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精)
- 格式:docx
- 大小:24.51 KB
- 文档页数:10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如下:
1. 收集腊叶:选择品质好、干燥、保存良好的腊叶作为制作标本的材料。
可以在公园、森林、花园等地方寻找,或者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最新信息。
2. 清洗腊叶:将采集到的腊叶放在清水中浸泡,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直到叶子表面完全干净。
3. 脱水:将清洗后的腊叶放在透明的塑料袋中,在冰箱中脱水,直到叶子完全干燥。
通常需要脱水3-5天,或者直到叶子表面不再出现水分。
4. 切片:将干燥的腊叶放在平面上,用刀或者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
腊叶薄片的大小和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标本的展示和保存。
5. 装饰:可以使用颜色、图案、文字等来装饰腊叶标本。
可以使用透明的指甲油或者油漆来涂覆叶子表面,或者将其打印在叶子表面上。
6. 保存:将腊叶标本放入标本盒中,确保其完全干燥和密封。
标本盒可以使用透明的玻璃或者塑料制成,以便观察标本的颜色和状态。
腊叶标本是一种有趣的展示方式,可以用于装饰和展示各种主题。
通过制作腊叶标本,可以更好地了解腊叶的特点和用途,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制作和保存技巧。
浅谈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摘要:植物腊叶标本是辨认植物的第一手资料、是有效鉴定植物性能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准确认识植物的具体种类所属,同时能在科研、资源调查和教学使用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简要阐述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关键词:植物腊叶标本;采集;制作腊叶标本也被称之为压制标本,是指经过压制、整形、干燥、消毒后装贴在台纸上的一株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
在野外进行植物标本采集过程中,第一要充分考虑采集的完整性,即要最大程度的留存植物的外形、颜色、花果和果实等形态,还要尽可能留存植物的叶子以及根系的原本形态;第二要考虑典型性,即要尽量采集无病斑、无虫咬痕迹的健康植株。
只有先把野外植株采集好,再按要求完成后面各环节制作,才能最终形成“心仪”的植物腊叶标本。
因此,想要获得“心仪”的植物蜡叶标本,无论是在采集上还是在制作过程中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1.1材料准备需要准备标本夹、材料采集箱、小镐、铲子、剪刀(含剪树枝)、钢卷尺、镊子、记号笔、照相机、GPS定位仪、号码签、吸水纸以及记录本等材料。
1.2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时,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木本植物标本采集时先取有花、果及完整枝条剪下,长度为25~30cm,叶、花、果太密时可适当梳去一部分,同时剥取一小块树皮;在剪枝条时,剪口要倾斜,所选枝条具备二年生枝条和完整的顶芽(如是否存在芽鳞及芽鳞数量的多少等),以利鉴定。
第二、草本植物采集时,一般要连根挖出,这样根、茎、叶、花或果就全了。
如果植株过长,可以把它折成相应字形收压起来或分成几段(上段带有花果、中段带叶、下段带根),将几段汇成一份标本,但要注意将全草高度记录下来。
采3~5份同样的标本,稍加修剪整齐,每份标本采集后必须挂上号牌。
第三、标本采集时应选择含有相应植物特征的、代表性比较强的植株,在此基础上选择健康、无病斑和虫咬痕迹的作为采样植株进行采集。
蜡叶标本的制作范文材料和设备:-新鲜的植物叶片-盐铬酸钾(PMA)-甲醇-蜡块-玻璃劳资片-刀具和剪刀-硬纸板-玻璃盖片-石油醚-石蜡熔炉-显微镜片和载玻片步骤一:收集新鲜叶片选择新鲜的植物叶片作为标本。
将叶片剪下,并尽可能保持完整。
最好选择较大而无瑕疵的叶片,这样可以更好地显示叶片的结构特征。
步骤二:固定叶片将叶片浸泡在盐铬酸钾(PMA)溶液中,浸泡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
PMA溶液可以固定叶片的结构,并防止其腐烂。
固定后,将叶片在蒸馏水中漂洗几次,以去除多余的PMA。
步骤三:脱水将已固定的叶片放入甲醇中进行脱水,以去除水分并固定叶片的形状。
可使用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渗透脱水,如70%、85%、95%和100%甲醇。
每次脱水时,需要保持叶片浸泡在相应浓度的甲醇中数小时,以确保叶片完全脱水。
步骤四:清洁和整理叶片将脱水后的叶片取出,用石油醚清洁叶片表面的杂质和脱水剂残留。
然后,用刀具和剪刀仔细修剪和整理叶片,以保持其形状和完整性。
确保从叶片中去除所有的茎、分枝和其他无关的部分。
步骤五:浸泡和浸制蜡块将清洁和整理后的叶片浸泡在熔化的蜡中,以浸透整个叶片。
浸泡时间根据叶片的厚度和稠密程度可以有所不同,通常为数分钟至几小时。
确保叶片浸泡均匀,没有气泡和空隙。
步骤六:蜡叶标本制备将浸泡的叶片取出,放置在玻璃劳资片上,并用另一片玻璃盖片轻压叶片,使其保持平坦或略微伸展状。
然后将玻璃劳资片放置在硬纸板上,并用橡皮筋将其固定。
将固定的标本放入石蜡熔炉中,使蜡熔化并浸透整个叶片。
将标本冷却,并去除多余的蜡。
制作蜡叶标本需要一些专业的实验技巧和仪器,但是经过一定的练习和熟悉操作步骤,任何人都可以制作出优质的蜡叶标本。
这些标本可以作为宝贵的植物学实物,可以用于教学、研究和展示等各种用途。
