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1]
- 格式:pptx
- 大小:286.46 KB
- 文档页数:20
名词解释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是指政府机关依照特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决策和行使权力的过程。
行政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简介:行政程序是政府执行行政行为的一种方式。
政府机关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以确保公平、公正和合法。
2. 法定程序:行政程序必须依照法律进行,即政府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不能凭主观意愿随意做出决策。
3. 公开透明:行政程序应当公开透明,即政府机关的行政决策应当公开公示,供公众监督。
公众有权了解政府机关的决策过程和理由,以及权力的行使范围和方式。
4. 听证审查:行政程序中,一些重要的决策需要经过公开听证和审查程序。
听证会是为申请人提供申诉和陈述的机会,审查会是政府机关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查和决策的环节。
5. 申请和申诉机制:行政程序应当设立适当的申请和申诉机制,允许公民和组织对政府机关的决策提出异议和申请进行复议。
这有助于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滥用行政权力。
6. 时限和救济措施:行政程序应当设立明确的时限规定,确保政府机关在合理的时间内作出决策。
如果政府机关未按时作出决策,申请人可以寻求救济措施,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
7. 合规性审查:行政程序还包括对政府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合规性审查,即对行政决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的规定进行审查。
这有助于保障政府机关的决策合法性和合理性。
总之,行政程序是指政府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的过程。
这些程序的设计和实施,旨在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
行政程序词解释
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的总和。
行政程序是现代行政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重要内容,其具有如下特征。
1.法定性。
即行政程序的各项内容,如步骤、方式、顺序、时限等都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
2.多样性。
由于行政活动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不同类型的行政活动有不同的程序要求,因此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行政程序。
3.统一性。
即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制度应当统一协调,不能政出多门、相互矛盾。
4.合理性。
即行政程序应当科学、合理,体现效率,符合实际。
5.公开性。
即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行政程序应当公开。
6.公正性。
即行政程序应当体现公正原则,保证当事人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7.参与性。
即行政程序应当保证当事人的参与,尤其是涉及当事人重大利益的行政决定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8.制约性。
即行政程序应当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制约,防止其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
9.救济性。
即行政程序应当为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总之,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法定方式和步骤,其目的是保障行政效率和维护公共利益。
在实践中,为了确保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行政程序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行政程序是指政府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经过一系列程序步骤和环节所进行的活动。
这些程序步骤和环节,旨在保证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以及保障公民和企业的权益。
一、行政程序的重要性行政程序的设立和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行政程序规范了政府行政行为,使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行政程序的实施确保了公民和企业的平等权利,使其有机会参与政府决策,行使申诉和救济的权利。
最后,行政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监督机构和公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发生。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要素行政程序的基本要素包括程序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1. 合法性:行政程序必须依法进行,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决策和行动时,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的要求。
这包括行政机关的决策必须有法律依据,程序步骤必须合乎法定规定,决定书面必须符合法定形式等。
2. 公正性:行政程序的进行必须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搞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实行平等对待、公正裁决的原则。
3. 公开性:行政程序必须公开透明,让公众和当事人可以了解到案件的审理进程、权利义务、权威结论和解决结果,以及其它相关信息。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详细地公布相关行政文件、决定书、裁定书等,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察。
三、行政程序的主要内容行政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决策程序、行政许可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诉讼程序和纪律审查程序等。
1. 行政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程序是指政府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对相关事务作出决策的程序。
这一程序包括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公开征求意见、形成决策方案、听证会等步骤。
2. 行政许可程序:行政许可程序是指政府机关对公民和企业申请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审查、决策和发放许可证件的程序。
这一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策和通知等步骤。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引言行政程序是指政府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活动。
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是保障政府行政活动合法、公正、高效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行政程序的概念、原则、程序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行政程序的概念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行政征收等环节。
行政程序的主要任务是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行政程序的原则1. 法定原则行政程序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超越法律的限制。
2. 公开原则行政程序应当公开透明,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行为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可以增加行政机关的公信力,有效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公正原则行政程序应当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不偏不倚地对待各方当事人。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公正、客观、中立,不得歧视任何人。
4. 保护原则行政程序应当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各方当事人的权利。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当事人的权利。
5. 高效原则行政程序应当高效率地办理事务,提高行政效能。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及时办理事务,不得拖延办理,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行政程序的环节行政程序包括多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立案环节行政机关在接到行政案件后,首先要进行立案。
