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测试(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322.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坡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课堂学习】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2、等高线的特点:3、等高线的判读 a 、坡度的判读: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登山线路中,坡度最缓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以下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距离相同,坡度最陡2千米A 的应是①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② 等高距全图一致③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也可以重合⑤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反之坡度越陡 ⑥ 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⑦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以下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值线的疏密相同,判定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4)以下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看各图的比例尺,判定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规律总结】b、五大地形区的判读: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地表起伏程度等高线特征C、山体不同部位的判读(1)山顶与洼地曲线高低,示坡线向曲线低高,示坡线向(2)山脊与山谷2022A2820D2620C2420B凸低为(中间高双侧低)凸高为(中间低双侧高)(3)鞍部: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 4、悬崖一样也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的集聚处。
悬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路。
d、特殊地形的判读(1)闭合等高线区域的海拔判读A的海拔高度:B的海拔高度:规律总结:(2)其他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图梯田:火山、冲积扇4、等高线的计算(1)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2)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假设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确实是两地的海拔差.假设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A点的海拔-B点海拔估量值(介于两条等高线之间)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A〈H1〈B C〈H2〈D ,然后交叉相减(3)陡崖高度的计算:828384PNQ30【规律总结】【针对训练】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A.40m至50m之间B.45m至60m之间C.50m至60m之间D.50m至55m之间三、等高线的实际应用1、与气候相结合A.海拔高的地域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2.2 地形图的判读》易错题集二考试总分:8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7分)1. 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415米,其相对高度为()A.8429米B.9259米C.-8844米D.-8419米2. 如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据此回答(1)~(2)题。
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向百货大楼行驶,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 )A.左上B.右上C.右下D.左下3. 如图是一幅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中几条村庄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余村位于山谷B.李村位于山顶C.余村位于山脊D.王村位于山谷(2)若该地区发生山洪暴发或发生泥石流,受威胁最大的地点是()A.王村B.气象哨C.李村D.余村4.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山体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处易形成河流B.乙处适合攀岩C.丙处为山谷D.站在丁处瞭望范围最大(2)对图示区域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B.居民区分布在河流沿岸C.生产的柑橘远近闻名D.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2千米(3)沿图中a—b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A.AB.BC.CD.D5. 读图,完成(1)~(2)题。
(1)甲楼位于乙楼的( )A.正东方B.正南方C.正西方D.正北方(2)当太阳光线如③时,此时北半球正值(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6.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虚线为景观步行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平原和高原的不同点是()A. 地面崎岖不平B. 地面平坦C. 相对高度大D. 海拔不同2.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A. 水平线B. 等深线C. 剖面线 D. 等高线3.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A. 900米B. 1000米C. 1200米 D. 1300米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读图,下列高度中,均为海拔高度的是()A. 1500米和1000米B. 1500米和500米C. 1000米和500米6.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 9003.13米B. 8693.13米C. 8848.13米 D. 9158.13米7.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A. 海拔B. 比例尺C. 相对高度 D. 等高线8.关于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名称从左至右正确的是A. 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B.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C. 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D. 盆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9.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代表()A. 坡度越缓B. 坡度越陡C. 海拔越高 D. 海拔越低10.如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对图中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是( )A. ④处为陡崖B. ①处比②处海拔低C. ⑤处是山脊 D. ③处为盆地11.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题.(1)某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A. 甲B. 乙C. 丙D. 丁(2)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A. 甲 B. 乙 C. 丙D. 丁1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新农村考察,如图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两村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 840米B. 380米C. 550米 D. 700米(2)在图上量得甲乙两村的距离为4厘米,而两村实地距离为2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应为()A. 1:50000B.C.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 8693米B. 8999米C. 8690米 D. 9000米14.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A. 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 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平原15.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地形图的判读考点基础练1.(2022·吉林·长春市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2020年10月10日,“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2020年12月8日,中尼双方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8848.86米!据此回答下题。
