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出版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第三章
- 格式:doc
- 大小:1.10 KB
- 文档页数:1
51总第 58期2011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初级)试题及参考答案试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下列工具书中,属于专科词典的是( )。
A. 《新华字典》B. 《辞海》C. 《中国人名大辞典》D.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2. 关于百科全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百科全书是百科知识的总汇B. 百科全书被称为“工具书之王”C. 百科全书是供长期查检和引据的权威工具书D. 百科全书一般按时代顺序编排3. 下列工具书中,不属于政书的是( )。
A. 《通典》 B. 《通志》C. 《古今图书集成》D. 《唐会要》《唐会要》4.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根据( )标明图书的分类号。
A. 四部分类法B. 中图法C. 主题法D. 时序法5. 关于百度搜索引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B. 检索结果依据相关度排序C. 不能用于外文词语搜索D. 支持布尔逻辑检索6. 信息采集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不包括( )。
A. 有助于把握出版物市场的趋势B. 有助于出版物的科学设计C. 有助于对稿件的判断和加工D. 有助于帮助读者选择图书7. 关于选题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题需要优化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B. 选题优化包括对选题进行修订和调整C. 选题优化必须组织社会专家进行论证D. 选题优化能增加选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8. 关于审稿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出版单位实行的审稿制度是“三级审稿责任制度”B. 三级审稿的责任者必须具备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C. 终审由具有编审、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承担D. 助理编辑可作为责任编辑承担初审工作9.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尊重作者,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个原则的是( )。
A. 把公元年份的汉字形式改成阿拉伯数字形式B. 把认为不妥的材料予以更换C. 把英制单位改成国际单位D. 用红笔在原稿上作修改10. 图书编辑正式发稿时必须填写的格式文件不包括( )。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参考答案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2、《出版管理条例》指的出版物,分为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
A、电影B、录音带C、电视剧D、音像制品3、期刊的特点是()。
A、有固定的名称B、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C、出版具有连续性、周期性D、有国内统一刊号4、期刊封面必须刊载经过核批的期刊名称和()A、主办单位B、年、月、期、卷C、出版单位D、出版日期5、一本图书只能用一个书号,()则需要使用不同的书号。
A、同一本书有不同装帧形式的B、同一种书有不同文字类别的C、分别定价、分开销售的D、整体定价的6、中国标准刊号应印在报刊的()位置处。
A、版权标识位置B、固定显著位置及版权说明C、封面的右上角D、封四下方7、国内统一刊号的结构“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中,由地区号和序号组成,其中序号由报刊登记所在的()分配。
A、新闻出版总署分配B、出版社分配C、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分配D、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分配8、中国标准书号(ISBN部分)条码统一由()制作。
A、新闻出版总署B、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C、标准计量局D、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9、在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结构中,“CN”代表()。
A、出版者代码B、记录码C、标识音像制品出版所在国家的名称代码D、音像制品的整体代码10、中国标准书号的附加码代表版本、定价、图书分类等ISBN和EAN都无法识别的信息。
如果重印书价格作了调整,则需要重新申请制作()。
A、EANB、带有原有ISBN条码C、带有附加码ISSND、带有附加码ISBN条码11、根据计划包括的选题范围还可以分为综合性和()计划。
A、整体性B、灵活性C、稳定性D、专项性12、推荐稿由科学、文化部门,()推荐的稿子。
A、国家政府部门B、学术团体或者专家学者C、科研单位D、国外科研组织13、三审制是指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有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初审、()、具有正副编审职务的正副社长和正副总编辑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
2011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工具书中,属于专科词典的是()。
A.《新华字典》B.《辞海》C.《中国人名大辞典》D.《汉语大词典》【答案】C【考点】专科词典的代表著作【解析】专科词典专收某一或若干学科的专业词汇、名词术语等,给出专业性释义。
如《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经济大辞典》《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简明物理学词典》《简明中医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
A项,《新华字典》属于普通字典;B项,《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权威大型综合性辞书;D项,《汉语大词典》属于普通语文词典。
2.关于百科全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百科全书是百科知识的总汇B.百科全书被称为“工具书之王”C.百科全书是供长期查检和引据的权威工具书D.百科全书一般按时代顺序编排【答案】D【考点】百科全书的含义、编排方式【解析】百科全书以条目为基本单元,全面、系统地介绍知识。
条目的编排一般有三种方式:①按条头字顺编排;②分类编排;③分类与字顺相结合的方式(即大卷分类)编排。
其中第一种方法是现代百科全书编排条目的主流。
3.下列工具书中,不属于政书的是()。
A.《通典》B.《通志》C.《古今图书集成》D.《唐会要》【答案】C【考点】政书的代表著作【解析】C项,《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政书是中国古代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
