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苏轼03-大难临头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苏轼03.大难临头画外音:一场飞来横祸把他投入监牢,一批书稿诗文置他于杀头之罪,宋朝史上一次有名的大案---乌台诗案,就发生在他的身上,身陷囹圄的苏轼,是否能逃过这场大劫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为您讲述苏轼人生历程中的一次灭顶之灾---大难临头。
在昨天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说到,王安石变法,苏轼始终是站在对立面。
他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抨击新法的弊端。
苏轼的议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弹劾苏轼。
苏轼感到在京城的日子呆不下去,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官,离开这是非之地。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来到了湖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吴兴做知州。
就在他刚到任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把他投入了监牢。
那么,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家究竟犯了什么罪?他在狱中遭遇了怎样的磨难?苏轼能躲过这次灭顶之灾吗?康震:上一集我们讲到,苏轼初出茅庐,反正是不顺,地方上开始不顺,后来到了中央呢也不顺,在中央呢因为待得不顺,所以想到地方上去顺,待了八年,应该说做得还是相当不错。
那么,就在他要去湖州当知州的时候,有一个灭顶之灾降落到他的头上,这灭顶之灾是什么呢?因为苏轼在这好几年当中一直都没有在中央工作,对当时的朝政的局势不太了解,作为革新变法的领袖人物王安石,在六年的里面先后两次被罢免了宰相,反对派的领袖人物司马光,彻底回到了自己家,闭门著书,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不问国事,这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重大的事件。
那这个王安石离开了宰相的岗位,司马光不问朝政,那朝廷里头倒是什么人在活动呢?这不空了吗?没有,活跃的人物大有人在,主要有三类人:第一类,当然是宋神宗啦,这时候的宋神宗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已经不是那个什么事都要征求王安石意见的小伙子,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地推进和困难的不断地增加,宋神宗已经变成了一个希望惟我独尊,而不是再需要百家争鸣的这样一个趋近中年的皇帝,它需要有皇帝的权威。
第二类人是谁呢?以宰相王珪为代表。
这个王珪呢,叫做三旨宰相。
百家讲坛康震苏东坡讲稿(一)少年成名【画外音】: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
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
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
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
百家讲坛苏轼(5篇)百家讲坛苏轼(5篇)百家讲坛苏轼范文第1篇北宋词坛由于苏轼的消失,再度掀起风起云涌的转变。
自苏轼以来,词的诸多创作法规纷纷被打破,演化为大张旗鼓的革新。
苏轼的作为,给词坛带来全新的风貌,深深地影响了四周的一批词人,词坛风气也随之缓慢转移。
苏轼是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苏轼的诗,涤荡了宋初纷华绮靡的恶习,为宋诗的进展开拓了新的道路,奠定了宋诗的独特面貌。
著有《东坡全集》150卷、《东坡乐府》3卷。
存诗2700多首,词350余首。
以诗的内容与题材入词在北宋词坛上,苏轼是革新的主将。
他打破很多已形成的法规,在词中表现了自己自由的共性,被时人归纳为“以诗为词”之变革。
“诗言志词言情”,是在创作过程中形成文体的界限。
苏轼以前,一些不甘心受此局限的作家尝试着突破,不过,他们的突破总是零星的,没有引起广泛的留意,产生广泛的影响。
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了大面积转变的作家,引起了当时词坛的震惊。
首先,苏轼以词抒写了爱国的豪情壮志。
北宋内忧外患交织,尤其西夏、北辽的边患威逼,始终令北宋统治者寝食难安。
每一位有志于现实的文人士大夫当然也牵挂着这一切,期望自己建功报国,有所作为。
苏轼活跃于政坛的年月,边塞冲突集中在防备西夏的入侵方面。
其次,苏轼词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
苏轼平生在很多地方任过职,每到一地,他总是勤政爱民,努力为当地百姓干一些实事、好事,如疏浚西湖、赈济灾民、减免杂税等等。
他对“民本”农田生产尤为关怀,在各地兴办的实事也大都围围着农业生产。
这方面的关怀表现在词中,于是消失了第一个把农村生活纳入词这一领域的做法。
再次,苏轼词揭示了简单的内心世界。
广义地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算作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而这里所说的“内心世界”,则主要是指苏轼的词扩大了反映内心世界的范围。
他的词已不再局限于伤春伤别与离情相思,而是抒写了个人的政治抱负、人生态度、内心的苦闷和思想上的冲突。
百家讲坛之苏轼第一讲少年成名古人云,学而优则仕。
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秒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
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
第二讲初出茅庐苏轼这辈子,实际担任的第一个官职叫什么呀,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点长。
大理评事是个什么官,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京官。
这个官不是苏轼实际担任的官职,这是个虚衔,挂名的,表面身份的,他实际的官职是签书凤翔府判官.此时此刻的苏轼只有二十多岁,年轻气盛,由于才华出众,科场成名,就连仁宗皇帝都对他倍加赏识,这更加使得苏轼对前程充满了信心我们可以说,初出茅庐的苏轼不仅是一个得民心的官,而且是一个得民心的有能力的好官。
即便是在工作之余,他依然能够非常潇洒而自如地展开自己的文学的情思,他惹人喜爱,他很幽默,又很超脱,这是苏轼的迷人之处。
第三讲大难临头这个李定啊,我刚才讲的这个权御史中丞,相当于这个监察部的首长,终于赤膊上阵,指出苏轼,有四大该杀之罪,哪四大该杀之罪呢,:第一该杀之罪,苏轼不学无术。
第二该杀之罪,苏轼无视朝廷。
第三该杀之罪,苏轼的言论蛊惑人心。
第四该杀之罪,苏轼诋毁圣上声誉。
苏轼的自我反省是一种极其诚肯的自我剖析,使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他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人生的历练,得到了后人的敬仰与推崇。
我们今天崇拜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在于欣赏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
第4讲他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真是多情啊,难怪生出这么多的白发。
苏轼觉得: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我自己何必为这种虚幻的历史而顾自多情呢,我又何必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感伤呢,也许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命题:只有江水和明月是永恒的。
百家讲坛苏轼1到10集笔记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
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
全篇看下来,让我觉得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许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很严格。
苏轼之名的由来,便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
苏洵希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舞弊,把这份考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
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
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名。
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那个时代的苏轼善于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抒情、论国策,所以我们今天才有机会读到他的许多作品,并在文字的带领下回到那个时代体会他的心静与喜怒哀乐。
反观如今,我们真的没太多机会写作了。
其实写作,一在记录,二在思考。
更何况苏轼可以一直保持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生活并抒发自我情感,只这个境界就是足以贯穿千古。
无外乎欧阳修曾说,千年之前没有出现过苏轼这样的才华超群的人,我不知道千年之后,还能否出现第二个苏轼。
苏轼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文豪,他的词自成一派,让人望之感叹。
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迈的胸襟,能包容天下,虽寄情与山水之间,却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解读,他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于朝野,却通达于后人。
还有下载地址2,是分开传的,一次传不起。
百家讲坛全系列视频[迅雷下载]当然只是截止到某一时间段。
