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圆圆的圈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中班美术圆圆的圈圈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的圈圈”。
通过该课程,让幼儿认识和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形组合创作出美丽的图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圆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用圆形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圆形模具、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圆形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气球、篮球、饼干等,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圆形的特点。
2. 新课导入(5分钟)讲解圆形的基本特点,让幼儿了解圆形是由一个闭合的曲线组成,没有角,形状像圆球。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圆形模具和画笔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讲解画画的步骤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圆形模具和画笔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的圈圈2. 板书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点(2)画圆形的步骤和技巧(3)生活中的圆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创作一幅图画,题目自拟。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圆形的基本特点,学会了用圆形进行创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圆形,并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中班圈圈画美术教案中班圈圈画美术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圈圈画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圈圈画美术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通过用橡皮泥做蜗牛这一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想像力、创造力,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兴趣。
活动目标(1) 幼儿能自己动手捏出蜗牛的外形。
(2) 培养幼儿用橡皮泥制作物品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制作蜗牛的过程教学难点:怎样把不同颜色橡皮泥拼成一只蜗牛活动准备彩色橡皮泥火柴棒等(每人一份)范例活动过程过程一:玩橡皮泥教师组织幼儿自由玩橡皮泥,搓一搓捏一捏,熟悉橡皮泥的制作技巧。
并让幼儿观察教师已做好的物品。
你们想不想学习做蜗牛过程二:制作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引导幼儿一步一步跟着做。
1)选一种喜欢的彩色橡皮泥搓圆搓长。
(注意不要搓断)2)用同样方法再选一种彩色橡皮泥,同样搓圆搓长。
3)教师示范幼儿把两条彩泥叠在一起,慢慢地卷成圈圈。
4)幼儿自己学着教师把两条卷成圈圈,教师提问:做好的圆圈像蜗牛的什么?(蜗牛壳)5) 幼儿动手再用另一种颜色橡皮泥搓成蜗牛的身体,教师巡视幼儿,并告诉他们这次橡皮泥要搓的'又短又粗,揉成圈。
6)教师示范幼儿把蜗牛的壳和身体放好,轻轻捏一下,让他们粘在一起。
7)教师拿出真蜗牛和老师做的蜗牛,让幼儿观察这只小蜗牛还缺什么?8)幼儿动手做蜗牛的眼睛。
用火柴棒和彩泥做触角。
9)教师小结:这只小蜗牛做好了,你再给它做几只小伙伴,好吗?过程三:幼儿自由制作蜗牛幼儿在教师启发诱导学会制作蜗牛了,他们用自己方法再制作蜗牛,教师巡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圆圆的圈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圆的基本形状和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活动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圆圆的圈圈”。
我们将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各种大小、颜色和形态的圆,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和颜色的圆形模板。
2. 彩色画笔、水彩、蜡笔等绘画工具。
3. 圆形实物(如水果、球类、饼干等)作为参考。
4. 大幅的白纸或画板。
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让他们理解圆的基本特征。
2. 展示圆形模板和实物,让幼儿触摸和比较,感受圆的形状和大小。
3. 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描绘圆,强调手的动作和力度控制。
4. 幼儿自行尝试画出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圆,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5. 鼓励幼儿将多个圆组合成有趣的图案或场景,例如太阳、花朵、笑脸等。
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制作圆形的手工制品,或者在户外寻找和识别圆形的自然元素。
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强调他们在观察、思考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同时,也可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巩固幼儿对圆的理解和认知。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对圆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 通过幼儿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新思维、色彩运用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在课后的分享环节,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评估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对于个别幼儿的进步和困难,进行个别化的反馈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中班美术:圆圆和圈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活动目标:1、围绕圆形大胆想象,画出相关的物体,组成有主题的画面。
2、感受创作的喜悦,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二、活动准备圆圆和圈圈作品一张、范画(一张画皮球,另一张画情境)、蜡笔、画纸三、活动过程1、欣赏讨论小朋友,先听老师念一首儿歌。
小朋友听完了这首儿歌,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出示挂图)儿歌中的圆圆是谁?圆圆画了哪些圈圈?这些圈圈变成了什么?那小朋友想想看圈圈还可以变成什么?(皮球、西瓜、圆桌......)2、创作要求小朋友刚才真聪明,说出了许多圈圈可以变的东西,那老师选其中一个画一下,老师画了一个皮球。
老师画了一个皮球,小朋友想想看围绕皮球可以画些什么?老师觉得可以画一个男孩在拍皮球,还可以添上太阳、房子等等,你们看老师画的画。
小朋友觉得老师这幅画该叫什么名字?(小男孩拍皮球)3、幼儿作画现在小朋友自己发挥想象,圈圈可以变成什么,把它画出来。
在添上其他东西,组成一幅有意义的画。
小朋友画好以后,让老师为你写上你的画的名字。
4、引导评价选出较好的作品展示一下。
附儿歌:圆圆和圈圈有个圆圆,爱画圈圈,大圈像太阳,小圈像雨点。
晚上,圆圆睡了,圈圈很想圆圆,悄悄地慢慢地躲进圆圆梦里面。
一会儿变摇鼓,逗着圆圆玩,一会儿变气球,围着圆圆转,圆圆醒了,圈圈眨眨眼,变成大苹果,躲在枕头边。
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2024年幼儿园中班美术圆圆的圈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的圈圈”。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幼儿用圆形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用圆形进行创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圆形图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画板等。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发现的圆形物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画圆形为例,演示如何用圆形进行创作。
讲解画圆形的步骤和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讲解,尝试用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创作圆形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4. 作业设计(10分钟)教师发放作业纸,要求幼儿用圆形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圆圆的圈圈2. 内容:圆形的特点和生活中的应用画圆形的步骤和技巧作业要求:用圆形创作一幅美丽的画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创作一幅画作,题目自拟。
画作要求:圆形元素丰富,色彩搭配和谐,富有创意。
