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20.42 KB
- 文档页数:6
附件1:房山区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本)-14-指标解释:1.指标体系设计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中:一级、二级指标为共性指标,内容和权重固定,不可调整,其中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权重分别为60 % 和40 %,三级指标可以适当增加内容,在三级指标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四级指标,具体分值根据考评方案确定。
2.规划和立项情况”反映项目实施背景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项目与战略规划的适应性”、“立项目标合理性”、“立项目标可及性”、“立项目标明确性”和“项目实施计划情况”等。
其中:“项目与战略规划的适应性”考核项目本身与本部门、本单位职能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符,是否必不可少,对规划完成是否重要;“立项目标合理性”考核项目绩效目标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改善现有条件、是否符合优选要求;“立项目标可及性”考核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实现可能;“立项目标明确性”考核项目绩效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衡量;“项目实施计划情况”考核项目是否有明确的实施计划,计划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大小,有无应对突发事件或未知因素造成重大调整的方案或措施等。
3.“目标完成程度”反映具体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重点体现“绩”,包括完成数量、进度和质量等方面。
4.“效益实现情况”反映项目实施的效果,重点体现“效”,包括社会效益、政策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也可从内部效益、外部效益来分析。
5.“组织管理水平”反映项目管理水平,包括“制度的健全、规范性”和“控制的有效性”等.其中:“制度的健全、规范性”反映组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规范,责任是否明确;“控制的有效性”反映控制(含监督、反馈、沟通、协调)是否有效,是否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6.“预算执行情况”反映项目资金的测算、使用、管理等情况,具体包括“资金到位使用情况”、“调整情况”等。
“资金到位使用情况”指是否按预算批复执行,资金是否根据进度使用;“调整情况”指预算是否进行调整及调整幅度大小。
附件1:房山区预算支出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本)-14-指标解释:1.指标体系设计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中:一级、二级指标为共性指标,内容和权重固定,不可调整,其中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权重分别为60 % 和40 %,三级指标可以适当增加内容,在三级指标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四级指标,具体分值根据考评方案确定。
2.规划和立项情况”反映项目实施背景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项目与战略规划的适应性”、“立项目标合理性”、“立项目标可及性”、“立项目标明确性”和“项目实施计划情况”等。
其中:“项目与战略规划的适应性”考核项目本身与本部门、本单位职能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是否相符,是否必不可少,对规划完成是否重要;“立项目标合理性”考核项目绩效目标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改善现有条件、是否符合优选要求;“立项目标可及性”考核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实现可能;“立项目标明确性”考核项目绩效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衡量;“项目实施计划情况”考核项目是否有明确的实施计划,计划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大小,有无应对突发事件或未知因素造成重大调整的方案或措施等。
3.“目标完成程度”反映具体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重点体现“绩”,包括完成数量、进度和质量等方面。
4.“效益实现情况”反映项目实施的效果,重点体现“效”,包括社会效益、政策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也可从内部效益、外部效益来分析。
5.“组织管理水平”反映项目管理水平,包括“制度的健全、规范性”和“控制的有效性”等.其中:“制度的健全、规范性”反映组织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规范,责任是否明确;“控制的有效性”反映控制(含监督、反馈、沟通、协调)是否有效,是否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6.“预算执行情况”反映项目资金的测算、使用、管理等情况,具体包括“资金到位使用情况”、“调整情况”等。
“资金到位使用情况”指是否按预算批复执行,资金是否根据进度使用;“调整情况”指预算是否进行调整及调整幅度大小。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支出绩效的一套指标体系。
在项目管理中,支出绩效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了解项目的财务状况,及时掌握项目的支出情况,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下面将从项目目标实现情况、成本控制、资源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完整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项目的目标实现是评价一个项目支出绩效的重要方面。
所以,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包括项目的目标实现指标。
比如,项目的收入目标实现情况、项目的产出目标实现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价人员了解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是否能够创造所预期的价值。
其次,成本控制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所以,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包括成本控制方面的指标。
比如,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不合理支出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价人员了解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控制好成本,是否存在成本超支的情况。
此外,资源利用效率也是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所以,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应该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
比如,项目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价人员了解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最后,还应该包括其他相关指标,如风险管理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情况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价人员了解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以降低支出。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项目目标实现情况、成本控制情况、资源利用效率、风险管理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只有综合评估这些方面的指标,才能全面地评价项目的支出绩效,并为项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第一、财政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根据以上这些原则,我们所建立的通用指标体系可分三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为评价维度层、基本指标层及指标要素层,适用于全面系统地评价财政资金的绩效水平。
(1)第一个层次:评价维度维度位居评价指标体系之首,是对评价范围或阶段的划分,通过维度区分,可以使评价层面更加条理化,评价视角更加集中,评价指标更具有可比性。
划分维度主要从大的结构方面考虑,使之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
财政资金主要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这四个维度,其中投入和过程维度主要反映的是建设阶段绩效,而产出和效果维度主要反映的是营运阶段绩效。
这一划分方法,是根据财政资金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特点即以输出为导向,按照过程分析法来划分的,体现了不管是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价还是对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都很重要的“3E”原则,即经济(Economic)、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
在四个维度的关系中,投入维度和过程维度主要体现了经济原则,产出维度主要体现了效率原则,效果维度则主要体现了效益原则。
经济一般是指投入到项目中的资源水准,即在既定的时间内,在获取一定收益或得到一定产出的情况下所花费的资源,它所关注的是最少投入的问题。
而效率是指项目在既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下,产生了何种结果,效率可简单理解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关心的是产出数量问题。
效果指的则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通常是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的,它所关注的是产出的质量问题。
维度与指标相比,维度规定了评价的基本向面,指标则是评价的具体手段,可看成是评价维度的直接载体和外在表现。
(2)第二个层次:基本指标基本指标是指反映财政资金绩效的基础性指标,该层是对维度包含内容的说明,由九个基本指标构成。
基本指标数量少,概括性强,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掌握。
通过对基本指标的评价,基本上可以反映出项目的绩效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