ftp://218.26.207.138/2004.04.10.百家讲坛: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徐江.rmftp://218.26.207.138/2004.11.11.百家讲坛_传奇太后系列03_武则天_黄正建.rmftp://218.26.207.138/2004.11.12.百家讲坛_传奇太后系列04_慈禧_杨天石.rmftp://218.26.207.138/2004.11.23.百家讲坛_教育系列01_可怜天下孩子心_陈建翔.rmftp://218.26.207.138/2004.11.24.百家讲坛_教育系列02_可怜天下父母心_王宝祥.rmftp://218.26.207.138/2004.11.25.百家讲坛_从“天圆地方”看宇宙_赵复垣.rmftp://218.26.207.138/2004.11.25.百家讲坛_教育系列03_独生子女怎样交往_孙云晓.rmftp://218.26.207.138/2004.12.21.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1_一个死文明的复活_李晓东.rmftp://218.26.207.138/2004.12.22.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2_神秘的金字塔_李晓东.rmftp://218.26.207.138/2004.12.23.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3_埃及艳后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4.12.24.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4_法老的诅咒_李晓东.rmftp://218.26.207.138/2004.12.28.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5_金字塔太阳船_李晓东.rmftp://218.26.207.138/2004.12.29.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6_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_李晓东.rmftp://218.26.207.138/2005.01.04.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rmftp://218.26.207.138/2005.01.05.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rmftp://218.26.207.138/2005.01.06.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rmftp://218.26.207.138/2005.01.07.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rmftp://218.26.207.138/2005.01.11.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神鬼狐妖的魅力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2.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刺贪刺虐话聊斋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3.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人鬼情未了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4.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苦行僧蒲松龄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8.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上)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9.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下)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20.百家讲坛_[红楼梦]里的坏男人_周思源.rmftp://218.26.207.138/2005.01.21.百家讲坛_[红楼梦]里的小人物_周思源.rmftp://218.26.207.138/2005.01.25.百家讲坛_[红楼梦]里的大丫头_周思源.rmftp://218.26.207.138/2005.01.26.百家讲坛_[红楼梦]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_周思源.rmftp://218.26.207.138/2005.01.27.百家讲坛_[红楼梦]穿针引线刘姥姥_周思源.rmftp://218.26.207.138/2005.01.28.百家讲坛_[红楼梦]莫名其妙赵姨娘_周思源.rmftp://218.26.207.138/2005.02.22.百家讲坛_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_孔庆东.rmftp://218.26.207.138/2005.02.23.百家讲坛_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_孔庆东.rmftp://218.26.207.138/2005.02.24.百家讲坛_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上)_孔庆东.rmftp://218.26.207.138/2005.02.25.百家讲坛_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下)_孔庆东.rmftp://218.26.207.138/2005.03.08.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女人.rmftp://218.26.207.138/2005.03.09.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爱情.rmftp://218.26.207.138/2005.03.10.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婚姻.rmftp://218.26.207.138/2005.03.11.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孩子.rmftp://218.26.207.138/2005.03.29.百家讲坛_老子与百姓生活_老子其人_姚淦铭.rmftp://218.26.207.138/2005.03.30.百家讲坛_老子与百姓生活_老子谈饮食之道_姚淦铭.rm ftp://218.26.207.138/2005.03.31.百家讲坛_老子与百姓生活_老子谈心理健康_姚淦铭.rm ftp://218.26.207.138/2005.04.01.百家讲坛_老子与百姓生活_老子谈成功之道_姚淦铭.rm 更多下载地址:[post]ftp://218.26.207.138/2005.04.02.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刘心武谈红学(上).rmftp://218.26.207.138/2005.04.09.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刘心武谈红学(下).rmftp://218.26.207.138/2005.04.12.百家讲坛_明十七帝疑案_朱元璋身世之谜_毛佩琦.rm ftp://218.26.207.138/2005.04.13.百家讲坛_明十七帝疑案_朱元璋成功之谜_毛佩琦.rm ftp://218.26.207.138/2005.04.14.百家讲坛_明十七帝疑案_朱元璋国号之谜_毛佩琦.rm ftp://218.26.207.138/2005.04.15.百家讲坛_明十七帝疑案_朱元璋重刑治国之谜_毛佩琦.rm ftp://218.26.207.138/2005.04.16.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贾府婚配之谜_刘心武.rmftp://218.26.207.138/2005.04.19.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晁错(上)_ 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4.20.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晁错(下)_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4.21.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袁盎与士_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4.22.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窦婴与外戚_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4.23.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秦可卿抱养之谜_刘心武.rm ftp://218.26.207.138/2005.04.30.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秦可卿生存之谜_刘心武.rm ftp://218.26.207.138/2005.05.01.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礼仪就在你身边.rmftp://218.26.207.138/2005.05.02.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节庆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5.03.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人际交往法则(上).rmftp://218.26.207.138/2005.05.04.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人际交往法则(下).rmftp://218.26.207.138/2005.05.05.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仪表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5.06.