立案是行政程序的起始环节,也是行政机关正式介入行政案件处理的标志。
2. 调查取证环节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案件时,需要进行调查取证。
调查取证是行政机关了解案件事实、查清案件真相的重要环节。
3. 听证环节在一些重大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还需要进行听证。
行政程序行政程叙文档模板
1. 引言
1.1 目的
1.2 合用范围
1.3 参考文件
2. 定义
2.1 行政程序的概念
2.2 相关术语解释
3. 行政程序的步骤
3.1 立案和登记
3.2 调查和取证
3.3 听证程序
3.4 审查和决策
3.5 履行和执行
3.6 处理异议和上诉
4. 行政程序中的权利与义务
4.1 行政当事人的权利
4.2 行政当事人的义务
4.3 行政机关的权利
4.4 行政机关的义务
5. 行政程序中的证据规则
5.1 证据的采集与保存
5.2 证据的呈递与质证
5.3 证据的鉴定与认定
6. 行政程序中的救济措施
6.1 行政复议
6.2 行政诉讼
7. 行政程序的违法和违规行为处理 7.1 违法行为的认定
7.2 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
7.3 处理结果的通知和执行
8. 行政程序的监督机制
8.1 内部监督机制
8.2 外部监督机制
9. 行政程序的责任追究
9.1 行政机关的责任追究
9.2 行政当事人的责任追究
10. 附件
10.1 相关表格模板
10.2 相关法律文书
11. 法律名词及注释
11.1 名词1:注释
11.2 名词2:注释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附件1:行政程序申请表格
附件2:听证会场布置要求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1. 行政法:指规定国家权力机关主管范围和行使方法的法律
2. 行政程序法:指规定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一整套程序规则。
行政程序法第一章总则行政程序法是指国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能、实施行政行为所进行的手续性规范的法律。
第一条本法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法,适用于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过程。
第二条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应当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行政程序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和基本自由。
第二章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第四条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是合法、公开、公正、高效。
第五条合法原则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程序的核心。
第六条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应当公开透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了解和参与行政决策。
第七条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程序,依法作出公正的行政决策。
第八条高效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应当追求效率,提高办事效率。
第三章行政程序的保障措施第九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行政程序。
第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防止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保障权益的申诉和救济。
第十二条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决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行政程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四章行政程序的特殊规定第十三条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行政程序时,应当采取听证等程序保障措施。
第十四条行政机关在行政决策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民主决策机制。
第十五条行政机关在处理异议、复议和申诉等行政程序时,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在行政执行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确保行政行为的实施效果。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程序ppt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行政程序概述•行政程序种类•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的实施•行政程序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行政程序立法建议目录01行政程序概述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
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是规定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称,是行政程序的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行政程序定义VS合法性原则行政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体现法治精神,保障公民权利。
公开原则行政程序应当公开透明,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
时限原则行政程序应当注重效率,遵守法定时限,避免拖延和延误。
公正原则行政程序应当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避免行政权力滥用和偏袒。
保障公民权利行政程序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滥用和侵犯公民权利。
行政程序能够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浪费。
行政程序是行政法治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促进法治建设和发展。
行政程序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保障社会安全和发展。
提高行政效率促进行政法治保障社会稳定02行政程序种类简易程序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
一般程序除依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适用一般程序。
行政处罚程序申请与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审查与决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申请事项进行实质审查,并作出是否给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行政许可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申请与受理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予以维持、撤销或者改变的决定。
行政程序是指什么行政程序是指在行政活动中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系列程序性步骤。
它是政府行政机关执行职权、履行法定职责的必备手段,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程序包括了立案、审查、听证、裁决、审定、执行等各个环节,以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一、立案程序:立案程序是行政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立案程序包括收件、登记、归档等环节。
具体步骤如下:1.1 收件:由行政机关设立专门的窗口接收与行政事务有关的文件、申请、投诉、举报等。
1.2 登记:将收到的文件进行登记,包括记录发文时间、文件来文单位、来文耗.吗等信息。
1.3 归档:将已经登记的文件归入档案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
二、审查程序:审查程序是行政程序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审核和核实,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具体步骤如下:2.1 预审:对收到的文件进行初步审查,评估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和要求。
2.2 调查:根据需要,可以对相关事实进行调查取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材料。
2.3 评估:根据采集到的证据和信息,评估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事实认定。
2.4 决策:基于评估结果,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相应的决策,包括批准、否决、鉴定等。
