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1
- 格式:ppt
- 大小:8.85 MB
- 文档页数:85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营养品质:常指人体需要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的提高和不利、有害成分含量的下降和消除。
2、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做自花授粉。
3、常自花授粉植物:又称常自交植物,指那此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通过以异交率在10%以上作为常自交植物的下限。
4、异交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雌蕊通过接受其它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又叫异交植物。
5、自然授粉植物:又称常异交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授粉习性方面和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相同,但能够自由接受自花及异花的花粉而正常受精和繁殖后代,实际上是异花授粉植物中不存在自花授粉不亲和性的种类。
6、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材料,过去叫做育种的原始材料,20世纪60年代初改称品种资源,现在国际上多采用比较确切的名称即种质资源。
种质,又叫遗传质,是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7、生态型:是指植物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是植物在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对某些生态因一阵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
8、混合选择法:又称表型选择法,是根据植株的表型性状,从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在混选区内,相邻某植对照品种(当地同类优良品种)及原始群体的小区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9、单株选择法: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的选择法。
10、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异。
11、芽变选种:是旨对由芽变发生的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新品种的选择育种法。
12、营养系微突变选种:简称营养系选种,与芽变一样,变异来源于自然发生的体细胞突变,主要不同点在于突变发生于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表型效应较小,不易和环境效应鉴别,但确实可以遗传。
实验一园艺植物品种的描述与鉴别一、园艺植物品种的描述与鉴别(一)实习目的(1)了解所在区域内的园艺植物种类、特性(2)能够对本区域内园艺植物从形态特征上进行描述(二)实习内容(1)观察五种以上本区域内常见蔬菜种子,记录从播种到萌发的全过程(2)对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五种以上果树的典型性状进行观察、记载。
三、材料校园中常见园艺植物的叶片,具体包括:国槐、江南槐、龙爪槐、大叶黄杨、石榴、月季等。
四、用具、仪器放大镜、直尺、方格纸、小刀、铅笔、电子天平、叶面积仪。
五、方法步骤(一)叶形态指标观察及测定叶形态观察指标包括:叶子类型(单叶、复叶)、叶片形态、叶缘、叶尖、叶基以及叶脉的分布等;测定指标:叶长、叶宽、叶宽/叶长、叶柄长。
(二)叶面积测定(1)方格纸法:1、在所选植株四个方向随机选取完整、无病虫害的功能叶,每种植物选取10片以上。
2、将叶面压平展,叶片上放置透明方格板,计算叶片所占的方格数,使用一般方格纸时,将叶片平铺在方格纸上,用铅笔描绘叶片轮廓,计算叶片所占的方格数。
叶片边缘凡超过半格计算为1,不足半格不计。
根据方格数和方格面积计算叶片叶面积。
(2)叶面积仪法:利用光电叶面积仪或便携式叶面积仪计算叶片叶面积。
(3)拍照计算法:将叶片平铺、固定在方格纸或放有直尺的桌面上,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PHOTOSHOP或IMAGETOOL等图形分析软件计算叶片叶面积。
(三)叶面积经验公式的推导:根据以上测定的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推导叶面积计算经验公式:叶面积=叶长*叶宽*比例系数。
(四)比叶重的计算比叶重(Specific Leaf Weight, SLW)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干重或鲜重)。
是衡量叶片光合作用性能的一个参数,也是区别不同植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六、作业1、不同园艺植物叶片形态指标的观察、测定。
2、不同园艺植物叶片叶面积、比叶重的计算,叶面积经验公式的推导。
3、两个槐树品种的叶片形态、叶面积、比叶重的比较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在学习《园艺植物育种学》这门课程之后,就要进行形考任务的答案了。
下面详细解析了几个重要点。
一、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育种的目的和方法、遗传变异和无性繁殖、杂交育种等方面的知识。
二、答题技巧1. 举例说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通过体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技术手段,使植物细胞或组织在营养基上不断地分化、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举例:通过叶片培养验证了一种新型植物生长素、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大豆进行了大规模繁殖和高产量等等。
2. 阐述杂交育种的目的杂交育种是指将不同种、异源种或相同种的某些品系进行界种杂交,以期获得兼备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优点的新品种或新杂交体。
目的主要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快速育种等。
3. 说明植物育种的方法目前植物育种主要有三种方法:自然杂交、人工授粉和细胞遗传学技术。
自然杂交是指不经人类干预而自然实现的植物杂交;人工授粉是通过人为干预实现植物杂交;细胞遗传学技术是指利用组织培养与细胞茎秆诱导、成熟花粉渗透、基因工程技术等方式实现植物育种目的的方法。
4. 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在不同生长地点、环境条件、人为选育或长期地随自然修飾遗传基因,故产生外表不同或视觉尺寸大小不同的个体。
遗传变异反映了生物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对物种的生存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园艺植物育种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考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答题过程中结合材料作答,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 品种:具备在特定条件下体现为不妨碍运用优良、适应、整洁、稳定和特异性家养动植物群体。