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服饰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5.07.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礼仪_礼品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5.14.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秦可卿出身之谜_刘心武.rm ftp://218.26.207.138/2005.05.17.百家讲坛_二战人物_朱可夫(上)_马骏.rmftp://218.26.207.138/2005.05.18.百家讲坛_二战人物_朱可夫(下)_马骏.rmftp://218.26.207.138/2005.05.19.百家讲坛_二战人物_隆美尔(上)_马骏.rmftp://218.26.207.138/2005.05.20.百家讲坛_二战人物_隆美尔(下)_马骏.rmftp://218.26.207.138/2005.05.21.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帐殿夜警之谜_刘心武.rmftp://218.26.207.138/2005.05.24.百家讲坛_汉代国策风云_无为而治_方尔加.rmftp://218.26.207.138/2005.05.25.百家讲坛_汉代国策风云_儒道之争_方尔加.rmftp://218.26.207.138/2005.05.26.百家讲坛_汉代国策风云_独尊儒术(上).rmftp://218.26.207.138/2005.05.27.百家讲坛_汉代国策风云_独尊儒术(下).rmftp://218.26.207.138/2005.05.28.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曹家浮沉之谜_刘心武.rmftp://218.26.207.138/2005.05.31.百家讲坛_探秘中国汉字(上)_赵世民.rmftp://218.26.207.138/2005.06.01.百家讲坛_探秘中国汉字(下)_赵世民.rmftp://218.26.207.138/2005.06.04.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日月双悬之谜_刘心武.rmftp://218.26.207.138/2005.06.07.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现代礼仪_名片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6.08.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现代礼仪_介绍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6.09.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现代礼仪_电话礼仪.rmftp://218.26.207.138/2005.06.10.百家讲坛_屈原_李敬.rmftp://218.26.207.138/2005.06.11.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蒋玉菡之谜_刘心武.rmftp://218.26.207.138/2005.06.18.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北静王之谜_刘心武.rmftp://218.26.207.138/2005.06.21.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韩信_被杀之谜-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6.22.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韩信_身世之谜-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6.23.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韩信_功过之谜_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6.24.百家讲坛_汉代风云人物_韩信_成败之谜-易中天.rmftp://218.26.207.138/2005.06.25.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上)_刘心武.rm ftp://218.26.207.138/2005.06.28.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现代礼仪_握手礼仪_金正昆.rmftp://218.26.207.138/2005.06.29.百家讲坛_金正昆谈现代礼仪_座次礼仪_金正昆.rmftp://218.26.207.138/2005.07.02.百家讲坛_揭秘[红楼梦]_秦可卿原型大揭秘(下)_刘心武.rm [/post]百家讲坛全系列不断更新地址汉代风云人物百家讲坛易中天百家讲坛之二战人物百家讲坛之《苏轼》康震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易中天品三国下载地址1易中天品三国下载地址2百家讲坛于丹庄子水浒传品读百家讲坛新解红楼梦百家讲坛-红楼六家谈百家讲坛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明亡清兴60年下载-百家讲坛慈禧隋丽娟百家讲坛百家讲坛讲慈禧陵寝被盗之谜赵英健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百家讲坛王立群项羽汉代风云人物-百家讲坛未成系列合集易中天品三国文字稿下载地址:/ziyuan/易中天品三国文字稿.rar百家讲坛文本/ziyuan/百家讲坛文本.rar未成系列集合:04年未成系列: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从“天圆地方”看宇宙-赵复垣.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从《牡丹亭》看戏剧的文化意义-董健.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宋诗词-冷成金.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给清宫戏正“礼”-李宝臣.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话说隐私权-姚辉.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京味儿漫谈-赵大年.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惊世骇俗的劳伦斯-黑马.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视觉文化的来临-周宪.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通古斯事件之谜-李竞.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1-04年未成系列的/以“天下”观世界-赵汀阳.rmvb05年未成系列: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2-05年未成系列的/海啸.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2-05年未成系列的/画魂潘玉良-淳子.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2-05年未成系列的/屈原-李敬.rmvb :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2-05年未成系列的/一代影星_阮玲玉-淳子.rmvb补充几个ftp://218.26.207.138/2005.01.11.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神鬼狐妖的魅力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2.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刺贪刺虐话聊斋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3.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人鬼情未了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4.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苦行僧蒲松龄_马瑞芳.rmftp://218.26.207.138/2005.01.18.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上)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9.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下)_马瑞芳.rm 杜甫的文化意义: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4-杜甫的文化意义/杜甫的文化意义[上]-莫砺锋.rmvb: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4-杜甫的文化意义/杜甫的文化意义[上]-莫砺锋.rmvb汉代国策风云: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6-汉代国策风云/独尊儒术(上).rmvb单线程下载: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6-汉代国策风云/独尊儒术(下).rmvb :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6-汉代国策风云/无为而治.rmvb :8888/F:/电视电影/百家讲坛/06-汉代国策风云/儒道之争.rmvbftp://218.26.207.138/2005.05.24.百家讲坛_汉代国策风云_无为而治_方尔加.rm。
