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儿童诗两首1
- 格式:ppt
- 大小:533.50 KB
- 文档页数:23
小学语文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教案——提写作水平。
第一篇:《乐府杂曲·秋风词》1.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体裁乐府杂曲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掌握《秋风词》的词牌、韵脚和韵律等基本要素;3)通过分析诗歌表达的主题和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教学内容1)先为学生介绍乐府杂曲的历史背景和体裁特点,让学生了解它是由唐代的民间歌曲演变而来,是一种流行的诗歌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音乐性强,内容民间化,语言朴实自然。
2)让学生朗读《秋风词》,并注重帮助学生了解每个字的含义。
让学生掌握《秋风词》的词牌“九字”、韵脚“eng”的韵律规律,并让他们感受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等句子中的韵律效果。
3)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了解《秋风词》主题是对秋天的美好赞美。
让他们自己发挥,试着运用该主题在掌握该词牌和韵脚的基础上写一首小诗。
第二篇:《绝句四首·其一》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绝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掌握《绝句四首·其一》的意思和诗歌结构;3)通过分析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意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教学内容1)介绍绝句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绝句是唐代流行的一种短诗体,其特点是短小精悍,意境深远。
2)让学生朗读《绝句四首·其一》,并注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其构成要素。
让学生掌握该绝句的诗行、韵脚及意境表达。
3)通过分析诗歌表达的意境和主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首四行诗,夯实他们的写作基础。
通过对这两篇适合五年级儿童学习的诗歌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构成和技巧,还能通过对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意境的分析,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写作水平,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语文的美妙,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文兴趣。
兒童詩兩首
一、詞語天地
選字組詞。
花(包苞)萬陽光(縷履)鬧(渲喧)蓋(膝漆)取(及汲)
二、課內閱讀
(一)我想把眼睛,
裝在風箏上。
看白雲多柔軟,
瞧太陽多明亮,
望啊,望——
藍天是我的課堂。
1、在這節詩中,表示“看”的詞語還有:、。
我知道表示“看”
的詞語還有、、。
2、讀這一節詩,我體會到:。
(二)《童年的水墨畫》中的三首短詩,《街頭》寫的是的情景;《溪邊》寫的是的情景;《江上》寫的是的情景。
三、當回小畫家
從《童年的水墨畫》中選一首短詩,把詩中的情景畫下來。
四、拓展閱讀
捉迷藏學游泳
蒙上了雙眼一條河
一雙手在捉摸什麼彎曲地從村邊淌過
誰不小心被逮住夏日的陽光
就變成黑天使讓我們產生了
看不見光線擁抱一顆水的溫柔
任思緒在亂撞
水面起伏的浪花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漫過小脖子
抓住了先擁抱一下就喊著救命啊
等解開紗布潛入水底抓魚摸蝦
一大群人幸災樂禍地歡笑浮上的小腦袋
原來有人抱著美人歸宛如一隻黑芝麻
于江面和著路過的浮萍
漂泊遠方
讀上面兩首短詩,是否勾起你的某些回憶?寫幾句你的感覺吧。
五、當回小詩人
在你的童年中,有什麼情景、什麼事情、什麼畫面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試著寫一首小詩嗎?
