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数1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二(上册)第四章实数第一节无理数知识点一,估计数值的大小:求数的近似值例1,试比较与的大小。
练习题1,小红家有一块正方形的地,其面积为2600m²,它的边长有100m吗?有50m吗?练习题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9cm和5cm,斜边长是x cm。
(1)估计x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2)如果把x的结果精确到十分位,估计x的值;如果精确到百分位呢?知识点二,无理数的概念1,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常见的几种无理数:π,0.1010010001···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而无理数不能。
例1,在3.14159,4,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π,这5个数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练习题1,若x²=8,则x 整数,无理数。
(填“是”或“不是”)练习题2,面积分别为1,2,3,4,5,6,7,8,9的正方形中,边长是有理数的正方形有个,边长是无理数的正方形有个。
第二节平方根知识点一,算数平方根1,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整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
另外,0的算数平方根是0。
2,表示方法:a的算数平方根克表示为,读作:根号a。
注意: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中,应注意“两正”,即a是正数,其算术平方根x也是正数。
(即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即a≥0;②算术平方根本身就是非负数,即≥0)例1,求下列个数的算术平方根:(1)36;(2)0.09;(3);(4)(-4)²;(5)0;(6)10.知识点二,平方根的概念1,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实数》习题 1、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1) 和 统称实数.(2)实数的两种分类方式:①按照定义分类如下: ②按照性质分类如下:⎧⎧⎨⎪⎨⎩⎪⎩ 整数有理数实数( )无理数:( ) 0⎧⎧⎨⎪⎩⎪⎪⎨⎪⎧⎪⎨⎪⎩⎩( )正实数( )实数( )负实数( ) 2、实数中的有关概念和性质(1)有理数中的概念,如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在实数中这些概念是一致的,如实数a 的相反数是 ,当0a ≠时,倒数为 ,绝对值为 .(2)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点是 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3、(1)数轴上5-到原点距离为 ;(2)811600的相反数的倒数等于 ,其倒数的绝对值等于 ; (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8.6-,5,9,32,179,364,0.99,0.76,π-,0.1010010001,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1)①有理数集合{} ⋅⋅⋅②无理数集合{} ⋅⋅⋅③正实数集合{} ⋅⋅⋅④负实数集合{}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a 一定是正数B .20113是有理数 C .22是有理数 D .平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5、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n m -等于( )A .m n +B .m n -C .m n --D .m n -+6、对于实数a 、b ,给出以下三个判断:①若a b ==a b <,则a b <;③若a b =-,则22()a b -=.其中正确的判断的个数是( )A .3B .2C .1D .0 7、化简下列各式:(122(2+-(20201221(2)5(1)()3π----+-+8.。
实数(1)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分析实数是在有理数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数系扩张,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类比方法,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概念可完全类比有理数建立,并通过例题和习题来巩固,适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二、教学任务分析这节内容教材安排了2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主要是建立实数的概念并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不同的分类,同时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教材地位及作用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
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3.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根据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数分类的探究,增强学生的分类意识;2.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将数和图形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对实数进行分类的练习、进一步领会分类的思想方法;2.在探究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多角度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难点建立实数概念及分类四、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发现2.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五、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实数概念;第三环节:实数分类;第四环节:实数相关概念;第五环节:探究——实数与数轴上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六环节:课堂练习;第七环节:课堂小节;第八环节:作业布置。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实数:3.14159,,1.010010001,4.21,π,中,无理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4,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得只有π是无理数.选B.2.【答题】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A. B. C. 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1,0,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故答案为:D.3.【答题】下列一组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 B. C. D. 2.62662666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是无理数.选C.4.【答题】下列各数中,,(每两个之间依次增加一个),,,是无理数的有()A. 个B. 个C. 个D. 个【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由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可知,上述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每两个6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共2个.选B.5.【答题】在0,,π,3.14,,3.212212221…(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个2),3.14这些数中,无理数的个数为()A. 2B. 3C. 4D. 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题目中的,π,,3.212212221…(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个2)这4个数为无理数,选C.6.【答题】在下列各数0,0.2,3π,,6.1010010001…(1之间逐次增加一个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有3π,6.1010010001…,共三个.选C.7.【答题】下列各数中3.14,π,1.090090009…,,0,3.1415是无理数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知无理数有π,1.090090009…,选:B.8.【答题】在实数:3.14159,,1.010010001.(每两个1中多一个0),,π,中,则无理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有1.010010001…,π,共2个,选B.9.【答题】一组数这几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2B. 3C. 4D. 5 【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在这一组数中无理数有:π,共2个.选B.10.【答题】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0.38B. πC.D.【答案】B【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结合选项找出无理数的选项.【解答】A、0.38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π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C、=2,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选B.11.【答题】在3.14,π,3.212212221,2+,,—5.12112111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A. 5B. 2C. 3D. 4【答案】C【分析】利用无理数概念即可解答.【解答】π,,-5.121121112……是无理数,选C.12.【答题】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 B. C. D. -1【答案】C【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A、有理数,选项错误;B、是有理数,选项错误;C、π是无理数,选项正确;D、-1是有理数,选项错误.选C.13.【答题】在实数:,,,,0.1414,,0.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零的个数依次增加1)中,无理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在实数:,,,,0.1414,,0.