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烘干机加热风炉炉膛断面热强度计算公式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加热装置考虑到油漆烘烤和冬季送风温度低需加热,送风温度18℃以上,本方案配置燃油加热装置套,每套加热装置及冬季送暖风制热量的计算如下:1烤漆升温时热耗量计算Qh总=(Qh1+Qh2+…+Qh11)KQh总:升温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考虑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K取1.2⑴设备室体散热量Qh1=K1:设备室体保温层的传热系数(Kcal/m2·h·℃)F1:设备室体保温层的表面积之和(m2)t1:烘干室工作温度(℃)t2:环境温度(℃),取最低-10℃Qh1-(-10)]=9310(Kcal/h)⑵地面散热量Qh2=K2:地面的传热系数(Kcal/m2·h·℃)F2:地面散热面积(m2)Qh2-(-10)]=15925(Kcal/h)t:升温时间,0.5小时⑶烘干室内与热风接触的金属吸热量Qh3=G1C1(t1-t2)/tG1:烘干室内金属的重量(kg)(烘干室地上部分) C1:金属比热(Kcal/kg·℃)t:升温时间,0.5小时Qh3=5400×0.115× [60-(-10)]/0.5=86940(Kcal/h)⑷外部风管与热风接触金属的吸热量Qh4=G2C1(t1-t2)/tG2:外部风管与热风接触的金属重量(kg)Qh4=3120×0.115× [60-(-10)]/0.5=50232(Kcal/h)⑸送排风系统中岩棉吸热量Qh5=G3C2(t1-t2)/tG3:保温材料的重量(kg)C2:保温材料的比热(kcal/kg·℃)Qh5=1500×0.16×G4:送排风系统中接触金属重量(kg)Qh6=6000×0.115×[60-(-10)] /0.5=96600(Kcal/h)⑺工件吸热量Qh7=G5C1[(t1-t2)/2]/tG5:工件重量(kg)Qh7=400×0.115×{[60-(-10)]/2} /0.5=322000(Kcal/h)⑻烘干室内空气加热量Qh8=G6C3(t1-t2)/tG6:被加热的空气重量(kg)C3:空气比热(kcal/kg·℃)Qh8=1698×0.24×[60-(-10)] /0.5=57053(Kcal/h)⑼补充新鲜空气加热重量Qh9=G7C3(t1-t2)G7:每0.5小时补充新鲜空气量kgQh9=6192×0.24×[60-(-10)]=104026(Kcal/h)⑽油漆材料吸热量Qh10=G8C4(t1-t2)+G9rG8:烘干室油漆材料最大消耗量(kg)C4:油漆材料比热(Kcal/kg·℃)G9:油漆材料中含有的溶剂重量(kg) r:溶剂的气化潜热(Kcal/kg)Qh10=100×0.5×[60-(-10)]+30×90=6200(Kcal/h)⑾烘干室地下部分吸热量Qh11=G10C5[(t1-t2)/2]/tG10:烘干室地下部分钢筋水泥重量(kg)C5:钢筋水泥材料比热(Kcal/kg·℃)Qh12=12000×0.22×{[60-(-10)/2]/0.5}=184800(Kcal/h)Qh总=(Qh1+Qh2+…+Qh11)K=966686×1.2=kcal/h2保温时热耗量计算Q′h总=(Q′h1+Q′h2+…+Q′h5)KQ′h总:保温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考虑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K取1.2⑴保温时室体散热量Q′h1=2Qh1=2×9310=18620Q′h3=G5C1 [(t1-t2)/2]G5:工件重量(kg)Q′h3=400×0.115×{[60-(-10)]/2}=161000(Kcal/h)⑷补充新鲜空气加热重量Q′h4=Qh9=104026⑸烘干室地下部分吸热量Q′h5=G10C5[(t1-t2)/2]G10:烘干室地下部分钢筋水泥重量(kg)C5:钢筋水泥材料比热(Kcal/kg·℃)Q′h5=12000×0.22×[60-(-10)/2]=92400(Kcal/h)Q′h总=(Q′h1+Q′h2+…+Q′h5)K=407896×1.2=489475kcal/h升温时所需热量大于保温时所需热量。
8.2.2 加热装置考虑到油漆烘烤和冬季送风温度低需加热,送风温度18℃以上,本方案配置燃油加热装置套,每套加热装置及冬季送暖风制热量的计算如下:8.2.2.1烤漆升温时热耗量计算Qh总=(Qh1+Qh2+…+Qh11)KQh总:升温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考虑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K取1.2⑴设备室体散热量Qh1=1/2K1F1(t1-t2)K1:设备室体保温层的传热系数(Kcal/m2·h·℃)F1:设备室体保温层的表面积之和(m2)t1:烘干室工作温度(℃)t2:环境温度(℃),取最低-10℃Qh1=1/2×0.38×700×[60-(-10)]=9310(Kcal/h)⑵地面散热量Qh2=1/2K2F2(t1-t2)K2:地面的传热系数(Kcal/m2·h·℃)F2:地面散热面积(m2)Qh2=1/2×2.5×182×[60-(-10)]=15925(Kcal/h)t:升温时间,0.5小时⑶烘干室内与热风接触的金属吸热量Qh3=G1C1(t1-t2)/tG1:烘干室内金属的重量(kg)(烘干室地上部分)C1:金属比热(Kcal/kg·℃)t:升温时间,0.5小时Qh3=5400×0.115× [60-(-10)]/0.5=86940(Kcal/h) ⑷外部风管与热风接触金属的吸热量Qh4=G2C1(t1-t2)/tG2:外部风管与热风接触的金属重量(kg)Qh4=3120×0.115× [60-(-10)]/0.5=50232(Kcal/h) ⑸送排风系统中岩棉吸热量Q h5=G3C2 (t1-t2)/tG3:保温材料的重量(kg)C2:保温材料的比热(kcal/kg·℃)Q h5=1500×0.16×[60-(-10)] /0.5=33600(Kcal/h)⑹:送排风系统中与热风接触的金属吸热量Q h6=G4C1 (t1-t2)/tG4:送排风系统中接触金属重量(kg)Q