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4.04 KB
- 文档页数:4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后练习1.密度为ρ质量为m的金属块,将其分成3等份,每一份的质量和密度为 ( ) A.m,ρ/3 B.m/3,ρ/3. C.m/3,ρ D.m,ρ2.一位同学测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那么正确的方法是 ( )A.交换托盘 B.旋动平衡螺母C.同时移动游码和旋转螺母 D.移动游码3.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种说法对吗?4.飞机设机师为减轻飞机的质量.将某些钢铁零件改为铝合金的,使飞机质量减少104 kg,那么所需这种铝合金的质量为______.(ρ铁=7.9 kg/m3,ρ铝=2.7 kg/m3)5.为了铸造一个雕像,先用蜡做了一个雕像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为0.8 kg/m3= 0.9×103kg/m3,那么要用青铜来浇铸这尊铜像(ρ=9.1×103耐心),最少要熔化_____kg 这种青铜.6.有两只完全相同的空瓶,往甲中灌满水质最增加250 g,往乙里灌满酒精,将甲、乙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右盘.那么_______盘下沉,应往______盘中加入_____g砝码,天平才能恢复平衡.7.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8.如图1所示,是测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固体体积(排水法)时的情景,图甲中水的体积为,图乙中水面上升到_____,可知固体的体积是_____,如图2所示为测该固体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请根据你读出的数据算出该固体的密度是____kg/m3,这固体可能是____.9.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以下器材:托盘天平、弹簧秤、金属块、量简、刻度尺、盐水、烧杯、水、细线.(1)需用的器材是______.(2)供参考的实验步骤有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C.用量筒测出金属块的体积V1D.把烧杯中的盐水中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E.向烧杯中盛盐水,用托盘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2F.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3G.用弹簧秤测出水的重量G根据实验目的,你认为必需的实验步骤及合理顺序是(填入代号字母):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3)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计算式_______.分析:本题考查掌握液体密度的目的、原理、步骤,需测量物理量,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密度概念.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同一种物质密度是不变的,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体积无关,这是因为其体积增大(或减小),质量也随着增大(或减小),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等于它的密度.2.答案:D分析:使用天平交换托盘是错误的,旋转平衡螺母是在天平称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的方法,一旦称量质量是不能旋转平衡螺母的.综上分析得知:A 、B 、C 三项是错的,只有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减砝码的方法才是可采取的.3.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确切地说应该是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4.分析:要弄懂一个关系;“使飞机质量减少104 kg ”应理解为被替换的钢铁零件总质量比铝合金零件的总质量多104 kg .另外,换上的零件与换下的零件体积应相同(形状尺寸相同,功能也相同).解:设被换下的零件的总体积为V ,依题意:ρ铁V-ρ铝V =104 kgV =3320/)7.29.7(104dm mkg kg =- 那么零件合金的质量为:m 铝=ρ铝V =2.7 kg /dm 3× 20 dm 3=54 kg .5.分析:制作青铜雕像时,雕像与蜡模型体积相等.由于蜡跟青铜的密度不同,质量因此也不同,考虑到熔化、浇铸、生产过程中的损失,还应留有余地,因此熔化的青铜总不能小于某个值.本题就是进行这种计算. .2.188.19.01.9kg kg m m m =⨯=•⇒=蜡铜铜蜡蜡铜铜ρρρρ 6.分析:本题的要害是两瓶容积相等,“甲中灌满水,质量增加250 g ”,意思是两瓶容积等于250 g 水的体积,其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解:由33250/1250,cm cmg g m V V V m =====水水水容ρρ 同理:m 酒=ρ酒V 酒=ρ酒V 酒=0.8 g /cm 3×250 cm 3=200 g应加砝码的质量:m 砝=m 水-m 酒=50g .7.答案:(1)用天平测出石蜡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把铁块放入其中,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V 1.(3)将铁块和石蜡绑在一起放入量筒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 2,则石蜡块的体积: V=V 2-V 1(4)根据公式ρ=12V V m V m -= 求出石蜡块的密度.分析: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出蜡的体积.由于蜡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沉入水中,通常采用沉锤法,即把石蜡块(如铁块等)绑在一起沉入水中.具体步骤如下所述.本实验不必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和助沉物的体积,以免在推导密度公式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表达要用直接测量量来表示.8.分析:由图1所示知:V 水=24 cm 3,V 总=36 cm 3,V 固=12 cm 3;由图2知:m 固=31.2g ,由ρ=122.31=V m g /cm 3=2.6g /cm 3. 查表知:这固体可能是花岗岩.9.答案:(1)托盘天平,量简,烧杯,盐水(2)A E D F(3)ρ=Vm m 32- 分析:实验原理ρ=Vm =,m 为盐水的质量,用天平称出,V为盐水体积,用量筒量出. 为减少测量误差,在测量质量m 时采用的方法是:先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2后,从烧杯中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再把烧杯和烧杯中剩余的盐水总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出为m 3,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 2-m 3。
测量物质的密度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②③④①⑥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⑥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量杯质量为 40gB . 40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 40gC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 3D .该液体密度为 2g/ cm 33、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 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 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 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⑥B .⑤①②③⑥C .①②④③⑤⑥D .⑤①②④③⑥4、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 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 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 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 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5、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 .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 .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示数是 l7.4g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40cm 3D .