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5
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工具。
了解模具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模具基础知识,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原则、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对模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概述: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工业产品的设备或工具,通过将原材料进行成型、注塑等操作,将其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的制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工艺进行设计和选择。
正文内容:一、材料选择1. 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 合适的模具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常见的模具材料- 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适合制作耐磨性好的模具。
- 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制作食品加工等需要高洁净度的模具。
- 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导热性,适合制作大型模具。
二、设计原则1. 设计原则的重要性-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作的关键环节,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常用的设计原则- 合理布置导向和定位元件,以确保成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 减少模具的使用部件,以降低成本和制造工艺的复杂性。
- 设计易于维护和调整的模具结构,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三、制造工艺1. 制造工艺的步骤- 模具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图纸分析等。
- 模具加工的具体流程,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
- 加工后的模具调试和修正工作,以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 电火花加工技术:通过电火花放电来进行精细加工,适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
四、模具检测1. 模具检测的目的- 检测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模具制作的质量。
- 检测模具的磨损状况和维护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常用的检测方法- 三坐标测量:通过测量模具的坐标值来评估模具的准确度。
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用于生产各种零部件、产品的工具,包括压铸模、注塑模、冲压模等。
根据使用方式和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将模具分为以下几类:1. 压铸模:用于压铸金属制品,如汽车发动机缸体、底盘等。
2. 注塑模:用于注塑塑料制品,如电视机壳体、电子设备外壳等。
3. 冲压模:用于冲压金属制品,如汽车车身件、家电外壳等。
4. 焊接夹具:用于焊接零部件或组装产品时固定位置和保持稳定。
二、模具结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模具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1. 模架:支撑整个模具的主要骨架,通常由上下两个半壳体组成,上半壳体称为上模板,下半壳体称为下模板。
2. 模腔:用于成形产品的空间,在上下两个半壳体中间形成。
根据不同的产品形状和尺寸需求,可以设计出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模腔。
3. 模仁:用于成形产品的核心部分,通常安装在上模板上,与模腔配合使用。
4. 引导柱和导套:引导柱是固定在上下两个半壳体中间,用于保持模具的位置和稳定性;导套则是安装在引导柱上,用于保持引导柱与半壳体之间的间隙,以便半壳体之间的移动。
5. 凸模和凹模:凸模是安装在下模板上的零件,用于成形产品表面;凹模则是安装在上模板上的零件,用于成形产品内部和底部。
6. 夹具和顶针:夹具是用于固定原材料或成品,保持其位置稳定;顶针则是用于将成品从模腔中顶出来。
三、常见的模具结构类型1. 平面式结构:适合制造平面形状、简单结构的产品。
由一个平面型下模板和一个平面型上模板组成。
2. 拉伸式结构:适合制造长条状、管状等拉伸型产品。
由一个拉伸型下模板和一个拉伸型上模板组成。
3. 斜侧式结构:适合制造斜侧形状、倾斜角度较大的产品。
由一个斜侧型下模板和一个斜侧型上模板组成。
4. 旋转式结构:适合制造圆柱形、球形等旋转型产品。
由一个圆柱型下模板和一个圆柱型上模板组成。
四、常见的模具材料1. 铝合金:轻质、导热性能好,适用于制造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产品。
引言概述:模具是制造产品的重要工具,其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提高模具制造技术水平,培训和掌握模具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模具基础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模具材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 模具材料1. 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金属模具材料,如工具钢、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等,包括其性能特点、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2. 非金属材料:介绍常用的非金属模具材料,如塑料和橡胶等,讨论其特性及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非金属模具材料。