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谢行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举例说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加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法建议本节除了要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外,还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介绍。
在学习之前,可组织学生从校园中采集7~8种植物,让学生进行描述、比较、归类,由此活动引入所学的知识。
学生到野外观察和采集植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1)在野外观察和采集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实验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限定活动区域和时间;提倡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也提倡相互竞争,为小组争取荣誉。
(2)教师要事先安排好观察目标,要求认真观察,如实地做好记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要做到合法、合理和适度,即限制采集数量,对珍稀植物更不要乱采和多采、浪费植物资源等。
(3)通过学生学习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制作标本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按课本的操作程序认真去做,一方面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标本做得美观、实用又不失科学性。
通过标本制作和必要的展览与应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本节学习结束后,建议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小的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的紧迫性。
可开展的活动如:(1)收集有关植物的邮票,并说明这些植物为什么能用来做邮票的图案;(2)收集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或有关濒危植物的资料,在班内或年级举办一个植物展览;(3)根据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认真调查了解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为该植物写一篇短文以介绍这种植物。
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应该注意的事项1. 选择适当的植物:在采集植物腊叶标本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植物。
最好选择健康、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标本。
确保植物没有受到任何病虫害的侵害,并且具有明显的特征,以便在制作标本时能够清晰地展示。
2. 采集工具:在采集植物腊叶标本时,需要准备好适当的工具。
常用的工具包括剪刀、手锯、锋利的刀具、手套和塑料袋。
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帮助你顺利地采集标本,还能保护你的手部免受伤害。
3. 采集标本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采集植物标本也非常重要。
最好在植物的生长季节进行采集,这样可以保证标本的鲜活度和质量。
此外,最好在早晨或傍晚的时候采集标本,因为这时植物的水分含量较高,有助于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4. 采集标本的保存:在采集植物标本后,需要妥善地保存它们,以确保标本的质量不受损。
首先,将标本放入塑料袋中,以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
然后,将塑料袋中的空气尽量排出,并封好口,以避免标本变干和受潮。
最后,将标本放入一个适当的容器中,如密封的塑料盒子或玻璃罐。
5. 制作标本的方法: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需要一些基本的步骤。
首先,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在一块平整的纸上,轻轻展开并摆放好。
然后,将标本的根部、茎部和叶片等重要部分展示清晰,并确保它们不会重叠或遮挡彼此。
接下来,使用细线或胶水将标本固定在纸上。
最后,将标本放入专用的植物腊中,使其充分浸透并固定。
6. 标注标本信息:制作植物腊叶标本时,还需要标注标本的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识别和研究。
标注应包括植物的学名、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的姓名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标本的正确使用和参考非常重要,因此需要确保准确无误地标注在标本上。
总结起来,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需要选择适当的植物,准备好适当的工具,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妥善保存标本,按照正确的步骤制作标本,并准确无误地标注标本的相关信息。
这些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植物腊叶标本的质量和可用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参考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邢台学院腊叶标本采集、鉴定与保存一、活动目的1、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为了准确鉴定植物种类、采集种内变异信息及数据,以备随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考证。