2.良种:常说良种有两层含义:一是优良品种;二是优良种子,即优良品种优良种子。
3. 种质资源:即携带种质材料或载体总称。
4. 引种: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地区。
5.无性系:指具备相似遗传构成植物运用无性繁殖方式所得来群体。
6. 无性系品种:采用无性繁殖办法育成遗传构成同质,个体杂合一类品种。
7. 自交系品种:群体遗传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可用于生产群体8. 杂交种品种:指用遗传上纯合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一代杂种群体9. 遗传力:广义—基因型方差占体现型方差百分率;狭义—基因型加性方差占体现型方差百分率。
10.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一种。
11. 异花授粉植物:在人工选取状况下构成一种遗传基本比较复杂又在重要经济性状相对一致而保持遗传平衡异质群体。
12. 有性杂交育种:通过有性杂交途径获得新品种过程13.组合育种:又叫常规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于不同亲本上优良性状组合在杂种中,对其后裔进行多代哺育选取,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新品种育种途径。
14. 回交育种:为了积累亲本性状而进行屡次回答与该亲本杂交育种方式。
,15. 普通配合力:指一种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平均体现16. 特殊配合力:指特定组合某性状观测值与依照双亲普通配合力所预测值之差。
17.轮回亲本:多次参加回交亲本。
18.杂交不亲和性:同种材料中不同品种间互相授粉不能受精结实现象,称之为杂交不亲和性19. 杂种不育性:指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间杂种缺少生殖能力现象。
20. 自交不亲和性和自交不亲和系: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特性;通过持续多代自交选取,可育成具备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自交系。
第一苕绪论品种:育种的主要对彖,同时也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具有稳定、整齐、特异的,人们可以貢接利用的经济性状,并且具有一定的栽培而积,对无性繁殖的园艺植物来讲是来口实生或芽变的无性系群体。
遗传改良:利用口然变异和人工变异创造的变异・• 特点:目的性,计划性,快速性,丰富性。
品系:育种过程中表现优良的株系。
&种: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区生产上有发展前途,栽培而积较大的品种,良种是优良品种的简称。
良种的作用:①增加产虽;②改进品质:③延长产品的供应期;④增强抗逆性:⑤增强抗病虫性;⑥适应集约化管理, 节约劳力。
育冲致力于改良遗传因素,提高园艺植物优质和高产的内在潜力:栽培着乘改进环境因素,使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箕ff种对象和日标育种目标形状:①髙产稳产;②优质;③适应性强;④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不同成熟期;⑥适用于机械化生产。
产ft:种植密度,单株结果数,坐果率。
品质:感官品质(大小、形状、色泽、外质、风味、香气、肉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 花期,结果期,采收期。
开花植物成熟期:开花期第网章种质资源种质(即基因):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库: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组成。
种质资源归并为:主栽品种,地方品种,原生种及原始栽培类型,近缘种和育种材料。
•整株水平,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组织水平。
种质资源的甬要性:①地球是生命的基础;②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宝贵的人类财富:③杲利用和改良生物的物质基础,是育种的原始材料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
•每种作物都有一个独特的初生起源中心。
P52同源平行变异律:相近的种和属的遗传变异性中出现惊奇的平行现彖。
(利用范M:选择育种,倍性育种和诱变育种) P53 种质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就地保存和迁地俣存,种子保存,种ffl保存,离体试伶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第五章引种简单引种的遗传学基础:①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②不同植物种类的适应范m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③品种口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
题目: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由()确定和公布。
选项A:农业部
选项B:教育部
选项C:国务院
选项D:全国人大
答案:农业部
题目: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是指品种的()。
选项A:地域性
选项B:一致性
选项C:特异性
选项D:稳定性
答案:特异性
题目: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是指品种的()。
选项A:稳定性
选项B:一致性
选项C:地域性
选项D:特异性
答案:一致性
题目:繁殖或再种植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是指品种的()。
选项A:一致性
选项B:特异性
选项C:地域性
选项D:稳定性
答案:稳定性
题目:品种审定程序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主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单位推荐
②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查、核实
③申请者提出申请
④报送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项A:③①②④
选项B:③②①④
选项C:①②③④
选项D:②③①④
答案:③②①④
题目:申报国家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的截止时间为每年()。
选项A:9月31日
选项B:12月31日。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2.品种: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求,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内不妨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性状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两个亲本所配特定的杂交组合与所涉及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平均值相比,其生产力高低的指标。