二. 模具设计1. 模具设计原则: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可靠性、可制造性等,讨论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介绍模具的主要结构,如分型装置、导向系统、脱模机构等,详细讨论各部位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模具标准件选择:介绍常用的模具标准件,如导向柱、导套、弹簧等,讨论选择标准件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 模具加工工艺1.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介绍模具加工的一般流程,包括毛坯加工、精密加工和热处理等,讨论每个环节的工艺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数控加工技术:介绍数控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包括数控铣削、数控车削和数控电火花等,讨论数控加工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3. 模具质量控制:介绍模具加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检验设备、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等,讨论如何保证模具的质量和精度。
四. 模具使用与维护1.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装卸模具、调试模具和保养模具等,讨论如何避免模具损坏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2. 模具维护保养:介绍模具的常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模具、润滑模具和防锈处理等,讨论如何保持模具的良好状态和使用性能。
五. 模具创新与发展1. 模具设计创新:介绍模具设计的创新方向和方法,包括模具CAD设计、模具CAE分析和模具CAM制造等,讨论如何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模具设计效率和质量。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模具,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工具,能够将各种原材料塑造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而模具设计,则是决定模具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模具设计的世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模具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模具。
简单来说,模具是一种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通过特定的形状和结构,使原材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发生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产品。
模具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成型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
金属模具常见的有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非金属模具则包括塑料模具、橡胶模具等。
从成型工艺来分,有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等等。
每种成型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完成的,它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
第一步,产品分析。
设计师需要对所要生产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使用性能等。
这一步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做诊断,要把产品的“病症”搞清楚。
第二步,确定模具结构。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
比如是采用单腔模具还是多腔模具,是使用三板式结构还是两板式结构。
第三步,模具材料的选择。
模具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
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因素。
第四步,设计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这包括型腔、型芯、滑块、顶针等。
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
第五步,进行模具的装配设计。
确保各个零部件能够准确无误地装配在一起,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第六步,模具的调试和优化。
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模和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在模具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的参数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是收缩率。
由于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所以在设计模具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对模具尺寸进行相应的补偿。