政书一般可分为两大类:①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②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或“会要”,如《唐会要》《元典章》等。
4.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根据()标明图书的分类号。
A.四部分类法B.中图法C.主题法D.时序法【答案】B【考点】中图法的应用【解析】我国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明确标明中图法的分类号。
(2011版)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教材课后题答案《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信息检索1.工具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答:(1)根据工具书的编制特点和功能用途可分为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文摘,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
(2)根据工具书的主要职能可分为:①语言性工具书,主要包括字典、语文词典;②检索性工具书(或称线索性工具书),主要包括书目、索引、文摘;③参考性工具书,主要包括百科全书、专科词典、类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
2.简述字典、词典的概念、特点和组织结构。
★★★答:1. 概念:字典是汇集单字,按某种方法编排,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词典是汇集词语,按某种次序编排,逐条加以释义或提供有关信息的工具书。
2. 特点:①以条目为基本单元;②检索的专指性性;③解释简明、规范。
3. 组织结构:字典、词典一般由正文、辅助说明、目录、索引和相关附录等部分组成。
补:掌握常用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使用方法。
★★★答:详见教材P2-13.3.现代的字典、词典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1. 字典可分为普通字典和特种字典两类。
普通字典如《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种字典如《同源字典》《汉语俗字字典》。
2.词典的分类:①按照词目和释文是用同一种语言还是两种或更多种语言,可以分为单语词典、双语词典和多语词典;②按照规模和篇幅,可以分为大型词典、中型词典和小型词典;③按照正文词条编排的方法,可以分为形序词典、音序词典和义序词典;④按照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着重点,可以分为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
语文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同义词词典,成语词典,谚语词典,俗语词典,歇后语词典等。
专科词典如《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经济大辞典》《现代科学技术词典》《简明物理学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等。
2011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一般性选题应该列入年度选题计划报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A.备案B.论证C.抽查D.修改【答案】A【考点】立项选题的管理【解析】一般性选题,由总编室负责建档,编入本出版单位的选题计划。
不是要求当年出版的选题,编入下一年份(或更加往后的年份)的选题计划,按照国家规定报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要求当年出版的选题,则应该作为当年的增补选题,在发稿前一个月报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特殊急件则随时报批。
2.集体论证中没有通过的选题,除了废弃外,一般会()。
A.存放一段时间后再次申报B.转由其他编辑室再次申报C.修改名称后再次申报D.由选题设计者解决论证中提出的问题后再次申报【答案】D【考点】对集体论证未通过选题的管理【解析】集体论证没有通过的选题,应该废弃或者退相关编辑室。
被退回的选题作修改后可再次申报。
集体论证通过的选题,须视具体选题的情况进行管理。
3.关于图书辅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辅文是与图书主体部分的文字相对应的图片、表格、附录等B.图书辅文不包括目录C.并非每种图书都有辅文D.图书辅文有强化图书功能的作用【答案】D【考点】图书辅文的概念、作用【解析】AB两项,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
一般来说,正文是指图书中作品主体部分的文字、图片、表格等,而相对于正文的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索引等统称为辅文。
C项,辅文的“辅助”意义是相对正文而言的,实际上不少辅文是图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4.关于图书出版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出版单位在组稿时就必须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B.合同内容应包括重印、再版的条件与报酬C.合同可由责任编辑起草,由出版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负责人员签署D.如果合同文本不止一页,应在每页的边缘加盖骑缝章【答案】A【考点】出版合同的相关规定【解析】A项,对经过三级审稿后决定接受出版的稿件,出版单位要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及时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
2011年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理论与实务)2011年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理论与实务)一、信息检索内容包括:常用印刷型工具书的类型,各类工具书的特点、种类、功用和使用方法,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出版工作常用信息的检索方法。
(一)基本要求1.掌握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
2.掌握常用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使用方法。
3.了解类书和政书的概念。
4.了解书目、索引和文摘的类型、特点、功用。
5.熟悉常用书目、索引和文摘的使用方法。
6.了解年鉴、手册和名录的类型、特点、功用。
7.熟悉常用年鉴、手册和名录的使用方法。
8.了解表谱和图录的类型、特点。
9.熟悉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掌握其中字顺法与分类法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10.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类型。