部分答案:
二、(一)1、瞧、望凝視、注視、俯視
(二)街頭看書溪邊垂鉤江上戲水。
仿写儿童诗《我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10 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全诗共五小节,其中前四小节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愿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前3小节再编一节。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编一小节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亲近诗歌。
导入: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年级起,我们每一册的语文课本里都会给我们安排一些诗歌,老师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诗歌吧,谁来给大家背一首?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儿童诗则是诗歌王国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是诗歌王国里的小精灵,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我想》这首小诗,走进儿童诗的世界,去亲近亲近这个小精灵,仿写儿童诗。
【设计理念】从学生背诵熟悉的古诗入手,既检查了学生日常的积累,而学生颇有韵味的诵读又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开讲氛围。
二、品读诗歌,了解诗歌特点(一)赏语言1、要想学会写诗,首先得要学会欣赏诗。
让我们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这首诗,想想它的形式和语言有些什么特点。
A、和平常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B、同古诗相比又有什么不同?2、学生通过比较,明白儿童诗语言简洁,形式活泼的语言特点。
教师总结明确:1、诗是分行写的,每行都很短。
2、诗读起来常常琅琅上口,有时很押韵。
3、诗必须有丰富的想象。
4、诗能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有趣、动人。
小学语文五年级儿童诗两首教案——情感表达。
第一首诗:《小河之歌》小河之歌,水波悠悠,清澈清澈,涓涓流过,细沙之中,小小石子,哗哗作响,一路相伴,小生命,正蓄势待发,宛如涓涓小河,穿越万千风景。
推荐教学方法:1.带领学生仔细欣赏这首诗歌,引导学生体会小河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和生命的重要性。
在教学时还可以使用图片或者实地观察现实中的小河,让学生直观感受小河的风采。
2.在学生对这首诗有初步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填词或造句的方式来巩固和深化对这首诗的印象。
这样有助于学生链接词汇与结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进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对生命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谈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首诗:《蝴蝶》花丛之间,一只蝴蝶,轻盈的翅膀,好像是绸缎,灿烂的颜色,好像是画面,时而静止,时而翩翩起舞,像是跳跃在花丛之间的精灵,假如你能像蝴蝶一样,飞越蓝天和翠绿的森林,聆听花开的声音,静静感受生命的喜悦推荐教学方法:1.同上,带领学生仔细欣赏这首诗歌,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和感受。
在教学时还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蝴蝶,让他们对蝴蝶的风采有更深的体验。
2.在学生对这首诗有初步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填词或造句的方式来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同时,简要介绍蝴蝶的生态知识和意义,增加学生的科普知识3.在进行情感表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诗歌背后所表达的梦想和追求。
在谈论的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有勇气和毅力等与情感表达相关的因素,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
同时,教师可以也可以鼓励学生来分享自己心中的梦想和追求,来激发学生成长和成长的潜力。
通过诗歌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表达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诗歌,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到生命中的喜悦与美好。
五下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个常见版本中的三首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些古诗多以乡村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它们通常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三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许多优美的古诗,其中有一些让人回味无穷的古诗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第一首古诗是《悯农》。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勤劳。
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古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的敬佩之情,让人们更加珍惜粮食和劳动的辛苦。
第二首古诗是《登鹳雀楼》。
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登高远眺的场景。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通过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启发了读者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三首古诗是《春晓》。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好景象。
诗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古诗通过对春天清晨景象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孟浩然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以上是关于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三首古诗的简要介绍,希望通过这些古诗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和韵味。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传承和弘扬古诗之美。
愿我们能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体会诗意人生的真谛。
第二篇示例: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古诗的学习是学生诗词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三首古诗,分别为《满江红·怒髮衝冠》、《渔歌子·晴川历历汉阳树》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首》。
首先是《满江红·怒髮衝冠》,作者是岳飞。
在这首诗中,岳飞以雄壮有力的笔调,表达了抗金忧国的壮志豪情。
《儿童诗两首》同步练习1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 jinɡ fēnɡ zhenɡ piào lianɡ shānɡ lianɡ jìnɡ zi ()()()()()我发现上面词语的读音:二、看拼音写汉字。
yājí脚()()取三、用下列字组词。
丫()()苞()()篷()()四、写近义词。
喧闹—()翻动—()平静—()愿望—()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甜美的()轻轻地()湖水清得()遥远的()悄悄地()小草绿得()喧闹的()渐渐地()我们笑得()柔软的()徐徐地()花儿开得()六、补充。
气宇()()心如()()()()一笑众志()()曲径()()()()足食七、选关联词填空。
1虽然……但……尽管……还……(1)()我讨厌那些看似可怜的乞丐,()是给了他一元钱。
(2)我()希望自己早点长大,()又很害怕长大。
八、选词填空。
严密精密周密(1)没有()的组织纪律,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就不可能战无不胜。
(2)经过一番()的安排,我们和沈老师在分别28年后又团聚了。
九、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花苞万()阳光一()篷帐一()风筝一()水花一()土地十、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括号里。
比喻拟人反问1. 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2. 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3.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4.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十一、按要求写句子。
1. 这么精致的艺术品,是艺术家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
(改为问句)2. 小燕子飞。
(扩句)十二、理解句子。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前一句描写了孩子读书的;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名著《》,作者是。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十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儿童诗两首
一、词语天地
选字组词。
花(包苞)万阳光(缕履)闹(渲喧)盖(膝漆)取(及汲)
二、课内阅读
(一)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1、在这节诗中,表示“看”的词语还有:、。
我知道表示“看”
的词语还有、、。
2、读这一节诗,我体会到:。
(二)《童年的水墨画》中的三首短诗,《街头》写的是的情景;《溪边》写的是的情景;《江上》写的是的情景。
三、当回小画家
从《童年的水墨画》中选一首短诗,把诗中的情景画下来。
四、拓展阅读
捉迷藏学游泳
蒙上了双眼一条河
一双手在捉摸什么弯曲地从村边淌过
谁不小心被逮住夏日的阳光
就变成黑天使让我们产生了
看不见光线拥抱一颗水的温柔
任思绪在乱撞
水面起伏的浪花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漫过小脖子
抓住了先拥抱一下就喊着救命啊
等解开纱布潜入水底抓鱼摸虾
一大群人幸灾乐祸地欢笑浮上的小脑袋
原来有人抱着美人归宛如一只黑芝麻
于江面和着路过的浮萍
漂泊远方
读上面两首短诗,是否勾起你的某些回忆?写几句你的感觉吧。
五、当回小诗人
在你的童年中,有什么情景、什么事情、什么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试着写一首小诗吗?
