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 沫 分 析 原 始 记 录
- 格式:pdf
- 大小:53.86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外加剂原始记录数据本文档记录了混凝土外加剂的原始数据,包括各种外加剂的投入比例、物理性能测试结果等。
1. 外加剂投入比例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外加剂及其投入比例:•粉煤灰(Fly ash):10%•矿渣粉(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GGBFS):15%•高性能减水剂(Superplasticizer):2%•泡沫稳定剂(Foaming agent):0.5%2. 外加剂物理性能测试为了评估混凝土外加剂的物理性能,进行了以下测试:2.1. 粉煤灰物理性能测试2.1.1. 流动性测试使用泌水量(slump)测试方法,测量了不同粉煤灰投入比例下混凝土的流动性。
结果如下:粉煤灰投入比例泌水量(mm)0%1505%16010%14015%1302.1.2. 强度测试对不同粉煤灰投入比例下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测试,结果如下:粉煤灰投入比例28天抗压强度(MPa)0%405%4510%5015%552.2. 矿渣粉物理性能测试2.2.1. 流动性测试使用泌水量测试方法,测量了不同矿渣粉投入比例下混凝土的流动性。
结果如下:矿渣粉投入比例泌水量(mm)0%15010%16020%14030%1302.2.2. 强度测试对不同矿渣粉投入比例下的混凝土进行了强度测试,结果如下:矿渣粉投入比例28天抗压强度(MPa)0%4010%4520%5030%552.3. 高性能减水剂物理性能测试2.3.1. 减水率测试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了减水率测试,结果如下:高性能减水剂投入比例减水率(%)0%01%102%203%302.4. 泡沫稳定剂物理性能测试2.4.1. 泡沫稳定性测试通过观察泡沫稳定剂产生的泡沫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泡沫稳定剂投入比例泡沫稳定性0%不稳定0.1%稳定0.3%稳定0.5%稳定3. 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粉煤灰投入比例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但抗压强度增加。
石墨聚苯板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石墨聚苯板(也称EPS/XPS聚苯乙烯泡沫板)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水、防火等性能。
为了确保石墨聚苯板的质量和使用安全,需要进行相关的检验检测工作。
以下是石墨聚苯板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详细描述了检验检测的过程和结果。
一、检验目的为了验证石墨聚苯板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二、检验方法1.外观检测:观察样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明显破损、凹凸、沉陷等缺陷。
2.尺寸检测:测量样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确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密度检测:采用水不饱和法测定样板的密度。
4.热导率检测:采用导热仪测定样板的热导率。
5.压缩强度检测: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测定样板的抗压强度。
6.吸水性检测:将样板浸泡在水中,测定其吸水率。
三、检验记录1.外观检测记录:观察样板表面无明显缺陷,平整光滑,无破损、凹凸、沉陷等情况。
2.尺寸检测记录:样板长度:1000mm,宽度:500mm,厚度:50mm。
3.密度检测记录:将样板取样,使用水不饱和法测定其密度,得到结果:28kg/m³。
4.热导率检测记录:使用导热仪测量样板的热导率,得到结果:0.036W/(m·K)。
5.压缩强度检测记录: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得到样板抗压强度为:200kPa。
6.吸水性检测记录:将样板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24小时,测定吸水率为:0.2%。
四、检验结果与评定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石墨聚苯板的外观、尺寸、密度、热导率、压缩强度和吸水性等指标均符合要求,合格。
五、检验结论该批石墨聚苯板样品通过了所有的检验检测,质量和性能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以上是石墨聚苯板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详细记录了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这些检验结果可以为石墨聚苯板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和安全性。
绝热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检验原始记录
一、检测样品:
本次检测样品标记为XXX,于xxxx年xx月xx日到达检测室,由检测室技术人员接收,样品名称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二、检测内容:
本次检测主要内容包括:密度、热膨胀系数、耐压强度、冲击强度等指标。
三、检测环境:
检测过程遵循的是**标准,检测环境温度为23.0±2.0℃,湿度为56±3%。
四、检测设备:
(1)密度检测设备:XXX型号的检测仪器;
(2)热膨胀系数检测设备:XXX型号的检测仪器;
(3)耐压强度检测设备:XXX型号的检测仪器;
(4)冲击强度检测设备:XXX型号的检测仪器;
五、检测方法:
(1)密度检测:根据**标准进行检测,采用恒容法,用检测仪器测量样品的体积和重量,计算出样品的密度;
(2)热膨胀系数检测:根据**标准进行检测,采用热法,测热时,用检测仪器采集样品的长度,在不同的温度下测量样品的长度,计算出样品的热膨胀系数;
(3)耐压强度检测:根据**标准进行检测,采用压力法,用检测仪器在标准压力下测量样品的压力强度,从而计算出样品的耐压强度;
(4)冲击强度检测:根。
实验记录规范1、实验记录本是研发人员专门用于记录和实验相关事宜的本子,不能用于其它用途。
2、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字迹书写清晰,数据记录明了,如需修改,不能用修正液或笔涂改,而应该用笔划一条删除线,标明需要删除的错误内容,然后在其旁边写出正确的结果。