h6=6000×0.115×[60-(-10)] /0.5=96600(Kcal/h)⑺工件吸热量Qh7=G5C1[(t1-t2)/2]/tG5:工件重量(kg)Qh7=40000×0.115×{[60-(-10)]/2} /0.5=322000(Kcal/h)⑻烘干室内空气加热量Qh8=G6C3(t1-t2)/tG6:被加热的空气重量(kg)C3:空气比热(kcal/kg·℃)Qh8=1698×0.24×[60-(-10)] /0.5=57053(Kcal/h)⑼补充新鲜空气加热重量Qh9=G7C3(t1-t2)G7:每0.5小时补充新鲜空气量kgQh9=6192×0.24×[60-(-10)]=104026(Kcal/h)⑽油漆材料吸热量Q h10=G8C4(t1-t2)+ G9rG8:烘干室油漆材料最大消耗量(kg) C4:油漆材料比热(Kcal/kg·℃)G9:油漆材料中含有的溶剂重量(kg) r:溶剂的气化潜热(Kcal/kg)Q h10=100×0.5×[60-(-10)]+30×90 =6200(Kcal/h)⑾烘干室地下部分吸热量Qh11=G10C5[(t1-t2)/2]/tG10:烘干室地下部分钢筋水泥重量(kg)C5:钢筋水泥材料比热(Kcal/kg·℃)Qh12=12000×0.22×{[60-(-10)/2]/0.5}=184800(Kcal/h)Q h总=(Qh1+Qh2+…+Qh11)K=966686×1.2=1160023kcal/h8.2.2.2保温时热耗量计算Q′h总=(Q′h1+Q′h2+…+Q′h5)KQ′h总:保温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考虑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 K取1.2 ⑴保温时室体散热量Q′h1=2Qh1=2×9310=18620⑵地面散热量Q′h2=2Qh2=2×15925=31850⑶工件吸热量Q′h3=G5C1[(t1-t2)/2]G5:工件重量(kg)Q′h3=40000×0.115×{[60-(-10)]/2}=161000(Kcal/h)⑷补充新鲜空气加热重量Q′h4=Qh9=104026⑸烘干室地下部分吸热量Q′h5=G10C5[(t1-t2)/2]G10:烘干室地下部分钢筋水泥重量(kg)C5:钢筋水泥材料比热(Kcal/kg·℃)Q′h5=12000×0.22× [60-(-10)/2]=92400(Kcal/h)Q′h总=(Q′h1+Q′h2+…+Q′h5)K=407896×1.2=489475kcal/h升温时所需热量大于保温时所需热量。
烘干室的热量计算烘干室设计的基本是求出必要热量。
需计算升温时间(从启动开关到达到庙宇温度的时间)扫热量,生产运行时每小时必要的热量,根据计算结果决定加热器(如燃烧器)的容量和循环风机的容量。
(1)升温时的热量升温时的热量计算如下。
①烘干室本体加热量Q1=铁的比热容×与烘干室有关的质量×(实体平均温度-室温)②风管系统加热Q2=铁的比热容×与风管有关的质量×(风管平均温度-室温)③烘干室内输送链加热量Q3=铁的比热容×输送链质量×(烘干室内温度-室温)④烘干室内空气加热量Q4=空气的比热容×烘干室内空气质量×(烘干室内温度-室温)⑤排出空气加热量Q5=空气的比热容×升温时排出空气×(空气烘干室温度-室温)升温时所需要的总热量QH= Q1+ Q2+ Q3+ Q4+ Q5升温时间在冬季和夏季期间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随季节变动烘干室的启动(点火)时刻。
(2)生产运行时的热量①被涂物加热Qa=铁的比热容×每小时的被涂物物质量×(烘干温度-入口温度)②挂具加热Qb=铁的比热容×每小时通过的挂具质量×(烘干温度-入口温度)③涂料的蒸发加热Qc=溶剂蒸发量④烘干室实体散热Qd=实体面积×散热系数×(风管外壁温度-室温)⑤风管散热Qe=风管面积×散热系数×(风管外壁温度-室温)⑥排气的热损失Qf=空气的比热容×每小时排放的空气质量×(烘干室内温度-室温)⑦烘干室出入口的热损失Qg=空气的比热容×平均风速×开口部面积×(烘干室温度-室温)生产运行时所需的总热量QR= Qa+ Qb+ Qc+ Qd+ Qe+ Qf+Qg。
考虑安全系数,在总热量QR上需增加30%~50%的安全率。
当采用间接加热时,除上述负荷外,还要加热交换器,燃烧炉材料的热负荷。
烘干能力计算吨与千瓦摘要:1.烘干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2.烘干能力与热风温度、湿物料种类、热源选择的关系3.烘干能力计算公式及实例4.提高烘干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正文:烘干能力计算是烘干设备选型和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根据物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烘干设备,以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烘干效果。
烘干能力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主要包括热风温度、湿物料种类、热源选择等。
1.烘干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烘干能力计算是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计算热风与物料之间的热量交换,确定物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被烘干的程度。
烘干能力与热风温度、湿物料种类、热源选择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将影响烘干设备的设计和运行。
2.烘干能力与热风温度、湿物料种类、热源选择的关系热风温度是烘干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热风温度越高,所含热能越多,热风的相对湿度越低,吸收水分、携带水分的能力也越强,非常有利于烘干。
因此,在许多烘干设备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烘干机的脱水能力基本与热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
