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56.50 KB
- 文档页数:17
图像通信实验二—全电视信号构成及频谱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数字电视中全电视信号的构成2. 熟悉全电视信号频谱分析方法3. 掌握RGB 和YUV 颜色空间的转换二、实验原理在彩色电视广播中,为了兼容黑白电视信号传输模式,不能直接将三基色矩阵作为三路信号传送,而需要将三基色信号(R;G;B)转换为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U 和V,转换方程为:Y=0.3*R +0.59*G +0.11*BR0=R-YB0=B-Y在接收端,又将解调得出的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R0和B0 恢复为三基色信号(R;G;B) ,最后分别送入彩色显像管的R 、G 、B 三个电子枪。
为了避免过调制,实际传输时还需要对两个色差信号进行压缩,得到压缩色差信号V 和U为:V = 0.877 R0U = 0.493B 0彩色全电视信号波形如图1。
在一个扫描行中,由行同步脉冲、消隐脉冲、色同步脉冲以及图像信号波形构成。
行频率为15625KHz,对应的行周期是64s 。
其中,消隐脉冲约占15 s ,相对电平为0.75 ,行同步脉冲位于消隐脉冲之中,宽度是4.7 s ,相对电平为1,色同步脉冲位于行同步脉冲的后肩上,由具有一定相位的十个周期左右的副载波组成,其振幅的相对电平大小约0.12。
其余约49 s 时间用于传送一行图像,即图像矩阵中的某一行。
图像信号相对电平范围在0.125到0.75 之间,其中,0.125为白信号电平,0.75为黑信号电平。
彩色全电视信号中的图像信号由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组成。
其中,两个色差信号使用正交平衡调制后与亮度信号叠加。
由于电视图像信号是以行(64 s)为周期的近似周期信号,在频谱上看,其信号能量集中在以行频率(fH= 15625Hz )为间隔的谱线附近。
这样,如果选择正交平衡调制载波频率为fc = (n + 0.5) fH ,n为正整数,则色差信号经过平衡调制后输出信号频谱谱线刚好插入在亮度信号的频谱谱线间隙的中间,称为半行频间置,这样就能够避免相互干扰。
1.观察信号波形:先按waveform,再根据要求选择:按100%BARS,得到如图100%彩条信号:按75%BARS,得到如图75%彩条信号:按FREQUENCY RESPONSE,得多波群信号:多次按LINEARITY,出现如图图像,即为阶梯波叠加副载波信号:多次按OTHER SIGNALS,出现如图图像,即为三电平色度信号:多次按FLAT FIELD,出现如图图像,即为平场信号,上限取700mV:多次按TIME RESPONSE,出现如图图像,即为sinx/x信号:2.白条幅度观测:选择75%彩条信号;Picture→L37;Waveform 观察;Measure→ Bar-Line Time;freeze;读取Sync Level(同步头相对于消隐后肩的幅度)、Sync to Bar Top(白条电平+同步电平)。
3.群延时和增益的频率响应:选择Sinx /x信号;Picture→L41;Waveform 观察;Measure→ Group Delay SinX-X;Menu→cursor(光标)→激活;freeze;旋转旋钮,找到衰减值最大的频率点,分别读取此处Amplitude(幅频衰减值)、Group Delay(相频衰减值)的值。
4. 测第22行静噪行选择多波群信号;Picture→L22;Waveform 观察;Measure→ Noise Specturum;Menu→FITER SELECTION→选择高通100KHZ低通5MHZ和UNIFIED WEIGHTING(权重),也就是选择1,3,4项;freeze;读取Noise Level数据。
5. 亮度非线性失真选择五阶梯信号(按Linearity多次,得到);Waveform 观察;Measure→ Luminance Non Linearity;freeze;读取pk-pk。
6. 微分增益失真,微分相位失真选择阶梯波叠加副载波信号;Waveform 观察;Measure→ DGDP;freeze;读取Differential Gain、Differential Phasic。
卫星数字电视信号的频谱整体搬移实验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对相位噪声指标要求很苛刻,以至于地面上的数字电视广播需要扩大覆盖范围的时候,往往采用同频转发的方式,在比较低的频段,同频转发难度还是不小的,去年到今年作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深有体会。
这里将要进行的是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频谱整体搬移试验。
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卫星电视高频头输出的第一中频信号所选定的频段输入下变频器,使其迁移至预定的频段,然后用滤波器取出,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看,整个系统的结构并不复杂,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系统对相位噪声指标要求较高,变频不能以常用的锁相环电路构成本振,因为大家都说用锁相环本振变频以后由于相位噪声太大不能解出信号,所以我们也就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锁相环振荡器的相位噪声较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数字传输器材中都不用它。
要变频,就必须得有本振信号,而简单的锁相环本振又不能用,选择适用的本振就成了这一实验的关键环节。
