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课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文记叙的是诺贝尔成功研制硝酸甘油这种炸药的事,表现了他“不怕死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教学目标:熟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及字词;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了解化学家诺贝尔的经历,学习他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及字词,了解化学家诺贝尔的经历,学习他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学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构想: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利用自主合作、问答法、讨论法学习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能领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字词、诺贝尔的资料: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他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但由于经营不佳,屡受挫折。
后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债度日。
父亲为躲避债主离家出走,到俄国谋生。
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在街头巷尾卖火柴,以便赚钱维持家庭生计。
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一出世就体弱多病,身体不好,使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
当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却常常充当旁观者。
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
诺贝尔的父亲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
受父亲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
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试验炸药,几乎是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度过了童年。
诺贝尔到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惟一的正规学校教育。
1850年,父亲让他出国考察学习。
两年时间,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
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
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早在1847年,意大利的所伯莱格就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叫硝化甘油。
它的爆炸力是历史上任何炸药所不能比拟的。
但这种炸药极不安全,稍不留神,就会使操作人员粉身碎骨。
《当代神农氏》《一个这样的老师》《詹天佑》《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本文是关于《当代神农氏》《一个这样的老师》《詹天佑》《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本周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科学精神单元课文:《当代神农氏》《一个这样的老师》《詹天佑》《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当代神农氏》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或给每个片段拟小标题。
2、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或给每个片段拟小标题,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跟老师一起学1、有这么一个人,他成功地培育了杂交水稻,掀起了粮食生产上的“绿色革命”,席卷了神州,震惊了世界。
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
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他是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科学家,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就是袁隆平。
2、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1)袁隆平lóng召zhào迹jì誉yù耒耜lěisì骤zhòu岌jí忡chōng焚fén肆虐sìnüè孕yùn秆gǎn馥郁fùyù脾pí灼zhuó穗suì痒yǎng挫cuò坛tán钵bō涕tì搅jiǎo籁lài辗转zhǎnzhuǎn笃dǔ曦xī霏fēi(2)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和灭亡。
小学六年级语文《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教案范文三篇《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拓展阅读文章。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动机和为此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遇到的阻力。
通篇是以赞颂的笔调来进行描写的,文章最后虽然谈到了炸药带来的危害,但却提到了诺贝尔通过设立奖金的方式来进行了弥补。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课时一(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
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2.自学生字词,学会“瑞、摩、逝”等 7 个生字,认识绿线内“诺、颁、隧”3个生字,理解“灰烬、绝不灰心”等词语。
3.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粗心,理清课文脉络。
教课要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教课难点: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粗心,理清课文脉络。
教课过程:一解题讲话,导入新课1、今日我们学习《诺贝尔》,学生齐读课题。
2、提到诺贝尔,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举世有名的奖项——诺贝尔奖。
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诺贝尔奖。
(学生朗诵课文1、2 小节)你知道了什么?(时间、第1页/共11页3、颁奖典礼是一次浩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贵宾中有优异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
参加典礼的人们一定穿正规的制服,典礼使用的花朵所有是从意大利诺贝尔去世的地方空运过来的。
人们这么盛大地举行颁奖典礼就是为了纪念诺贝尔。
4、那么,诺贝尔有哪些成就,值得人们这么盛大的纪念他呢?二检查预习状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朗诵。
(1)多音或简单混杂字词:(2)出示词语2.沟通疑难词语。
灰烬绝不灰心震惊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竞赛读课文,优异学生帮助正音,实时指导长句子的朗诵。
2.默读课文,谈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分几部分?(1)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记述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难过,但他绝不灰心,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2)谈谈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了然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存地捐给了科学事业,建立了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粗心。
第一部分( 1)小节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部分(2-5)小节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成就。