其次是脱模斜度。
为了使成型后的产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出,需要在模具表面设计一定的脱模斜度。
常用模具结构基础知识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制造工艺,它是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和零部件的工具。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模具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常用模具结构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模具制造流程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模具结构以及其特点和应用。
1. 打孔模具结构打孔模具是制造薄板件或者管道上的孔洞的常见模具类型。
其结构一般由模座、模芯、导柱、导套等部件组成。
模座是固定模具的基础部件,模芯则是支撑和形成孔洞的组成部分。
导柱和导套的作用是使模具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准确的定位。
打孔模具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它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冲孔、塑料管道打孔等工业生产领域。
2. 压铸模具结构压铸模具用于铸造金属件,其结构则根据被铸件的形状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包括:模架、注塑系统、顶针、顶板等。
模架是压铸模具的总体支撑结构,注塑系统则是将熔融金属注入模腔的部分。
顶针的作用是在金属凝固后将铸件从模具中顶出,而顶板则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压铸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较高。
但由于其可以生产高精度、高复杂度的金属件,因此在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3. 塑料注射模具结构塑料注射模具是制造塑料制品的重要工具。
其结构包括模腔、模芯、流道系统、顶针等部分。
流道系统将熔化的塑料从机筒输送到模腔中,模腔和模芯则是形成塑料制品外观和内部结构的部分。
塑料注射模具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然而,由于可塑性较好的塑料材料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的制品,因此塑料注射模具在家电、日用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
4. 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用于金属板件的冲压加工,常常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和家电外壳等产品。
冲压模具一般包括模架、模座、模块和冲裁等部分。
模架是冲压模具的主体支撑部分,模座用于固定模具的位置。
模块是冲压模具的最基本的加工单元,它由凸模和凹模组成。
冲裁是冲压模具中实现切割的部分。
冲压模具结构复杂,制造难度较高。
但由于其加工速度快、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模具基础知识1. 模具的基本构成(1)前模(母模)(定模)﹑(2)后模(公模)(动模)﹑(3)嵌件(镶件)﹑(4)行位(滑块)(5)斜顶﹑(6)顶针﹑(7)浇口(入水口)2. 模具制品形状对制品的影响壁厚﹐几何形状﹐会影响成形收缩率﹐脱模斜度大小3. 入水口对制品收缩率的影响入水口的尺寸大则收缩率小﹐尺寸小则收缩率大﹐料流方向平行则收缩率大﹐垂直方向则收缩小4. 模具壁厚过大﹑壁厚过小的影响壁厚过大﹕(1)增加成本(2)延长成形时间﹐生產效率降低(3)品质难管控﹐易出现气泡﹐缩孔﹐凹陷等壁厚过小﹕(1)塑料在模具内流动的阻力大。
如形状较復杂的﹐成形会困难(2)强度较差如果塑件的壁厚不均匀﹐那么成形过程后会收缩不匀﹐不仅造成气泡﹑凹陷﹑变形还会存在较大的内应力。
壁厚与壁薄的交界处避免有锐角﹐过度要綬和﹐厚度应沿著塑料流动的方向逐渐减小。
5. 圆角(R位)设置圆角(R位)增加强度﹐使塑件不致变形或裂纹6. 加强筋(1)為了确保制品的强度和刚性﹐又不使塑件壁厚﹐可在塑件适当的部位设置加强筋﹐防止变形﹐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改善成形中塑料流动的问题。
(2)加强筋的厚度不可超过塑件的50%﹐通常大约在20%左右(3)加强筋应比塑件的平面低7. 孔(1)孔的周边容易產生熔接痕﹐降低了塑件的强度﹐注意﹕孔与孔﹑孔与塑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的两倍以上(2)孔的边缘可用凸台加强孔的强度(3)盲孔的深度不可超过孔径直径的4倍(4)螺丝孔特别应注意孔的强度﹐孔径的尺寸大小。
如果孔径太大打入螺丝后会有打滑的现象如果孔径太小则会有打不入螺丝或打爆螺丝柱(5)孔柱太长(高)应注意模具排气不良(6)孔径的深度最好是不超过孔径的8倍(7)带有台阶的孔﹐型芯分别固定在定﹑动模两侧﹐很难保証同心度﹐而且在两个型芯的接合位易產生毛边﹐所以应将任一方的型芯(孔径)增大0.5MM以上﹐由另一端的导向成形8.模具的嵌件﹑行位﹑斜顶模具的嵌件﹐行位和斜顶通常都是镶在模具的动模上﹐如果嵌合的不严密就会有毛边。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模具是一种用于制作各种成型品的工具,它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模具的基础知识,下面将为大家进行模具基础知识培训。
1. 模具的定义与分类模具是指一种通过特定材料和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用于生产各种各样零件或制品的工具。
按照使用范围的不同,模具可以分为冲压模、塑料模、铸造模以及橡胶模等多种类型。
2. 模具的基本组成与构造一个完整的模具通常由模具座、模具芯、模具腔、模具导向、模具排气、模具脱模以及模具闭合机构等部件组成。
每个部件的作用都是为了实现模具的正常运转和制品的精确成形。