LC振荡器的相位噪声较小,但是频率稳定度很差,没有实用价值;晶体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也比较小,但是振荡频率受晶振频点的限制。
为此我们选用过去安由电子研制的一种本振信号源取得了成功,该振源结构如下图所示。
上图的振源采用两个频率合成,一个是频率可调的LC振荡器,频率很低,通常选取所需振源工作频率的1/10-1/20。
例如,当需要一个760MHz的信号源时,可以选用722MHz的晶体振荡器(此频点的选取要看手中的存货情况)和760-722=48MHz的LC振荡器,相加获得760MHz(当然也可以相减获得722-48=674MHz)。
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是不容置疑的,而48MHz的LC振荡器的频率漂移绝对值也是很有限的,顶多零点几MHz,在760MHz的时候频率漂移零点几MHz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可以允许的,起码在这里是允许的。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获取本振信号源也是可行的。
手里各个电视频道和各频道本振的晶体在300MHz以下分布得很均匀,有几十个频点,可用其各次谐波用作变频的本振,相位噪声指标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基本上能实现变频的需要。
第一章視頻A/D、D/A 實驗1.3.5 實驗五數字電視的國際標準(ITU-601號建議)一.實驗內容1.熟悉國際標準(ITU-601號建議)的取樣格式:2.改變A/D設置採用不同的取樣格式:4︰2︰24︰1︰14︰4︰4瞭解其原理;二.實驗步驟1.將電腦的串口1通過串口連接線與編碼模組的串行介面相連;2.開啟JH8000DTV數字電視實驗系統裝置“總電源”;3.開啟信號源DVD以及液晶電視機的電源,按下DVD“暫停鍵”;4.按下“分配器開關2”同時開啟編解碼模組的電源(即開關2、開關3,見圖1.3.1,(注意:此時開關1必須處於關閉狀態)5.打開電腦並啟動系統實驗軟體:雙擊桌面上的Encode圖示啟動軟體(軟體按默認路徑安裝後,可從“C:\Program Files\NUPT\JH8000”中找到Encode.exe圖示,發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即可得此圖示),經過一個Flash介面後便進入歡迎介面,軟體啟動完成。
選擇“MPEG”點擊“進入”按鈕進入主實驗介面;“MPEG編碼參數設置”實驗專案,然後單擊“進入”或者雙擊“MPEG 編碼參數設置”實驗專案,進入具體實驗面板。
進入實驗的基本設置介面,基本設置如下:編碼模式:MPEG2編碼速率:8*256Kbps(2)改變圖像子採樣模式:設置採用不同的取樣格式:4︰2︰24︰1︰14︰4︰4由於採樣速率較高且在解碼端採用內插補償,視覺上沒有明顯變化三.實驗結果四.實驗分析1.給出ITU-656的信號格式2.改變A/D設置採用不同的取樣格式:4︰2︰2(Y:Cr:Cb)4︰1︰14︰4︰4觀察圖像品質及視頻輸出信號波形。
3種採樣方式對應的時鐘分別6.75M:3.375M:3.375M,6.75:1.6885:1.6885,6.75:6.75:6.75 可以看的出來每一種信號的採樣速率都在1M以上採樣速率很高;另一方面在信號解碼端採用內插補償的方式使圖象品質得以完善,因此基本看不出圖象品質有明顯變化。
项目实训6――数字电视信号QAM调制实验一、实验课程编码:二、实验课程名称:数字有线电视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电视信号QAM调制实验(综合性实验)四、实验目的了解有线电视QAM调制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QAM调制器的相关参数设置,了解有线电视数字频道的设置。
通过改变有线电视QAM调制器工作参数变化,加深对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五、主要设备QAM860-B调制器、DSA8853Q 数字电视分析仪(3GHz)、卫星电视信号接收系统提供A、V信号或数字电视TS、四通道编码器DVE 一4Q、前端网管机、码流分析用计算机、蓝拓扑BTA-P200型码流分析仪、有线电视机顶盒、电视机、网络交换机六、实验内容1.将QAM调制器接入有线电视实验系统中,并按要求设置相应参数;2.改变QAM调制器的参数,使用机顶盒能否正确解码;3.修改设置QAM调制器的其它各项参数,观察这些参数对设备工作状态的影响;七、实验步骤1.按数字电视信号QAM调制实验系统图连接好实验系统;2.正确设置编码器;3. 利用蓝拓扑BTA-P200型码流分析仪1分析编码器输出的数字电视信号TS流;4. 分别使用软件和设备面板设置好QAM调制器的参数,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5. 利用蓝拓扑BTA-P200型码流分析仪2分析QAM调制器输出的RF信号;6. 利用DSA8853Q 数字电视分析仪(3GHz)分析测量QAM调制器输出的RF信号;7.使用机顶盒解调出QAM调制器输出的节目并监看;8.改变有关参数后,重复实验步骤2和步骤7。
八、实验结果1.记录你在编码器、QAM调制器上设置的有关工作参数。
2. 记录你利用蓝拓扑BTA-P200型码流分析仪1与蓝拓扑BTA-P200型码流分析仪2监测分析的TS流参数。
比较二者有何异同。
3. 记录DSA8853Q 数字电视分析仪(3GHz)分析测量QAM调制器输出的RF信号的主要参数。
4.为了正常工作,你需要在QAM调制器上设置哪些基本参数?5.你会用什么方法分析判断QAM调制器是正常工作还是出现故障?3。
