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史笔记孟昭毅
- 格式:docx
- 大小:19.15 KB
- 文档页数:18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仅供参考)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
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
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
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
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
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亨利。
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
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第一篇上古文化 第一章原始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原始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的初生态形成与发展的情况。
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原始文化伴随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与阶段,掌握原始文化的特点与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重点) 识记: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重点) 识记:关于艺术起源的诸种说法; 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行为。
理解:原始洞窟壁画。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古代的两河流域文化几千年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及其鲜明特色,详细介绍了它对人类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字、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理解其何以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汉谟拉比法典(重点) 识记:汉谟拉比法典。
(二)两河流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次重点) 理解: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 法律、科学和宗教; 文学艺术。
第三章古埃及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发育的四大摇篮之一的古代埃及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它对于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埃及文化在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并且理解它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在政治制度、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埃及文化对人类的贡献(重点) 理解:宗教;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二)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之比较(重点) 识记:两河流域和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 两河流域的文明产生要比古埃及略早一些。
应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在政治制度、法律和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古希伯来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希伯来民族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其文化成就,重点介绍了希伯来民族宗教——犹太教的产生、发展和文献。
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理解犹太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义的主要特点;掌握《旧约》何以既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又是希伯来文学总集和文化总集;在理论上还要掌握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希伯来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它在同希腊文化交流、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并通过它影响到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勤思考研华东师范大学202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
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
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我们会尽快修订出最新版;一、试卷结构【汉语基础】(回忆版)【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二、参考书单温馨提示:华东师范大学没有官方指定参考书,根据题目以及以往考试情况,推荐参考书如下:【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古代汉语》(一、二册)王力,中华书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和变化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专业一真题的题型与20年有小变化,增加了20分的选择题,将原来的分析题由60分变为50分,论述题由30分变为20分;专业二部分与20年相比,题型和分值都有所变化。
填空题的分值减少,名词解释由原来的4个变成现在考察6个,此外,由原来3个论述题调整成现在5个简答题(注意:虽然是简答题,不过也有简述的含义在)专业一考题既有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有需要实际运用类知识;从现代汉语部分来看,语音和语法部分还是复习的重点。
专业二部分整体试题难度和往年持平,勤思推荐的参考教材知识都有所涉及,尤其是中外文化,考察对于书本知识的记忆。
如“北宋司法书法家”,“巴别塔”又名通天塔等考点;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有40分的教案设计,重点我们要掌握教案写作的基本框架模式(确定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步骤),找准语法点等;同时,一些考察到的知识点,也在勤思相关的课程(集训、基础—强化—冲刺)和资料(测试卷,冲刺模拟试卷)中有体现。
那天傍晚的阳光照进教室,外面的校园风光正好,当时正准备毕业了之后考公务员回到我的小县城,安度此生,可能也是那一瞬间,我不想一辈子做一份一眼看到头的工作,过一个单调的人生。
于是,决定考研,提升自己的同时,为以后拼一个更好的机会。
考研季已经来临,回首过往,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人生的重要当口一定要慎重且有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毫无目的的复制别人的一生。
我选择考研还有一点是因为,通过和学长学姐的沟通发现,本科专业毕业直接工作普遍没有很满意的工作,这样根本就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满意的未来。
综合自身因素,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一路文科生走来,数学实在不敢恭维,我整个考研的复习时间比较紧迫,所考科目个人认为只要能下功夫大量的背诵加理解,成功可期。