二、所需器具1、标本方面标本夹:教师配置。
吸水纸:吸水性强的草纸或报纸。
采集袋:塑料袋或塑料背包。
枝剪:用以剪枝。
标本袋:保存标本上掉落下的花、果实和叶。
解剖器:给标本整形。
放大镜:观察植物特征。
海拔表或GPS:测量海拔高度和精确位置。
方向盘:观察方向和坡向。
钢卷尺:测量植物高度和胸径。
照相机:拍摄植物全形、生态等照片、以补野外记录的不足。
望远镜:观察远处高大植物或高大树木顶端特征。
其他:标签、铅笔、橡皮、小刀、样方绳标杆、六套、样地记录本、碳素笔、植物志、手电筒、哨子、地图、对讲机。
2、生活方面火柴或打火机,蜡烛,手套,遮阳帽,太阳镜,水壶,食品,救生盒,防晒霜,双肩包三、野外记录和编号在野外采集标本时,应尽可能的随采、随记录和编号。
野外记录须抄在固定记录本上长期保存和备用。
野外采集应有现场记录,记在专用的野外记录本上,按格式填写,但其中几项最为重要,如采集的时间、地点植物的土名、生态环境、海拔高度、经济用途、花、果的颜色有无香气和乳汁等。
因为花、果的颜色经标本夹压制后很容易变颜色,影响正确鉴定种类。
野外记录的同时对每份标本进行编号,号码写在号签和野外记录本上,二者必须一致,这样可按照号签查找野外记录。
同一地点在同一时间内采同一种标本,一般要采集2~3份,可编同一号数,但在不同时间、地点采集的认为是同种某一植物时,则应分别编不同的号,每份标签都应拴上号签,以免差错。
四、植物材料的采集1、植物材料采集要点及注意事项(1)代表性:采集制作标本的植物材料时,首先必须从该种植物有代表性的群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个体,或其植株上有代表性的枝条。
(2)目的性:根据目的选择正常、无病虫害或具该物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
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如下:
1. 采集:选择新鲜的、健康的腊叶,最好在清晨采集,避免阳光直射和环境污染。
2. 清洗:将采集到的腊叶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然后用手轻轻搓揉,直到叶子表面变得柔软。
3. 晾干:将清洗后的腊叶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至少一天的时间,直到叶子表面的水分蒸发掉。
4. 切片:将晾干后的腊叶用刀或者切片机切成均匀的薄片,最好使用锋利的刀,以确保切片均匀。
5. 保存:将切好的腊叶放在透明的塑料袋中,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为了防止腊叶变质,可以添加一些蜡或者柠檬汁来保持腊叶的新鲜度。
6. 染色:如果需要,可以将切好的腊叶进行染色,以增加其色彩和美观度。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酒精、甲醛、硫化氢等。
7. 装饰: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如卡片、笔、颜料等,将腊叶标本装饰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图案。
腊叶标本是一种独特的植物标本,不仅可以用于学术和科学研究,还可以用于装饰和展示。
通过制作腊叶标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腊叶的特点和美丽。
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应该注意的事项一、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季节: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最好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一般来说,春季和夏季是最佳的采集时机。
2.选择健康的植株:采集标本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这样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时间。
3.采集完整的植物:在采集标本时,应尽量采集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等部分,以便后续的制作工作。
4.注意采集数量:在采集标本时,应遵守保护植物资源的原则,不要过度采集,以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5.采集工具的选择:采集标本时应选择合适的工具,如剪刀、小锯等,以便于采集和保存标本。
二、制作腊叶标本的注意事项1.准备工具材料:制作腊叶标本需要准备腊叶、标本纸、标本夹、标本架等工具材料,确保工具材料的质量和干净卫生。
2.标本的处理: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应先进行处理,如清洗、修剪等,去除多余的泥土和杂质,保持标本的整洁。
3.标本的烘干:将处理好的植物标本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烘干,可以使用专门的烘干器具,也可以放在室内自然风干。
4.标本的贴附:将烘干好的植物标本贴附在标本纸上,注意标本的位置和方向,保持标本的美观和易于观察。
5.标本的保护:制作好的腊叶标本应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保存,以免受潮、虫蛀等损坏。
三、其他注意事项1.了解植物知识:在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之前,应对相关的植物知识进行了解,包括植物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等,这样有助于正确采集和制作标本。
2.记录相关信息:在采集标本时,应记录相关的信息,如采集地点、采集时间、植物的特征等,这样有助于后续的分类和研究工作。
