨酸和水飞蓟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并不包含所有可能的反应。
中药的不良反应还与剂量、用药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在使用中药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此外,也有一些情况下使用中药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药物中毒等。
对付这些严重的情况,应立即停用中药并寻求紧急医疗救治。
综上所述,中药具有显著的疗效,但也存在不良反应的风险。
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就治情况,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中药,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常用的中药毒副作用一览表(请收藏)常用的中药毒副作用一览表(请收藏)很多人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但事实远非如此,专家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就像我们常说的“是药三分毒”,快来跟小编一起学习下都哪些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吧!【板蓝根喝】多了伤脾胃甲型H1N1流感逼近,一些感冒药因此热卖。
不少人不管有病没病,每天喝板蓝根。
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智说,预防流感关键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
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疗效较好,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
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年轻人不宜用很多人一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
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指出,“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
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适宜服用。
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
所以六味地黄丸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乌鸡白凤丸过】量服月经失调乌鸡白凤丸被很多女性奉为美容调经的上品,但事实上,乱吃乌鸡白凤丸,不仅不能调理月经,反而会月经失调。
乌鸡白凤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并不能包治所有的月经病。
对一些因肝郁、痰湿等因素引起的月经不调,服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
一旦药不对症,滥用补益药,反而可能导致血热化风化燥而出现痤疮、失眠、便秘等症状。
另外,乌鸡白凤丸火气较大,夏天最好少吃或不吃。
【牛黄解毒片超】服三天慢性中毒牛黄解毒片是祛火药。
很多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1.乌头类药物①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铁棒槌等。
②中成药: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理: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和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中毒表现:口舌、颜面、四肢麻木、流涎、烦躁呕吐、心律失常、肌肉强直、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呼吸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过量;煎煮不当;配伍或制剂不当;个体差异中毒解救①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②肌注阿托品O.5~1.O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
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③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④中药治疗可用绿豆、甘草、生姜等煎汤内服。
2、洋地黄类药物如夹竹桃、万年青。
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支持疗法或对症治疗。
中药甘草、绿豆煎汤饮用。
3、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药物: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发麻等。
中毒解救①清除毒物,如洗胃、灌肠、导泻、较大量静脉输液。
服用蛋清、牛奶保护胃粘膜并大量饮水或浓茶。
②对症治疗,如注射阿托品,氯化钾等。
③中药治疗可用甘草、绿豆煎汤饮用,或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4.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药物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九转回生丹等。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救治双黄连(粉)针剂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喉头水肿,气管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喉中哮鸣,痰多黏稠,双肺布满哮鸣音,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
部分伴有皮肤黏膜的过敏反应,有的用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
治疗方法:立即停药。
单纯表现为呼吸系统的过敏反应,应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
可应用氨茶碱或沙丁胺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喉头水肿窒息者,可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中枢衰竭者,选用呼吸兴奋药回苏灵、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有过敏休克迹象者,可用肾上腺素1mg皮下或肌肉注射,也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伴有皮疹、瘙痒者可选用异丙秦、扑尔敏。
腹痛严重者口服或肌注山莨菪碱或阿托品;恶心、呕吐严重者,应用止吐药,如灭吐灵;严重腹泻可应用鞣酸蛋白止泻,并补充水、电解质,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丹参注射液临床表现:胸闷气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喉中哮鸣,心慌,喉中满布哮鸣音。
