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2的抗肿瘤机
- 格式:ppt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138
白介素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的辅助作用与机制探索引言肿瘤放化疗是目前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副作用和毒性常常限制了其疗效。
在肿瘤放化疗中,白介素制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探索白介素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的辅助作用和机制。
白介素简介白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以及细胞间的相互通讯。
在肿瘤放化疗中,常用的白介素制剂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2(IL-12)。
这些白介素制剂通过激活和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协同肿瘤放化疗提高治疗效果。
白介素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的辅助作用白介素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具有多种辅助作用:1. 免疫增强作用:白介素制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提高肿瘤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MC)等免疫反应。
这些反应会增强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从而提高肿瘤放化疗的疗效。
2. 血管新生抑制作用:白介素制剂还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减少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降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风险。
这对于肿瘤放化疗后的复发和转移具有重要的防护意义。
3. 毒性减轻作用:肿瘤放化疗常伴随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白介素制剂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减轻这些副作用和毒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介素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的机制探索白介素制剂在肿瘤放化疗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有研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索:1. 免疫调节作用:白介素制剂通过激活和调节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IL-2可以激活NK细胞和T细胞,并增强它们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IL-6和IL-12则可以增强Th1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数目和活性。
2. 抑制血管新生作用:IL-12可以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
IL-6也被发现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并通过调节血管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从白介素—12看肿瘤生物治疗
江千里;郭照江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1999(020)002
【摘要】白介素-12是一个免疫反应是早期的调控因子,能激发机体强有力的
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但它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不同条件下的作用很不相同,甚至相反,还可能有严重副作用。
通过对其近10年研究历程的回顾,有助于更加地看待当今的肿瘤生物治疗。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江千里;郭照江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政治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1
【相关文献】
1.不同条件下尼古丁对致敏大鼠树突状细胞分泌白介素10及白介素12的影响 [J], 李毅;杜永成;许建英
2.白介素-2、白介素-10和白介素-12在滴虫性阴道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郭
慧燕;蒋英;陈茜
3.尖锐湿疣局部皮损内的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和白介素12水平的研究[J], 应作霖;党宏;李晓杰;徐晓寅;程斌;王丰
4.癌痛消颗粒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对白介素12、白
介素10、γ干扰素的影响研究 [J], 李屏;李明芬;韦巍;张荣臻;杨磊;林洪升;殷君;邓增富
5.高截留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清除作用 [J], 郝冬冬;李平;张颖;梁成通;刘昌华;徐道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L-12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张晓妮;胜利【摘要】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治疗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热点,尤以白细胞介素(IL)12为主.IL-12主要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表面的受体表达;激活NK,T细胞;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增强肿瘤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诱导自噬;影响IL-10或γ干扰素的分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等来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目前关于IL-12抗肿瘤的研究主要以实验为主,将IL-12合理应用于临床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Cytokine mediated immunotherap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umor biotherapy, especially interleukin (IL)-12.IL-12 affects th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umors mainly through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dendritic cells and nature killer(NK) cells,activation of NK, T cells,inducing macrophages differentiation into M1 type under tumor microenvironment,enhancing expression of autophagy-associated protein in tumor cells,inducing auto-phagy,and affecting secretion of IL-10 or γ interferon,and downregula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At present,the research on anti-tumor of IL-12 is mainly based on experiments,and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IL-12 in clinical will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02【总页数】5页(P301-305)【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肿瘤;作用机制;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作者】张晓妮;胜利【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1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肿瘤已成为当今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的三大疾病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肿瘤微血管形成、机体免疫细胞功能不足和数量减少等因素成为肿瘤治疗的难点。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肿瘤免疫新药一、丰原药业受让中科大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新药事项2015年7月25日,丰原药业(000153)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抗癌新药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药物技术转让及后继合作事宜正式签订《关于白介素-12新药技术成果转让的备忘录》。
备忘录主要内容如下: 1、双方同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向公司转让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2药物的科技成果,转让价格约5000万元(最终价格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准),具体转让过程、价格及付款方式,将于评估结果出来后1个月内另行签订转让合同。
2、双方同意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后续包括临床实验研究和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证书的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和方式将另行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3、双方同意在合适的时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相关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
二、中科大研究白细胞介素12肿瘤免疫领军核心人物(一)魏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籍贯:安徽。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毕业。
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中国免疫学会英文会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编辑部主任。
