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怪耳朵
- 格式:pdf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4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
《奶奶的怪耳朵》是一本让人感动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奶奶之间的温馨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奶奶的怪耳朵成为了一个标志,代表着她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坚强的品格。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读者传达了许多关于家庭、友情和接纳他人的重要信息。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非常喜欢和奶奶在一起。
奶奶有一双非常大的耳朵,而且看起来有些怪异。
小女孩的同学们都笑话她奶奶的耳朵,但是小女孩却非常自豪地告诉他们,奶奶的怪耳朵是她与众不同的标志。
小女孩对奶奶的爱和尊重让人感动,她从奶奶身上学到了许多关于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在这个故事中,奶奶的怪耳朵不仅代表了她与众不同的个性,也代表了她的坚强和乐观。
尽管奶奶的耳朵让她在社交场合感到尴尬,但是她从未因此而放弃过自己。
奶奶总是笑对生活,用她的乐观和坚强影响着周围的人。
她告诉小女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陷,重要的是要接受自己,并且学会用心去看待他人。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
首先,它教会了我接纳他人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陷,我们应该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他人。
其次,故事中的奶奶让我明白了坚韧不拔的重要性。
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学会坚强面对,笑对生活。
最后,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奶奶和小女孩之间的温馨互动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总的来说,《奶奶的怪耳朵》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正能量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可以学到许多关于接纳他人、坚韧不拔和乐观面对生活的重要品质。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个故事,从中汲取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奶奶的怪耳朵》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美丽与善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美丽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奶奶有一只非常怪异的耳朵,这让她非常困惑和烦恼。
她不明白为什么奶奶的耳朵与众不同,为此她感到很难过。
但是在她的奶奶的帮助下,她逐渐明白了美丽并不仅仅是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定义是多样的。
有时候,我们会被外表所吸引,但是真正的美丽却是内心的善良和真诚。
奶奶虽然有怪异的耳朵,但是她却是一个善良、慈爱的人,她的美丽正是源自于她的内心。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接纳这些不同。
奶奶的怪耳朵并没有影响她的美丽和善良,相反,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特点让她更加独特和美丽。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了亲情的力量。
小女孩虽然一开始对奶奶的怪耳朵感到困惑和烦恼,但是在奶奶的帮助下,她逐渐明白了美丽的真正含义。
奶奶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女孩,亲情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外表的不同而改变对彼此的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看到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是多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用善良和关爱的心去对待他人,这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奶奶的怪耳朵》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正能量的故事。
它告诉我们美丽的定义是多样的,要学会接受他人的不同,亲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他人的理解和关爱是多么重要。
这个故事不仅适合孩子阅读,也是我们成年人的一堂人生课。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奶奶的怪耳朵故事读后感
奶奶的怪耳朵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奶奶因为耳朵的特殊能力而经历了一系列奇妙的事情。
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都非常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在这个故事中,奶奶的耳朵能够听到别人心里的声音,这让她能够了解到别人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通过这个特殊的能力,奶奶帮助了很多人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和困难,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故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奶奶的性格和态度。
她非常善良和热心,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勇敢。