3、一份完整的实验记录,就是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中的每一个操作,在实验记录本中都可以找到原始记录。
4、实验记录本的封面应该包含至少以下基本信息:使用人的姓名,该记录本使用的起始-终止日期,该记录本的发放编号,实验记录本的每一页都应该有编号,在使用完毕上交存档时,实验记录本不得缺页。
示范:实验记录本第1页续XXXX(标明该本实验记录本是承接哪一本实验记录本的,如果是第一本,则无需写此项)2009年01月01日000001 (记录时间,按照ISO要求必须写成X年X月X日格式)(页码)9:00 XX 产品RF090101批发酵实验批号:RF090101 方案制定人:ABC 实验目的:技术小试验收实验方案:1)实验配方:当需要记录大量的原始数据时,需要事先在实验记录本上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
2)发酵罐状态纪录电机状态电极校验纪录温度:罐显/标准温度计测定;pH:罐显/电位;溶氧:罐显/电位3)消毒纪录——消毒纪录单投料体积、灭菌前pH、蒸汽压力、升温时间、保温时间、降温时间、消后pH、消后体积4)过程控制——过程纪录单接种量、发酵温度、pH、通风、罐压、搅拌、补料5)分析方法:pH:取样后10分钟内用pH计测定OD600:将样品摇匀后用微量移液器取200ul,加入5ml水,震荡摇匀,测定600nm 吸光值残糖:250ml锥形瓶加入A液、B液各10ml,然后加入Sml发酵液,加蒸馏水30ml,加热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KI溶液、14%H2SO4溶液各10ml,加入2ml 淀粉指示剂,立即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粉红色。
(同时作空白,终点颜色为黄色,一般滴定数量为26.5~26.6ml。
保温材料传热系数原始记录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是指在单位厚度下,单位温差条件下,材料内部传热的能力。
传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内部传热的能力越弱,保温效果越好。
保温材料的传热系数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因此对于不同材料的传热系数进行测试和记录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关于不同保温材料传热系数的原始记录: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传热系数为0.033-0.042W/m·K,这种保温材料是一种结构封闭、透气性较好的材料,传热系数较低,保温效果较好。
在建筑外墙保温、屋顶保温等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2.聚氨酯泡沫塑料板(PU):传热系数为0.022-0.035W/m·K,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传热系数较低,保温效果较好。
在建筑内外墙的保温、屋顶保温等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3.玻璃棉:传热系数为0.032-0.042W/m·K,玻璃棉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料,采用热采棉法制成的保温材料,传热系数较低,保温效果较好。
在建筑内外墙的保温、屋顶保温等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4.硅酸铝保温毡:传热系数为0.044-0.052W/m·K,硅酸铝保温毡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耐高温性能,传热系数较低,在高温环境下的保温效果较好。
在高温设备、管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5.聚酯泡沫塑料板(PF):传热系数为0.022-0.035W/m·K,聚酯泡沫塑料板是一种新型的环保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传热系数较低,保温效果较好。
在建筑内外墙的保温、屋顶保温等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6.无机保温膨胀珍珠岩板:传热系数为0.038-0.045W/m·K,无机保温膨胀珍珠岩板是一种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传热系数较低,保温效果较好。
在建筑内外墙的保温、屋顶保温等方面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保温材料传热系数的原始记录,可以看出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非常重要。
泡沫混凝土试验原始记录1. 引言1.1 泡沫混凝土的定义及特性泡沫混凝土是一种轻质多孔的新型建筑材料,由水泥、水、泡沫剂和必要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它具有质轻、保温隔热性能好、耐久性强、施工方便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面保温、地面找平、墙体填充等领域。
1.2 试验目的和意义本次试验旨在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优化配比和工艺参数,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试验结果对指导实际生产,提升泡沫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3 试验过程及方法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对不同配比和工艺参数的泡沫混凝土进行制备和性能测试,分析各因素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试验过程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比设计、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步骤,最终得出优化后的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案。