评分标准:观察力(30%)、动手能力(30%)、创新能力(4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圆形的认识和创作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掌握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激发幼儿对圆形的兴趣。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圆形元素,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对圆形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用圆形进行创作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圆的圈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形的特点,能够用圆形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形的认识和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圆形进行创意创作。
三、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图片、圆形实物、画纸、画笔、颜料。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画纸、画笔、颜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钟表、灯具、挂饰等。
(二)圆形的认识1.教师展示圆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点。
(三)圆形的创作1.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圆形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个创作方案。
3.学生按照创作方案,用圆形进行创作。
4.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引导学生从创意、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建议。
(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引导学生说出圆形的特点。
(二)圆形的认识1.教师展示圆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形的特点。
2.学生描述圆形,如:圆圆的、没有角、边界平滑等。
3.教师板书圆形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圆形的创作1.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圆形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作方案,如:用圆形创作出动物、植物、建筑等。
3.学生按照创作方案,用圆形进行创作。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提出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引导学生从创意、颜色、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2.教师反思不足:部分学生创作过程中,对圆形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3.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如:“我学会了用圆形创作作品,觉得很有趣。
幼儿园中班美术圆圆的圈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围绕“圆圆的圈圈”展开。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让他们了解圆形的特点,并学会用圆形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正确地画出圆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独立画出圆形。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圆形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圆形物品(如瓶盖、硬币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圆形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圆形物品。
2. 讲解圆形的基本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圆形是没有角、闭合的曲线,引导幼儿学会用圆形物品在画纸上拓印出圆形。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以圆形为主题的画作,讲解画作中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用圆形进行创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圆形画作。
5. 分组讨论与创作(1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一幅以圆形为主题的画作。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缺点,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创作一幅画作,主题自定。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圆形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形状,尝试用它们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与家人共同完成一幅画作。
(3)组织一次以“形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中班美术教案:圆圆的圈圈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和描述“圆”的基本形态特征;•学生通过绘画操作,能够熟练表达自己对圆的感性理解和个人想象;•学生能够感知并欣赏具有圆形基本元素的自然和文艺作品;教学工具:•彩笔、水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水、色卡;•图书或视频资料,选取大量描绘圆形元素的文学、音乐、画册等多样资源;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首先,教师可以拿着几个不同的圆形物件,引导学生来认识和描绘“圆”的基本特征,如光滑的边,恰好的内径和外径等。
随后,通过展现不同的绽放的球体,花瓣等近似圆的物象,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圆形之美。
2. 绘画操作让学生使用不同的画笔,刻意地去尝试绘画圆形,并尝试加上自己独特的想象元素。
优秀作品可以展示给全班共同欣赏和赞赏。
3. 实践教学通过分小组,在白纸上展示不同的圆形构思,看哪组的作品最能想象与表达圆的美妙之处。
练习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发掘自大班接触的有关美术内容的各种基本元素,如线、形、色、质地等。
并且,让学生能够观察、感知、思考、表达的科学方法。
4. 与大自然对话对“圆”的探索不可遗漏环球自然中丰富的圆形元素。
在课后,老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不同的文艺作品,引导学生从中观察、感知、表达图形元素,并梳理、加以延伸,让学生感知大自然中有多少丰富的圆形元素。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一种皮球的样式为桥梁,将球体和自然联系起来,使它们成为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载体。
5. 总结与显示在学生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与回顾。
让学生每个人选一张、分别及时展示,表达自己在此次课程中所感受到的美妙和感悟,促进全体同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了圆,它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它所附带的文化信息。
考核方法:•每个学生的绘画效果、作品抽象程度和概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生个人与小组一同完成,相互间交流、参考和取得共同的目标;•通过展示和分享,在全班范围内共同分享和发现美的基本源头。
教学心得:在这门课上,不仅仅能培养学生对“圆”的敏感度,将这种形态元素从简社mod到用心挖掘的层面,以多样化思维方法资助学生开发创造性。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设计中班艺术教案圆圆的圈圈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设计中班艺术教案:圆圆的圈圈引言:在幼儿园阶段,艺术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在美术活动教学设计中,以圆圆的圈圈为主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本文将针对中班幼儿的艺术教案进行描述,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定通过本次艺术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幼儿能够:1. 观察自然环境、生活中的圆形事物,并认识到圆是一种常见的形状;2. 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用圆形创作作品,培养艺术创造力;3. 通过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圆圆的圈圈”展开,内容包括:1. 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圆形事物;2. 学习绘画圆形的基本方法;3.剪纸制作圆形的作品;4.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站在房间的中央,观察房间中的圆形事物,如窗户、画框、圆盆等。
引导幼儿们观察并找出更多的圆形事物,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