利用图中信息,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1.72×l0 3 kg/m 37、只用量筒、长方体小木块、长细针、水、密度未知的盐水,能测出的物理量是 ( 温馨提示 : 长方体小木块不吸水,ρ木<ρ水)()A .木块的质量B .木块的密度C .木块的高度D .盐水的密度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65分)8、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冲刺高分第6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单选题1. 小明参加了 5 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明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32.50g c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B .只有小华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她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 .只有小张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2. 实验室里常用沉坠法来测量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 ,再用量筒测量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应该为A .1m VB .23m V V +C .32m V V -D .31m V V - 3. 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木块密度可表示为( )A.m V 1B.m V 1+V 2C.m V 3-V 2D.m V 3-V 2-V 14.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你认为不能够完成的是( )A .测量牛奶的密度B .鉴别金戒指的真伪C .鉴定铜球是否空心D .测一捆铜导线的长度5.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D .测比赛用的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6.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 V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量杯质量为40 gB .40 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C .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 3D .该液体密度为2 g/cm 37. 小融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的小石块(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干燥的小石块的质量60g ;②将干燥的小石块用细线吊着,慢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稳定后,溢水杯中的水面仍与杯口齐平,测出溢出水的体积为21cm 3; ③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64g 。
《测量物体的密度》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
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水滴管和一些水。
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个土鸡蛋的质量m1;②将土鸡蛋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土鸡蛋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的位置,测出总质量为m2.③将土鸡蛋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内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根据步骤①②③即可得到鸡蛋的密度。
则密度的表达式为()A. m1ρ水m2−m3B. m1(m2−m3)ρ水C. m1ρ水m1+m3−m2D. m1ρ水(m1+m3−m2)2.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
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①ρ=m2−mm1−m ρ水②ρ=m2−mV1③ρ=m2−m3V2,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D. ①②3.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B. 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m3C. 如果按照B、A、C的顺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D. 按照A、C、B顺序操作如果盘中5g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4.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 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 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 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积雪冰层5.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 天平和砝码、水、细绳、烧杯D.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6.在实验室中常用“悬垂法”测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量木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为()A. mV1B. mV2+V3C. mV3−V2D. mV3−V2−V17.下列实验中:①测量小石头的密度;②测量一张作业纸的厚度;③测量同学百米跑步的速度;④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中有以下操作步骤,没有必要的是〔〕A.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B.将一局部酱油倒入量筒中并读出示数C.测此时量筒和酱油的总质量D.测倒出酱油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2.小兰同窗用托盘天平和量简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理天往常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区分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8gC.由两图量简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m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kg/m33.某同窗在测量金属球的密度实验中,有关状况如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称量金属球质量的进程中,假定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理平衡螺母B.该金属球的质量是75gC.假定该球是铁质空心球〔ρ铁=7.9g/cm3〕,那么空心局部体积是8 cm3D.假定金属球是实心的,那么该金属球的密度是3.95 g/cm34.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预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簧测力计,⑤小铁块,⑥细线。
以下器材组合可以处置这一效果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5.在平整空中上有一层厚度平均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构成了一个下凹的足迹,如下图。