20 09年2009-06-02:孟子的智慧(录制10集,播出9集)【傅佩荣】2009-06-11:战国说客双雄之张仪(录制7集,播出5集)【姜安】2009-06-17:战国说客双雄之苏秦(录制8集,播出5集)【姜安】2009-06-22: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李逵(录制7集,播出6集)【鲍鹏山】2009-06-28:鲍鹏山新说《水浒》之鲁智深(15集)【鲍鹏山】2009-07-13:两宋风云(30集)【袁腾飞】2009-08-12:金戈铁马辛弃疾(录制12集,播出8集)【赵晓岚】2009-08-20:特别节目:为何要讲《三字经》【张越&钱文忠】2009-08-21:解读三字经(精编版)(41集)【钱文忠】2009-10-01:回首开国大典(6集)【江英】2009-10-07:易经的奥秘(第1~5集)【曾仕强】2009-10-12:大明名臣之风雨张居正(25集)【郦波】2009-11-06:班墨传奇(录制5集,播出3集)【钱文忠】2009-11-09:易经的奥秘(第1~15集)【曾仕强】〖重播节目〗2009-11-24:苦命皇帝咸丰(录制16集,播出10集)【喻大华】2009-12-04:伶界大王谭鑫培(录制5集,播出3集)【翁思再】2009-12-07:长恨歌之玄宗出世(10集)【蒙曼】2009-12-17:长恨歌之开元盛世(8集)【蒙曼】2009-12-25:长恨歌之盛世危情(7集)【蒙曼】20 10年2010-01-01:长恨歌之物华天宝(8集)【蒙曼】2010-01-09:长恨歌之长恨悲歌(8集)【蒙曼】2010-01-17:白居易(录制12集,播出7集)【莫砺锋】2010-01-24:唐宋八大家之韩愈(录制9集,播出6集)【康震】2010-01-30: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7集)【康震】2010-02-06:破解幸福密码(录制20集,播出8集)【毕淑敏】2010-02-14: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录制20集,播出18集)【鲍鹏山】2010-03-04:水墨齐白石(录制9集,播出7集)【吕立新】2010-03-11:《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17集)【刘心武】2010-03-28:名相管仲(5集)【董平】2010-04-02:鲍鹏山新说《水浒》之宋江(14集)【鲍鹏山】2010-04-16:塞北三朝之辽(23集)【袁腾飞】2010-05-10:永乐大帝(录制32集,播出31集)【商传】2010-06-10:成语趣谈(2集)【吴桐祯】2010-06-12:走近曹操(7集)【于涛】2010-06-19:解码关公(录制11集,播出9集)【梅铮铮】2010-06-28:军旅作家王树增讲长征(10集)【王树增】2010-07-08:解读《弟子规》(22集)【钱文忠】2010-07-30:大明名臣之抗倭英雄戚继光(录制15集,播出14集)【郦波】2010-08-13: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录制11集,播出8集)【郦波】2010-08-21:大明名臣之“救时宰相”于谦(录制10集,播出8集)【郦波】2010-08-30:大明嘉靖往事(15集)【方志远】2010-09-14: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14集)【康震】2010-09-28: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录制4集,播出3集)【康震】2010-10-01: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9集)【王树增】2010-10-10:竹林七贤(录制14集,播出13集)【刘强】2010-10-23:东汉开国(录制29集,播出21集)【魏新】2010-11-13:末代皇帝溥仪(录制23集,播出21集)【喻大华】2010-12-04:梅毅话英雄之鲜为人知的杨家将(6集)【梅毅】2010-12-10:传奇王阳明(录制18集,播出14集)【董平】2010-12-24:三言二拍(录制12集,播出11集)【韩田鹿】20 11年2011-01-04:侠骨柔情陆放翁(10集)【杨雨】2011-01-14:麻辣说三国之向诸葛亮借智慧(录制9集,播出8集)【赵玉平】2011-01-22:大国医之王孟英(5集)【罗大伦】2011-01-27:名人酒故事(5集)【张大千】2011-02-01:中华孝道(7集)【朱翔非】2011-02-08:大国医之钱乙(5集)【罗大伦】2011-02-13:大国医之李东垣(4集)【罗大伦】2011-02-17:大国医之缪希雍(4集)【罗大伦】2011-02-21:大国医之朱丹溪(录制4集,播出3集)【罗大伦】2011-02-24:大风歌(录制48集,播出45集)【王立群】2011-04-10:英雄项羽(10集)【李清泉】2011-04-20: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录制21集,播出14集)【郦波】2011-05-04:商贾传奇(10集)【李晓】2011-05-14:大隋风云(上部)隋文帝杨坚(29集)【蒙曼】2011-06-14: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录制9集,播出5集)【王树增】2011-06-19:王树增解读淮海战役(9集)【王树增】2011-06-28:王树增解读平津战役(4集)【王树增】2011-07-02:信仰的力量(6集)【厉华】2011-07-08:梅毅话英雄之隋唐英雄志(17集)【梅毅】2011-07-25:写实徐悲鸿(录制8集,播出7集)【吕立新】2011-08-01:麻辣说三国之跟司马懿学管理(10集)【赵玉平】2011-08-11:春秋五霸(29集)【李山】2011-09-09: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22集)【康震】2011-10-01:彭林说礼(录制12集,播出7集)【彭林】2011-10-08:万历兴亡录(录制25集,播出21集)【方志远】2011-10-29:囚徒天子光绪(录制18集,播出17集)【喻大华】2011-11-15: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47集)【王立群】〖重播节目〗20 12年2012-01-01: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录制19集,播出13集)【郦波】2012-01-14:大话西游(录制26集,播出13集)【韩田鹿】2012-01-27:千年一笔谈(录制10集,播出9集)【钱斌】2012-02-05:千秋是非话寇准(19集)【赵冬梅】2012-02-24:大故宫(第1部)(20集)【阎崇年】2012-03-15:从司马到司马(录制18集,播出15集)【孙立群】2012-03-30:大隋风云(下部)隋炀帝杨广(录制32集,播出29集)【蒙曼】2012-04-28:纳兰心事有谁知(录制10集,播出8集)【杨雨】2012-05-06:清明上河读宋朝(录制10集,播出8集)【苏升乾】2012-05-14:拿破仑(录制16集,播出15集)【马骏】2012-05-29:清东陵密码(录制16集,播出14集)【李寅】2012-06-12: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录制30集,播出29集)【姜鹏】2012-07-11:大故宫(第2部)(录制22集,播出20集)【阎崇年】2012-07-31:战国七雄(24集)【李山】2012-08-24:王立群读宋史(第1部)宋太祖(40集)【王立群】2012-10-03:大国医之王孟英(5集)【罗大伦】〖重播节目〗2012-10-08:大国医之钱乙(5集)【罗大伦】〖重播节目〗2012-10-13:大国医之李东垣(4集)【罗大伦】〖重播节目〗2012-10-17:大国医之缪希雍(4集)【罗大伦】〖重播节目〗2012-10-21:大国医之朱丹溪(录制4集,播出3集)【罗大伦】〖重播节目〗2012-10-24: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8集)【康震】2012-11-11:唐宋八大家之苏洵(2集)【康震】2012-11-13:唐宋八大家之苏辙(2集)【康震】2012-11-15:唐宋八大家之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康震】2012-11-16:郝万山说健康(录制12集,播出11集)【郝万山】2012-11-27:春秋吴国风云录(6集)【王卫平】2012-12-03:狄仁杰真相(录制15集,播出14集)【于赓哲】2012-12-17:客家人(录制10集,播出2集)【孙国亮】2012-12-19:国号(15集)【胡阿祥】20 13年2013-01-03:大故宫(第3部)(24集)【阎崇年】2013-01-27: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1部)(24集)【钱文忠】2013-02-20:麻辣说三国之曹操的启示(录制16集,播出15集)【赵玉平】2013-03-07: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许叔微(录制4集,播出3集)【罗大伦】2013-03-10: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喻嘉言(4集)【罗大伦】2013-03-14: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徐灵胎(4集)【罗大伦】2013-03-18: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吴鞠通(4集)【罗大伦】2013-03-22: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张锡纯(3集)【罗大伦】2013-03-25: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皇甫谧(3集)【罗大伦】2013-03-28:明太祖朱元璋(36集)【商传】2013-05-04:盛唐的背影(录制26集,播出25集)【韩昇】2013-05-29:成败论乾隆(上部)(11集)【张宏杰】2013-06-09:端午时节话屈原(录制15集,播出7集)【杨雨】2013-06-16:一个傀儡的力量——汉献帝(录制17集,播出16集)【姜鹏】2013-07-02:千古一后(录制20集,播出18集)【周思源】2013-07-20:三国名将·吴国篇之周瑜(3集)【方北辰】2013-07-23:三国名将·吴国篇之吕蒙(3集)【方北辰】2013-07-26:三国名将·吴国篇之陆逊(3集)【方北辰】2013-07-29:三国名将·吴国篇之朱然(2集)【方北辰】2013-07-31:三国名将·吴国篇之陆抗(1集)【方北辰】2013-08-01:三国名将·吴国篇之吴将回眸【方北辰】2013-08-02:隋唐考场风云(录制27集,播出23集)【王士祥】2013-08-25:末代皇族的新生(上部)(录制8集,播出7集)【贾英华】2013-09-01:女皇武则天(32集)【蒙曼】〖重编节目〗2013-10-03:心怀天下范仲淹(录制12集,播出3集)【王启涛】2013-10-06:清代皇陵谜案(10集)【李寅&赵英健】〖重编节目〗2013-10-16:王立群读宋史(第2部)宋太宗【上部】(录制25集,播出20集)【王立群】2013-11-05:大明脊梁张居正(20集)【郦波】〖重编节目〗2013-11-25:特别节目:寻找曹操(2集)【韩昇】2013-11-27:唐玄宗与杨贵妃(15集)【蒙曼】〖重编节目〗2013-12-12:司马光(第1部)从砸缸少年到政坛新星(录制17集,播出8集)【赵冬梅】2013-12-20:雍正和他的甄嬛们(6集)【李寅】2013-12-26:话说聊斋(第1部)(录制10集,播出8集)【韩田鹿】2014年2014-01-03:国史通鉴(第1部)天下大势·夏商周篇(录制7集,播出6集)【方志远】2014-01-09