部分答案:
二、(一)1、瞧、望凝视、注视、俯视
(二)街头看书溪边垂钩江上戏水。
打印版《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我想》高洪波,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
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作协副主席。
干过行政工作,编过大型期刊。
先后出版过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为二十一世纪祈祷》、《柳桃花》、《避斋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其中,《我想》这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和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一起进入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九课《儿童诗两首》。
《童年的水墨画》张继楼,男,江苏宜兴人,1926年出生,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职称,中国党员。
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
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
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等)20多种。
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多种,有2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2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获得荣誉称号(省市级及以上):获青少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1次、重庆市文艺界先进工作者2次、市级机关优秀党员1次。
五年级下册语古诗
根据《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古诗,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所有古诗:
1.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三首: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作者:范成大 (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以及孩子们天真活泼、热爱劳动的情景。
2.《稚子弄冰》
作者:杨万里 (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儿童玩冰的场景,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生活的乐趣。
3.《村晚》
作者:雷震 (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诗歌里的儿童天地”。
详细内容包括《小池》和《童年的四季》两首儿童诗。
《小池》描绘了夏日池塘边的景色,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童年的四季》则通过描绘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儿童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学会观察自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形式、韵律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节奏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池塘和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朗读《小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观察和描绘。
(3)讨论诗歌的意象,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习《童年的四季》,体会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
3. 例题讲解:(1)分析两首诗歌的韵律特点。
(2)比较两首诗歌描绘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仿写一首儿童诗,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
(2)用画笔表现诗歌中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童诗两首教案精选2. 板书内容:(1)诗歌基本知识:韵律、节奏、意象(2)两首诗歌的作者、内容、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小池》和《童年的四季》。
(2)以“我的季节”为题,仿写一首儿童诗。
2. 答案:(1)背诵内容正确,语音语调准确。
(2)诗歌内容符合题目要求,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课文学习、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儿童诗,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的季节”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注音加注释这里为您提供五年级上下册中部分必背古诗词,带有拼音和注释,供参考:1.《泊船瓜洲》(bó chuán guā zhōu)bó chuán guā zhōng lǐ shuǐ tōng泊船瓜洲泊船停cǎo mù zhī biān huà kōng hǎi草木之边画空海yīyuè guīlái zhǎng fú róng一月归来涨幅容bù zài huái shībàn gǔ lǐng不在淮诗伴古领注:该诗描写了诗人停船在瓜洲岸边,看到草木丛生,遍野鲜花,春水上涨,春光融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绪。
2.《春晓》(chūn xiǎo)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fēng qiáng春眠不觉小风墙huā zhīlíng yǔ zhuǎn fāng shuāng花之凌雨转方双qíng què sōng qiáng cái duò lǜ情雀松强才堕绿chūn chūn yòu bèi yǔ dī shuāng春春又被雨低双注: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儿啼叫,风雨交加,落花满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感慨。
3.《回乡偶书》(huí xiāng ǒu shū)shào xiāng féng xiāng lǎo dào huán少相逢乡老道还bái fà dēng kōng gǎn jiù yán白发登空感就言wú yì xiāng féng shuí wéi gǎn无易相逢谁为感qīng shān xiàng jiù bù xiāng jiàn清山向就不相见注:该诗描写了诗人回到故乡,看到物是人非,感慨万千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岁月的感慨。
9* 儿童诗两首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学习《我想》(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2)“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3.学生质疑,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