4.亲和指数:平均授粉一朵花所结点的种子粒数。
5.品种审定: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审查,并作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推广的决定。
6.品种退化:品种在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其逐渐丧失优良性状,失去原品种典型性,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品种退化。
7.母系选择: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8.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变异。
9.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栽培类型在繁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纯化及比较鉴定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
10.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按照一定的育种目标,在其加倍后代中选育亲品种的方法。
11.集团选择法:根据不同的特性把性状相似的优株归并成几个集团,将从不同集团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不同小区,一边集团间或和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从而选出优良集团。
12.自交系:一般是指异化或常异花授粉植物,经连续多代自交,使异质基因分离、纯合,获得性状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能够自我繁殖的群体,广义的自交系包括自花授粉植物的纯系。
13.雌性系: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通过选育获得的植株上只生雌花不生雄花,并且这种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系统。
14.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亲本系或品种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生产力(如产量或其他性状)。
即是该亲本与其他亲本配成的F1的平均值与该试验的全部F1的总平均相比的离差。
绪论(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品种优良性: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要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品种适应性: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不时出现的逆境的适应和对一定的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对加工及其工艺过程的适应等。
4、品种整齐性:包括品种内个体在株型、生长习性、物候期等方面相对整齐一致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对整齐一致。
5、品种稳定性: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保持前后代遗传的稳定。
6、品种特异性: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性状。
二、填空题1、园艺植物育种学主要内容可以用查、引、选、育、繁来概括2、进化的基本要素有遗传、变异、选择。
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首先在于选择的主体不同,其进化的共同法则是优胜劣汰。
4、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三、判断题×1、优良的品种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是良种。
√2、植物利用器官的大型化,色泽和性状的多样化,气味、香气及外观品质的改进,刺毛等防御结构的退化或消失都是人工进化的结果。
×3、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都是人工培育出的莴苣新品种。
×4、夏菊、夏秋菊都是菊花的新变种。
√5、品种特异性指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标志性状。
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优良品种有什么作用?(1)增加产量(2)提高品质(3)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4)增强抗逆性,增强抗病虫性(5)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2、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有何差异?(1)时间(2)隔离(3)进化的主体和方向(4)进化的原材料(5)选择的目的性和计划性(6)类型的多样化方面3、简述园艺作物育种的发展趋势(1)育种体制上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市场、竞争、质量观念②育种单位,“繁、育、销”一体化③主管部门,宏观调控④切实搞好知识产权保护(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种质等)(2)育种目标及技术上①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丰产育种、品质育种、抗逆育种、特定需要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第一章绪论1.良种的属性包括: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简称优、适、齐稳特。
2.良种的作用:增加产量、增加抗逆性、延长产品的供应和运用时间、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动力。
3.育种目标总趋势:高产、优质、高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4.纯育品种:由遗传背景相同和基因型纯和的一群植物组成、包括有性繁殖植物从杂交育种、突变育种中经过系普法育成的品种。
5.杂交种品种:由遗传上纯和的亲本在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特异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叫做杂交种品种。
第三章育种对象和目标6.遗传可塑性:指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适应性变异的潜在可能,取决于遗传变异性的高低第四章种质资源7.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8.中国果树起源中心: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柿、板栗、猕猴桃、柑橘类、琵琶、龙眼、荔枝9.种质资源的分类:①按栽培学分类:种、变种、品种群、品种、品系、群体品种②按来源分类:本地种质资源(地方品种、过时品种、主栽品种)、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9.种质资源的保存:就地和迁地保存、种子保存、种植保存、离体试管保存、利用保存、基因文库保存。