3.遵守规定:在采集标本时,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不得采集受保护的植物,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4.定期检查:制作好的腊叶标本应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虫蛀、发霉等问题,保证标本的保存质量。
5.合理利用标本:制作好的腊叶标本可以用于教学、科研和展览等用途,合理利用标本资源,推动植物学的发展。
植物腊叶标本采集采集标本应该在植物开花季节,有花有果,便于鉴别。
小的草本植物,可以在开花时将整株挖出来;大的乔木和灌木,要剪下有花、果和叶,并带有顶芽的枝条。
如果雌雄异株,就把两种带花的枝条都采下来;如果植株上只有花没有果实,可以另外采集以后补上。
采集前,准备一个标本夹、一些吸水纸(也可以用报纸)、小铲、枝剪、铅笔、棉线等工具。
标本夹制作很简单,找两块长方形厚纸板,大小在30×40厘米左右,用胶布吧它们的一边粘起来,就成了一个可开可合的夹子。
再用布带缚号,可以挂在肩上。
吸水纸放在标本夹内。
压制采集下来的标本要立即放进标本夹,下面垫2~3张吸水纸。
放置时要小心地把卷曲的枝、叶拉开,伸展,把其中一二片叶子翻过来,背面朝上。
如果叶子太多,遮盖了花朵,要摘除一些叶片,如果标本太长,可以把它折曲成“N”字形。
标本上面该2~3张吸水纸,汁液多的大标本要多盖些纸。
把采集地点、日期、标本编号等写在小纸条上,再用棉线把小纸条拴在标本上。
回到学校,把每株标本连同吸水纸一起拿出来,换上干燥的纸,然后整齐地迭放在一起,上面放一块木板,压上一些重物。
开始,每五六小时换一次纸;次日改为早晚各换一次;两三天后,就可以每天换一次了。
一周左右标本就全干了。
头良田换知识,还要仔细整理一下标本的姿势。
夏季或雨季采集的标本,比较容易发霉变色,换纸更要勤些。
换下来的吸水纸不要扔掉,及时烘干或晒干,还可以再用。
装订和保存标本完全干燥以后,装订在比较硬的图画之上,这种纸叫台纸。
台纸规格一般为30×38.5厘米。
每张台纸上放一株植物,自右上角向左下角倾斜,如果标本比小,也可以放几株同种的植物。
装订标本的方法有几种:1.用棉线装订。
在标本上选择几个点,用棉线把标本订在台纸上,在台纸背面打结。
2.用透明胶纸粘。
把透明胶纸剪成小条,选择适当的位置,将标本直接粘在台纸上。
3.既美观又不损害标本的方法是用纸条装订。
将标本放在台纸上的最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在台纸下面垫一个硬纸板或玻璃,选择几个点,用小刀在纸的两侧或叶子中脉两侧对称地刻俩个几毫米宽的口,把白纸条从台纸的背面沿一个小口穿过来,再从另一个小口处穿出去。
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是指经特殊加工后仍能反映该种植物基本特征、可以长期保存的整株植物或植物体的一部分。
植物标本可以分为腊叶标本、浸指标本、实体原型标本、原色标本、种子标本、生态标本等。
采集与制作标本是进行资源调查、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等不可缺少的技能和环节。
采集制作一套完整的标本,将成为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重要资料。
下面仅介绍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1.采集前的准备采集前应先收集有关采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状况方面的资料,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
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cm×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若干,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野外记录纸、照相机、海拔仪、罗盘、望远镜、地形图等。
2.采集的时间和地点一般应该在花果最多的季节采集,6~8月是东北地区采集植物标本的理想季节。
采集时尽量选择晴朗的天气,如果植物含水过多不利于压干,容易霉变。
尽可能采集到不同生境下的植物标本,并在标签上表明采集地点。
3.标本单株选择1)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2)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如果根、茎、叶、花、果和种子一次采不全,应记下目标,以备回采。
3)草本植物要挖出根,特别是具有根茎、鳞茎、球茎、块茎等地下器官的植物。
4)植株高的可反复折叠或取代表性的上、中、下3段。
5)木本植物还应配以种的树皮、冬态、其他物候态、苗期等标本。
6)对于水生植物或旱生比较细弱的植物,容易粘连干枯,采集后应置于湿纸内,带回后放入水中,完全舒展后,进行压制。
7)采集寄生种,应附寄主标本,并在标签上著明关系。
8)如果供教学、科研用的标本,还应选择多种林龄、不同生境等同种标本。
9)对生境变态型、异型叶性、雌雄异株等情况,在选择时均应予以考虑,以便反映在标本中。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腊叶标本的制作原理和方法;2. 掌握腊叶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技术;3. 培养观察植物形态结构的能力;4. 提高对植物分类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腊叶标本是一种用于教学、科研和展览的植物标本,通过采集植物材料,经过脱水、固定、压制、干燥、装裱等步骤,使植物材料保持原有形态,便于保存和展示。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材料(叶片、花、果实等);2. 实验工具:剪刀、镊子、吸水纸、标本夹、塑料薄膜、硬纸板、数码相机、腊叶标本夹等。
四、实验步骤1. 采集植物材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部位,如叶片、花、果实等,确保材料新鲜、完整。
2. 脱水处理:将采集到的植物材料放入吸水纸中,用镊子轻轻压平,去除多余水分。
3. 固定处理:将压平的植物材料放入腊叶标本夹中,用绳子固定,确保植物材料不变形。
4. 干燥处理:将腊叶标本夹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