湿物料种类也会影响烘干能力。
不同物料的含水量、热传导性能、蒸发强度等物理性质不同,因此,在烘干过程中,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烘干设备。
热源选择也是烘干能力计算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热源,如天然气、生物质颗粒、电等,在烘干过程中的热效应和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热源。
3.烘干能力计算公式及实例烘干能力的计算公式为:烘干能力(吨/日)= 热风流量(立方米/小时)× 热风温度(摄氏度)× 烘干系数(吨/立方米·摄氏度·日)实例:假设某物料的烘干系数为0.25 吨/立方米·摄氏度·日,热风流量为1000 立方米/小时,热风温度为300 摄氏度,则烘干能力为:烘干能力= 1000立方米/小时× 300 摄氏度× 0.25 吨/立方米·摄氏度·日= 750吨/日4.提高烘干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要提高烘干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烘干设备的设计,提高热能利用率;(2)选择合适的烘干工艺,结合物料的特性,采用适当的烘干方法;(3)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4)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烘干效率。
烘干石英砂水分热能计算方式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石英砂加工过程中,烘干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通过控制石英砂的水分含量,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的目标。
因此,正确计算烘干石英砂所需的热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解释和说明烘干石英砂水分蒸发过程及其所需的热能计算方式。
首先,我们将介绍烘干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深入探讨水分蒸发机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如何计算所需的热能,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供参考。
此外,本文还将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来验证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并对实验设计与条件进行描述。
我们还将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在结果和讨论部分展示实验得出的结论。
最后,在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中,我们将总结主要结论,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
同时,建议未来进一步开展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对于烘干石英砂水分热能计算方式的详细解释和应用案例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这对于提高石英砂加工过程的效率与节能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2. 烘干石英砂水分热能计算方式的解释说明2.1 烘干过程介绍在石英砂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烘干去除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
烘干是将湿度较高的石英砂置于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使得水分蒸发并排出。
通过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可实现有效的水分去除。
2.2 水分蒸发机理在烘干过程中,水分从湿度较高的环境向石英砂颗粒表面扩散,并被加热使其蒸发进入气相状态。
这个扩散和蒸发过程符合质量传递原理。
具体来说,水分迁移是由颗粒内部水分向表面移动,并且跟随流动或蒸发进入空气中。
2.3 热能计算方法详解要计算在特定条件下所需的能量来完成水分蒸发,可以利用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原理。
首先,需要确定水分含量、温度和初始质量等参数。
然后,根据所使用的装置(如热风炉或干燥器)和其特性(如温度、湿度等),可以计算所需的加热能量。
为了量化水分蒸发所需的能量,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热能= 水分蒸发潜热×蒸发水分质量其中,水分蒸发潜热是指将单位质量的水分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吸收的热量。
日用陶瓷链式干燥器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对于日用陶瓷链式干燥器的热平衡和热效率测定与计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热平衡测定:
a. 首先,确保干燥器内部没有物料,并关闭进料和出料口。
b. 记录下环境温度(T_environment)。
c. 打开干燥器的加热器,将其加热至稳定状态,记录下干燥器内部的温度(T_dryer)。
d. 通过测量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热量损失,可以得到干燥器内部的热量平衡情况。
2. 热效率计算:
干燥器的热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热效率(η)= (出料的热量-进料的热量)/ 进料的热量×100%
其中,出料的热量可以通过测量干燥物料的含水率和进出料口的温度来计算;进料的热量可以根据进料口的水分含量和温度来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干燥器内部的热量损失以及加热器的热量输入。
3. 实验测定与模拟计算:
a. 可以通过实际测定干燥器内部的温度分布和湿度变化,进料和出料的质量流量、温度和湿度等参数来获得干燥器的热平衡和热效率数据。
b. 基于实验数据,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干燥器的热平衡和热效率。
c.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如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方法,结合干燥器的几何结构、热传导和传热特性等参数,进行干燥器的热平衡和热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测定与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干燥器的类型和设计结构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的干燥器类型和参数,结合实验数据和数学模型的建立,选取合适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进行热平衡和热效率的测量与计算。
此外,参考相关的研究文献和专家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8.2.2 加热装置考虑到油漆烘烤和冬季送风温度低需加热,送风温度18℃以上,本方案配置燃油加热装置套,每套加热装置及冬季送暖风制热量的计算如下:8.2.2.1烤漆升温时热耗量计算Qh总=(Qh1+Qh2+…+Qh11)KQh总:升温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考虑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K取1.2⑴设备室体散热量Qh1=1/2K1F1(t1-t2)K1:设备室体保温层的传热系数(Kcal/m2·h·℃)F1:设备室体保温层的表面积之和(m2)t1:烘干室工作温度(℃)t2:环境温度(℃),取最低-10℃Qh1=1/2×0.38×700×[60-(-10)]=9310(Kcal/h)⑵地面散热量Qh2=1/2K2F2(t1-t2)K2:地面的传热系数(Kcal/m2·h·℃)F2:地面散热面积(m2)Qh2=1/2×2.5×182×[60-(-10)]=15925(Kcal/h)t:升温时间,0.5小时⑶烘干室内与热风接触的金属吸热量Qh3=G1C1(t1-t2)/tG1:烘干室内金属的重量(kg)(烘干室地上部分)C1:金属比热(Kcal/kg·℃)t:升温时间,0.5小时Qh3=5400×0.115× [60-(-10)]/0.5=86940(Kcal/h) ⑷外部风管与热风接触金属的吸热量Qh4=G2C1(t1-t2)/tG2:外部风管与热风接触的金属重量(kg)Qh4=3120×0.115× [60-(-10)]/0.5=50232(Kcal/h) ⑸送排风系统中岩棉吸热量Q h5=G3C2 (t1-t2)/tG3:保温材料的重量(kg)C2:保温材料的比热(kcal/kg·℃)Q h5=1500×0.16×[60-(-10)] /0.5=33600(Kcal/h)⑹:送排风系统中与热风接触的金属吸热量Q h6=G4C1 (t1-t2)/tG4:送排风系统中接触金属重量(kg)Q h6=6000×0.115×[60-(-10)] /0.5=96600(Kcal/h)⑺工件吸热量Qh7=G5C1[(t1-t2)/2]/tG5:工件重量(kg)Qh7=40000×0.115×{[60-(-10)]/2} /0.5=322000(Kcal/h)⑻烘干室内空气加热量Qh8=G6C3(t1-t2)/tG6:被加热的空气重量(kg)C3:空气比热(kcal/kg·℃)Qh8=1698×0.24×[60-(-10)] /0.5=57053(Kcal/h)⑼补充新鲜空气加热重量Qh9=G7C3(t1-t2)G7:每0.5小时补充新鲜空气量kgQh9=6192×0.24×[60-(-10)]=104026(Kcal/h)⑽油漆材料吸热量Q h10=G8C4(t1-t2)+ G9rG8:烘干室油漆材料最大消耗量(kg) C4:油漆材料比热(Kcal/kg·℃)G9:油漆材料中含有的溶剂重量(kg) r:溶剂的气化潜热(Kcal/kg)Q h10=100×0.5×[60-(-10)]+30×90 =6200(Kcal/h)⑾烘干室地下部分吸热量Qh11=G10C5[(t1-t2)/2]/tG10:烘干室地下部分钢筋水泥重量(kg)C5:钢筋水泥材料比热(Kcal/kg·℃)Qh12=12000×0.22×{[60-(-10)/2]/0.5}=184800(Kcal/h)Q h总=(Qh1+Qh2+…+Qh11)K=966686×1.2=1160023kcal/h8.2.2.2保温时热耗量计算Q′h总=(Q′h1+Q′h2+…+Q′h5)KQ′h总:保温时总的热损耗量(Kcal/h)K:考虑到其他考虑到的热损耗量储备系数 K取1.2 ⑴保温时室体散热量Q′h1=2Qh1=2×9310=18620⑵地面散热量Q′h2=2Qh2=2×15925=31850⑶工件吸热量Q′h3=G5C1[(t1-t2)/2]G5:工件重量(kg)Q′h3=40000×0.115×{[60-(-10)]/2}=161000(Kcal/h)⑷补充新鲜空气加热重量Q′h4=Qh9=104026⑸烘干室地下部分吸热量Q′h5=G10C5[(t1-t2)/2]G10:烘干室地下部分钢筋水泥重量(kg)C5:钢筋水泥材料比热(Kcal/kg·℃)Q′h5=12000×0.22× [60-(-10)/2]=92400(Kcal/h)Q′h总=(Q′h1+Q′h2+…+Q′h5)K=407896×1.2=489475kcal/h升温时所需热量大于保温时所需热量。
热风炉燃烧量计算公式热风炉是一种用于加热空气的设备,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处理、干燥和加热等过程。