有些患者可同时出现皮肤黏膜的过敏,皮疹、皮炎、荨麻疹等。
有的则表现为头痛。
治疗方法:停止注射,根据病情选用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药物,如沙丁胺醇喷雾剂;较重者可用氨茶碱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哮喘持续状态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呼吸困难者可吸氧或人工呼吸,伴有喉头水肿窒息者,可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头痛可采用针灸疗法,可对症给予川芎茶调散、天麻丸等。
延琥宁注射液临床表现:静滴注射液数分钟后迅速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喉中哮鸣音,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发绀、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有的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伴有腹泻,肠鸣音亢进,腹部平软,可有轻度压痛。
治疗方法:及时停药,呼吸困难、发绀患者迅速给予氧气吸入。
哮喘症状仍未改善者,可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平喘,严重支气管哮喘可选用糖皮质激素。
腹痛严重者口服或肌注山莨菪碱或阿托品;恶心、呕吐严重者,应用止吐药,如灭吐灵、氯丙嗪;严重腹泻可应用止泻药,如地芬诺酯、洛派丁胺等,注意及时补充水、电解质,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常用中药不良反响及就治一览表概述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与西药相比,中药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响。
了解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响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合理使用中药、防止不良反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列举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响,并提供相应的治疗一览表,供临床医生和患者参考。
常见中药不良反响及治疗一览表中药不良反响就治人参高血压、心悸、失眠减量、停药半夏胸闷、呼吸困难、过敏停药、对症治疗炙甘草高血压、水钠潴留减量、停药细辛咽喉烧灼感、胃溃疡减量、停药甘草水钠潴留、肾上腺分泌抑制减量、加用利尿药麻黄注意力集中、高血压减量、停药大黄偏头痛、腹泻、过敏减量、对症治疗苍术恶心、腹痛、腹泻减量、对症治疗远志乏力、眩晕、肝功能损伤减量、停药、肝保护治疗川芎月经不调、腹泻、过敏减量、对症治疗当归皮疹、光敏反响、过敏减量、停药、对症治疗附子呕吐、胃肠不适、心律失常减量、停药、支持治疗泽泻皮疹、过敏、胃肠不适减量、对症治疗板蓝根头晕、恶心、腹泻减量、停药、对症治疗金银花过敏、皮疹、肾损害减量、停药、对症治疗朱砂皮疹、头晕、腹泻减量、停药、对症治疗丹参皮疹、头晕、胃肠不适减量、停药、对症治疗银花藤过敏、皮疹、肝损害减量、停药、对症治疗茯苓皮疹、恶心、腹泻减量、停药、对症治疗人参果高血压、心悸、失眠减量、停药结语中药的不良反响虽然可能出现,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响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来躲避和减轻不良反响带来的不适。
在使用中药时,建议患者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随时向医生反响自己的病症和感受,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同时,对于某些容易引起不良反响的中药,医生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谨慎选择和权衡利弊。
常用中药毒性知识及服用中药中毒后解毒方法大全医疗的核心是安全有效,用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是丝毫疏忽不得的。
但是有很多疾病的治疗,却又避不开有毒药物。
善用治病,滥用致命。
医生用有毒中药,一定要熟悉药物的毒性,以及一些药物配伍使用时,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且应熟悉中药中毒后的急救和处置方法,避免出现患者服用中药中毒,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
一般来说,中药的毒副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中药配伍使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一些药性相反或相畏的中药配伍使用时,会产生严重后果。
如传统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等。
十八反是指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附子、川乌、草乌)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历史上有十八反的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的歌诀是:“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药是否可以同用,历代医家就此问题争议很多,一些医家认为反药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用。
如《神农本草经》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外,《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
”孙思邈则谓:“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
”等等,均强调了反药不可同用。
有的医家如《医说》甚至描述了相反药同用而致的中毒症状及解救方法。
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也有不少文献报道反药同用如贝母与乌头同用引起中毒的例证。
因此,《中国药典》1963年版“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
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常用的中草药中部分含有剧毒成份,常因用量过大、炮制不法、煎服不当或误服误用而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临床,对常见毒性中药的中毒反应及急救作一简介。
1.乌头类:乌头类中药关白附、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毒性极强的乌头碱,内服0.2毫克即可中毒,内服6毫克可致死亡。
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刺激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表现为;四肢麻木或全身发麻,头晕眼花,烦躁不安,呕吐、腹泻、腹痛,胸闷心悸,心率减慢、心律不齐,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呼吸抑制,抽搐,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死亡。