珠穆朗玛峰“新身高”与“奋斗者”号深潜新纪录二者的相对高度是()A.19757.86米B.2060.14米C.10868.86米D.6828.86米2.(2022·山东济宁·二模)下面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山谷、山脊、山顶、盆地B.山脊、山谷、山顶、盆地C.山谷、山脊、盆地、山顶D.山脊、山谷、盆地、山顶(2022·吉林·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贝贝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米)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大家在登山过程中要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
据此回答下题。
3.想要攀岩运动的同学最好选择图中的()A.A地B.B地C.C地D.D地4.读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一定大于300米B.B是山脊C.C是山谷D.E是鞍部(2021·广东佛山·七年级期末)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5.①、①、①、①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是()A.高原、山地、盆地、丘陵B.平原、丘陵、盆地、平原C.高原、山地、丘陵、平原D.平原、丘陵、山地、平原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①地区的颜色是()A.绿色B.黄色C.白色D.褐色(2022·山东枣庄·模拟预测)在一次地理研学旅行推进会上,同学、老师和专家分享了研学旅行收获,并展示了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示意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在研学旅行中,同学们欣赏到了瀑布景观,同学们所处的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8.同学们在图中阴影区域的研学主题是判断该区域的地形类型,该区域应是()A.山地B.丘陵C.高原D.盆地(2022·山东菏泽·一模)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商务星球版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B. 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C. 海拔一定大于相对高度D.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关于等高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 等高线是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B. 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称为分层设色C. 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原理一致D.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越陡3.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A. 平原B. 山地C. 高原D. 盆地4.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地海拔高度是200米②乙地海拔高度是100米③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④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A. 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①④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死海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9244米B. 8444米C. 8852米D. 9044米6.关于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名称从左至右正确的是()A. 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B.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C. 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D. 盆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7.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该种文化景观是()A. 小溪B. 梯田C. 平原D. 沙滩8.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是( )A. 地形剖面图B. 分层设色地形图C. 等高线地形图D. 地形素描图9.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10.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的等高距是()A. 50米B. 100米C. 200米D. 300米(2)图中甲处的地形部位是()A. 山谷B. 山顶C. 山脊D. 鞍部(3)下列能反映如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图是()A. B.C. D.二、综合题11.假期,文文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平原和高原的不同点是〔〕A.地面崎岖不平B地.面平坦C相.对高度大 D.海拔不同2.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A.水平线B.等深线C.剖面线D.等高线3.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A.900米B.1000米C.1200米D.1300米4.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甲B.乙C.丙D.丁5.读图,以下高度中,均为海拔高度的是〔〕A.1500米和1000米B.1500米和500米C.1000米和500米6.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A.米B.米C.米D.米7.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A.海拔B.比例尺C.相对高度D.等高线第1页8.关于五种根本陆地地形名称从左至右正确的选项是A.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B.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C.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D.盆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9.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代表〔〕A.坡度越缓B.坡度越陡C.海拔越高D.海拔越低10.如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以下对图中地形部位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④处为陡崖B.①处比②处海拔低C.⑤处是山脊D.③处为盆地11.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题.1〕某地理兴趣班方案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攀登线路坡度最缓〔〕A.甲B.乙C.丙D.丁〔2〕四小组进行攀登活动时,沿哪条线路攀登的小组可能看见河流〔〕A.甲B.乙C.丙D.丁第2页1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新农村考察,如图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两村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840米B.380米C.550米D.700米〔2〕在图上量得甲乙两村的距离为4厘米,而两村实地距离为2千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应为〔〕A.1:50000B.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13.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A.8693米B.8999米C.8690米D.9000米14.有关地图的正确表达是〔〕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平原15.以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地形图的判读》测试(该单元测试试卷卷面总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综合分析题3-4小题,计50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2、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3.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大小B.地形海拔的高度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5.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A.10380米B.1532米C.7324D.8380米6.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A.180米B.200米C.220米D.240米7. 以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为特点的地形是()A、高原B、丘陵C、山地D、盆地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B 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C 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D 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9.以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为特点的地形是()A、高原B、丘陵C、山地D、盆地图1-1为某地区平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读图可知,火车站在()A.学校的正南方向B.医院的西南方向C.农业实验区的正西方向D.科技园东南方向11.图上的铁路长度约5厘米,实际长度约()A.50米 B.100米C.500米 D.1000米图1-2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距100米),完成12~15题。