热风炉的燃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通常用于衡量热风炉的加热效率和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准确计算热风炉的燃烧量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风炉的燃烧量计算公式是根据燃料的热值和燃烧效率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热风炉的燃料可以是煤、燃油、天然气、生物质颗粒等。
不同种类的燃料具有不同的热值,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燃料类型来确定燃烧量计算公式。
以煤为例,煤的热值通常以热量单位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有千焦(kJ/kg)、千卡(kcal/kg)、焦耳(J/kg)等。
煤的热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
假设煤的热值为Q(单位为kJ/kg),热风炉的燃烧效率为η(取值范围一般在0.7-0.9之间),热风炉的燃烧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燃烧量 = 燃料消耗量×燃料热值×燃烧效率。
其中,燃料消耗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燃料的消耗量,通常以重量单位来表示,如千克/小时(kg/h)或者吨/小时(t/h)。
通过测量燃料的消耗量和燃烧时间可以得到具体数值。
以煤为例,如果燃料消耗量为M(单位为kg/h),燃料热值为Q(单位为kJ/kg),燃烧效率为η,那么燃烧量可以表示为:燃烧量 = M × Q ×η。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热风炉在单位时间内的燃烧量。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热风炉的工作时间、负荷变化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确定燃烧量。
除了煤,对于其他燃料,如燃油、天然气等,燃烧量的计算公式也类似,只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燃料热值和燃烧效率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热风炉的具体情况和燃料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热风炉的燃烧量计算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计算燃烧量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合理利用燃料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烘干沙子蒸汽用量计算公式烘干沙子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项工艺,通常需要使用蒸汽来完成。
而为了确保烘干效果和节约能源,我们需要对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进行精确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烘干沙子蒸汽用量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推导得出:步骤一,确定烘干沙子的热量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烘干沙子的热量需求。
热量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Q = m Cp ΔT。
其中,Q表示热量需求,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m表示烘干沙子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Cp表示沙子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烘干沙子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烘干设备的规格和工艺参数来确定烘干沙子的质量和温度变化,然后再根据沙子的物性参数来确定比热容。
步骤二,确定蒸汽的热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蒸汽的热量。
蒸汽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Qs = ms hfg。
其中,Qs表示蒸汽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ms表示蒸汽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hfg表示蒸汽的汽化热,单位为焦耳/千克(J/kg)。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来确定蒸汽的质量,并根据蒸汽的物性参数来确定汽化热。
步骤三,确定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Ms = Q / Qs。
其中,Ms表示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单位为千克/小时(kg/h);Q表示热量需求,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Qs表示蒸汽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烘干沙子蒸汽用量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烘干设备的工艺参数和蒸汽的物性参数来确定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从而实现烘干效果和节约能源的双重目标。