3. 模具的制作工艺流程模具的制作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产品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部件加工、模具组装、模具调试以及模具样品确认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模具质量和生产效率。
4. 模具加工中的常用工艺与设备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包括车削、铣削、车床加工、铣床加工、抛光、电火花以及线切割等。
而常用的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及电脉冲机等,这些设备都能够提高模具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5. 模具的维护与保养模具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正确的维护与保养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产品质量。
常见的模具维护与保养包括模具清洁、模具防锈、模具润滑、模具保养记录以及定期检查等。
6. 模具制造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未来,模具制造业将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的模具基础知识培训,相信大家对模具的基本概念、组成、制作流程、加工工艺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希望这次培训能够对大家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有所帮助,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具基础知识设计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模具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制品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并制造,以提供准确的模板,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模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模具的基本结构1.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模具的基础部分,它用于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导向系统包括导向销、导柱、导套等,其作用是维持模具的定位和平衡。
2.工作部位:工作部位是模具的主要部分,用于制造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工作部位通常由模腔和模芯构成。
模腔是成型产品的外形,而模芯则是成型产品的内形。
模腔和模芯之间的空间被称为模腔芯间隙,它决定了产品的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3.射出系统:射出系统用于将熔融材料注入模具的工作部位中。
射出系统通常包括喷嘴、喷嘴孔、射嘴道、料缸等。
通过合理设计射出系统,可以确保熔融材料均匀地注入模具,并尽量减少气泡和缺陷的产生。
4.射出机构:射出机构是将射出系统与模腔连接起来的部分。
射出机构包括推杆、滑块、动模板等,它们通过运动实现熔融材料的注入和冷却。
5.顶出系统:顶出系统用于将成型产品从模具中顶出。
顶出系统包括顶出杆、顶出板、顶出销等。
通过合理设计顶出系统,可以确保产品的脱模顺利进行,从而避免产品变形或损坏。
二、模具使用的注意事项1.合理使用模具:在使用模具时,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
同时,还应遵循模具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安全使用。
2.定期维护模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和变形的影响。
因此,定期维护模具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包括清洁模具、修复模具、更换模具零件等,以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3.善于保养模具:除了定期维护模具外,还应善于保养模具。
保养包括防锈、润滑、正确存储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注意模具的温度: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高温和低温的变化。
因此,在使用模具时,应注意模具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
5.善于解决故障:在使用模具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如堵塞、变形、磨损等。
模具入门基础知识一、模具的定义模具是制造成型零件的工具,它是以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为原料,采用加工、装配等工艺制造而成的。
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机械等行业中。
二、模具的分类1.按照成型方式分类:(1)压力成型模具:如冲压模、铸造模等;(2)非压力成型模具:如注塑模、吹塑模等。
2.按照生产方式分类:(1)单件生产模具:如手工锻造等;(2)小批量生产模具:如普通铣床加工;(3)大批量生产模具:如数控加工中心加工。
3.按照材料分类:(1)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具:如钢、铝合金等;(2)非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具:如塑料、橡胶等。
三、常见的几种模具1.冲压模冲压是指利用冲床或剪板机将板材进行切割和变形加工,这种加工方式需要使用冲压模。
冲压模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上半部分,下部为下半部分。
冲压模的材料一般为优质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2.注塑模注塑是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射器喷射到模具中,使其在模具中冷却凝固成型。