:大宋谜案(10集)【李强】2014-01-19:发现上官婉儿(5集)【于赓哲】2014-01-24: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2部)(24集)【钱文忠】2014-02-17:崇祯那些年(第1部)(录制15集,播出14集)【傅小凡】2014-03-03: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2部)(第1~14集)【钱文忠】〖重播节目〗2014-03-17:马骏品读《孙子兵法》(第1部)(15集)【马骏】2014-04-01:《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录制20集,播出1~5集)【李山】2014-04-06:崇祯那些年(第2部)(11集)【傅小凡】2014-04-17:大唐英雄传(录制26集,播出24集)【于赓哲】2014-05-11:吴建民评点《战国策》(5集)【吴建民】2014-05-16:刘备的谋略(16集)【赵玉平】2014-06-01:清十二帝后宫疑案(12集)【李寅】2014-06-13:名相晏婴(录制12集,播出7集)【李任飞】2014-06-20:风云唐太宗(上部)(14集)【韩昇】2014-07-04:成败论乾隆(下部)(12集)【张宏杰】2014-07-16: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1部)(12集)【姜鹏】2014-07-28:司马光(第2部)(录制15集,播出12集)【赵冬梅】2014-08-09:王立群读宋史(第2部)宋太宗【下部】(录制29集,播出21集)【王立群】2014-08-30:国史通鉴(第1部)天下大势·春秋战国篇(18集)【方志远】2014-09-17:三国名将·魏国篇之曹操(3集)【方北辰】2014-09-20:三国名将·蜀国篇之诸葛亮(3集)【方北辰】2014-09-23:三国名将·魏国篇之邓艾(2集)【方北辰】2014-09-25:六大古都(6集)【程遂营】2014-10-01:奇人王阳明(2集)【方志远&于丹&董平】〖特别节目〗2014-10-03:北宋:文人的担当(1集)【康震&王立群&赵冬梅】〖特别节目〗2014-10-04:王立群说成语(10集)【王立群】2014-10-14:解码汉字·王朝名称有讲究(8集)【张一清】2014-10-22:郝万山说健康(第2部)(12集)【郝万山】2014-11-03:朱棣身后那些事儿(录制23集,播出19集)【赵中男】2014-11-22:《红楼梦》·丝绸密码(6集)【李建华】2014-11-28:末代皇族的新生(下部)(14集)【贾英华】2014-12-12:三国名将魏国篇之曹操(3集)【方北辰】〖重播节目〗2014-12-15:三国名将蜀国篇之诸葛亮(3集)【方北辰】〖重播节目〗2014-12-18:甲午!甲午!(12集)【马骏杰】2014-12-30:马骏品读《孙子兵法》(第2部)(15集)【马骏】2015年2015-01-14:改变中国命运的遵义会议(3集)【刘金田】2015-01-18:清案探秘(第1部)(录制8集,播出7集)【唐博】2015-01-25:中国故事—爱国篇(18集)2015-02-12: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3部)(20集)【钱文忠】2015-03-04:大唐巾帼传奇(11集)【于赓哲】2015-03-15:三国名将蜀国篇之关羽(3集)【方北辰】2015-03-18:三国名将蜀国篇之张飞(1集)【方北辰】2015-03-19:三国名将蜀国篇之马超(2集)【方北辰】2015-03-21:三国名将蜀国篇之赵云(2集)【方北辰】2015-03-23:三国名将魏国篇之张辽(1集)【方北辰】2015-03-24:三国名将魏国篇之许褚(1集)【方北辰】2015-03-25:揭秘清代帝陵(14集)【李寅】2015-04-08:风云南北朝之苻坚(12集)【周思源】2015-04-20:你所不知道的溥仪(第1部)(10集)【贾英华】2015-04-30:书法档案(第1部)(12集)【于钟华】2015-05-12:清案探秘(第2部)(14集)【唐博】2015-05-26:大唐贵妃(录制9集,播出8集)【王双怀】2015-06-03:中国神话(录制12集,播出3集)【周非】2015-06-06:博物馆之旅之考古殷墟(4集)【何毓灵】2015-06-10:博物馆之旅之满城汉墓(2集)【范德伟】2015-06-12:博物馆之旅之神秘中山国(1集)【刘卫华】2015-06-13:大明疑案(上部)(1~18集)【傅小凡】2015-07-01:党史故事100讲【第1部】(5集)【邵维正】2015-07-06:大明疑案(上部)(19~23集)【傅小凡】2015-07-11:国史通鉴(第2部)秦汉三国篇(24集)【方志远】2015-08-04:唐宋八大家【上部】之韩愈(3集)【吕玉华】2015-08-07:唐宋八大家【上部】之柳宗元(3集)【吕玉华】2015-08-10:唐宋八大家【上部】之苏轼(4集)【郦波】2015-08-14:唐宋八大家【上部】之王安石(4集)【王立群】2015-08-18:千古爱情(第1部)(10集)【郦波】2015-08-28:党史故事100讲(第2部)【抗战篇】(9集)【邵维正】2015-09-06:姜鹏品读《资治通鉴》(第2部)(16集)【姜鹏】2015-09-22:中国故事—爱国篇(18集)【重播节目】2015-10-10:戏里戏外说历史(杨家将)(8集)【康保成】2015-10-18:戏里戏外说历史(长生殿)(4集)【康保成】2015-10-22:走近朱熹(4集)【傅小凡】2015-10-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坛(1~14集)2015-11-09:向古人学家教(8集)【张志君】2015-11-17:戏里戏外说历史(赵氏孤儿)(6集)【康保成】2015-11-23:水浒智慧(第1部)梁山头领那些事儿(1-6集)【赵玉平】2015-11-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坛(第15集)【谢春涛】2015-11-30:水浒智慧(第1部)梁山头领那些事儿(7-9集)【赵玉平】2015-12-03:宋徽宗之谜(16集)【丁牧】2015-12-19:风云唐太宗(下部)(10集)【韩昇】2015-12-29:开元盛世(上部)(17集)【于赓哲】2016年2016-01-19: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3部)(20集)【钱文忠】【重播节目】2016-02-08: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4部)(8集)【钱文忠】2016-02-16:中国故事-富强篇(录制19集,播出18集)2016-03-04:诗歌爱情(10集)【杨雨】2016-03-14:文景之治(20集)【王立群】。
画外音:一场飞来横祸把他投入监牢,一批书稿诗文置他于杀头之罪,宋朝史上一次有名地大案乌台诗案,就发生在他地身上,身陷囹圄地苏轼,是否能逃过这场大劫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为您讲述苏轼人生历程中地一次灭顶之灾大难临头.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昨天地节目当中,康震老师说到,王安石变法,苏轼始终是站在对立面.他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抨击新法地弊端.苏轼地议论自然引起王安石地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弹劾苏轼.苏轼感到在京城地日子呆不下去,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官,离开这是非之地.元丰二年四月,苏轼来到了湖州,也就是今天地浙江吴兴做知州.就在他刚到任不久,一场突如其来地灾祸把他投入了监牢.那么,这位大名鼎鼎地文学家究竟犯了什么罪?他在狱中遭遇了怎样地磨难?苏轼能躲过这次灭顶之灾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震:上一集我们讲到,苏轼初出茅庐,反正是不顺,地方上开始不顺,后来到了中央呢也不顺,在中央呢因为待得不顺,所以想到地方上去顺,待了八年,应该说做得还是相当不错.那么,就在他要去湖州当知州地时候,有一个灭顶之灾降落到他地头上,这灭顶之灾是什么呢?因为苏轼在这好几年当中一直都没有在中央工作,对当时地朝政地局势不太了解,作为革新变法地领袖人物王安石,在六年地里面先后两次被罢免了宰相,反对派地领袖人物司马光,彻底回到了自己家,闭门著书,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不问国事,这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地重大地事件.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这个王安石离开了宰相地岗位,司马光不问朝政,那朝廷里头倒是什么人在活动呢?这不空了吗?没有,活跃地人物大有人在,主要有三类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一类,当然是宋神宗啦,这时候地宋神宗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已经不是那个什么事都要征求王安石意见地小伙子,随着改革变法地不断地推进和困难地不断地增加,宋神宗已经变成了一个希望惟我独尊,而不是再需要百家争鸣地这样一个趋近中年地皇帝,它需要有皇帝地权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类人是谁呢?以宰相王珪为代表.这个王珪呢,叫做三旨宰相.什么叫三旨宰相呢?请圣旨、接圣旨、传达圣旨.政治上碌碌无为,但是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谁地大腿粗就抱谁地腿,是此人地主要特点,这是朝中地一股势力.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股势力是谁呢?是王安石地门生,以及他提拔地新人.代表人物是:权御史中丞李定,权监察御史里行舒亶、何正臣,这个御史台主要是做什么工作地呢?就是负责监察、审理、审讯、监督朝廷官员地,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地国家地监察部.权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地部长李定.刚才说地舒亶和何正臣是监察部地官员,他们都是靠着革新和变法地潮流走上高位地,对于他们来说政治利益在哪儿呢?就是最担心地是像司马光和苏轼这样地反对变法地旧党人物卷土重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么在这里边儿像李定、舒亶、何正臣这不过是一些前台主刀地人物,王珪呢是个敲边鼓地,宋神宗是平衡旧党人物和新党人物地真正地幕后地操盘手,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宋神宗在年少地时候就有变法地志向.然而,在推行新法地过程中,由于来自各方地政见不同,这不免让宋神宗有了强烈地挫败感.他决定拿出皇帝地权威,以更为强硬地手段来推行新法,对于那些反对变法地保守派,要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看准了这个机会,那么,拿谁开刀呢?