我所报考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考试科目分四门:政治、英语、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先说说专业课吧,汉语基础这科教材推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科推荐《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之旅》,孙宜学等,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问答录》,孙宜学,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外文化国际传播经典案例》,孙宜学,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途径与方法创新》,孙宜学,同济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化史》,孟昭毅,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校的参考书目比较多,可能时间上不太允许都仔细的研读,但走马观花的看书,效果也并不好,我主要使用的就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两本书进行了多轮多次的复习,其他的基本仔细看了重点部分,剩下的部分大致的看了两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关于复习方法就以汉语基础这科为例和大家聊一聊。
虽说时间紧张,但也分了三个部分,前期通读教材两遍,重点在于概念和各种定义的理解上,能背诵的就尽量都背了;中期精读教材,加深重要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及记忆,然后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既加深对于各种概念和定义的理解,又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这个过程中出了书中的例题,是需要找一些其他习题来做训练的,关于参考题,除了历年真题,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来做,目的就是掌握好记忆过的知识点。
外国文化史知识点孟昭毅第二篇中古文化第八章中世纪欧洲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教会-宗教性特点,详细论述了基督教及其教会对欧洲中世纪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基督教的基本观念与礼仪,并介绍了拜占廷帝国的文化成就。
学习这一章,从理论上要把握中世纪欧洲文化深受基督教支配的特点;明确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的礼仪与教义内容,了解中世纪欧洲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科学方面的成就;掌握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及其影响;了解拜占廷文化的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欧洲中世纪教会对于当时社会所起的两种作用(重点)理解:欧洲中世纪教会对于当时社会所起的两种作用。
(二)基督教的主要礼仪和基本教义(重点)识记:礼仪。
理解:基本教义。
(三)中世纪欧洲的文学、艺术(次重点)识记:文学:骑士精神、后期英雄史诗。
艺术:教堂建筑。
(四)中世纪欧洲的经院哲学、教育(重点)识记:教育:欧洲最早的大学。
应用:欧洲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中心和实质。
(五)拜占廷文化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重点)识记: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廷文化其他领域的成就、影响。
(六)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及其影响(次重点)理解: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及其影响。
(七)十字军东侵(一般)识记:十字军东侵。
第九章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及成就,论证了其对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
学习这一章,首先要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内容,包括其根本经典《古兰经》、五大宗教义务、其与基督教的不同;明确中世纪阿拉伯是如何重视学术和教育的;了解阿拉伯主要文学成就;进而深入理解中世纪阿拉伯民族的世界影响,它既是古代东西方先进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闪耀着理性与科学光辉的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枢纽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伊斯兰教(重点)识记:《古兰经》;五大宗教义务。
应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不同之处。
汉语言国际教育考研科目汉语国际教育考研主要考4门,专一即汉语基础,专二即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政治,英语一(日语,法语等小语种)。
1.参考书:1.《现代汉语》(增订5版)黄伯荣、廖序东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4.《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5.《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6.《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7.《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8.《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2.如何备考第一轮复习:2020年12月-2021年3月基础,不可以草草了事,看一遍,你想你随便过一下,时间依旧过去,脑子里面记不住东西,如果你仔细专研这2个月呢,你下一个阶段差不多就能选院校啦,重点把基础班的课程吸收好,把握专业特点,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外文化等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务必在3月之前有总体的理解,树立整体框架.英语要和专业课同时着手准备复习。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汉硕考研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哪个时期都是重中之重。
每天至少花2-3个小时在现汉上,当然是有效的时间,自己看完一遍,可以听华老师的课程,多听去理解,比如语音,词汇难于理解的部分,最后你也可以去练习一下,汉硕通关宝典,多做题来检测自己的复习水平,遍数的话,有的人理解好的话,3-4遍,有的是7-8遍,重要的不是遍数啦,重要的你是不是真正掌握!这个很关键!!对于书中的知识点进行的整合,理清脉络和主干查漏补缺,再熟悉书中的例子,从例子出发去理解知识点,最后把自己第二遍复习时出的题做一遍、总结语法部分的答题用语。
《古代汉语》:古汉看院校,大部分院校在10-20分,特殊的院校,北大30分昨天,北外也是30分左右,中传30分,湖北的武大、华科、华中师范都是70分左右,湖南的院校在50分,川大的在30分,难度不小,山西大学的古汉好像真的真的很多,专业一和二都是,当然也有不考的,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等,对于王力的古代汉语里的一二册,里面的文言文,最起码要过两遍,根据院校分数来复习。
2018东南大学各院专业考研资料参考书推荐
2018考研已经开始,为方便考研东南大学的学子收集资料,聚英考研网特意为大家分享东南大学各学院的专业考研参考书以及相关专业课资料,帮助考研学子们复习,顺利考上理想学院。
以上是展示东南大学部分学院的考研参考资料,更多学院的资料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其他学院资料点击:/ziliao/all-seu-0查看~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我们会为广大考生持续更新最新的考研报考信息及考研辅导班!此外,我们还提供更多关于东南大学考研最新研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等一手资讯。
或者可以加入我们的2018考研qq群和众多考研学子一起备战考研!。
同济大学简介及汉硕参考书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1998年,是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科研的二级学院。
目前共有来自108个国家的六百多名外国留学生在院学习汉语,其中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近百名。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任院长为陈强教授。
同济大学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始于20世纪70年代,学校恢复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后,即专门安排汉语教师为进入专业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开设专业汉语课。
1987年起,开设汉语言短训班,招收汉语言短期生,从1993年起,学校开始自行承担外国留学生进入专业前的汉语培训任务,从2002年起,学院招收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2006年7月首届本科生顺利毕业。