2. 学习绘画圆形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粗笔,向幼儿们展示绘画圆形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先画一个圆形,然后让幼儿们观察,并一起模仿画圆形。
可以用颜色标示出绘画的方向和轨迹,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
3. 剪纸制作圆形的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彩纸和剪刀,引导幼儿们使用剪刀剪出圆形的纸片。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圆形模板,供幼儿们选择。
幼儿们可以将剪出来的圆形纸片进行自由组合,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
4. 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
可以帮助幼儿们描述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了解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意。
通过分享作品,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彼此的作品,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对幼儿的绘画、剪纸、沟通能力等进行评价。
幼儿园中班美术圆圆的圈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有趣的形状”,主要围绕“圆圆的圈圈”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5章“认识圆形”,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运用圆形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圆形进行简单的创意画。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到创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圆形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桌子、椅子、玩具等。
与幼儿一起讨论圆形的特点,引导他们用手指描绘圆形。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讲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等。
示范如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画出一个漂亮的圆形。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画圆形。
在画纸上自由创作,运用圆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圆形知识。
强调圆形的基本特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形,并标注名称。
2. 在旁边展示一些运用圆形创作的美术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画一幅创意画。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圆形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美术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圆形物品,并与家长一起创作有趣的美术作品。
示范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教学设计:圆圆的圈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圆形的认知和感知。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和感知。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画圆,通过幼儿的手工操作和色彩搭配,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画作。
教学准备1.色彩:红、蓝、黄、绿等。
2.海报:圆形的海报或图片。
3.工具:彩绘笔、画笔、卡纸、胶水、剪刀等。
教学过程1. 给孩子讲解圆形通过展示圆形海报或图片,给孩子演示圆形的定义,形成幼儿对圆形的认知和感知。
可以用一些实物来示范圆形,如圆饼、圆卡片、圆盘子等。
2. 绘制圆形在课堂上提供卡纸、彩绘笔、画笔等材料,让孩子自由地创作自己的圆形画。
为避免幼儿画不出圆形,可以给孩子提供模板,引导幼儿按照模板的形状绘制圆形,或者直接让孩子观察海报上的圆形形状,自己尝试着画出来。
3. 涂绘色彩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自己的圆形画填充色彩。
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色彩搭配,让画面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例如,让孩子尝试用红色和黄色的混合色来画出橙色,或让孩子用绿色涂绘在蓝色上,形成波纹状。
4. 学习色彩搭配在让孩子进行色彩填充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学习色彩搭配。
例如,让孩子直接在画纸上尝试不同组合的颜色,或者让孩子预先选好几种颜色进行组合。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发现色彩可以有无限的变化,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学总结通过上述活动,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圆形和色彩的美妙,发挥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绘画、彩绘和色彩搭配等操作,提高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注意力。
希望学习者能够通过这次教学体会到教育的美好和幸福,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
幼儿园中班美术圆圆的圈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的圈圈”。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圆形物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教授幼儿用圆形创作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特点,能够独立完成圆形作品的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如球、硬币、圆形玩具等)、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课件,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引导他们发现圆形的特点。
2. 讲解(5分钟):结合实物展示,讲解圆形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10分钟):教授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在画纸上创作圆形作品。
4. 互动(5分钟):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的圈圈2. 板书内容:(1)圆形的特点:边缘光滑、角度相等、形状规则。
(2)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球、硬币、圆形玩具等。
(3)圆形作品创作步骤:画圆、上色、装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圆形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圆形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形状,如方形、三角形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引导幼儿尝试将不同形状组合在一起,创作出更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引导。
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幼稚園中班藝術教案:圓圓的圈圈(聯想添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圓形上聯想出多種物體,並通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徵,激發想像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實物:一個圓圈的圖片人手一張。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對圓圈進行初步想像。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一個圈圈)
這個圈圈看上去像什麼?(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麼?(小傘、屋頂、臺燈……)二、對西瓜皮想像並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這個圈圈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麼?(秋千),誰會在上面玩呀?(小花貓、小朋友……)
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圓圈圈,變秋千,小朋友、小花貓和我一起玩的真開心!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圈圈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後想一想,
在的旁邊還有誰?可以把你想到的畫下來,並且也編成幾句好聽的話。
幼兒自由想像添畫並講述。
(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三、引導幼兒再次對圓圈圈展開想像,小組合作創編《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師:現在我要請你們每人