处理方法:一般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
可选用阿托品和普鲁卡因酰胺对抗心率减慢及心律不齐,静脉输液可稀释毒素促进毒物排泄,全身麻木者可予针刺及皮下注射戊四氮,烦躁不安者可用苯巴比妥等镇静药,若有心脏麻痹可选用毒毛旋花子甙K,血压下降宜用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中药甘草、绿豆、犀角、独参汤、生脉散均可用于解毒和抢救。
2.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要毒性成分为番木鳖碱(士的宁)。
口服5-10毫克即可中毒,30毫克可致死。
毒理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奋作用,表现焦虑不安,呼吸加速,血压增高,头肌及面肌强直,轻微的刺激即可引起强烈反应,以致出现强直性惊厥症状。
处理方法:若中毒时间短、惊厥或肌肉强直症状未出现之前,可给予化学解毒剂(半杯开水加鞣酸l克;一杯开水加碘酒或复方碘溶液1~2ml,服后能使士的宁在消化道内沉淀而成为不溶性物质)口服,随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若见惊厥应将患者移至黑暗及安静处,给予镇静剂以制止惊厥,若病情严重者应立即给乙醚吸入作轻度麻醉,并可配合针刺。
惊厥控制后,可用蜂蜜、绿豆、甘草煎水服用。
3.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内含巴豆油,性剧毒,一般服20滴即可引起严重中毒甚致死亡。
毒理作用主要是溶解红细胞使局部细胞坏死,且有强烈刺激作用。
r表现为恶心呕吐、出血性急性胃肠炎症状,甚至可出现眩晕,脉快而微,血压下降,谵妄,心悸,发绀以及虚脱症状,重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常见中药的不良反应及解救办法乌头类药物(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乌头碱(Aconitine),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解救办法:肌注阿托品0.5~1.0mg,可注射数次。
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马钱子30mg即可致死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蟾酥洋地黄样反应:表现: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雄黄含二硫化二砷(As2S2),三氧化二砷(As2O3)解救:二巯基丙醇;朱砂、轻粉、红粉解救:二巯丙醇磺酸钠类、硫代硫酸钠蓖麻子潜伏期4~8h蓖麻毒素中毒解救(1)用1:4000高锰酸钾或2%~3%药用炭洗胃,口服5mg酒石酸锑钾催吐,用50%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
而后口服牛奶、蛋清、冷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2)对症治疗①惊厥---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
②剧烈呕吐、腹泻---止吐剂+静滴葡萄糖和乳酸钠③溶血----激素+补血药。
④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并输血。
⑤过敏休克---肾上腺素:静脉输入10%葡萄糖注射液、多巴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
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氢化可的松、间羟胺、山梗菜碱、氨茶碱抢救。
中药治疗①仙人掌香加皮1.心跳过缓时注射阿托品0.5~1mg,必要时重复注射。
2.呼吸困难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雷公藤1.中毒反应症状(1)消化系统:伪膜性肠炎,出血。
(2)血液系统:再生障碍性贫血(3)生殖系统:生殖障碍(4)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
(5)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衰竭(6)心血管系统(7)皮肤黏膜损害2. 雷公藤主要毒性物质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醋酸乙酯。
3.中毒解救(1)紧急处理中毒后立即停药、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静脉输液。
(2)对症治疗①如出现急性肾衰竭时,应用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输入,给药后仍无尿,可静脉滴注呋塞米。
②如有急性溶血,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③如有继发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
五大类中成药的中毒反应及基本救治原则现在药房遍地,人们为图方便,当吝患了疾病,首先是自行到药房购买药品,殊不知好多药品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
这些药人们经常在用,有些看似很普通的中成药,使用时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毒副反应的发生,在此特介绍五大类中成药的中毒反应及基本救治原则如下:一、乌头类药物(一)、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1. 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2. 中成药追风丸、活络丸、追风透骨丸、小活络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二)中毒机理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
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等,使其先兴奋后抑制,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三)中毒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为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或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等。
2. 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等。
3. 消化系统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
(四)中毒原因1. 过量服用为主要原因。
2. 用法不当,如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
3. 泡酒服用或与酒同用4. 个体差异引起蓄积性中毒。
(五)中毒解救1.清除毒物,在无惊厥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反复催吐、洗胃。
2. 肌注阿托品0.5~1.0mg,根据病情可注射数次。
如未见症状改善或出现阿托品毒性反应,可改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3.对呼吸衰竭、昏迷及休克等垂危病人,酌情对症治疗。
4.绿豆、甘草、生姜、蜂蜜等煎汤内服。