11.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12.熟悉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1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
14.了解图书报刊资料的检索途径。
15.掌握字、词、成语的检索途径。
16.熟悉典故、诗词文句的检索途径。
17.掌握综合性百科资料的检索途径。
18.熟悉人物、机构、历史、地理资料的检索途径。
19.了解科技资料的检索途径。
(二)考试内容1.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及它们的使用。
2.类书和政书的概念。
3.书目、索引和文摘的类型、特点、功用及它们的使用。
4.年鉴、手册和名录的类型、特点、功用及它们的使用。
5.表谱和图录的类型、特点。
6.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及其运用。
7.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类型和基本方法。
8.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9.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及其运用。
10.选择合适的途径检索出版工作中常用信息。
二、编辑工作内容包括:编辑工作中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与组稿的基本知识。
审稿的作用、制度、要求和方法。
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方法和加工整理的内容。
稿件提交审定和整理发稿的要求。
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七、图书发行内容包括:图书发行的基本理论知识;国家关于图书发行的管理规定;我国图书发行的各种渠道;总发行、批发与零售的基本特点;关于图书市场与市场竞争的基本理论知识;图书市场促销的概念和方法。
(一)基本要求1. 了解图书发行的概念。
2. 了解图书发行的特点、过程与程序。
3. 熟悉我国的图书购销形式。
4. 了解我国的图书发行渠道。
5. 掌握有关图书总发行、批发与零售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
6. 了解我国的图书进出口贸易方式。
7. 熟悉图书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8. 掌握图书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9. 了解图书市场的细分及一些细分市场的主要特征。
10. 熟悉关于图书目标市场的知识。
11. 了解图书市场竞争的内容。
12. 掌握关于图书商品竞争的知识。
13. 了解图书市场促销的目的、手段和内容。
14. 掌握图书市场促销的方法。
(二)考试内容1. 图书发行的概念。
2. 图书发行的特点、过程与程序。
3. 我国的图书购销形式。
4. 我国的图书发行渠道。
5. 关于图书总发行、批发与零售的知识以及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
6. 我国的图书进出口贸易方式。
7. 图书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8. 图书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9. 图书市场的细分及一些细分市场的主要特征。
10. 关于图书目标市场的知识。
11. 图书市场竞争的内容。
12. 关于图书商品竞争的知识。
13. 图书市场促销的目的、手段和内容。
14. 图书市场促销的方法。
1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考点 5 对外贸政策(★三级考点简答)1、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1)政策主体;(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3)政策目标;(4)政策内容;(5)政策手段。
2、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1)自由贸易政策;(2)保护贸易政策考点 6 重商主义理论(★三级考点单选、多选)1、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
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威廉斯塔福。
该理论主张禁止货币出口。
晚期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其著作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是重商主义的代表作。
重商主义贸易政策是14世纪以后西欧各国普遍采取的政策,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后来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实行,最后在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先后实行。
早期观点: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保留货币,禁止货币出口晚期观点:只有输出货物,才能输入更多的货币,扩大出口,减少外国制品的进口;主张发展加工业和转口贸易;2、重商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全社会各基层所追求的东西,成为财富的代表形态。
当时,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流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商业成为人们意念中利润和财富的源泉。
因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而与生产过程无关的重商主义变产生了。
3、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其财富的拥有量就越大,因而也就越富有。
重商主义认为商业是利润和财富的源泉,而除了开掘金银矿藏之外,也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不断增加一国的货币量,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
因此该理论强调国内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应服从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国家应通过鼓励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的出口,以增加黄金、白银的流入。
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理论与实务)一、出版物选题策划内容包括: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选题的立项,选题计划。
组稿的方式、步骤和落实。
(一)基本要求1.熟悉选题策划的概念。
2.掌握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3.掌握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
4.掌握选题论证和优化的各项要求。