在长达30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校依托城市建设,建筑历史,旅游文化,经济管理等学科优势,走对外汉语教学与专业交融之路,受到外国留学生的欢迎。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构建有较为完整的学历和非学历汉语教学体系。
汉语言(经贸方向)本科专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汉语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运用汉语,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熟悉中国涉外经济法律与法规,具备用汉语从事经贸活动的能力,胜任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有关工作的留学生。
从2007年3月开始,汉语言本科班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2009年3月,同济大学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托正式开展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
2009年8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外国留学生预科部正式成立。
2010年首批预科生119名顺利结业,结业总人数全国第一,结业率达83.2%,全国第二。
2011学第二批237名顺利结业,结业总人数全国第一,结业率高达96.3%,全国第二。
我院作为中国教育部预科九个培训基地之一,专门为预科生设置了汉语与专业基础强化课程。
在这里,预科生将系统地学习普通汉语、专业汉语、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并参加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社会考察等教学活动。
北京语言大学汉硕复习最全书单备考汉硕交流: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必读部分】:专业一:《现代汉语》黄廖版。
此书为上下两册,重点中的重点,基本要每句都要细细的看,出题点太多,一定要细看三遍以上,翻看十遍左右。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最好买第四版。
这本书已经连续两年出了原题。
这是一本关于语法分析的具体方法的书,看后会受益匪浅,对锻炼语言的思维能力很有作用。
这本书重点不在看的遍数而重在理解。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每个分析方法,就算是差不多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
这本书其实本不在必看书目之内,这是201个具体的语法点的分析,想要全部记住也是不现实的,总重要的是理解《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北语是重点啊专业二:《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大家都在传,说北语文化部分要略上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要略不重要了,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
首先,无论考题数量的多少,每年必考。
其次,并不是不考了,而是考的都是在家不容易注意的地方。
最后,这本书基本上是每人必看的,如果你没看,别人看的很熟,轻轻松松就能超你三五分。
这个差距听起来不大,但是有时候你看一整本文化扩展书目也不一定能考得了一分。
总之,这本书里出的题,分数必须全拿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这本书是专业二的重中之重,像现代汉语一样的地位,每年都会考30分左右,听起来分值不大,但是为了能全部得住,我相信有人会选择全背下来。
这本书虽然理解也很重要,但是理解也是为了更好地背诵。
总之就一句话,背,最少5遍,最好10遍。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
这本书很薄,两天都能看完。
重在理解,写案例分析的时候会用到。
如果跨文化交际的素养好,其实看两遍都够了。
如果本身没有过跨文化交际的经历,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多看几遍。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
这是一本让人头疼的书,背起来崩溃,不背又不安心。
这本书应该是要看的,如果读起来实在枯燥无味就背笔记吧。
但是想得高分的人光看笔记是不够的,因为北语就喜欢出边边角角,笔记上是覆盖不住的。
南京大学(文学院)2020年专业一的题目变化较大,将名词解释题更换为说明概念题,增加了填空题、分析题、偏误分析题;减少了简答题的数量和古文翻译题;语音能力和汉字能力部分更换了部分题型:将分词并说出词性替换为写出韵母、分辨形旁声旁、改正错别字;分析题改变了出题的形式,给出一段课文,考生选择语言点进行分析。
专业二的题型与2019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试卷结构即科目分值与题型(回忆版)二、参考书目【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2.《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版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当代中国》张海林,南京大学出版社5.《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三、典型题目分析重难点【汉语基础】南京大学文学院专业一的试题中现代汉语部分占较大比重,而且没有出现古代汉语的相关题目。
《现代汉语》的考查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题,如说明概念题中的“句型和句式”、填空题有独立语、疑问句的分类等,可以直接从书中找到答案。
第二部分考查语音能力和汉字分析能力,虽然每年具体题型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如写出带前鼻音的韵母分析“鸣”、“滞”等字的形旁和声旁,给“岿然不动”、“湖泊”、“膝盖”等词注音等。
第三部分分析题考查形式较为灵活,如给定一段一个课文选段,挑出五个语言点从意义和用法特征方面进行分析,这就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实际问题,并非是直接让考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简述。
关注微信公众号【勤思考研】回复“20真题”看真题解析直播,免费复试答疑。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南京大学文学院专业二近年来题型基本固定,都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和写作四大部分。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报考参考书“汉语基础”参考书1.《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第2版2.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4版。
3.《古代汉语》张博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8年6月“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8月版3.《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续表)北京外国语大学:(69)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共济网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考2、《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33623 0373、《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共济网4、《教育心理学》主编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kaoyantj5、《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程裕祯著课厦门大学2010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参考书汉语基础:1.《语言学教程》胡壮麟(第三版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对外汉语实用语法》,卢福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上下)增订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版4.《古代汉语》王力,修订本(一二册)中华书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语言教学原理》盛炎,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版3.《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跨文化交际概论》,吴为善严慧仙主编商务印书馆5.《当代教育学》袁政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定版6.《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肖东发;李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四川大学一、“汉语基础”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现代汉语》 (重订本) ,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目:《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一篇上古文化第一章原始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明了原始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的初生态形成与发展的情况。