二、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一)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二)中毒机理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
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一、乌头类中药: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中成药:大、小活络丸,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制: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中毒量0.2mg,致死量2-4mg.主要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
先兴奋后抑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作用,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表现: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等。
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
中毒原因:过量服用、用法不当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酒用、个体差异。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催吐、洗胃。
肌内注射阿托品0.5-1.0mg,可注射数次。
未改善可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重度酌情对症治疗。
绿豆、生姜、甘草、蜂蜜等煎汤内服。
二、马钱子类中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中毒机制:士的宁(番木鳖碱),大毒,5-10mg中毒,30mg致死。
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中毒表现:初期头晕、头痛、烦燥不安,面肌紧张、吞咽困难,伸肌屈肌极度收缩。
惊厥、痉挛、角弓反张,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误服或过量。
炮制不当。
中毒解救:保持安静,避光,避音,吸氧。
清胃,导泻,大量输液。
对症治疗,痉挛时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肉桂、甘草煎汤服。
三、蟾酥中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
中毒机制:强心配糖体(蟾酥毒素)、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中毒表现:循环系统,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无力房室传导组滞等。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
*作者:角狂风*作品编号:1547510232155GZ579202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实用文库汇编之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一、乌头类中药: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中成药:大、小活络丸,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中毒机制:主要成分为乌头碱,中毒量0.2mg,致死量2-4mg.主要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
先兴奋后抑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作用,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表现:神经系统,口舌、四肢、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等。
循环系统,心悸气短、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
中毒原因:过量服用、用法不当煎煮时间太短或生用、酒用、个体差异。
中毒解救:清除毒物催吐、洗胃。
肌内注射阿托品0.5-1.0mg,可注射数次。
未改善可用利多卡因静注或静滴。
重度酌情对症治疗。
绿豆、生姜、甘草、蜂蜜等煎汤内服。
二、马钱子类中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中毒机制:士的宁(番木鳖碱),大毒,5-10mg中毒,30mg致死。
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
中毒表现:初期头晕、头痛、烦燥不安,面肌紧张、吞咽困难,伸肌屈肌极度收缩。
惊厥、痉挛、角弓反张,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中毒原因:误服或过量。
炮制不当。
中毒解救:保持安静,避光,避音,吸氧。
清胃,导泻,大量输液。
对症治疗,痉挛时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肉桂、甘草煎汤服。
三、蟾酥中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
中毒机制:强心配糖体(蟾酥毒素)、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执业中药师考试知识点:中药的不良反应执业中药师考试知识点:中药的不良反应导语:关于中药的.不良反应大家知道的都有哪些?主要是包括了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店铺来给你讲讲吧。
中药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因素药物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特异质反应和变态反应常用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和基本救治原则一、乌头类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一般中毒量为 0.2mg,致死量为 2~4mg。
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
中成药:木瓜丸、大活络丹、小活络丹、正天丸、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祛风舒筋丸、小金丸、祛风止痛片、风湿骨痛胶囊、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记忆:木瓜(一家)大小整天追风,三七伤,输尽,小金,知痛中毒解救:肌注阿托品 0.5~1.0mg。
二、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shi的宁,毒性大。
成人服用※5~1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药物: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记忆:马钱七味疏风,山药九分舒筋中毒解救: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bi妥钠0.2~0.3g。
三、蟾酥: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药物: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 2010、蟾酥丸等。