第三部分( 6-9)小节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言,建立诺贝尔奖。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察看生字在田字格的地点,谈谈哪些字比较难写,应注意什么?2.要点指导“械”右侧是“戒”,不是“戎”“锤”右侧笔顺是“置”字头写得扁一些。
【导语】《炸药⼯业之⽗——诺贝尔》是北师⼤版六年级语⽂下册的⼀篇拓展阅读⽂章。
在本⽂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动机和为此付出的艰⾟劳动以及遇到的阻⼒。
通篇是以赞颂的笔调来进⾏描写的,⽂章最后虽然谈到了炸药带来的危害,但却提到了诺贝尔通过设⽴奖⾦的⽅式来进⾏了弥补。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学会本课10个⽣字,认识多⾳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馁,决不放弃⾃⼰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课时⼀ (⼀)揭⽰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谁来介绍⼀下? 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学⽣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就是介绍诺贝尔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初读课⽂,了解⼤意 1、⾃由轻声读课⽂,思考《诺贝尔》⼀⽂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字词。
⑴读准字⾳: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
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
⑷概括课⽂重要内容。
想⼀想,这⼀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馁,决不放弃⾃⼰的追求,直⾄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理清⽂章脉络。
1、初读了课⽂,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是发明了炸药,⼆是把⾃⼰的遗产毫⽆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了诺贝尔奖。
) 2、那么课⽂哪些⾃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第三⾄九⾃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然段写了诺贝尔⽴下遗嘱,设⽴诺贝尔奖。
) 3、给课⽂分段,并概括段落⼤意。
第⼀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导语】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诺贝尔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他的辉煌业绩。
四、教学过程:(一)分享资料,导入课题。
同学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诺贝尔的资料?“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诺贝尔的文章。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全文可分为几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和同学交流读书的收获和疑惑。
3.指名回答本文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第一段(1自然段)简要介绍了诺贝尔是一个在科学研究领域内不怕危险的人。
这一段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第二段(2——8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9自然段)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4.学生质疑,梳理学生的问题。
如: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诺贝尔为什么被称为“炸药工业之父”?5.过渡:学贵有疑,疑问是学习的开始,同学们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带上这些问题用心读2——8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语句用心体会,并在旁边作批注。
(三)品读2——8自然段里划出的相关语句,感悟诺贝尔的精神。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各自划出的语句。
1.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学生读相关语句。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课文
研究炸药十分危险,因为炸药的脾气十分暴烈,研究者稍不留意,它就可能爆炸。
有一个人却不怕这些威胁,这个人就是诺贝尔。
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博物学家。
在父母的影响下,青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就醉心于发明创造。
他曾到法国学习化学,在美国和俄国的工厂工作,1859年二十六岁的诺贝尔回到祖国。
他到各地去考察,发现许多采矿和筑路的地方还是用人力工作,工人们用铁镐吃力地一下一下刨着坚硬的岩石,累得汗流浃背,却只能刨下来一点点,既辛苦,进度又慢,根本无法完成巨大的工程。
为什么不用炸药炸呢?诺贝尔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
原来,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传到欧洲以后,17世纪开始用于开矿和修路,但是黑火药威力小,使用起来很不安全。
诺贝尔决心要研制一种威力巨大又安全可靠的炸药,实现人们移山填海的梦想。
这是一项多么艰巨、多么危险的工作啊!当时,人们已
经发现,治疗心脏病的药剂硝化甘油浓缩后可以发生猛烈爆炸,是一种烈性炸药,但是,人们很难把它控制住。
已经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都没有成功。
有的人在实验中丧生了,有的人在爆炸的火光前望而却步了。
诺贝尔却知难而进,跟烈性炸药打交道,几十次险些落入死神的魔掌。
1864年的一天,实验室里又发生了爆炸,五位实验人员牺牲了,其中包括诺贝尔的弟弟,他的父亲也受了重伤。
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实验工作的多次失败,都没有能够动摇诺贝尔继续研究炸药的决心。
实验室连连爆炸,闹得四邻不安,邻居们纷纷要求诺贝尔离开这个地方。
诺贝尔只得搬到一个湖边,在湖中心的一艘渡轮上继续开展他的研究工作。
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进行了四百多次试验,虽然还是连连受挫,但他毫不气馁。
有一次,一个装着硝化甘油的大坛子在搬运时破裂了,硝化甘油渗到了泥土中。
诺贝尔拿了一把浸透了硝化甘油的泥土去做实验,发现这种泥土在不引爆时很安全,不像纯硝
化甘油那样受点震动就爆炸。
诺贝尔高兴极了。
他收集了大量渗有硝化甘油的泥土进行引爆实验。
没有想到,这一次爆炸异乎寻常地猛烈,只听得一声巨响,实验室里浓烟弥漫。
人们都失声惊呼:“诺贝尔完了!”正当人们为诺贝尔的生命担心的时候,他从浓烟中冲了出来,满脸是血,一边跑,一边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服了硝化甘油,使这种炸药能够安全地保存、运输,在引爆后又能够猛烈爆炸,可以应用到生产中去。
后来,他又研制出多种烈性炸药,一生拥有二百五个五项发明专利,被人们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诺贝尔独自创办和与人合办的大工厂共有十五家,专门从事炸药生产。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柄双刃剑,诺贝尔发明的硝化甘油炸药用于采矿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为制造杀伤力更大的炮弹提供了条件。
1888
年,他的哥哥去世。
由于新闻记者的疏忽,诺贝尔读到的竟然是他本人的讣告。
讣告中称他是“甘油炸药大王”,是靠制造毁灭性武器发大财的大实业家。
诺贝尔看了心情更加沉重。
把科学发明用于战争,这不是他的初衷,于是他立下了遗嘱,把自己财产中的九百二十万美元作为基金,用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奖共五项奖金,从他死后的第五年开始颁发,每年颁发一次,奖给在过去的一年中,对科学事业和世界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最杰出贡献的人。
这,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金的设立向世人表明:诺贝尔研制炸药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