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原始文化伴随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与阶段,掌握原始文化的特点与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重点)识记: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重点)识记:关于艺术起源的诸种说法;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行为。
理解:原始洞窟壁画。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古代的两河流域文化几千年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及其鲜明特色,详细介绍了它对人类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字、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理解其何以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汉谟拉比法典(重点)识记:汉谟拉比法典。
(二)两河流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次重点)理解: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法律、科学和宗教;文学艺术。
第三章古埃及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发育的四大摇篮之一的古代埃及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它对于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埃及文化在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并且理解它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在政治制度、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古埃及文化对人类的贡献(重点)理解: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二)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之比较(重点)识记:两河流域和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两河流域的文明产生要比古埃及略早一些。
应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在政治制度、法律和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古希伯来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希伯来民族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其文化成就,重点介绍了希伯来民族宗教——犹太教的产生、发展和文献。
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理解犹太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义的主要特点;掌握《旧约》何以既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又是希伯来文学总集和文化总集;在理论上还要掌握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希伯来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它在同希腊文化交流、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并通过它影响到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犹太教(次重点)识记:犹太教是希伯来的民族宗教;犹太教的形成、发展;犹太教的文献——《旧约》。
理解:犹太教教义和思想的主要特点。
(二)希伯来律法的内容(次重点)识记:希伯来律法的内容。
(三)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重点)识记:希腊文《旧约全书》的意义和影响。
理解: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区别。
第五章古代印度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作为人类早期发育的四大摇篮之一的古代印度文化形成、发展的历程,详细介绍了古代印度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影响。
学习这一章,要全面把握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尤其是了解印度河流域文明与雅利安人文化的大致情况;掌握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的基本内容;明确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主张和教义;理解以两大史诗和戏剧为标志的印度梵文文学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吠陀》(次重点)识记:《吠陀》。
(二)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次重点)识记: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形成及基本教义。
(三)佛教(重点)识记:佛教发展过程。
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梵文文学(重点)识记:代表作:《摩坷婆罗多》、《罗摩衍那》、《沙恭达罗》。
理解:梵文文学的显着特点。
(五)古代印度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一般)理解:佛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
第六章古希腊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详细介绍了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文化的丰硕成果,阐述了其在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教育、政治学、科学等方面具有的首创特质。
学习这一章,要理解古希腊文化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希腊社会历史发展状况;领会其社会政治及宗教信仰的特点;明确早期和古典时期、后期分别取得的文化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一)荷马时代(一般)识记:荷马时代。
(二)古希腊社会政治及宗教信仰的特征(次重点)识记:城邦制;奥林匹斯诸神体系。
理解:多神教信仰、后期秘密宗教。
(三)古希腊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科学成就(重点)识记:文学:荷马史诗、赫西奥得、萨福、三大悲剧家、阿里斯托芬、文艺理论家、史学家;艺术:三大建筑式样、雕刻艺术家及其作品;哲学:早期和古典时期的唯物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及唯心主义哲学代表人物、后期的伊壁鸠鲁;科学: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
理解:亚里士多德在科学文化上的主要贡献;伊壁鸠鲁的哲学和政治社会观点。
第七章古罗马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欧洲文化的又一发祥地古罗马的文化形成与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其对世界文化尤其是对欧洲文化的重要影响。