根据植物材料的厚度和气候条件,干燥时间约为1-2周。
5. 装裱处理:待植物材料干燥后,将其取出,放入塑料薄膜中,用硬纸板固定。
在塑料薄膜上标注植物名称、采集时间、地点等信息。
6. 保存处理:将装裱好的腊叶标本放入标本夹中,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采集到的植物材料种类丰富,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有助于了解植物多样性。
2. 通过腊叶标本的制作,掌握了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提高了对植物分类的认识。
3.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处理方法以及保存技术,为今后进行植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本次腊叶标本实验,使我了解了腊叶标本的制作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植物采集、处理和保存技术。
通过观察植物材料,提高了对植物形态结构的认识,为今后进行植物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采集植物材料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位,确保材料新鲜、完整。
2. 脱水、固定、干燥等步骤要严格操作,避免植物材料变形。
欢迎共阅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一、标本的采集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采集用具及用品。
如标本夹(又称夹板)、采集箱、小锄头、掘产、枝剪、吸水纸、野外标本记录本、号牌、绳子、海拔仪、放大镜、照相机和蛇药等。
制作一份典型、录,完整的记录对药用植物鉴定大有裨益,野外记录有永久的档案价值,必须妥为保存。
二、标本的整理与压制1 初步整形将采集的材料进行初步分类及整理,清洗或擦除标本材料上的污泥,使植株保持自然状态,出去部分过多的枝叶,以免彼此重叠太厚,不易压平而生霉。
但整形时要保留其分枝及叶柄的一部分,以示原来状况,保持原有特征。
如果叶片太大不能在夹板上压制,可沿中脉一侧剪去全叶40%,保留叶尖,若是羽状复盖上5~6层纸,再放上另一块标本夹,用麻绳将标本夹横木捆紧。
捆标本时,注意四面平展,否则标本压得不整齐,还会损坏标本夹。
将压有标本的标本夹,放在日光下晒或置于通风处。
3 换纸标本压制前几天要勤换吸水纸,根据空气湿度前几天应换纸2~3次/d,以后逐渐减少换纸次数至标本完全干燥。
在换纸时应注意标本的叶片不要皱折,换纸时可以先用干的吸水纸覆盖在标本上,然后连已湿的吸水纸和标本一起拿起反铺在吸水纸上,再取去湿吸水纸,这样可以不使叶片因换纸弄乱或卷皱。
cm×27 cm。
以厚卡片纸为佳(一般用250~300g的纸为宜),然后将标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再用胶粘装订法(常用植物胶,该方法所需用具较多,装订速度快,是国际上较流行的腊叶标本装订方法。
)或纸条装订法(常用纸条或细线,该方法所需用具少,装订成本低廉,装订的标本牢固,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腊叶标本装订法。
)将标本固定于台纸上,但要留出右下角和左上角,将野外采集记录签贴在台纸的左上角,将标本馆标签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在装订标本时应注意:要使标本的花、果等重要部分暴露在外,并把所有叶片调配合适,使叶片具有正反两面;标本上掉下的花、果实、叶片等,必须收集装入纸袋内,附贴在原标本台纸上,并在纸袋上依序系统(目前普遍采用哈钦松和思格勒两系统)存放入标本柜内,作为重要资料永久保存,供教学和科研使用。
腊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谢行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举例说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加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法建议本节除了要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外,还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介绍。
在学习之前,可组织学生从校园中采集7~8 种植物,让学生进行描述、比较、归类,由此活动引入所学的知识。
学生到野外观察和采集植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1)在野外观察和采集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实验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限定活动区域和时间;提倡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也提倡相互竞争,为小组争取荣誉。
(2)教师要事先安排好观察目标,要求认真观察,如实地做好记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要做到合法、合理和适度,即限制采集数量,对珍稀植物更不要乱采和多采、浪费植物资源等。
(3)通过学生学习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制作标本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按课本的操作程序认真去做,一方面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标本做得美观、实用又不失科学性。
通过标本制作和必要的展览与应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本节学习结束后,建议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小的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的紧迫性。