同时,故事中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一些存在的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缺乏信任,这也让我们反思和思考。
总的来说,奶奶的怪耳朵这个故事不仅有趣和生动,更是一个充满温暖和感人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二年级篇一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奶奶的怪耳朵》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又惊又喜!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奶奶的耳朵咋就那么怪呢?可能我觉得,奶奶的耳朵不是真的“怪”,也许是因为她和小男孩的相处方式很特别。
就像我和我奶奶相处一样,有时候我大声叫她,她好像没听见,我就急得跳脚,心里还纳闷,奶奶咋不理我呀?但当我小声嘟囔着想吃好吃的,奶奶却能一下子听到,然后笑眯眯地给我做。
这不就和书里的奶奶有点像嘛!书里的小男孩使劲大声喊,奶奶听不见,可他小声说话,奶奶却能听见。
这让我想到,也许奶奶不是听不见声音,而是更在意那些轻声细语里包含的真心和爱。
我觉得呀,奶奶的“怪耳朵”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用心去和长辈交流,不能总是大喊大叫的。
不然,就算声音再大,他们可能也不想听。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篇二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读了《奶奶的怪耳朵》,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这书里的奶奶,她的耳朵也太奇怪啦!我就在想,这到底是咋回事呢?难道奶奶真的能分辨出声音的好坏?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巧合?比如说我自己吧,有时候我对妈妈大声嚷嚷,她就会生气,可能都不想理我。
但我要是轻轻跟她说我累了,她就会特别关心我。
难道大人们都有这样“怪”的耳朵?也许奶奶的耳朵不怪,怪的是我们表达的方式。
就像书里的小男孩,大声吵闹的时候奶奶不理他,小声说话奶奶反而能听见。
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要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人呢?我又想,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奶奶,我可能会先被她的怪耳朵搞得晕头转向,然后慢慢去琢磨这里面的门道。
说不定最后我还能发现一个大秘密,能让奶奶的耳朵不再“怪”!你们觉得呢?我是不是想得太多啦?篇三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哎呀,《奶奶的怪耳朵》这本书可把我给“整懵”啦!一开始看到这书名,我就好奇得不行,奶奶的耳朵能有多怪?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怪还真不是一般的怪。
我就在琢磨,这奶奶是不是故意装作听不见小男孩大声说话呀?也许她就是想让小男孩学会轻声细语,学会好好交流。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通用22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篇1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多岁了,长得慈眉善目的,平日里对我很好,可是有两件事却使我大吃一惊。
我看见朋友们都骑着新车子,神气极了,唯独我没有。
回去我对奶奶说:“奶奶,你喜欢我吗,喜欢我就给我买一辆自行车吧”。
不料奶奶却一改往日面孔,“哪有钱?还买车!再过几天凉水都没得喝啦!”。
我满脸通红,心里想到一个词“铁公鸡”,于是气哄哄地跑了出去。
还有一次。
我在家里十分烦闷,就上朋友家玩,看见他家有一个四十多寸电视,黑色的,显得十分耀眼,光芒四射,我回到家里,我和爷爷商量好也买台新电视,哪知道爷爷刚一提出要求,奶奶又横眉竖起,嘴巴撅了起来,恰着腰。
像月牙似的。
气冲冲地说:“老头别买了!别买了,花了那点钱,你明个吃土了咯啊!再说了最近还有许多人情钱得花呀。
”爷爷说:”那卖玉米的钱呢?”奶奶说:”那两个子够干啥呢?”爷爷一声不吭。
那天,爸爸来了。
我问爸爸奶奶为什这么抠,一毛不拔。
爸爸语气沉重地说:“我小时候咱家没钱,只能靠干活吃饭,奶奶和爷爷用辛苦种地的钱,来支撑这个家;奶奶和爷爷赚了钱一点点攒下来的。
供我们念书。
钱是在是来之不易的。
”我听了爸爸的话,感到万分羞愧。
在这里和奶奶沉重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篇2俗话说得好,“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我改成了“世上只有奶奶好”。
为什么呢?因为这其中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大家和我来听听吧!是谁在一直帮我们煮饭、扫地?是谁在我伤心时安慰我?是谁总是笑眯眯的?想必,是奶奶。
上二年级时,我看上了一套特别酷的毛衣,回到家就吵着说:“我要买这件毛衣,太帅了!”妈妈却说:“唉,你有衣服就穿呗,还要比什么酷。
”结果,妈妈、爸爸还有爷爷都不准。
我伤心极了。
这时,奶奶若无其事地走过来,说:“哈哈,你要这件衣服呀,我给你找!”晚上睡觉时,我心想:哈哈,如果有那件衣服,我就要穿给同学们炫耀一下!但是,这衣服数量稀少,奶奶到哪买呢?不管了,先睡觉吧!第二天,我看到那奶奶的手好像都贴满了止血贴,我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不行,我一定要查看查看。
奶奶的怪耳朵
我叫刘棣铭,我有一个奶奶,她有一双怪耳朵,实在太奇怪了,不信,请读下面我的故事。
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奶奶正在吃早饭,我对奶奶说:“奶奶,今天中午我想吃排骨。
”奶奶还是一直在吃,我对她叫了几声:“奶奶,中午我想吃排骨”。
可是奶奶还是没有听到,还反过来问我“怎么了?铭铭”。
我急的大叫,还一边踹了一下桌子。
“奶奶我想吃排骨!”“你想吃排骨呀,好的,中午就给你烧,还有说话不要这么大声。
”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奶奶终于是听到我的要求了,我的喉咙也变得又干又哑。
到了中午,我正满心欢喜地等着吃我那美味的排骨,可是拿上来的却全是素菜,没看半点排骨的踪影。
“我要吃排骨,我要吃排骨”我又开始大声叫。
“怎么了?”奶奶问。
她一看我嘴张得大大的,就说:“哦,我明白了,你这是牙疼了吧!”一边问一边过来给我看牙。
“你的牙没问题呀”。
这时我真的再没有力气说话了,有力无力地说:“奶奶我要吃排骨!”“排骨呀,有,就放蒸锅里马上拿”。
奶奶看着我,一边说,“好好说话嘛!”