注塑模分为两种类型:单腔模和多腔模。
单腔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而多腔模可以同时生产多个产品。
3.铸造模铸造是指将液态金属或合金倒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
铸造模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上半部分,下部为下半部分。
铸造模的材料一般为优质铸钢或灰口铸铁。
四、制作流程1.设计:根据零件图纸确定制作方案;2.加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等;3.组装: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4.试验:进行试验,并对问题进行修正;5.调试:调整好所有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毛刺问题解决方法:(1)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2)增加冲头的切削角度;(3)增加模具的表面硬度。
2.塑料热分解问题解决方法:(1)提高注塑温度,使其达到正确的熔融状态;(2)降低注塑压力,减少熔体在模具中停留时间。
3.铸造缩孔问题解决方法:(1)增大浇口和浇道的尺寸;(2)改善铸造工艺,使金属流动更加均匀。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答: 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答: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答: 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 ?答: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136 等!5 . 什么是 2D ?什么是 3D ?答:, 2D 是指二维平面, 3D 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 PRO/E 、 UG 或其他 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答: UG 的默认精度是 0.0254MM7 . 什么是碰穿 ? 什么是插穿 ?答:与 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8 . 条和丝的关系?答: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0.01MM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0.01MM ,所以, 1 条 =1 丝9 . 枕位是什么?答: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 . 火山口是什么?答: 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答: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答: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 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答: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3 . 什么叫胶位?答: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14 . 什么叫骨位?答: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15 . 什么叫柱位?答:产品上的 BOSS 柱称为柱位。
常是打镙丝或定位用的。
16 . 什么叫虚位?答: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
也就是常说的避空位,常用在非封胶位。
17 . 什么叫扣位?答:产品联接用的钩称为扣位。
一般需要做斜顶或行位结构。
18 . 什么叫火花纹?答:电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纹称为火花纹。
由放电量来决定粗细。
19 . 什么是 PL 面?答: PL 是 Parting Panel 的简称, PL 又称分型面,是指模具在闭合时公模和母模相接触的部分。
20 . 电脑锣是什么?答: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通称 .21 . 铜工是什么?答:电火花加工通常采用易于加工的铜料做放电电极,称为铜工,也称电极。
铜工一般分为粗工、粗幼工、幼工。
幼工又称精工 .22 . 放电加工是什么?答:电火花是一种自激放电。
火花放电的两个电极间在放电前具较高的电压,当两电极接近时,其间介质被击穿后,随即发生火花放电。
伴随击穿过程,两电极间的电阻急剧变小,两极之间的电压也随之急剧变低。
火花通道必须在维持暂短的时间(通常为 10-7-10 -3s )后及时熄灭,才可保持火花放电的“冷极”特性(即通道能量转换的热能来不及传至电极纵深),使通道能量作用于极小范围。
通道能量的作用,可使电极局部被腐蚀。
利用火花放电时产生的腐蚀现象对材料进行尺寸加工的方法,叫电火花加工。
23 . 火花位通常是多少?答:放电过程中,铜工和钢料之间的放电间隙称为火花位 . 粗工火花位一般在 20 到 30 条,幼工火花位一般在 5 到 15 条 .24 . 料位是什么?答:塑胶产品的壁厚,也称肉厚。
25 . 原身留是什么?答:愿身留是相对与割镶件而言的,原身留是指一整块钢料为加工,采用去铁的方式。
26 . 熔接痕是什么?答:两股塑胶相遇所形成的线称为熔接痕。
多点进胶时常出现。
27 . 喷流是什么?答:塑胶从进胶口进入型腔后形成弯曲折叠似蛇的流痕称为喷流。
一般具有明显的白痕。
28 . LKM 是指什么?答: LKM 是指龙记模胚。
常用的模胚有 LKM 、富得巴、明利等。
29 . DME 是指什么? HASCO 是指什么?答: DME 和 LKM 都是标准件的标准, DME 是美制的, HSACO 是欧制的。
这些是出口模的标准30 . 什么叫倒扣?答:产品中公母模无法直接脱模的部分称为倒扣。
一般也是要做结构的部分。