可开展的活动如:(1)收集有关植物的邮票,并说明这些植物为什么能用来做邮票的图案;(2)收集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或有关濒危植物的资料,在班内或年级举办一个植物展览;(3)根据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认真调查了解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为该植物写一篇短文以介绍这种植物。
重点: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难点:采集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设计思想:被子植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经验中分析得出,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内容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再带领学生进行操作。
手段: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本课参考课时为2 课时)第一课时: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采集植物的方法一、导入:1、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植物或其某一器官让学生辩认,说出这些植物的名称。
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个器官来进行繁殖的?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3、讲解:这些植物都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
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一)被子植物的概况:1、出示桃和杏等,让学生辩认它们分别是植物体的什么器官?2、组织学生观察、发言。
3、讲解:这些都是植物体的果实,繁殖后代的种子就在果实的里面。
也就是说,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所以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出示录像:介绍多种被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联系生活实际,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
3、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三)植物标本的采集及压制:(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组织学生先观看有关的录像,然后在示范、讲解时重点强调以下几点:1、采集标本前要明确采集植物标本的目的及工具的用途。
2、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
3、在放入采集箱内之前,不要忘记挂号牌。
4、采集标本时,要注意安全及资源保护。
5、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
6、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
三、作业:请每一位同学按照采集植物的要求,采集一种被子植物,并完成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四、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就是让学生多自学,独立思考,然后辅以讨论交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
但资源后设置的问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较难,所以我将原有的题目简化,分解为更简单的小问题,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对以后学生无论面对考试,还是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解决都大有裨益。
第二课时:蜡叶标本的制作一、导入:上节课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同时给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方法,并且让同学们在课下进行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能否做出漂亮的腊叶标本。
二、讲授新课:(一)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1、提出问题:采集植物和进行压制时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2、组织学生回答,再次强调注意事项:(1)采集的植物标本必须是完整的。
(2)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安全。
(3)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植物资源的保护。
(4)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避免植物腐烂。
3、每小组认真按要求选出最合适做腊叶标本的植物。
(二)完成腊叶标本的制作:1、分组观察示范标本:将制作规范的植物腊叶标本分发给各实验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标本在台纸上的放置位置、固定标本的方法、标签的位置及内容。
2、讲述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1)把选好的标本平铺在台纸中间。