12.P、Q两点的相对高度最接近()A.150米B.190米 C.230米D.301米13.图中所示的甲河的流向()A.先流向西南,后流向东南B.先流向西北,再流向东北C.先流向东南,后流向西南D.先流向东北,再流向西北14.图中四个地点中,每天最早见到日出的是()A.P地 B.Q地C.R地 D.H地15.图中乙地,表示的是()A.鞍部 B.陡崖C.山脊 D.山谷高年级的某同学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将自己家乡长600米,宽600米的地方,绘制了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图1-3所示);同时他又按该地的地表起伏形态绘制了一幅地形模拟图(图1-3′所示)。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甲、乙两地海拔分别为1 500米和 500米,则它们的相对高度为( ) A.500米 B.1 000米C.1 500米 D.2 000米2. 海拔一般不超过 500米,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和缓的地形是指( ) A.丘陵B.平原C.山地D.盆地3. 以下四幅等高线图中有陡崖的是( )4. 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5. 如下图,在等高距为 100米的地形图中,三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悬崖处,该悬崖的相对高度不可能为( )A.180米B.220米C.320米 D.380米6. 在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绿色通常表示的是()A.高山 B.平原 C.丘陵 D.海洋7. 下列地图类型中,最能直观地表示某一条线上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8.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8844 米,死海是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海拔约为-400米,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8444米 B.9244米 C.4844米 D.8844米9.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地区通常表示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高原10.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11. 下列地形类型中,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表峰峦起伏、坡度较陡的是()A.盆地 B.山地 C.丘陵 D.高原12. 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脊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D.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二、填空题13.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_______。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6.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丙地的海拔高度是()A. 200米B. 300米C. 400米D. 500米(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有河流经过的是()A. 甲B.乙C. 丙D. 丁7.四面被山地或者高原环绕,中央相对低平的是()A. 平原B. 高原C. 盆地D. 丘陵8.(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 B.C.D.9.读等高线地形图,关于C处地形部分说法正确的是()A. 山脊B. 山谷C. 陡崖D. 鞍部10.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两者相对高度是( )A. 8999米B. 9003米C. 8690米D. 8693米11.读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完成小题。
(1)甲的地形部位是()A. 山脊B. 山谷C. 陡崖D. 山峰(2)若乙地气温25℃,丙地的气温为()A. 26.2℃B. 26.8℃C. 23.8℃D. 23.2℃1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乙地海拔是()A. 200米B. 300米C. 400米D. 500米(2)丙部位的地形是()A. 山谷B. 山峰C. 洼地D. 陡崖(3)如果你在该地区野外考察,分别从甲地和丁地沿图中线路走到丙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甲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B . 从甲地到丙地困难,因为坡度较陡C. 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缓D . 从丁地到丙地容易,因为坡度较陡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识别各种地形部位,仔细阅读下图,结合相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在的部位表示()A. 山谷B. 鞍部C. 山脊D. 山顶(2)图中虚线表示的四条登山线路,坡度最缓的是()A. ①线路B. ②线路C. ③线路D. ④线路14.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类型是()A. 平原B. 高原C. 丘陵D. 盆地15.海拔较高、中部平坦、边缘陡峻的是()A. 山地B. 平原C. 高原D. 盆地16.甲地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2019米,比乙地低1000米,则()A. 甲地海拔1000米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1000米C. 乙地海拔1000米D. 甲地海拔3000米1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18.关于五种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征是地面起伏不平 B. 盆地的四周是高山或高原,中部一定是平原C. 高原的地表形态是一马平川D. 平原的海拔一定比丘陵高19.图中数码表示地形正确的是()A. ①﹣﹣鞍部B. ②﹣﹣山顶C. ③﹣﹣陡崖D. ④﹣﹣山谷三、综合题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形名称的代号填在图中恰当位置: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 E.小河(2)图上的比例尺是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3)甲乙两山顶的图距为________厘米,实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4)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2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代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甲________ 丙________ 丁________ EF________ GH________ (2)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________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3)山谷等高线向________凸出;山脊等高线向________凸出;鞍部是两个________之间的低地;陡崖是多条________重叠在一起.(4)陡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缓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5)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________.22. “五一”期间,南方某市的“驴友”结伴进行野外活动到达某山区。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解析版商务星球版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B. 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C. 海拔一定大于相对高度D.