中毒表现:①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
②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中毒解救:对症治疗:注射阿托品,服用颠茄合剂等。
四、雄黄:含二硫化二砷(As2S2),其毒性较大,进入体内分布于体内各组织,首先伤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药物: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追风丸、蟾酥丸、醒消丸、紫金锭等。
记忆:六神蟾酥(阐述)追风牛黄,紫金(指定)醒消(行销),惊心宫抱毒牛黄,六神消金追蟾酥中毒表现:①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类似霍乱。
草药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草药是许多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并非所有草药都是无害的。
由于人体对不同草药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理解和应对草药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非常重要。
下面给出草药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一、了解常见的草药不良反应1.皮肤过敏反应: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如红疹、瘙痒等。
2.消化系统不适:一些草药可能导致胃痛、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
3.呼吸道过敏反应:一些人对一些草药存在过敏反应,可能引发呼吸道过敏,如气喘或喉咙紧闭等。
4.肝脏损伤:一些草药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等。
5.肾脏损伤:部分草药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出现肾功能异常等。
6.其他常见反应:如头痛、失眠等。
2.保持冷静:面对草药不良反应时,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不要惊慌失措,要尽量控制情绪,以便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3.检查过敏史:如果是首次使用草药,而出现不良反应,要尽快进行过敏测试。
如果已经了解自己对一些草药成分存在过敏反应,要在使用前谨慎选择。
4.剂量适当:使用草药时要确保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过量使用草药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5.监测身体状况:使用草药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
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6.告知医生: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所使用的草药及剂量,以方便医生判断并提供更精确的诊疗方案。
7.饮食调整: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以适当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
8.休息调整:在不良反应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以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9.分享经验:如果您在使用草药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分享您的经验,帮助他人避免类似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草药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可帮助我们在面对不良反应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使用草药时应该保持谨慎,合理选择草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如果我们所使用的草药含有特殊成分或对我们个人存在过敏反应,应尽量避免使用,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监护下使用。
中药不良反应的一览表中药一览表今天得到这个,但没查到出处,大家使用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
必要时根据这些线索查阅相关文献。
药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人参用药不对症至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牙痛,畏光,自汗,下肢酸痛,恶露不绝天麻内服致过敏性水肿:头晕,乏力,胸闷,面部浮肿。
五味子煎服或内服糖浆剂致过敏: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全身瘙痒,周身荨麻疹,心动过速,早搏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小春花内服致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综合征等锥体外系症状山菠萝煨食7天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山药生品外敷致过敏:颈、胸、背部瘙痒,心烦不安,坐卧不宁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金钱草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状七叶一枝花新生儿煎服中毒:烦躁,面色苍白,呕吐,抽搐,昏迷山八角误服中毒:头晕。
腹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流诞,昏迷,重者死亡土鳖虫外敷过敏:接触处红疹。
瘙痒,阴囊与龟头瘙痒、糜烂乌柏内服过量致中毒: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自语,坐卧不安,面部抽搐全蝎煎服致新生儿呼吸抑制,服粉剂致过敏,内服致蛋白尿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桃花内服鲜品致胃肠炎:腹绞痛,水样便,发热,恶心呕吐,上腹与脐周压痛斑蟊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河豚食用致中毒: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松香接触膏剂致局部皮炎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仙人掌外敷致接触性皮炎生地黄内服致可逆性血压升高瓜蒂误服致过敏性休克北五加皮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竹沥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竹黄服酒剂致日光性皮炎:暴光处水肿性红斑,重者有水泡,糜烂。