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大树的故事
- 格式:ppt
- 大小:6.19 MB
- 文档页数:22
教案标题:大树的故事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结构、特征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大树的结构和特征2. 大树的生长过程3. 大树与人类的关系4. 大树的艺术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1. 大树的结构和特征2. 大树的艺术表现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树的结构、特征和生长过程。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外观、颜色和纹理。
3.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4.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大树的艺术表现。
教学准备:1. 图片:大树的结构图、大树的生长过程图、大树与人类的关系图。
2. 教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大树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结构。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结构特点。
二、讲授(10分钟)1. 教师讲解大树的结构、特征和生长过程。
2. 学生听讲,了解大树的知识。
三、观察(5分钟)1. 教师出示大树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大树的成长变化。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生长过程。
四、实践(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树的艺术表现。
2. 学生用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进行创作。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大树与人类的关系图,引导学生观察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关系。
二、谈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大树与人类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树的艺术表现。
2. 学生用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进行创作。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出建议。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5篇)第一篇: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大树的故事》教案《大树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诸多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对有故事情节画面的构思和组织。
课前准备:课件、课题、吸铁。
教学流程: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展示谜语(学生读谜语)春天披绿装,夏至好乘凉,秋天黄衣裳,冬季挂雪霜。
(谜底:大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大树,不信,你们来瞧。
(课件展示各种大树)。
师:提问:这些大树长的有啥不一样?(引导学生说出:外形生长姿态色彩的不同)师:我们今天学的新课就是《大树的故事》出示课题《大树的故事》三、讲授新课:欣赏视频《大树的故事》1、师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大树,谁知道大树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出示大树的结构图,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提问:有谁会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玩耍、学习、辛苦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动画片,看里边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播放动画片。
感悟树与人、动物之间的关系。
)2、在大树下,大树上,树洞里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桌讨论,然后请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3、课件欣赏《树宝宝画册》里面记录了许多大树的故事,同桌讨论,在你喜欢的作品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出示画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4、课件出示:在做了标记的两幅画里,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部分?(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表现整个大树,还可以表现大树的某一部分)5、欣赏范画:(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6、讨论思考:你准备为大树的哪部分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有关大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