三、听证程序: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实现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辩论和质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具体步骤如下:3.1 通知:行政机关向当事人发出听证通知书,告知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3.2 公示: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公告、网站发布等方式公示听证事项,公开听证的具体事宜。
3.3 开庭:依照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听证会,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意见。
3.4 记录:对听证会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辩论意见和行政机关的等。
3.5 结果:根据听证会的结果,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相应的决定或者裁决。
四、裁决程序:裁决程序是行政程序中的最终环节,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和规定作出具体的裁决,对争议事项做出最终的解决。
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的总和。
法律价值
1、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体现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
2、为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提供程序性保障;
3、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基本原则
1、程序法制原则:它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都必须依法定程序作出行为。
程序必须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要符合法律要求。
行政程序必须贯穿法治精神,实行依法行政。
2、相对方民主参与原则:它集中体现为相对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参与听证权、陈述申辩权、复议申请权等受法律保护。
3、行政效率原则:它集中体现为精简程序环节、减少行政浪费、明确办事时效、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
4、程序公平原则:它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合理地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方。
5、行政民主原则:行政程序必须贯穿民主精神、体现民主意志、符合民主要求。
它要求行政程序的内容更注重行政民主化和对公民民主权力的保障。
行政程序的概念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它体现了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行政程序主要包括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两类。
内部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内部行政事务的运作程序,而外部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对外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所应当遵循的程序。
行政程序可以根据法律是否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分为自由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
自由行政程序是指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由行政主体自由裁量决定或选择采取的行政程序。
法定行政程序则是根据法律规定必须遵循的行政程序。
此外,根据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行政程序还可以分为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
抽象行政程序具有普遍性和后及性,是针对某类人或事普遍适用的,且在时限上一般只面向未来发生效力。
具体行政程序则具有相对的具体性和前溯性,针对特定的人或事采取,在时限上一般只对既往事件发生效力。
行政程序名词解释行政程序是指实行国家行政管理中所执行的规定程序和程序性要求的一系列程序环节和流程。
它是指在行政活动中,依法进行部门行政行为决策、实施、监督和纠正的程序要求,主要包括法定程序、决策程序和监督程序。
法定程序是指在行政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即依法进行决策、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的规定。
法定程序包括法律依据、议定程序、公告程序、听证程序等。
法定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依法合规,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决策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在制定行政决策之前,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各种程序环节。
决策程序包括调查研究、听证会、决策会议等。
决策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保障行政决策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福祉。
监督程序是指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程序要求。
监督程序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社会监督等。
内部监督主要由行政机关内部负责,通过内部审核、内部审计等方式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外部监督由其他机关或组织负责,通过行政诉讼、复议、监察等方式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社会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方式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监督程序的主要目的是规范行政行为,预防和纠正行政不当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程序的实施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推动公正廉洁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只有严格、规范地执行行政程序,才能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开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总之,行政程序是指在行政活动中,依法进行决策、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的规定程序和要求。
它是行政活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基础,是保障社会公众的权益和道德保证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法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效途径。
五、⾏政程序 1.⾏政程序的内涵 程序是指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到某个⽬标,预先设定好的⽅式、⽅法或步骤。
对于⾏政程序,⽬前尚⽆标准的定义。
⼀般认为⾏政程序有⼴义和狭义之分。
⼴义⾏政程序是指有关⾏政的程序,包括⾏政⾏为的程序、解决⾏政案件的程序等。
狭义的⾏政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作⼈员以及其他⾏政主体施⾏⾏政管理的程序,即⾏政主体实施其实体⾏政法权⼒(利),履⾏其实体⾏政法义务,依法必须遵循的⽅式、步骤、顺序以及实现的总合。
其中,步骤是指⾏政过程的必经阶段;步骤是指⾏政活动过程的⽅法和形式;时限是指⾏政⾏为完成限定的期限;顺序是指⾏政⾏活动完成的先后次序。
(1)⾏政程序的基本规则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由⾏政部门⾃⾏设定、变更或撤销。
(2)⾏政程序必须向利害关系⼈公开,并设置适当的程序规则予以保障。
(3)公民的权利或义务因某种⾏政⾏为⽽受到影n向时,在该⾏政⾏为作出以前,应当有适当的程序规则保障其获得陈述意见和提供证据的公正机会,并预先告知⾏政相对⼈寻求救济的渠道和⽅式。
(4)⾏政程序具有中⽴性原则,保障⾏政裁判⼈员的独⽴性,建⽴回避制度,引⼊分权制衡机制等。
(5)凡是可能损害⾏政相对⼈合法权益的⾏政⾏为都必须设有有效的⾏政救济程序。
(6)⾏政程序的设置应以最⼩成本尽可能获得收益,以达到设定的⽬标;充分体现合理原则, 2.⾏政程序的类型及作⽤ 以⾏政程序使⽤的范围划分,⾏政程序可分为内部⾏政程序和外部⾏政程序。
以⾏政程序是否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为标准,分为法定程序和⾃由裁量程序。
按照⾏政程序适⽤的时间不同为标准,可分为事前⾏政程序和事后⾏政程序。
按照适⽤于不同⾏政职能为标准,划分为⾏政⽴法程序、⾏政执法程序和⾏政诉讼程序。
根据⾏政程序的环节划分为普通⾏政程序和简易⾏政程序。
⾏政程序的作⽤是:保障⾏政相对⼈的权利,扼制⾏政主体⾃由裁量的随意性;保障⾏政权⼒的有效⾏使,有助于提⾼⾏政效率,在⾏政公正和效率之间起到平衡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