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黄柏—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苦参—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秦艽—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腹泻龙葵、蜀羊泉—部分人可致便稀、腹泻仙茅—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内热感青风藤—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百部—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胃痛山豆根—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山慈姑—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龙胆草—可致食欲减退、恶心、头晕脸红秦皮—剂量超过12克,可致胃不适、恶心、便稀胡黄连—可致便稀、腹泻野菊花—量超过15克,可致胃不适、恶心、便稀大黄、羊蹄根、虎杖—可致便稀、腹泻细辛—可致胃不适、恶心天花粉—可致胃不适、恶心、皮疹水蛭—可致恶心、呕吐、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肝毒性反应黄药子—剂量15克,可致黄疸、肝细胞坏死川楝子—可致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变性苍耳子—可致肝细胞坏死、脑水肿铁树叶—可致肝细胞变性、坏死雷公藤—可致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变性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肾毒性反应马兜铃—可致肾小管坏死、肾毛细血管水肿、出血,造成急、慢性肾衰。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还有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益母草、茺蔚子—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急、慢性肾衰。
紫草—可致蛋白尿、血尿,光过敏,山慈姑—可致蛋白尿、亚急性肾小球肾炎苍耳子—长期服用,有的可致肾功能下降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反应龙葵、蜀羊泉—可致溶血、血液白细胞下降雷公藤、青风藤—可致血液白细胞下降、长春花、喜树、山慈姑—有骨髓抑制作用三棱、莪术、蜈蚣—可致溶血、出血斑蝥、蜂毒、雷公藤、天花粉—可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黄—长期服用可致缺铁性贫血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内分泌不良反应下列药物可致儿童性早熟:胎盘、脐带、蛤蚧、蜂皇浆、补骨脂、巴戟天、鹿茸、淫羊藿、仙茅、海马、蛇床子下列药物有生殖毒性: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花蛇舌草、鹿蹄草、龙葵、蜀羊泉、天花粉、甘遂、芫花、雄黄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神经不良反应萱草花—可致脑、脊髓白质、视神经变性白果—可使人惊厥、强直、呕吐、腹泻天竹子—对心脏、呼吸有抑制作用瓜蒂—对呼吸有抑制作用马钱子—可使人惊厥、强直,对神经有毒性麻黄—有中枢兴奋作用长春花、山慈姑—有不可逆性的周围神经毒性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下列药物可致过敏性皮炎:天花粉、全蝎、水蛭、地鳖虫、蜈蚣、鱼腥草注射液 下列药物可致光过敏:补骨脂、紫草、紫苏、白芷枇杷叶、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致喉头水肿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致癌作用马钱子、蜂毒、九节木—可诱发白血病千里光、农吉利—可诱发肝癌新鲜槟榔—可致口腔癌。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按音序排列A艾条 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安宫牛黄丸 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部浮肿,心率快巴豆 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白花蛇酒 外用过敏:皮肤渐红,瘙痒,米粒样丘疹,水泡。
白降汞软膏 连续使用致敏:发热,全身大水泡,口腔粘膜糜烂白芥子 外敷致败血症:敷处起泡,大片坏死,高热,昏迷,死亡斑蟊 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 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板蓝根 肌注致过敏,躯干、四肢出现紫色斑块或散在性皮疹,胸闷,心慌、长期内服致食欲 减退,体瘦,神疲少动,吐清诞,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保济丸 内服过量中毒:畏寒,四肢酸麻并抽搐豹骨壮筋丸 内服致中毒:头晕,恶心呕吐北豆根 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北五加皮 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蓖麻子 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壁虎 尿液中毒:污染胸前皮肤起水泡,剧痛,出汗,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死亡鳖鱼(甲鱼) 煎服致过敏:腹痛,虚汗,全身风疹块,呼吸困难冰硼散 外用致中毒死亡:西红柿样便,皮疹,大便潜血,神志不清,休克死亡冰片 接触过敏,病痒,皮肤潮红,丘疹,烦躁不安补骨脂 乏力,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昏迷补骨脂素 接触致变应性皮炎与接触性皮炎补中益气丸 内服致过敏草乌、雪上一枝蒿、独脚莲等 复合外敷致并发症,红肿,灼痛,水泡,溃疡、肢体畸形,功能障碍柴胡 肌注致过敏性喉梗阻或过敏性休克,与庆大霉素合并肌注致过敏性休克,全身瘙痒,大汗,呼吸困难,胸背部等麻疹,头晕心慌蟾蜍(素) 服食致中毒:胸闷,腹痛,恶心呕吐,重者死亡陈皮 内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赤芍甘草汤 致乳汁全无川芎 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川芎蛋偏方 内服致中毒:脐周与下腹疼痛,肾损害穿心莲 内服致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过敏性风湿,休克,皮疹,瘙痒,气急,胸闷,心慌,恶心 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0,神志不清垂盆草 煎服鲜品致心律失常,泡服致多型红斑型药疹刺五加 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大黄 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大黄度虫丸 内服致猩红热样药疹,胸背部、外阴、股内侧潮红,肿胀,丘疹,瘙痒大活络丹 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大蒜素 内服致茶碱代谢慢而中毒丹参 静滴致过敏反应:头痛,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双眼水肿,腰痛,全身出皮疹,瘙痒单面针 内服其酒剂中毒致阿—斯氏综合征地骨皮 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