你看,这就是我的奶奶,你说我奶奶的耳朵怪不怪?。
经典童话《奶奶的怪耳朵》故事梗概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经典童话《奶奶的怪耳朵》故事梗概及赏析【导语】:任溶溶〔梗概〕我这个人每天睡觉都很晚,可我上班却从没有迟过到,那是因为在我住的大楼里有个闹闹,他每天早晨都准时把人闹醒。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二年级篇一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奶奶的怪耳朵》这本书,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故事里的奶奶呀,她那对“怪耳朵”实在是太有意思啦!也许在别人看来,奶奶的耳朵好像总是听不见闹闹说的正常话,可我觉得,这也许是奶奶独特的与闹闹相处的方式呢。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的奶奶。
我的奶奶有时候也像故事里的奶奶一样,我跟她大声说话,她好像没听见,可我小声嘟囔一句,她又能马上回应我。
这难道也是奶奶们的“超能力”?我觉得奶奶的“怪耳朵”可能并不是真的听不见,而是她对闹闹的一种包容和耐心。
就像我的奶奶,她总是在我调皮捣蛋的时候,嘴上说着要打我,可最后却只是轻轻拍拍我的头。
这让我不禁想问,大人们是不是都有这样“奇怪”的一面?也许他们不是真的奇怪,而是用他们特别的方式在爱着我们。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光啦,说不定我也能发现我奶奶更多有趣的“怪”地方呢!你们的奶奶是不是也有这样“怪”的时候呀?篇二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哎呀,读完《奶奶的怪耳朵》,我这心里头可真是五味杂陈!说真的,一开始我还觉得这奶奶的耳朵也太奇怪了,怎么好好的话听不见,那些吵闹声却能听得一清二楚呢?我就在想,这奶奶是不是故意的呀?可是后来,我又仔细琢磨了琢磨,可能奶奶不是故意的,而是她太累啦。
就像我有时候做作业做累了,别人跟我说话我都没心思听。
也许奶奶每天操持家务,忙这忙那的,所以对于那些平常的话就没精力去听啦。
而且,说不定奶奶的“怪耳朵”是想告诉闹闹,不要总是大喊大叫,要学会心平气和地说话呢。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有时候我也会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他们会不会也觉得我很烦呀?这本书里的画面一直在我脑海里晃悠,特别是奶奶那无奈又有点好笑的表情,简直太生动啦!我觉得这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有时候不好的一面。
你们说,要是我们都能像奶奶希望的那样,好好说话,那世界会不会变得更美好呢?反正我觉得,我得改改自己的坏脾气啦!篇三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读完《奶奶的怪耳朵》,我觉得这故事真是太有意思啦!故事里的奶奶,她那耳朵怪得让人哭笑不得。
奶奶的怪耳朵读后感《奶奶的怪耳朵》是一本让人感动的儿童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接纳的故事。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奶奶有一只长得很奇怪的耳朵,因此常常被人取笑。
小女孩一开始也因为奶奶的耳朵而感到尴尬和不安,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她逐渐明白了奶奶的耳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奶奶对她的爱和关心。
通过与奶奶的相处,小女孩懂得了如何接纳他人,如何珍惜家人的爱,以及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外貌、性格或者其他方面的差异而排斥或者取笑他们。
然而,这些差异并不应该成为我们评判他人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
正如小女孩最终接受了奶奶的怪耳朵一样,我们也应该学会接纳别人,珍惜他人的爱和关心。
此外,故事中奶奶对小女孩的爱和关心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家人的爱和关心,而不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忽视他们的存在。