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古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古希腊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特点;掌握古罗马在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哲学、科学各个领域的成就;廓清早期宗教与基督教在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一)古罗马文学、艺术。
(次重点)识记:文学:西塞罗、卢克莱修、“黄金时代”三大诗人、阿普列尤斯;艺术:建筑。
理解:《埃涅阿斯纪》的主题思想。
(二)古罗马共和政体和法律体系。
(重点)识记:十二铜表法。
理解:共和政体的构成及影响;法律的影响。
(三)基督教经典。
(重点)识记:基督教经典。
(四)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次重点)理解:古罗马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第二篇中古文化第八章中世纪欧洲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教会-宗教性特点,详细论述了基督教及其教会对欧洲中世纪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基督教的基本观念与礼仪,并介绍了拜占廷帝国的文化成就。
学习这一章,从理论上要把握中世纪欧洲文化深受基督教支配的特点;明确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的礼仪与教义内容,了解中世纪欧洲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科学方面的成就;掌握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及其影响;了解拜占廷文化的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欧洲中世纪教会对于当时社会所起的两种作用(重点)理解:欧洲中世纪教会对于当时社会所起的两种作用。
(二)基督教的主要礼仪和基本教义(重点)识记:礼仪。
理解:基本教义。
(三)中世纪欧洲的文学、艺术(次重点)识记:文学:骑士精神、后期英雄史诗。
艺术:教堂建筑。
(四)中世纪欧洲的经院哲学、教育(重点)识记:教育:欧洲最早的大学。
应用:欧洲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中心和实质。
(五)拜占廷文化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重点)识记: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廷文化其他领域的成就、影响。
(六)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及其影响(次重点)理解:基督教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及其影响。
(七)十字军东侵(一般)识记:十字军东侵。
第九章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及成就,论证了其对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
学习这一章,首先要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内容,包括其根本经典《古兰经》、五大宗教义务、其与基督教的不同;明确中世纪阿拉伯是如何重视学术和教育的;了解阿拉伯主要文学成就;进而深入理解中世纪阿拉伯民族的世界影响,它既是古代东西方先进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闪耀着理性与科学光辉的先进文化的开拓者,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枢纽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伊斯兰教(重点)识记:《古兰经》;五大宗教义务。
应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不同之处。
(二)中世纪阿拉伯对于教育和学术的重视(次重点)识记:中世纪阿拉伯对于教育和学术的重视。
(三)中世纪阿拉伯主要文学、艺术成就(重点)识记:文学:艾达卜文学、玛卡梅体文学、《一千零一夜》;艺术:法拉比《音乐大全》。
(四)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次重点)应用: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第十章中世纪印度、日本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了中世纪印度文化、日本文化的发展情况。
学习这一章,要求明确日本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印度宗教(一般)识记:印度宗教。
(二)日本文学、艺术(一般)识记:《万叶集》、《源氏物语》、能、狂言、浮世绘、松尾芭蕉。
第三篇近代文化第十一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各国发展的情况以及它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学习这一章,从理论上要明确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的性质,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了解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就;进而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揭开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光辉序幕的历史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文艺复兴(重点)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
(二)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就(重点)识记:意大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后期“艺术三杰”、马基雅弗利。
法国:拉伯雷。
西班牙:塞万提斯、维加。
英国:莎士比亚。
德国:宗教改革;太阳中心说。
理解:基督教会的第二次大分裂及影响。
第十二章17、18世纪欧洲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科学、哲学、文化、艺术诸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学习这一章,要了解本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发展状况和启蒙思潮的兴起;明确启蒙运动的性质,尤其是法国启蒙运动和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功绩;掌握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以及18世纪法、英、德启蒙文学的重大成就;了解17、18世纪欧洲艺术领域中出现的代表性风格、形式及其代表人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资本主义生产及自然科学的发展(重点)识记:第一次技术革命;牛顿。
(二)启蒙思潮的兴起(重点)识记:笛卡尔、斯宾诺莎、霍布斯。
应用:洛克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影响。
(三)启蒙运动(重点)识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
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四)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文学(次重点)识记:古典主义;三一律;莫里哀、弥尔顿、卢梭、博马舍、笛福、莱辛、歌德、席勒。
(五)艺术(一般)识记:巴洛克艺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第十三章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文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述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文化取得的辉煌成就,着重论述了其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群星灿烂、流派纷呈的景观,并简要介绍了近代东方文化发展的情况。
学习这一章,要掌握本时期西方工业生产状况和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及其诞生,掌握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代表性派别;明确西方文学、艺术涌现出的流派、作家、艺术家和作品;了解近代东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