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28No.12April 20213%高渗盐水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张招文胡冰王贵莲曾凯丹胡华著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宜春336000[摘要]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一组(65例)、治疗二组(65例)、治疗三组(65例)。
治疗一组采用3%高渗盐水4mL+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二组采用生理盐水4mL+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三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2mL+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
比较三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一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治疗二组、治疗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二组与治疗三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一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治疗二组、治疗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5);但治疗二组、治疗三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3%高渗盐水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愈率高,能够尽快解除患儿的咳嗽、气促、喘憋、肺部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3%高渗盐水;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中图分类号]R5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4(c)-0115-04Effect of 3%hypertonic sal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Ipratropium Bromide Solution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ZHANG Zhao-wen HU Bing WANG Gui-lian ZENG Kai-Dan HU Hua-zhuDepartment of Pedia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Jiangxi Province,Yichun 33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3%hypertonic sal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Ipratropium Bromide Solution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Methods A total of 195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 who were treated in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Jiang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5to December 2016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1(65cases),treatment group 2(65cases)and treatment group 3(65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1received 3%hypertonic saline 4mL +Compound Ipratropium Bromide Solution atomized inhalation.The treatment group 2was treated with 4mL of normal saline +Compound Ipratropium Bromide Solution at⁃omized inhalation.The treatment group 3was treated with 0.9%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2mL +Terbutaline Sulfate Atomized Solution +Budesonide Suspension atomized inhalation.The time of cough disappearance,shortness of breath disappearance,asthma disappearance,lung signs disappearance,hospital stay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ough,shortness of breath,dyspnea,lung sig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reatment group 1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reatment group 2and treatment group 3,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 <0.05).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ough,shortness of breath,dyspnea,lung sig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2and treatment group 3(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1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reatment group 2and treatment group 3,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Howev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2and treatment group 3(P >0.05).Conclusion 3%hypertonic sal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Iprat⁃ropium Bromide Solution atomization inha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 has a high cure rate,which can relieve cough,shortness of breath,shortness of breath,lung signs and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It′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3%hypertonic saline;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Pneumonia;Inhalation with Compound Iprat⁃ropium Bromide Solution[基金项目]江西省宜春市社会发展类科技计划项目(JXYC 2016KSC003)115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尤其1岁以内婴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气促、喘憋、面色发绀等,呼吸道分泌物多,易出现气道堵塞,导致心、肺、脑、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直接威胁广大患儿的生命健康[1]。
2024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
目前尚无RSV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RSV的治疗。
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早产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唐氏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患儿,感染RSV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
RSV防治药物及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抗病毒药物1.1干扰素对于RSV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抗感染、平喘、吸氧补液等常规基础治疗上,可试用重组人奸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Odb:2~4μg∕(kg∙次),2次/d,疗程5~7d;干扰素α2b:10万~20万IU∕(kg∙次),2次/d,疗程5~7d01.2利巴韦林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实利巴韦林在治疗RSV感染中的有效性,故不推荐常规使用。
2.支气管舒张剂单独或联合抗胆碱能类药物雾化在RSV感染后引起喘息患儿中的疗效尚不明确。