10.种质资源的管理基本要求: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加强和研究运用部门的联系。
及时发挥种质资源的利用。
第五章引种11.引种: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把植物原来的分布范围引种到新地区的实践活动叫做植物引种。
12.引种的材料选择:德国林学家Mayr教授提出在树木引种时应遵循“气候相似法则。
”13.引种的方法:①种源实验②品种比较实验和区域试验③栽培试验14.引种方式:依据是否改变对象遗传适应性可分为简单引种、驯化引种,后者是引种和实生选种的结合。
依据引种对象的类别和引种计划的长短可分为:个别引种和类别引种。
15.引种成败的的标准:①能在不加保护的条件下生长②引种后的品种对产量、品质不减少③繁殖方式和引种前的不变16.引种的生态限制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
第一章1.果树作物育种目标有()。
答案:抗逆性;产量;成熟期;品质2.果树作物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答案:错3.就成熟期而言,樱桃最缺乏什么品种()。
答案:晚熟4.品系审定成为品种,品种不断推广可发展为良种。
()答案:对5.我国果树育种的主要问题有()答案:亲本过于单一 ;侧重在产量与果实品质方面,忽略抗病性、加工、耐贮藏等品种育种;我国选育的品种在生产上还没有发挥主导作用;新技术育种力度不够第二章1.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的雌雄配子未发生核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的方式。
()答案:对2.下面属于自花授粉的果树有()答案:桃;葡萄3.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有()答案:基因型是杂合的、异质的,表现型多种多样;杂交后代性状分离;自交衰退4.大樱桃以自花授粉为主。
()答案:错5.营养系杂交品种基因效应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应用世间为()。
答案:1年第三章1.种质资源的类型包括( )。
答案:栽培品种(或类型);人工创造的种质材料;野生种;半野生种(或变种)2.保存花粉时,花粉的状态是()。
答案:充分干燥3.现在进行资源评价时,经常使用的方便、重复性好的分子标记有()。
答案:SSR;AFLP4.种质创新的目标包括()。
答案:新品种;育种的亲本材料;遗传研究的工具材料5.只有现代高新技术育种手段才能用于种质创新,传统的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不能用于种质创新。
()答案:错第四章1.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改变植物的遗传适应范围。
()答案:对2.引种可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答案:对3.果树引种只要苗木质量好都可以成功。
()答案:错4.气候相似论是园艺植物引种参考的重要理论。
()答案:对5.同纬度植物引种的成功率较高。
()答案:对第五章1.芽变的特点有()。
答案:平行性;多效性;嵌合性;多样性2.选择育种包含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
()答案:对3.芽变选出的优良性状都可以通过种子遗传。
()答案:错4.果树性状发生的变异一定是芽变。
一、名词解释1 种质与种质资源:(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2)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2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1)配合力:配合力又称组合力,是衡量亲本系在其所配的F1中某种性状(如产量或其他性状)的好坏或强弱的指标。
(2)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它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3)特殊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形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3 芽变选种与实生选种:(1)芽变: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2)芽变选种:将优良的芽变选择出来,经过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3)实生选种: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4 合成杂交与添加杂交:(1)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先配成单交种,然后将两个单交种杂交。
(2)添加杂交: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称添加杂交。
5 童性和童期()(2)童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植株具备开花潜能的这一段时期成为童期6 雄性系和雌株系:(1)雄性不育系: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即雄性不育系。
(2)雌性系:指具有雌性基因,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7 外照射与内照射:(1)外照射:是核辐照射的一种方式。
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外,使生物受到来自外部的射线照射称为外照射(2)内照射: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称为内照射。
8 CMS and GMS :(1)CMS: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母体遗传、花粉败育和雌蕊正常(2)GMS:细胞和雄性不育:该类型的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不育基因控制,不受细胞质影响,没有正、反交遗传效应。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的进化与遗传育种1、进化的基本要素植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有的植物种类均从比较原始的植物进化而来。
无论自然进化、人工进化,其关键的因素取决于变异、遗传和选择三个要素。
变异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物种进化的原料;遗传是变异得以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播的保证;而选择决定了哪些可遗传的变异能够得到保存并更多地繁衍后代而形成新的类型或物种。
2、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主要是选择的主体和进化方向。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均是针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