合成dtmb实验报告《合成DTMB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DTMB技术,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DTMB技术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接收质量,为数字电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引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电视领域的主流。
而DTMB (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作为一种数字电视标准,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和接收质量,在数字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DTMB技术,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搭建了合成DTMB信号的传输系统,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天线和接收器等设备。
然后,我们对传输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着,我们利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了性能评估,包括信噪比、误码率、频谱特性等指标的测试和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合成DTMB技术在传输性能和接收质量方面表现出色,信号传输稳定,接收质量良好。
具体来说,信噪比高,误码率低,频谱特性良好,能够满足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要求。
这些结果表明,合成DTMB技术在数字电视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合成DTMB技术在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和接收方面的优越性能和可靠性。
这将为数字电视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电视观看体验。
同时,本实验还为合成DTMB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参考。
结论:本实验通过合成DTMB技术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DTMB技术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和接收质量,为数字电视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相信,合成DTMB技术将在数字电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数字电视观看体验。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实验实训指导书前言自从1982年CCIR颁布了电视信号数字化的601规范以来,巳经有25年了,在这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数字电视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数字电视的新技术、新产品如雨后春筍、舖天蓋地而来。
从2007年3月1日起,美国出产的电视机抛弃传统的模拟信号,转为只接收数字信号。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取代模拟已成大势,英国已宣布到2010年全部转为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而我国的时间表是到2015年停播模拟电视广播信号。
《数字电视与图像通信》已成为高等院校有关通信、信息处理、电子技术、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
本实验及实训指导书是紧密配合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ASTV-2数字电视实验系统和实验实训指导书》是按照数字电视国际标准设计和编写的,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解码与显示实验系统,可以提供数字电视课程所需的若干实验,同时可以作为数字电视有关课程培训时的实训装置。
本实验系统及实验指导书是紧密结合许志祥教授编著的《数字电视与图像通信》教材而研发的,故实验原理部分的某些理论内容请参考该书,这里不再详述。
ASTV-2数字电视实验系统共分五大部分十五个实验。
第一部分为数字电视实验系统的总体功能(一个实验),第二部分为模拟电视接收通道及视音频信号数字化(七个实验),第三部分为数字电视接收通道及信道解码(一个实验) ,第四部分为MPEG图像解码及格式转换(四个实验) ,第五部分为LCD显示屏接口及屏体特性(二个实验) 。
使用本教材时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需要选做有关实验。
本实验实训指导书由许志祥教授主编,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王征、柴成梁等。
由于编著水平有限,对书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7.12目录实验一数字电视实验系统的总体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一体化高频调谐器的性能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视频信号A/D变换以及量化位的改变对图象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卫星数字电视接收一、实验目的1、了解接收卫星电视的具体方法。