他们把目标锁定了苏轼,认为他最合适,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定苏轼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震:苏轼有三个条件是具备地,第一,在当时反对变法地旧党人物中,他地名气比较大,声望比较高,在苏轼地身边经常会聚着一批文人学者对于革新变法对于朝政点点戳戳,发表一些反对地言论,如果扳倒了苏轼,也就扳倒了这批文人地一个主心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二,苏轼确实写过抨击新法地诗文.康震:苏轼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做地方官,可他写了很多反对革新变法地诗文,也发表了不少地言论,他距离朝廷地地方远,可他声音大,是个大喇叭,把苏轼给扳倒了,等于就把这喇叭给堵起来了,这是第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三,苏轼有重返朝廷任职地趋势.康震:宋神宗虽然很不满意苏轼地反对新法,可我前面我说了,宋神宗对苏轼那是非常细致,连徐州抗洪抢险得到了宋神宗地嘉奖,老百姓也对苏轼非常地称赞,一时间里头大有重新回到朝廷任官地趋势啊,这对于李定舒亶等人来说是个非常危险地信号,不能让苏轼这样地人再次回到朝廷,不但要把他扳倒,最好能置之于死地,这就使得反对变法地旧党人物失去一次东山再起地机会,起码失掉一员大将,对于巩固自身地地位是非常有好处,所以就拿他来开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开刀不能乱开,开国地皇帝,北宋有规矩,不能因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发表言论、出版诗文集而杀头,这是祖宗家法,那怎么办呢?好办,苏轼不是到湖州了吗?按常规,凡是官员新到任所,就得给皇帝写一份上表,苏轼地这份上表实际上是一封感谢信,就是感谢隆恩浩荡赐予我这个官职等等,本来是个常例,这份上表叫什么呢,叫《湖州谢上表》.李定等人啊,把这篇三百多字地上表,研究了四个多月,总算给研究出点名堂,由这个何正臣,首先打响第一炮,他说苏轼在这个上表里边处处讥讽朝政,标榜自己.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一,苏轼说自己“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什么意思啊?我这个人个性特别古怪,名声又很微弱,才疏学浅,别人都有所长,只有我呢,毫无所长,只有所短,这是什么?这是正话反说,想要标榜自己,先说自己不行,其实是要借机抬高自己,打击别人,这是第一条罪状.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苏轼说自己“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说我自己这个人生性愚昧,跟不上形势,跟人家那些提拔快地官员没法比,也跟不上去,皇上呢,看我这个人老了,没用了,也不会生是非,所以派我到地方上去牧养老百姓,实际上就是说到地方上去任官,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跟不上新提拔地干部啊?什么叫年纪大了就不会惹事生非?难道我们新提拔地干部,都是惹是生非地?你这就是对革新变法地干部进行人身攻击,罪状一条,给算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何正臣抓住苏轼地《湖州谢上表》大做文章,强烈要求朝廷严厉处罚妖言惑众地人,舒亶和李定紧接着也上书朝廷,说苏轼在杭州做官地时期创作了很多诗文,在这些诗文中,苏轼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如此一来,苏轼地罪名已经到了罪大恶极地地步,非死不可,于是一张有预谋地网就悄悄展开了,那么他们给苏轼定地滔天大罪,具体都是哪几条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刚才我们说到,何正臣抓住苏轼地诗文大做文章,说苏轼在诗文中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如此一来苏轼地罪名已经到了罪大恶极地地步,非死不可,于是一张有预谋地网就悄悄地展开了,那么他们给苏轼定地滔天大罪,具体都是哪几条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震:这个李定啊,我刚才讲地这个权御史中丞,相当于这个监察部地首长,终于赤膊上阵,指出苏轼,有四大该杀之罪,哪四大该杀之罪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一该杀之罪,苏轼不学无术.康震:苏轼不学无术,不过偶然考中科举,滥竽充数,浪得虚名.三番五次诽谤朝廷和皇帝,皇帝非常仁爱,宽容他,希望他自己悔过自新,不料变本加厉,毫不悔过,该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二该杀之罪,苏轼无视朝廷.康震:说苏轼面对朝廷圣上,口出狂言,傲慢无理,影响很坏,弄得中外人士都知道,该杀.画外音:第三该杀之罪,苏轼地言论蛊惑人心.康震:说苏轼所作诗文,蛊惑人心,影响了圣上对百官和百姓地教化,该杀.画外音:第四该杀之罪,苏轼诋毁圣上声誉.康震:苏轼是个读书人,应该明白有君臣之理,诽谤圣上就是死罪.但因为他自己地私欲没有得到满足,埋怨皇上,抱怨皇上,所以公开诋毁圣上地声誉,该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连续四个该杀之罪,这导火索地火,啪一点着,呼呼,直接就烧到皇帝头上,苏轼不死也难,不死也个是半死.我刚才讲过一个问题是,神宗是什么呢,是平衡新党和旧党之间地一个操盘手,那现在他手里拿着个天平,这天平怎么办呢?就开始倒倒倒,开始倾斜,朝着谁来倾斜呢?朝着李定,他下了圣旨,让他们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这个人,把这个案子交给御史台,也就是我刚才说地监察部审理这个事情,李定等人一听,精神振奋呐,总算有事情做了,马上派亲信叫皇甫遵,带着两个士兵和自己地儿子星夜快马加鞭那,赶奔湖州.七月二十八号,皇甫遵到达了湖州,手持笏板,带着两个士兵直接闯入衙门大厅,苏轼毕竟是个读书人,从来没见过这种局势啊,那他有点慌啊,这苏轼出去一看,皇甫遵脸色铁青,怒目而视,一言不发.僵持了半天,还是苏轼自己先开口,苏轼就问:我知道自己平时地言行多次激怒朝廷,这回呢,肯定是皇上赐我死罪,死我倒不怕,请给我留出时间跟我地家人告别.皇甫遵盯了他一眼,牙缝儿里吐出几个字:还不至于.黄甫遵说:立即上路.马上两个士兵上来五花大绑,把苏轼像一条狗一样就拉走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到了京城,审,怎么审?先问苏轼:你们家有没有丹书铁券,就是民间传说地免死牌.这个问法有问题啊同志们,为什么?这个丹书铁券是皇帝特别颁发给那些开国功臣地子孙地,犯了死罪地话,你才可以免,哪儿有这么问地,一见面就说有没有免死牌,那意思就是说你这就是要死地人了,所以这个罪还没开始审理,就已经等于给他定了要死罪,定死罪你要有证据,证据上哪儿来?有地是,苏轼已经刻印出版地所有地诗文,算是一项.开始苏轼只承认说地确我有那么几首诗,讥讽朝政来着,讥讽新法来着,可我不是所有地诗都讥讽新法呀.难道,欲把西湖比西子也是讥讽新法吗?那不可能,这审判员一听不干了,暴跳如雷,必须按我们地思路来解释,我们地思路是什么?就是怎么样讥讽地新法,怎么指责地皇帝,你就按我这个思路来解释,这才能通过,不然不能通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面对如此地刑讯逼供,苏轼感到自己地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地精神都快要崩溃了.在押到汴京地途中,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入狱后,苏轼也曾预备了一些药物,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时,就先行自杀.面对苏轼地遭遇,我们不禁要问,苏轼何以遭受这么大地冤枉?苏轼究竟写没写有关“抨击新法,讥讽朝政”地诗文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震: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苏轼地诗文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真有问题那杀你也不冤呐.有没有问题?分为三种情况来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一,苏轼地诗文,有抨击新法地倾向.康震:平心而论,苏轼地一些诗包括一些文,地确有抨击新法地倾向,比如有这么两句诗,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什么意思?就是朝廷制定了新法之后,设立了一些办事机构,农民为了要能够办某些手续,一趟一趟往城里跑,苏轼地意思是说:新法地好处农民没得到多少,净往城里跑,庄稼也耽搁了,跟在屁股后头地孩子,什么也没得着,倒把城里边儿人地口音给学会了,就是讥讽什么呢?新法没好处.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二,苏轼地诗文,含义模糊,说不清楚.康震:有这么两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钱塘江潮大家都很熟悉,这北宋地时候,钱塘江潮一来,有很多地年轻人,就跳到那个钱塘江潮里边,去弄潮浮游,这是冒险地一种活动,那么朝廷多次下命令,不让当地人从事这种活动,太危险了,把命送了.苏轼说,他这两句诗地意思是什么呢?东海龙王如果知道皇上体恤民情地一番好意,就把这钱塘江甚至把这东海变成万亩良田,那老百姓不就不去弄潮了吗?就去种地了.这两句诗就是这个意思.不行,严刑逼供之下,你得按照我们地思路来解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第三,对苏轼地诗文,瞎编乱造,歪曲诬陷.康震:举一个特别简单地例子,大家还没忘记那王珪吧,他该出场了.有一天呢,王珪跟皇上说,苏轼对您有不忠之心,宋神宗很吃惊,说苏轼这个人虽然反对新法,让我感到很恼火,不至于对我不忠啊?那有什么证据吗?王珪说有,他那诗里边儿就对你不忠,他念了两句,这是说啊“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这诗地本意是什么呢?这树地根呐,在地底下是伸了还是曲了,我们不知道.只有潜伏在地下地龙才能知道.这首诗是什么呢,是写树根儿地,王圭说你看,皇上就是龙,真龙天子,您在这呢,他不写你,他要到地底下去找那个什么蛰龙,这不就是谋反吗?这不就是不忠吗?宋神宗固然年纪小,对苏轼很有意见,但又不是个傻子,也不是个白痴,脑子还是清楚地,他说这个是诗人地话,怎么能当真呢?他写他地树根,跟我有什么关系?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旁边另外一个宰相叫章敦,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说什么呢?