自然进化选择的主体是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选择保存和积累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有利的变异。
人工进化选择的主体是人类,选择保存和积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促使野生类型向栽培类型转化的动力。
由此促进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作物起源中心。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选择方向在某些时候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人工进化由开始针对自然变异的无目的、无计划的无意识选择,逐渐发展到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
人工进化可以在短短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内创造若干个新的生物类型、新品种,而这样的新类型,品种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几万年或几十万年的时间。
第二节园艺植物品种的概念及作用1、品种的概念沈阳农业大学景士西将其归纳为: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内不防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它品种的标志性状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优良品种的特点作为一个优良的植物新品种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优良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要求,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适应性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不时出现的逆境条件的适应和对特定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性,对机械化、加工工艺流程等的适应性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的进化与遗传育种1、进化的基本要素植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有的植物种类均从比较原始的植物进化而来。
无论自然进化、人工进化,其关键的因素取决于变异、遗传和选择三个要素。
变异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物种进化的原料;遗传是变异得以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播的保证;而选择决定了哪些可遗传的变异能够得到保存并更多地繁衍后代而形成新的类型或物种。
2、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主要是选择的主体和进化方向。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均是针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
自然进化选择的主体是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条件,选择保存和积累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有利的变异。
人工进化选择的主体是人类,选择保存和积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促使野生类型向栽培类型转化的动力。
由此促进原始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若干作物起源中心。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选择方向在某些时候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人工进化由开始针对自然变异的无目的、无计划的无意识选择,逐渐发展到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
人工进化可以在短短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内创造若干个新的生物类型、新品种,而这样的新类型,品种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几万年或几十万年的时间。
第二节园艺植物品种的概念及作用1、品种的概念沈阳农业大学景士西将其归纳为:在一定时期内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可用适当的繁殖方式保持群体内不防碍利用的整齐度和前后代遗传的稳定性,以及具有某些可区别于其它品种的标志性状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优良品种的特点作为一个优良的植物新品种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优良指群体作为品种时,其主要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符合市场要求,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适应性包含对一定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和不时出现的逆境条件的适应和对特定栽培管理和利用方式,如对肥、水充足的适应性,对机械化、加工工艺流程等的适应性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概念: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内容: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进化:生物接受环境给予的刺激后产生形态和性状的改变,以适应现有的生境,这种演变发生的过程称为进化。
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
达尔文把这些进化的要素归为变异、遗传和选择。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选择是淘汰不良变异,积累优良变异的手段。
品种:指一个种内遗传特性稳定,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共同来源和一致性状的良种群体。
是育种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
新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优良、适应、稳定、整齐、特异。
品系:育种过程中表现优良的株系。