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理事,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2002年以来为首承担参加了9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1项(国内负责人)。
近5年在J Immunol,Plos Pathoge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Hepatology,PNAS,J Hepat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5篇。
《介导肝脏免疫损伤与再生的天然免疫识别及其调控机制》分别于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白介素12: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
范天勇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年(卷),期】1997(017)005
【摘要】白细胞介素12(IL-120是一种异源二聚体分子,它能调节NK细胞、特异笥CTL细胞的功能,促进细胞免疫,诱导γ-干扰素产生,与同种细胞因子间有相互作用,具有抗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且毒副作用小。
本文主要介绍了IL-12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
【总页数】4页(P208-211)
【作者】范天勇
【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5
【相关文献】
1.异丁斯特对支气管哮喘豚鼠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 3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影响 [J], 徐姗;苏梦琪;吕伟红;张洪泉
2.异丁斯特对支气管哮喘豚鼠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13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影响 [J], 徐姗;苏梦琪;吕伟红;张洪泉
3.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白介素-10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姜兆荣;高明利;于静;丛珊珊
4.尖锐湿疣局部皮损内的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和白介素12水平的研究
[J], 应作霖;党宏;李晓杰;徐晓寅;程斌;王丰
5.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局部细胞因子白介素-2、白介素-8及白介素-13的变化 [J], 孙玉凤;廖秦平;刘朝晖;张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12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江千里;达万明;欧英贤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年(卷),期】2000(7)2
【摘要】白细胞介素12(IL-12)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但其机制复杂,重组IL-12Ⅱ期临床实验发生严重毒副反应,IL-12的基因疫苗更有前途。
本文综述了IL-12基因疫苗抗肿瘤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现状,IL-12抗肿瘤的机理及实验相关指标Th1/Th2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法等。
【总页数】2页(P160-161)
【关键词】肿瘤;IL-12;基因疫苗;基因治疗
【作者】江千里;达万明;欧英贤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R394
【相关文献】
1.白细胞介素12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 [J], 庄海莲;赵梅;刘峰
2.人白细胞介素12重组基因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J], 郑传胜;夏向文;冯敢生;李欣;渠惠民;梁斌
3.白细胞介素12单独或联合白细胞介素2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 夏大静;王峻;邵传森
4.白细胞介素12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J], 齐曦明;张桂珍
5.白细胞介素12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J], 齐曦明;张桂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介素-12在肿瘤治疗中研究白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是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促炎症细胞因子。
由美国的Kobayashi等[1]发现,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可诱导外周血细胞、T细胞、NK细胞产生γ-干扰素。
近年来,IL-12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促成多种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宫颈癌、鼻咽癌、肝癌、大肠癌等。
IL-12由p35和p40两个亚基连接的组成的异二聚体蛋白。
IL-12与其受体IL-12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IL-12R主要存在于T细胞与NK细胞表面,由β1、β2链组成:IL-12Rβ1为IL-12信号转导所必需;IL-12Rβ2与IL-12结合力强,决定对IL-12的反应性,与β1链结合时可提高受体亲和力。
两条链同时参与信号传导的正常进行[2]。
IL-12通过NK细胞及T细胞来发挥免疫作用:1、IL-12是激活NK细胞效应最强的细胞因子,在机体感染早期,一方面IL-12直接作用于NK细胞、T细胞上的IL-12Rβ受体,通过激活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4的信号途径实现刺激NK细胞的增值、活化,诱导机体产生IFN-γ,使NK细胞毒性增强,抑制早期病毒复制。
另一方面,IL-12可以促Th0细胞向Th1方向分化成熟,诱导Th1细胞分泌IL-2、IFN-γ等细胞因子,增强 Th1型细胞因子应答及引起细胞免疫[3]。
同时,Th1细胞通过CD40/CD40L途径诱导抗原提呈细胞(APC)分泌IL-12,形成高效的正反馈调节机制来增强Th1的应答,使得T淋巴细胞被激活,从而病情发展得以控制[6]。
而随着炎症刺激时间的不断延长,IL-12通过对STAT信号通路的3个微小RNA(miR132、miR212和miR200a)的上调表达,特异性的使得其通路负调控表达使JAK/STAT4信号通路受阻,负反馈使得IL-12减少,产生IFN-γ减少,从而诱导NK细胞凋亡[4]。
白细胞介素-12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宋舸;袁玫;卢世璧【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年(卷),期】2007(14)1【摘要】白细胞介素-12(IL-12)最初称作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NKSF)或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成熟因子(CLMF),是一种异二聚体细胞因子。
直接使用重组蛋白IL-12或转基因载体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它通过诱发NK,NKT和T细胞增殖活化而介导主动和被动免疫保护反应。
除此之外,通过趋化因子IP-10诱生IFN-γ阻止肿瘤血管发生。
在动物肿瘤模型中,IL-12对移植瘤、化学诱变瘤及自发肿瘤均有明显治疗作用。
IL-12可以刺激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促进Th1和CTL的消瘤作用。
大量的临床治疗肿瘤试验表明,IL-12在抗肿瘤方面效果明显。
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毒副反应确保临床效果。
【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伽马-干扰素;肿瘤/免疫;临床治疗/免疫;综述文献【作者】宋舸;袁玫;卢世璧【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相关文献】1.抗白细胞介素-12抗体在银屑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J], 陈传杰;陆春2.白细胞介素-12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应用 [J], 杨莉萍3.白细胞介素12诱导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临床应用 [J], 张一心;徐青;咸华;汪晓莺;陈易人4.白细胞介素-12在免疫学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姜迪来; 谌南辉5.白细胞介素12应用于血液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J], 莫文苑;杨艳红;孙艳;迟作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12及其在抗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董焱鑫;钱松溪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卷),期】2000(27)5
【摘要】白细胞介素 1 2 (IL 1 2 )是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呈独特的异二聚体结构 ,两亚基独立编码和调节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刺激NK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活化 ,诱导IFN γ ,促进Th1类细胞分化 ,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在抗肿瘤基因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263-265)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基因治疗;肿瘤
【作者】董焱鑫;钱松溪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9;R392.12
【相关文献】
1.白细胞介素12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J], 王健君;王琳
2.白细胞介素21及白细胞介素12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J], 田永菊;崔保霞;马道新;张妍;侯菲;张文静
3.白细胞介素—12及其在抗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J], 董焱
4.白细胞介素12在细胞免疫及抗肿瘤中的作用 [J], 杨家和;钱其军
5.白细胞介素-10基因治疗在炎症性病变中的应用 [J], 陈紫千;汤耀卿;张圣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