对于RSV感染伴喘息症状患儿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如用药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可继续应用;如用药后无改善,则考虑停用。
对于RSV感染已经引起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重症患儿,气管舒张剂还可能增加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风险,需慎用。
推荐剂量: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6岁,2.5mg∕次,用药间隔视病情轻重而定。
特布他林雾化液,体质量<20kg,2.5mg∕次,视病情轻重每日给药3~4次。
异丙托浸镇推荐剂量:<12岁,250ug∕次,多与短效B受体激动剂(SASB)联合雾化吸入。
3.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常规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有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喘息患儿,可试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起到抑制气道炎症,改善通气及缓解喘息症状的作用。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3%高渗盐水20ml雾化吸入bid,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bi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78.26%),有效7例(15.22%),无效3例(6.52%),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显效25例(51.02%),有效13例(26.53%),无11例(22.45%),不良反应1例。
两组在总有效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不良反应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令人满意,使用安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ypertonic saline inhalation in treat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3% hypertonic saline inhalation of 20ml twice a da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hysiological saline inhalation of 20ml twice a day.Observed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then took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For the treatment group, 36 cases(78.26%) were markedly improved,7 cases(15.22%) were effective,3 case(6.52%) ineffective,and 4 cases received adverse reaction.For the control group,25 cases(51.02%)were markedly improved,13 cases(26.53%)were effective,11 cases(22.45%)ineffective,and 1 case received adverse reaction.Both groups differ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but not in incidence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hypertonic saline inhalation in treatment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satisfactory and this therapy were proved secure.Key words:Hypertonic saline;Inhalation;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下呼吸道感染是內科常见病,多发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作者:李学娟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对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高渗盐水;硫酸镁;雾化吸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在年龄不足1岁的婴幼儿中十分常见[1],患儿通常有呼吸困难、咳嗽、口唇青紫、喘憋及吸气三凹征等临床表现[2]。
我院在为此类患儿治疗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其中观察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66例,所有患儿均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39例,女27例,患儿年龄为3个月-2岁,平均年龄为(9.2±1.3)个月;病程为1-7d,平均(4.3±1.1)d;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喘憋、咳嗽与呼吸困难,均有发热表现,发热时间为1-4d,体温为38.2-40.2。
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措施为平喘、抗病毒、补液、化痰、吸氧等。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患者3mL 4%高渗盐水与30mg/(kg?次)25%硫酸镁,配制成总液量为4-6mL的混合液,利用空气压缩泵经面罩持续加压,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混合液,3次/d.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喘憋改善情况、血压及心率等密切观察,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7d。
㊃论 著㊃[收稿日期]2015-09-14;[修回日期]2015-11-09[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50885)[作者简介]史军然(1978-),女,河北赵县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儿科疾病诊治研究㊂硫酸镁联合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史军然1,薛红霞2,白瑞珍1,张玉霞1,周秀敏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儿科,河北石家庄050051;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儿科,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㊂方法将15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A 组53例,B 组50例,C 组50例㊂C 组给予常规监测病情变化㊁对症和支持以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㊁异丙托溴铵治疗;A 组在C 组基础上加用等渗硫酸镁㊁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B 组在C 组基础上加用等渗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㊂观察3组疗效及不良反应㊂结果A 组㊁B 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C 组,且A 组短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㊂A ㊁B 组疗效均优于C 组,且A 组疗效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㊂结论硫酸镁联合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用药方便,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㊂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硫酸镁;干扰素α-1b ;婴儿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7-3205.2016.01.027 [中图分类号] R 562.2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3205(2016)01-0089-03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一种治疗选择性单一的疾病[1]㊂毛细支气管炎也称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个月,以流涕㊁咳嗽㊁阵发性喘息㊁气促㊁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㊁呼气相延长㊁喘鸣㊁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n c y t i a l v i r u s ,R S V )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㊂目前本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选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亦可试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住院患儿在严密监测下可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1]㊂文献报道干扰素雾化吸入可用于急性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病毒治疗[2]㊂亦有文献报道将硫酸镁应用于儿童严重哮喘㊁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3-4]㊂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二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㊂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镁联合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 2015年8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诊断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2~12个月患儿153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A 组㊁B 组和C 组㊂A 组53例,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2~12个月,平均(6.0ʃ2.6)个月;B 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12个月,平均(6.0ʃ2.4)个月;C 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2个月,平均(6.0ʃ2.3)个月㊂3组性别㊁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所有入组患儿均经其父母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㊁体格检查㊁影像学检查㊁病原学检测等均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1]㊂重度临床表现:①喂养量下降至正常的一半以上或拒食;②呼吸频率>70次/m i n ;③胸壁吸气性三凹征重度(肋间隙凹陷极度明显);④有鼻翼扇动或呻吟;⑤血氧饱和度<82%;⑥精神状况极度烦躁不安,嗜睡,昏迷㊂1.3 治疗方法 C 组采取常规监测病情变化㊁对症和支持以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㊁异丙托溴铵治疗㊂A 组在C 组基础上予等渗硫酸镁溶液3m L (浓度7.5%,含硫酸镁150m g ,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20033861),1次/d ;干扰素α-1b每次1μg /k g (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 19990033)溶于3m L 注射用水中,2次/d,雾化吸入治疗㊂B 组在C 组基础上仅加用等渗硫酸镁雾化吸入,用法用量同A 组㊂患儿如并发细菌感染加用抗菌药物治疗㊂㊃98㊃第37卷第1期2016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37 N o .1J a n . 20161.4观察指标观察3组症状消失时间㊁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㊂1.5疗效判定[5-6]根据治疗7d后临床表现㊁肺部体征及胸部影像学X线片变化判断疗效㊂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㊂显效:呼吸困难消失,喘息明显减轻,肺部喘鸣音及湿性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㊂有效:上述症状㊁体征有所减轻㊂无效:上述症状㊁体征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出现需转重症监护病房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㊂1.6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㊂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3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A组和B 组喘息㊁喘鸣音和三凹征消失时间短于C组,A组症状消失时间时间又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㊂表13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ʃs,d)组别例数喘息喘鸣音三凹征A组535.20ʃ0.81*#4.00ʃ1.17*#2.91ʃ1.07*# B组506.21ʃ0.80*5.29ʃ1.13*3.85ʃ1.09* C组506.73ʃ1.246.51ʃ1.225.18ʃ1.44F33.3658.8845.63P0.0000.0000.000*P<0.01与C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S N K-q检验) 2.23组临床疗效比较 A㊁B组临床疗效优于C 组,且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㊂表23组临床疗效比较(例数,%)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A组5316(30.2)27(50.9)8(15.1)2(3.8)51(96.2)*# B组5010(20.0)15(30.0)18(36.0)7(14.0)43(86.0)* C组508(16.0)13(26.0)18(36.0)11(22.0)39(78.0)H c15.372P0.000*P<0.01与C组比较 #P<0.01与B组比较(秩和检验)2.3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㊂3讨论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尤其是<6个月的小婴儿㊂病原以R S V最常见,其他还有副流感病毒㊁腺病毒㊁人类偏肺病毒㊁肺炎支原体㊁衣原体等㊂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能发展成为哮喘㊂毛细支气管炎是R S V感染后广泛的毛细支气管管壁平滑肌收缩㊁痉挛,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促炎因子增多,炎性抑制因子减少,致毛细支气管局部黏膜水肿,炎性渗出增多,堵塞气道,加重了管腔狭窄,从而加大了通气阻力,肺内压进一步升高,肺内血流阻力增加,使得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细胞内能量代谢紊乱㊂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时小气道阻力明显增加,肺顺应性迅速下降,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从而使患儿呼吸做功增加,出现喘憋等缺氧表现,如病情持续加重,血气分析常提示患儿合并呼吸性酸中毒㊁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发生Ⅱ型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将进一步加重肺及全身循环障碍,并合并心力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㊂目前毛细支气管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吸氧㊁抑制气道炎症㊁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㊁缓解喘憋㊁免疫治疗等㊂其治疗目的是为了解除气道梗阻㊁改善通气㊁控制喘憋,防止心力衰竭㊁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㊁β2受体激动剂㊁胆碱能受体拮抗剂㊁硫酸镁㊁高渗盐水等是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1,3-4]㊂雾化吸入治疗时将制成气溶胶㊁干粉或溶液的药物通过雾化吸入装置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通过呼吸动作吸入气道,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管表面的药物受体而发挥疗效,具有作用直接和迅速㊁操作简便㊁患儿无痛苦㊁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㊂因此,在常规对症㊁支持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㊂文献报道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学发病机制与支气管哮喘存在类似之处,R S V感染呼吸道可诱导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7]㊂布地奈德是一种活性较强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具有弱盐皮质激素活性,它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好,抗炎性作用强,尤其是其局部抗炎能力强,约为皮质醇的1000倍㊂可抑制气道炎症细胞介质的释放,抑制气道高反应,有效缓解喘息,收缩气道血管,降低肺水肿的发生率㊂布地奈德还可稳定气管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抑制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㊁嗜酸性粒细胞㊁巨噬细胞㊁淋巴细胞等和细胞因子㊁组胺等参与的免疫反应,从而使这些过敏活性介质的生成减少,抑制巨噬细胞吞噬㊁处理抗原,破坏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活动,降低抗原抗体作用时激发的酶促过程㊂布地奈德能缓解呼吸发憋,缩短喘鸣音持续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8]㊂有研究表明R S 