2、学会使用天线接收机,并掌握接收天线的调整。
3、接收“中星6B卫星电视”,出稳定的节目。
二、实验器材天线、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电视、馈线三、实验过程与原理1、接收天线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天线是收集和处理远处的卫星发出的高频电磁波信号的装置。
它的通信器件主要包括反射器、馈源、高频头和馈线。
天线是无线电波的输入端口。
机械部件主要包括馈机械部件主要包括馈机械部件主要包括馈机械部件主要包括馈源支撑杆、俯仰角调整机构、方位转动机构和底座等。
2、方位角的计算从接收点到卫星的视线在接收点的水平面上有一条正投影线,从接收点的正北方向开始,顺时针方向至这条正投影线的角度就是方位角,顺时针方向至这条正投影线的角度就是方位角,实际使用时应考虑当地磁偏角数值。
计算结果方位角负值为南偏角。
计算结果方位角负值为南偏西,正值为南偏东,方位角以正南为西,正值为南偏东,方位角以正南为西,正值为南偏东,方位角以正南为西,正值为南偏东,方位角以正南为0º角边。
即实际方位角为:3、仰角的计算从接收点仰望卫星的视线于水平线构成的夹角就是仰角。
即仰角为:在计算方位角、仰角之前先从地图上查出本地站址的经度和纬度4、影响天线效率的主要因素•天空噪声:这是由星体中的能量变换和某些大气层活动造成的宽带辐射大宽带辐射。
这种噪声主要通过主瓣输入,与仰角的大小无关。
•大地噪声:温暖的地面中分子的激发造成的大带宽噪声称为大大地噪声。
在高纬度的低仰角中,它对天线噪声的作用最大。
•人为噪声:机器和设备发出的噪声也会增大天线噪声。
例如汽例如汽例如汽例如汽车的打火系统、剪草机以及萤光灯的开和关。
天空噪声和人为噪声比起噪声的主要成份大地噪声的作用更小。
一般来说,在噪声比起噪声的主要成份大地噪声的作用更小。
一般来说,在仰角低于30°左右时,天线噪声温度会迅速增加。
5、卫星数据接收机及其主要性能•卫星数据接收机,俗称机顶盒,目前没有标准的定义,传统的说法是“置于电视机顶上的盒子置”。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院(系)名称班别姓名专业名称学号实验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数据、图表、计算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心得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ASTV-2数字电视实验系统的使用,结合教材了解“ASTV-2数字电视实验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2、通过对有线电视系统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有线电视系统工作过程。
3、认真预习,复习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ASTV-2数字电视实验箱、QAM数字调制器、MPEG-2编码器、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2、视音频矩阵切换器、12视音频分配器、邻频调制器(捷变频式)、16 K电视信号混合器,电视信号双向传输放大器(RF),卫星信号接收机、DVD播放机三、实验步骤1、数字电视实验系统①写出实验所用仪器型号并填入下表仪器名称数字电视实验箱QAM数字调制器MPEG-2编码器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型号ASTV-2 Modulator 6200 Encoder 3040 MY5883②、根据“数字电视实验箱”面板上所标,在下表写出系统中5个主要模块的名称。
键盘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字电视接收模块电源模拟电视接收模块--------------③、根据各仪器的连接,在下图画出系统的连线。
在下表中填入各连接口的功能。
上图中实现①将由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和输出的“彩条”信号(按下仪器左边第一上的“彩条”按键),送入MPEG-2编码器进行编码,然后通过经过QAM调制器形成数字射频信号,送至电视实验箱的数字高频调谐器。
②Y/C信号通过电缆送至电视实验箱的模拟高频调谐器。
接口名称功能接口名称功能Y/C 分量视频信号输出的Cr输出接口S-Video 接收分量视频信号VIDEO 输出彩条信号RF TEST 输出数字射频信号CVBS 接收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彩条信号注:接口功能可在参考书、仪器说明书或网上查找。
数字电视实验1————————————————————————————————作者:————————————————————————————————日期:第一次实验模拟彩色全电视信号观测实验一. 实验仪器1.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 一台 2.配置计算机 一台 3.模拟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 一台 4.示波器 一台二. 实验目的观察模拟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送出的各类彩色电视信号,并用示波器测量各类信号的特点。
三. 实验步骤图1.3.11.把模拟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接入视频A/D,D/A 转换模块的外接端口和地线端。