(2)对标本进行固定:A、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B、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按照每份标本的号牌写好标签(标本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
如植物名称不能确定,可先空着,等查明后补上。
(4)贴标签、盖盖纸。
3、组织学生制作腊叶标本,注意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反馈:由每个小组出示制作的腊叶标本,并进行讲解。
其他小组可以根据观察进行评价。
探究活动腊叶标本展览会把学生制作的植物腊叶标本,进行展出,供全校学生参观学习。
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识别植物不受季节限制。
1.实验材料的准备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
浸制植株或枝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2.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1)绿色植株和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液为固定液,将绿色植株或果实浸泡10〜20天,使绿色变黄再转绿,稳定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3% 亚硫酸保存液长期浸制保存。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
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 天,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 亚硫酸浸泡1 天。
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2%〜3 %亚硫酸加2 %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①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②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 %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③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 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 毫升、蒸馏水175 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l %〜2%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 %硼酸、(0.5 %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3.保色溶液浸制标本的制作(1)清洗和消毒所用器皿、仪器:制作标本用的各种玻璃器皿,都要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并用清水反复冲净;标本瓶内与瓶盖还应用95%酒精消毒;所用的玻璃棒、解剖器等也应用70%酒精消毒。
这些器皿和仪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都要保持清洁,不可污染。
(2)固定标本颜色:首先,根据标本的颜色选择适宜的固定液配方。
根据需要按照配方计算用量,用蒸馏水配制固定液,备用。
清洗,消毒标本,具体做法是:将采来的标本除去杂质、枯枝残叶,修整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70%~ 75%酒精将标本消毒,根据标本情况可用酒精冲(擦、涮)洗一遍。
并迅速将消毒好的标本放入已消过毒的标本瓶中,然后把已配好的固定波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中,至淹没标本。
为防止标本漂起,可用消毒的玻璃条将标本压住或捆住。
(3)整形、保存:接配方要求固定颜色后,要将标本进行整形,再放入标本瓶中。
然后将保存液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
保存液的液量应以浸没标本为准,不可过满,最后,将瓶盖盖严。
(4)封口、贴标签:刚制成的浸制标本,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有色素或杂质析出,而使保存液混浊。
7~ 15 天后再更换保存液,待颜色稳定后再封口。
封口方法一—石蜡法:将瓶口擦净,盖严,把石蜡切碎,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熔化成液态,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即可。
但石蜡固化后较脆易脱落。
封口方法二—蜂蜡、石蜡、松香混合法:将石蜡(l 份)、蜂蜡(4 份)、松香(1 份)混合(也可不用松香),隔水加热熔化,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
此混合物固化后,软硬适度,不易脱落。
封口后,在标本瓶的适当位置贴上标签,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保存液。
教学反思:在本节教学中,我在实验前只交代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及注意安全的问题,其余的均由学生去做,放手让学生去做。
当然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我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探讨,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