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后吸入布地奈德可以㊃09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第37卷第1期减少2年内喘息症状的发生率[9]㊂异丙托溴铵是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具有抗胆碱能(副交感)特性的四价铵化合物,因可拮抗释放的乙酰胆碱的迷走神经,使得迷走神经反射受到抑制,阻断了支气管平滑肌上的毒蕈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相互结合,导致了细胞内环一磷酸鸟苷酸浓度增高㊂异丙托溴铵在治疗婴幼儿病毒性支气管炎的支气管痉挛中显示了较好的作用㊂毛细支气管炎时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导致上皮细胞损伤,暴露了气管壁的胆碱能受体,使其易与各种刺激物接触,导致迷走神经功能紊乱,使气道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气道反应性亢进㊂局部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黏膜功能得以恢复,并能加速血管的生长及结缔组织增生㊂吸入后仅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的局部产生抗胆碱能作用,而非作用于全身,作用时间长,用量小,疗效持久,特异性高且无全身不良反应[10]㊂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㊁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11],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被认为是哺乳动物抗病毒治疗的第一道防线㊂干扰素是一种更适合于中国人的抗病毒药物的亚型,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用于儿童抗病毒治疗[2]㊂近年来应用硫酸镁治疗儿童喘息疾病越来越受到广大儿科临床医生的关注㊂雾化吸入硫酸镁可作为传统治疗的补充治疗㊂M g2+具有良好的扩张支气管[12]和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主要机制为:①能直接对抗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缓解气道狭窄,改善通气功能;②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将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腺苷酸,最终阻止炎性介质释放,解除平滑肌痉挛,减轻黏膜水肿;③可以竞争性地阻断C a2+内流,改变平滑肌细胞内C a2+浓度,使组织平滑肌细胞兴奋性收缩㊂硫酸镁应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领域,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扩张支气管,减少组织氧耗,增加呼吸肌肌力,缓解呼吸肌疲劳㊂同时,M g2+还有助于改善通气,增加肺通气/血流比例,排出二氧化碳,减少因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发生,并能纠正缺氧㊂此外,硫酸镁还有增加呼吸道纤毛运动和减轻黏膜水肿渗出作用,促进气道分泌物的排出,减轻气道阻塞作用㊂它的镇静作用,可降低患儿因烦躁㊁哭闹喘息及气促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3]㊂文献报道雾化吸入等渗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静脉给药,且安全有效,对心血管影响小[13]㊂高浓度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有致支气管痉挛作用,故雾化吸入采用等渗硫酸镁㊂硫酸镁有扩张血管作用,用药量大时,患儿可出现恶心㊁呕吐㊁全身发热㊁面色发红㊁乏力㊁低血压㊁腱反射减低㊁呼吸抑制㊁眩晕㊁昏睡㊁神经过敏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4]㊂本研究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雾化吸入低浓度㊁等渗硫酸镁治疗有关㊂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㊁C组,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㊁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表明硫酸镁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可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转归;同时亦表明给予必要的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更佳㊂因本研究样本量小,故所得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㊂[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诊断㊁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 168-171.[2]尚云晓,黄英,刘恩梅,等.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多中心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29(11):840-844.[3]储昭乐,丁圣刚.硫酸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5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80-1281. [4]任善香.硫酸镁对急性严重哮喘儿童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J].临床荟萃,2013,28(10):1168-1170.[5]熊琴,晏伟钊,程黎,等.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3):153-154.[6]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1): 1322-1324.[7]邱锐琴,乔木,苏颖.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干扰素γ的影响及其意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2):156-159.[8] F e r n a n d e sR M,H a r t l i n g L.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sf o ra c u t ev i r a lb r o nc h i o l i t i s i n i n f a n t s a nd y o u n g c h i l d re n[J].J AMA,2014,311(1):87-88.[9] K a j o s a a r i M,S y vän e n P,För a r s M,e t a l.I n h a l e dc o r t i c o s t e r o id sd u r i n g a n da f te r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n c y t i a lv i r u s-b r o nc h i o l i t i s m a yde c r e a s e s u b s e q u e n ta s t h m a[J].P e d i a tA l l e r g y I mm u n o l,2000,11(3):198-202.[10] K u m a r S i n g hS.S a f e t y o f i p r a t r o p i u m b r o m i d e[J].C h e s t,2010,138(1):235-236.[11]邱锐琴,顾艳红,乔木,等.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 444-446.[12]王慧,龚财惠,袁小平,等.硫酸镁雾化吸入对儿童肺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2):913-916. [13]朱岩,齐戈尧,钟佳伟.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辅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比较[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6):63-65.(本文编辑:许卓文)㊃19㊃史军然等硫酸镁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采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采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0%。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
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咳嗽、啰音、喘息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高渗盐水;硫酸镁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间质性肺炎,在病毒性肺炎中占据第一位,多发生于1岁以上的幼儿。
该病症一般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温、咳嗽、啰音、喘息等,但高温比较容易退热。
我院对2010年1月~2011 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2~18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5.12±2.96)月。