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零的个数依次增加1)中,无理数有,,,0.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零的个数依次增加1),共4个,选C.14.【答题】在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有π,,,共3个.选C.15.【答题】在、2π、、、0、中无理数个数为()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定义可得:2π、和为无理数.16.【答题】下列四个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 B. C. D. ()2【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A.是无理数,B.,C.,D.是有理数,选:A.17.【答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B. 无理数是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C.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D.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A、0不是无理数,故无理数不包括0,故本选项错误;B、无理数不是用根号表示的数,例如=2,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C、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不一定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故本选项错误;D、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本选项错误.选D.18.【答题】在下列各数:0.51525354…,,0.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本题中只有和是无理数,=0.9,=3.19.【答题】下列六种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②正数、负数统称实数数;③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④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一定还是无理数;⑤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⑥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积一定仍是无理数.A. 1B. 2C. 3D. 4【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①无限不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故①错误;②正实数、零、负实数统称实数数,故②错误;③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故③正确;④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可能是无理数、有理数,如-π+(π+2)=2,故④错误;⑤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是无理数,如-π+2=2-π,故⑤正确;⑥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积可能是有理数无理数,如0×=0,故⑥错误;选:B.20.【答题】在实数、、0.1010010001、、3.14、中,无理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无理数.【解答】在实数、、0.1010010001、、3.14、中,根据无理数的意义可知:无理数有、、0.1010010001三个.选C.。
实数
一、目的要求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会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本节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这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意义.事实上,中学里的数学问题大部分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研究的,例如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在实数范围内取值,解不等式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里的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都是用实数表示,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建立平面上的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等.因此,本节内容是学习后续内容的重要基础.
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实数涉及的理论较深,教学中宜严格把握教学要求,着重使学生了解无理数的实际意义,对诸如2的无理性证明、实数的连续性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不必补充.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实数的分类,实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以前学过的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整数和分数)
新课讲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如果将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会有什么特点呢?看
几个例子:3=3.0,
6.0
5
3
-
=
-81
.0
11
9
=
我们看到,如果将整数看成是小数点后面是O的小数,那么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现在问:是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呢?
在学生略加思考后,举出教科书列举的一些反例,并进而提出无理数的概念.
在讲无理数概念时,注意三点:一是说明无理数的个数是无限多的,二是以π为例,说明无理数不都是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三是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不都是无理数.接着提出实数的概念,并给出实数的两种分类.这时指出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一种方法要根据同一标准,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在做完练习后,可总结一下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前者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后者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还可指出,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可以互化这一事实,在高中数学里将予以证明.
复习提问:
的绝对值和相反数各是什什么是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什么是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2
么?
新课讲解:
在上面基础上,指出对实数来说,其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与有理数一样.
接着讲例1,强调求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方法与有理数完全一样.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意义,无理数的意义,两者的区别;
实数的意义及其两种分类,分类的方法;
实数的绝对值与相反数的意义与有理数一样.
四、课外作业
一、目的要求
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二、内容分析
在本节中,指出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揭示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便于利用几何的直观来突破抽象程度较高的实数的学习这一难点,而且便于今后我们用代数的方法去研究几何问题.
本节内容与几何里的勾股定理联系密切:数的开平方是讲勾股定理的基础,而通过几何作图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又用到了勾股定理.
有关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具体进行无理数的计算时,通常是取其近似值,将它们转化成有理数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做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并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数轴?怎样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新课讲解:
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每个无理数能不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呢?比如,能不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2?由此引出教科书第153页上的一段内容.在讲完这段内容后指出,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
复习提问:
有理数有哪些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新课讲解:指出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进行实数运算时仍然成立.讲这段内容时可以指出,负数不能开平方.这种某数不能进行某种代数运算的情况是在前面的学习中未遇到过的(零不能作除数的情况除外).
接着讲例2.这时讲清两点:一是根据实际需要,通常是取无理数的近似值将它们转化成有理数进行计算;二是要根据题目所要求的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在取各数的近似值时或者多取一位小数,或者多保留一个有效数字.
接着讲例3.讲完例3后指出,通过比较无理数的近似值,是比较两个无理数大小的一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进行这种比较.
课堂小结:
实数与数轴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这种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注意在实数范围内负数不能开平方.对于涉及无理数的计算,通常是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取其近似值,将它们转化成有理数进行计算.
四、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