2.开启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总电源,开启视频A/D,D/A 转换模块电源开关,注意关闭DVD 电源,转换开关1按下3.开启模拟彩色电视信号发生器的电源,变换信号发生器的图像输出选择开关,通过监视器观察各类图像信号。
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装置数字电视 视音MPE G 编MPE G 解DVD 信号总电源电电电4.将模拟彩色电视信号同时接入示波器,观测:1)图像正程期时间长度。
2)不同图像在正程期中的电信号的特点。
3)图像行消隐,场消隐,行同步,场同步,色同步信号。
四.实验要求1.记录两种图像的变化,正程期的图像变化情况。
2.记录模拟全电视信号的逆程期各信号数据。
视频A/D ,D/A 实验内容 实验一 视频源的参数调整一. 实验仪器1.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 一台 2.配置计算机 一台二. 实验目的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色调,观察图像的变化。
三. 实验步骤图1.3.11.将计算机的串口1通过串口连接线与编码模块的串行接口相连2.开启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总电源 3.开启信号源DVD 以及监视器的电源4.同时开启编解码模块的电源(即电源2、电源3,见图1.3.1,注意:此时电源1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5.打开计算机并启动系统实验软件: 双击桌面上的Encode 图标启动软件,经过一个Flash 界面后便进入欢迎界面,软件启动完成,如下图(图1.3.2)。
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装置数字电视 视音MPE G 编MPE G 解DVD 信号总电源电电电图1.3.2(1) 选做实验:点击“进入”按钮进入主实验界面(图1.3.1-2)。
图1.3.3选择“视频源的参数设置”实验项目,然后单击“进入”或者双击“视频源的参数设置”实验项目,进入具体实验面板。
(图1.3.1-3)进入实验的基本设置:设置亮度值------------0-255设置色饱和度值------0-255设置对比度值---------0-255设置色调---------------0-255图1.3.4(2)将示波器探头接到解码板左下方“图像输出”接口。
(3)按下DVD“暂停”按键,选定一副静止图像,分别改变基本设置的亮度、对比度、色饱和度、色调各参数值,观察监视器图像的变化和示波器波形变化(4)选择“高级设置”按钮,分别改变高级的设置的相关参数:输入信号、电视制式、场信号模式、场信号标识以及行有效像素值,观察监视器图像的变化和示波器波形变化(5)选择视频源为“摄像机”,(可以将摄像机对准标准电视测试卡或对准层次丰富的图象),重复上述(2)、(3)步骤四.实验要求1.记录不同参数值时图像的变化,并分析结果。
2.解释行有效像素值与图像水平宽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验二亮色延时实验一.实验仪器1.JH8000DTV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一台2.配置计算机一台3.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4.标准电视信号发生器一台二.实验目的观察亮色延时差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三.实验步骤1.将计算机的串口1通过串口连接线与视频AD/DA模块的串行接口相连(视频AD/DA模块实验板上的串口通信模块U10)2.开启JH8000DTV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总电源3.开启监视器的电源4.将标准电视信号发生器的VIDEO输出端接到视频AD/DA模块视频输入端口(左下,J13)(注意,关闭DVD)5.开启视音频AD/DA模块的电源(即电源1,注:此时电源2、电源3必须处于关闭状态)6.打开计算机并启动系统实验软件:双击桌面上的Encode图标启动软件,经过一个Flash界面后便进入欢迎界面,软件启动完成(1)选择“视频AD/DA实验”实验项目,然后单击进入或者双击“视频AD/DA实验”实验项目,进入具体实验面板。
(2)进入实验的“高级设置”:图1.3.5(3)分别改变高级设置的关闭彩色和亮度延时,调整各参数值,观察监视器图像的变化(4)用示波器同时观测视频AD/DA模块的视频输入信号(J13)与视频输出信号(J14),记录两个信号中的亮色的延时。
四.实验要求1.记录不同参数值时图像的变化,并分析结果。
2.记录亮色延时的参数值与示波器测量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适当分析实验三 量化比特数对数字图像质量的影响一. 实验仪器1.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 一台 2.配置计算机 一台 3.数字存储示波器 一台 4.标准电视信号发生器 一台图1.3.6二. 实验目的1.改变量化比特数,观察各种情况下的图像质量及信号波形①只有高位 ②只有低位③只有奇数位(或偶数位) ④只有Y 信号2.掌握量化比特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三. 实验步骤1.将计算机的串口1通过串口连接线与视频AD/DA 模块的串行接口相连(视频AD/DA 模块实验板上的串口通信模块U10)2.开启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总电源 3.开启监视器的电源4.将标准电视信号发生器的VIDEO 输出端接到视频AD/DA 模块视频输入端口(左下,J13)5.开启视频AD/DA 模块的电源(即电源1,注:此时电源2、电源3必须处于关闭状态)6.打开计算机并启动系统实验软件:双击桌面上的Encode 图标启动软件,经过一个Flash 界面后便进入欢迎界面,软件启动完成 (1)选择“视频AD/DA 实验”实验项目,然后单击进入或者双击“视频AD/DA信号D/计监示波A数据实验”实验项目,进入具体实验面板。