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先对两组患者进行补液、吸氧、化痰、平喘等治疗,并在该治疗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浓度为4%,体积为3ml的高渗盐水,以及浓度为25%的硫酸镁30mg/kg,保证两者总量为4~6ml,通过雾化吸入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日三次。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李忱【摘要】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s caused by an important cause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us is brought some challenges is easy to diagnose, but for treatment but no specific effects of drugs and children later in the infected often asthma symptoms, severe cases can make pediatric respiratory hindered, and even a threat to the lives and safety of children and clinical there is no specific effects of drugs, which no doubt to the US and the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so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becam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common concern of all parties. For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ll have different side effec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Therefore, in-depth study is still an important problem we are facing.%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病毒的特点在于较容易诊断出来,但小儿在被感染的后期常常会出现哮喘等症状,而且临床中尚无效果特异的药物,这无疑也给我们的治疗和干预带来了一定挑战,所以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成为了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效果分析孟战备【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模式,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硫酸镁联合喘可治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与对照组的1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辅以硫酸镁和喘可治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09【总页数】2页(P1170-1171)【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硫酸镁;喘可治;疗效【作者】孟战备【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边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其病因包括过敏体质、呼吸道病毒感染、过敏原、肥胖等[1]。
临床上表现为低热、刺激性咳嗽、气促、胸闷、肺部可闻及喘鸣音或哮鸣音,喘息容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2]。
为此,本文加用硫酸镁联合喘可治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10例,所有患儿均出现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湿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所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有关该疾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肺部肿瘤、结合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患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分析
作者:李学娟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对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高渗盐水;硫酸镁;雾化吸入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在年龄不足1岁的婴幼儿中十分常见[1],患儿通常有呼吸困难、咳嗽、口唇青紫、喘憋及吸气三凹征等临床表现[2]。
我院在为此类患儿治疗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其中观察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66例,所有患儿均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39例,女27例,患儿年龄为3个月-2岁,平均年龄为(9.2±1.3)个月;病程为1-7d,平均
(4.3±1.1)d;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喘憋、咳嗽与呼吸困难,均有发热表现,发热时间为1-
4d,体温为38.2-40.2。
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4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措施为平喘、抗病毒、补液、化痰、吸氧等。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患者3mL 4%高渗盐水与30mg/(kg?次)25%硫酸镁,配制成总液量为4-6mL的混合液,利用空气压缩泵经面罩持续加压,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混合液,3次/d.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喘憋改善情况、血压及心率等密切观察,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7d。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消失时间对比
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5.4±1.3)d,喘息消失时间(4.6±0.8)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4.7±0.9)d;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1±1.5)d,喘息消失时间(3.5±0.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3.6±0.5)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8.2±1.3)d,住院费用(3038.9±26.8)元;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6.2±1.1)d,住院费用(2763.2±24.9)元;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病毒性肺炎是临床常见下呼吸道疾病,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占比为48%左右[3],且
好发于春冬季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初期时可见鼻堵塞、咳嗽等症状,大部分患儿有发热症状,在胸部听诊时一般有细小或中、粗啰音。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还无特效治疗方法,该疾病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平喘、抗病毒、补液、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
我院在为此类患者展开治疗时,对照组展开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
高渗盐水可促使患儿痰黏滞性大幅下降,促使黏液分泌清除能力大大提高,使所有黏膜纤毛的运输及相应功能大幅提高,促使炎症发应消除或改善。
在高渗盐水中加入硫酸镁行雾化吸入治疗,是因为镁离子可促使人体呼吸道黏膜表面渗透压大大提高,促使呼吸道中细胞吸收周围组织中的水分,对痰液加以稀释,从而促进气道总分泌物的排出,这对于肺部啰音的吸收十分有利。
另外,镁离子具有中枢镇静作用,可促使机体耗氧量降低,可有效缓解患儿喘憋症状;同时该药物可促使心脏后负荷降低,缓解肺淤血,可促使患儿肺功能及缺氧现象显著改善。
将高渗盐水与硫酸镁联合应用不仅可对痰液排出发挥促进作用,同时可促使气道痉挛有效缓解,使气道反应性降低,从而促进阻塞小气道恢复通畅状态,对患儿发挥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建卫.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2]边文会,王红亮.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9(08):68-69.
[3]袁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中医治法及其机理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