良种: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区生产上有发展前途、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①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②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新类型③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④诱变技术和诱变育种育种的传统方法:查(已有变异)引(已有变异)选(自然变异)育(创新变异)育种学的任务:根据生产和消费者对品种的要求,确定合适地育种目标,并根据园艺植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完全花: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称完全花。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一至三部分的花,称不完全花。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的同株授粉。
异交:不同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 F1总个体数×100%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植物:自然情况下,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叫做自花授粉植物。
特点:①兼有雌蕊和雄蕊的完全花②雌雄蕊同时成熟③不存在自交不亲和④花器结构有利于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植物:指那些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又叫常自交植物。
园艺植物育种总论第一章(含慕课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植物育种学简介一、园艺植物育种的概念和性质1、园艺植物育种: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和细胞融合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获得良种后要迅速繁育纯正的种苗,以尽快满足生产上对新品种的要求。
2、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他是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土壤学、生物统计学、生物技术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的综合性英语科学。
是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应用于改造果树。
蔬菜、花卉品种实践的科学总结。
反之,它又充实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3、园艺植物育种的任务(1)根据市场需要,科学地制定育种目标(2)根据遗传变异规律,确定最佳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创造新种质(3)加速良种繁育,提高种性,降低成本,防止良种退化。
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内容1、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
2、育种性状的遗传研究与鉴定3、选择育种的原理、对象,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
4、杂交和杂种优势的机理和利用5、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
6、新品种田间试验、审定、良种繁育与推广。
三、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途径(1)基本途径。
①选择育种,利用自然变异②杂交育种,创造变异③倍性育种,创造变异④诱变育种,创造变异(2)高新技术育种。
太空育种,卫星描载育种材料---地面选择;细胞工程育种,①组织器官水平:胚乳、胚、叶片、茎尖培养②细胞水平: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培养与再生;基因工程育种,DNA重组,遗传转化,离体培养技术第二节品种的概念与特性一、品种的概念品种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园艺植物育种学一、名词解释1、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它地区种植的过程。
2、品种:是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3、童期(童性):实生树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不能稳定持续开花的时期。
4、营养系品种:在营养系杂交育种中,通过无性繁殖来保持品种的同型杂合、利用亲本的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的品种。
5、异源多倍体: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杂种后代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
6、诱变育种:利用人工诱发的遗传物质变异以育成新品种的途径称为诱变育种。
7、品种审定:是指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由权威性专门机构(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其进行审查,并做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的决定。
8、品种退化: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过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会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的现象。
9、集团选择法:介于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之间的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的特性把性状相似的优株归并成几个集团,集团内自由授粉,集团间防止杂交,以便集团间以及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
10、母系选择法:对所选的植株不进行隔离的选择方法。
优点是无需隔离,较为简便,生活力不易退化;缺点是选优选纯的速度较慢。
11,遗传体系,12,有性繁殖,13,异花授粉植物,14,自花授粉植物,15,杂种优势,16,回交,17,添加杂交,18,有性杂交育种,19,自交不亲和,20,芽变,21,轮回亲本,22,种质资源,23,品种退化,二,填空题,1园艺植物育种目标总的趋势是培育,2瓦唯洛夫和茄考夫斯基将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分别化为个和个。
3不会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的是授粉植物4园艺植物芽变产生的主要来源是5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的两种基本选择法是和6我国目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大体可分为国家级,,三个不同的层次。
7种质资源的研究方法有种质资源考察,征集;;。
8芽变的特点有,,,,局限性和多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