(2)进入实验的“高级设置”(3)将“关闭彩色”设置为“开启彩色”(4)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最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有高位)J57此时,监视器中显示高四位的图像,可以用示波器分别观测视频输入与视频输出信号的情况(5)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有低位)J57此时,监视器中显示低四位的图像,可以用示波器分别观测视频输入与视频输出信号的情况(6)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有奇数位)J57此时,监视器中显示奇数位的图像,可以用示波器分别观测视频输入与视频输出信号的情况(7)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有偶数位)J57(8)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有5bit 数据)J57(9)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有6bit 数据)J57(10)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右端短路开关插入,如下图所示(只7bit 数据)J57(11)将“关闭彩色”设置为“关闭彩色”并重复上述(4)--(10)实验步骤。
四. 实验要求1.改变量化比特数,观察各种情况下的图像质量及信号波形①只有高位②只有低位③只有奇数位(或偶数位)④只有Y 信号对上述视频输入以及视频输出信号波形进行分析,并讨论改变量化比特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实验四 视频A/D ,D/A 参数的观测一. 实验仪器1.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 一台2.配置计算机 一台3.数字存储示波器 一台4.标准电视信号发生器 一台图1.3.7二. 实验目的观测各信号之间的时间关系,要求掌握电视信号的组成,信号各部分的时序关系及电视信号数字化的国际标准。
a.观测模拟电视信号的行同步TPHS (J9),场同步TPVS (J10),奇偶场起始信号FID (J11)和参考时钟信号RTC (J12)之间的关系。
b .观测数据时钟DATACLK 和10Bit 输出数据YC7与行同步HS 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1.将计算机的串口1通过串口连接线与视频AD/DA 模块的串行接口相连(视频AD/DA 模块实验板上的串口通信模块U10)2.开启JH8000DTV 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总电源信号D/计监示波A 数据3.开启监视器的电4.将标准电视信号发生器的VIDEO输出端接到视频AD/DA模块视频输入端口(左下,J13)(注意,关闭DVD电源)5.开启视频AD/DA模块的电源(即电源1,注:此时电源2、电源3必须处于关闭状态)6.打开计算机并启动系统实验软件:双击桌面上的Encode图标启动软件,经过一个Flash界面后便进入欢迎界面,软件启动完成(1)选择“视频AD/DA实验”实验项目,然后单击进入或者双击“视频AD/DA 实验”实验项目,进入具体实验面板。
(2)进入实验的“高级设置”(3)将“关闭彩色”设置为“开启彩色”(4)将数据缓冲模块中的J57的短路开关去除,如下图所示J57此时,监视器中显示正常图像,可以用示波器分别观测:a.行同步TPHS(J9)与视频输入信号(J13)b.场同步TPVS(J10)与行同步TPHS(J9)7、用示波器观察红场、蓝场、绿场、白场、黑场、彩条、棋盘格图像的全电视信号,观察:a.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
b.行同步、场同步信号。
c. 色同步信号。
d.不同图像的信号正程期信号特点。
四. 实验要求1、记录行、场同步,行、场消隐信号,色同步信号的实际波形特征,并与理论波形进行比较,并做适当解释2、记录不同图像信号的正程信号特点,与图像进行比较,并做适当的分析。
实验五数字电视的国际标准(ITU-601号建议)一.实验仪器1.JH8000DTV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一台2.配置计算机一台二.实验目的1.熟悉国际标准(ITU-601号建议)的取样格式:2.改变A/D设置采用不同的取样格式:4︰2︰2,4︰1︰1,4︰4︰4 观察图像质量及其信号波形。
3.国际标准(ITU-601号建议)的量化比特数及码电平的分配三.实验步骤1.将计算机的串口1通过串口连接线与编码模块的串行接口相连2.开启JH8000DTV数字电视实验系统装置总电源3.开启信号源DVD以及监视器的电源4.同时开启编解码模块的电源(即电源2、电源3,注:此时电源1必须处于关闭状态)5.打开计算机并启动系统实验软件:双击桌面上的Encode图标启动软件,经过一个Flash界面后便进入欢迎界面,软件启动完成(1) 点击“进入”按钮进入主实验界面,选择“MPEG编码参数设置”实验项目,然后单击“进入”或者双击“MPEG编码参数设置”实验项目,进入具体实验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