除了计算公式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整和优化烘干沙子的蒸汽用量:1. 调整烘干设备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和烘干时间,以减少热量需求;2. 优化蒸汽的供应系统,如改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控制,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3. 使用高效节能的烘干设备和蒸汽发生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带式烘干机热风量计算公式
带式烘干机的热风量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物料的性质、湿度、温度、烘干机的设计参数等。
一般情况下,热风量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简化的公式:
[ Q = m \times C_p \times (T_1 - T_2) ]
其中:
Q 表示热风量,单位为焦耳或千焦;
m 表示被干燥物料的质量,单位为千克;
C_p 表示物料的比热容,单位为焦/千克℃;
( T_1 ) 表示物料的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T_2 ) 表示物料的最终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是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热损失、热效率等。
在工程设计中,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热风量计算和热平衡分析。
如果你需要更具体和精确的计算,我建议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详细的热风量计算和工艺设计。
热风炉的热工计算1 燃烧计算煤气成分的确定:1干煤气成分换算成湿煤气成分若已知煤气含水的体积百分数,用下式换算:V湿=FV×100-2H O/100×100% 1若已知干煤气含水的重量g/m3则用下式换算:V湿=FV×100/100+2gH O×100% 2以上两式中V湿——湿煤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含量,%FV——干煤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含量,%2H O——湿煤气中含水体积,%2gH O——干煤气中含水的重量,g/m3忽略机械水含量查“空气及煤气的饱和水蒸汽含量气压101325Pa表”知30℃时煤气的饱和含水含量为35.10 g/m3,代入式2即得湿煤气成分,如表2;2煤气低发热量的计算;煤气中含可燃成分的热效应见表33煤气低发热量DWQ的计算:DW Q =CO +2H +4CH +24C H +……+2H S KJ /3m=× +×+× = KJ /3m3焦炉煤气的加入量计算:理论燃烧温度估算:取炉顶温度比热风温度高200℃,燃烧温度比拱顶温度约高80℃; 则 理T =理T +200℃+80℃=1480℃ 所要求的最低发热值: 据经验公式: 理T =Q 低+770Q 低=理T -770/=4494 KJ /3m 加入焦炉煤气量:Q 焦大约为17000~18500 KJ /3mQ 焦=CO +2H +4CH +24C H=7+58+25+ = KJ/m 3V=Q 低-DW Q /Q 焦低-DW Q =4494-/-≈% 故煤气干成分加入量为 1-%=% 则混合煤气成分:V CO2 =%×%+%×%=% V CO =25%×%+7%×%=% V H2 =%×%+58%×%=% V CH4=%×%+25%×%=% V N2=55%×%+3%×%=% V CnHm =%×%=% 换算成混合湿煤气成分:V 湿CO2=V FCO2×100/100+2gH O ×100%=% V 湿CO =V FCO ×100/100+2gH O ×100%=% V 湿H2=V FH2×100/100+2gH O ×100%=% V 湿CH4=V FCH4×100/100+2gH O ×100%=% V 湿N2=V FN2×100/100+2gH O ×100%=% V 湿CnHm =V FCnHm ×100/100+2gH O ×100%=%表5 混合煤气成分整理表%煤气低发热量的计算:DW Q =CO +2H +4CH +24C H +……+2H S=×+×+×+× = KJ /3m为简化计算起见,式中将m n C H 全部简化看成24C H —确定成分计算; 4空气需要量和燃烧生成物的计算1空气利用系数b 空=a L /o L ,燃烧混合煤气b 空为~,计算中取,计算见表6;注:为简化计算起见,表中将m n C H 全部简化看成—24C H 确定成分计算; 2 燃烧13m 高炉煤气理论空气量o L 为:o L =/21= 3m3实际空气需要量n L 为:n L =×= 3m4燃烧13m 高炉煤气的实际生成物量V 产为:V 产= 3m5助燃空气显热Q 空为:Q 空=C 空×t 空×o L=×20× = KJ式中C 空—助燃空气在t 空时的平均热容,KJ /3m ·℃ t 空—助燃空气温度,℃6煤气显热Q 煤为:Q 煤=C 煤×t 煤×1式中C 煤—煤气在t 煤时的平均热容,KJ /3m ·℃t 煤—煤气温度,℃Q 煤=×30×1 = KJ7生成物的热量Q 产为:Q 产=Q 空+Q 煤+DW Q /燃烧13m 煤气的生成物体积 6—4 =++/ = KJ /3m 5 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t 理=Q空+Q 煤+DW Q /V 产C 产式中: t 理 — 理论燃烧温度,℃C 产— 燃烧产物在t 理时的平均热容,KJ /3m ·℃由于C 产的数值取决于t 理,须利用已知的Q 产,用迭代法和内插法求得t 理,其过程如下:燃烧生成物在某温度的Q 产,用下式计算:Q t 产=W t CO2×V CO2+ W t H2O ×V H2O + W t O2 ×V O2+ W t N2×V N2 KJ/m 3式中:W t CO2、W t H2O 、W t O2、W tN2分别为气体2CO 、2H O 、2O 、2N ,在压力为101KPa,温度为t ℃时的焓值,KJ /3m ,可从附录表中查得:V CO2、V H2O 、V O2、V N2分别为13m 生成物中该气体的含量,3m ;先设理论燃烧温度为1200℃、1300℃、1400℃、1500℃,查表得,在各温度下的焓值,见表7;表7 2CO 、2H O 、2O 、2N 在1200℃、1300℃、1400℃、1500℃下的焓值 KJ /3m温度/℃1200 1300 1400 3276 2540 2129 2012 1500 3522 1600据表6的生成物成分,分别计算出各温度时的生成物热量;表82CO 、2H O 、2O 、2N 在1200℃、1300℃、1400℃、1500℃下的生成物热量 KJ3温度/℃12001300 1400 1500上述生成物的实际热量Q 产为 KJ /3m ,可见其理论燃烧温度介于1400℃~1500℃之间,按内插法求得理论燃烧温度t 理为:t 理=1400+-×100/-≈1488℃2简易计算已知:高炉有效容积25003m,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蓄热室应具有加热面积取802m 一般80~902m ,n=4座;1热风炉全部加热面积为80×2500=2000002m ,则每座热风炉蓄热室所占加热面积为:200000/4=50002m ;2热风炉内径:选取外壳直径9m,炉壳钢板厚度20mm,绝热砖厚70mm,填料层厚80mm,耐火砖厚345mm,故内径是:D 1=-2×+++=7.61m3热风炉总断面积F 1=×÷4=2m一般燃烧室占热风炉总断面积的25%~30%,本例取28%,则燃烧室面积:F 2=×=2m ,蓄热室横断面积为:F 3=-=2m蓄热室格子砖与炉墙和隔墙之间留有膨胀缝20-30mm,一般此膨胀缝面积占热风炉炉墙内空横断面积的%%,今取%,扣除膨胀缝面积后,格子砖所占横断面积F 4为:F 4=31.59m 24燃烧室选苹果型既复合型1,取半圆部分片燃烧室断面58%则:21R 2π =×取R ′=1.50m 校核燃烧室断面积: F 燃=1/2××+1/2××21.50+××2 =++=2m即近似于2m5选用宝钢7孔格子砖,格子砖外形尺寸:×256 mm 一个七孔砖的面积:×=2m 蓄热室一层格孔砖数:÷=742块单个格子砖断面孔数为12个,蓄热室断面上总格孔数:742×12=8904个 一米长格孔的加热面积:1××=2m 则格子砖的加热面积:f=×8904=2m 格子砖高度:50000÷=41.60m 6其他尺寸:1 底板支柱及炉箅子:热风炉炉壳底板为普碳钢板,地板钢板厚度为25mm,炉箅子厚度加支柱高度为3000mm;2 炉墙中上部:炉壳20mm+耐酸喷涂料60mm+硅藻土砖115mm+耐火纤维毡40mm+轻质高铝砖230mm+高铝砖230mm=695mm;炉墙下部:炉壳25mm+耐酸喷涂料50mm+硅藻土砖65mm+轻质粘土砖114mm+粘土砖345mm=599mm;3 拱顶采用两个球面结合的拱顶结构,拱顶钢壳厚度为20mm,取上部球形拱顶钢壳内径为3850mm,砌体内半径为3040mm,球顶中心角为120;,球顶砌体中心标高要低60mm,取下部球拱顶钢壳半径为11700mm,砌体内半径为9115mm,取下部球形曲面起点水平面到上部球形砌体中心垂直高度为2000mm;拱顶耐火砌体从钢壳到内侧面依次为:钢壳20mm+耐酸喷涂料50mm+硅酸铝耐火纤维50mm+硅藻土砖65mm+硅酸铝耐火纤维50mm+轻质粘土砖114mm+轻质高铝砖114mm+高密度高铝砖345mm=808mm;拱顶采取大帽子结构,大帽子直径部分高度取5300mm,炉墙伸入大帽子3800mm,大帽子直段部分砌体不含炉墙厚度炉壳至内侧面为:炉壳20mm+喷涂料50mm+硅藻土砖65mm+硅酸铝耐火纤维毡40 mm+轻质粘土砖114 mm+高铝砖345 mm=798 mm;拱顶曲面砌体空间高度与其下部砖体内直径比为2000+3042/9000=,比较稳定;蓄热室格子砖上沿至拱顶上段球形砌砖中心距为3800mm,格子砖上沿比燃烧室隔墙上沿低300mm,以利于烟气进入蓄热室分布均匀;4 燃烧室隔墙及燃烧器:燃烧室井墙砌筑两层耐火砖加4毫米耐火合金钢和一层隔热砖,总厚度为577mm,燃烧器采用磷酸盐耐热混凝土套筒式陶瓷燃烧器,燃烧器全高为7525mm,空气喷出口24个,一次进风口8个,空气喷出口中心角为60.;炉子总高度为:全高=格子砖上缘到球顶砌砖的中心距离+拱顶的内径半径+炉顶钢板后+炉底钢板厚+格子砖高度+球顶与炉壳之间膨胀缝+支柱及炉箅子高度+找水平泥层+炉顶砌砖厚度H=3800+3850+20+25+41600+25+3000+808=53128mm=核检:H/D=9= 它在4~6之间,是稳定的;3砖量计算有以上条件可知:七孔砖厚:150mm ÷=277层则总砖量为:277×742=205761块大墙高度=53300-450-25=44405m上中部砖量:总高度44405-18000=26405mm外层总层数:26405÷114=层一层耐火砖用量:楔形砖4:X=π×2a/b-b=π×2×230/75-65=144块1直形砖4:y=πd-b X/b=π×7840-65×144/150=102块1则上中部外层总砖量:144+102×232=56979块内层总层数:26405÷75=352层一层耐火砖用量:楔形砖:X=π×2a/b-b=π×2×230/75-55=72块1直形砖:y=πd-b X/b=π×7610-55×72/150=133块1则上中部外层总砖量:72+133×352=72174块下部用砖计算:外层总层数:18000÷230=78层一层耐火砖用量:楔形砖:X=π×2a/b-b=π×2×114/75-65=72块1直形砖:y=πd-b X/b=π×7840-65×72/150=133块1则上中部外层总砖量:72+133×78=15990块内层总层数:18000÷75=240层一层耐火砖用量:楔形砖:X=π×2a/b-b=π×2×345/75-55=108块1直形砖:y=πd-b X/b=π×7610-65×108/150=113块1则上中部外层总砖量:133+113×240=59040块则总用砖量为:56979+72174+15990+59040=204183块。