说这个龙啊,不一定非得是国君自称,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地人都自称过龙,宋神宗说,对对我想起来了,诸葛孔明不就自称我是卧龙吗?他也不是皇上啊,这王珪就没什么好说地了.可见在朝廷里边对这种“文字狱”打击报复,很多地官员也是非常地不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好了,说来说去,到底有没有一首诗是足以能够让苏轼人头落地呢?我们看看,不就分三种情况,没有,其实我们大家说白了,苏轼他不过就是个文人,有时候文人嘛,刁钻刻薄一点,写在诗里边儿写在文章里边儿,仗着自己有才学,骂人地时候不直接骂,引用好些个典故,曲里拐弯拐角地还是把你骂了,让别人看了心里头不舒服也是有地,对不对?就是你要说破天去,苏轼地罪过也就到这儿了,非得要杀吗?没有证据表明他可以被杀,问题在于我想要杀你还需要理由吗?审讯结束了,告一段落了,他们忙着总结这个审讯地结果,写判词,打算以攻击新法、讥讽朝政、指责皇帝来起诉他,我们地公诉人做好了一切地准备,就等着皇帝一签字,马上拖出去,一切就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看来,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好像苏轼命里注定要被李定等人牢牢地钉在断头台上.面对苏轼这一冤案,难道朝廷上下就没有一个人肯为这个天才诗人说句公道话吗?难道四十四岁地苏轼生命就要在此终结吗?当然没有,这时来自不同派别地代表人物出面为苏轼救助,那么,这些代表人物究竟是谁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震:第一类,就是已经退了休地保守派地旧党人物.这里边儿特别要提到地是,退休地宰相已经七十多岁地张方平,他跟苏轼他们家族关系也非常地密切,他给宋神宗写了一封信,要求他赦免苏轼,当地地官员不敢转呈这封信,张方平大怒,给他儿子说:他们胆小鬼,你去,直接把这交到国务院信丄访办去.他地儿子叫张恕,来到这个信丄访办地门外转了好几圈儿,他生性懦弱不敢去敲那个鼓,犹豫了很久,把信揣到口袋儿里边回家去了.大家不要叹气,换到是谁,都会考虑到这封信交上去是一个什么样地结果,他父亲原来是个宰相已经七十多岁了,如果这封信交上去,可能他们家就会倾家荡产,跟苏轼一个下场.但是我们想都想不到,苏轼在事后是多么地感谢张恕,苏轼后来,案件结束以后,一个偶然地机会看到了张方平给皇帝地这封信,苏轼看了以后大惊失色,连连地吐舌头,吓坏了,为什么呢?张方平给皇帝地这封信一开头就是一句话:苏轼乃是天下之奇才.苏轼是很了解宋神宗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如果当着宋神宗地面,说苏轼是天下奇才,奇才?杀地就是你这奇才.不但救不了苏轼地命,还会很快地断送了苏轼地性命.懦弱地张恕,无意当中救了苏轼.这是第一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类,我们想都想不到,早已经退居到南京地前任宰相王安石,上疏神宗皇帝,告诉他:一个伟大地君王,是不能在圣明地时代杀知识分子地.也许王安石这个话对神宗起了很大地作用,毕竟王安石对于宋神宗来讲,就好比一个改革变法之父,虽然它已经退居南京,但他地话在当时仍然具有巨大地影响力.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三类人是中间派.有一次下朝之后,宰相吴充跟神宗聊天,他就问皇上,说您认为曹操这个人怎么样?宋神宗说曹操这种人不值一提,他心目当中向往地是尧舜禹那样地圣君,曹操是法家嘛.吴充说那就怪了,连曹操这种不值一提地人都能容忍当面谩骂他地祢衡,皇上您这样地圣君怎么就不能容忍苏轼这么个小人物呢?神宗听了以后猝不及防,说我没别地意思,我就想把情况弄清楚,回头我给他放了.这是中间派.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画外音:面对来自各方面要求赦免苏轼地呼声,那些要置苏轼于死地地新党人物怎么办?难道他们会轻易放走到手地猎物吗?当然不会,他们不会让自己精心设计地预谋付之东流.于是他们连续上书,请求宋神宗务必重判苏轼.面对这截然对立地两股势力,宋神宗该如何处理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康震:我在一开始就讲过,宋神宗扮演地是什么角色呢?是平衡新党和旧党地一个操盘手,那么现在三十多岁地宋神宗,要用自己地眼睛和大脑来判断这件事情.有一天晚上,苏轼正在牢房里边儿睡觉,突然咣当门一响,进来一个小伙子,一言不发,带一小包袱扔到地上,直接就倒头便睡,苏轼一想这人真是没礼貌,可能是新来地犯人吧,不管他,咱接着睡.等睡到四更天地时候,那新来地犯人把他摇醒来了,摇醒来之后就跟他说:恭喜苏学士.在监狱里头说恭喜苏学士这挺吓人地,苏轼不懂啊,苏轼说何喜之有啊?这新来地犯人说:你只管睡觉,不用管事儿.拿起那小包袱走了.早上地时候,上朝地时候,这位新来地犯人就对宋神宗当面汇报,说苏轼昨晚一夜熟睡,鼾声如雷啊,根本就中间没醒来过,除了中间我把他摇醒了,可见心地坦然,并无瓜葛之事.原来这个新犯人啊,是宋神宗派去观察检查苏轼地一个小黄门,就是小宦官.现在宋神宗地这杆天平,开始发生了一个移动,慢慢地朝向了苏轼这一边,我们都还记得黄埔尊去抓苏轼地时候是七月二十八号,那么在十二月二十八号,五个月之后,这个案件作出了终审判决:苏轼因为诽谤朝政,妖言惑众这个罪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他涉案人员各有不同层次地处罚.所以请大家要记住这个案件地名字,叫【乌台诗案】.什么叫乌台呢?我前面讲过,审理这个案子地机关叫什么呢?叫御史台,在汉代地时候,这个御史台里边种了很多地柏树,有很多地乌鸦在这个树上造窝,所以就把这御史台叫乌台,因为苏轼地案子皆因他所作地诗而引起,所以后边地历史把这案子叫做【乌台诗案】.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算起来苏轼被整整地拘押了一百三十天.现在他从牢房里出来了,看见路上行人往来、车水马龙、空气清新,全身放松.当天晚上,不可救药地乐观主义者苏轼,一口气又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写到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面对酒杯,他觉得刚刚过去地事如一场大梦,拿起这支笔,写诗依然感觉到运行如神,大难过后何必想那么多,人生和官场上地事情难道都一定是有原因地吗?苏轼写完这两首诗,丢掉毛笔,搓了搓手,然后骂了自己一句话,你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可救药.现在苏轼该打点行装去黄州了,那么大难不死地苏轼该如何面对黄州地生活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一集:潇洒东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百家讲坛_苏轼03_大难临头-康震视频下载上传者:张永澄******************上传者来自:江阴山观中学简介:无简介相关素材:简介:西安,一部鲜活流动的历史,一座兵马俑和羊肉泡馍并存的城市,一座让你可以和历史对话的城市,敬请关注之“金”之西安。
河南大学程燧营主讲。
上传者:yao292 「下载次数:25」简介:大雁殉情,元好问被此打动了,买下了这对雁,把它们合葬在一起,让它们死后能够相守。
大雁的殉情打动了词人元好问,因此世间便有了《摸鱼儿雁丘》词这首传世佳作。
这一生相守的至情,感动了多少世人,因此大雁成了古代婚礼的信物,也成了对每一对新人永恒相守的祝福。
元好问一直不得志,但是张夫人一直和他相伴相守,夫人去世后,元好问独自面对人间的风霜雨雪,于是寄情于诗,写出了感人的悼亡诗。
(《百家讲坛》 20160313 诗歌爱情 10 问世间情是何物)上传者:songzy 「下载次数:307」简介:江湖歌女柳如是身世飘零,命运多舛,她一心向往忠贞永恒的爱情,但在经历了几次情感磨难之后,她身心憔悴,心如死灰。
在这段痛苦难捱的日子里,柳如是将心中的愁苦宣泄于笔墨之间,谱写成一首首凄婉的诗词。
就在悲伤绝望之际,一个人的出现再次给柳如是爱情的温暖和力量,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百家讲坛》 20160312 诗歌爱情 9 与伊深怜低语)上传者:songzy 「下载次数:291」简介:李清照是古代历史上的才女代表,她留下的经典爱情词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
不仅如此,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还是恩爱夫妻的典范,他们不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出类拔萃,而且夫妻之间惺惺相惜,成为相知最深、相伴最久的知己。
然而就在他们享受着美好爱情生活的时候,一个个巨大的变故向他们袭来,那么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呢?(《百家讲坛》 20160311 诗歌爱情 8 莫道不销魂)上传者:songzy 「下载次数:342」简介:北宋时期诞生了一位优秀的爱情词人--秦观。
苏轼03.大难临头画外音:一场飞来横祸把他投入监牢,一批书稿诗文置他于杀头之罪,宋朝史上一次有名的大案---乌台诗案,就发生在他的身上,身陷囹圄的苏轼,是否能逃过这场大劫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为您讲述苏轼人生历程中的一次灭顶之灾---大难临头。
在昨天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说到,王安石变法,苏轼始终是站在对立面。
他几次向神宗皇帝进言,极力抨击新法的弊端。
苏轼的议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弹劾苏轼。
苏轼感到在京城的日子呆不下去,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官,离开这是非之地。
元丰二年四月,苏轼来到了湖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吴兴做知州。
就在他刚到任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把他投入了监牢。
那么,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家究竟犯了什么罪?他在狱中遭遇了怎样的磨难?苏轼能躲过这次灭顶之灾吗?康震:上一集我们讲到,苏轼初出茅庐,反正是不顺,地方上开始不顺,后来到了中央呢也不顺,在中央呢因为待得不顺,所以想到地方上去顺,待了八年,应该说做得还是相当不错。
那么,就在他要去湖州当知州的时候,有一个灭顶之灾降落到他的头上,这灭顶之灾是什么呢?因为苏轼在这好几年当中一直都没有在中央工作,对当时的朝政的局势不太了解,作为革新变法的领袖人物王安石,在六年的里面先后两次被罢免了宰相,反对派的领袖人物司马光,彻底回到了自己家,闭门著书,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不问国事,这都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重大的事件。