找個好朋友把你們手上的畫拼在一起,變成一幅大畫,然後兩個人一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出來,兩個人你先編,再他編,大家接龍一起編個動聽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師簡單小結
請個別小組講述、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圆圆的圈圈》一、教案背景本节课是针对幼儿园中班的美术教学,主要围绕“圆”这个基本形状展开。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帮助幼儿认识圆形和学会用圆形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圆形,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圆形;2.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能够用圆形创作自己的作品;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准备1.白纸、彩色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美术工具;2.打印好的圆形图片作为教学素材;3.教师备好相关的讲解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出示圆形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圆形的特点。
2.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体,强化对圆形的认知。
步骤二:学习1.教师示范如何画圆形,引导幼儿跟随操作;2.让幼儿在白纸上练习画圆形,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圆形画法。
步骤三:创作1.提供彩色纸和剪刀,让幼儿自由发挥,剪出不同大小的圆形;2.引导幼儿用剪刀剪出圆形拼贴在白纸上,制作形象各异的圆形作品。
步骤四:展示1.每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灵感和过程;2.整体展示所有作品,让幼儿欣赏和学习彼此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圆形”这一主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对圆形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形状和线条元素,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体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
六、教学延伸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家长和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形状和线条,鼓励他们用简单的美术材料进行创作。
同时,可以在下一次的美术课上,继续延伸圆形的主题,设计更有趣的创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本节美术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幼儿在欣赏和创作中享受美的表达和乐趣。
幼儿园中班美术圆圆的圈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圆圆的圈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圆形的特点,学会用圆形创造出各种有趣的画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熟练运用圆形进行创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圆形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能够用圆形画出简单的物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范例作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谜语“没有角,没有边,一个弯弯的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形。
(2)展示圆形教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圆球、硬币、饼干等。
2. 新课内容(10分钟)(1)讲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圆形没有角、没有边、弯弯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圆形画出简单的物体,如太阳、气球、饼干等。
(3)让幼儿动手尝试,用圆形画出自己喜欢的物体。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互相欣赏、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的圈圈2. 板书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点:没有角、没有边、弯弯的。
(2)圆形创意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画出一个你喜欢的物体。
2. 答案示例:太阳、气球、饼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圆形的认识和运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圆形物体,进行观察和创作。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班美术教案-圆圆的圈圈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圆圆的圈圈(联想添画)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活动准备: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
(提醒幼儿相互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班科学教案-吃西瓜设计意图:夏天,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
目标: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评:目标2体现了科技、发明与人们之间关系密切的观点。
圆圈美术中班教案教案标题:圆圈美术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圈的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圆圈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纸张、彩色铅笔、彩色油画棒、圆规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内墙壁上贴有各种圆形图片。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幻灯片或视频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各种圆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圆形的特征。
2. 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圆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主体:1. 认知活动:a. 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各种圆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圆形。
b. 让学生自由绘制圆形,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大小。
c.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圆形物品,如钟表、球等,并让他们描述这些物品。
d. 给学生展示一些圆形艺术作品,让他们欣赏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创作活动:a. 引导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绘制自己喜欢的圆形图案。
b.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来装饰圆形图案。
c. 提供一些圆规和纸张,让学生尝试绘制规则的圆形。
3. 总结活动:a.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b. 引导学生总结圆形的特征和应用,并与之前的讨论进行对比。
c.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圆形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观察周围的圆形物品。
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评价他们对圆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圆形艺术作品,让他们欣赏并尝试模仿。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圆形在艺术中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记录圆形物品,形成一个小型的圆形收集册。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达,评估教学效果,并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出改进。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圆圆的圈圈(联想添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
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
(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
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
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