锅炉炉膛各热负荷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设备,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以供暖、供应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需求。
在锅炉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热负荷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锅炉的选型和运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锅炉炉膛各热负荷的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炉膛热负荷。
炉膛热负荷是指锅炉炉膛内的燃烧过程所需的热能量。
它包括燃料的燃烧热值、燃料的燃烧率、烟气的热损失等因素。
通过对炉膛热负荷的计算,可以确定锅炉的热负荷大小,进而确定锅炉的选型和运行参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锅炉炉膛各热负荷计算公式。
1. 燃料的燃烧热值计算公式。
燃料的燃烧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能。
通常用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能来表示,单位为kJ/kg或MJ/kg。
燃料的燃烧热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Qv = Qm H。
其中,Qv表示燃料的燃烧热值,单位为MJ/kg;Qm表示燃料的燃烧热值,单位为kJ/kg;H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为kg。
2. 燃料的燃烧率计算公式。
燃料的燃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燃料的燃烧速率,通常用kg/h或t/h来表示。
燃料的燃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G = Q / Qv。
其中,G表示燃料的燃烧率,单位为kg/h;Q表示燃料的热负荷,单位为MJ/h;Qv表示燃料的燃烧热值,单位为MJ/kg。
3. 烟气的热损失计算公式。
烟气的热损失是指燃烧过程中因烟气带走的热能损失。
烟气的热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Ql = (1 η) Q。
其中,Ql表示烟气的热损失,单位为MJ/h;η表示锅炉的热效率;Q表示燃料的热负荷,单位为MJ/h。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锅炉炉膛各热负荷的大小,从而为锅炉的选型和运行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的热损失、热交换器的效率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热负荷计算结果。
总之,锅炉炉膛各热负荷的计算是锅炉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锅炉的能效和运行成本。
炉膛容积热强度
"炉膛容积热强度" 是一个涉及炉膛和热工性能的术语。
它通常指的是燃烧设备(如锅炉、熔炉、燃烧室等)中的炉膛容积与热量产生的关系,用于评估燃烧效率和热能转化性能。
炉膛容积热强度通常表示为以下公式:
其中:
"炉膛内部的总热量产生率" 表示在炉膛内部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总量。
"炉膛的有效容积" 表示炉膛内部可以容纳燃烧的空间。
这个值通常以立方米或立方英尺为单位。
炉膛容积热强度的值通常用于评估燃烧设备的性能,以确定炉膛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燃料产生热能,以及燃烧是否高效。
较高的炉膛容积热强度通常表示更高的热能转化效率,因为热量产生较多而炉膛容积相对较小。
这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燃烧设备的效益。
总之,炉膛容积热强度是一个用于评估燃烧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它涉及到炉膛容积和热量产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优化燃烧过程以提高能源效率。
如何计算加热炉炉膛断面热强度沙子烘干机的热源设备有多种,选择合适的热源设备不仅可以减少投资成本还可以起到节能低耗的功效。
我们一般推荐用户选用节能燃煤热风炉,这种炉型既节能又适用,而且投资小,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用户需求。
下面科宏机械沙子烘干机专家给您讲解一下热风炉等室燃炉的一个重要参数:炉膛断面热强度。
加热炉炉膛断面热强度在室燃炉中,可以用炉膛体积可见热强度来表示燃料在加热炉炉内燃烧的强烈程度,但单用炉膛体积可见热强度表示燃料在加热炉炉膛内的燃烧强烈程度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反映出炉膛形状对燃烧的影响,因此,对室燃炉还采用“炉膛断面热强度”来表征燃料在炉内燃烧的强烈程度。
炉膛断面热强度如何计算?
炉膛断面热强度计算公式为:
qF=BQdw/(F×3600)
以上公式中
qF为炉膛断面热强度,KW/m2;
F为炉膛横断面面积,m2;
B为每小时进入燃烧室的燃烧量,kg/h;
Qdw为燃料的低热值,KJ/kg.
这个指标反映了炉膛的形状,如qF过大即炉膛截面积缩小,为保证一定的炉膛容积,炉膛呈瘦长形,qF一般取1900~2300kw/m2.
通过以上公式您可以方便的计算出沙子烘干机配用加热风炉的炉膛断面热强度,同时结合其它热工参数,可以推断出是否能满足您生产的需要。
在这里科宏机械建议您多听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分析,他们推荐的方案是在众多用户使用效果基础上总结得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