2 试验材料与设备2.1 泡沫混凝土原材料2.1.1 水泥泡沫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是水泥,本试验采用的是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该水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泡沫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2.1.2 粉煤灰本试验选用的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其细度、含水量等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
粉煤灰的掺入可以提高泡沫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同时降低成本。
2.1.3 发泡剂试验选用的发泡剂为蛋白质类发泡剂,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和稳定性。
发泡剂是泡沫混凝土中产生气泡的关键原材料,对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等性能有重要影响。
2.2 试验设备2.2.1 搅拌机本试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原料的混合搅拌,确保原料均匀分散。
搅拌机转速可调,满足不同配比和工艺要求。
2.2.2 发泡机发泡机用于产生均匀稳定的泡沫,本试验采用机械式发泡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引入发泡剂溶液中,产生大量均匀的气泡。
2.2.3 模具泡沫混凝土试件制备过程中,采用钢制模具进行浇筑成型。
模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满足标准试件的要求。
实验原始记录《一次神奇的科学实验之旅》嘿!你知道吗?就在上周,我们学校组织了一场超级酷的科学实验活动!那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现在回想起来,都还兴奋得不行呢!一进实验室,哇塞!各种各样的仪器和瓶瓶罐罐摆得满满当当,就好像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我的小伙伴小明,眼睛瞪得圆圆的,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也太神奇了吧!”老师笑着说:“孩子们,今天咱们要一起做几个有趣的实验,让你们感受科学的魅力!”第一个实验是“彩虹牛奶”。
老师把牛奶倒进盘子里,然后滴上不同颜色的色素,再用棉签蘸上洗洁精点在色素上。
你猜怎么着?那些色素就像炸开了花一样,迅速地在牛奶里扩散,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这难道不是像一幅神奇的画吗?”我惊讶地喊了出来。
同学们都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哇,太漂亮啦!”“这是怎么做到的呀?”老师看着我们好奇的样子,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洗洁精破坏了牛奶表面的张力,所以色素才能快速扩散。
” 我在心里想:“原来科学这么有趣,小小的实验里竟然藏着这么大的学问!”接下来,是“会跳舞的盐”实验。
老师把一个碗放在桌上,在碗口蒙上一层保鲜膜,然后在保鲜膜上撒上一些盐。
接着,老师打开手机的音乐,把声音调到最大,靠近碗口。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盐粒竟然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动起来!“这盐难道是有了生命吗?”我疑惑地问老师。
老师摸摸我的头说:“这是因为声音会引起物体的振动,保鲜膜在声音的作用下振动,带动了盐粒跳动。
” 同学们都忍不住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盐粒跳得更欢了,就好像在和我们一起狂欢。
然后,我们又做了“火山喷发”的实验。
老师把一些小苏打放进一个瓶子里,再倒入一些白醋,然后迅速在瓶口盖上一个气球。
瞬间,瓶子里冒出了大量的泡沫,气球也被吹得鼓鼓的。
“这简直就像真的火山喷发一样!”小红兴奋地跳了起来。
大家都被这壮观的景象惊呆了,实验室里充满了欢呼声和惊叹声。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一起思考,一起探索。
实验四泡沫稳定性的测量一实验目的测量一定条件下泡沫的半衰期,用以判断泡沫的稳定性二实验原理泡沫是气体分散于液体中的多相分散体系,气体是分散相(不连续相),液体是分散介质(连续相)。
制备泡沫的过程中,液体中的气泡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易在液面上形成以少量液体构成的液膜隔开气体的气泡聚集物——泡沫。
泡沫的发泡性是指泡沫生成的难易程度和生成泡沫量的多少;泡沫的稳定性是指生成泡沫的持久性(寿命),即消泡的难易。
用于测量泡沫性能的方法有许多,传统方法有气流法、振荡法和搅动法。
现代方法有:近红外扫描仪法、电导率法、光电法、高能粒子法、声速法、显微法。
本文主要根据泡沫形成的方式对气流法和搅动法进行介绍。
1.气流法:气流法的装置为一带刻度的、底部装有毛细管的圆柱形石英管。
为确保起泡前容器壁保持干燥,需通过长颈漏斗伸向容器底部向容器中加入试液。
试验时,以恒定的速度向容器内缓慢通气一段时间后,立即测量停止通气时产生泡沫体积作为溶液起泡性的量度。
记录下泡沫高度衰减到原来高度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1/2,用于表征泡沫的稳定性。
此外,膜起泡法也是通气法中的一种,这种新方法主要是使作为分散相的气体通过膜的微孔被压入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被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稳定,并由于气体流动的剪切力使之与膜表面分离。
此法的优点是泡沫的粒径分布在一个较窄的区域内,并随膜孔直径的变化而变化。
气流法仪器简单,重复性良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泡沫性能评价方法之一。
但如果刻度量筒直径过小时(小于3cm),会存在壁效应,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搅拌法(Waring-Blender法):将一定体积待测试液加人量筒中,记录液体高度为I,开动搅拌器,转速4000-13000r/min,搅动30秒后,停止搅拌,记录泡沫初始高度为M,记录5min后泡沫高度为R,试验温度为(25士1)℃,溶液的发泡力Fm,泡沫稳定性Fr分别表示为:Fm=M-I Fr=R-I搅拌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搅动量筒中的试液产生泡沫,以停止搅拌时的泡沫体积表示起泡性,以泡沫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泡沫寿命:V为时间t时的泡沫体积,V0是泡沫层最大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