家人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和回报。
最后,故事中小女孩与奶奶之间的友情也让我深有感触。
友情是一种宝贵的情感,我们应该珍惜与朋友之间的相处,学会包容和理解。
正如小女孩与奶奶一样,我们也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朋友,尊重他们的差异,珍惜友情的存在。
总的来说,读完《奶奶的怪耳朵》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应该学会接纳他人,珍惜家人的爱和关心,珍惜友情的存在。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让世界充满爱与温暖。
奶奶的怪耳朵
辅导
姜晓燕
闹闹从前是一个不讲礼貌,喜欢对奶奶大吵大闹的孩子。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奶奶的耳朵变得有点儿
奇怪,如果他大喊大叫,奶奶一点儿都听不见,可如果他轻声细语,有礼貌地说话,奶奶就能听见了。
奶奶的怪耳朵治好了闹闹爱闹的毛病。
从此,闹闹不再闹了……
导读
1.与幽默的故事干杯
这本书的作者是任溶溶爷爷,他有一支“顽童”的笔,他笔下的孩童不完美,调皮、没礼貌、易闯祸。
这本书的
主角闹闹,就是一个说话大嗓门儿、开门用脚踢的
101
导
辅
男孩子。
作者在创作时,运用生活化的故事,语言轻松幽默、不说教,能引起读者共鸣———我好像也跟闹闹一样呀!我们可以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的幽默感,感受文字背后传递的温暖。
读这个故事时,也许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奶奶的怪耳朵,怎么这么怪呀?响的声音,她听不见;轻的声音,她却听得十分清楚。
从这个点出发,我们可以在故事中探究“怪”中蕴藏的智慧,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
这本书读过后,为什么闹闹和奶奶的形象能深深地印在心里呢?这一方面得益于书中充满童趣的图画,另一方面离不开作者巧妙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我们可以学习作者把人物身上的某个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例如,闹闹就描写他的“闹”;奶奶就描写她的“怪耳朵”。
当写作的火力集中到一点时,我们就容易写好了。
围绕人物身上最鲜明的一个特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写作绝招儿哟。
延伸
你平时读过有很多很多文字的绘本吗?《奶奶的怪耳朵》这本书大约有1500字,相对来
说字数比较多。
我们可以采用边看图画边读字的方法,自己尝试读完《奶奶的怪耳朵》。
当读不下去时,可以看看书中的图画,图画也会助力阅读哟!同时,你可以边阅读边记录下阅读的足迹,努力冲向5000字!
奶奶的一对“怪”耳朵,你觉得是真怪,还是假怪呢?如果是假装的,你觉得奶奶聪明在什么地方?试着从书中找答案吧!
故事的结尾说闹闹爱闹的毛病被奶奶的怪耳朵治好了。
你想想看,以后,奶奶的耳朵还会“怪”吗?说说你的理由吧!
在生活中,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让你改掉身上的坏习惯,他们使用了什么聪
朗读形式
阅读字数(本书大约1500字)
1读给自己听1500×1=()2读给同桌听1500×2=()3读给同班其他同学听1500×3=()4
读给爸爸妈妈听
1500×4=(
)
辅导
103
明的办法呢?请把这样的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
3.“怪”字当头,写具体
书中是怎样描写奶奶的耳朵“怪”的?我们也可以模仿书中的写法,用一个事例来写一写爸爸、妈妈、同学、老师等人身上的“怪”特点。
写的时候,可以用“图画+文字”的形式。
最后,大家还可以把作品装订起来,做成一本“有点儿怪”的报纸手工书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报纸手工书的制作方法吧。
1)在报纸上用彩笔画一个人物头像,并剪下来贴在卡纸上。
2)模仿书中的句子,用一个事例描写爸爸、妈妈、同学或老师等人身上
的“怪”特点。
3)把句子写在报纸头像周围。
4)和同学交流写出的句子,对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
5)把大家的作品装订成册,就是一本报纸手工书啦!导
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