那这个王安石离开了宰相的岗位,司马光不问朝政,那朝廷里头倒是什么人在活动呢?这不空了吗?没有,活跃的人物大有人在,主要有三类人:第一类,当然是宋神宗啦,这时候的宋神宗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已经不是那个什么事都要征求王安石意见的小伙子,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地推进和困难的不断地增加,宋神宗已经变成了一个希望惟我独尊,而不是再需要百家争鸣的这样一个趋近中年的皇帝,它需要有皇帝的权威。
第二类人是谁呢?以宰相王珪为代表。
这个王珪呢,叫做三旨宰相。
什么叫三旨宰相呢?请圣旨、接圣旨、传达圣旨。
政治上碌碌无为,但是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谁的大腿粗就抱谁的腿,是此人的主要特点,这是朝中的一股势力。
第三股势力是谁呢?是王安石的门生,以及他提拔的新人。
代表人物是:权御史中丞李定,权监察御史里行-舒亶、何正臣,这个御史台主要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就是负责监察、审理、审讯、监督朝廷官员的,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的监察部。
权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的部长-李定。
刚才说的舒亶和何正臣是监察部的官员,他们都是靠着革新和变法的潮流走上高位的,对于他们来说政治利益在哪儿呢?就是最担心的是像司马光和苏轼这样的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卷土重来。
那么在这里边儿像李定、舒亶、何正臣这不过是一些前台主刀的人物,王珪呢是个敲边鼓的,宋神宗是平衡旧党人物和新党人物的真正的幕后的操盘手,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画外音:宋神宗在年少的时候就有变法的志向。
然而,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由于来自各方的政见不同,这不免让宋神宗有了强烈的挫败感。
他决定拿出皇帝的权威,以更为强硬的手段来推行新法,对于那些反对变法的保守派,要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
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看准了这个机会,那么,拿谁开刀呢?他们把目标锁定了苏轼,认为他最合适,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定苏轼呢?康震:苏轼有三个条件是具备的,第一,在当时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中,他的名气比较大,声望比较高,在苏轼的身边经常会聚着一批文人学者对于革新变法对于朝政点点戳戳,发表一些反对的言论,如果扳倒了苏轼,也就扳倒了这批文人的一个主心骨。
画外音:第二,苏轼确实写过抨击新法的诗文。
康震:苏轼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做地方官,可他写了很多反对革新变法的诗文,也发表了不少的言论,他距离朝廷的地方远,可他声音大,是个大喇叭,把苏轼给扳倒了,等于就把这喇叭给堵起来了,这是第二。
画外音:第三,苏轼有重返朝廷任职的趋势。
康震:宋神宗虽然很不满意苏轼的反对新法,可我前面我说了,宋神宗对苏轼那是非常细致,连徐州抗洪抢险得到了宋神宗的嘉奖,老百姓也对苏轼非常地称赞,一时间里头大有重新回到朝廷任官的趋势啊,这对于李定舒亶等人来说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不能让苏轼这样的人再次回到朝廷,不但要把他扳倒,最好能置之于死地,这就使得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失去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起码失掉一员大将,对于巩固自身的地位是非常有好处,所以就拿他来开刀。
那开刀不能乱开,开国的皇帝,北宋有规矩,不能因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发表言论、出版诗文集而杀头,这是祖宗家法,那怎么办呢?好办,苏轼不是到湖州了吗?按常规,凡是官员新到任所,就得给皇帝写一份上表,苏轼的这份上表实际上是一封感谢信,就是感谢隆恩浩荡赐予我这个官职等等,本来是个常例,这份上表叫什么呢,叫《湖州谢上表》。
李定等人啊,把这篇三百多字的上表,研究了四个多月,总算给研究出点名堂,由这个何正臣,首先打响第一炮,他说苏轼在这个上表里边处处讥讽朝政,标榜自己。
第一,苏轼说自己“性资顽鄙,名迹堙微。
议论阔疏,文学浅陋。
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
”什么意思啊?我这个人个性特别古怪,名声又很微弱,才疏学浅,别人都有所长,只有我呢,毫无所长,只有所短,这是什么?这是正话反说,想要标榜自己,先说自己不行,其实是要借机抬高自己,打击别人,这是第一条罪状。
第二,苏轼说自己“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说我自己这个人生性愚昧,跟不上形势,跟人家那些提拔快的官员没法比,也跟不上去,皇上呢,看我这个人老了,没用了,也不会生是非,所以派我到地方上去牧养老百姓,实际上就是说到地方上去任官,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跟不上新提拔的干部啊?什么叫年纪大了就不会惹事生非?难道我们新提拔的干部,都是惹是生非的?你这就是对革新变法的干部进行人身攻击,罪状一条,给算上。
画外音:何正臣抓住苏轼的《湖州谢上表》大做文章,强烈要求朝廷严厉处罚妖言惑众的人,舒亶和李定紧接着也上书朝廷,说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期创作了很多诗文,在这些诗文中,苏轼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如此一来,苏轼的罪名已经到了罪大恶极的地步,非死不可,于是一张有预谋的网就悄悄展开了,那么他们给苏轼定的滔天大罪,具体都是哪几条呢?刚才我们说到,何正臣抓住苏轼的诗文大做文章,说苏轼在诗文中讥讽新法、指责皇帝、谩骂朝廷。
如此一来苏轼的罪名已经到了罪大恶极的地步,非死不可,于是一张有预谋的网就悄悄地展开了,那么他们给苏轼定的滔天大罪,具体都是哪几条呢?康震:这个李定啊,我刚才讲的这个权御史中丞,相当于这个监察部的首长,终于赤膊上阵,指出苏轼,有四大该杀之罪,哪四大该杀之罪呢?画外音:第一该杀之罪,苏轼不学无术。
康震:苏轼不学无术,不过偶然考中科举,滥竽充数,浪得虚名。
三番五次诽谤朝廷和皇帝,皇帝非常仁爱,宽容他,希望他自己悔过自新,不料变本加厉,毫不悔过,该杀。
画外音:第二该杀之罪,苏轼无视朝廷。
康震:说苏轼面对朝廷圣上,口出狂言,傲慢无理,影响很坏,弄得中外人士都知道,该杀。
画外音:第三该杀之罪,苏轼的言论蛊惑人心。
康震:说苏轼所作诗文,蛊惑人心,影响了圣上对百官和百姓的教化,该杀。
画外音:第四该杀之罪,苏轼诋毁圣上声誉。
康震:苏轼是个读书人,应该明白有君臣之理,诽谤圣上就是死罪。
但因为他自己的私欲没有得到满足,埋怨皇上,抱怨皇上,所以公开诋毁圣上的声誉,该杀。
连续四个该杀之罪,这导火索的火,啪一点着,呼呼,直接就烧到皇帝头上,苏轼不死也难,不死也个是半死。
我刚才讲过一个问题是,神宗是什么呢,是平衡新党和旧党之间的一个操盘手,那现在他手里拿着个天平,这天平怎么办呢?就开始倒倒倒,开始倾斜,朝着谁来倾斜呢?朝着李定,他下了圣旨,让他们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这个人,把这个案子交给御史台,也就是我刚才说的监察部审理这个事情,李定等人一听,精神振奋呐,总算有事情做了,马上派亲信叫皇甫遵,带着两个士兵和自己的儿子星夜快马加鞭那,赶奔湖州。
七月二十八号,皇甫遵到达了湖州,手持笏板,带着两个士兵直接闯入衙门大厅,苏轼毕竟是个读书人,从来没见过这种局势啊,那他有点慌啊,这苏轼出去一看,皇甫遵脸色铁青,怒目而视,一言不发。
僵持了半天,还是苏轼自己先开口,苏轼就问:我知道自己平时的言行多次激怒朝廷,这回呢,肯定是皇上赐我死罪,死我倒不怕,请给我留出时间跟我的家人告别。
皇甫遵盯了他一眼,牙缝儿里吐出几个字:还不至于。
黄甫遵说:立即上路。
马上两个士兵上来五花大绑,把苏轼像一条狗一样就拉走了。
到了京城,审,怎么审?先问苏轼:你们家有没有丹书铁券,就是民间传说的免死牌。
这个问法有问题啊同志们,为什么?这个丹书铁券是皇帝特别颁发给那些开国功臣的子孙的,犯了死罪的话,你才可以免,哪儿有这么问的,一见面就说有没有免死牌,那意思就是说你这就是要死的人了,所以这个罪还没开始审理,就已经等于给他定了要死罪,定死罪你要有证据,证据上哪儿来?有的是,苏轼已经刻印出版的所有的诗文,算是一项。
开始苏轼只承认说的确我有那么几首诗,讥讽朝政来着,讥讽新法来着,可我不是所有的诗都讥讽新法呀。
难道,欲把西湖比西子也是讥讽新法吗?那不可能,这审判员一听不干了,暴跳如雷,必须按我们的思路来解释,我们的思路是什么?就是怎么样讥讽的新法,怎么指责的皇帝,你就按我这个思路来解释,这才能通过,不然不能通过。
画外音:面对如此地刑讯逼供,苏轼感到自己的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
在押到汴京的途中,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
入狱后,苏轼也曾预备了一些药物,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时,就先行自杀。
面对苏轼的遭遇,我们不禁要问,苏轼何以遭受这么大的冤枉?苏轼究竟写没写有关“抨击新法,讥讽朝政”的诗文呢?康震: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苏轼的诗文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真有问题那杀你也不冤呐。
有没有问题?分为三种情况来看:画外音:第一,苏轼的诗文,有抨击新法的倾向。
康震:平心而论,苏轼的一些诗包括一些文,的确有抨击新法的倾向,比如有这么两句诗,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什么意思?就是朝廷制定了新法之后,设立了一些办事机构,农民为了要能够办某些手续,一趟一趟往城里跑,苏轼的意思是说:新法的好处农民没得到多少,净往城里跑,庄稼也耽搁了,跟在屁股后头的孩子,什么也没得着,倒把城里边儿人的口音给学会了,就是讥讽什么呢?新法没好处。
画外音:第二,苏轼的诗文,含义模糊,说不清楚。
康震:有这么两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钱塘江潮大家都很熟悉,这北宋的时候,钱塘江潮一来,有很多的年轻人,就跳到那个钱塘江潮里边,去弄潮浮游,这是冒险的一种活动,那么朝廷多次下命令,不让当地人从事这种活动,太危险了,把命送了。
苏轼说,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呢?东海龙王如果知道皇上体恤民情的一番好意,就把这钱塘江甚至把这东海变成万亩良田,那老百姓不就不去弄潮了吗?就去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