31 . 什么叫防呆?答:防呆是一种习惯用语,就是防止出现非常简单的错误,防止发呆!例如:一镶件在天地侧都做有相同大小的挂台,现场装配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天地侧装反,但只在镶件的一侧做挂台,这时,如果天地侧反着装就装不进去了,想装错都不可能,这种防止出现发呆而产生错误的动作称为防呆。
32 . 什么是啤机?答:啤机是地方习惯用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塑机、成型机。
33 . 什么叫止口?答:止口就是夹口美术线 , 又称遮丑线。
主要是针对前后壳料注塑成型大小不一,装配错位的。
34 . 什么叫飞模?答:飞模就是配模。
加工往往有不到位的,这时就需要钳工凭经验进行修正35 . 什么叫光刀?答: CNC 精加工的动作称为光刀,也就是在开粗的基础上加工到位。
36 . 什么叫开框?答:在模胚上加工放模仁的位置称为开框。
37 . 什么叫晒字?答:晒字就是做好菲林再拿去加字体的加工方法,是利用蚀刻的方法。
38 . 什么叫反呵?答:将正常情况下的前后模料位倒过来开模的方法称为反呵。
比如玩具车模具开模时,如果车外形面放后模出就属于反柯。
也就是常说的倒置模。
39 . 什么叫浮呵?答:局部有倒扣的地方采用小镶件弹出的出模方法称为浮呵。
镶件与产品会一起动作一段距离40 . 什么叫吃前模?答:开模时,产品留在前模称为吃前模。
也就是粘前模,这种情况相当麻烦,模设大忌,常易导致模报废41 . 什么叫顶白?答:顶出时所需脱模力较大,顶针不够力,使产品局部被顶坏,从产品正面看,有明显的白色或者胶位高出的现象称为顶白,又叫顶高水口。
顶出不平衡也会出现这种情况42 . 什么叫烘印?答:潜水时入水点在制品外观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烘印。
43 . 什么叫码仔?答:码仔属于装夹工具,将模具固定在注塑机上的。
44 . 什么叫过切?答:过切是指过量切削,也就是加工工件时把不需要加工的部分也加工了。
理解为切多了就是。
45 . 较杯是什么?答:前模弹出开模的内行位。
也是常见的哈佛行位,前模弹行。
46 . 绞牙是什么?答:攻丝、攻螺纹。
广东习惯用语47 . 啤把是什么?答:拨模斜度称为啤把,广东习惯用语48 . 何时需做双色模具?答:当一个产品包含两种不同的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颜色时,设计双色模具成型!49 . 工厂的模具设计流程?答:开模前会议分析产品转工程图 2D 排位完善组立图第一次产前会议更正组立图订模胚、订模仁料 3D 分模拔模、拆镶件第二次产前会议更正 3D出模仁图、出镶件图出模胚图、机构件图做 BOM 表50 . 脱模的几种方式?答:顺脱和强脱!51 . 进胶方式有那些?答:有直接进胶、搭接进胶、侧胶、扇形进胶、潜胶、潜顶针进胶、牛角进胶等52 . 流道有那些形式 ?答:有圆形流道、梯形流道、 U 形流道等!53 . 弹簧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力的来源,可以是模具的开模力,可是模具的复模力54 . 模具为什么要拔模?答:防止产品脱模时被拉伤,拉毛,形成白色痕迹,影响外观。
55 . 螺丝的作用及配合长度的确定?答:螺丝只能起一个拉紧作用。
有效长度一般取螺丝直径的 1.5 到 2 倍。
56 . 冷料井的作用?答:冷料井的作用是储存先进入模具的那一小部分温度比较低的塑胶料,以免冲入型腔内影响塑件品质。
57 . 定位环的作用?答:定位环的作用是保证模具和注塑机之间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一般取负公差,小 0.2 58 . 配合的种类?答:配合主要分为三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59 . 镶件的作用是什么?答:方便加工、防止积碳、利于抛光、节省材料、帮助排气、便于更换、修模60 . 硬度的指标有那几种?答: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最常用的是洛氏硬度 HRC61 . 第一角法与第三角法的区别?答: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 ( 观察者 ) 」→「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 ( 观察者 ) 」→「投影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法。
亦称第三象限法。
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是视图放的位置第一角画法: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第三角画法: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62 . 运水的几种方式?答:常见的有直通式、环绕式、水塔式、螺旋式等。
63 . 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三视图的基本原则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64 . 注塑机分为那几类?答:按外形分有:立式的,卧式的,(这种最常见);按注塑量分有:超小型注塑机,小型注塑机,中型注塑机,大型注塑机,超大型注塑机。
也就是注塑量从几毫克到几十千克不等;按合模力分有:几吨到几千吨不等。
65 . 常用塑胶的合适壁厚是多少?答: ABS 的合适壁厚为 1.8-3mm ; PC 的合适壁厚为 2-3.5mm ; PA 的合适壁厚为2-3.5mm ; POM 的合适壁厚为 1.5-2.5mm ; NORYL 的合适壁厚为 2-3.5 mm 。
66 . 什么叫溢边值?答:溢边值是指塑胶产品在多大的间隙下会溢出来(也就是跑毛边)的一个数值。
ABS 的溢边值为 0.04mm ; PC 的溢边值为 0.06mm ; PA 的溢边值为 0.015mm ; POM 的合适壁厚为 0.04mm , PBT+15%GR 的溢边值为 0.03 mm ; PBT+30GR% 的溢边值为 0.02 mm ; PMMO 的溢边值为 0.065 mm ; PVC 的溢边值为 0.07 mm ; AS 的溢边值为 0.05 mm ; PS 的溢边值为 0.05 mm ; PP 的溢边值为 0.03 mm ; PE 的溢边值为 0.02 mm 。
67 . 标准图框是多大?答:常用的图框有 A0 、 A1 、 A2 、 A3 、 A4 。
A0 图框的尺寸为 1188MM*840MM , A1 图框的尺寸为 840MM*594MM , A2 图框的尺寸为 594MM*420MM , A3 图框的尺寸为420MM-297MM , A4 图框的尺寸为 297MM*210MM.68 . 模具大小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