足迹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冰的密度,只需测量出以下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足迹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足迹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足迹的面积D.足迹的深度和足迹的面积积雪冰层6.对以下仪器运用正确的选项是〔〕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野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B.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窗的跳远距离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刻读数7.以下有关测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借助量筒和水不能够测量一个桃子的体积②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防止的③测量技术如今曾经被人们普遍运用于消费生活及迷信研讨④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需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测量物质的密度习题一、是非题1.物质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2.一杯水倒掉一半,水的密度也会减小一半.( )3.同一种物质的密度用千克/分米3和克/厘米3作单位数值是一样的.( )4.把糖溶解在水中,这液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5.把糖溶解在水中,这溶液质量变大,密度也变大.( )6.在液体中,水的密度最大.( )二、填空题l.用实验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由这种物质组成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然后根据公式ρ=______求出密度.2.用实验法测正方体的金属块的密度时,应该用______测出其边长,按公式______计算出体积,用______测出其______,再按公式______计算它的密度.三、实验题l.把测定液体密度要进行的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并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求出液体的质量,计算液体的密度;B.测定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测定量筒中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E.将液体倒入量筒中;F.将液体倒入玻璃杯中.2.测定某金属块密度实验.(l)把下面的实验步骤序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排列起来,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记下铜块全部浸入水中时量筒里水面的刻度值;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下水面的刻度值;C.计算金属块的体积和密度;D.用天平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2)图55-1所示的是测金属块的密度所用的仪器及实验情况,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在下列表格中填上数据并求出密度.参考答案一、1.×2.×3.√4.×5.√6.×三、1.ECDFBA 2.(1)DBAC (2)180,30,50,20,9×103千克/米3初中物理记忆口诀汇总声现象1.声音的传播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
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1.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以下实际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操作步骤是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 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2.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明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一个鸡蛋的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10cm3B. 50cm3C. 100cm3D. 150cm33.小宇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①量杯质量为20g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④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4.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5.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能淹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能淹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程6.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注入液体后,等1~2min,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B.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C.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D.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简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7.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填空题
1. “娃哈哈”纯净水的瓶上的塑料包装上印有“净含量596ml ”字样,由此可以算出它满装时水的质量为________kg 。
2. 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形容器最多能装下
3.84kg 酱油,这个容器的高度是________m 。
(酱油密度为1.28 ×103kg/m 3)
3. 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1:3,则其密度之比为 ________。
4.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种未知液体密度的正确操作情境,其中负责记录表格和填写实验数据的同学有三项没填完。
请你帮他填上。
二、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0.2kg 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2.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
mL
40
10 20
30
A.铜比铁的质量大
B.铜块的体积一定比铁块的体积小
C.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相等时,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D.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等时,铜块的质量大
3.两只相同的杯子,一只装满水,一只装满酒精。
现在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铜块分别投入两个杯子中,并被浸没,则溢出的水和酒精()
A.体积相等,质量也相等
B.水的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质量大
C.体积相等,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
D.水的体积小于酒精的体积,质量相等
三、简答题
1.给你一台天平,一个空玻璃杯和足量的水,怎样测出一金属的密度?(写出要测出的物理量,及用这些量表示的金属的密度公式)
四、计算题
1.汽油的密度为0.71 ×103kg/m3,能装2kg水的瓶子能装多少kg 汽油?
2.飞机技师为了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同体积的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
3.在一次实验中,技术员将密度为0.79 ×103kg/m3的无水酒精
30ml与30ml水混合摇匀,总体积为57ml,求混合液的密度。
答案
一、填空题
1.0.596
2.0.3
3.6:1
4. 剩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g);30;0.8 × 103
二、选择题
1.B
2.D
3.C
三、简答题
1. 测体积,
将量筒注入一定量的水,将玻璃杯完全没入(杯中不能留任何气泡),看刻度上升了多少,这就是玻璃杯的体积
2,测重量
大家都知道玻璃杯口超上放入水中,它会象船一样漂起来,利用这个原理
将玻璃杯口超上放入有水的量筒中,观察刻度上升的数量,根据这个算出玻璃杯的排水体积
而玻璃杯的重量就等于这排开水的重量
最后,用重量除以体积,就得出了它的密度
四、计算题
1.1.42 kg
2.解析:用铝制零件代替钢制零件其体积不变,改变的是其密度。
密度减小,因此质量也相应减小。
由此可列出等式:ρ钢v- ρ铝v = 104kg
计算出零件的体积再求出铝块的质量。
3. 0.942 ×103kg/m3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
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
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
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
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
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
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
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