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意义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意义摘要:孔子顺应春秋时期的社会潮流,开办私学,开馆授徒,形成了一系列的有非凡价值的教育思想。在其关于教育的对象、方法、过程、目的等的论述中,闪耀着辩证哲学的光辉,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我们要充分的学习研究,使古为今用,促进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完善,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促进因素。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19—01

一、中国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历史功绩,主要是通过其教育家的言论和实践体现出来。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过,“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千百年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历来备受社会所关注,人们对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孔子教育思想显得非常重要。孔子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以本心修养为开端,立足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教育目的,强调“修己以安人”,

君子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活力来源于继承与创新的发展机制,在个人道德觉悟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由人的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普适性价值。着力探究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观念并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

的启示。

二、“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一)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及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孔子认为,要实现“仁”,不是靠少数人,而是靠全社会,因此,受教育不应为少数人所独享,而应是社会事业,不论什么人都得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孔子看来,在生理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差别是微小的,只要后天好好教育培养,孔子主张教育的社会性,但不等于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一样的要求,同一样的方法;而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二)以身作则,万世师表的教育思想

所谓以身作则:则即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为准则。”万世师表“者,当推孔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知何正?”他又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信”。由此可见,孔子不仅从理论上强调以身作则,而且在实践上还作出了典范。学而不厌,严于律己。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

能学也。”孔子不光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不厌”、“不倦”,还应该严于律己。

三、以“仁”的理念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孔子说:“仁者爱人”体现于教与学的关系上,就是讲平等,讲民主。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由此可见孔子不光强调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应该做到“不厌”、“不倦”和“律己”,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同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可以多次重的,即学生和老师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所谓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就是讲的是在某个领域的老师在另一些领域可以就是学生的角色。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爱心的理解上,存在于师生心灵间平等的交流之中的。真正的教育会像阳光一样终身关怀着每一个学生的人生。

四、思想道德教育

(一)中庸思想道德教育

孔子认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应该是一个可以协调各种矛盾的人,他希望教育出来的主体,是可以被各方面都接受的主体,这便是“中庸”的思想。首先,“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孔子关于人生哲学的命题。事实也证明,在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取得与智力因素的关系并不明显,而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习惯则占据首要位置。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人们把孩子送进学校时,首要的目的,并不是使他们学习具体知识,而是养成一个习惯。”那么,对于大学生也是同样,在某种意义上说,养成一个习惯比学习具体知识更

重要。

(二)美育的伦理思想

在孔子看来,美育既是道德伦理,也是政治伦理。对个人修养来说,美育既可修养身心,又能涵养品德,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政治伦理而言,美育既可以治国安民,又可移风易俗,所谓“治上安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治国”成为孔子最主要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美的最高境界是尽善尽美。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把美育狭隘地理解为艺术教育。即使在艺术教育中,也只是强调其技能技巧层面的教育,忽视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由此导致现代人对美感体验的不足,进而造成境界的缺失,无法进入较高的审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孔子所强调的尽善尽美的审美境界,对我们今天学校的美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37—46.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吴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徐仲林.孔子教学思想评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