5.了解立项选题的管理。
6.了解选题计划的内容和类型。
7.熟悉选题计划的结构。
8.了解选题计划的特点、制订与调整。
9.掌握组稿的方式和步骤。
10.熟悉组稿的落实。
(二)考试内容1.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2.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
3.选题的立项。
4.选题计划的基本知识。
5.组稿的方式、步骤和落实。
二、图书编辑内容包括: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图书辅文。
图书重印和再版。
(一)基本要求1.掌握三级审稿责任制的全面要求。
2.掌握初审的任务,能对稿件熟练作出质量评价、按规范形成审稿意见。
3.熟悉复审的任务。
4.了解终审的任务。
5.熟悉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手续和对外审人员的要求。
6.掌握对审稿后续工作的要求。
7.熟悉出版合同的签订。
8.熟悉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9.掌握对编辑加工整理的各方面要求,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10.掌握对拟发稿件提交审定、送请作者复核的要求。
11.掌握校样处理的要求。
12.了解图书辅文的概念、作用。
13.熟悉图书辅文的种类。
14.掌握图书辅文的撰写要求。
15.熟悉编辑在图书辅文方面需做的工作。
16.了解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意义。
17.熟悉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18.掌握图书重印、再版的程序要求。
19.了解重版率的概念。
(二)考试内容1.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全面要求。
2.三个审级的任务。
3.稿件质量的评价和审稿结果的处理。
4.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手续和对外审人员的要求。
5.出版合同的签订。
6.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7.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
2011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书号相关知识: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图书识别代码的国家之一。
1956年2月,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颁发《全国图书统一书号方案》,并付诸实施。
1986年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国家标准局颁布了国家标准《中国标准书号》(GB5795-1986),并规定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国标准书号原由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ing--ISBN)和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修订后的国家标准《中国标准书号》(GB/T5795-2002),规定采用国际标准书号作为中国标准书号。
每一个国际标准书号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成不同长度的4段,分别表示组号、出版者号、书名号、校验码,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志符。
非连续出版的电子出版物,使用专用的中国标准书号,其中的出版社号均为6位数。
2.刊号相关知识:刊号是主要用于报纸和期刊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所谓“刊号”,是“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习称,因其曾称“中国标准刊号”。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GB/T9999-2001)规定,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主体。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成2段,每段4位,前面冠以ISSN作为标志符。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由6位数字组成,前2位为地区号,后4位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所有经过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期刊,可按国家规定申领刊号。
(详见《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第八章“期刊出版”。
)连续出版的电子出版物,使用专用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其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后4位数为9000~9999。
3.版号相关知识:版号是用于音像制品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第三章期刊出版
内容包括:期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媒体特点;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期刊的市场定位;期刊的编辑工作;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期刊的广告经营。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期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媒体特点。
2.掌握国家关于期刊管理的规定。
3.了解期刊的市场定位。
4.熟悉期刊编辑工作的总体特点。
5.掌握关于期刊内容策划的知识。
6.掌握期刊稿件的审读要求。
7.掌握期刊稿件编辑加工整理的特有要求。
8.掌握期刊稿件管理的要求。
9.熟悉期刊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10.熟悉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
11.了解期刊与广告的关系。
12.掌握期刊广告经营的原则。
13.熟悉期刊广告经营的策略。
14.了解广告与期刊与发行量、成本、利润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
1.期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媒体特点。
2.国家关于期刊管理的规定。
3.期刊的市场定位。
4.期刊编辑工作的总体特点。
5.期刊的内容策划。
6.期刊稿件的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
7.期刊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8.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
9.期刊广告经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