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关于等高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 等高线是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B. 在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称为分层设色C. 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原理一致D.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越陡3.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的地方死海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 9244米B. 8444米C. 8852米D. 9044米6.关于五种基本陆地地形名称从左至右正确的是()A. 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B. 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C. 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D. 盆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7.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该种文化景观是()A. 小溪B. 梯田C. 平原D. 沙滩8.下列地图中最能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是( )A. 地形剖面图 B.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等高线地形图 D. 地形素描图9.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10.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的等高距是()A. 50米B. 100米C. 200米D. 300米(2)图中甲处的地形部位是()A. 山谷B. 山顶C. 山脊D. 鞍部(3)下列能反映如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图是()A.B.C.D.二、综合题11.假期,文文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
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选题
1.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A. 平原
B. 丘陵
C. 山
谷 D. 盆地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
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点海拔为()
A. 1500 米
B. 1000
米 C. 500
米 D. 0 米
(2)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A. 15℃
B. 0℃
C. 18℃
D. 9℃
4.读图,若果雨后该地区形成一条小溪,最有可能的地点是()
A. 图中①处
B. 图中②
处 C. 图中③
处 D. 图中④处
5.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
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如图)说:“这次我们要登的山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
老师告诉我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
”请回答,图中E地是()
A. 鞍
部 B. 山
顶 C. 山
谷 D. 陡崖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的是()
A. 山峰
B. 山
脊 C. 鞍
部 D. 陡崖
7.图为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
A. 800至900米
B. 1000
米 C. 900
米 D. 900至1000米
8.读下图,图1中下列①、②、③、④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山谷
B. ②是山
顶 C. ③是山
脊 D. ④是陡崖
9.A点的海拔为1000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B点海拔为()
A. 800米
B. 1200
米 C. 800米或1200
米 D. 无法确定
10.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
11.读图,完成后面小题:
(1)图中看不到的地形部位是()
A. 山脊
B. 山
峰 C. 鞍
部 D. 山谷
(2)河流①→②的落差约为()
A. 200米
B. 300
米 C. 400
米 D. 500米
三、填空题
12.中间高,四周低:________ 位于两个山峰之间:________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________ 等高线向低海拔凸,说明中间________ ,为________ 等高线向高海拔凸,说明中间________ ,为________ 。
13.假期,文文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
现在特来考考大家。
(1)图中 A.B.C三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2)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________ (AP还是AN)。
(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是:自________ 向________ 流。
14.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 。
15.________ 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四、综合题
16.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虚线AB表示
A. 山脊
B. 山
谷 C. 鞍
部 D. 山顶
(2)丙处的地貌形态名称是________。
(3)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乙地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4)山顶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17.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图)。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在城镇的________ 方向,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小明 ________ (能、不能)用此图量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理由是 ________
(2)“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
(3)“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 ________ ℃。
(4)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________ (陡、缓)。
(5)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 ________ 半球。
(6)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________ 线。
18.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青山顶峰的海拔是________米,大青山与小青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2)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填出以下代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B线是________,CD线是________,丙处是________,丁处是________。
(4)小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类型,世界的地形主要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类型,其中盆地的特点是周围高,中间低。
故答案为:D
【点评】本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比较简单。
在这一知识点学习的时候,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和山地部位的实体照片会更加的形象生动。
2.【答案】B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
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故选:B。
【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对照高程表,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3.【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
故选:A。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计算得出山顶甲的气温为:15℃-1000m÷100×0.6℃=9℃。
故选:D。
【点评】(1)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
(2)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